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唐布拉黑蜂蜂蜜 | 伊犁黑蜂历史悠久,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从前苏联引进黑蜂种群,解放后,相继在伊犁的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昭苏县建立了黑蜂种蜂场及大型养殖场,在优越的蜜源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育、驯养、繁殖、改良而形成了优良蜂种。国家在1980年成立了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昭苏县。祖国西部边陲伊犁,自古就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天山垂直多样性的自然条件:洁白的雪山、广褒的森林、无边的草原,为黑蜂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形成潜力巨大的黑蜂蜜源优势。黑蜂蜂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伊犁地处偏远,交通落后,未受到近代工业、生活污染,是全国农牧业有机食品基地之一,在蜂蜜标准中,伊犁黑蜂蜂蜜重金属含量指标远远低于国家、国际指标,绿色品质突出。 伊犁高山、河谷的地貌特点,造就了伊犁植物的多样性,药用植物比重大,蜜源植物中,所涉及的100多种山花植物中,较为典型的有党参、益母草、贝母、野薄荷、百里香、甘草等,其保健营养、调理功能可见一斑。 唐布拉大草原是新疆最大的黑蜂自然保护区同时亦是全亚洲最大的国营黑蜂养蜂基地。唐布拉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草原文化。这里森林茂密,草原辽阔,奇特的河谷气候及优良的土壤条件孕育了大片茂密的森林及天然草场,野生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山花面积达40万公顷。唐布拉养蜂场成为伊犁黑蜂的主要繁殖场,唐布拉种蜂场被列为国家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唐布拉被列为伊犁黑蜂繁殖种蜂场,唐布拉黑蜂蜂蜜,口感香甜,营业丰富,驰名全疆,畅销全国。 地域范围 唐布拉黑蜂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尼勒克县县城东部55公里唐布拉大草原,东与乔尔玛交界,南至喀什河,西至乌拉斯台乡的巴音郭楞村,北与精河县毗邻,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唐布拉黑蜂保护区内的蜂繁殖场和乌拉斯台乡共2个乡(场)10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3°13′—84°36′,北纬 43°80′—43°65′,海拔在1482—2688米之间,保护区面积33333公顷,年产蜂蜜2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唐布拉黑蜂蜂蜜主要为唐布拉天然有机蜜源。唐布拉黑蜂蜂蜜浅琥珀色,粘稠液体,无杂质、无气泡,具有特殊的中药材香气,味道浓厚香醇,口感绵润,手感细腻如绸。 (2)内在品质指标:果糖葡萄糖(g/100 g)≥65,蔗糖(g/100 g)≤2%,水分≤25%。 (3)安全要求:符合GB/T19630.1-2005《有机食品 蜂产品》进行生产;按照GB/T19630.2-2005的标准进行加工,按照GB/19630.3-2005的标准进行包装盒销售;按照GB/19630.4-2005标准进行管理。下一篇:尼勒克黑蜂蜂蜜 |
尼勒克黑蜂蜂蜜 | 尼勒克黑蜂蜂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的特产。尼勒克黑蜂是世界四大名蜂之一。体型大、体质好、体能强。抗病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抗寒适应性强,在零下30度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摄氏度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分泌液。所产蜂蜜具有含糖量高,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丰富的特点。 尼勒克黑蜂是世界四大名蜂之一。体型大、体质好、体能强。抗病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抗寒适应性强,在零下30度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摄氏度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分泌液。所产蜂蜜具有含糖量高,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丰富的特点。 尼勒克县种蜂场地处中天山西段的唐布拉大草原,是新疆唯一一家以繁育蜜蜂为主的国营农牧场。多年来,该场一直坚持对黑蜂种群的保护、提纯复壮的科研工作,使黑蜂这种飞行能力强,采蜜半径大的独特蜜蜂种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壮大。目前,该场发展蜂农300余户,年产蜂蜜600余吨。 “尼勒克黑蜂蜂蜜”产于天山深处,该地有占地100多万亩的上乘蜜源,从早春3月中旬至8月底,百花盛开,可供3万多群蜜蜂采集繁殖,其中具有独特的中药保健价值的花草就达76种,生产的蜂蜜、蜂王浆、花粉无任何污染,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高级滋补品。尼勒克黑蜂蜂蜜采集海拔1800米—2500米天山深处上百种珍稀野山花分泌液,内含极为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蛋白质,有机酸,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气味清香怡人,口感绵甜柔润,其特殊的保健价值及显著的集体调理功效为新疆各民族人民所珍爱。 唐布拉黑蜂蜂蜜 新疆 尼勒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唐布拉黑蜂保护区内的蜂繁殖场和乌拉斯台乡共2个乡(场)10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3°13′00〞~84°36′00〞,北纬43°65′00〞~43°80′00〞。下一篇:伊犁名酒 |
