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州 >> 新源县 >> 肖尔布拉克镇

肖尔布拉克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开放时间:  淡季时间:60元/人(4月1日—6月9日、10月1日—11月10日) 旺季时间:75元/人(6月10日—9月30日) 冬季旅游时间:景区门票全免。(11月11日—次年的3月31日) 空中草原往返40元/人,核心景区-小环线往返25元/人,两程往返套票60元/人。   交通概况:    从伊宁汽车站乘车到那拉提,中午到,去度假村玩或大草原(森林公园可以不去,风景没什么好看)。伊宁发往那拉提的班车数量很少,票很难买,你可以先买到新源的票,然后再转车去那拉提。  第二天下午坐过路车去巴音布鲁克(从那拉提开始到库车,坐的车车况和路都很差,因为是过路车,所以不一定有位,车又开得很慢,要有心理准备)。   那拉提草原简介: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那拉提草原是发育在第3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势如屏障,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山泉密布,溪流纵横。缘山脚冲沟深切,河道交错,森林茂密,莽原展缓起伏,松塔沿沟擎柱,还有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是巩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场。    那拉提风景区位于新源县那拉提镇镜内,位于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众多景点。这里充满山村的宁静与祥和。河谷阶地发育明显,山势和缓,坡度约11—12度,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6—9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    那拉提草原风景区现已初具规模,目前景区正在进一步开发,景区、景点的开发应挖内涵、依托自然风景资源优势,提高旅游度假的品位和档次。    那拉提草原系亚高山草甸植物,由茂盛而绚丽的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植株高达50-60厘米,覆盖度可达75-90%。仲春时节,草高花旺,碧茵似锦,极为美丽。那拉提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载畜量很高,历史上的那拉提草原有“鹿苑”之称。   每年6月以后,大群的牧畜转入,进入草原的黄金季节,草原人的各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有人说那拉提是草原-的胜地。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那拉提镇  新源县那拉提镇位于美丽的伊犁河谷东端,北至奎屯市,南到阿克苏,东抵库尔勒,西达霍尔果斯口岸,是南北疆的交通要道。我镇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水草风丰、风景秀丽,是文明遐迩的风景旅游区,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全镇现有耕地6.6万亩,可利用草场16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50万亩,辖区面积1984平方公里,聚居着哈萨克、汉、维吾尔、回等八个民族…… 详细++

肖尔布拉克西域酒文化博物馆

肖尔布拉克西域酒文化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西域酒文化博物馆建立在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目前是新疆唯一的综合反映西域酒文化的博物馆,  也是新疆最大规模的产业文化博物馆。离新源县仅20公里,距那拉提机场20公里,距那拉提70公里,处于前往那拉提景区的必经之路上,离自治区首府伊宁市仅有3个小时的车程。2007年获得“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上海吉尼斯(中国之最)室外艺术陶坛储酒量最多”的殊荣;2008年又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在这里您能充分领略到原古时期的酿酒工艺和西域3000年酒文化的魅力,可以品尝到西域36种奇酒。  建筑布局编辑  博物馆分为室内展厅和室外展区两大部分;室内展厅共三层,面积1500平方米,展览分为《穆王西巡闻酒香》、《西域自古出美酒》、《西域雄鹰醉酒霄》、《瀚海遗珍话酒具》、《酒令酒诗亦酒海》、《塞外江南溢酒韵》等六大部分,共展出图片三千余幅,展出古董和实物两百多件;展品中的文物年代最久远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酒罐  酒罐  室外展区占地三万九千平方米,在这里错落有致的摆放着近两千个盛满原酒的陶制大酒坛,每个酒坛的容量达一千公斤;而且在每个酒坛身上都篆刻着与酒有关的各种格言、诗句。这片储酒基地除了展览功能外,还有一层实际意义,那就是阳光雨露的气候,冷热交替的季节,更有利于原酒的老熟及芳香物质的衍生,对提高酒的品质具有特殊的作用,现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审定为“室外艺术陶坛储酒量最多的吉尼斯(中国之最)。

