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和田地区 >> 洛浦县 >> 城区街道

城区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玉龙湾风景区

玉龙湾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玉龙湾风景区  玉龙湾风景区(布尔库木水库  )位于洛浦县多鲁乡,距县城12公里,距315国道7公里,是和田地区重点推出的旅游休闲观光综合风景区。  玉龙湾景区属于水文景观中的自然湖泊景型,夏季丰水期水量充盈,风景优美,湖水与周边沙漠巧妙组合在一起,湖边生长有大量植被,景色独特,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该景区集雪山、芦苇湖泊、沙丘、沙滩、胡杨林、羊群、野鸭、白鹤、民俗村为一体,景区中部为连绵3平方公里的沙丘和空旷沙滩,湖泊水面最大时为1650亩,最小时为480亩,湖泊四周有大小不等的15个渔池,渔池四周被芦苇环绕。湖泊的西北外围为茂密的胡杨林,金秋十月,金黄的胡杨林、沙丘、雪山倒影在碧绿的湖面上,与湖上遨游飞翔的野鸭、白鹤、湖边的维吾尔民居、羊群构成了一道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风景线。  现该景区已委托中科院新疆分院进行规划,规划设计面积为17.14平方公里,经过综合评分将该景区规划为3A级旅游风景区,计划为游人提供沙疗、沙浴、度假、垂钓、休闲娱乐等项服务。规划总投资为5522.47万元,总体规划建设期限为2006—2010年,当前已铺设县城至该景区的沥青路面7公里,修建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一个。

热瓦克佛寺遗址

热瓦克佛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 游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和田洛浦县玉龙喀什镇40公里的库拉坎斯曼沙漠中,周围沙丘茫茫无边人迹罕至。热瓦克,维吾尔语意为亭台楼阁,因佛塔中土塔耸立,故名热瓦克,又译洛瓦克、姚瓦克、拉瓦克。介 绍 热瓦克是一组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由正方形的院塔和院外的庙宇组成。寺塔坐北朝南,南端中部和西角有两个门形缺口,院墙每边长45米。东墙外有一小庙,部分墙壁残存,内壁涂石膏,庙东墙内壁有穹形壁龛,壁上满刻逐层缩小的穹形纹路,线条规整流利,据说曾有立佛在内,此庙现毁坏殆尽。   四面院内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残迹,以西、东墙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于外,有些则毁坏不存。佛高约3米,每隔0.6米即有一尊。在未风化的墙壁上均有壁画,供养人像,此丘云气纹和图案插于佛佝之间,色彩单调,以褚色为主,泥塑佛像有明显的健陀罗风格。   院中为佛塔。塔系土坯砌筑,多处被人挖坏。塔基基本为正方形,高约6~7米,塔身为复钵式,残高为3米,为典型的印度复钵式佛塔。寺院内外散布着红、黑钯和少量彩轴陶片,还有散乱于地表的人骨、泥塑佛像残体和剪轮五珠铜钱,附近有屋宇建筑的痕迹。   关于热瓦克的历史沿革和兴废年代,史无记载。学者据出土文物和佛像,壁画风格,以及以塔为主体的建筑格局推断为南北朝及唐代所建。热瓦克佛寺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和田