天山马鹿 | 天山马鹿是我国稀有珍贵的野生动物之一,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具有体格大,体质健壮优美,性情温和,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成活率高的特性。鹿茸生长期短,产茸量较高,茸形肥大茸质细嫩、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高,钙磷比低,平均产茸量12-17公斤,最高可达24公斤。天山在北坡均有分布,中心产区在伊犁河谷,存栏7200只。下一篇:唐布拉黑蜂蜂蜜 |
伊犁名酒 | 特制伊力大曲,人们习惯上叫伊力特曲,属浓香型白酒。晶莹透明,香气浓郁,口感绵实,回味悠久。伊力特曲早就以它优良的酒质和特殊的风味闻名全疆,是独无二的屡次夺魁的名酒,享有“新疆茅台”的美誉。除此之外,还有伊犁马肠子、伊犁红苹果、蟠桃、鹿茸、鹿血酒等特产。 下一篇:伊犁薰衣草 |
伊犁薰衣草 | 薰衣草又名椒样薄荷,其花序能提取芳香油--薰衣草油。新疆伊犁河谷地带三面环山,属半干旱气候区,种植薰衣草株高花繁,产油量高,油质清纯,香味浓郁,品质优异,供应全国各地制作日用化妆用品。伊犁河谷是我国主要的薰衣草种植区,面积达2万多亩,占全国薰衣草种植面积的90%以上,产量占全国总产80%以上。下一篇: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天山马鹿 |
昭苏马铃薯 | 昭苏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昭苏马铃薯以其个大、皮薄、芽眼浅、耐储存、营养丰富闻名。 该县拥有出产马铃薯的优越条件。首先,昭苏县位于新疆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流域,是个幅员1万1千2百平方公里的高山盆地,这里远离风沙和浮尘,是新疆唯一没有荒漠的县境。昭苏县全年积温低,无霜期不足90天,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属大陆性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型气候,适宜马铃薯等作物生长。 其次,由于气候冷凉温润,土壤肥沃疏松,当地的黑色土壤属优质黑钙土和暗栗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可耕性好,土壤肥沃,是种植土豆的最佳土壤之一,无需增加任何化肥就能种植。 再次,昭苏县有种植马铃薯的悠久历史。该县10个乡镇、2个马场、4个兵团农牧团场均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地方名优特产品。因此,该县的马铃薯具有个大、淀粉含量高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 新疆昭苏县马铃薯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各族农牧民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该县生产的马铃薯曾在2005年获得过国家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随着全县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看好,全县2006年种植马铃薯达到3万亩,拉动种植户人均收入120元。2004年德昌淀粉加工企业落户昭苏,加快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的形成。如今马铃薯种植从“一村一品”到“一乡一业”,不仅成了昭苏农牧民发家致富的“拳头产品”,更成为偏远县域发展特色经济,精心打造“马铃薯大县”的支柱产业。 地域范围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直,位于天山北麓西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昭苏东界特克斯县,南邻温宿、拜城两县,北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边界线长200多千米),西南邻近吉尔吉斯斯坦。昭苏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昭苏镇、喀夏加尔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等8乡2镇2场共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之间,海拔高度为1400米~1900米,保护面积3333公顷,年总产量12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昭苏马铃薯薯块呈扁圆或椭圆形,外观皮薄,表皮略显粗糙、无损伤,大而整齐,单个个体重量可达500-1000g,黄皮黄肉,同比菜蔬芽眼较深,切开后5分钟后切面有淀粉析出。2、内在品质指标:昭苏马铃薯多用于加工淀粉制品,含干物质26~30%,淀粉15~20(g/100g),钙60~100(mg/kg),蛋白质1.3~1.8(g/100g),维生素C50~78(mg/100g),还原糖0.15~0.2(g/100g)。3、质量安全要求:昭苏马铃薯产品品质符合NY/T 1049-2015《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的要求。下一篇:熏衣草 |
