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太行山大峡谷 | 太行山大峡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全园以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为主线,串联真泽宫、紫团洞、九龙洞、女妖洞、云盖寺、崇云寺、万佛寺、“猫路”险道、“天桥”奇观等风景名胜,占地面积5848公顷。 五指峰是五指峡的入口,形状好像是伸出的五指,因此而得名。五指峰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古人曾如此描写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 太行山大峡谷的山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其中有两座造型奇特的山被当地人称做纸(指)山,后面稍远的好象一张薄薄的纸,前面的又象一根手指头,所以都被叫做纸(指)山。 五指峡中的黑龙潭水非常清澈,终年流淌不息,游人可以泛舟水上,进行皮筏漂流。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在文革时候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 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走出龙泉峡,第三个峡谷是王莽峡。在王莽峡深处有一个洞穴,传说是王莽追杀刘秀,刘秀藏身的地方。在王莽峡中还有很多关于王莽、刘秀的故事。 紫团山不仅出产优良的紫团参,山上还结满枝繁叶茂的各色鲜果,为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山西长治市壶关327省路 参考门票价格:30元/人 |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 |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黑龙潭紫团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潭—紫团山—真泽宫景区”范围内,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长治市64公里,距山西省太原市250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280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公里。 黑龙潭,内有龙王庙,古为方圆百里的乡民遭受旱灾时,拜祈甘霖的神圣之地,所在峡谷窈窕峡长蜿蜒曲折,峡谷两壁陡峭奇耸,峰峦叠嶂,奇石佳卉,目不暇接,已然开发的龙潭戏水,悬梯漫步,龙潭灵泽,凌空栈道,孤山巡游等景点贯穿其中,春花秋月,平沙落雁,曲叠沉悬。 黑龙潭主要景观有龙湖荡舟.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孤山巡游等。进入黑龙潭峡谷口,迎面便是人工湖——龙湖。这里峡谷宽阔,河床平坦,相聚不远处有两道数米高的泥石大坝,将五指河拦腰截住,回流成湖。水泻受阻,回流成湖。待到水位高涨,漫过坝顶,数道瀑布,直泻坝底。游客可乘备好的橡皮舟在龙湖上荡漾,欣赏湖光山色。弃舟登岸,沿河逆行,峡谷越收越窄,水流越来越急,将小径淹没,迫使游客登上凌空搭建在悬崖上的栈道。栈道宽60厘米,长达800余米,从黑龙潭开始,依峡谷走势,蜿蜒前进,直达峡谷尽头。游人漫步栈道上,驻足凭栏观景,脚下是深谷急流,游鱼跃水,水鸟翱翔。身旁为悬崖绝壁,奇石佳卉,目不暇接。当地民间传说:远古时有一条黑龙栖息在潭中,故名黑龙潭。河水流到这里,从20米高的悬崖上跌落到黑龙潭中,形成一条瀑布,涛声如雷。黑龙潭方圆20余平方米,潭水深不可测,碧绿如墨,两侧峭壁高峻,一线天际曲折婉转,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清幽雅静。在黑龙潭北侧的峰顶上,建有龙王庙,自古就是人们祈雨之地,故称龙潭灵泽。过了龙潭灵泽,再往里行,栈道延伸至孤山下。抬头仰望,50余米高处,凌空飞架一座铁索桥,直达70余米外对面悬崖绝壁。当您战战兢兢登上铁索桥,只觉桥随风动,好不容易踽足而行,挨到铁索桥尽头,手脚并用,蹬着悬崖绝壁上豁口,攀援而下,心惊胆战,方才真正领略了索桥探险的滋味。孤山脚下是五指河,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流出,向峡外淌去。一座6米高的大坝,将水拦阻蓄积起来,围绕孤山,形成宽30米、长500米的环湖。乘游艇在湖上巡游孤山,见山上草木茂盛,山下石壁裸露,景观奇特,不虚此行。离开黑龙潭,沿五指峡东行1公里,就是白龙潭。白龙潭周围都是悬崖峭壁,山涧流淌,丁冬和鸣,如悬钟敲响。涧水汇成瀑布,泻入潭中,浪花飞溅达1米高,潭水在阳光照射下,水波涟漪,白光闪烁,变幻莫测,仿佛无数条白龙潜于潭底,故称白龙潭。白龙潭是游客消暑戏水的绝佳去处,也是观赏风光的旅游胜地。 景区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 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 开放时间7:00——17:00 景区门票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每人125元,包含黑龙潭、紫团洞、真泽宫、羊肠坂、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天桥、万佛山、十八盘十个景区。近期对外开放的景点有红豆峡、黑龙潭、青龙峡、紫团山 交通信息自驾:1、太原方向的游客:太长高速(长治口)--长治环城高速(壶关口)2、北京方向的游客:京大高速(大同口)--二广高速(长治口)--长治环城高速(壶关口)3、河北方向的游客:京昆高速(小店口)--太长高速(长治口)--长治环城高速(壶关口)4、河南方向的游客:二广高速(长治口)--长治环城高速(壶关口)公交:游客可在壶关县汽车站乘坐通往景区的班车。 旅游提示长治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上党盆地内,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7.5℃至12℃,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每年的春夏季节最适宜去长治旅游。 