古岩画

  古岩画  在广袤的伊犁河谷的崇山峻岭中,自西向东零散的分布着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古岩画,巩乃斯河北岸,从巩乃斯种羊场到伊犁铁矿绵延近百公里,几乎每条山沟都有古岩画发现,是一条罕见的岩画走廊,而较集中的有两处,一处位于新源县则克台镇北五公里处的深山之中,称之为则克台岩画,又因此岩画凿刻在克孜勒塔斯套赤石上而得名克孜勒塔斯套岩画。另一处位于巩乃斯种羊场东约12公里的阿吾拉勒山喀拉旱德沟,故得名喀拉旱德沟岩画。  则克台岩画是新源几处岩画群中较大的一处,它藏于深山崇岭、淹没于古松翠柏之中,位于岩峰之巅。从山底登级而上,山路陡峭,迂回曲折,抬头远眺蔚蔚壮观。则克台岩画岩文为最大,高约十几米,宽约七米,在平滑的石面上刻有近千个牛、驼、马、羊和各种野兽的形象,猎人狩猎的战斗场面和猎后的欢乐场面,形象古仆传神,肉容丰富多彩,画面人物生殖器暴露,可以窥见当时生殖和性崇拜。岩画凿刻于悬崖陡峭之上,岩石表面光滑,有自然形成的裂纹。岩画座北朝南,自西向东作画,岩画面积最大的长约10余米,宽约2米。岩画内容多与哈萨克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狩猎、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图案有在日常生活中已被驯养的山羊、鹿、狗、马、骆驼等动物形体,还有作为游牧民族必不可少的狩猎场景及作为原始宗教信仰的图腾符号。这些图案凿刻手法拙朴、形象清晰、形态栩栩如生,再现了当时作为游牧民族哈萨克人的历史风貌。古岩画凿刻在数十米高的悬崖陡壁上,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费解。  这些岩画大部分为凿刻,还有的涂色,有的以山石的自然色为本色,涂色的岩画中虽常年累月的日照,风雨侵蚀,但光泽依旧鲜艳如初,在这幅大型岩画的左下角还有一行竖写的岩文,由十多个不同的字符所组成。这些字符的意义至今没有定论。近年来,不少考古厥文,有的则认为是古藏文,为宗教箴言中的六字真言,即:阿弥陀佛,求吉祥之意。  无独有偶,在北山脚下,与之遥遥相对的古军屯遗址,昔日筑屯垣用的大青石恰与北山的岩石石纹相似,是否当年筑屯将士在此山采石筑屯时,为炫耀大军西征到此的业绩而刻凿的岩画,详实的情况尚待史者考证查实。  岩画的天地是一个天真烂漫无所畏惧的广阔世界,没有儒家的严肃,没有道家的玄虚,倒有一点巫术的疯狂,在岩画中充满了狂妄的气势奔放的速度,总在不停地运动、奔跑、射猎、战斗、人物、动物都在活动中显示生命的可贵和力量的威风。这是上升飞腾的民族的心里表白,更是对前途、命运、力量、生命的赞美,显示了古代草原人民的斗志与力量。  一览古岩画,您将透过时空,回到久远的乌孙古国,体验游牧生活,感受世事变迁,领略古文化的气息。

白沟风景区

  白沟风景区  白沟景区位于新源县城南部的12公里处。溯恰甫河流而上,有一条清幽雅致的山沟——白沟。卡普河白沟是距新源县城最近的旅游风景区之一。自县城向南行驶约一公里,就进入卡普河白沟,映入眼帘的是飞流湍急,咆哮不停的卡普河瀑布,走进它,让人在那震耳欲聋的怒吼声中领略到它的气势与威严,仿佛一只震山虎威严地守卫在那里。  沿沟各类乔木、灌木混杂丛生其间,有山杨、榆、野杏、野苹果、山楂、沙棘等塞满沟坡。两岸时而夹壁对峙,河水湍急,白流翻卷;时而地势阔缓,水流温柔,平如镜面,傍依九曲回肠路。车到山前止步处,便是白沟景区接待点。下石级,过吊桥,入桦林,转石板小径,石凳木几兀立道旁。有木屋毡房缀于林荫之后,花伞亭榭隐现于草莽之间。游者结群成伙,幽然山水天地中。此处可棋牌,可歌舞,可射箭走马,可民族佳肴,可登大树极目远眺,可攀悬崖摘果尝鲜……。   继续向南行驶我们就进入了卡普河谷中,顺卡普河逆河而上,山道蜿蜒,两侧山高耸立,悬崖层层,峭壁林立,仰望山颠,蓝天白云象是从两山的缝隙中闪出似的,山上长满了野杏树,野果树,山角下、河两岸随外可见植根水中高大茂盛的青杨树,他们姿态各异,象是欢迎到此游览的人们。卡普河自雪山而来,河水忽而翻腾,忽而平稳,清澈透明,似银链穿梭于两山之中,每逢夏季,您可看到许多游人带皮筏漂流在河上,别有风情,大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穿过丛林山谷,豁然间天变宽了,山离远了,这里就是白沟景区的旅游点,从这里向南您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松林掩映在蓝天白雪之中,颇为壮观,向西山势陡峭,进入森林公园,让您感受到浓浓的松林气息,向东山峦丛林,小径幽幽,真正进入到山-复、柳暗花明的境界。穿过这座横架在卡普河上的浮桥,进到了白沟景区,在绿树掩映中,星星点点的红色建筑是供游客饮食、住宿、娱乐的场所,林间小径通幽,水声潺潺,闲来垂钓碧溪上您可以象姜太公一般逍遥自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灵感兴许是在这里萌发的吧。早先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吟诗作赋,著名诗人唐加勒克就曾在这里创作出大量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作品。  来吧,朋友,此刻您已置身于青山环绕,碧水蓝天的世外桃园,洗去劳累和忧愁,尽情享用大自然恩赐的一切。

