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南梁红色旅游景区 | 南梁红色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梁革命纪念馆,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馆藏面积2281平方米。 纪念馆大门左侧竖刻着陈云同志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馆名,大门里正对面是一座高大的仿古牌坊,牌坊正中刻着中共中央原总书记-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七个大字。牌坊后面是南梁革命烈士纪念塔,碑座东西两壁及背面刻着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杨森、杨琪等608位烈士的英名。 整个建筑群分四组。第一组为门洞,门洞上有凉亭,进洞有石牌坊门。第二组为碑亭、纪念碑和群雕,碑高达34.117米,碑身正面镌刻着-同志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东侧是显示陕甘边区军民英雄气概的白色群雕,西侧是清音楼。最后面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内有3个革命文物展览室,里边分别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题词,刘志丹等烈士的生平简介及部分遗物;再现陕甘边区革命斗争史的文字、绘画、图片及实物;方毅、马文瑞、汪锋等39名中央、省上领导及当年在南梁地区战斗过的老前辈的题词。纪念碑后是立体群雕,高4米。第三组是清音楼,恢复原荔园戏楼,并增建了一座凉亭。第四组为展厅,分三部分陈列,第一部分是南梁革命烈士简介及画像;第二部分陈列着革命文物及南梁革命史;第三部分陈列领导题词。南梁革命纪念馆是纪念革命前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南梁革命纪念馆展室分东、西、北三部分。西展室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刘志丹、谢子长等烈士的题词以及烈士们的生平简介和武器、马鞍等71件实物。南梁革命纪念馆周围遍布各类红色遗迹,主要有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寨子湾刘志丹、习仲勋旧居、抗大七分校旧址、列宁小学旧址等。 1929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到陕甘边一带宣传革命真理,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至1933年,先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1934年初,在南梁附近的四合台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1月4日至6日,在南梁荔园堡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习仲勋先后当选为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当选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陕甘边界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西北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远离党中央,远离革命中心的情况下创建的,是在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沦陷,党中央和各路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时,中国共产党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块根据地。党史上称它为:国内二次革命后期我党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它的存在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为全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边区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和“围剿”,壮大了革命力量,使根据地由华池扩展到甘肃庆阳市的合水、庆城、正宁、宁县和陕西的旬邑、彬县、淳化、耀县、三原、铜川、宜君、黄陵、富县、甘泉、保安、安塞、定边、靖边等十八个县,数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 英雄群雕。反映边区群众在政府的带领下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景。群雕的主要艺术形象是以军委主席刘志丹、政府主席习仲勋、边区的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的创始人张景文为原型创作的,反映了边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方面的蓬勃发展。 清音楼。原是荔园堡古城内的戏台。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在这里召开,清音楼当时设为庆祝大会的主席台。刘志丹在这里代表边区群众向政府主席习仲勋颁发了政府印章,也在这里检阅了由红二十六军、游击队、赤卫队等三千五百多人组成的阅兵队伍。所以清音楼也被后人成为是“阅兵楼”。 