阿克斯皮力古城

阿克斯皮力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古城位于和田洛浦县城西17公里处的沙漠边缘,东距杭桂乡祖拉吾绿洲3公里。阿克斯皮力,维吾尔语意为“白城堡”或“白城墙”,为古城废弃后的名称。介 绍 古城大部分被流沙埋没。现残存北面城墙一段,其余三面墙已无迹可寻,墙为弧形,残存的城墙长约百米,高约2.60米,厚约1.80米。城墙用的土坯砌成。土块底面有刻划出的符号,这些类似文字的符号,系用手指或树枝刻划而成。城墙有两个部分:下部较宽,可供城内守卫者巡回行走,上部为胸墙,有一排间隔距离相等的方形了望孔,用于观察防守,因多年风蚀,古城已低于墙下原地表约4~5米。   阿克斯皮力古城周围古迹范围十分广阔,古城遗址其实只在此范围的东侧,古迹处于沙丘绵延的沙漠,东西宽约5、6公里,南北长20公里以上,南接玉龙喀什绿洲,东邻杭桂乡,西靠吉亚乡、北至沙漠纵深处,在这片沙漠的丘间低地上,陶片残件纷呈,房基、田渠历历可辨。关于这片古迹,较早的汉文记载见于民国初年成书的《新疆游记》一书,其文曰:“其地沙丘起伏,状若游龙,一望无际,相传为古营垒。或即谓于阗国都,颓垣露外间,有时流沙开处,城廊宛然,家具备置,且见大宗贵重物品。”    1957年,古城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和田  杭桂乡  (一)地理位置   杭桂乡位于洛浦县城北7公里处,东与多鲁乡为邻,南与洛浦镇以热合满普尔干渠为界,西接恰尔巴格乡,北抵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长约16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总面积112平方公里,2003年全乡耕地面积72879亩。杭桂乡全年多风沙,年降雨、降雪量少,平均气温11.5度,平均降水量34.5毫米,无霜期212天,严重缺水。 (二)人口 …… 详细++

山普拉古墓群

山普拉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普拉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城西南14公里的戈壁台地上,该墓的年代为战国至三国之间,公元前217至283年。  墓葬分东、西两部分,分布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墓群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二是菜刀形棚架式墓。前者为单人葬与合葬,后者为多人丛葬。己发掘墓葬38座,马坑2座。出土文物丰富,除大量生活用具外,精美的丝织品、汉代铜镜和带有异域风格图案的毛织品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国家文物局)    山普鲁乡  山普鲁乡地处昆仑山南麓,洛浦县湖东南缘,总面积53.87 平方公里,全乡有 25 个行政村,2003年底全乡总人口6131户24960人,其中维吾尔族占99%,全年粮食总产量14959吨,耕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1139元。   山普鲁乡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民风古朴。乡集市距和田市中心19公里,距洛浦县城约9公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普鲁乡在上级党委、政府…… 详细++

巴格达提麻扎

  介 绍 巴格达麻扎位于和田洛浦县多鲁乡色日克村,距县城3.5公里。据说麻扎内安葬着巴格达人,故名巴格达提麻扎。   巴格达提麻扎由礼拜寺和墓地两部分组成,墓地用树林围起来,定名叫“麦苏”。修建的礼拜寺寺院有前后两门,12米高的门楼和呼塔,建筑面积334平方米,另建有饭厅和3间宿舍。现存寺院和330亩墓地。   据说巴格达提麻扎是明代所建。1957年经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新疆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和田  多鲁乡  多鲁乡位于洛浦县东北部,距县城7公里,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7146户(农业户6871户), 28261人,其中劳动力12640人;乡直单位21个;基层党支部35个,其中村级党支部29个;党员918名,其中预备党员15名,入党积极分子26名;团支部31个,团员1476名;“三老”人员152名。土地总面积64040亩,其中耕地面…… 详细++

玉吉满麻扎

  介 绍 玉吉满麻扎位于新疆和田阿其克管理区,距县城约70公里。麻扎座落在半山腰间,扼洛浦至策勒县山区之咽喉,下临小桥流水人家,古木参天、桑柳叠翠、卵石为溪、流水潺潺,在幽谷中的这个小村落中有个礼拜寺。麻扎的山坡下有荆刺一丛,郁郁葱葱,其下有地室1座,可宿1人,专供朝拜者进夜。  

布亚麻扎

  布亚麻扎

葡萄王树

  葡萄王树位于洛浦县杭桂乡斯坦乌其村,这里院内院外,道路两边全是葡萄架,汽车行驶在葡萄架下,仿佛是在穿越茂密的丛林,葡萄树王位于一座乡村小院内,葡萄树的根是从十米以外的老住屋底下延伸过来,已有60多个冬天不需埋土,目前它依然枝繁叶茂,每年能收一两千斤葡萄,其中一串葡萄就可达一公斤,这家的小院因此树而显示出西域乡村特有的风味。