喀拉布拉苹果 | 根据国内外专家考证,伊犁的野生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作为世界稀有的野生苹果栖息地和曾经享誉疆内外的“苹果之乡”。据资料记载,建国初期有98个品种和品系的苹果曾在伊犁河谷有长期栽培历史。作为第三纪古温带阔叶林的残遗群落,野生苹果已有2000多万年的历史。 新疆苹果中尤以伊犁苹果最为出名,伊犁最为出名的还属新源县苹果,伊犁河谷栽种苹果的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其中有些优良品种为国内所罕见。新源县至今保留较完好的的10万亩野果林,被誉为“世界苹果源种地”和“中国野果基因库”,野果年产量在3500吨以上。古人也称苹果为柰、林檎、苹婆等,突厥语称苹果为阿勒玛。伊犁有不少与苹果有关的地名:新源县的阿勒玛勒乡,巩留县的莫乎尔乡阿勒玛勒村……。公元3世纪,晋初的郭恭义在《广志》中记载:“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多柰,家家户户腌制果脯为食,谓之‘苹婆粮’。” 这里似乎描述了一条栽种苹果由天山一带引向河西走廊再到中国内地的路线图。“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檎园囿,由此名焉。”13世纪初,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途径伊犁时,在他的《西游录》留下了这段记载文字。出了果子沟沟口,在距离今天霍尔果斯口岸大约15公里的地方,是当时的阿里马城。 在这个以苹果命名的城的周边,到处都是苹果园。喀拉布拉苹果果型端正,色泽艳丽,口感香甜,倍受国内及中亚消费者青睐。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新源县喀拉布拉镇企业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喀拉布拉苹果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喀拉布拉镇地处新源县政区西部,东距新源县城55.5公里,西距巩留县城26公里,俗称新源县的西大门。东与肖尔布拉克镇、新源监狱相邻,东南与新源马场接壤,南依加吾尔山与巩留县为邻,西至特克斯河与巩留隔河相望,西北与巩乃斯种羊场相连,北抵巩乃斯河。喀拉布拉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喀拉布拉村、昆托别村、开买阿吾孜村、克孜勒塔勒村、阿克托干村、阿克奥依村、吉也克村、阿克其村现辖行政区内的土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3′--43°40′,东经82°28′-84°56′,海拔高度792-850米。喀拉布拉苹果保护面积15685.7亩,年总量5395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喀拉布拉苹果个大、果形正,外形美观,平均单果重180~30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400克以上,果面色泽鲜艳红润,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纤维少,质地细,芳香味浓,品质好。极耐贮运,可贮到翌年四、五月份。 (2)内在品质指标:喀拉布拉苹果营养价值较高,其中每百克苹果总糖含量可达8.6-12.9克,总酸为5.2-6.7(g/kg),维素C每百克达到9-11毫克,维生素B1为0.001-0.006毫克,维生素B2为0.002-0.007毫克,钙含量每公斤40-50毫克,磷每公斤50-60毫克, 铁每公斤0.2-1.2毫克,钾每公斤1100-1300毫克,锌含量每公斤0.2-1.3毫克。 (3)安全要求:喀拉布拉苹果严格按《无公害食品苹果》(NY5011-2001)标准的安全要求生产。 下一篇:喀拉布拉桃子 |
霍城樱桃李 | 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野生樱桃李之乡”的霍城县,是世界罕见、亚洲唯一的野生樱桃李原产地。 樱桃李,俗称野酸梅,是世界上极为珍贵和罕见并濒危灭绝的原始野生林果,资源极为珍贵。樱桃李外观形似樱桃色如李,故名樱桃李。 据《中国树木志》的记载和国家野生植物研究院的考证,野生樱桃李仅发现在新疆天山山脉西部及高加索、小亚西亚山地生存,野生资源极为稀少。樱桃李生长条件独特,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伊犁霍城县大西沟山区,海拔900—1600米的特定逆温带。生长在沟壑水边和多砾石的阴坡地,这里的樱桃李是目前全世界仅存的野生樱桃李纯林,面积约为700公顷。 樱桃李属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多分枝,枝条细长开展,叶繁茂,深绿色,花白色,花期4月,果期8月。果实为小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微被蜡粉,呈紫黑、紫色、紫红、红色、黄色五种颜色,粒径2—3厘米,单果重2.6—9.2克,果实营养丰富,果味酸甜。樱桃李耐寒力极强,可抗-35℃的低温。野生树龄一般在80年以上,原始林中百余年古树随处可见。 樱桃李果实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以及钾、钙、硒等多种有益人体的成分。能够增强食欲、帮助消化、补充钙质,同时有软化血管、保肝护脾、抑制高血压和高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樱桃李是干鲜兼用果品,可加工成酸梅干,果脯、果酱、制药、酿酒等保健休闲食品;还可做功能性食品、固体食品以及饮料、糖果、糕点等食品的基料,也是提纯上好天然色素的基料。 1999年,霍城县对野生樱桃李进行仿生栽培,经过农技专家的刻苦努力,野生樱桃李人工栽植获得成功,并逐步大面积推广种植,为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依托资源优势,新疆伊犁独风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出了以樱桃李为原料的独风流牌野酸梅果汁、果酱,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06年,由浙江养生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新疆伊犁独风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新疆农夫果园霍城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工生产樱桃李、苹果、杏、桃、草莓及番茄、胡萝卜等各类浓缩果蔬酱(汁)产品。霍城县按照“龙头兴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富农户”的思路,与新疆农夫果园霍城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现代订单农业模式,共同打造全国最大的樱桃李基地,目前全县栽植樱桃李面积近一万亩。 