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青龙古镇 | 青龙镇的整个建筑群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古镇南北长5华里。镇南头弯道形建筑群为龙尾;镇西弯形建筑为弯曲向后蹬的龙的右腿;镇东曲起通向塌崖坡的道为龙的左腿。因此道向河边,恰似龙爪刚露出水面;风水坡弓形旧道是龙的右前腿;龙王庙弯曲的坡道是龙的左前腿,下街是龙脖,大十字是龙爪;河坡是龙头,五里长街为龙身,龙头上河神庙等两处庙宇的水井为龙眼。镇东一条大河由南至北滚滚而去,远远望去,青龙镇犹如一条出水巨龙,腾空而起。 镇外有一土塔,原为春秋时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台,远看犹如一支巨笔。青龙镇两侧店铺林立,都是明清建筑。老爷庙、泰山庙、奶奶庙、河神庙、文昌祠、龙王庙、大王庙、茶皇庙等寺庙雄踞古镇四周,殿宇雄伟,或如展翅雄鹰、或如异怪猛兽保护着古镇的吉祥、平安。王氏家族居住20堂11楼3个花园及其他民居。建筑风格各异,建筑水平高超,木雕、砖雕、石雕设计奇巧,工艺精湛。尤其是五里长街上的五道阁全国罕见。所谓阁,既非台榭,也非牌坊,它是树立在大街上类似城门楼的建筑。头道阁位于镇中央。往南行一华里为二道阁,规模与头道阁相同,不同的是阁内塑的是真武大帝。再向南行一华里为三道阁,规模与前二阁相同,但阁上塑的是玉皇大帝与魁皇爷。这三道阁都装有铁大门,关门后,街面如铁桶一般,十分安全。四道阁在东面,阁上塑诸葛亮和岳飞像,名曰双忠阁,朝东洞门上方刻“青龙镇”,朝西洞门上方刻“双忠阁”。第五道阁在河神庙附近,据传河里有眼通大海。阁上有慈禧太后亲笔题字,朝南面墙上题“安澜”二字,朝北面墙上题“坦途”二字。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青龙镇村 类型:古镇古村 电话:0351-7721068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
阳曲大王庙 | 阳曲大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庙 大王庙(第七批国保) 时代:明 地址:阳曲县东黄水镇范庄村 阳曲大王庙位于阳曲县以东约20里,东黄水镇范庄村内一处高台之上,整个庙宇现仅存大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方形,单檐歇山顶,形象古朴美观。外檐下共铺设五铺作枓栱24朵,补间各一朵;四角柱铺作为双下假枊,其余均为单下真枊;四面明间补间均位于正中心,而次间补间均位于靠近平柱的一侧;四角柱均有侧脚而无升起,柱头不卷杀;阑额和平板枋均相交出头;平板枋高厚方正,出头后杀角;橑檐枋出头深远,此些特点稍有早期遗韵。 殿内梁架结构繁杂,但总体原理是这样:减去两根大梁后,使用抹角梁承托粗壮的下层襻间枋;所有真枊的后尾均承于下层襻间枋与下平槫及上层襻间之中;华头子的后尾超长延伸至下层襻间枋下挑斡;在下层襻间枋上再使用抹角梁,在襻间转角处以枓栱托住下平槫及上层襻间;同时在下层襻间枋转角两侧斜橕托脚木支撑平梁,在平梁两头垂下莲花蓬虚柱,大角梁后尾压住第二层抹角梁,并且穿插虚柱身;平梁以上构造转为寻常,只是在上平槫下使用了单材襻间,而在脊槫下只用实拍襻间。 实际上,用如此复杂的构造作为减去大梁的代价,无论在用材还是技术含量上,都显然是“得不偿失”的!那么只有一种解释说得通:就是为了减柱。因此说:构造上的无梁殿,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无柱殿”。换句话说,与其说这样的构制是无梁殿,不如说是“无柱殿”更准确。 |
青草坡乡村庄园 | 青草坡乡村庄园位于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占地面积2000余亩,距省城太原23公里,北靠千里青草坡、南临绵长饮牛沟、东依美丽文庙梁、西傍神秘藏宝寨。这个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小村落,凝聚了2000余年的中国农耕文化缩影。来到庄园您既能够游览古老五爷殿、汉文帝古官道、走西口打尖点等历史古迹;还可以独居乡村古院、品尝风味土菜,时令快乐采摘;更可以携妻带子、邀朋聚友,体验欢乐农耕,尽享田园生活。 景区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 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开放时间8:00——20:00(目前因修路原因,景区暂时闭园,2015年6月中旬开园,请前往景区的游客提前和景区联系确认是否开园) 景区门票采摘园门票20元/人;香草园门票30元/人。 交通信息驾车沿太原至阳曲公路即到,从阳曲县城乘乡村班车也可。距大运高速黄寨入口及108国道只有10分钟路程,交通十分便利。 旅游提示景区5月至10月开放,其余时间不对外开放,电话:0351—5288779。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 类型:采摘/农家乐 游玩时间:建议4-5小时 开放时间: 9:00-19: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成人票:20元,含景区采摘及观光。 |
