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山西新军工卫旅武器修械所遗址 | 山西新军工卫旅武器修械所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山西新军工卫旅武器修械所遗址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圪徐沟村南50米处,建筑占地面积1368平方米。 |
娄烦米峪镇战斗纪念地 |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国练村。由纪念碑、烈士陵墓和战斗遗址三部分组成。纪念碑占地约300平方米,由3层石头水泥混凝土的碑基碑座和青石碑身组成。碑身的正面锲刻着杨秀山将军题写的碑名和“抗日殉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纪念碑碑亭呈四柱四角金黄色琉璃瓦顶仿古式结构,做工精巧,彩画优美,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烈士陵墓占地约20亩,陵墓周围松柏树郁郁葱葱,万古长青。遗址由8孔砖石窑洞及砖木结构的大门组成,遗址上弹坑、焦痕至今清晰可见。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已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娄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链接 1940年,侵华日军制定了摧毁晋西北根据地,打通进攻陕北延安的通道,企图消灭我党中央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的罪恶计划,他们从各地调集兵力向我根据地发动了夏季“扫荡”。6月中旬,日军第九混成旅团村上大队700余人从静乐城出发,一路烧杀抢掠,一直洗劫到米峪镇一带。八路军120师贺龙师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命令358旅从临县、岚县急行军赶来,于17日凌晨将敌人包围于娄烦县米峪镇乡的曹家掌、国练、兴旺庄一带。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以及所属第4团政委杨秀山、团长唐金龙,716团政委廖汉生,第二支队支队长张秀龙、政委李建良率领部队与装备精良,经过武士道训练的日寇展开了浴血奋战。娄烦县西南两川的民兵和群众冒着枪林弹雨,为子弟兵送饭、送水、抬伤员。经过军民三天三夜的团结战斗,于19日在国练村程家楼上最后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残敌,全歼了村上大队700多名鬼子兵。这一胜利,打破了敌人“夏季扫荡”的战略部署,保卫了根据地,保卫了党中央,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日士气。 国练村 国练村基本概况 国练村属米峪镇乡16个行政村之一,该村地处娄烦县西南端约16公里处,该村属于纯农业型,现有193户,892人,其中劳动力350人,耕地总面积是5180亩,机动地是60亩,全村农业用地2309亩,其中退耕地409亩,人均耕地2.9亩。潘南线沿村而过,交通方便。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汾河水库 | 汾河水库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汾河水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娄烦县境内下静游村至下石家庄之间。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汾河水库是由国家水利部北京水利勘探设计院规划,苏联专家古列耶夫,马索科夫帮助设计的,容量为七亿立方米,相当于十三陵水库容量的十三倍半,最高水线海拔1131.4米。 汾河水库承担着下游的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四个市及所辖18个工农业县区市调洪错峰重任,防洪作用十分突出与重要。水库自1961年投入运行以来,拦蓄了多场较大的洪水,充分发挥了水库的防洪效益,对太原市及下游的防洪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 汾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9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3670秒立米,总库容7亿立米,设计灌溉面积149.2万亩。库区占据以旧娄烦镇为中心的土地面积5万亩,其中耕地3万亩,果园,菜园,苇田1万亩。大部分为水浇良田,移民涉及5个乡镇,28个自然村,2万多人口。 娄烦县人民付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给下游沿汾河两岸淤造了大量良田,利用蓄水灌溉了晋中,晋南地区数十县的150多万亩田园,给省城太原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汾河水库的建成,也给娄烦县增添了难得的水产资源和艳丽多娇的旅游景点。库中养浅,中,深层水鱼。品种有鲤,鲫,黄,草,娃娃鱼等十多种,并有大量的龙虾,龟,鳖等水生动物。 建库时间:1958年动工,1958年7月拦洪蓄水,1960年竣工,费时二年 面积:2.770万亩 深度:平均水深6.50米,最大水深19.00米 形态描述:汾河水库(山西)黄河水系,面积2.770万亩,平均深度6.50,最大深度19.00,高程1100.0,透明度127厘米,底质:淤泥 |
