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庆阳 >> 庆城县 >> 翟家河乡

翟家河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周祖陵景区(周祖陵森林公园)

周祖陵景区(周祖陵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甘肃庆城县城东山,因山顶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据史料记载:不窋失农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庆阳,在陇东庆阳一带创建了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由于他功绩卓著,死后人们把他葬于此山。  从风城过大桥,到周祖陵山下,经过茂密的林带和蜿蜓崎岖的简易公路可达停车场,停车场上面的建筑群用822个石台阶连接在一起。山顶周祖文化区,总体布局严谨规范,错落有致。  首先是肇周圣祖牌坊,正面有杨成武上将题写的“肇周圣祖”四个刚劲大字,字的两边四个柱子上刻有两副对联,正联为“望天门三皇五帝周祖名峰群仙聚会,思庆洲岐傅李米人杰地灵万众来朝”。次联是“绝顶始知世外境,凭栏一望古今天”。牌坊的背面有“钟灵毓秀”四个大字。  穿过牌坊,正面就是周祖大殿,大殿建于平台之上。殿内正面有周先祖不窋、儿子鞠陶、孙子公刘三尊雕塑神像,像高2.8米,体态逼真,栩栩如生。殿内两侧还有庆节、皇仆等十尊画像,整个大殿显得典雅、肃穆。周祖大殿的西北角为周祖不窋的陵亭。亭后是周祖碑亭,石碑正面有“周祖陵”三个大字。  八卦亭位于周祖大殿东南侧,八卦亭的南面为三十八王庙,庙为五间歇山前廊殿,建筑面积174.41平方米,共22个明柱,  内有从文王姬昌到赧王姬延共三十八尊塑像和画像,设计典雅,形象逼真。八卦亭的东侧则为簪尖式碑廊。西面为览风亭,是观看游览风景之地。   地址: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东山  开放时间:  8:00-18:00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南大街,展厅共分为红色热土、留守岁月、军民生产、陇东教育、民主建设、红色记忆六个单元。   1937年10月至1946年4月,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部及其770团作为留守部队,奉命进驻庆城县。385旅旅部驻防在庆阳,770团团部驻防在庆阳驿马关。  385旅驻防庆阳的8年期间,集生产、训练、战斗于一体,垦荒屯田,固守城防,与国民党顽固派开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939年1月,国民党中央制定并实施“溶共、防共、限共、-”政策,国民党陇东驻军与地方保安队勾结,向385旅进攻,挑起了多次武装摩擦事件。385旅在旅长王维舟、副旅长-带领下,取得了以镇、宁事件为代表的反摩擦斗争胜利,给予敌军有力回击,迫使对方与我谈判,保证了边区的安定。  在训练和斗争间隙,386旅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展了大生产运动。770团在团长张才千、政委宋学华的带领下,来到荒无人烟的大、小凤川,在2年的时间里共开荒34000多亩,饲养大牲畜14万头,养羊68.7万多只。不仅保障了部队供应还提供粮食支援前线。385旅在开荒种地的同时,先后办起了光华制造厂、造币厂等13处工厂,解决了边区的日常供应。  1940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成立陇东分区,管理庆阳(现庆城县)、合水、镇原3县,庆城为陇东特委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陇东分区专员公署所在地。  为了适应革命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940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应陇东分区的要求决定办一所中学,并由教育厅委派陆为公、孙萍前往庆阳城筹办。他们在陇东分区领导和支持下,按照边区政府“少花钱,多办事。要想尽一切办法,能在半年开学”的指示精神,利用庆城南街一座旧文庙,一边建校舍,一边动员招收学生,在经费不足2000元的困难条件下,用5个多月时间完成了陇东中学的筹建工作。9月1日,陇东中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毛泽东亲笔题写了“陇东中学”校名。陇东中学是一所包括师范班在内的普通初级中学,受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直接领导。办学宗旨是“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培养抗战救国人才”。边区政府任命陇东特委书记马文瑞兼任校长,赵长远为专职副校长,陆为公为教导主任兼总务主任,孙萍为副主任。  陇东中学创办之初仅有11名教职工,首届招生122人。1942年以首届陇东中学毕业生为主的陇东学生观光团赴延安参观学习,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1948年,奉上级指示,将陇东中学改为陇东分区党校。   1941年庆城县举办县参议员选举,按照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党内指示信的要求,选举后产生的参议员和县政府人员里,共产党员人数被严格控制在三分之一,党外人士有职有权,使其真正成为民主建政的模范。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2011年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梦阳亭