新源县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  新源县人民广场建于二00二年五月二十二日,竣工于二00三年十月三十日,人民广场南北长375米,东西宽202米,占地面积75750平方米,总体格局南北纵深,东西对称。广场由世纪坛、文化园、少儿游乐园、老年康乐园、哈萨克民俗风情园五大建筑群构成,融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时代气息为一体,是大型庆典-、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也是县城唯一的一处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广场。  新源县人民广场由市政园、文化艺术园、老年活动园、休闲娱乐园、民俗风情园五个区域组成。  市政园位于广场北面,花岗岩铺地,有舞台、音乐喷泉、有容纳5000余人的大型看台,看台顶部文化廊内东西分布着14面浮雕,这里集大型会议、文艺演出、休闲、散步于一体,市政园东面的八根产业柱,由汉白玉精制而成,分别代表新源八大产业。  文化艺术园位于广场中央地带,沿台阶拾级而上,在文化艺术园中有象征新源城市标志性建筑——希望之门雕塑,由花岗岩、铝塑板、混凝土精制而成。雕塑通高28米,象征着新源各族人民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雕塑南侧有叠水瀑布,与雕塑相映成辉,格外耀眼。  老年活动园位于广场西面,园内采用江南建筑风格,绿意融融、温馨浪漫、是老年休闲、晨练的理想之地。休闲娱乐园位于广场南侧,园内水声潺潺,绿树成荫,有花坛、草坪、林荫小径,在这里可以尽情观赏叠水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聆听涛声中的优美旋律。  民俗风情园位于广场东南,紧依休闲娱乐园,园内绿草如茵、繁花争艳、白色毡房晶莹剔透,浓缩景观展示着巩乃斯草原哈萨克民俗与草原文化,还有象征哈萨克美丽传说的白天鹅雕塑。在此休闲,您将会领略草原神韵,感受民风民俗。  夜晚,环绕广场各休闲区域的奥运之光,草坪灯、地灯、庭院灯各色灯光、交相辉映,错落有致、音乐喷泉五彩缤纷、绚丽夺目,人们休闲、漫步于此,构成一幅美丽的都市画卷,人民广场将草原明珠新源装扮的更加耀眼夺目。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巩乃斯草原中心。

巩乃斯草原

  巩乃斯草原  伊犁巩乃斯,蒙语意为“太阳坡”分布在伊犁新源境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也是“天马--伊犁马”的著名产地,伊犁巩乃斯草原地势跌宕起伏,气象万千。山地草原,河谷草原并存,春夏秋冬牧场齐备,河湖泉涧,野果山花,珍奇异兽,应有尽有,放眼巩乃斯,尽是迷人好去处。  伊犁巩乃斯草原四季景色俱佳,而以0为最,6月哈萨克牧民从“冬窝子”转场而来,使花香鸟语之中,又多了阵阵牧歌,片片牧群,盛装的少女,骠悍的骑手,为壮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机。距新源县城3公里,恰合普河飞泻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啸而下,为巩乃斯重要的景点之一。  巩乃斯草原主要指巩乃斯河系贯通的河谷山地草原,是伊犁多类型草场的典型分布区。巩乃斯草原大部分位于新源县辖区内,海拔800-2084米,巩乃斯草原地域辽阔,沟谷众多,是新疆著名的草原,它不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而且是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巩乃斯草原降水丰富,水系发达,物种类繁多。  每年6-9月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山岗、群群牛羊和点点毡房构成草原之夏的生活圈。草原恰似五彩织成的地毯,绿底银边花带,在蓝天映衬下尤显华丽而气势恢宏。皑皑雪峰,繁花似锦的五花草甸、苍翠的云杉林带、银色的水飘带,溪水潺潺,泉水叮咚。时而狐狸、旱獭、野猪、雪鸡等出没在森林和草丛间。每逢夏季,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体会伊犁大草原秀美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巩乃斯草原

