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沧州金丝小枣 | 又名“西河红枣”。果实长圆形,果皮棕红色,果肉青黄,掰开能拉出缕缕晶莹的糖丝,由此得名“金丝小枣”。小枣皮薄、肉厚、核小、质细、味甜。含糖量高达67%,核肉比1∶5.6。同时,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钙、磷、 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70多倍,是老弱病者的滋补佳品。 产妇和食用红糖煮小枣,或用小枣熬成小米粥、糯米粥,可以大大加快身体的康复。 它与枣花蜜一样,可以对婴儿进行人工哺乳,既能助婴儿发育,又可杀菌护齿,对于便秘、眼角膜炎和角膜溃疡也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舒肝健脾、清心润肺、补血养颜、调中益气等方面的功能。 鲜枣生吃,甜脆爽口;晒干生吃,嫩肉温醇,香甜如蜜,风味殊佳;用白酒浸泡后 做成醉枣,也颇有风味,可消痰祛火。经过各种加工,还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传统甜、粘食品,枣粽子、枣粘糕、枣切糕、枣花糕、龙卷糕、枣锅糕、油炸糕,以及 日常吃的腊八糕、腊八粥等,都是人们喜餐之食。下一篇:青县抽纱 |
青县羊角脆 | 青县羊角脆是河北沧州青县的特产。 青县羊角脆衍生于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朝,以色美、鲜嫩、质优、产量高等特点闻名。目前,青县羊角脆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量24万吨,产值11.5亿元,占全县蔬菜总产值的26%,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羊角脆生产基地。羊角脆已成为青县农民发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青县羊角脆销售市场辐射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广东、湖南等全国15个省、市,遍及全国几十个大型蔬菜市场。 青县羊角脆 河北省青县现辖行政区域 《青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青县羊角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青政〔2014〕17号 沧州市地方标准:DB1309/T154-2014《青县羊角脆生产技术规程》 下一篇:青县白灵菇 |
盘古鸭梨 | 盘古鸭梨 |
青县冬菜 | 青县冬菜是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特产。青县"小放牛"牌冬菜作为河北省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远销海外。冬菜是烹调汤羹的调料,又可做佐食的小菜,具有解腥调腻、增加食欲和清瘴解瘟的作用。 明朝弘治年间青县就有冬菜加工,清朝康熙年间生产。民国《青县志》记载“冬菜,白菜切为方块,在燥湿之间,以盐蒜拌之,封储磁瓦罐中。闽粤商舶运销暹罗(xianluo,今泰国)、大阪(日本)等处”。1931年,冬菜作为直隶省独具风味的食品小菜,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商品博览会获得了“优质奖”。1975年,青县外贸公司恢复建立冬菜厂。“小放牛”牌冬菜被冠名为“河北冬菜”,作为河北省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远销海外。冬菜是烹调汤羹的调料,又可做佐食的小菜。冬菜具有解腥调腻、增加食欲和清瘴解瘟的作用。冬菜在腌制过程中不用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却冬不冻、夏不腐,属绿色食品。据科研部门测定,冬菜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长期食用具有抗癌变、抗衰老之特殊功效。青县外贸食品有限公司所属冬菜厂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冬菜出口企业之一。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下一篇:同聚祥酒 |
河北冬菜 | 明朝弘治年间青县就有冬菜加工,清朝康熙年间生产。民国《青县志》记载“冬菜,白菜切为方块,在燥湿之间,以盐蒜拌之,封储磁瓦罐中。闽粤商舶运销暹罗(xianluo,今泰国)、大阪(日本)等处”。1931年,冬菜作为直隶省独具风味的食品小菜,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商品博览会获得了“优质奖”。1975年,青县外贸公司恢复建立冬菜厂。“小放牛”牌冬菜被冠名为“河北冬菜”,作为河北省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远销海外。冬菜是烹调汤羹的调料,又可做佐食的小菜。冬菜具有解腥调腻、增加食欲和清瘴解瘟的作用。冬菜在腌制过程中不用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却冬不冻、夏不腐,属绿色食品。据科研部门测定,冬菜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长期食用具有抗癌变、抗衰老之特殊功效。青县外贸食品有限公司所属冬菜厂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冬菜出口企业之一。 |
青县白灵菇 | 青县白灵菇是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特产。青县白灵菇产品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白灵菇:有“植物鲍鱼”之美称(学名阿魏侧耳),形状奇特、子实体大、洁白如雪,肉质细腻滑嫩,气味浓香袭人,味道鲜美,风格独特,并有很高的营养成分的药用价值。因此被西域民间誉为“西天白灵芝”、“神菇”。阿魏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5.72克、粗脂肪11.06克、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20多种氨基酸,对调节人体生理平衡,以及对防癌有显著作用。可供人们烹调后直接食用,是跨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下一篇:青县冬菜 |