  李梦阳亭  李梦阳:文学家,诗人。字献吉,号空同子.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一四七三年】明陕西庆阳【今甘肃庆阳】人。弘治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因反对宦官刘瑾下狱。瑾败,迁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文风,与何景明等人遥相呼应,是为“前七子”领袖。李梦阳为“有明一代研究唐诗的重要学者,中国古代文坛上胆大包天的诗人”(郭卓茂语)。李氏诗歌理论批评方面贡献最大,他所提出的“古体学习汉魏,近体学唐诗”,“真诗乃在民间”,影响相当深远。其复古倾向,几有不良。其诗虽因偏重推拟唐人,不免流于肤廓,然境界开阔,笔力苍劲,气象高古,遇时感事,针砭时弊,多有感人。李氏论诗重法,对民歌在文学上价值有所肯定,时至今日,余音袅袅,流向深远。李梦阳有《空同集》行世,凡一千八百又七篇(首),较为丰硕。  庆阳人民永远怀念李梦阳,庆城南设亭立碑以示纪念,其上有著名诗人贺敬之题辞。

周旧邦木坊

周旧邦木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旧邦木坊位于庆城县南大街水利局巷。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   木坊坐北向南,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东西长14米,南北宽4.2米,高12米,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木坊以四根通顶立柱支撑,原有戗柱不存,平板枋上为九踩斗栱支撑檐部出挑,最外部厢栱位置用装饰性的花板。坊顶铺青瓦,庑殿顶正面出垂脊。檐下正中镶匾,匾面正书“周旧邦”三字。   周旧邦木坊气势宏伟,结构复杂,建造工艺精巧,是研究甘青地区古代牌坊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

巨家塬遗址

巨家塬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巨家塬遗址位于庆城县温泉乡巨家塬村东北1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米。1963年局部发掘,在厚约7米的灰绿色淤泥层与黄土质粉砂层相间的河湖相沉积物0土有纳玛象、野马、野驴、披毛犀、赤鹿、普氏羚羊、原始牛等动物化石和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石核等石器。石器多用石英岩砾石或硅质灰岩打制而成。属更新世晚期遗存。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旧石器时-古有重要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宋代砖塔

宋代砖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全国所有的黄土高原残原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黄上层最厚,从而赢得了“天下黄土第一原”的美称。  董志原是庆阳市第一大原,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一块原面。  董志原位于庆阳市中南部,地处泾水之北,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原面面积91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3%。原面北起庆城县驿马镇北原头,南至宁县新华乡南原嘴,东起合水县何家畔乡东原畔,西至肖金镇西原岗,南北最长处  110公里,东西最宽处50公里。黄土层厚度达150-200米。  董志原远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  盛夏时节,当游客从董志原腹地的庆阳市机场乘机起飞,舷窗下便会呈现一个平畴无垠、公路纵横、屋舍棋布、麦浪似海的大平原。四周那神雕鬼塑的沟壑,犹如起伏的黄海波涛拱托着这块大平原。  董志原位于六盘山之东,因六盘山又名陇山,故以董志原为中心的黄上残原总称陇东黄上高原。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据考证。数百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满布沼泽的稀树草原,随着喜马拉雅版块的升高,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形成,西伯利亚的狂飚搬来层层黄土,形成了现在的黄上高原。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赞美过董志原的辽阔坦荡。清末诗人李良栋写道:“深谷峻坡山无峰,万顷干畴出横空;娲皇补天欲取土,始将峰巅移苍穹。”这位诗人以神奇的想象,描绘了董志原奇特的地貌特征,并假设了董志原的成因。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书艺瑰宝黄公碣

  书艺瑰宝黄公碣  在庆城县博物馆的石刻展厅内,展出了数十通四体皆备、风格各异的石刻碑记,其中署名《云亭宴集》的诗碑,令观众拊掌称奇,寻芳恨晚。诗云:  江静明花竹,山空响管弦。风生学士麈,云绕令君筵。越馀百生聚,三吴远接连。庖霜刀落绘,执玉酒明船。叶县飞来舄,壶公谪处天。酌多时暴谑,舞短更成妍。惟我孤登览,观诗未究宣。空馀五字赏,文似两京然。医是肱三折,官当岁九迁。老夫看镜罢,衰白敢争先。  这通诗碑,铭刻着北宋黄庭坚的诗篇和书艺瑰宝,是明代嘉靖戊午年,分守河西道、陕西布政司左参议、南都陈风勒石摹刻的。原置庆城西街考院内,1954年移置鹅池空同阁,1985年藏入博物馆,为甘肃著名的一通诗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慈云寺女真文铁钟