不二寺 | 不二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二寺 不二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 地址:阳曲县城首邑西路74号 原位于阳曲县北留乡小直峪村,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1989年将大雄宝殿迁至县城首邑西路74号。不二寺大雄宝殿,始建于北汉乾祐九年(956年),现为金明昌六年(1195年)建筑。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建筑面积147.6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出檐有廊,殿前檐置五铺作斗拱。 殿内释迦牟尼、弟子、菩萨等明代泥塑9尊,保存完好,其下佛台砖雕精美;两侧山墙存壁画80平方米。现存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敕赐不二禅院碑一通。院内存塔两座,一为六角六面三层十一节石雕塔,高3.8米;另为八角五级砖塔,高6米。 殿内东西山墙上绘有壁画,每壁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以云层既相分隔,又相衔接,使整个画面达到和谐统一。上层绘彩云间的“飞天”,表示佛国的天堂情景。东墙中层绘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右为日光、月光菩萨,上有华盖、头光,合称“东方三圣”。西墙中层绘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左右为大势至、观世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壁画下层绘金刚、罗汉,突出世俗化的特征,最为精彩。东墙下层,是佛的护卫神,称“十二药叉大将”,代表八万四千药叉,表示除八万四千烦恼,成八万四千菩提。在构图上分左右两组,每组六神,中间安插了一组狮子舞以娱神。西壁下层则绘十六罗汉,分为二组,每组八尊(北侧八尊系清代补塑)。中间稍低部位绘一组长卷《礼佛图》,表现了一位刚登基不久的皇帝,在宫人们的执炉、点香等活动中,为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佛前进行礼佛活动的情景,与东墙的《乐神图》相呼应。 据现存碑刻记载,不二寺除正殿外,还有乐台、山门殿、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僧房等建筑。寺西南又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八角五层密檐砖塔和建于明代的石塔、石幢等。院内存塔两座,一为六角六面三层十一节石雕塔,高3.8米;另为八角五级砖塔,高6米。 2006年5月,不二寺作为金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前斧柯悬泉寺 | 前斧柯悬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泉寺(第七批国保) 时代;明、清 地址:阳曲县西凌井乡官山 始建年代不详,据碑记,南朝梁时已有此寺。历代规模不同,屡有修建。寺分为上院、下院。上院七佛寺己毁,仅存唐初摩崖石刻岩画一处及题记和原建筑遗址。 下院悬泉寺,现有正殿、地藏殿、观音堂、七佛洞、龙王庙、伽蓝殿、经0等建筑。寺内有明代泥塑8尊、明代铁铸像11尊、壁画6平方米、铁钟l口、铁磬4口,明、清碑刻11通。另外还有千米二层古栈道,傅山隐居研医处等。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官山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汾河二库景区门票内。 |
帖木儿塔 | 帖木儿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帖木儿塔 帖木儿塔(第四批省保) 名称:元 地址:阳曲县杨兴乡史家庄村 帖木儿塔共由三座塔组成,中为石塔,东西为砖塔,均为元代建筑。 东塔为武德将军云南腾冲路、达鲁花赤也先帖木儿墓塔,塔为三级密檐式,平面八边形,高约7米;中塔为史公仲显墓塔,为五层八棱墓志铭石塔,高2.9米,是元大德九年(1305年)也先帖木儿为纪念其父史仲显所建;西塔为也先帖木儿其弟拜延帖木儿墓塔,为三级密檐式,平面八边形,高约7米。 |
辛庄开化寺 | 辛庄开化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庄开化寺 辛庄开化寺(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阳曲县高村乡辛庄村 创建年代不详,为避水患,于金皇统年间(1141—1149年)移至村东北。元、明、清均有修葺,现存为明代建筑。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东西垛殿、天王殿、斋堂、厢房等。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内均有塑像。 |