巩乃斯河

  巩乃斯河  浩瀚而清澈的巩乃斯河水,没有泡沫,只在拐弯冲击岩石的急流处,一圈一圈的漩涡平静地向外展开,尔后向西平铺而去,如同平坦的布幅……四五米高的芦苇丛林密密的,随着季节的交迭,变换出不同的色彩,想到夏季来临之时牛羊如织,高山雪融水的增多,数以万计的高山草原上的河道急速向巩乃斯河汇集,飘浮着牛羊用中草药做成的“药丸子”,水染成了赭黄色,这恰巧也是捕野鱼的季节,呆头呆脑的“狗鱼”和草鱼逆河而上,在上游刺骨的冷水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高山鱼伊犁鲈(享有东方真鳊的美誉)趴在水底,这就是巩乃斯河的夏季  ;  才值十月,厚厚的白雪已覆盖了大地,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黑色柏油路蜿蜒在天地间,划出蠕动的曲线。巩乃斯河谷的次生柳丛的枝条冻得通红,根根直立着,拥挤在一起,笈芨草间或其中,如同哈萨克女孩的帽子;天寒雪飘,巩乃斯河水因为流速太快,也无法结成冰,只是在河岸的左侧和平缓处才让积雪覆盖住向里扩展。河滩上的芦苇丛,黄色成了它的色调,苇絮开得更大。在连绵山峦的皱褶处,近河附近,牛、羊、马和骆驼在风雪之中啃着枯草,九九十八弯的巩乃斯河,养育了两岸的人家、茂盛的水草和肥美的鱼虾,巩乃斯河在周围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时而静若碧玉,时而孱孱流动,让你能够在冬天也感受到她的温柔。

唐加勒克纪念馆

  唐加勒克纪念馆  新源县唐加勒克纪念馆位于县城南郊唐加勒克、阿西姆纪念碑院内,于2003年9月建成,馆址占地面积44亩,纪念馆建筑面积为1273平方米,顶端设有白天鹅雕塑,总高度39.6米,总投资170万元,其中社会各界集资70万元,县财政投资100万元。室内设有民俗风情展厅、文物展厅(11间)及其他辅助设施。馆内现藏有珍贵文物19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件、国家三级文物12件,6件轻青铜器待有关专家鉴定,一般文物22件。  纪念馆的建成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各民族团结互助,提高全民素质,打造我县旅游名县将产生积极影响,必将成为我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9月20日,我县隆重举行了唐加勒克.卓德勒诞辰100周年庆典活动,举办了民俗工艺展销会、青少年诗歌朗诵会及中小学生美术、书画、摄影展览会。收集整理了唐加勒克诗集,出版发行《唐加勒克诗选续集》,对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柯孜拉霞瀑布

  柯孜拉霞瀑布  柯孜拉霞瀑布位于那拉提景区以东10公里的国道217线(独山子-库车公路)东侧的深山峡谷中。  看完望天洞再往前走6公里就是柯孜拉霞瀑布,瀑布落差10余米,宽数米。由山巅诸多淙淙涓流汇集于奇峰,小松、杂草、苔藓之地,挤开山脊一处,奔泄而下,水流跌入深潭发出震耳欲聋的隆隆响声。游人自潭底仰首眺望,峡谷中落英缤纷,碧水连天,美不胜收。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三太子察合台眷属及护卫骠骑,踏踏而来。那一天骄阳似火,炙烤难耐,征人口干舌燥,人困马乏,汗湿全身,忽见此瀑布,凉气袭人,顿时眷属女佣纷纷下潭洗浴。骠骑们互不相让,解甲脱衣注入潭水。察合台见此非常生气,于是马鞭一挥:“男兵上山顶洗澡,姑娘就此洗浴”(哈萨克语“柯孜”意为“姑娘”)柯孜拉霞瀑布因此而得名。