慈云寺女真文铁钟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慈云寺钟楼  在庆城县城西南角,有一座意韵隽永、极具魅力的古典建筑艺术,已成了街肆之中富有生机的“点睛”之笔。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慈云寺钟楼。慈云寺几经改建,现已成为博物馆的住所。巍峨的钟楼以其独特的阅历,婷婷玉立于如今高楼云集的丛林里,深沉地观望着这个城市的变化,吸引着无数游客登临观光。  钟楼坐落在两层10多米高的石砌基座上。一层基座东西北三面有厦房环卫,南部为宽阔的月台。在月台北部有一券形门洞,进门左折,攀登陡峭的石梯,便登上了2层基座。只见8根大木柱矗立在石基之上,支撑着青灰色的歇山式楼顶。顶饰飞檐回环,鸱吻俯仰对峙,筒瓦板瓦上下扣连,附有兽纹的瓦档、滴水组成连续图案,簇拥着楼檐四周。楼内,有一口周可3人合抱、径逾2米、重达4,000公斤的偌大铁钟,在二龙交蟠钮的连接下,高高悬挂于楼中横梁之上。读其铭文,方知此钟铸造于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至今已800岁了。它不仅年高寿长,而且其上有古印度的悉昙文字和汉文数千字,是庆阳历史沿革的佐证,也是研究古代中印语言文字和金代冶炼技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因此,这口铁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已成为祖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庆城普照寺

庆城普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原县政府后院,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距今900多年,是庆城八景中的“普照昏钟”景观,现保留5间正殿,不仅是一处重点文物保护景点,而且是早已闻名的我省现存较古老的大型木结构建筑之一。  普照寺砖塔拆除时,塔内顶层发现了明代11面铜观音、鎏金四臂铜菩萨、诸佛菩萨神僧名经木刻本等珍贵文物多件,对于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周旧邦牌坊

周旧邦牌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旧邦牌坊

庆城县博物馆

庆城县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庆城县博物馆创建于1984年,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位于庆城县普照寺巷1号。截至2010年底,收-史文物、近现代文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等4762件,其中珍贵文物327件,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53件,三级文物250件。陶器、瓷器、青铜器、石器、钱币等历史文物是数量较多的几类藏品,唐代彩绘陶俑是藏品中的精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8年9月9日庆城县博物馆新馆落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新馆占地3960平方米,仿古式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276平方米。设庆城历史沿革、石雕石刻、古生物史前史、岐黄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历代文物精华、唐代彩绘陶俑、革命烽火、书画、经济社会发展10个展室,1个临时展厅和1个多媒体学术交流厅。陈列内容上起远古,下至当代,或为历代名作和精品,或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化石标本。  开放三年多来,累计接待参观约35万人次,每个接待日平均300人次。  馆长:田永强  联系电话:0934—3221903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鹅池洞