汾河二库 | 汾河二库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汾河二库位于太原市西北30公里的汾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有发电、旅游、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库。1996年11月开工兴建,至2000年元月建成投入运行。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坝,最大坝高88m,坝顶长度228m,坝顶宽7m。汾河二库景区是在原柳林河自然景区的基础上筑坝蓄水后形成的集自然风光加人文景观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库区水面长23公里,现已成为太原市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 汾河二库水利风景区依托现代水利工程、千年古寺、柳林河和一线天等自然景观,建成了集现代工程、高峡平湖、古寺山泉、农家田园于一体,具有工程造型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优美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02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其中最具特色的项目有:大坝揽胜,快艇游湖、热情漂流、竹筏戏水、篝火听泉、山涧烧烤、月老祠堂、幸福广场、明月山庄、滨河公园等。 汾河二库水利风景区景观介绍 悬泉寺: 省级文保单位悬泉寺位于汾河河畔,是一座古老的梵刹。始建于宋朝崇宁年间,现只留存遗址。明初重修,晋王府曾把它辟为晋藩国主香火院,以及炭烧之地。1467年(明成化三年),晋王府又在这里增修正殿、星楼、藏经阁、地藏殿等20有余。碑记中说它“秀峰环绕,汾水引流,深谷建立,岩崖造修,恍如云梦,不啻瀛洲”,可见其环境之佳,山水之美。悬泉寺有悬空寺之险,又有悬中寺之雅。 快艇游湖 汾河二库水面是以峡谷地势筑坝蓄水形成,特点是水面狭长,航道复杂,但怪石嶙峋,风光秀丽,素有“小三峡”之称,乘坐游艇,左右两侧高处分立河神庙和山神庙,向前好似山-复疑无路,转弯又柳暗花明又一村,点将台威严矗立,吉祥寺孤零守护者曾经古老的河道,漕运的船舶,热闹的驿站。游艇回转,观龙阁直冲云霄,大坝阻断河道,我们仿佛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和历史的长河中回到了美好现实。 竹筏漂流: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筏漂流项目,好似江南水乡,跨越地域,体验水乡生活。泛舟湖上,两岸青山倒映其间,伸手可触,可谓"山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游客在山水之间品味南国渔家乐趣,竹竿挥舞,水花漂溅,欢声笑语,叫人留恋忘返。 逸泉地带烧烤区 汾河二库景区的逸泉地带烧烤区位于景区中部,穿过惊险刺激的吊桥,即是逸泉地带烧烤区。该烧烤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自助户外烧烤区,拥有一百余张烧烤台,可同时容纳一千余人。自己动手烧制美食,体味其中快乐,是节假日亲朋好友相聚,享受烧烤乐趣的理想去处。 岩洞听泉: 吃过火热的烧烤,来到岩洞听泉,潺潺流水,静中探幽;夏日炎炎,置身洞口,凉爽沁身,如同打开的大冰箱。划筏入内,泉水叮咚;洞外烧烤火热,肉香酒香,垂涎欲滴;人猿泰山,挑战自我;走秋千,过独木桥,其乐无群,沙滩戏水,童心大发;水花飞舞,人影如动,千姿百态,其乐融融。 热带植物园 植物园是在2000年从南国引进的热带植物,四季常青,小桥流水,绿色掩映,置身其中,好似热带雨林。 自然景观 汾河二库春季山花烂漫,溪流潺潺;夏日草木繁茂,碧绿连天;秋天枫叶如火,野果飘香;这里奇峰危石,千姿百态,全为自然造就。有的像美女偃卧,称之“美女峰”;有的像将军点兵,得名“点将台”,有的像神龟下水,取名“神龟石”。更为奇特的“水坡”,水面是坡,河水逆坡倒流。三晋奇景,揽奇探胜,已为省内外游人所神往。 清水湾休闲区 清水湾是汾河二库景区倾力打造的又一旅游景点。旨在为游客提供幽静、闲适具有世外桃源风味的山间休憩之地。 清水湾为游客提供悠闲垂钓、河畔烧烤、农家饭菜和土炕休憩。青石小路,碧绿树荫和蛙鸣鸟叫是天然的好氧吧,呼吸纯净的空气,品味农家饭菜亦或三五成群围坐烧烤,都是您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静雅的环境不仅适合家庭出游,还可以为大型团队提供宽阔的活动场所和团队用餐。目前可以同时接待300人的烧烤或农家饭,土炕房6间可以容纳多人住宿,体验农家生活。鱼塘两个,环境优雅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清水湾还适合扎帐篷、拉吊床、棋牌娱乐、玩游戏、做活动,是个老少咸宜的休闲之地。 神龙湖培训中心 神龙湖培训中心位于景区中部,设有标准间65间、套房11间、别墅9套,及大中小会议室、餐厅、多功能KTV、篮球场、棋牌室、健身活动中心等,可同时满足150人的餐饮会议及住宿,非常适合举办同学聚会、商务会议、公司培训、团队建设等集体活动。白天紧张的会议后,来一场欢快的烧烤篝火晚会,把酒当歌,适度的放松娱乐过后入住温馨的宾馆。这里没有城市夜晚的喧嚣,没有城市夜晚的灯火辉煌,也没有城市夜晚的闷热烦躁,唯有大自然的清爽惬意与您相伴。 皮划艇漂流 景区耗时数月修整河道,完善各类配套设施,购置防爆橡皮艇,确保游客安全为前提,乘船而下,一路博激浪、闯险滩的同时还可欣赏奇峰耸立、碧水奔流、山水交融的峡谷风光,是您回归自然,释放心情,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汾河二库景区 类型:森林地质地貌山湖泊水利工程漂流采摘/农家乐 开放时间: 8:00-20:00 |