作者:陈友铭 果品 地域范围 霍城县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北依天山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温泉县、博乐市毗连;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隔水相望;东与伊宁县、伊宁市邻;西以霍尔果斯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霍城县北部沿山逆温带地区是樱桃李在亚洲的唯一分布区域,霍城樱桃李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包括:大西沟乡、惠远镇、清水河镇、芦草沟镇、萨尔布拉克镇、水定镇、兰干乡、良繁中心、果子沟牧场、三宫乡、三道河乡,共计11个乡镇(中心),77个行政村,霍城樱桃李的地理坐标为东经80°11′~81°24′,北纬43°39′~44°50′,海拔高度为540~1100米,保护面积为4000公顷,樱桃李年产量15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霍城樱桃李外观形似樱桃色如李,故名樱桃李,又俗称野酸梅。果实为小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微被蜡粉,呈紫黑、紫色、紫红、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粒径~厘米,鲜果单果重.6~9.克,果味酸甜可口,略偏酸性,果汁色泽深红诱人,是提纯上好天然色素的基料。樱桃李是干鲜兼用果品,即可加工成酸梅干,果脯,又是制作饮料、果酱、果酒等保健饮品的上佳原料。下一篇:霍城树上干杏 |
霍城树上干杏 | 树上干杏俗称“吊死干”、“吊树干”,亦称小金果。这种杏子成熟后不落地,在树上自然风干,因此得名树上干杏。 树上干杏主要生长在新疆伊犁阿力玛里古城一带,这里海拔800多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达20度,无任何污染,出产的树上干杏鲜果圆润如珠、色黄如金、小而饱满、甘甜鲜美、杏仁格外清香,是伊犁旅游的一张土特产名片,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 普通的杏子成熟后保存时间非常短,差不多只有一周时间。而树上干杏成熟后不落地,在夏季干燥炎热气候的蒸腾下,在树上自然风干。既保存了杏子独特的香甜风味,又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一般可以存放一到两年时间,是稀有的鲜食、制干、肉仁兼用的优良杏树品种。 树上干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杏两吃,吃完果肉之后,里面的核轻轻一咬就碎,便可以吃到核里边的杏仁。其果肉味道甘甜,杏仁香脆可口。树上干杏含有丰富的天然果糖,糖分一般可以达到23%,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氨基酸和铁、锌、磷、钙、镁等营养成份,具有活血补气,止咳润肺的功效,可健身防癌延年益寿,又可美容养颜,属于纯天然保健食品。 据相关报道,树上干杏最早是1900年由维吾尔人努拉洪·伊布拉音木从前苏联的塔什干(现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引入霍城县小麻扎(即后来的61团园林4连),他带回接穗条子在庭院里与野杏树嫁接成功,成活了七八棵“吊死干”树,结出了甘甜美味的杏子。这些古老的“吊死干”树在1980年遭遇一场大风倒地后才被锯掉。61团园林四连现有两棵70岁树龄的“吊死干”树,就是用努拉洪·伊布拉音木家的杏树枝条嫁接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霍城垦区61团职工开始引种扩繁“吊死干”树,并不断扩大栽植面积,九十年代末该团场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已经扩大到15000多亩,霍城垦区61团也被誉为“中国树上干杏之乡”,这里出产的树上干杏于2010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近几年,努拉洪·伊布拉音木的乌兹别克斯坦亲戚来61团探亲,又将“吊死干”接穗树条子带回原产地进行培育。 为了加快树上干杏产业的发展,国家将树上干杏加工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建起了阿力玛里金果加工厂、新疆天伊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加工企业,将天然晾晒的“吊死干”请进了烘干房,并研发出许多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如袋装、瓶装、盒装、颗粒装的杏干、杏脯、杏仁、杏包仁等。 围绕树上干杏这一特色产品,目前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观光农业等一系列产业,树上干杏也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果。 果品 地域范围 霍城县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北依天山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温泉县、博乐市毗连;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隔水相望;东与伊宁县、伊宁市邻;西以霍尔果斯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霍城树上干杏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包括:兰干乡、清水河镇、芦草沟镇、三道河乡、水定镇、惠远镇、良繁场、果子沟牧场、三宫乡、大西沟乡以及萨尔布拉克镇,共计11个乡、镇、场,7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0°11′~81°24′,北纬43°39′~44°50′,海拔高度为540—1100米。霍城树上干杏的保护面积为3700公顷,年产量18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鲜果色泽黄中带红非常鲜艳,果肉甜香无酸味,口感甜糯多汁,杏香浓郁。干果单果重5~8克,杏肉劲道、食之甘甜、细腻无渣。脱水后每公斤干果果肉为74.5%(果核25.5%),果仁11.4%,果核壳14.1%。2、内在品质:霍城树上干杏还原糖含量在8.5~12.5(g/100g)之间,蛋白质含量在2.98~4.10(g/100g)之间,胡萝卜素含量在1.8~ 3.5(mg/Kg)之间,钾含量在2.05~3.05%。3、安全要求:霍城树上干杏质量安全应符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58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农办质[2015]4号)中“核果类水果”的要求。下一篇:伊犁薰衣草精油 |