古墓

古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墓  古墓是此处三座南北向排列的最北一座占地面积也是最大的,临近公路。墓为土墩墓,顶部中心塌陷。该斯墓可作为巩乃河北岸巩乃斯种羊场至则克台1600余座乌孙墓的代表。这一带古墓分土墩墓、石堆墓、石棺墓三种,大小殊异。不少墓葬在封顶铺一或卵石,有的封堆周围环绕石圈。出土随葬品中有陶罐、陶钵、铜镜等。  以发掘出土的陶器及铜镜的形制判断墓葬的时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墓葬群位于谷右岸缓倾地,植被为草原花以多种禾草为巩乃斯河主,还有草木樨、紫草、十字科等众多属种,盖度达80%左右,草高2.0厘米。

阿依达尔勒

  阿依达尔勒

沃尔塔交塔

沃尔塔交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沃尔塔交塔

阿肯赛马场

  阿肯赛马场

杏树沟

  杏树沟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山坡满是野杏树,这是一片中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位于巩及斯河北岸,距218国道3公里处,占地有3万多亩,是我国野杏林集中地之一。杏树沟 杏树沟

温泉

  温泉

黑湖

  黑湖位于慕士塔格冰峰下的苏巴什草原上,在白雪的映衬下,深邃的高山湖水其色似墨,因而得此名字。

喀拉布拉苹果

  根据国内外专家考证,伊犁的野生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作为世界稀有的野生苹果栖息地和曾经享誉疆内外的“苹果之乡”。据资料记载,建国初期有98个品种和品系的苹果曾在伊犁河谷有长期栽培历史。作为第三纪古温带阔叶林的残遗群落,野生苹果已有2000多万年的历史。 新疆苹果中尤以伊犁苹果最为出名,伊犁最为出名的还属新源县苹果,伊犁河谷栽种苹果的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其中有些优良品种为国内所罕见。新源县至今保留较完好的的10万亩野果林,被誉为“世界苹果源种地”和“中国野果基因库”,野果年产量在3500吨以上。古人也称苹果为柰、林檎、苹婆等,突厥语称苹果为阿勒玛。伊犁有不少与苹果有关的地名:新源县的阿勒玛勒乡,巩留县的莫乎尔乡阿勒玛勒村……。公元3世纪,晋初的郭恭义在《广志》中记载:“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多柰,家家户户腌制果脯为食,谓之‘苹婆粮’。” 这里似乎描述了一条栽种苹果由天山一带引向河西走廊再到中国内地的路线图。“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檎园囿,由此名焉。”13世纪初,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途径伊犁时,在他的《西游录》留下了这段记载文字。出了果子沟沟口,在距离今天霍尔果斯口岸大约15公里的地方,是当时的阿里马城。 在这个以苹果命名的城的周边,到处都是苹果园。喀拉布拉苹果果型端正,色泽艳丽,口感香甜,倍受国内及中亚消费者青睐。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新源县喀拉布拉镇企业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喀拉布拉苹果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喀拉布拉镇地处新源县政区西部,东距新源县城55.5公里,西距巩留县城26公里,俗称新源县的西大门。东与肖尔布拉克镇、新源监狱相邻,东南与新源马场接壤,南依加吾尔山与巩留县为邻,西至特克斯河与巩留隔河相望,西北与巩乃斯种羊场相连,北抵巩乃斯河。喀拉布拉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喀拉布拉村、昆托别村、开买阿吾孜村、克孜勒塔勒村、阿克托干村、阿克奥依村、吉也克村、阿克其村现辖行政区内的土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3′--43°40′,东经82°28′-84°56′,海拔高度792-850米。喀拉布拉苹果保护面积15685.7亩,年总量5395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喀拉布拉苹果个大、果形正,外形美观,平均单果重180~30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400克以上,果面色泽鲜艳红润,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纤维少,质地细,芳香味浓,品质好。极耐贮运,可贮到翌年四、五月份。 (2)内在品质指标:喀拉布拉苹果营养价值较高,其中每百克苹果总糖含量可达8.6-12.9克,总酸为5.2-6.7(g/kg),维素C每百克达到9-11毫克,维生素B1为0.001-0.006毫克,维生素B2为0.002-0.007毫克,钙含量每公斤40-50毫克,磷每公斤50-60毫克, 铁每公斤0.2-1.2毫克,钾每公斤1100-1300毫克,锌含量每公斤0.2-1.3毫克。 (3)安全要求:喀拉布拉苹果严格按《无公害食品苹果》(NY5011-2001)标准的安全要求生产。   