  鹅池洞位于庆城县县城东南城垣外的鹅池洞,曾为庆阳八景之一,即“鹅池春水”。相传为周祖不宙养鹅之处,因而得名。昔人依山凿洞,量地为池,以山之清,以地之秀,竖楼阁庙宇,以壮观瞻。漫游其间,满目古趣,满目诗意,使人意趣盎然。  其洞有二:上洞以卵石砌就,石齿相错,上下对穿,曲折幽深;下洞与东河即柔远河相通,洞内石磴相连,极险而陡。洞底水波涟漪,甘凉清冽。水虽在外,内能汲饮。洞顶平坦之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北有关帝庙,由前厅、正殿、庑廊、刀房、山门、戏台等建筑组成,布局谨严,疏密有致。西北为菩萨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诸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南有药王庙,格扇门窗,大红明柱,脊饰人物。、走兽,檐下四周施斗拱彩绘,华丽异常。庙后南城墙壁间,原有范仲淹题写的“飞云破空”四字石劾,高约3丈,字迹遒劲,气势雄伟。东南为六角飞檐文昌阁,内置宋庆州知州蒋之奇“创修鹅池临川阁诗碑”、明洪武通判吴士英“鹅池铭碑”及民国年间驻庆官吏“鹅池诗碑”、“留别庆阻父老诗碑”等十余通碑记,可谓真、草、隶、篆四体皆备,颜、柳、欧、赵不同流派,应有尽有。靠池边沿处为6柱3间重檐式鹅池亭,登亭仰观周祖遗陵,郁郁葱葱;俯瞰东河流水,碧波粼粼。山色水波,交相辉映,云气岚光,缥缈无穷,更显得云从天际来,雾自脚底生。正如清代庆阳知府善昌诗中描述的“古寺半崖悬,楼台跨涧边;水潆百练曲,山抱翠屏圆”。  因鹅池洞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故此历代官吏和文人墨客多有往来,或观景吟哦,或携友酬唱,留下不少清词丽句;兼以佛、道、儒各教徒于庙宇顶礼膜拜,愈显繁盛景象。因此,鹅池胜景名震遐迩,千百年来成为陇东人民向往的胜地。  斗转星移,沧桑变迁,鹅池胜景的命运也随着治而建、乱而毁的规律浮沉。自清代同治以来虽屡遭兵燹斧斤之患,亭台楼阁焚毁殆尽,钟磬碑碣荡然无存,但仍留下了上、下古洞与数棵参天古柏。那曲径通幽的古洞,深沉地记录着自己历经沧桑的独特阅历,在浑然不觉之间,成了千岁智者、博学老人。那盘龙般躯干的古柏,在古铜色的皮肤上,仿佛镌刻着泾河流域的世态人情和雨露风霜。  据清理下洞时出土的碑文记载,鹅池洞为唐末安化郡从事李克新所疏浚,是说由李克新做了疏通的工作,并非始建。始建于何代,已不可考。宋庆历七年、明正德九年、嘉靖五年和清乾隆、光绪年间均重修。上洞由鹅池巷底斜下,贯穿城垣,直达庙院。洞口上方有楷书“鹅池洞”3字石匾,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山西绛州河津泰顺成巨商投资重建。全洞通由河卵石嵌砌成拱形,台阶5级一组,均以巨型石条铺设而成,层层向下延伸,全长37米。下洞全长29米,由石条嵌砌而成。越过四道洞门,穿过空旷天井,踏过陡峭天梯,便进入谓之“洞下洞”的石洞底部。底洞长15米,高8米,宽3米。在其尽头凿有方形水池一口,池底与东河贯通,以备城内居民饮水。另在底洞南壁,遗存有摩崖石刻7方,分别为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经略安抚使施昌言“再浚鹅池洞泉”石刻;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庆州知事王举元“鹅池记事”石刻;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同知府事崔口等“同观鹅池记”石刻;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兵备副使张澜“重浚鹅池”石刻;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江都进士萧海“鹅池铭并序”石刻;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同知府事白镒“鹅池记事”石刻;还有嘉靖王荩“观鹅池诗”石刻。诗中吟道:鹅池百丈下通泉,城古池开不记年。洞口灵涵神自护,河流巧借味应偏。兵家宛若生民计,分野森看并度连。巡历偶经瞻口久,奇功好为昔人传。  这首清词丽句足以说明,鹅池洞曾吸引着众多文人官宦纷至沓来,访古寻幽。它所保存的石洞建筑、书法艺术、诗词碑刻、地方官制等等及所承载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更会让每一个面对它的人感受到穿越千年时光的一种真实和丰富。  博览与猎奇,是古今众多游人的喜好,将自身融于自然,返朴归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可谓人生一大快事!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鹅池洞以它古老而神秘诱人的魅力,将会吸引更多探奇览胜的旅游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天庆观老子道德经幢

天庆观老子道德经幢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祐德观老君殿前。共2通,幢为八角形石柱,高3.52米,有两层出檐,一层檐底浮雕二龙戏珠;二层出檐雕斗拱饰,檐上仰莲中置石质宝珠。两檐间各面小龛内雕老子像。幢身每面阴刻《老子道德经》-6行,每行76字。系景祐四年(1037)知庆州康德舆立。1985年移存县博物馆。保存较好,对研究道教史有重要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明摹刻黄庭坚云亭宴集诗碑

明摹刻黄庭坚云亭宴集诗碑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摹刻黄庭坚云亭宴集诗碑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碑通高2.25、宽0.77、厚0.21米。嘉靖三十七年(1558)立。每行14字,由右而左竖写行书五言绝句,每行14字。 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河西道陕西布政使左参议陈凤摹刻立石。此碑原置庆城南考院内,1985年移存县博物馆。保存完好,对研究黄氏书艺有重要价值。

重建宋范韩二公祠堂记碑

重建宋范韩二公祠堂记碑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重建宋范韩二公祠堂记碑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内。通高2.4、宽0.97米。成化十一(1475)年八月立。额题“重建有宋范韩二公祠堂记”。碑阴、阳均有碑文,碑阳碑文楷书竖行24行,每行25字。碑阴除碑文外下部线刻庆阳府地形图。碑文记载宋范仲淹、韩琦出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时在庆阳、延安等地镇守,以御西夏的功绩。刘昭篆额,马文升撰文,朱英书丹。 1985年移存县博物馆。保存完好,对研究明代庆城军事防务有重要价值。