关帝庙。1934年11月4日到6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和政府领导成员。门楣上横刻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政府主席习仲勋亲笔题写的。 南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和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为后来的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全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南梁,西北高原的红色热土,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这里曾为共产党人储存的星星之火,把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照亮;这里曾为共和国的诞生创造过历史性的辉煌。硝烟已去,尘埃落定,留给这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用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 |
双塔森林公园 | 双塔森林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双塔森林公园始建于1997年,占地3156亩。是华池县委、县政府历时多年,以县城东山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双塔寺搬迁保护为依托,投资近亿元修建的一处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公园内建有重檐亭、天台、文化大楼、双塔寺、范公祠、碧玉山庄、射击场、草原风情园等36个景点和游乐服务设施。春日杨柳吐翠,桃杏芬芳;夏夜霓虹闪烁、曲径通幽;秋日彩林翻飞,漫山氤氲;冬季银妆素裹、群峦如象。晨起锻炼人群如织,夜晚喷泉喷珠吐玉。公园内通讯便捷,交通畅达,设施齐全,是城区居民休闲娱乐、聚会度假的理想之地,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
华池双塔寺 | 华池双塔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原址位于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和豹子川河交汇处的台地上,一号塔曾被盗走,后被追回。 新址位于华池县城东山公园内,占地3亩,整个搬迁保护工程对双塔损坏部分进行修补,按原址安装,根据寺院原貌新建了“西方三圣”殿、观音殿、东大殿、三门殿、钟楼、僧房等古建筑。 寺院和两座石造像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筹建人有寺院主持僧普恩、德敬和保义校尉,华池寨主李世雄等人,当时名为“石塔院”,后于大安年间又更名为“兴教院”。这是一处佛教寺院。寺院历元、明至清乾隆年间废弃。现存寺院遗址主要有“三圣殿”、“ 三门殿”、“伽蓝殿”、“双音阁”、“钟楼”等建筑的残墙与基础及两座造像塔。造像塔通体遍雕佛、菩萨、弟子、供养人,伎乐天等造像,全塔造像多达3600余身;二号塔造像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层11.98米。 双塔造型秀丽,结构严谨,雕凿细腻,显示了古代无名工匠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造型,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00年对寺院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石碑、经幢、陶石建筑构件等文物、标本,尤其是许多珍贵的文字铭刻,记录了寺院的名称、始建年代和筹建人等。 门票·开放时间 20元 交通 西峰汽车站有到华池县的班车,距离123公里 华池双塔寺 |
双塔寺造像塔 | 双塔寺造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寺造像塔原位于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与张岔河交汇处的半山腰,2001年9月迁建于柔远镇东山森林公园。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年)。 双塔为十三级密檐式石造像塔,一号塔高13.1米,二号塔高11.88米。一号塔身瘦长,结构严谨,由塔座、塔身、塔檐组成。通体浮雕,有雕像3500余尊。第一层为8面体,每面宽40厘米,第二层以上为10面体,各层有塔檐,檐角雕有蔓花。各层塔身置于圆形仰莲盆中。塔身各层面满雕佛像,排列密集,造像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和供养人。二号塔建造方法与一号塔同,平面呈八角形,塔座为方形,四面各浮雕一佛二菩萨。第一层塔身每面45厘米,一至六层有雕像615尊,七层以上均为素面。原址有塔院,2000年5月至7月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石碑、经幢、陶石建筑构件等文物370多件,标本267件,尤其是许多珍贵的文字铭刻,记录了寺院名称、始建年代和筹建人等。 双塔寺造像塔雕刻华丽,工艺精湛,体现了古代雕刻工匠的深厚艺术修养和精湛艺术,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