云顶山旅游区 | 云顶山位于娄烦和交城、方山交界处,海拔2708米。从娄烦县米峪镇的云顶山腰徒步登山,只有40分钟的路程,如果绕道方山境内,驱车可直接到达山顶。 云顶山因其海拔高、顶入云端而得名。没有登山前,想象中的云顶山一定是山石峥嵘,群峰壁立。不料,经过一路峰回路转、浓荫敝日的云杉林后,远处呈现出一线绿色的山顶,在蓝天的衬映下分外显眼。登顶极目四周,使人豁然开朗,广袤、开阔的草地映入眼帘,原来山顶是平缓的,很像玉龙雪山的云杉坪。信步走在松软的天然草坪上,远看连绵不断的群山,层层叠翠的林带和蔚蓝清湛的天空,朵朵白云就像飘浮的棉花,仿佛举手可得,真真切切地感到云就在头顶。 天设地造的高山草坪,构成了云顶山独特的景致。山顶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矮草,高不过三两寸,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整个山顶起伏平缓,延绵数里,好像一座特大的高尔夫球场。草坪的边缘,突起一片一片的松树林和云杉林。 浅绿色的草、深绿色的林和草地上三五成群的白色牦牛,构成了一幅静中有动的田园风光画。徜徉在美景中的游客,在漫步之余,找一块平石,席地而坐,听听鸟语,闻闻花香,看看白云,望望蓝天,吸一口天然氧气,吹一身凉爽清风,那感觉,犹如仙境,好似天宫,真叫人荣辱皆忘,乐不思归。 云顶山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延伸部分。山中森林密布,古木参天。高耸入云的云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林中野草丛生,山花遍地,时而出没的狍子、獾子、野猪、野兔等林间动物和鸣叫着的各种山鸟,更增加了这里的野趣。 云顶山保护极好的原始风貌,吸引着八方游客,是人们休闲、小憩的理想去处。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米峪镇 交通:自驾:沿S104省道一直行使约100公里到潘家庄村左转再行使约15公里就到云顶山风景区。 班车:太原西客站有去往娄烦县的班车,车程约2小时,车票35元/人。然后搭出租或包车前往云顶山,大约半个小时就能到。太原西客运站咨询电话0351-6552571。 |
九龙山庄 | 黄河文化产业影视基地(又名九龙山庄)位于太原市民航路(五龙沟体育训练基地),交通便利,总面积1200亩,青山环抱,林林茂盛,空气纯净,景色怡人,是集旅游,观赏,运动,娱乐,体育、度假、拓展为一体的山西省内最大的旅游渡假山庄。山庄拥有欧式花园别墅数栋、模拟战场、越野车俱乐部、钓鱼捣、滑雪场、网球网及各种游乐服务设施。充分利用自然沟壑峭壁,修就栈道、战壕、防御工事。山庄海拔900米,是天然大氧吧,标准的各种训练场地(泥潭、水坑、沙床、坎坷石路、赛道、陡坡等)引领新新人类趋之若鹜。装饰考究的中西式餐厅,恬静的饮宴场所,是各类人士旅游、休闲活动的最佳去处。 注:九龙,龙之首,太原谓属龙城,且九龙山庄座地东南,居龙头之首,群山环抱,绿树成林。而现规划主要项目为九大类,故名九龙山庄。 |
高君宇故居 | 高君宇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第三批省保) 时代:清末 高君宇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6名党员之一。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京汉铁路工人大-,发起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生于18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卒于1925年农历三月五日。他用29个春秋,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人生篇章,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峰岭底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青砖灰瓦,清末同治年间开始修建,被当地人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花园共6座院落,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纪念馆主要为原“高家大院”的中院。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上院窑洞从西往东分别为高君宇大哥高俊德居室、高君宇父母居室、高君宇读书室、高君宇三弟高全德居室。窑内陈列有高家当年的家具、灶具、用品等文物。下院窑内陈列有彭真、薄一波、许德衍等同志的题词和高君宇生平事迹照片和文物。下院的中央塑有高君宇铜像。高君宇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地址: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 高君宇 (1896~1925) 高君宇(1896——1925),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峰岭底村人。