籍营惨案遗址 | 籍营惨案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籍营惨案遗址位于阳曲县杨兴乡杨家掌村籍营自然村东北约100米处的土梁上。1941年1月18日,因叛徒告密,驻阳曲县南温川的日伪军三十余人包围了籍营村,村里的男女壮年大都顺着村后的山沟转移到村北山沟里躲藏起来。老弱妇孺,因行动不便钻进村东沟崖上的存放柴草的一个窑洞里躲避。日军进村后四处搜查,当听到窑洞里有小孩哭声时,残暴的日军小队长吉田让伪军点燃了堵在窑洞口的柴草,躲避在洞内的27名老弱妇孺全被活活烧死。遗址附近现存旧窑洞3眼,距地面约15米,因自然侵蚀,窑口坍塌,基本封堵。 杨家掌村 杨兴乡杨家掌村距乡政府东西20公里,全村113户、285人,党员36人。全村有机三轮、拖拉机共计26辆,6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9元。 近年来,全村街道硬化5000多平米,投资28万元。修建办公用房、亮化工程等投资10万元。并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致力于传统农业向经济型农业的……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阳曲县烈士陵园 | 阳曲县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阳曲县烈士陵园位于阳曲县城西北角。为安葬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在太原市境内风格梁、虎儿梁等地的烈士,1960年春,在阳曲县城西南处修建了阳曲县烈士陵园,安葬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全国17个省、市的革命烈士1214名,其中有名烈士676名、无名烈士538名。1988年3月,徐向前元帅为陵园题词“为解放太原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1995年,阳曲县委、县政府将搬迁陵园列为双拥重点工程,1998年主体工程完工并进行了搬迁。新建陵园坐北向南,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单层仿古建筑,总体布局分四个院,有展示抗日战争时期阳曲县人民生活和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战斗场景的抗日战争陈列馆、展示解放太原时指挥员指挥战斗和战士攻城场景的解放战争陈列馆。1988年此处被太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被确定为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009年被公布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塔公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三藏寺 | 三藏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藏寺,亦称大安寺。位于太原市北,阳曲县泥屯镇龙泉村,距太原市60公里,县城43公里,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创建年代无考(相传为唐代),现存有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经幢一节。三藏寺背靠万寿山(亦称长寿山),面对龙泉河,牙牙山,由座西向东的正院和座北向南的偏院组成。现存殿堂六十三间,寮房二十五间,窑洞二十眼,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另外,还有塔地、园圃、山林等,游览面积可达10万平方米。 正院为三重式四合院建筑,从山门进入,依次为过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均为重新修复。前后辟门、十字歇山顶钟鼓楼分列于过殿两旁,钟楼悬挂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铸造铁钟一口,院正中央立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三层八角石柱香台一座,上有覆莲顶石,柱身镌各式花卉,象征着吉祥如意,香台旁有高大的青松三株,柏树一株。 