庆城普照寺大殿

庆城普照寺大殿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大殿位于庆城县城北街。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原有五佛殿、三佛殿、眼光殿、岳王庙、钟楼、砖塔等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从宋阜昌八年起,历代都曾集资修缮,民国九年地震后仅存大殿。坐北向南,面阔五间,东西长23.7、南北宽9.5米。正面有斗拱11组,为双抄双下昂,歇山顶。屋脊两端有鸱吻饰。明柱饰彩绘。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建筑制度、建筑特征及建筑技术史有重要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庆阳驴

  庆阳驴体格粗壮结实,体长稍大于体高,结构匀称,头中等大小,颈肌肥大,胸部发育良好,腹部较大,四肢端正,关节明显,蹄大小适中而坚实,性情温驯,行动灵活,毛色以三粉驴为主,还有少量青色和灰色。   庆阳驴1岁时就表现性成熟,公驴1岁半配种,就可使母驴受孕;母驴不到2岁就可产驹。幼驹初生时,公驴重27.5千克,母驴重26.7千克。公驴以2岁半~3岁,母驴以2岁开始配种为宜,饲养好的可利用到20岁。终生可产10胎。屠宰率可达50%以上,净肉率35.7%。   产地及环境   庆阳驴主要产于甘肃省庆阳地区的庆阳、宁县、正宁、镇原、合水等县,以及平凉地区。产区位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海拔1000~1700米,在泾河上游,属温带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10.5℃,最高气温21~40℃,最低气温-15~-30℃,无霜期120~180天,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以7~9月份较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高粱、糜、谷和马铃薯等。此外,还种植苜蓿等牧草,约占耕地面积的6.8%,平均每头大牲畜有苜蓿地1.8亩,加上农副产品的利用,故饲料条件颇好。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形成庆阳驴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分布   庆阳驴重要分布于庆阳地区和平凉地区。   品种特征   庆阳驴属中型驴。体格粗壮结实,体形接近于正方形,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个别驴头稍大,眼大,耳不过长。颈肌厚。胸发育良好,肋骨较拱圆,背腰平直,腹部充实,尻稍斜而不尖,肌肉发育较好。四肢肢势端正,骨量中等,关节大而清楚,肌、腱明显,蹄大小适中。毛色以黑毛为最多,黑毛驴的嘴周围、眼圈和腹下,包括四肢上部内侧,多为灰白色或淡灰色;其次尚有青毛和灰毛两种毛色,数量都不多。   地域范围   庆阳驴的主产区是以董志塬为中心的西峰区、庆城县全县和相邻宁县的和盛、焦村,镇原县的屯字、上肖、孟坝、临泾,环县的曲子、木钵,合水县的何家畔、板桥等地,目前存栏2.55万头,年出栏0.6万头,生产驴肉5.4万kg。产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泾河上游。西南至镇原县,西北接环县,东临合水,南靠宁县,北到华池,界于东经106°24′~108°42′,北纬35°25′~37°9′。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   

庆阳香包

  庆阳特产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绌绌"又名藏针绣,其特点是把针线藏起来,以造型状物、形神兼备而不见针线为佳境,其工艺流程包括创意、选料、剪裁、状物等环节。当地流传的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庆阳的一种民间民俗物品。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   庆阳香包产地范围为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肖金镇、彭原乡、什社乡、显胜乡、温泉乡、后官寨乡,庆城县驿马镇、庆城镇、玄马镇、熊家庙乡、赤城乡、白马铺乡、桐川乡、太白粱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宁县新宁镇、平子镇、早胜镇、长庆桥镇、和盛镇、新庄镇、米桥乡、良平乡、中村乡、太昌乡、焦村乡、南义乡、瓦斜乡、金村乡、春荣乡,正宁县山河镇、榆林子镇、宫河镇、永和镇、月明乡、西坡乡、永正乡、周家乡、罗川乡、湫头乡、五顷塬回族乡、三嘉乡,合水县西华池镇、老城镇、吉岘乡、何家畔乡、定祥乡、板桥乡、柳沟乡、杨坪乡、蒿嘴铺乡、太白乡、店子乡,环县环城镇、曲子镇、甜水镇、天池乡、演武乡、合道乡、樊家川乡、四合原旅游办、秦团庄乡,华池县悦乐镇、柔远镇、元城镇、温台乡、城壕乡、定汉乡,镇原县城关镇、屯字镇、孟坝镇、三岔镇、平泉镇、开边镇、太平镇、临泾镇、南川乡、上肖乡现辖行政区域。   