同聚祥酒 | 同聚祥酒是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特产。同聚祥白酒选用优质高粱、上等小麦为原料,精心酿造而成,酒香自然浓郁飘逸。 “同聚祥”白酒由沧州同聚祥酿酒有限公司生产。沧州同聚祥酒厂位于鉴湖源头,此处水清如镜,硬度适中,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溶解度高、耗氧量少,以此水酿酒不但色、香、味俱佳,且极富营养。选用当年的精选糯米,粒粒精白,及优良小麦,颗颗饱满。拥有独特的传统工艺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同聚祥酒的酿制全部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十分考究,始终保持高质量和高品位,从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推崇和好评。2010年“同聚祥”白酒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下一篇:盘古鸭梨 |
青青牌蔬菜 | 青县有“清晨青县大棚菜,中午津京盘中餐”之誉。1998年青县人民政府注册蔬菜品牌,确定为青青牌及商标图案。同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1999年青青牌蔬菜万箱蔬菜进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青青牌蔬菜于1999~2008年在北方农产品交易会上,7次获得省名优产品称号;2000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2001年获名牌产品;2002年,成为进京基地企业;2007年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 |
青县抽纱 | 产于河北青县。其图案设计新颖丰富,花型柔美,具有民族特点;制板针眼均匀,印刷清晰;绣工刻边利落,针法多变。使图案更加主次分明,自然明快,朴素典雅,代表性产品为抽纱台布。典型作品有天女散花、松鹤延年、友凤呈祥、天鹅展翅。下一篇:冬菜制作工艺 |
河间驴肉火烧 |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末时期,宫内太监,多出于河间一带,清朝没落,宫中烹饪高手御膳房太监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 据有河间独特风味的“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这样一种形状(还有一种是圆形的)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因保护耕畜,驴不能随便杀了,只好掺上猪肉。又独创出用驴油与淀粉加上各种药材熬制成的焖子,文革时期,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河间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各村镇尤其是河间米各庄一带的经济比较开放。火烧驴肉就又活跃了起来,其烹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从面料的配制,面饼的成型及火候,驴肉的老汤熬制,甚至驴肉的切工等都有更深更细的研究,即便是简单的一道焖子的做法,就集聚了新老一辈多少年的经验与手艺,成为非河间莫有的不外秘传。其代表就是万贯驴肉火烧老店了,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万贯驴肉火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自主品牌“百年万贯”和”功夫驴“的正规化公司。把“大火烧夹驴肉”这一传统食品发扬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长江以北各地,并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特色 在驴肉的各种吃饭中,数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在驴肉火烧中,数河间的驴肉火烧为上品。河间府在古代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出产的驴肉也格外鲜美。河北附近正宗驴肉火烧店的驴肉都来自于河间,加上店老板祖传的烹制手艺,煮出来的驴肉色泽红润、鲜嫩可口。 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平底锅里烙,温度不能太高。等火烧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锅下的炉灶中,炉灶是特制的,边上可以放得住火烧。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 选择的驴肉大有讲究,也要看个人爱好。没经验的客人经常是要最纯的肉,而驴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驴肉中极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猪肉那样油腻,而是更鲜美、更容易进作料。 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营养价值 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下一篇:京东板栗 (河北) |