偏院位于大雄宝殿的北侧,东为奶奶殿,南为观音阁,西为地藏殿,北为水陆殿,殿内塑像基本保存完好。水陆殿为佛界水陆法会殿堂,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该殿于1998年至2001年进行了落架维修,殿内大小塑像350多尊,盘龙6条,大多保存完好。塑造技法为三重天排列,是三藏寺文物之精华,像水陆殿这 样三教合一共处一殿,人物众多,在我省诸多寺庙中,实属罕见。 龙泉村 龙泉村位于泥屯镇西北25公里处,该辖区共有居住人口534人,耕地面积2876亩,主要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如玉米、谷子、土豆、黄豆等。该村的西面有环境优美的旅游地三藏寺,相传是唐代建筑,为纪念唐三藏而修建。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石槽事件遗址 | 石槽事件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槽事件遗址位于阳曲县杨兴乡石槽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1942年3月,为贯彻县委对敌工作指示,盂(县)阳(曲)委第二区区委书记赵丰源、区委副书记孟沛元、区长高山等7名同志从庞家庄转移到石槽村开会。因叛徒告密,驻南温川日军山崎小队长带领三十多名日伪士兵包围会议地点刘天德家。赵丰源、孟沛元、高山等区县干部突围时壮烈牺牲。石槽事件发生后,石槽村成为日军推行“三光”政策的重点村,约一年间,驻南温川日军对石槽村进行了十多次 “扫荡”,先后杀害抗日军民33人。1943年4月,盂阳县委抗日民主政府在石槽村召开悼念死难英烈大会,为纪念革命先烈和遇难群众,石槽村公所在村口立起一座“死难英烈永垂不朽”的石碑,并将33位死难者的名字刻在石碑上。遗址因年久风化,残存窑洞已坍塌。 石槽村 杨兴乡石槽村距县城40公里,面向城贾公路,全村307户、800人,党员52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90.96万元,人均纯收入2379元,全村有机动三轮26辆,40%的劳力外出打工。全村现有耕地4852亩,农作物主要以谷子、玉米、山药为主,经济作物以胡麻、葵花、胡萝卜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积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种植杨柳树2000余株;投资20余万元……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梁鸿山战斗遗址 | 梁鸿山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梁鸿山战斗遗址位于阳曲县高村乡西兴庄村与河庄附近梁鸿山地区。1938年2月,为配合国民党军-太原,八路军总部指示120师破袭同蒲铁路崞县至阳曲段。贺龙、关向应、肖克等指挥120师主力展开同蒲铁路破袭战。至27日,359旅717团攻占平社车站,计破坏桥梁8座、拆毁铁路二十余公里,炸毁敌军用火车3列、汽车十余辆,切断北起忻县麻会、南至阳曲高村间的交通。2月27日,从太原出动的日军一千多人,乘装甲车沿铁路向石岭关、平社等地进犯,企图打通铁路交通。日军到达高村火车站后,立即向北推进。在梁鸿山,与贺龙事先部署在这里的358旅716团相遇,独臂将军贺炳炎团长率部与日军激战半日,形成对峙。贺龙命358旅旅长张宗逊调715团参加战斗。下午4时,王尚荣团长率715团赶到梁鸿山。黄昏,两个团同时发起攻击,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激战两小时,将日军击溃,并追到10公里以外的高村车站,毙伤日军九十余人,俘虏1人,切断了忻口至阳曲的交通线,完成了破袭同蒲路的任务。战斗中,贺炳炎、王尚荣两位团长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王尚荣被一颗子弹打穿肺部,依然顽强地坚守指挥岗位。遗址所在的梁鸿山地形复杂,树木丛生,当年的战壕仍依稀可见。 西兴庄村 西兴庄村位于阳曲县高村乡西北端,盛唐时称赤唐关。全村184多户人家,538多人,分布在两个自然村落。交通便利,村东边一公里是同蒲铁路和直通忻州的马三公路。土地资源丰富,共计2200多亩,土质情况为缺磷略微少钾氮有余,无盐碱化现象,可种植五谷杂粮,适合发展纯天然绿色农作物。大面积的山坡地适合栽植经济林木。近几年在猪鸡羊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奶牛业发展迅猛。村西有一……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王兴坪惨案遗址 | 王兴坪惨案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兴坪惨案遗址位于阳曲县侯村乡上阳寨村王兴坪自然村,分布面积约3600平方米。1938年6月5日 (五月初八),驻太原日军松本、三冈部队及伪军千余人,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八路军120师358旅714团独立营驻地王兴坪村。