巩留树上干杏 | 巩留树上干杏是新疆伊犁巩留县的特产。“巩留树上干杏”以其鲜杏色泽鲜艳,肉实劲道,大而清香、甘甜,干杏味甜、质软,杏仁香脆可口,具有活血补气,止咳润肺的功效,被誉为鲜果、干果“王中王”。为促进树上干杏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巩留县先后成立了天谷园、夏尔湖等树上干杏专业合作社,并引进伊犁万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巩留,实现了“巩留树上干杏”的产业化生产。 目前,巩留县已在塔斯托别乡、提克阿热克乡、阿克吐别克镇和吉尔格朗乡建成树上干杏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上万亩,产值高达3.2亿元。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巩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巩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上段,特克斯河下游流域,东接新源县,西连伊宁县,南连特克斯县和昭苏县,北与新源县毗邻。巩留树上干杏生产区域地处在天山之脉位于巩留县西北部海拔770m~2000m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属高低山地貌类型。巩留树上干杏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2乡1镇11个行政村(塔斯托别乡:塔斯托别村、团结村、英买里村;提克阿热克乡:夏湖村、前进村、莫因故则村、阿克巴斯托村、中心村;阿克吐别克镇:哈雷村、红光村、齐那尔村),地理坐标位于巩留县西北部东经82°08′00″~83°33′31″,北纬43°21′01″~43°38′11″,保护面积3500公顷,年总产量达到1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鲜果成熟后,其色泽黄中带红非常鲜艳,果肉甜香无酸味,干果单果重5~8克,杏干味甜、质软。脱水后每公斤干果果肉为74.5%(果核25.5%),果仁11.4%,果核壳14.1%。 (2)内在品质:巩留树上干杏还原糖含量在14.3~19.3 g/100g 之间,蛋白质含量在2.98~4.06g/100g 之间,胡萝卜素含量在0.0401~0.0854g/1000g之间,维生素E在0.208~0.607 mg/100g之间,钾含量在1.97~2.59 g/100g之间。 (3)安全要求: ①树上干杏产品质量按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生产规定执行。 ②树上干杏的生长环境按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规定执行。下一篇:巩留天山伊贝 |
那拉提黑蜂蜂蜜 | 那拉提黑蜂蜂蜜是新疆伊犁新源县的特产。黑蜂是新疆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站独特的优良品种,世界四大名蜂之一。黑蜂体型大、体质好、体能强。抗病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抗寒适应性强,在零下30度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摄氏度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分泌液。因此黑蜂蜂蜜具有含糖量高,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丰富的特点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新源县养蜂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东起艾肯达坂,南与巩留县、和静县为邻,东北与尼勒克县、沙湾县、和静县为界。那拉提黑蜂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核心区位于新源县政区东部,距县城60千米的巩乃斯河北岸的5A级那拉提风景区内的那拉提草原,地处那拉提山、安迪尔山和阿布热勒山之间,东、南与和静为邻,西接坎苏乡、阿勒玛勒乡、北临尼勒克县,地域保护范围:那拉提镇、坎苏乡、阿热勒托别镇、阿勒玛勒乡、别斯托别乡、新源镇、吐尔根乡、则克台镇、塔勒德镇、肖尔布拉克镇、喀拉布拉镇等的80个行政村,其中那拉提镇、新源镇、阿勒玛勒乡、阿热勒托别镇在那拉提黑蜂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28′~84°56′,北纬43°03′~43°40′,海拔高度是780-4380米,保护面积是:99.7万公顷,保护蜂群数为44000群,年产蜂蜜:1400吨 。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那拉提黑蜂蜂蜜常温下为澄清透明,粘稠或半粘稠,流动性良好的液体或结晶体。根据采集的蜜源植物不同及季节而呈现出水白色、淡琥珀色至深琥珀色的不同颜色,因为蜜源植物的品种不同,蜂蜜具有不同的特殊芳香,其蜜花香纯正、清香宜人,口感绵甜。 (2)内在品质指标: 那拉提黑蜂蜂蜜还原糖含量(g/100 g)≥70%,蔗糖(g/100 g)≤6%,水份≤20%,脯氨酸(g/100 g)≥0.02%。 (3)安全要求:那拉提黑蜂蜂蜜的生产总原则是严格按照产品质量安全符合NY 5134—2002《无公害食品 蜂蜜》标准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按照GB/19630.3-2005的标准进行包装盒销售;按照GB/19630.4-2005标准进行管理。下一篇:喀拉布拉苹果 |