巴额达特麻扎

  在洛浦县城东北约3公里处,为明代(约15世纪)遗址。传系当时为传播伊斯兰教而同和阗佛教徒作战时战死者的坟墓。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阿其克古代炼铁遗址

阿其克古代炼铁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阿其克古代炼铁遗址

葡萄王

  葡萄王  “葡萄王”位于杭桂乡乌斯坦乌其村,阿合买提阿洪卡下甫家院内。葡萄王出地面就分出3条主干,各主干又分出3至4条支干。这株葡萄王有150多年,每年产1000-1500公斤的鲜“马0”葡萄。  树的主人已90高龄,却耳不聋、眼不花,依然精神抖搂,像这株葡萄王一样。  “葡萄王”占地1.2亩,使这座农家小院非常清爽,显示出南疆农村特有的风味。1986年,被农村特有的风味。1986年,被定为和田地区重点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杨树王

  杨树王

红柳王

  红柳王

哈拉快力水库

  哈拉快力水库

江坎特

  江坎特

阿克斯色伯勒古城

阿克斯色伯勒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亦作阿克斯比尔,意为白城。在洛浦县城西北40公里处,传说为唐至宋代(7-10世纪)的古于阗国遗址。大部分遗址尚埋在流沙滩中,只有一段约100余米长,3米多高的上残墙露出沙外,在此曾发现五铣、开元、乾元和宋代的各种钱币以及喀拉汗王朝时期铸造的无孔铜钱等。还有与佛教艺术有关的陶像、铜像、骨雕小狮等文物。历代的陶片、瓷片以及铜、铁小件,也常有所发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和田管花肉苁蓉

  和田管花肉苁蓉是新疆和田洛浦县的特产。   管花肉苁蓉可食用,而且有滋补的药物功能。《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体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夕服轻身"。《名医别录》言其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甄权药性本草》中有"益髓,悦颜色,治女人血崩,男人壮阳,大补益,主赤白下"的记载。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管花肉苁蓉列为滋补药。   管花肉苁蓉,“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又因肉质肥厚,所以叫肉苁蓉。它还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   管花肉苁蓉是贵重而罕见的寄生药材,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血崩、带下、腰膝冷痛、筋骨无力、血枯便秘等症,有“沙漠人参”之美誉。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提高肾功能、增强记忆力、抗老年痴呆、抗衰老、抗疲劳、调节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历来民间常作食品服用,以作滋补之用。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大芸列为滋补药   和田管花肉苁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共8个市县现辖行政区域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申请划定和田管花肉苁蓉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和行函〔2015〕109号   新疆和田地区农业地方标准:   DBN6532/T50-2007《和田管花肉苁蓉》   

杂克尔

  杂克尔   “杂克尔”是玉米面制成的馕,和田地区的“杂克尔”把玉米面磨得很细,习惯于用凉水和面,有时还掺些洋葱条、南瓜条、肥羊肉丁等,具有玉米面的天然香味,新疆的其他地区是尝不到这种美味的。

和田羊

  和田羊是新疆优良地方品种属半粗毛羊品种。具有适应荒漠生态环境、抗逆性强、耐干旱炎热、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性,羊毛是编制地毯和提花毛毯的优质原料。成年公羊体重50公斤,产毛量1.46公斤,母羊体重35公斤,产毛量1.2公斤。和田羊肉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等特点。中心产区在和田地区昆仑山区。全疆存栏267万只。

洛浦玉米

  洛浦玉米是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的特产。洛浦县是农业县,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洛浦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河西南,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分明,春长风沙多,夏热且干燥,秋季降温快,冬季雪少不严寒,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种植。洛浦县年均种植玉米16.5万亩。   洛浦玉米主要采取以人工套种小麦行间和复播玉米两种模式。洛浦县主要以早熟、高产的“新玉2002”、“农大108”、“掖单22号”为主栽品种。

城区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城区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