在一阵狂轰滥炸后,日军向村内猛烈攻击,独立营指战员一边转移群众,一边奋起反击。经激烈战斗,独立营大部突出重围,但部队伤亡很大,八十余人在战斗中牺牲。独立营突围后,日军对只有七十来户的王兴坪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王银喜全家8口人,除他随独立营转移外其余全部遇难,其中85岁和83岁的两位老人被日军扔到院中谷草堆里活活烧死,大儿子被日********挑开肚子。日军共杀害无辜村民41人、抓走13人。此外,日军还烧毁房屋114间,炸毁窑洞73眼,打死大牲畜38头,抢走和烧毁粮食、衣物、农具无数。遗址位于村中,仍保留有烧毁的房屋和窑洞、倒塌的墙体等遗迹,其中院落的西南角为当时的-地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李连寿烈士墓 | 李连寿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李连寿烈士墓位于阳曲县北小店乡梁庄村东。李连寿(1916-1943),阳曲县北小店乡梁庄村人。12岁跟随在太原做买卖的舅舅在太原校尉营小学上学,1931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193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钢铁冶炼,1937年毕业分配到太原炼铁厂任技术员。1937年11月,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1940年后,李连寿先后任西阳曲抗日民主政府公安科长、财政科长和建设科长。1943年阴历七月,李连寿到龙王堂村征收粮草,因汉奸告密被日军抓捕,关押到太原日军司令部监狱。在狱中,李连寿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精神折磨。但他坚贞不屈,在狱中墙上写下了“七月廿三遭奇祸,关口连日送宏部,日复锅巴三缺水,光闻臭气睡自由”的诗句。1944年农历八月,年仅27岁的李连寿被敌人在狱中折磨致死。李连寿牺牲后,族人将其遗体运回家乡葬入族坟。 北小店乡 阳曲县辖乡。1961年设北小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140.8平方公里,人口0.3万。西安公路过境。辖北小店、梁庄、大卜、蔓菁、神堂沟、范家沟、将军庄、石庄、海子湾、箭杆、多子、六固、安家庄13个村委会。农作物有莜麦、土豆、谷子、豆类。.……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西庄烈士陵园 | 西庄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庄烈士陵园位于阳曲县西凌井乡西庄村东南庙梁前龙峁头。1937年11月,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挺进阳曲西庄地区,建立了西庄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7日,日军多路偷袭西庄根据地,独立团1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23名群众惨遭杀害。1944年1月29日,西阳曲三区区委书记梁存地等同志正在召开会议,突遭日伪军重兵包围,梁存弟只身掩护同志们突围时饮弹壮烈牺牲。1946年2月,梁存弟烈士被安葬于其家乡西庄村,并立碑纪念。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及当地干部群众将众多为国捐躯的烈士遗骨一并安葬到西庄村,形成陵园。1996年,西庄烈士陵园被阳曲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庄村 西庄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原西庄乡乡政府所在地,2000年撤乡并镇划归西凌井乡管辖。全村辖2个自然村,共176户、432人,耕地面积2200余亩,林地面积3000余亩,羊1100余只。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常年 2/3左右的人员外出务工,农民人均纯收入3056元。 近年来,西庄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五个全覆盖”工程、城乡……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阳曲小米 | 阳曲县盛产的小米称为“白马掌小米”,大致有两个新品种,一种叫东风亮 ,一种叫朱砂红,营养成分丰富,所含脂肪和蛋白质都高于大米和小麦。“东风亮”小米也叫 “东方亮”,在夏商时期就开始种植,因为它的谷穗形状像小茅草,所以又有个“毛尖谷”的绰号。白马掌小米的特点是米色金黄,有光泽,米粒饱满,蒸煮皆宜,米味香甜,熬成的稀饭黏度恰到好处,米粒溶胀饱满,稀饭与米粒浑然一体、香甜可口。 白马掌小米 产于阳曲县泥屯白马掌,所以称这种小米称“白马掌小米”,因其米质好,口味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馈赠佳品 阳曲小米因其产地土壤贫瘠、干旱,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孕育了香甜可口的纯天然、原生态小米,现已成了市场上的-货,走亲串友的馈赠佳品。