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黄石市 >> 黄石港区 >> 环磁湖片区

环磁湖片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华新水泥厂旧址

华新水泥厂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新水泥厂旧址位于黄石市黄石港区黄石大道145号。现存湿法水泥窑、四嘴包装机等生产设施、设备及厂房、办公用房。其中1、2号窑设备1946年从美国进口,是目前世界上仅有保存完好的湿法水泥旋转窑设备,3号窑属于国产的“华新窑”,是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华新水泥厂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之一,原名大冶湖北水泥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946年9月28日,在现址兴建了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水泥厂。1949年初,第一台湿法水泥窑建成投产后,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规模能力,曾誉为“远东第一”。1950年,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冶水泥厂合并,后经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成为“华新水泥厂”。2005年起老厂区陆续停产。  华新水泥厂旧址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水泥工业遗存,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从萌芽、发展到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填补了我国近代水泥工业遗产保护的空白。  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乒乓球队黄石训练基地

中国乒乓球队黄石训练基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乒乓球队黄石训练基地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名、国家体育总局定点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乒乓球训练基地。1987年6月16日,黄石国乒基地破土动工。仅用了6个多月,工程就全部完工。时任国际乒联主席荻村伊智朗称"中国黄石为亚洲乒乓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国乒乓名城”。 20多年来,黄石国乒基地在黄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为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接待了中国乒乓球一队,二队,亚洲地区和全国乒乓球优秀选手集训,集训运动员近2000人次。其中,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乒乓球赛中获得世界冠军30多个。黄石国乒基地还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中国乒乓球队之家”。

黄荆山风景区

  介  绍  黄荆山风景区位于黄石市区中心地段,总面积70平方公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著名诗人张志和、刘禹锡、元结等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境内溶洞、名泉、庙宇众多。  飞云洞:分上洞、中洞、下洞,因洞形成似天上飞龙,当地人俗称“龙洞”。唐朝诗人元结避安史之乱,在此隐居读书,明朝道教陆真人在此依洞修建道观,现名为飞云道观。  云雾洞:因洞中常年有云雾升腾而得名。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兵败鄱阳湖逃至黄荆山,倒马进入云雾洞,蛛丝结网,骗过追兵。“蛛丝马迹”之成语典故出于此。  兔儿望月:十五月圆之夜,皓月当空,在月山形成大彩环,该景点故而得名。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黄石市城区与黄冈市浠水县之间。1991年10月开工建设,1995年12月建成通车。桥梁总长为2580米,桥面宽20米。其中主桥长1060米,黄石岸引桥长840.7米,浠水岸引桥长679.21米。大桥是中国交通系统首次在长江中下游河段自行设计、施工和建设的深水、大跨度、结构新颖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在长江深水基础中首次采用大直径双壁钢围堰作为围护结构。作为早期鄂东地区主要过江通道,其打通了沪蓉国道主干线“瓶颈”制约状况,对改善鄂东区域路网结构和投资环境,促进黄石、鄂州、黄冈等重镇沿江经济带开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挹江亭

挹江亭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挹江亭,六角二层,飞檐,绿瓦红柱,清幽古雅。亭面南居中,匾额横悬,匾额上“挹江亭”三字为时任国家副主席并题写。

黄石电厂毛泽东像

黄石电厂毛泽东像为黄石市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黄石。毛泽东曾于1958年到这里视察电厂和铁矿厂。10年后这个工业城市出现了5尊大型毛泽东塑像。黄石电厂率先塑立起第一尊毛泽东像,随后华新水泥厂、矿务局等也提出塑像。图为原源华煤矿的毛泽东塑像,完成于1968年。

王家坳遗址

王家坳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坳遗址位于黄石市黄石港区黄石港街道办事处王家坳,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采集有石斧、锤和陶片。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器形有鼎、豆、缸等。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黄石港饼

  黄石港饼生产历史悠久,流传着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演变史话.相传早在清代嘉庆年间,湖北大冶刘仁八地方曾流传一种群众所欢迎的龙凤饼.(即后来的喜饼)此地刘丰泰杂货铺糕饼师付刘合意为了改进喜饼风味扩大销售,在龙凤饼的基础上,用面粉.糖.油.桔饼等原料精制细作,一饼一面有麻,鼓起很高,并盖有"吉祥"的大红字样,香酥可口,销售很好.为当地农村男女订婚,娶媳招婿的一种必备的礼品,此饼就以作人的名字命名为"合意饼"。   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大冶殷祖地方木排商人殷华斋,马礼门合伙,到长江上游贩木材到苏洲一带出售,一次木排行至黄石港江面撞破了一只盐船,为此双方各执已见,争论不休,后来官司从地方打到京都,木排商带着"卫生麻饼"(即把合意饼改成两面上麻仁,麻色呈金黄,形如现在的港饼)作充饥食用,并作为贡礼,奉送朝庭有关文武大臣,由于此饼香酥芬芳,味美可口,为京都人所传颂,后来皇帝得知,要求排商献上"贡饼"皇帝品尝后,极为好感,木排商趁此机会,呈上状词,皇帝看后,觉得木排商有理,御批四句文曰:"排来如山倒,船行如燕飞,鸣金三下响,如何燕不飞".木排商打了官司.而"卫生麻饼"也因此扬名京都,后来在大冶.黄石港.石灰窑几家开始了私营。   清代后期,黄石港镇建立,由于它是鄂东南的阳新.黄洲.圻春.浠水.广济.黄梅等八县大批家付产品的流通市场,又是武汉,下至九江,长江轮船的停泊要埠,经常有中外客货轮进出港口,商贩云集,卫生麻饼的销路越来越大,由于麻饼销路大,加之商贩运输到城乡销售,当时是纸包十个成筒可用箩筐装挑,消费者口中传颂着黄石港生产的麻饼的特色风味,天长日久,习惯上被人们称为"港饼".解放后,名产--黄石港饼,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销售量成倍增加,我市各厂家都有了生产,同时在工艺上和包装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使产品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包装鲜艳颜色美观,新颖大方,携带方便,是旅游者和消费者的食用佳品.   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上等原料组成.以其起锣弦鼓边,麻色黄亮,松酥爽口,甜润清香,顺气开胃,回味悠长和具有浓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独特风味名扬湖北,畅销全国。

糯米鸡

  本品是汉味传统小吃,有自家独特配方,纯手工制作。以糯米为原料,加入特质馅料,经油炸而成。吃起来外酥内软,不油不腻,鲜香可口,风味独特。彭氏油炸系类还有油炸藕面窝、脆皮春卷、椒盐糍粑、苕面窝等,品种多样,任君选择。   

环磁湖片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桂花湾社区

----

师院社区

----

沈家营社区

----

覆盆山社区

----

凤凰山社区

----

楠竹林社区

----

红旗桥社区

----

海观山社区

----

市建村社区

----

亚光社区

----

南岳社区

----

王家里社区

----

环磁湖片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