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行二。其父高佩天,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早年以教书为生,后辞教回家经营家业兼行医治病;母赵氏,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 高君宇出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时代。他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败的清政府给中国人民带来重重灾难,也亲身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详细++ 高君宇 (1896~1925) 高君宇(1896——1925),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峰岭底村人。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行二。其父高佩天,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早年以教书为生,后辞教回家经营家业兼行医治病;母赵氏,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 高君宇出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时代。他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败的清政府给中国人民带来重重灾难,也亲身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详细++ |
娄烦古城遗址 | 娄烦古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娄烦古城遗址以横贯马家庄乡新城东沟村东侧的南川河(监河主流)为中心,古城遗址分布于河的东西两岸。遗址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周长约3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古城遗址地面遗存物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残存城墙遗留于人工挖渠引河的东西两端。西端保留城墙长53米,宽3米至5米,高6米;东端西低东高,倚山而上,山名为皇帝峁,海拔高度为1385米。东端城墙约1000余米,宽3米至5米,高约4米至11米,裸露部分长87余米,从裸露部分可以看出城墙版筑而成,层次明显,夯层约0.15米;有的还能看到明显的夯窝与圆形柱洞,夯窝直径约0.06米。城的南、北、西三面原来有护城河。 该遗址为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娄烦国南下后建都,被赵武灵王攻破后的都城遗存。时代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前306年。 古城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周长约3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残存城墙西端长53米,宽3-5米,高6米;东端长约1000米,宽3-5米,高约4-11米,裸露部分长约87米。城墙版筑而成,东墙残存马面2个,为梯形。出土器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盆、罐等,刀戟、铜箭头,战马骨骼和插有箭头的人头盖骨。 地址:娄烦县马家庄乡新城东沟村 马家庄乡 庙湾乡位于县城东部,汾河水库东岸,南靠古交、北靠岚县、静乐、西靠县城、西南与杜交曲镇相邻。总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0公顷,下辖21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现有2340户,8876人。 庙湾乡土地宽广,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有广阔的森林、草坡;中部有上千亩平坦坡地四处;西部有水地800亩,有宽广的汾河水库,是发展农、林、牧、渔、旅游业的好地方…… 详细++ |
林海清旧居 | 林海清旧居位于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段振岗院,建筑面积128平方米。 1943年,冀中警备旅第2团转战晋西北,改编为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第2支队,接替第358旅第7团驻防娄烦地区,警备旅第2团团长林海清改任支队长。1944年8月开始,在林海清的指挥下,第2支队和娄烦民兵对盘踞在娄烦镇的日伪军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围困,解放了娄烦镇。1945年8月,林海清率第2支队开赴阳曲。林海清在娄烦期间,与峰岭底村姑娘段晓兰结为夫妻,曾居住于此。旧居由3孔砖泥坯窑洞和1孔石头砌口的土窑洞组成。新中国成立后,旧居曾经翻修过,保存完好。 林海清(1913-1993),湖南平江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特务团团长、冀中警备旅第2团团长、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第2支队支队长等职。