信息来源: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红豆峡紫团山八泉峡壶关青龙峡 信息来源: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看点:登临老顶,近望市区景致尽收眼底;远望上党盆地一览无遗。在老顶东北峰,有一处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峦——狮峦。在天光浅黛的黎明攀此顶时,大有泰山观日之感。站在新顶观景楼远眺,可以欣赏到老顶的雄奇、玉皇顶的峻秀、奶奶顶的奇丽。:老顶山位于长治城东北七公里处,又叫百谷山、五顶山,由从北向南老顶、南顶、玉皇顶、奶奶顶和新顶等五个山峰组成。老顶是五顶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沿东南方前行,有一“鉴天石”,可以欣赏到“死海微澜”的景观。老顶之南,有一山峰耸立,其顶平整,这便是南顶,又称梳妆台。南顶之南的一个山峰上有五块巨大的岩石,五块岩石象五根玉柱,直顶天宇,俗称“五顶挚天”。玉皇顶与奶奶顶在滴谷寺村育面,山势平缓连绵。玉皇顶位于奶奶顶之上,由一天然巨石构成,长17米,宽19米,建有玉皇观,俗称九门九观。奶奶顶在玉皇顶半腰一平缓处,原建有“碧霞元君行宫”—座,现为一火炬塔。两顶招相呼应,郁郁葱葱,景致深幽。新顶,顶低而平,四周侧柏丛生,环境幽雅。老顶山不仅山峦秀丽,林木繁生,而且天然岩洞众多,景致各异。大小30余座岩洞,多位于半山陡壁悬崖、深谷幽壑之地。老顶山除了这众多的岩洞外,还有一处“寒泉绝胜”。在滴谷寺村老顶山乡政府办公楼下,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洞口固额上嵌清朝所留楷书“古寒泉”。古寒泉即百谷泉,亦名神农泉。洞口有宋代风格的浮雕龙头,泉口雕有卧龙。龙嘴开张,下为圆形石凿小井,布局招巧。百谷山上还建有一宏大的炎帝纪念馆,其间屹立着高39米、堪称亚洲第一的炎帝巨型铜像,以铜像为主体的祭坛、殿堂以及神农井、神农泉、百谷园、耒耜洞、神农村、碑刻等景观正在筹建。 地址:山西长治市东部,001乡道附近 类型:洞穴森林山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355-2161227 门票:30元 |
红豆峡 | 红豆峡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红豆峡是龙泉峡的一条支峡。位于盘底树西南的紫团山脚下。因峡内生长着成片珍稀树种一一红豆杉而得名。红豆峡两头出口狭窄,腹地开阔,形似葫芦。沿峡而进,两侧悬崖矗立,峰巅腹地怪石交错,傍岸古寺及遗址犹存,瀑布悬挂,崖间泉眼点点,河谷流水潺潺,古木、珍稀树种及各类植物遍布峡谷。遥遥30里长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可谓30里峡谷30里画廊。红豆峡足一处天然植物园区。据植物学家考察初步认定:峡谷现长有330余种植物,其中稀有植物、观赏品位较高的植物颇多。此环境、气候、规模、品位均达天然植物园区标准,是休闲、旅游、观赏和研究植物的佳地。尤其红豆杉在此成片生长实属罕见。 景区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开放时间6:00——17:30 景区门票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每人125元,包含黑龙潭、紫团洞、真泽宫、羊肠坂、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天桥、万佛山、十八盘十个景区。近期对外开放的景点有红豆峡、黑龙潭、青龙峡、紫团山 交通信息 公交:游客可在壶关县汽车站乘坐通往景区的班车。 自驾:1、太原方向的游客:太长高速(长治口)--长治环城高速(壶关口)2、北京方向的游客:京大高速(大同口)--二广高速(长治口)--长治环城高速(壶关口)3、河北方向的游客:京昆高速(小店口)--太长高速(长治口)--长治环城高速(壶关口)4、河南方向的游客:二广高速(长治口)--长治环城高速(壶关口) 旅游提示长治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略长于冬季、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建议游客随身携带遮阳挡雨、防寒等必需物品。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紫团山八泉峡壶关青龙峡 |
长治十八盘 | 长治十八盘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是王莽峡的主要景点之一,位于小天桥东侧,在3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筑有1300多个台阶,打了九折十八弯的天梯通道,故称十八盘。拾阶而上,沿途景点颇多,如刘秀隐身像,五官清晰可见;太上老君道德碑,倚山而立,古为经商者上香之处;上得盘顶,满目奇观,美妙无穷,可见苍松翠柏之中的圣人坛;朝东下行,可达天然石洞“隐身洞”,洞内塑有观音像和刘秀像,相传刘秀被王莽一路追至此处,躲入洞中,承观音保护,免过一难。再顺洞下行,有一绝壁悬梯,高约50余米,形成浏览循环路;走下十八盘,河槽沿山底向南沿伸,泉水清澈,千尺崖下,却永不结冰,人称“热水湾”。走过热水湾桥不远处,只见右侧绝壁上挂着一嘟噜钟乳石,人称“王莽心肝”,传说刘秀藏入隐身洞,王莽仍在追杀,不慎坠崖身亡,心肝挂在了悬崖上。 |