那拉提黑蜂蜂蜜

  那拉提黑蜂蜂蜜是新疆伊犁新源县的特产。黑蜂是新疆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站独特的优良品种,世界四大名蜂之一。黑蜂体型大、体质好、体能强。抗病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抗寒适应性强,在零下30度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摄氏度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分泌液。因此黑蜂蜂蜜具有含糖量高,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丰富的特点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新源县养蜂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东起艾肯达坂,南与巩留县、和静县为邻,东北与尼勒克县、沙湾县、和静县为界。那拉提黑蜂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核心区位于新源县政区东部,距县城60千米的巩乃斯河北岸的5A级那拉提风景区内的那拉提草原,地处那拉提山、安迪尔山和阿布热勒山之间,东、南与和静为邻,西接坎苏乡、阿勒玛勒乡、北临尼勒克县,地域保护范围:那拉提镇、坎苏乡、阿热勒托别镇、阿勒玛勒乡、别斯托别乡、新源镇、吐尔根乡、则克台镇、塔勒德镇、肖尔布拉克镇、喀拉布拉镇等的80个行政村,其中那拉提镇、新源镇、阿勒玛勒乡、阿热勒托别镇在那拉提黑蜂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28′~84°56′,北纬43°03′~43°40′,海拔高度是780-4380米,保护面积是:99.7万公顷,保护蜂群数为44000群,年产蜂蜜:1400吨 。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那拉提黑蜂蜂蜜常温下为澄清透明,粘稠或半粘稠,流动性良好的液体或结晶体。根据采集的蜜源植物不同及季节而呈现出水白色、淡琥珀色至深琥珀色的不同颜色,因为蜜源植物的品种不同,蜂蜜具有不同的特殊芳香,其蜜花香纯正、清香宜人,口感绵甜。 (2)内在品质指标: 那拉提黑蜂蜂蜜还原糖含量(g/100 g)≥70%,蔗糖(g/100 g)≤6%,水份≤20%,脯氨酸(g/100 g)≥0.02%。 (3)安全要求:那拉提黑蜂蜂蜜的生产总原则是严格按照产品质量安全符合NY 5134—2002《无公害食品 蜂蜜》标准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按照GB/19630.3-2005的标准进行包装盒销售;按照GB/19630.4-2005标准进行管理。