昭苏天马 | 新疆昭苏县的地理位置处于伊犁的西南部地域,当地属于哈萨克族的自治州,昭苏县是国务院列为的对外开放县之一。在天山脚下,汗血宝马被称为天马,我国古代所谓的天马、西极马、胭脂马等名马,皆产于西域。“胭脂马”是指焉耆马,“天马”、“西极马”即乌孙马。汉武帝曾作《西极天马歌》云:“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千古传为佳话。 昭苏是伊犁地区最偏远的一个县,位于也可以说是我国最西端的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西南邻近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哈、汉、蒙、维、回等二十一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哈萨克族。昭苏境内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为盆地(昭苏草原),昭苏的气候也很特别,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只有2.9度,被誉为新疆的“避暑山庄”。昭苏号称“天马的故乡”,是因为昭苏在汉代属于乌孙国,汉武帝时乌孙国曾进献乌孙马,武帝赐名“天马”;后来又有人进贡了西域大宛的汗血马,于是他又将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而称汗血马为“天马”。2003年昭苏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天马之乡”,“天马”、“西极马”都是伊犁哈萨克马的先祖。 昭苏县自然风景十分壮丽,有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当地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中国伊犁马之乡、中国褐牛之乡、中国油菜之乡”制称。河流、草原、森林、峡谷、雪峰、冰川、湿地组成了昭苏独特的自然景观,以中哈边境游、格登山记功碑、波马古城等组成的边境观光游览区;以细君公主墓园、乌孙古墓群、古道岩画组成的乌孙文化体验区六大旅游开发建设区域。以抗震安居新村、抗震纪念碑、屯垦戍边桥、夏塔古城组成的红色旅游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精心打造,目前昭苏已形成以森林、高山草原、峡谷风光、珍稀野生动植物、冰川、山石之美组成的夏塔大峡谷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巴拉克苏大草原、伊犁马繁育基地、草原石人组成的原生态草原文化风景区;以穿越夏塔大峡谷旅游为主的户外运动探险区;在昭苏一日之内可以感受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独特的自然景观、众多的文化古迹、浓郁的民俗风情、美丽的草原风光,都深深地吸引了各地游客。 地域范围 昭苏地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处于北纬43°09′-43°15′、东经81°08′-81°30′,海拔在1323米-6995米之间,是一个群山环抱的高位山间盆地,东与特克斯县接壤,南与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县、温宿县隔山相望,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北与察布查尔县毗邻,土地总面积1.12万千米。县辖8乡2镇3个场,包括昭苏镇、喀夏加尔镇、洪纳海乡、乌宗布拉克乡、阿克达拉乡、萨尔阔布乡、夏塔乡、喀拉苏乡、天山乡、阿克苏乡、伊犁州种马场、伊犁州昭苏马场、林场的73个行政村11个队。地域范围内保护品种数量为9.43万匹,其中母马存栏4.83万匹。下一篇:昭苏大蒜 |
昭苏大蒜 | 伊犁州各县市都具有种植大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各民族农民种植大蒜历史悠久,品种亦多。伊犁大蒜在区内外享有颇高的盛名,昭苏县地处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气候冷凉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非常适宜大蒜生长。种植大蒜历史悠久,从最早的庭院种植发展到现在的大面积推广,在种植大蒜中各族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尤其是昭苏种植的“六瓣红”大蒜为昭苏县地方名优品种,昭苏大蒜“六瓣红”植历史悠久,建国前洪纳海乡开斯克村、昭苏镇托格勒勤村等都有庭院种植大蒜的传统。因其皮红紫,蒜头大,蒜瓣大,辛辣味浓,每头红皮蒜均为六瓣又被冠名为昭苏“六瓣红”。而且由于其单产高、皮溥、瓣形肥大整齐、耐寒性强、耐储存、蒜头存放十个月之久、蒜泥存放数天不变质而走红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享有颇高的盛名。是全国名优品种(见《大蒜高产栽培》金盾出版社2000年7月版)。再由于昭苏县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土地肥沃,特别富含大蒜生长所必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生产出的大蒜无污染,属绿色食品,昭苏“六瓣红”大蒜在2004年全国农产品科技博览会上获得国家金奖。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直,位于天山北麓西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特克斯河横贯东西形成了一个三山一盆地的地形,东与特克斯县交界,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南与拜城县、温宿县一山之隔,北与察布查尔县毗邻。昭苏大蒜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昭苏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萨尔阔布乡、喀夏加尔乡、喀拉苏乡、察汗乌苏蒙古民族乡、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9乡1镇及昭苏种马场、昭苏马场共73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之间;海拔高度在1300米—6995米之间。