南梁革命纪念馆 | 馆址就是当年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荔园堡。 新建的纪念馆气势雄伟,肃穆庄严。前面有高达10余米的古典式城门楼,正中“南梁革命纪念馆”系陈云同志亲书,正面有4根醒目的朱红雕栏,门楼上是两层歇山顶建筑。 进入城门便是当年开过会的广场,中轴线上有一座高大的仿木石坊。面洞3间,坊中横匾上有-同志亲题的“南梁革命纪念馆”7个金色大字。广场中心耸立着34米高的烈士纪念塔,像征南梁政府建立于1934年。塔右侧是革命先烈石雕群体像,左侧是修复的当年作为主席台的清音楼,据记载,此楼原为戏楼,建于清宣统元年,面阔三间,中间较大,两边较小,为砖、木、石混合结构,硬山顶、门上镶匾、楷书“清音楼”三字,刚劲有力。塔后是革命文物展览室,装饰精美、布局合理、气氛肃穆,里面陈列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家的珍贵遗物和事迹介绍。 地址: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 15元 |
子午岭 | 子午岭 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史志记载,她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横跨庆阳市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的24个乡镇,主脊长达250多公里,面积4900多平方公里。 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最早就在这一带活动,"迁徙往来,拔山通道",披荆斩棘,开辟荒蛮。他的陵墓就坐落在子午岭东翼的桥山之上,因而子午岭又被称为"圣人条"。 著名的秦直古道沿子午岭主脊迤逦而行,将千里关山变通途。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秦直道依然清晰可辨,有些路段照旧可以通车。 子午岭不仅有优美的高原-风光,而且还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子午岭生长着松树、柏树、桦树等200多种用材和经 济林木;栖息着豹、狍鹿、灵猫、黑鹳等150多种野生动物。 子午岭森林不仅是一块经济林,而且还是一块重要的生态林,被誉为陇东大地的"绿色屏障"、黄土高原的"天然水库"。 |
脚扎川万佛塔 | 脚扎川万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脚扎川万佛塔位于华池县紫坊畔乡川畔村杨道坡自然村北部的塔儿洼。约建于宋。 脚扎川万佛塔采用当地红砂岩石凿磨镶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顶部残损,现存11层,残高8米。万佛塔由塔体、塔檐两部分组成,向上逐层微敛。塔身各面均雕有3层佛像,每层排列6身,现存造像1008身。所雕造像均为佛说法图,样式一致,姿态单一,自成一体,互不相连,工艺古朴。 脚扎川万佛塔建造风格独具特色,是研究西北地区宋代建筑史、建造技术、建筑工艺及佛教文化的实物依据之一。 |
林沟口仿古牌坊 | 林沟口仿古牌坊为文化旅游景点。 林沟口仿古牌坊 |
白马造像塔 | 白马造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造像塔位于华池县白马乡王沟门村柴砭自然村白马河北岸第一阶台地上。约建于北宋。 白马造像塔为红砂岩楼阁式石造像塔,六面体,存7层,高5.7米,由塔座、塔体、塔檐组成。第一层各面浮雕有鹿、凤、羊、狮、奔马和人物,以上各层各面均凿有佛龛、龛内雕有佛像,全塔共雕有佛像36尊,塔刹呈六角攒尖顶,上置宝瓶。 白马造像塔雕刻工艺精美,塔体各层浮雕及佛像造形独特,保存完好,对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造像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简称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现存22孔石箍窑和1处院落。从1943年到1946年,仅在华池开办一期,学校学员最多时达5200多人。彭绍辉任校长,喻楚杰任副校长。抗大七分校学员积极响应党中央“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校部旧址背依东华池砖塔,面临“花池水”,被誉为“陇上小延安” |
军民大生产基地 | 军民大生产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渡过抗战难关,1943年4月,三八五旅七七0团进驻华池县大、小凤川,执行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屯田政策,一面保卫边区,一面开展生产运动,创造了陇东“南泥湾”。 高涨的生产热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军民大生产》就从这里诞生并唱响全中国。大生产基地旧址现保留了练兵场、纪念碑、七七桥等原迹,并在练兵场对面新建了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
列宁小学旧址 | 列宁小学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列宁小学旧址 |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 |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 |