喀拉布拉桃子

   喀拉布拉”蒙古语意为“河柳多的湖地”(另一说蒙古语意为“黑色的公骆驼”),以北面生长多柳的苇湖取名。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中记叙说:“附庸城邑八、九,多蒲(葡萄)、桃、梨、果”。也就说,在阿力麻城极盛时期(今伊犁)就已经种植桃树了。据新源林果退休专家霍宗生介绍,新源县的桃树种植已有60-70年的时间,在大面积的种植之前,老百姓只在自家的庭院里种植。80年代初期,新源县就喀拉布拉镇逆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山区小气候特征自然形成的有利条件,开始在喀拉布拉镇(当时是喀拉布拉乡)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桃树。 喀拉布拉气候为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壤为沙质土和黄粘土,生产出的桃子着色好,含糖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越,风味独特,是种植栽培桃树的的适宜之地。喀拉布拉桃子在7月底左右开始成熟,果实发育期101天。果实艳丽,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260克,最大果重650克,有很好的商品价值。果实呈近圆-短椭圆形,果顶圆,缝合线浅,梗洼中等深度和宽度,果皮底色为黄色,果面80%着深红色,果皮厚,不能剥离。果肉黄色,近核处果肉同肉色、无红色素。肉质为硬溶质,多汁,风味浓甜,有微香。果核浅褐色,椭圆形,粘核。桃果实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钙、铁、磷等矿物质,以及人类不能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   喀拉布拉镇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盛产的核桃、水蜜桃、红富士等远销内地,为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切实做大做强这一主导产业,大力打造和推介特色林果产地品牌,储备无形资产,抢占果品销售制高点,该镇结合实际,于今年6月申请注册了“喀拉布拉”商标。并出资4万余元定做了一批带有商标图案的桃子箱和苹果箱用以果品包装进行试销,以此来强化精品意识,培育品牌产品,提高喀拉布拉镇林果产品的知名度。   地域范围   喀拉布拉桃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喀拉布拉镇地处新源县政区西部,东距新源县城55.5公里,西距巩留县城26公里,俗称新源县的西大门。东与肖尔布拉克镇、新源监狱相邻,东南与新源马场接壤,南依加吾尔山与巩留县为邻,西至特克斯河与巩留隔河相望,西北与巩乃斯种羊场相连,北抵巩乃斯河。喀拉布拉桃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喀拉布拉村、昆托别村、开买阿吾孜村、克孜勒塔勒村、阿克托干村、阿克奥依村、吉也克村、阿克其村现辖行政区内的土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3′--43°40′,东经82°28′-84°56′,海拔高度792-850米。喀拉布拉桃子保护面积380亩,年总产量429400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喀拉布拉桃子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260克,最大果重650克。果实呈近圆-短椭圆形,果顶圆,缝合线浅,梗洼中等深度和宽度,果皮底色为黄色,果面80%着深红色,果皮厚,不能剥离。果肉黄色,近核处果肉同肉色、无红色素。肉质为硬溶质,多汁,风味浓甜,有微香。果核浅褐色,椭圆形,粘核。桃果实营养丰富,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和钙、铁、磷等矿物质,以及人类不能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桃果实细腻柔软,鲜食易于消化吸收,是老少皆宜的水果,还可加工成罐头、蜜饯、果脯、果汁、饮料等,可极大地丰富人们的食品种类。(2)内在品质指标:喀拉布拉桃子含对人体有营养保健价值的18种氨基酸及钙、铁、钾、磷、锌、钠、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9-13%,维生素C含量8-12(mg/100g),总酸≤2 (mg/10kg)。桃亦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古医书记载桃有健身益气之功效,经常食桃能润肌肤,养颜色,有益健美。(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符合NY5112-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标准的要求。

伊犁酒

  伊犁酒,系指生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伊犁河谷的肖尔布拉克镇.等地区的白酒。伊犁河谷地区,水草丰美、物产丰富、被誉为“塞外江南”“新疆粮仓”,为白酒生产提供了丰富优良的自然条件。伊力特、伊力老窖、伊犁河、肖尔布拉克等白酒,酒香醇厚,远近闻名,声名远播。.    被誉为“塞外江南”伊犁河谷泉水甘美,富含多种矿物质,得天独厚的甜.水酿造出伊犁的美酒。伊犁河谷东起乌拉斯台,西至中哈边界,东窄西宽,整个形状像一只开屏的孔雀。河谷北面的天山拦住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寒流,南天山阻挡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吹来的热浪干风,向西敞开的喇叭口则接纳了大西洋、地中海的暖湿气流,使这里降水丰沛,山清水绿,草壮苗肥,成为亚欧大陆腹地干旱荒漠中的一座湿岛。  在伊犁河谷,无论是山麓还是平原,到处都可以看到水草茂盛、一望无际的牧场,伊犁河两岸更有5万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盛产的优质稻麦,让伊犁享有“新疆粮仓”的美誉,而且,这里还是新疆最大的油料作物生产基地。.特别是著名的新疆酒乡所在地——伊犁新源肖尔布拉克镇,坐落在风光秀美的巩乃斯河谷,该镇西望伊宁,东接那拉提草原,南北倚天山支脉。肖尔布拉克——蒙古语称为“圣泉”,世居于此的哈萨克牧民则称之为“碱泉”,含有钾、钠、钙、镁、锌等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   生产情况     白酒是新源县的“四大传统产业”之一,境内有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肖尔布拉克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新源县积极鼓励扶持白酒企业发展壮大,使白酒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5年,该县白酒年产量已达2.4万吨,共缴税10019万元,占国税收入的60.75%,同比增长18%,增收1533万元。“十一五”期间,新源县全县白酒年产量达到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成为引领新疆白酒产业发展的“航母”。.  新源县“伊力特”系列酒是以伊犁河谷优质高粱、小麦、豌豆等为原料,采用中国传统老五甑工艺及现代科技精心酿制而成,属浓香型白酒,其酒质晶莹透明、香气浓郁、口感绵实、回味悠长,被赞为“新疆第一酒”,享有“新疆茅台”的美誉。其主导产品伊力特曲、伊力老窖在新疆名酒评比中屡次夺魁,双双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此外,伊犁醇酒厂生产的“伊犁河”特曲,因其酿酒历史悠久,被定为“中华老字号”,并以晶莹透明、香浓味正、绵甜醇和、回味悠长而闻名中外,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   产地范围     伊犁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塔勒德镇、则克台镇、新源镇、别斯托别乡、胡地亚于孜乡等6个乡镇和农四师71团、72团所辖行政区域。.