沧县金丝小枣 | 金丝小枣之乡——河北沧县 沧县金丝小枣的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沧县特定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栽培和良种选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品,沧县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金丝小枣生产基地。 1996年,沧县被中国特产之乡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 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 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被省林业局评为“河北省优质红枣基地”。 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沧县金丝小枣”商标注册。 2004年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沧州金丝小枣实施原产地保护。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沧县45万亩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列为第4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沧县现有枣粮间作面积48万亩,小枣常年产量3.4亿斤,产值3.8亿元,是著名的金丝小枣基地县。1996年被中国特产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枣产品在昆明世博会、全国林业博览会、省农业博览会等多次获金奖。县内有部、省联营的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现保存红枣珍稀品种265个,在枣树品种选优、良种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县共有小枣加工企业530多家,年加工量2000万斤,产值1.8亿元。主要产品的蜜枣、乌枣、枣汁、枣酱、枣蓉等。红枣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秒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我县枣香村果食品有限公司、巨龙枣业有限公司、绿宝食品有限公司,年中工原枣500万斤,产值3000万元,分别注册了枣香村、高川、绿凯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很高。 现全县有小枣批发市场5个,其中崔尔庄红枣交易市场最大,它占地120亩,年交易量1亿斤,交易额2亿元,引来了全国23省市的红枣客商前来交易。 沧县以前一直被称为:“金丝小枣之乡”、“武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曲协正式批准沧县为“中国曲艺之乡”,这是继“中国书法之乡”后的又一个文化桂冠落户沧县,也是河北目前唯一一个国字头曲艺之乡。 沧县栽培金丝小枣有3000多年的历史,始于商周,兴于明清,盛于当代。一代文宗纪晓岚的家乡就在沧县崔尔庄镇。目前我沧县运河以西8个乡镇有3.5万公顷枣林,形成了“数乡一园的”资源格局;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小枣东扩”的战略,使运东11个乡镇枣树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沧县县委、县政府多年来把金丝小枣做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重点培植,按照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抓了小枣东扩、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沧县现有枣粮间作面积48万亩,小枣常年产量3.4亿斤,产值3.8亿元,是著名的金丝小枣基地县。1996年被中国特产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枣产品在昆明世博会、全国林业博览会、省农业博览会等多次获金奖。县内有部、省联营的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现保存红枣珍稀品种265个,在枣树品种选优、良种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县共有小枣加工企业530多家,年加工量2000万斤,产值1.8亿元。主要产品的蜜枣、乌枣、枣汁、枣酱、枣蓉等。红枣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秒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我县枣香村果食品有限公司、巨龙枣业有限公司、绿宝食品有限公司,年中工原枣500万斤,产值3000万元,分别注册了枣香村、高川、绿凯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很高。 现全县有小枣批发市场5个,其中崔尔庄红枣交易市场最大,它占地120亩,年交易量1亿斤,交易额2亿元,引来了全国23省市的红枣客商前来交易。下一篇:沧州冬菜 |
黄骅冬枣 | 黄骅冬枣已有年三千年历史,可以上溯至秦汉之前,史载“燕赵千树枣”,“自古有鱼盐枣之饶”,“柳县章武(秦汉时黄骅域内置柳县、章武 )皆植枣,以此物当食,家酿半斛,殷实富足”。元世祖时,黄骅冬枣形成规模化种植,黄骅市齐家务聚馆村的冬枣林即由此时种植发展形成。如今,这里仍存有全世界面积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原始冬枣林,林中百年以上冬枣古树1067株,其中树龄600年以上者198株,这些古冬枣树虽饱经风霜,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黄骅冬枣为皇家、贵族所推崇、喜爱,故而在历史上有着高贵品质和传奇色彩。“秦始皇闻之以为长生之果,久寻未得”。汉武帝太初三年东巡得之,谓之“枣中极品”,封为“仙枣”。弘治三年,明孝宗朱佑樘得之,以为神果,谓之“百果之王”,封为“贡枣”。此制沿袭至清,上下500年。 黄骅冬枣皮薄、肉厚、核小,肉质细嫩而酥脆,酸甜适口,口感极佳,“食之若夏朝雨露,得回肠荡气之益;含之似攀月撷霞,有梦绕魂牵之诱”,为果中珍品。据测定,黄骅冬枣总糖含量32.2%,总酸0.367%,每百克鲜枣维生素C含量354毫克,并富含多种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保健价值极高,有“长寿果”之美誉。