紫团山 | 紫团山,因山头常有紫气缭绕而得名,《潞安府志》记载,“宋以后之紫团即唐以前之抱犊也”,古有“南五夷,北抱犊”之说,今留有咏紫团诗百余篇,景区内的宗教文化主要体现以紫团山白云填充道教文化为主,还有云盖寺遗址的佛教文化遗存。 紫团山海拔1500余米,其间峦纵横,嶂峰叠层,长松翠柏,浓荫蔽日,泉流潺潺,珍禽西西,春夏鸟语花香,馨香荡溢,秋来红叶满目,松柏愈鲜;冬季堆银挂玉,碧青璀璨,现已开发的一线天、独石桥、飞来石、断头龟、官印、天书、探水千年龟、云梯、白云寺、紫团洞等奇特绝妙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更使人亦痴如醉,赞口不绝。 紫团洞位于紫团山边,白云寺下,因岩溶地貌造型奇特,洞容之大,因而被称之为“北方第一洞”。洞内千门万户,曲折回环,深远莫测,扑朔迷离。有各类不同的钟乳石,构成景观上百处,壁虎、二鱼相吻、桃仙对石榴、豆山米山、松花江、南天门、五龙壁首、万年灯、七音钟、唐僧取经、紫禁城等景观,惟妙惟肖,气势磅礴,引人入胜。 景点有紫团洞、白云寺、慈云院、南极园、云盖寺、福水泉等近10处景观。紫团山麓有一个石灰岩(青石)溶洞,洞口常有紫气团聚如盖,故名紫团洞,紫团山也因此得名,自古就有团峰倚秀的美誉。紫团山山峦纵横,峭拔高耸;漫山苍翠碧绿,珍禽和鸣;山涧泉流潺潺,长年不息;沐浴朝阳夕下,霞光万丈;公路蜿蜒曲折,直达峰巅。紫团山麓的紫团洞,可供游人探险寻幽;山巅现存明清时修建的白云寺,其木雕、砖刻艺术令人叫绝;山下东北处是云盖寺遗址,可供游人发思古幽情;南极园种植的紫团参,更是游客首选的购物佳品;离紫团洞不到5公里的福水村盛产天然矿泉水,日流量200吨,含锌锶、锂,为祛病、健身、益寿的上好饮品。团洞坐落在紫团山麓,洞口狭小,仅容一人爬行而入。每当日出日落,在阳光映照下,常常有紫气升腾、团聚如盖、璀璨夺目。现已在洞口旁另辟新门,供游人出入。进人洞内,但见洞窟曲折回环,四通八达,洞深莫测。现已开发游程1000余米。洞穴狭阔不一,高低错落。最高处达50米,最低处不到3米;最阔处可容千人,最窄处不能侧行。洞内冬暖夏凉,温度宜人,泉水丁冬,雅趣横生。紫团洞系500万年前至天然石灰溶洞,岩溶地貌发育明显,里面有绝无仅有的溶奇观,钟乳石构成数十种景观。从洞口开始,依次为壁虎、二鱼对吻、仙桃与石榴、豆山与米山、松花江、狮虎山、青蛙岭、南天门、通天河、鲤鱼精、珞珈山、玉女盆、九华山、玉皇大地、定海钟、七音钟、万年灯、唐僧取经、五行山、鳖精、状元拜塔、顶天柱、五龙聚首、紫禁城、南清官、水帘洞、石马、八仙宫、紫团二仙女、焰火场、二仙池、老爷坡、天花宫等36景。二鱼对吻最为奇特,每条鱼长5.6米,据考证为地壳变动时留下的一对原始鱼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玉女盆上有天然盖石,盖上有仅能容手的小口,把手伸进去,可以摸到永不干涸的泉水。七音钟是一个高2.5米、直径0.3米的钟乳石柱,用石头头敲击它的不同部位,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白云寺位于紫团山巅,始建于北魏,明、清、民国时屡有续建,保存至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寺面积800平方米,该寺坐北朝南,有前、后两进院落,为砖木建筑结构,寺内的过亭保存了大量的清代木雕、砖刻艺术精品,值得游客驻足仔细观赏。慈云院遗址与云盖寺毗邻,也是一座佛教寺院。慈云院始建于983年(宋太平兴国七年),1144年(金皇统三年)重修,1547年(明嘉靖二十六年)再修。南极园位于紫团山麓,是滋补精品紫团参的原产地。据当地民间传说说:南极仙翁曾在这里采参炼丹,南极园由此得名。南极园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良田成陇。四周峭壁耸立,松柏苍翠,多阴少光,溪水潺潺。在紫团山麓东北侧,坐落着云盖寺遗址。云盖寺紧邻慈云院,周围是悬崖峭壁,森林簇拥,潺潺溪水,流淌不息。 门票 门票25人民币 景点位置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红豆峡八泉峡壶关青龙峡 |
八泉峡 |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 东出河南林州,至合涧,经弓上水库,进太行山大峡谷,入大河关,上行至(西从太行山大峡谷入口处——山西壶关下石坡,沿荫林公路,穿越王莽峡、土圪堆、日月隧道、红豆峡口,下行至)古镇桥上村,即到八泉峡风景区入口。 八泉峡风景区因主源有八道大水同出一地故得八道水。2001年旅游开发时,又依峡谷中部又有两处八泉,三处泉数均合“八”数,易名太行八泉峡。 太行八泉峡,是太行山大峡谷群中品位最高,内涵最丰富,结构参差,气势宏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景区。它南起桥上古桥,北至石子河畔,东负梯脑山脉,西连石河沐岑脊。境内:海拨最高的山峰达1700余米,涧壑最低处仅600余米,相对落差达1100余米,总面积170平方公里。峡谷全长11公里,流城面积60.3平方公里。泉源300余处,飞瀑30余条,主源八道水流量1m3/秒。现已开发面积为32.14平方公里,依地理位置及内容设置,共分四大景区,十大景点,百余个景观,四大旅游项目。四大景区为:“伟人峰、伯阳山景区,梯脑山景区(云崖栈、大瑶洼、天上人家),八道水景区、石河沐山脉景区”。旅游项目为“地上看、水中游、天上观、云中行”。而分布在石河沐、梯脑山两条山脉之间的古村、古寨、古寺、古庙及山林景观、古代战争遗迹等90余处景点景观尚待开发。 俯瞰全境,东西两侧山峦起伏,中间沟谷断壁对峙,呈南北走向模卧其趾,由南往北渐次抬升,山峡珠联恰如一条腾飞的翼龙。 山以秀峰争奇,以史闻名。拾阶登顶,移步山间,山峦叠翠,奇峰林立,山泉叮咚,仙境迭出。临涧可观峡闻涛,小憩可与鸟共舞,朝夕能观日出日落,雾雨可赏雾海灵光,真乃人间仙境,不可多得。故有仙居,辘轳城,马奇寨,砂驼,坂窑等诸多古城遗址。尤其两山依峡谷激流为天然屏障,历代图天下者,固守山寨,逐鹿太行,争霸中原的故事流传不息,脍炙人口。为历史名山积演下丰厚的文化资源。使八泉峡风景区锦上添花。 峡以险峻争雄,以水扬名。蜿蜒11公里的长峡,如同一幅泼墨长卷,将峡谷气势、山泉飞瀑,激流浪花、奇峰异石浓缩于此,形成一幅巨大的山峡风景画。荡舟湖面或逆流而上,“画卷沿画轴徐徐展开”,环顾两岸,绝壁如削,对峙高耸,雄伟壮观,撼人心魄;岸边崖间涌泉突突,水柱列列,迭迭飞瀑,泻银流玉,诸泉汇谷,声若洪钟。使雄伟壮观的峡谷,增添了无尽的灵气,故有淇河主源,“太行第一水峡”之称。举首仰望,峡顶峰头,日月孕育,风雨雕蚀,奇石如笋,洞若门户。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同一条峡谷,同一面崖体,同一条河床间,依次出露出元古界长城季红砂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石灰溶岩、页岩等三大古岩层,随岩层的逐层逐季形成,全面展示出了远古海洋生物漫长的进化史。素有“古代海洋博物馆”之称。国家地质专家考察后惊叹的赞到:八泉峡是太行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中心区,出露的片麻岩是国内一大奇迹。据中科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的专家们确认,八泉峡属“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太行第一雄峡”。是自然观光,生态旅游、地质科考、休闲度假的理想佳地。 地址: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 类型:峡谷森林瀑布池塘 门票: 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紫团山成人票 155元 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单程电梯缆车+单程游船+往返观光车成人票180元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红豆峡紫团山壶关青龙峡 |