知情人到太原阳曲县朋友家作客,必求主人做一顿小米粥或小米干饭。饭未及端来,就先闻到一种醇朴的米香,再配上些当地的小菜,吃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阳曲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9.2~14.7% ,脂肪3.0~4.6%及维生素,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 地域范围 阳曲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忻定盆地与晋中盆地之间,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低平向南延伸,东连盂县,西接古交市和静乐县,南与尖草坪相连,北与忻州市接壤,东北、东南分别与定襄县、寿阳县交界。全县辖4镇6乡,有431个自然村,海拔高度在800—2100米之间。阳曲小米地理标志保护区范围位于东经112°12′-113°09′,北纬37°56′-38°09′。近五年来谷子年种植面积在4000-5000公顷,总产量9600-12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小米为谷子去皮后的产物。谷子为单子叶植物,株高60-120cm;茎细直,茎杆常见的有白色和红色,中空有节,叶狭披针开,平行脉;花穗顶生,总状花序,下垂下;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去皮后谷称小米。阳曲小米很具特色,其色泽蜡黄,颗圆润,味香甜,做成米粥、稀饭口感筋而黄,制成面粉可蒸制种种食品,尤宜老人、小孩、孕妇食用。2.内在品质指标:根据天津谱尼检测公司检测指标显示:阳曲小米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利的元素和18种氨基酸,经分析其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9.52g/100g、膳食纤维含量≥5.94g/100g、磷含量≥4.46g/kg、锌含量24.6mg/kg、维生素C含量≥9.7mg/100g、能量≥1550kJ/100g,明显高于普通小米。3.安全要求:阳曲小米产地生态环境符合NY5332-2006《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严格按照《无公害谷子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农药、肥料使用应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生产过程以DB14/87-200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准则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为依据。谷子质量标准应符合NY-5305-2005规定。在包装、标识上需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的必须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
阳曲大蒜 | 阳曲大蒜 |
白马掌小米 | 白马掌小米 产于泥屯白马掌,所以称这种小米称“白马掌小米”,有两个新品种,一种叫东风亮,一种叫朱砂红,营养成分丰富,所含脂肪和蛋白质都高于大米和小麦。“东风亮”小米也叫 “东方亮”,在夏商时期就开始种植,因为它的谷穗形状像小茅草,所以又有个“毛尖谷”的绰号。白马掌小米的特点是米色金黄,有光泽,米粒饱满,蒸煮皆宜,米味香甜。现在,已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走亲串友的馈赠佳品。因其米质好,口味佳,在太原市场也很受欢迎。 |
阳曲酥梨 | 阳曲酥梨引种于安微砀山。经多年区域驯化栽培,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使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含糖量高达17%。因则,阳曲酥 梨以其果型正、色泽好、果心小、有香气、酥脆爽口汗多味甜而闻名于全省,在八九年全省优质果品评审中,获省优质水果奖,在九四年全省家业精品评审中,又获金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太原) |
地区 | 特产 |
---|---|
西黄水村 |
---- |
西龙庄村 |
---- |
青龙镇村 |
---- |
张拔村 |
---- |
洛阳村 |
---- |
尧子尚村 |
---- |
上阳寨村 |
---- |
小岗头村 |
---- |
石城村 |
---- |
店子底村 |
---- |
黄道沟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