1996年10月,在黄骅冬枣论证会上,被与会专家誉为“全国260余个鲜食枣品之冠”。 黄骅冬枣是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内众多专家实地考察分析认为:黄骅靠海,气候条件上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冬枣果实的糖分积累,使其糖分含量较高;黄骅周边土层较厚,耕性良好,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氯、钾离子,这些离子能够使果实增加维生素含量和其他微量元素及多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并能使果实增加脆度和硬度。故而黄骅冬枣品质独特,清甜酥脆,营养丰富,“内润六合肝肠,外通八极清气”。下一篇:黄骅水貂皮 |
肃宁裘皮 | 肃宁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面积525平方公里,辖6镇3乡,253个行政村,人口33万。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大城市的中心,交通便利。裘皮业是肃宁特色主导产业,先后被国家标准未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特种动物养殖示范区”,被中国皮革协会命名为“中国裘皮基地”,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级裘皮服装加工出口基地”。2005年10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正式授予“中国裘皮之都”称号,围绕丰富“裘皮之都”内涵,肃宁全力打造并正初步形成全国的裘皮原料交易中心、裘皮产品生产中心、裘皮服装贸易中心、裘皮产品研发中心、裘皮产业信息中心和裘皮产品质检中心。 肃宁县皮毛业历史悠久,始于明末清初,是驰名中外的皮毛之乡。皮毛业主要分布在尚村镇,尚村镇规模硝染、制裘企业有35家,加工实力雄厚,硝鞣、染色、印花均居国内外先进水平。每年都承接养殖场及服装生产企业大量的鞣制硝染业务。熟皮、半成品褥子、毛领、毛条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 肃宁裘皮 河北省肃宁县现辖行政区域 《肃宁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肃宁裘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肃政函〔2014〕7号 华斯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NY01~3-2014《肃宁裘皮》 下一篇:杏梅 |
三井十里香酒 | 十里香酒是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的特产。三井十里香酒工艺独特,生产过程中以中高温大曲配合泥窖发酵。用此工艺酿造出来的十里香酒,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绵长尾净,丰满协调。再经过百年木质酒海和特质宜兴陶坛的长期恒温储藏。饮前香气优雅怡人,饮中畅快甘润,饮后余香不绝,成为柔香白酒的典范。 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国营泊头市酿酒厂,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河北三井酿酒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增资扩股创建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月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正式进军资本市场。公司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亿元,职工900余人,年白酒生产能力2万吨,销售额近6亿元,利税5000万元。 公司位于河北省泊头市工业区,紧邻渤海湾,距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距黄骅港80公里,境内京沪铁路,京沪、石黄两条高速公路和104、106两条国道贯穿其中,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三井传承古法酿造,现有持续使用与发酵三十年以上陈年窖池2000余个,5000平米的地下恒温酒窖,五年以上优质原酒常年窖藏10000余吨。公司主要产品为“三井牌”“十里香”和“小刀”两大系列近百余个品种,产品销售区域覆盖京、津、冀、鲁、豫、晋、辽、蒙、苏、皖等十余省、市、自治区。2007年12月,“三井”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三井十里香”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评定为“中国创新典范白酒产品”;“三井小刀”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12年,“十里香”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被河北省政府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井十里香”酒已成为河北省白酒的主流品牌和沧州白酒的代表。 河北省泊头市现辖行政区域 《泊头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十里香”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泊政函〔2012〕5号 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LX0001s-2009《十里香酒生产技术规范》 十里香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 1.糯红高粱:产地范围内所产的糯红高粱,粗蛋白含量≥13.0%、总淀粉≥65.0%、单宁含量1.48%至2.