新源县黑蜂蜂蜜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新疆伊犁,山清水秀、草茂林森,水碧天蓝。特别是新源县,拥有834万亩的优质天然草场,被誉为“草原明珠”。新源县拥有世界四大亚高山草甸草原,其中5A级自然风景区那拉提草原,被称为“空中草原”;拥有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原始野果林;拥有中世纪遗留的最大原始野杏林。被中国农科院专家誉为天然蜜源植物库。伊犁巢蜜产量占新疆巢蜜产量的40%,是全国巢蜜产量最多的地区,新源县是新疆黒蜂区。   产品特性:由于产地原生态、无污染,无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有多种中药药典蜜源植物,以及高海拔的自然特性和地理特性,黑蜂蜂蜜具有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该公司利用得天独厚的养蜂资源,把握时机,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地位不断提升,销售额从2012年的98万元到2014年的290万元。近年来,在各类博览会多次获奖,2014年1月,被伊犁州授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推荐单位:新源县农业局   伊犁花岛蜂业有限公司

新疆牦牛

  新疆牦牛为肉、乳、役毛绒兼用品种。适应高寒草原严酷的自然条件,抗逆性强,耐粗饲、易管理。成年公牛胴体重255 公斤,屠宰率52.42 %;2岁母牛胴体重153公斤,屠宰率47.96%。泌乳期产乳在300公斤以上,年产毛1.47公斤,绒0.51 公斤。新疆牦牛肉乳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有机食品。新疆牦牛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阿尔金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等海拔2400-4000米的高山地带,中心产区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全疆存栏22.4万头,年出栏4.5万头。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天山南麓。   数量: 1985年存栏5.6万头。   主要特征:毛色以黑色、褐色、灰色为主,其次为黑白花及红白花。哈密地区以全身纯黑色牛为主,其次为灰色、黑白花。头粗重,额短宽。鬐甲高耸,胸深,四肢粗短。全身披长毛,腹下长毛下垂呈裙状,尾毛呈扫帚状。成年公牛体高为123厘米,体重为290千克,母牛体高为113厘米,体重为210千克。屠宰率一般为47~59%,母牛平均日产乳量为2.6千克,平均产毛为1.3千克,产绒为0.4千克。公母牛2.5岁-3岁初配,繁殖率各地不一,约在37~97%,成活率为90%以上。   

新源县大豆油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东起艾肯达坂,南与巩留县、和静县为邻,东北与尼勒克县、沙湾县、和静县为界。新源县雨水充沛、水源丰富、冬暖夏凉、植物茂盛,在植物生长期间,最长日照可达16小时以上。绿色无污染的原生态肥沃土地,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无污染、无公害自然环境。    产品特性: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异黄酮、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在百种天然食品中名列榜首。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抗病能力,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营养食品。大豆油原料选用新源县非转基因、绿色有机大豆,最大限度保留大豆中的亚硫酸、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素,清透明亮品质纯正,营养丰富,消化吸收率高达98%。还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特有的豆类磷脂有利益于神经、血管及大脑发育成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源县巢蜜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新疆伊犁,山清水秀、草茂林森,水碧天蓝。特别是新源县,拥有834万亩的优质天然草场,被誉为“草原明珠”。新源县拥有世界四大亚高山草甸草原,其中5A级自然风景区那拉提草原,被称为“空中草原”;拥有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原始野果林;拥有中世纪遗留的最大原始野杏林。被中国农科院专家誉为天然蜜源植物库。伊犁巢蜜产量占新疆巢蜜产量的40%,是全国巢蜜产量最多的地区,新源县是新疆黒蜂区。   产品特性:黑蜂体型大、体质好、体能强。抗病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抗寒适应性强,在零下30度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摄氏度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分泌液。因此黑蜂巢蜜具有含糖量高,富含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丰富的特点。   推荐单位:新源县农业局    伊犁花岛蜂业有限公司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肖尔布拉克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肖尔布拉克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