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达到3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昭苏大蒜,蒜头近圆形,外皮淡紫色,横径5-6厘米,头围15-20厘米,平均单头重50克,大的达100克,每头6瓣,平均单瓣重6.8克,分两层排列,内外层蒜瓣数大小差异不大,蒜衣一层,紫褐色,瓣形肥大而整齐,肉质肥厚,生吃辛辣、蒜味浓郁,耐储存及运输。 (2)内在品质指标:昭苏大蒜营养丰富,含维生素B1在0.03-1.2(mg/100g), 维生素B2在0.01-0.07(mg/100g),维生素E 0.3-0.9(mg/100g),蛋白质7.00-8.00(g/100g),粗纤维0.69%-0.80%,维生素C5.00-7.00(mg/100g),尼克酸在0.3-0.7(mg/100g),热量600-750(千焦/100克),钙130-155(mg/kg), 铁5-15(mg/kg),钾5000-6000mg/kg,磷1300-1700(mg/kg),锌4-9(mg/kg),钠15-23(mg/kg),镁270-320(mg/kg),铜0.5-1.2(mg/kg),硒0.05-0.08(mg/kg),锰1.5-3.5(mg/kg)。 (3)安全要求: 产品符合 NY 5227-2004 无公害食品 大蒜标准。下一篇:昭苏油菜 |
昭苏油菜 | 昭苏是古代乌孙国故地,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起,就统属于汉朝在西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迄今两千多年,一直是祖国西北边陲重地,是世界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丝绸之路北道要劲,古代西域最具国际影响的商品集散地。昭苏盆地四周环山,海拔高,降水量充沛,气候冷凉湿润,年平均日照时数2699小时,特有的光热资源极其有利于油菜等喜凉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全国少有的可栽培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三大类型油菜的地区。是新疆自治区最大的春油菜产区,常年种植油菜80-90万亩,占自治区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被誉为“中国油菜之乡”。每年6 月底前后,漫无边际的油菜花犹如一条条金色的织毯席卷着广袤无垠的昭苏大草原,与天山遥相辉映,堪称西部盛景。每年七月,到了油菜花开的时节,昭苏高原便美景不断,这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人们游览昭苏的最佳时节,各地的人们因为不同的需求纷纷来到昭苏,享受着“从身边连到山边,从山边连到天边”的油菜花盛景。 昭苏县因气候特点,建国前就一直在种植油菜,建国后又大面积推广种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昭苏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扩大油菜种植,引进推广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2004年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昭苏县为中国油菜之乡。 昭苏油菜生产发生了三次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油菜生产由芥菜型油菜转向白菜型油菜,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结束了夏翻秋闲的历史,第二次飞跃发生在1999—2001年,油菜生产由白菜型油菜转向甘兰型油菜,单产和品质大幅度提高,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02年至今,油菜生产由常规品种转向杂交品种,杂交甘兰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相比单产和效益成倍提高,油菜种植面积超过小麦种植面积,成为昭苏县第一大作物。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直,位于天山北麓西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特克斯河横贯东西形成了一个三山一盆地的地形,东与特克斯县交界,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南与拜城县、温宿县一山之隔,北与察布查尔县毗邻。昭苏油菜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昭苏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萨尔阔布乡、喀夏加尔乡、喀拉苏乡、察汗乌苏蒙古民族乡、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9乡1镇及昭苏种马场、昭苏马场共73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海拔高度在1300—6995米之间,保护面积20000公顷,年总产量达到6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昭苏产油菜籽黑褐色,颗粒较大呈圆球形,种皮光滑。千粒重4-5g,具有油菜籽固有的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昭苏油菜籽粒中平均含油量为41.5%-45.5%,蛋白质含量为19.5-22.5(g/100g), 亚油酸16.5%-19.0%,二十碳二烯酸0.04%-0.09%,二十二碳烷酸0.15%-0.31%,十六碳一烯酸0.1%-0.25%,十七碳烷酸0.15%-0.41%,十七一稀酸0.05%-1.2%,油酸为59%-65%,十四碳烷酸0.02%-0.07%,棕榈酸2.5%-4.5%,硬脂酸1.2%-2.2%,二十碳烷酸0.35%-0.64%,芥酸含量<0.01%,亚麻酸0.001%-0.012%,花生烯酸0.001%-0.012%,二十二碳二烯酸0.001%-0.011%,二十四碳烷酸0.001%-0.014%,二十四一稀酸0.001%-0.012%,饱和脂肪酸4.9%-6.1%。 (3)安全要求:昭苏油菜生产过程严格符合GB/T11762-2006《油菜籽国家标准》。下一篇:昭苏马铃薯 |