庆阳香瓜

  庆阳香瓜栽培历史悠久,地方志、农业志均有记载,久负盛名,因外形呈梨形俗称梨瓜。果面有不规则条纹、条带,成熟后光滑无绒毛,果皮、果肉颜色以浅绿色、绿色为主,果肉肥厚多汁、内腔小。产品肉质细腻,脆甜爽口,香味浓郁,风味突出,品质极佳,老少皆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目前,庆阳香瓜主要分布于全市62个乡镇的川道台地及部分塬区,种植面积达到0.92万公顷。栽培方式有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3项、绿色产品认证1项、发布地方技术标准1个。   地域范围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分别与陕西、宁夏和我省平凉市接壤,介于东经106°21′16″~108°42′48″与北纬35°14′28″~37°9′13″之间,南北长2O7公里,东西跨2O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辖西峰、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华池和环县等7县1区,共116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境内丘陵起伏,川道纵横,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北有羊圈山,东有子午岭,西有六盘山,中部马莲河、蒲河贯穿南北。三山携两河形成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东西隆起,中部下伏,状如簸萁,故有“陇东盆地”之称。 庆阳香瓜主要分布区域介于东经107°10′38″~108°19′,北纬35°14′28″~36°57′,海拔840~1700米,包括西峰区的肖金、董志、什社、显胜、后官寨、温泉、彭原,合水县的吉岘、固城、板桥、老城、西华池、店子,庆城县的玄马、卅铺、庆城镇、蔡家庙、赤城、马岭、高楼、白马、驿马,宁县的新宁、南义、春荣、湘乐、中村、长庆桥、和盛、焦村、太昌、新庄、早胜、瓦斜,正宁县的宫河、周家、榆林子、永正、山河,华池县的悦乐、柔远、城壕、元城、王咀子、上里塬、五蛟、乔河、紫坊、怀安,镇原县的城关、南川、屯字、上肖、太平、临泾、开边、郭原,环县的曲子、木钵、樊家川、环城、洪德等62个乡镇的川道台地及部分塬区,种植面积达到0.92万公顷, 实现总产20.07万吨,总产值达到83152.5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征。外在感官:庆阳香瓜,果形呈梨形,俗称“梨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面有不规则纵向条纹,成熟后光滑无绒毛,香气浓郁持久,芳香诱人。果皮颜色以绿色为主,果肉有浅绿色、绿色;肉厚2~3厘米,腔小,肉质细腻,脆甜多汁,风味纯正,老少皆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内在品质:庆阳香瓜总糖每100克香瓜果肉内含4.4~6.73克,粗纤维0.5~0.6克,钙23.8~26毫克,磷11.3~12毫克,维生素C 11.4~12.3毫克,碳水化合物6.7~10.9克。 (2)安全要求。庆阳香瓜产地环境按照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074-2005(绿色食品 西甜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2374-2013(绿色食品 庆阳市甜瓜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生产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庆阳黑山羊

  庆阳黑山羊是甘肃省庆阳市的特产。庆阳市子午岭林缘区的16个乡镇,以保护、发展庆阳黑山羊为主,建成庆阳优质黑山羊生产基地。庆阳黑山羊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形成历史悠久。主产区华池、环县、合水等地,历来为我省贫瘠山区,干旱少雨,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定。当地干旱多变的气候特点,适宜于羔皮、裘皮羊的生长繁殖。山高坡陡、沟深草矮、干旱缺水的地形,适宜发展体小灵活、适应性强、食物种类广泛、耐粗饲的小型草食反刍家畜——山羊。同时,山区多地方病,交通闭塞,生活困难,人口增长缓慢。在历史上逐步使子午岭一带山区,变成地广人稀的牧业区。当地山高坡陡沟深的复杂地形使善于登山爬坡,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的山羊,较之其它家畜得到充分发展。山羊发展较快,加之羔皮山羊的发展,在群众积极选育和重视饲养管理下,当地山羊品质不断提高,毛色趋向一致,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北农学院-副教授曾向有关部门呼吁引起了重视,并对环县北部和子午岭林缘区的黑山羊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始于1980年,于1982年被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定名为子午岭黑山羊,1988年甘肃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后,命名为陇东黑山羊,即目前的庆阳黑山羊。“封山禁牧”实施以来,羊逐步由放牧半放牧转入舍饲圈养,生产方向也转向肉绒兼用。   庆阳市草场资源丰富,有荒山荒坡和天然草场19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7%,其中可利用草地1034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54%。以早胜牛、庆阳黑山羊、环县滩羊、庆阳驴、紫花苜蓿等为主的名优品种凸显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优势。   庆阳黑山羊作为甘肃省庆阳市特有地方优良种质资源,近年来,随着地方良种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庆阳黑山羊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迫在眉睫,经申请,庆阳市人民政府同意庆阳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作为庆阳黑山羊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庆阳市农牧局随后划定了庆阳黑山羊生产范围,庆阳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筹备申报材料,并对庆阳黑山羊羊肉品质做了专业检测。   2013年,庆阳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庆阳黑山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庆阳黑山羊,是在庆阳境内放牧的陇东黑山羊,主产区东部与陕西省安塞、甘泉、富县、黄陵相结,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县、固原市相联,南部同本省平凉市的泾川、崇信县及陕西省的长武、旬邑等县接壤,北部毗邻宁夏的盐池和陕西省的定边、吴旗诸县。主产区地处东径106°50',至108°70',北纬35°20'~37°20',海拔885~2082m。主产区总面积24334k㎡ ,牧草地仅占耕地面积20.5%,荒地占38.0%,林地占10.6%,其它为12.5%。   