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2.大米:淀粉含量≥7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3.糯米:淀粉含量≥7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4.小麦:淀粉含量≥6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5.玉米:淀粉含量≥6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6.水:取自产地范围内300米以下的古潜山脉的纯天然无污染之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 1.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破碎→入房培养→出房→出曲→入库贮存→领料→润粮 →蒸酒蒸粮→加浆水→摊凉→加曲→入窖发酵→出酵→配料→上甑→半成品酒→等级鉴定→分型贮存→勾兑→灌装→包装。 2.工艺要求: (1)制曲: 小麦经破碎加水,水分控制在34%至36%,制成曲胚培养48h,曲房温度40℃至45℃。揭晾霉24h。之后第一次翻曲:由2层翻为3层。5天至6天后,三层曲温度在60℃以下,翻第二次,由3层翻至5层进入高温培养期,控制品温在58℃至62℃之间,保持8天至12天。第三次翻曲:在18天左右,等品温开始下降时,由5层翻至6层培养。第四次翻曲:等品温下降到40℃以下时,由6层翻至8层。成熟出房,总天数约30天至35天,品温降到与室温相近,曲心干燥时出房。大曲贮存高于6个月后,才可投入制酒生产。 (2)制酒: ①投料阶段:将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碎至4至6瓣,玉米要求单独粉碎,粉碎至8至12瓣,不得有整粒粮食,20目过筛,细粉≤25%,然后按照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比例配比混合投料,与母糟混蒸混烧、蒸酒蒸粮后,出甑摊晾,之后加曲,入池水分控制在54%至58%,温度冬季在18至22℃,夏季和地温持平,然后入窖发酵75天后,开窖取醅。 ②馏酒阶段:馏酒采用低温馏酒,分层、分级、分质摘酒。所制的原酒共分成优级酒、一级酒、二级酒。 (3)贮存: 原酒按优级、一级、二级分成五粮浓香优质酒、浓香优质酒、翻沙调味酒、压排调味酒、双轮调味酒,在恒温恒湿环境的地下酒窖储藏,贮存于陶坛中至少三年以上。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 目 40%vol以上 色泽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窖香浓郁,复合香好,陈香突出 口味 绵甜柔和,醇厚协调,略有回甜,回味悠长 风格 绵柔、醇甜、窖香浓郁、醇厚、协调 |
黄骅梭子蟹 | 黄骅梭子蟹是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的特产。渤海三疣梭子蟹是黄骅沿海最主要的海产品,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 黄骅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东依渤海。黄骅历史悠久,秦代首置柳县。1943年,境内新海县与青城县合并为新青县。1945年,山东军区为纪念1943年牺牲的原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抗日英1骅烈士,而更名为黄骅县,1989年撤县设市。黄骅拥有65.8公里的海岸线,物产丰富,自古以“渔盐之利雄天下”而著称,水产品年产量占河北省水产品总产量的45%,尤以渤海对虾、梭子蟹、银昌鱼最为名贵。 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最大的一种蟹类。善于游泳,也会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3月末蟹群游向浅水区产卵,怀卵蟹最大个体达750克,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从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近岸产卵场雌蟹占80%以上,外海则雄蟹较多,主要渔期在4月份;据老渔民反映,越冬期间的气温或越冬场的水温高低对梭子蟹的渔获量有较大影响。谷雨前后蟹体最丰满,虽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满(但越冬前雄蟹特别丰满肥大,有“谷茬公蟹”之说),雄蟹俗称“尖脐”,未成熟雄蟹称“查脐子”,雌蟹俗称“圆脐”,以雌蟹为好,怀卵大蟹又叫“石榴黄”,雌雄蟹市场价格相差悬殊。蟹肉色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居海鲜之首。 下一篇:羊肚汤 |
献王酒 | 献王酒历史悠久,源自汉代宫廷秘方“汉窖六艺”,因儒学泰斗献王刘德而得名,2100多年薪火传承,其工艺从未间断。解放后,公私合营,本地酿酒作坊收归乡镇粮站名下。1979年,献县粮食局收编各粮站作坊,在淮镇建立国营制酒厂,生产“献王醇”系列白酒。2002年,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创立了河北献王酒业有限公司,酒厂从淮镇整体搬迁到献王工贸园区,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科技含量,陆续完成酿酒窖池扩建、万吨储酒基地、献王文化酒庄、华北最大的白酒灌装车间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认证。同时,公司充分发掘献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秉承“修学好古循正道,实事求是做好酒”的企业理念,利用“献王”这一古老文化遗产,将产品注入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全力打造中国汉文化白酒第一品牌。 献王酒产地范围为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乐寿冬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