1943年率部由冀中转战晋西北。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建设兵团第10师师长、新疆建设兵团副司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 静游镇 娄烦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建娄烦公社,1983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娄烦、旧娄烦、官庄、姚罗、新城北、西果园、范家村、任家沟、大夫庄、蔡阳庄、前黑山、后黑山、新良庄、三元村、尹家窑、娄家庄、童子崖、河家庄、旧城北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作物有土豆、谷子。.……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颜金生旧居 | 颜金生旧居位于娄烦县娄烦镇娄家庄李付存院内,建筑面积230平方米。 1941年2月,根据晋西北军区的指示,第3军分区在战备状态下进行训练。分区机关和第358旅第716团、第8团集结在娄家庄、大夫庄一带。时任第716团副政治委员的颜金生住在娄家庄村。旧居原由3孔石窑和3间东房组成,窑洞保存完好,房子被日军烧毁。 颜金生 (1918~1994) 颜金生 (1918-199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总政治部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8年4月生于茶陵县腰陂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7月加入共青团,任腰陂区儿童局书记。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茶陵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政治部…… 详细++ 娄家庄村 娄家庄村隶娄烦县娄烦镇,辖大圪垛,白道坡两个自然村,东临姚罗,南靠白道,北依县城,向西与大夫庄接壤,距县城不到1华里;属城郊型型村庄。 全村现有农户368户,人口1648人,其中劳动力624人。全村土地总面积4100亩,其中耕地面积2963亩,退耕地1072亩,人均耕地1.3亩。 全年社会总产值25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47……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颜金生 (1918~1994) 颜金生 (1918-199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总政治部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8年4月生于茶陵县腰陂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7月加入共青团,任腰陂区儿童局书记。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茶陵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政治部…… 详细++ 娄家庄村 娄家庄村隶娄烦县娄烦镇,辖大圪垛,白道坡两个自然村,东临姚罗,南靠白道,北依县城,向西与大夫庄接壤,距县城不到1华里;属城郊型型村庄。 全村现有农户368户,人口1648人,其中劳动力624人。全村土地总面积4100亩,其中耕地面积2963亩,退耕地1072亩,人均耕地1.3亩。 全年社会总产值25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47……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浦安修旧居 | 浦安修旧居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潘家庄村。 1947年2月至5月,中央派康生、陈伯达到晋西北考察并帮助土地改革,陈伯达率田家英、浦安修等土改工作团成员到潘家庄(含大圣堂、张家庄、潘家庄村)进行试点。浦安修住在潘家庄开展工作。旧居有4孔窑洞,其中2孔保存较好。 浦安修 (1918~1991) 浦安修(1918.7~1991.5)女祖籍嘉定镇,生于北平。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爱国-。民国25年在北平师范大学女附中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共地下交通工作。后赴山西抗日前线。民国27年与彭德怀结为夫妇。民国32年秋回延安,先后任陕北公学助理员、党总支妇女干事,中共中央组织部…… 详细++ 潘家庄村 潘家庄村地处娄烦县马家庄乡南部,距县城12公里。全村有303户,1206人,28名党员,“两委”成员4人,土地面积3780亩,其中耕地面积1672亩,退耕面积2000亩,产业以种植、服务、务工为主。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浦安修 (1918~1991) 浦安修(1918.7~1991.5)女祖籍嘉定镇,生于北平。