庆阳白瓜子

  白瓜子即西葫芦的种子,是庆阳市的名特产品。   白瓜子的籽实中含有对人体极为重要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热能的补充来源。其所含葫芦素,对胃癌有良好的疗效。白瓜籽人药,可治疗绦虫病。   庆阳出产的白瓜子,以其粒大,皮薄,外观洁白,种仁饱满,含油率高,炒食味香可口,是日常磕食和馈赠亲友的最佳干果, 白瓜子在庆阳的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年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50万公斤以上。种植区域多集中在华池、合水的部分乡镇。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庆阳市所辖华池县的柔远、悦乐、乔河、元城、王咀子、上里塬、怀安、乔川、白马、南梁、林镇、山庄;合水县的太白、蒿咀铺、固城、太莪;宁县的湘乐、盘克、金村、九岘、米桥、平子、良平、早胜;正宁县的永正、山河、西坡;西峰区的肖金、董志、后官寨、彭原;庆城县的土桥、太白梁、蔡口集;镇原县的城关、屯字、开边、平泉、新城;环县的曲子、木钵、樊家川、环城等7县1区4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6′19″~108°42′48″,北纬35°24′38″~36°50′13″   

荞麦精粉

  荞麦精粉是以荞麦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心研制而成。荞麦精粉是一种高钙、高蛋白、高芦丁、低糖、低脂肪的营养食品。据联合国营养组织机构权威认定,其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是人们理想的全能营养食品,乃养生保健之佳品。   经常食用荞麦面不易引起肥胖症,因为荞麦含有营养价值高、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体内不易转化成脂肪,所以不易导致肥胖。另外荞麦中所含的食物纤维是面和米的8倍之多,具有良好的预防便秘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大肠癌和肥胖症有益。   1999年10月第二届日本代替医疗学会发表文章认为:荞麦中含有丰富的PMP(芦丁类强化血管物质),它能抑制血液中脂质上升。临床实验人们服用PMP一月后,血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酸有明显下降。另在大白鼠动物实验中,服用PMP二周后,其脑内神经传递物质有显著增加,据此推测其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益。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大白鼠实验发现,只有荞麦中所含PMP有防治糖尿病效果,它能激活胰腺功能,促进胰岛分泌,降低血糖。   由于PMP能强化毛细血管的弹性,对动脉硬化,改善高血压症,预防脑血管意外也起到一定作用。   由此看来荞麦精粉确是一种十分优良的主食品,尤其适合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中老年人经常食用。

石磨面粉

  石磨面粉,精选陇东地区优质小麦为原料,采用古老传统的石磨工艺,精研细磨而成。石磨在低速运转的过程中,不产生高温,对原粮营养品质的破坏,保留了小麦原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E的含量是普通面粉的18倍,并且含有适量的麦麸和小麦胚芽油,长期食用能预防多种富贵病,适用回归自然的饮食潮流。石磨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口感柔韧、麦香浓郁、营养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   石磨本身含部分矿物质与原料当然摩擦,矿物质元素与原料的养分物质天然混合,浑然一体。石磨面粉保留了小麦的原汁原味,制作的各种食物口感柔韧、麦香浓郁、养分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物。   它的低速研磨特点又保持了面粉的分子结构,无需任何添加剂,在煮面的时候,石磨面粉的面汤颜色呈淡黄色,而其它含有添加剂的面粉面汤颜色呈白色。

庆阳豌豆粉

  豌豆粉为庆阳特产,采用优质豌豆为原料,精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营养丰富,据专家化验分析每百克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20.3克、含钙170毫克、碳150毫克及其它微量元素,且香味浓郁,纯正,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和旅游食用之佳品。   豌豆也是杂粮里面颇具营养的一种食品,而庆阳的豌豆更是独具特色,除了颗粒饱满、品种繁多之外,又因为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原因,所产的豌豆气味香甜、营养丰富,有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钙、磷及微量元素。尤其是用新鲜优质的豌豆精制而成的豌豆粉,不论是做汤或者做主食辅料,食用后都感觉香气浓郁,甘味冗长,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很“给力”。所以,豌豆粉近年来是餐桌上食用和招待亲朋的上等佳品。