壶关三嵕庙 | 壶关三嵕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嵕庙 三嵕庙(第五批国保) 时代:金至清 地址:壶关县城南12公里黄家川南阳护村 始建于金大定十七年(1175年),明代曾予增建,清代又进行过修葺。现存建筑正殿为金代原构,香亭与钟、鼓楼为明代遗构,余皆清代所建。 庙坐北朝南,以山门为界,分上、下两院。总面积1706.39平方米。上院中轴线上建有正殿、香亭,正殿两侧置耳房三间,香亭与山门之间两侧各设廊庑七间,紧靠东西廊庑的南面分别建钟、鼓楼。 正殿位于寺宇最北端,金大定十七年(1175年)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平面略近方形。前檐装修为四扇格子门,明间为球纹格眼,次间为球纹方格眼。柱子均为砂岩石制成,侧角生起显著。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计心造。殿内彻上露明造,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殿内下肩墙高0.6l米,叠涩砌筑,早期风格明显。 香亭位于大殿的前方,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四檩卷棚硬山顶。檐下斗栱三踩单下昂计心造,里转华栱制成沓头承托四架梁,耍头作单幅云。 钟、鼓楼建于东西廊房的南面,且墙体相接,下层为砖石结构,面宽、进深一间,正面做有门窗装修。上层为石柱木梁架结构,面宽两间,进深一间,四檩卷棚悬山屋顶。 |
女妖洞 | 女妖洞实为一悬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深无底,号称天下"第一无底洞"。洞内钟乳石壁立,怪石千姿百态。有金瓜吊灯、鱼跃深潭、水怪出洞、小妖吃奶、群妖坐殿、金瓶溢酒等上百个景观,全是千万年来自然形成,无一点人工雕凿之痕迹。女妖洞风景区东邻河南林州市30公里,西距壶关县城40公里,为太行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区之一。 女妖洞,因相传此洞曾是一女妖栖身而得名。更因宋朝杨六郎大战女妖的民间传说而名扬于世。宋咸平年间淅河两岸百姓深受女妖之害杨六郎率军途经此处,水月观音托梦给他:"为国尽忠,为民除害,元帅本色也"翌日,杨六郎率兵大战女妖,终将女妖降伏,从此百姓得安宁。传说固然美丽,但怎能胜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女妖洞外,风光无限。垂帘洞瀑,青潭碧波,尤至夏季洞水如柱,喷涌而出,顺山势自上而下,形成上、中、下三叠潭布,抛银散玉,奔流东去。水增添了山的灵气,山造就了水的隽永。景区内的观音洞、柿树湾、果树坪、香椿树、枣树坡、太行人家小院及周围的天柱峰、抱娘峰、杨景寨、鳄鱼沟等景观定会使您留恋忘返。 |
壶关青龙峡 | 青龙峡原生态自然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壶关县大河村。融青山、绿水、峡谷、洞穴、热情漂流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纳太行山国家地质博物馆、山道雄关、战事翰墨等人文景观于一身。游程约需4小时。这里气候温润宜人,林木浓荫蔽日。有刀削斧劈般的雄宏悬崖、千姿百态的象形山石、幽深清凉的洞穴、优质甘洌的山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珍异稀有的动物、美丽动人的传说、风情独具的社火……。一切皆原汁原味。来此,远离闹市喧嚣,身置山水静地,回归天成自然,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作为青龙峡景区配套设施的准四星大河宾馆,环境优美、设施典雅、服务周到、至尊享受。宾馆备有豪华套房、高档标间、普通标房;大、中、小会议室;大、中、小餐厅;棋牌室、健身房、演艺厅等一应俱全。可同时接纳二百人住宿,三百人会议,五百人就餐。餐饮荟萃本土厨艺,风味独特。乡村篝火晚会,纵情狂欢,通宵达旦。消夜特色一眼,口人心弦,乐而忘寝。欢迎您下榻大河宾馆! 青龙峡呈南北走向,全长5公里,其中点缀着青龙潭、莲花台、狐仙洞、马奇寨等4个景点。因峡内有青龙潭,故名青龙峡。青龙峡自然风光优美,是休闲、度假旅游胜地。青龙峡南口宽阔敞开,两侧山峰平缓低矮,遥相对峙。漫竺竺苎筌:柏、柿、枣树,花草丛生,遍地青翠,万紫千红。谷底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灵石,最小的可拿到手中把玩,最大的一块灵石为长方形,长15米、高15米、宽3米,孤零零地矗立在小山丘上。令人惊奇的是,在大石顶上长着一棵翠柏,四季郁郁葱葱。距大灵石不远处,在峡谷底部有一个河床断层,溪水从断层悬崖峭壁峭壁顶端跌入深潭,形成巨大的瀑布,瀑布落差30多米,宽2米,水声如雷贯耳。长年累月瀑布冲刷形成水潭。水潭面积200余平方米,深10余米,潭水青翠碧绿如染。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青龙潭内有一条青龙,温顺可爱,乖巧伶俐,喜欢与人嬉戏,故人们为水潭起名叫青龙潭,也叫乖龙潭。 游客前行到青龙峡中部,发现在悬崖峭壁的顶端,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洞口,大洞口有外、里两个洞窟,泉水从洞中流出,这就是狐仙洞。狐仙洞全长400米,大洞口为长方形,宽3米、高5米;小洞口为正方形,长、宽均为3米;大、小洞口相距3米,因狐狸偶尔在洞0没,故名狐仙洞。狐仙洞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具有发育明显的岩溶地貌,钟乳石构成各种溶洞景观。