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爱国-。民国25年在北平师范大学女附中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共地下交通工作。后赴山西抗日前线。民国27年与彭德怀结为夫妇。民国32年秋回延安,先后任陕北公学助理员、党总支妇女干事,中共中央组织部…… 详细++ 潘家庄村 潘家庄村地处娄烦县马家庄乡南部,距县城12公里。全村有303户,1206人,28名党员,“两委”成员4人,土地面积3780亩,其中耕地面积1672亩,退耕面积2000亩,产业以种植、服务、务工为主。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滕嗣坤烈士墓 | 滕嗣坤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滕嗣坤烈士墓位于娄烦县娄烦镇大夫庄村灵堂湾范补兰后菜园西北角。滕嗣坤(1913-1941),曾用名滕代吉,湖北麻阳人。1938年奔赴延安,经滕代远介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曾任八路军120师第358旅第7团第2营第6连排长。1941年秋,第358旅第7团第6连在大夫庄村驻扎时,与进村“扫荡”的日军激烈战斗,滕嗣坤等八路军战士英勇牺牲。据村民回忆,战斗结束后,当地民兵将牺牲的烈士掩埋在村南和村北的灵堂沟,未用棺材,也没有作任何标记。20世纪90年代,村民在开垦果园时发现烈士的遗骸。2010年,在开展革命遗址普查过程中,根据村民回忆,经与湖北麻阳史志部门联系,确认了烈士的身份和掩埋地。 大夫庄村 大夫庄村隶属娄烦县娄烦镇,地处县城西、涧河与细米河交汇处,东临童子崖,南靠涧河,北靠周洪山,西与边家庄接壤;据县城1公里;属城郊型;地形呈西高东低之状,最高海拔1280米,最低海拔1250米,土地分沟滩田、梁(山梁)地、山腰、山顶林地。 全村总户数557户,总人口1874人,全部为汉族人口,其中贫困户362户、1218人,低收入户84户、283人;有劳动……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崔一生旧居 | 崔一生旧居位于娄烦县庙湾乡水峪村沟子赵秉志院内,建筑面积252平方米。 1942年春节前,晋西北三地委、三专署在水峪村召开县区干部会议。三地委组织部长崔一生来到水峪村参加会议,住在第二孔东窑洞里。2月15日(正月初一),党政干部与群众联欢。16日,驻古交日军偷袭水峪村。被日军包围在赵家院内的崔一生,躲在门洞北侧的房子里(羊圈),后来为救护警卫员,只身与日军搏斗,身中十余刀,在大门前的榆树旁就义。水峪事件发生后,村民将崔一生等革命烈士的尸体掩埋到村东南面的寺塔上。旧居由4孔土质东窑洞、2孔枕头窑(已倒塌)、4间双脊岭土木结构的西房和门洞组成,其中门洞和2间西房倒塌。 崔一生(1912-1942),曾用名何大方。山西离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水峪村 水峪村东连古交,西靠汾河水库,北连双井村 ,南接下石家庄村,总人口555人,164户,在村87人,外出498人,总土地面积2024亩,林地400亩,梯田地1200亩,二坡地400亩,牛14头,鸡200只,毛驴2头,小四轮1辆,手扶车3个,是典型农林的农业村。……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刘少奇路居旧址 | 刘少奇路居旧址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郭家庄村西北70米,占地面积为580.16平方米,建筑面积72平方米。1942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同志,由华0发在回延安途中,穿过敌人一道道-线,经山东、晋东南、太岳等地,长途跋涉来到了太原至汾阳的公路上。八路军358旅7团政委杨秀山率部护送,行至交城与娄烦交界的山头上时,少奇同志指着娄烦的地界说:“这个地区不错,耕地面积大嘛。”当晚住于郭家庄村窑洞中,刘少奇同志看到桌子上放的《晋绥日报》时,迅速走过去带着愉快的心情看起来。第二天天刚亮,杨秀山政委接到军区电报,请少奇同志赶快去中央分局。临行前,少奇同志指示他们:“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你们这里很艰苦,要更多地关心群众的生活。”然后顺利地通过岚县、方山公路的敌人-线去了兴县蔡家崖晋绥军区及晋绥中央分局所在地。路居旧址现为村民庭院,院落坐西朝东,东西长33.75米,南北宽17.19米。一进院布局,中轴线存有正房,北侧存厢房。正房为砖砌窑洞,共有窑洞3孔,刘少奇当时住在中间窑洞,洞口上方有砖雕斗拱。1995年,杨秀山将军为旧址题写“刘少奇同志路经住地”牌匾。2003年被娄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张雪轩旧居 | 张雪轩旧居位于娄烦县庙湾乡水峪村沟子赵学脸院内,建筑面积36平方米。 1942年春节前,晋西北三地委、三专署在水峪村召开县区干部会议。地委书记张雪轩率三地委住前沟。2月16日,驻古交日军在原山队长的率领下偷袭水峪村。因未能突围,张雪轩等30多人被俘。在押往古交途中,在同志们的掩护下张雪轩成功脱险。旧居现存大门、正窑(内塌一部分)和房子地基,窑洞基本保存完好。 张雪轩(1907-1963),原名张雪年,字瑞龄。辽宁宽甸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北方局到太原市牺盟会铁路工人委员会工作。