庆城三角席

  庆城三角席     三角席,是庆阳宴席中规格最高的一种,以其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     三角席荤素搭配,凉热交错,浓淡相间,甜、咸、酸、辣、麻五味俱全,色、香、味、形样样皆佳。具体吃法为:宾客入席后,先上一道猪头肉、耳朵丝、红烧排骨、鸡翅、鹿角菜、虾米、发菜组成的凉盘,稍后即上热菜。热菜为八碟,可依序陈于席间。酒过数巡,即开始吃饭。吃饭菜共四碗四碟,每碟均以三种菜组成,三菜如三足鼎立,故称“三角席”。即第一次上条子肉一碗,黄焖鸡一碗;第二次上百合酥、张口饺、加三糕三碟;焖蛋、红烧肉、芥末肘子一碟;第三次上五香肉一碗、丸子一碗;第四次上酥饺、翻毛酥、八宝米饭一碟,蒜拌凉羊肉、片粉皮、黄花炖肉一碟。每味菜肴各具特色,或鲜香酥烂,或清爽脆嫩,或馨香浓郁,食者可择其所好,尽情品味。   

庆阳酒枣

  【酒枣】在刚成熟的枣子上喷洒高度白酒,然后将其密封在缸或罐中,一月后可食,很有风味的一个小吃,开车就不要吃了,不要被当成酒驾了。

庆城苦荞茶

  苦荞茶是以黑苦荞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心研制而成。苦荞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原料采集源于高原,产于原生态,富含维生素P(芦丁)和硒元素、高蛋白、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和18种氨基酸。苦荞茶是新型纯天然饮品,开水冲泡,清醇可口,香气浓郁,常饮此茶,益于健康,轻松自然,是居家必备,旅行必带,馈赠尊者、亲朋之佳品。

庆城黄花菜

  庆城特产黄花菜:受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我区所产黄花菜以色泽黄亮,条长肉厚,营养丰富,品质居全国之首,被国家外经贸部命名为“西北特级金针菜”,远销香港、东南亚、日本和欧美。年黄花菜产量为1.3万吨,且正在规划建设规模化黄花菜基地,使其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陇东黄酒

  黄酒,是陇东地区历史悠久(有史千年)、工艺简便、香味浓郁、色泽黄亮、营养丰富的低度饮料。饮之,酸中带甜,甜中略带苦味,酸甜适中,有壮阳、健胃、舒筋、活血、益寿延年之功效,实为居家旅行之上等饮品。     陇东黄酒在本地区极为普遍,家家户户都有可酿造。尤其是庆阳县马岭镇及环县的黄酒最为有名。   

玄马梨枣

  玄马梨枣,产于庆阳县柔远河两岸,形状象梨,通体深红,一般若鸡蛋大小,核小骨脆,香甜微酸,97年兰交会获银质奖,为枣中珍品。( 庆阳地区)

马岭黄酒

  马岭黄酒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名酒。《庆阳县志》载:“十一月,冬至节,祀先。汲水冻冰,做春分酒。”又载:“十二月初八,是日取水酿酒,名曰腊酒。”无论是“春分酒”还是“腊酒”,都是黄酒。黄酒一般在冬天装,尤以春节前最为普遍,几乎家家都装。但县内各地装出的黄酒优劣不一,相比较马岭的黄酒最好。马岭黄酒产地以庆城县马岭镇为中心,向南可以延伸到阜城,向北到达环县的曲子镇。在这块土地上生产出的黄酒劲儿很大(酒精度高),有的可以用火点燃,也能像白酒那样长久存放。有人在1984年冬季用空瓶装了马岭的户酿黄酒,一直存放到现在,20年后酒味犹浓,可谓奇迹。   马岭黄酒,色泽鲜亮,犹如琥珀;味苦透甘,甜酸适中;涩辣俱有,香气浓郁;醇和鲜爽,回味绵长。   马岭黄酒不仅可口,而且具有舒筋活血、清心化淤、驱风散寒、养颜益肤的功效。黄酒要烧开喝,冷喝伤人。烧黄酒,用沙锅子烧最好,可以保持酒不变味。喝马岭黄酒要小心,不能贪杯,贪杯会喝醉。黄酒醉人,一时难以醒过来。   有人为马岭黄酒题诗一首:   敬君一杯马岭酒, 南来北往几回头;   远客醉倒浑不解, 此地水质天独厚。

翟家河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程家河村

----

胡家岭村

----

路家掌村

----

共和村

----

店户村

----

梨树渠村

----

翟家河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