进人大洞口,有外、里两个洞窟,外洞右侧洞壁上有形似各种花卉的钟乳石图案,左侧洞壁上有形似游龙飞舞的钟乳石图案,一直延伸到旁边的小洞中去。里洞顶端有一块突出的巨型钟乳石,直对着洞口,形状颇似青蛙,蛙口喷出高20余米、宽2米的瀑布,落在洞窟底部,缓缓流到洞外。据当地民间传说:从狐仙洞流出的泉水是洞中狐狸成仙后留下的神水,喝多了可以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离开狐仙洞继续前行,便来到了青龙峡尽头。在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天然石台。石台坐北朝南,台中间有石灰岩天然溶洞,洞口有莲花状钟乳石,泉水从洞口喷涌而出,形成喷泉,喷泉状如莲花,故名莲花台。莲花台与谷底落差100余米,随年降水量变化,喷泉莲花初萌于春,盛开于夏,衰落于秋,枯萎于冬。同时随日照强度变化,泉水呈现出白、赤、橙、黄、绿、青、蓝、紫八种颜色,好似盛开的八色莲花,从谷底望去,煞是好看。 距莲花台不远处的药王山巅上,至今仍留有古代营寨遗址,营寨长官是总兵马奇,故称马总兵寨。马总兵寨雄踞在药王山巅高地上,海拔1190米,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马总兵寨四周垒有坚固的石城墙,墙上有耸立垛口,墙里建有碉堡、房屋等军事设施,利于驻兵防守,出征打仗。另外也设有舂臼、碾盘等生活没施,又使营寨具备了生活功能。马总兵寨西有古寺院遗址,里面留有佛堂、石碑等遗迹,这一切都让游客不难想见当年营寨和寺院的繁盛。如今已是残垣断壁、瓦砾成堆的废墟,变成今天留给世人的旅游景点,到这里参观游览的客人络绎不绝,倾听导游讲述着马总兵寨的古老民间传说。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候,马奇总兵驻守山寨,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他听说寨西寺院里的僧侣依仗武功高强,残害百姓,非常生气,便率兵拆毁寺院,杀掉僧侣,受到百姓的爱戴。 门票 门票70人民币 景点位置 山西长治壶关县桥上乡大河村 太行山大峡谷黑龙潭景区红豆峡紫团山八泉峡 |
真泽二仙宫 | 真泽二仙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泽二仙宫 真泽二仙宫(第五批国保) 时代:元 地址:壶关县城东南45公里的树掌镇神郊村 真泽宫俗称二仙庙、奶奶庙,始建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形成五进院建筑格局。 二仙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中轴线依次有牌坊、山门、当央殿、真泽寝宫、圣公母大殿。 当央殿为真泽宫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双下昂,计心造。殿内梁架粗犷,为典型元代建筑。殿内东、西、北绘有壁画,面积约76.2平方米。 寝宫为二仙宫主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为明代遗物。殿内塑二仙真人卧像,四壁绘神态各异的百子图,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寝宫两侧分别有插花楼,并有楼式廊房各九间分布东西。殿内木质构件均为明代遗物。 真泽宫现存宋、元、明、清、民国历代碑碣38通。 |
真泽宫 | 真泽宫位于壶关县神郊村,始建于唐乾宇初年。宋元明清均有修葺。宫内供奉两位女神,叫“真泽娘娘”。当地老百姓叫“老奶奶”,相传与高平县“老奶奶”是姊妹关系。高平县地处上党南部,是女娲补天事迹的发生地。据中国社科院专家考证,所谓女娲补天,就是在人类史前文化时期发生了一次大的流星雨,这场流星雨,从河套地区到河北邢台,一溜砸了下来,白洋淀就是其中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女娲部落赖以居住的“娲皇窟”(天然的崖洞)当然不能幸免。女娲所补之“天”就是崖洞的洞顶。因此,晋东南与河北、河南交界处多“奶奶庙”,以河北涉县“娲皇宫”规模最大。“真泽宫”也是其中一处。该庙座北向南,背靠青山而建,面对翠微峰。五进院落,规模宏大,建制完整。现存建筑有:牌房、山门、望河楼、钟鼓楼、戏楼、梳妆搂等,共计200余间。美丽的传说、精美的建筑,是壶关县境内游人必至之地。 |
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 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西省东南太行山中段,壶关县东部,是一座以峡谷群构造地貌、水体景观、典型地质剖面为主体,以人文历史和生态并重,集科学研究普及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
分水岭古墓群 | 分水岭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南部的分水岭一带,是古代的一个墓群。亩墓中的文物古迹,为研究长治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1957年以来,市博物馆配合山西中文物部门对分水岭的占墓群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清理。现巳发掘清理春秋、战园、汉代及其以后的墓葬270多座,出土了大批石器、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琉璃器、铜器、铁器等数千件,其中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装饰器等珍贵文物。分水岭战国车马坑于1972中发掘,坑中有木构车两排,共17辆,独辕双轮,车轮交于车厢。这批文物中,许多都是稀世珍品,如错金铜豆、铜犀立人擎盘、兽耳垒、提梁香、乌柱盘、宜乘之朝戈、编钟等,其中的错金铜豆、铜犀立人擎盘等文物还被选送到国外展览。分水岭古墓群是我市的一个极有考古价值的地下宝藏。 景点位置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武乡县分水岭 |