东华池砖塔 | 东华池砖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华池砖塔 东华池砖塔位于林镇乡东华池古城半山腰,建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89年),全塔建造精致,宏伟华丽,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与脚下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部相融,被誉为“陇上小延安”。 东华池塔位于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的大风川与葫芦河交汇处的宝塔山,始建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 塔身平面八角形,底边边长3.29米,无基座,通高26米。第一层塔身较高,各面平素无饰,仅东北面开一券门,门高1.87米,宽1.04米,深2.88米。向上各层塔身逐渐收分缩减,二至七层每面以砖砌八角柱分割成三间,各层每面上下交错开真、假门及假窗。各层塔檐以五铺作双杪斗拱承挑叠涩出檐,出檐施假飞子、方椽及瓦垄,栌斗坐于普柏枋上,普柏枋在转角处出头十字相交,横栱均隐刻而成;真、假门两侧均砌破子棂窗或毬纹格子窗,假版门上雕门簪二枚。一、二、三层塔檐上以五铺作双杪斗拱承托平座栏杆,栏杆为斗子蜀柱华板式样,蜀柱头雕坐斗,华版雕勾片纹、云纹及鹿、凤、虎等动物,以勾片纹最多。塔顶置石质砖刹,塔刹上雕圆光、露盘和宝珠。除第一、七层塔檐砖风化脱落外,塔体保存较完好。 2001年6月,东华池塔作为北宋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寨子湾 | 寨子湾 |
范亭晚照 | 柔远城西3公里墩儿梁峁,有柔远亭,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建,故称“范亭”,遗迹尚存。此亭雕梁画栋,飞檐翘首,古朴秀丽。每当夕阳西下,柔远亭沐浴于斜晖晚照之中,个中景致,颇为壮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庆阳小米 | 庆阳小米栽培历史悠久,在周祖农耕暨医祖歧伯文化发源地,考古工作者近年发现,宁县坳刘、新堡两村有窖藏5000至6000年前已炭化的禾谷,从而证明这里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谷子种植。夏商时期,庆阳属禹贡雍州之域,周先祖率人来到这里,“教民稼穑”,“树艺百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周人以稷为始祖,以稷为谷神,表明周民族与稷这种农作物有着紧密的联系。《诗经·幽风·七月》中就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秦汉时代,谷子在陇东黄土高原农作物中居首位,成为人们的重要食物之一。此后,又被选作宫廷贡品,深受众多皇亲国戚的喜爱,庆阳小米因此而名扬域内。 革命战争年代,庆阳人民曾将生产的小米支援前线,使人民子弟兵以“小米加步枪”,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后,-、耿飙、张才千、王震、马文瑞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庆阳视察时,在品尝了庆阳小米后均大为赞赏。 庆阳小米甲天下,是甘肃省陇东著名特产,省志、地方志都有记载,久负盛名,从明朝嘉庆年间一直是宫廷贡品。被皇亲国戚喜食而乐道,使庆阳小米海内闻名。以金珠般的黄亮泽,圆润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的颗粒给人以美的视觉。更主要的是营养价值高于其它小米。 在庆阳小米中,尤其以西峰区的什社小米品质优良,什社的毛谷子是当地条件下多年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是当地独特的优良品系,其米粒晶莹光亮,色泽金黄,品味上乘,营养丰富,被视为米之珍品。 庆阳小米熬成的稀饭色泽黄亮,雪花般绽开的米粒悬浮均匀而粘稠,明亮的米脂油漂浮于上,闻一下香气沁人心脾,喝一口香甜无比。如果下些红小豆,焖成小米稀饭,再放着些农家腌制的咸韭菜吃,口感更佳,余味无穷,极易消化,老少皆宜,且具药膳效能。 所在地域: 甘肃 申请人: 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庆阳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介于东经106°48′至108°9′与北纬35°25′至36°57′之间。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主产区。南部产区包括:西峰区的董志镇、后官寨乡、彭原乡、温泉乡、什社乡、肖金镇和显胜7个乡镇;镇原县的太平、临泾、屯字、上肖4个乡镇;宁县的瓦斜乡和南义乡2个乡镇;合水县吉岘、段家集、肖咀3个乡镇。北部产区包括镇原县的三岔镇、殷家城、方山3个乡镇;环县的演武、合道、天池、曲子、木钵、八珠、樊家川、环城、洪德、虎洞、车道11个乡镇,庆城县的马岭、蔡口集、翟家河、土桥4个乡镇;华池县的乔川、白马2个乡镇。共计7县区36个乡镇。种植面积1.0万公顷,年产量1500万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庆阳小米,外形圆形或卵圆形,圆润饱满。米粒特小,大小均匀一致,直径约为1~1.2mm。色泽因品种而异,多为淡黄色、白色,还有淡绿色和灰褐色。熬成稀饭后,雪花般绽开的米粒悬浮均匀而粘稠,明亮的米脂油漂浮于上,闻一下香气沁人心脾,喝一口香甜无比。 (2)庆阳小米的各项营养指标为:粗脂肪大于30g/kg,粗蛋白120—125g/kg,粗淀粉790—792g/kg,赖氨酸大于2.6g/kg,维生素B1大于4.6mg/kg,维生素B2大于0.5mg/kg,类胡萝卜素大于135mg/kg,并且具有生津止渴、降低血压、抗衰老、美容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 |