1939年任静乐地委组织部长,1940年任晋西北三地委书记,1943年任晋绥三地委副书记兼静乐中心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通化地委书记兼专员、辽宁省政府副主席、辽宁省委-部长、政协副主席等职。 水峪村 水峪村东连古交,西靠汾河水库,北连双井村 ,南接下石家庄村,总人口555人,164户,在村87人,外出498人,总土地面积2024亩,林地400亩,梯田地1200亩,二坡地400亩,牛14头,鸡200只,毛驴2头,小四轮1辆,手扶车3个,是典型农林的农业村。……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李毓锦故居 | 李毓锦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毓锦故居位于娄烦县娄烦镇娄家庄李文林院内,建筑面积81平方米。 |
黑椒素排 | 黑椒素排 材料:黑椒素排半包(素食店有售)、西兰花数朵、姜末1匙、香菜末1匙、红辣椒末1匙 调料:素斎耗油、素鸡粉、精盐各适量 做法: 1:将买好的黑椒素排用刀面轻拍到松软,再用平底锅煎致金黄色备用。 2:西兰花洗净切小朵备用。 3:将开水煮沸后放入西兰花、精盐、少许色拉油煮熟后捞出空出水分摆放到盘子周围。 4:把煎好的黑椒素排摆放在西兰花中央。 5:锅内放入少许色拉油炒香姜末、香菜末、红辣椒末,加入少许素调味料高汤调味,浇汁在煎好的黑椒素排上即可。 |
云顶山蜂蜜 | 云顶山蜂蜜是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的特产。 云顶山位于娄烦和交城、方山交界处,海拔2708米。云顶山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延伸部分。山中森林密布,古木参天。高耸入云的云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林中野草丛生,山花遍地,盛产蜂蜜。 云顶山蜂蜜——成份除单糖、双糖、蔗糖外,矿物质含量在0.05%左右,包括铁、铜、钾、钠、钨、镁、磷、硅、铝、铭、镍和钴等,蛋白质含量0.8%左右,并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及B族维生素、烟酸、泛酸、于酸、生物素等。具有抗菌、抗癌、补脑、壮体、调节生理机能和代谢过程等药物作用。产品经山西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产品执行标准为二级,质量等级为一级。 |
娄烦莜面 | 盖家庄乡:蘑菇、攸面。 莜面靠姥姥是用手推的,要推好莜面靠姥姥,首先是一次性将开水按一定比例加入莜面里,用手将面和好,和得不软不硬。然后揪一块和好的莜面用两手掌搓成饼状,放到石板上一只手的后掌去推,推出的靠姥姥又长又宽又白又薄又细腻。然后将推出的莜面片卷成卷放进蒸笼里,蒸上20分钟就做好了。 莜面靠姥姥的吃法,以老陈醋为主蘸汤,配以黄瓜水萝卜丝,或配以本地羊肉臊子最妙,好吃又补身。吃完莜面后喝点蒸过莜面的母水以助消化。 2010年,娄烦莜面靠姥姥制作技术被公布为太原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
娄烦蘑菇 | 盖家庄乡:蘑菇、攸面。 |
娄烦烟叶 | 静游镇:烟叶。 |
磨擦擦 | 将土豆用专做的磨擦片子磨成渣,用笼布挤去水,加入莜面或白面,用手拍成饼状放到蒸笼里,蒸15分钟即熟。然后把蒸熟的饼切成薄片,可用蘸汤调着吃,也可加入调料炒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圪搓搓 | 把山药蒸熟并稍过头,俗称蒸得油了,捣成囊糕,和入莜面或白面,搓成圪搓搓蒸熟即成。可用蘸汤调着吃,也可加入调料炒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莜面鱼鱼 | 莜面除河捞、栲栳外,还可和多种粮食蔬菜搭配,有多种吃法。莜面糊擦擦也算一种与其它食物搭配的吃法。把莜面和起,搓成两头尖、中间宽、扁,略小于手指,状如鱼儿的小条,叫莜面鱼,所以莜面糊擦擦也叫莜面鱼儿汤。也可用大拇指在手心把面团推一下推起来像猫耳朵一样的小片,叫猫耳朵。锅中炒入山药,配上豆腐、粉条之类,莜面鱼和猫耳朵同时在屉箅上放入锅中蒸熟。然后把莜面鱼和猫耳朵拨入有山药、豆腐等配料的锅中搅起就是糊擦擦。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火山土豆泥 | 火山土豆泥 食材:2个土豆;少许肉沫;彩椒、西兰花;生抽,蚝油,料酒,盐,水淀粉 制作步骤: 1、把土豆去皮,上锅蒸熟,压成土豆泥。 2、彩椒切成小碎末加入土豆泥中,再放少许盐搅拌均匀。 3、把和好的土豆泥摆入盘中做成火山的造型。西兰花焯水后过凉,摆在火山边上。 4、肉末加入些酱油,盐,料酒腌制一会儿。炒勺内加底油,烧热下肉沫炒散。肉炒熟后倒入蚝油,水淀粉,再放入一些彩椒末,点几滴香油。调匀淋在土豆泥上即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特产 |
---|---|
晋阳掌村 |
---- |
岔儿上村 |
---- |
独石河村 |
---- |
郭家庄村 |
---- |
娄儿上村 |
---- |
窑庄村 |
---- |
下石村 |
---- |
兴旺庄村 |
---- |
国练村 |
---- |
米峪镇村 |
---- |
柴厂村 |
---- |
康家沟村 |
---- |
石峪村 |
---- |
青阳沟村 |
---- |
白刁岭村 |
---- |
曹家掌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