大河古村 | 大河村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长治市壶关县东南,太行山旅游开发区腹地,毗邻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这里海拔400多米,一年收两季庄稼,全村800口人,全村村民多数经营旅游产业生存,是旅游开发的最佳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大河古村已经形成了以青龙峡、大河热情漂流、中国攀岩基地国际攀岩赛等为主的自然风光和户外娱乐景区;以佛寿塔、报恩精舍、佛缘桥和观音寺等为主的佛教文化线路;以大河关晋豫商路古驿道、相传曹操当年住过的老客栈和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为主的融历史文化和科教功能的景点,同时还有三星级大河宾馆和不同规格的农家乐客栈为远道而来游客提客房、餐饮、娱乐等服务。 |
古佛堂 | 在长治县城北5公里东呈村左侧。创始年代无考。相传古时此地土崖崩陷,凸出一丘,形如佛像,人称古佛,建庙祀之。元明清都有重修。现存中轴线上的南轩和前后二殿为元代遗构,其余都是明清建筑。三座殿宇均为五开间,悬山顶,檐下除柱头铺作外,各施补间兰拱一朵。前殿五铺作双下昂,后殿六铺单抄作下昂,南轩五铺作双抄,用材规整,制作工精,结构严实。殿内梁架全为彻上露明造,梁枋断面多为原材料砍制后使用,规格不一,手法简朴,具有元代特征。殿顶琉璃吻、兽、龙、凤、狮、象、仙人、武士、天马等构件,为明成化年间烧制,图案精细,神态生动,色彩富丽。 |
壶关旱地西红柿 | 店上镇位于壶关县东南18公里处,居壶关县中心腹地,共有9000余户、32000口人、耕地35000亩,是一个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镇。 旱地西红柿种植是店上镇特色种植的一大亮点,也是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店上镇旱地西红柿种植已有10余年历史,主要种植村包括长林村、绍良村等十五、六个村。2011年底,全镇旱地西红柿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亩产量达10000—13000余斤,亩均纯收入达6000—9000余元。 旱地西红柿种植的主要模式是公司化经营,兼有农户个人种植。公司化经营模式是,农户将个人土地租给懂技术、会经营的种植公司等组织,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该种植模式是店上镇的主导。 采收等。从近几年种植经验看,亩产量至少在1万斤以上,亩均纯收入达到6000—9000余元。 旱地西红柿种植种植时间在4、5月份,采收在9—11月份,由于该品种肥料好,光照时间长,口味绵甜,含糖量高,既是营养丰富的水果,也是味道独特的蔬菜,因此该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城乡广大居民喜爱,除在当地畅销外,产品还远销至河南、山东、河北以及省内各大超市。 |
壶关党参 | 近日,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传来消息,我省壶关县的“壶关党参”,通过原产地证明商标的初审。 壶关县种植历史达千年的中药材党参—“壶关党参”地理商标历史三年即将注册成功。地理商标主要用于证明该商品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壶关党参”产于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据记载,壶关县党参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汉唐,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太行山大峡谷中的紫团山党参为参中极品,一直是历朝皇室的御用贡品,宋朝大词人苏轼,曾些诗《紫团参寄王定国》对紫团参称颂备至。 据记载,壶关县党参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汉唐,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太行大峡谷中的紫团山党参为参中极品,一直是历朝皇室的御用贡品。 近年来,由于没有品牌,无法形成规模合力和品质优势,壶关党参的种植和市场一直在小范围发展、未能形成气候。为使紫团山党参重获新生,2008年,由壶关县中药材协会作为申请人,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原产地证明商标的申请。期间,经过六次资料补充,终于通过初审。 目前,壶关党参的种植已覆盖该县大部分乡镇,种植面积达到了600余亩。“壶关党参”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后,将大大提高“壶关党参”的知名度,使这一古老的药材品种焕发新的生机。 |
上党土蜂蜜 | 上党土蜂蜜是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的特产。中华蜂在民间俗称土蜂,只有这种蜂产的蜜才叫土蜂蜜。上党土蜂蜜是当地高寒森林各种植物的花蜜,其蜜色泽深、口感清香而浓郁,富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由于酿蜜周期长、蜜源稀少被誉为“蜜之珍品”。 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古时对长治的雅称。《荀子》称为“上地”。“上党”的意思,就是高处的、上面的地方,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土蜂蜜又称野蜂蜂蜜,就是中华蜂采集本土百花而成,产量稀缺,山区放养无污染。相比比传统蜂蜜在美容,减肥,养生方面效果更好。 土蜂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酶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润肠、润肺、解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效。对保护心血管状动脉和营养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特点 1、土蜂蜜产量少。 2、土蜂蜜细腻得多。 3、土蜂不需要人工喂养所以蜜的纯度高没有白糖。 