霍城红地球葡萄 | 新疆是中外闻名的瓜果之乡,是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在所有特色果品中,葡萄是新疆栽培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新疆葡萄以含糖量高、味道甜美、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品种资源丰富闻名全国,享誉世界。 霍城县是新疆红提葡萄主产区之一,2000年,该县莫乎尔牧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地球葡萄之乡”,是新疆第一个“红地球葡萄”专业乡镇。2002年,又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资格”,2009年取得出口基地认证。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7万多亩,形成全国最大的连片“红地球”葡萄种植区,葡萄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霍城县北依天山,南濒伊犁河,地势平坦,冬春温和湿润,夏季干燥炎热,全年日照2700-3000小时,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与美国加州十分相似,是栽培红地球葡萄不可多得的适宜区。 霍城县栽培葡萄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无核白、马0、百家干、红葡萄、黑葡萄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霍城县从美国引进“红地球”葡萄,所产葡萄不仅含糖量比美国原产地高出2.4%,而且味道纯正、色泽鲜艳、果肉脆硬、果皮较厚,耐储存、易运输。表现出良好的商品性,受到市场青睐,在霍城县很快推广开来。 霍城县发展红地球葡萄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从1990年开始,就有一些农户自发尝试种植红地球葡萄,但由于种植技术不过关,市场销售量小,加上分散零星,各自为战,始终没有形成气候。1998年,莫乎尔牧场二村村委会主任李保山带领五户农民大着胆子在责任田里种植了80亩红地球葡萄,两年后葡萄成活率达到98%,挂果之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红提葡萄的试种成功,这个村很快就有120多户农民种植了2000多亩葡萄。与此同时,霍城县很快发展起可克达拉、元聪、金山、建中、西北明珠等葡萄庄园。2003年,莫乎尔牧场二村1300亩葡萄进入丰产期,但是到了葡萄成熟季节,客商却拒绝收购,原因是种植户一味地追求产量,却根本不管葡萄的质量,造成葡萄品质太差。就这样成堆的葡萄烂在地里,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开始挖葡萄改种其他作物。为了扶持刚刚起步的葡萄产业,霍城县相关部门聘请中科院葡萄种植专家,对农民及时进行技术培训,给农民传授种植技术和管理要领,共同解决生产0现的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莫乎尔牧场还出台免收“三提五统”、优先浇水、赊销苗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协调解决贷款和果品销售等问题,扶持葡萄产业发展壮大。 为把葡萄产业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莫乎尔牧场在霍城县林业、科技、供销、工商等部门的指导下,于2008年9月成立了“西域龙珠”葡萄专业合作社。“西域龙珠”葡萄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在政府部门的引导支持和产业协会的管理下,果农们自觉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生产出的果品,果粒大小均匀、果形好、颜色鲜艳,而且味道更为甜美,葡萄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由合作社给种植户统一发放商标,对葡萄进行贴牌销售,并在商标上打上种植户的编号,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追溯到种植户。这一做法,让莫乎尔牧场的葡萄向品牌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西域龙珠”葡萄的名气越来越大,果农的收益越来越好。截止2013年,通过该合作社每年销售到外地市场的葡萄达3万吨,占全县红提葡萄总量的七成。合作社建成了储存葡萄5000吨的保鲜库,对葡萄进行保鲜反季节销售,增加了利润。2012年,“西域龙珠”红提葡萄已销往广东等沿海市场和缅甸、越南、智利等国家,“西域龙珠”专业合作社获全国50强合作社称号。 霍城县林业局和科技局联合制定了《霍城县红提葡萄栽培技术规程》,全面推广红提葡萄定枝定穗控产、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增色、合理用肥增糖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红提葡萄的商品果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同时使葡萄生产全程“有标可依”。 2012年9月16日,莫乎尔牧场举办了首届葡萄节,向人们展示多年来该场以葡萄为主的林果业发展成就。同时,该场不失时机地推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吸引八方游客。 目前,霍城县莫乎尔西域龙珠葡萄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霍城县红提葡萄将走向国家广阔的市场。 作者:陈友铭下一篇:霍城苹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