庆阳白瓜子 | 白瓜子即西葫芦的种子,是庆阳市的名特产品。 白瓜子的籽实中含有对人体极为重要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热能的补充来源。其所含葫芦素,对胃癌有良好的疗效。白瓜籽人药,可治疗绦虫病。 庆阳出产的白瓜子,以其粒大,皮薄,外观洁白,种仁饱满,含油率高,炒食味香可口,是日常磕食和馈赠亲友的最佳干果, 白瓜子在庆阳的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年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50万公斤以上。种植区域多集中在华池、合水的部分乡镇。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庆阳市所辖华池县的柔远、悦乐、乔河、元城、王咀子、上里塬、怀安、乔川、白马、南梁、林镇、山庄;合水县的太白、蒿咀铺、固城、太莪;宁县的湘乐、盘克、金村、九岘、米桥、平子、良平、早胜;正宁县的永正、山河、西坡;西峰区的肖金、董志、后官寨、彭原;庆城县的土桥、太白梁、蔡口集;镇原县的城关、屯字、开边、平泉、新城;环县的曲子、木钵、樊家川、环城等7县1区4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6′19″~108°42′48″,北纬35°24′38″~36°50′13″ |
陇东黑山羊 | 名 称: 陇东黑山羊 产 地: 中国甘肃华池 简 介: 特点:其体格中等,结实紧凑,善于登山爬坡,公羊体高60多厘米,体长60多厘米,胸围62厘米左右,管围8厘米左右,体重50公斤;母羊体高55厘米,体长58.2厘米,胸围6.39厘米,管围7.3厘米,体重24公斤。被毛以黑色为主,公母羊均有角与须。该羊6月龄性成熟,8月龄配种,多产春羔。具有合群性,喜食灌木枝叶,耐粗放,抗病力强。 功用:羔皮是黑山羊的主要产品,光泽油黑,明亮美观,尤其猾子皮毛纤维紧粘皮板,呈S形弯曲,波浪起伏。成年公羊产绒200多克,产毛300克左右;母羊产绒180克,产毛265克左右。羊肉可食,羯羊体重26公斤左右,屠宰率50%多。 |
陇东金针 | “陇东金针”,即黄花菜。当地产的黄花菜肉厚个大,色泽黄亮,味美,含糖量高,居全国同种产品之首。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竞争力强,畅销全国各地,同时还打入国际市场。 驰名中外的“陇东金针”。当地产的黄花菜肉厚个大,色泽黄亮,味美,含糖量高,居全国同种产品之首。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竞争力强,畅销全国各地,同时还打入国际市场。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安神菜、忘忧草等。金针牌黄花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是来自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天然无硫的驰名特产。黄花菜自古有“席上珍品”之美誉,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即是一种观赏花卉,也是珍贵的花卉食品。经过科学工艺及先进设备加工而成的金针牌黄花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条肥肉脆,微甜爽滑是宴请宾朋,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黄花菜富含糖、多种微量元素、卵磷脂、铁、磷、钙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药用价值明显,能够防治消化不良,具有辅血益脑、强身健骨、美容通乳等功效。 |
华池红小豆 | 华池红小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
华池洋芋 | 华池洋芋是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特产。华池县洋芋年产量15万吨。 华池县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不断提高加工技术,使洋芋蛋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2011年全县种植洋芋6万多亩,为农民人均增收200元,洋芋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地方增税的主要产业之一。2012年,该县继续把洋芋产业开发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招商引资500万元,新建华池县金路达淀粉厂,方便群众销售。同时提出了种植业“1211”工程,计划建立以西北部乡镇为主的10万亩洋芋基地,五蛟、怀安、元城、乔川、白马5乡镇种植6.5万亩。 |
华池黑木耳 | 华池特产黑木耳主要产于子午岭次生林中,产量因气候变化而异,天然黑木耳由于货源紧缺而身价百倍。华池天然黑木耳多胶质,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B1、B2等微量元素,药用有止血、润肺、清涤胃肠的功能。 |
华池白瓜子 | 华池特产白瓜子以粒大、皮薄、饱满、洁白、含油率高而驰名,是待客、馈赠亲友的美食佳品。白瓜子含有多种矿物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有防癌作用的葫芦素等营养成分,具滋容养颜、生津开胃、止咳宣肺、润肠通便之功效,可治疗手足肿痛、百日咳等疾病,亦可驱除绦虫、蛲虫、钩虫等人体肠道寄生虫,年总产量700余吨。 |
地区 | 特产 |
---|---|
徐背台村 |
---- |
杨湾湾村 |
---- |
李崾岘村 |
---- |
黄蒿掌村 |
---- |
章渠子村 |
---- |
铁角城村 |
---- |
王掌子村 |
---- |
艾蒿掌村 |
---- |
乔川林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