4、不用药,因为中蜂的生存能力强少病所以蜜没有药物残渣。 5、土蜂生活在山区所以污染少,零散蜜多,花的数量不多但是品种多,所以营养更丰富成分更多。所谓的药用蜂蜜就在于土蜂采集的花类别特多而且干净。 6、土蜂耐寒对冬春季的柃蜜即野桂花蜜利用非常好,意蜂根本不能利用。而此蜜就是人们常说的“蜜皇”可以用纸包也不会渗透出来,样子特别像猪油但是清香而不腻。街道上卖的假蜜香得太浓实际上是香精的气味。而其蜜色泽金黄、口味独特、纯净无杂,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酶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润肠、润肺、解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主要功效 1.延年益寿:全面调理身体机能 2.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防止营养不良。 3.美容养颜、润肤、防皱去斑。 4.促进消化吸收,增加食欲 5.抗菌作用,增强免疫力 6.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 7.护肝作用:对慢性肝炎有调理作用 8.催眠作用:对失眠多梦有效 9.通便作用:清热解毒 10.消除疲劳,增强体力 上党土蜂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上党(长治市古称)土蜂蜜产地范围包括长治市壶关县;壶关县桥上镇、黄山乡、树掌镇、晋庄镇、白尺镇,黎城县南区程家山镇,黎城县北区;屯留县、沁源县余吾镇、吾元镇、张店镇、法中乡、中峪乡、交口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4"—112°51",北纬36°21"—36°37",总生产面积1200公顷。目前年产上党土蜂蜜40吨。五年后可达1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上党土蜂蜜常温下呈深琥珀色、流体状,清澈透明、状如清油,半结晶、结晶后为蜡状,色泽各异、别具一格、口感甜润、清香可口、有百花淡雅香味。2、内在品质指标:果糖和葡萄糖检测总量为≥60.2%,淀粉酶活性≥7.14mL/hg,镁元素总量≥1.05mg/100g,钙元素总量≥6.78mg/100g,钾元素总量≥70.7mg/100g,氨基酸总量≥70.7mg/100g。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执行国家强制性理化要求和推荐性理化要求。安全生产符合GB14963标准和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要求。4、包装物、包先标识相关规定。接触蜂蜜的包装容器,包括原蜜罐、成品罐,生产成套设备,包括过滤器、搅拌罐符合国家GB18796—2005要求。商标设计标识符合GB191标准规定,包装箱及礼盒符合GB7718要求。 |
上党腊驴肉 |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驴肉肌间结缔组织不甚发达,故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在80年代全国熟肉制品评审上,腊驴肉受到与会者的好评。此外还有长子炒饼、潞城甩饼 、长治三和面 、襄垣荤汤素饺 、酥火烧 、团子和软米糕、 壶关羊汤 、沁县干馍 、武乡枣糕 等等。 |
壶关辛寨老陈醋 | 壶关辛寨老陈醋是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辛寨村的特产。壶关县陈醋酿造历史悠久,颇负盛名,以辛寨村为盛,有“上党醋乡”之称,曾是宋代贡品。辛寨老陈醋选料精良,配方独特,具有味道醇香,去腥解毒,消食化痰,开胃健脾,润肤美容之功能。长期使用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山西辛寨绿色醋业有限公司位于“太行山大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上党老陈醋之乡”辛寨村,是长治市委、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绿色陈醋生产基地。 山西辛寨绿色醋业有限公司系专业的陈醋酿造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完成了一系列技改项目,并将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引入酿制领域。现已形成集原料基地、科研开发、加工酿造、文化发掘、包装运输、营销为一体的专一食品制造商。特别是近年来,公司以年均60%以上的速度快速崛起,总资产达到3700万元,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配套建设了优质小米、玉米原料基地,年产各类陈醋5000余吨。“辛世方”牌小米腌蛋醋是公司的主导产品,2002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相继获得:“山西省十佳健康产品”“山西省优秀农产品”“十佳品牌有机食品基地”“山西民营科技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AA级信用度企业”“标兵企业”等称号。全部产品达到山西省质量信誉等级双A标准。 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递增,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开发生产出“辛世方”牌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等小米老陈醋、小米陈醋、小米腌蛋醋三大系列二十余个品种。产品选料考究,酿工精当,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嫁接,浑然天成。其色深紫、其味绵长、清香四溢、益寿延年,可谓餐饭调味珍品,居家必备良方。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信誉卓著、口碑万千。 山西辛寨绿色醋业有限公司以“发展绿色醋业,振兴区域经济”为己任,“质量立企、人才兴企、科技强企、依法治企、以德办企、文化建企”为宗旨,专心致志酿造你我美好生活! |
壶关小车刀切糕 | 壶关小车刀切糕 小车刀切糕为壶关粗粮细做的一种传统食品。这种刀切糕是选用上好黍米、红枣等蒸制而成,其质地细腻,甜香宜人。壶关有名的特产小吃。 说起“小车刀切糕”,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离壶关县城40公里的东南方,有一座奇峰怪峦、山水成趣的紫团山。半山腰有一孔紫云洞,洞中的乳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洞前有一白龙潭,潭内瀑布急泻,犹如巨龙从天而降,洞顶有一座白云寺,寺内住着10多个和尚。他们每天除烧香拜佛、吃斋行善外,靠着天然条件,还在白龙潭周围种了枣树、黍子、谷子、玉米和蔬菜。和尚们逢年过节常用黄米(黍子脱壳后的米)、大枣制成甜食稀粥改善生活。有一年春节,老方丈让才来的小和尚到灶房烧煮稀粥。在做饭的过程中,小和尚用勺搅粥时,用力过大,把锅磕出了一道纹。小和尚不敢说,结果稀汤顺缝流走,稀汤变成了粥。老方丈问明情况,只好让大家舀到碗里吃。谁知黄米黏性大舀不出来,只好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片让大家吃。老和尚边吃边说:“这东西黏糊糊黄澄澄甜滋滋的,就叫黄米枣糕吧。”小和尚长大还俗后,将制作黄米枣糕的技术传到了壶关民间。逢年过节壶关人总是蒸上黄米枣糕,相互赠送,大户人家还推上小车给亲友赠送,走一处切一片,这便是小车刀切糕的来历。 |
壶关腌蛋醋 | 单位:长治壶关辛寨绿色醋业有限公司 所在地: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所在行业:其它 地址:壶关县黄山乡辛寨村邮政编码:047300 联系人:辛世芳移动电话:13835533664 固定电话:0355-8665600 电子邮件:hgxslscy@126.com 经营产品:醋 单位简介:治壶关辛寨绿色醋业有限公司位于“上党醋乡”辛寨村,占地13000平米,资产2200万元,员工157人,建设绿色原料基地2400亩,年产各类陈醋5000余吨,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绿色陈醋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辛寨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司先继完成一系列技改项目,将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引入酿造领域,开发生产出“辛世方”牌小米腌蛋醋、小米老陈醋、小米陈醋、上党香醋四大系列三十余个品种。辛寨醋清香芬芳,韵味厚重,绿色美味,安全健康,荣获国家、省市多项大奖,其小米腌蛋醋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产品。 |
壶关羊汤 | 壶关羊汤 壶关羊汤是上党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它同我省雁北一带的羊杂割汤,晋南一带的羊汤泡馍,称之为山西羊汤三大流派。壶关羊汤为全羊汤:头蹄下水胡椒粉,水饺丸子加炖肉,正是“荤素干汤巧调配,一碗汤里有全羊。”因其营养丰富,民间有“冬天喝羊汤,驱寒暖身增营养。伏天喝羊汤,温胃止泄去肚胀”的歌谣之说。 提起壶关羊汤,还有段传说。相传,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为争夺天下,亲自率领人马北上远征。行至太行山鹅屋岭,山高坡陡,地势险要,人烟稀少,行军几日兵困马乏,缺粮少水,难以前进。眼看着战士们陆续减少,急得曹操整日唉声叹气。忽一日在半山腰见一牧童放一只羊。曹操命令卫士将牧童请来问话。牧童一见曹操气度不凡,威风凛凛,问:“叫我何事?”曹操说:“我军将士几日水米未沾,想借用你这只羊,宰杀了供士兵充饥,日后吾夺得天下,必以重金酬谢。”牧童说:“一只羊怎能供你几万人食用,你看前边山上有那么多山羊,足够你的士兵饱餐一顿。”曹操顺牧童手指的方向,见一片白茫茫的山羊在吃青草,顿时喜出望外,下马大礼参拜牧童,回头一看,已不见牧童。原来牧童是太白金星所化,他去蓬莱路过太行山,看见曹操要遇大难,前来相助。曹操看见空中有红云一朵向东而去,跪拜说:“天助我也!”于是命令将所有的山羊杀掉,取山沟里的水炖羊肉吃,并且将内脏也煮之成汤食而喝。将士们大饱口福,精神振奋,一口气登上了太行山。当地人民为了纪念曹操的北上远征,每到立秋之后,家家户户都要炖羊肉,熬羊汤,煮饺子,炸丸子,喝羊汤。年复一年,这种吃法一直流传至今。 |
清流陶瓷 | 清流陶瓷产于壶关县清流陶瓷厂。以历史悠久、产品新颖、瓷质细腻、质量可靠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主要产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现有20余种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 300多万件。 |
红面擦尖 | 红面擦尖 原料:高梁面粉、白面粉、水。 制作方法: 1、将等量的红面与白面放入盆中,加入约面粉总和6成左右的水,将其和成水调面团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沸,将擦尖擦子架在锅边上,然后一手扶住擦子,一手抓起适量的面团用力向锅中擦下,擦完一块面后,再取一块面用同样的方法加工制作。 3、等其全部加工完成后用大火烧沸,捞出即可食用。 特点:色泽深红,口感筋斗,利口。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特产 |
---|---|
小山南村 |
---- |
沟西坡村 |
---- |
河南村 |
---- |
秦庄村 |
---- |
小北庄村 |
---- |
董家坡村 |
---- |
弿堡村 |
---- |
西堡村 |
---- |
寨上村 |
---- |
南园村 |
---- |
老东河村 |
---- |
四家池村 |
---- |
大山南村 |
---- |
西川底村 |
---- |
东街村 |
---- |
小东河村 |
---- |
程村村 |
---- |
下川村 |
---- |
石岩头村 |
---- |
禾登村 |
---- |
宋堡村 |
---- |
下内村 |
---- |
龙丽庄村 |
---- |
清流村 |
---- |
南关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