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米公祠 | 米公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古樊城柜子城上,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始建于元朝,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全部建筑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间重建。它是为纪念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书画大师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人称米襄阳。生于一0五一年,卒于一一0七年。米芾擅诗文,工书画,精鉴赏,酷爱收藏,多才多艺,广通博贯,而其书画的成就尤为突出。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博取众长,不守陈规,自成“沉着痛快”的“刷字”艺术的新风貌,被誉为一代宗师,与苏轼、黄庭坚、蔡京并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其绘画,创制了“米氏云山”,应是绘画艺术史上的先河。 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为主体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颠不可及”、“妙不得笔”、“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等题词,是后人对米芾书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 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游鱼满塘。廊壁陈列着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石刻一百多块,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多块。这些书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到此参观,弘扬了我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宣传襄樊,创建文明城市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址:襄阳市樊城区解放路2号 类型:祠堂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710-3469985 开放时间:08:00-17:30。 门票信息:25元/人。身高1.2米及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持相关有效证件免票;60—70岁之间的老人以及大中小学生持相关有效证件半票。 米芾 (1051~1107) 中国画《米芾拜石图》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军。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 详细++米公祠 米公祠 米公祠 米公祠 米公街道 米公街道 办事处驻解放路36号,人口73136人,面积4.6平方千米。辖9个居委会:解放西路、韩庄、立业路、星月、韩虹、十字街、朝晋门、友谊街、大庆西路。 襄樊市樊城区米公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6年5月,位于樊城一桥头,东起一桥铁路沿线,西至长虹路,北起建华路,南临汉江大道,版图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友谊街、十字街、解放西路、大庆西路、朝虹、朝晋门…… 详细++ 米芾 (1051~1107) 中国画《米芾拜石图》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军。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 详细++米公祠 米公祠 米公祠 米公祠 米公街道 米公街道 办事处驻解放路36号,人口73136人,面积4.6平方千米。辖9个居委会:解放西路、韩庄、立业路、星月、韩虹、十字街、朝晋门、友谊街、大庆西路。 襄樊市樊城区米公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6年5月,位于樊城一桥头,东起一桥铁路沿线,西至长虹路,北起建华路,南临汉江大道,版图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友谊街、十字街、解放西路、大庆西路、朝虹、朝晋门…… 详细++ |
诸葛亮广场 | 诸葛亮广场是襄阳市人民为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纪念三代下一人诸葛亮而建。襄阳市标志性景观之一,襄阳市政府塑诸葛亮铜像于广场。既彰显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象征,又是中国最大的人像雕塑工程。 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樊城区长虹北路中段,占地106公顷。内设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娱乐射击场、游泳馆、会展中心、音乐喷泉和休闲广场。诸葛亮广场是一个集文化、体育、娱乐、会展、商务、公寓、公园功能齐全的大型城市生态综合广场。 诸葛亮广场曾多次举办中国十大品牌节庆,“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诸葛亮铜像 为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振名城风采,树襄阳形象,建立商家必争之地,襄阳市委、市政府,特塑诸葛亮铜像于广场。它既是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象征,也是全国最大的人像雕塑工程。 铜像由紫铜锻造,人物设计高度14米,宽10米,重达35吨,整个铜像连同基座,高约18米,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设计师孙伟教授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制作完成。诸葛亮广场铜像雕塑工程是诸葛亮广场起步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广场范围内的标志性景观。耸立在广场的诸葛亮铜像昂首挺胸,右手执扇,目光炯炯,胸怀谋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英姿爽健。在铜像底座下有襄阳市人民政府的题词碑文,叙述了诸葛亮的一生以及后人对诸葛亮的追慕。 地址:襄阳市樊城区长虹北路 类型:广场 游玩时间:建议30-60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诸葛亮 (181~234)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 详细++ 诸葛亮 (181~234)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 详细++ |
水星台 | 水星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星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市樊城区定中门西约50米处樊城城基上。因于城基上筑台建庙以祀水星而得名. 相传为晋代喜占卜之术、擅游仙诗的文学家郭璞始建。历代曾多次维修。台高8米,残长约30米,宽22.4米。台基南面有蹬台石阶。台上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为清代建筑风格。前殿前檐仿木结构的牌楼门额上竖匾书“水星台”3个大字。前、后殿均为三开间单层硬山顶式建筑,东西两侧各接一套民居式小四合院。 水星台始建于东晋,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题匾“水星台”,乾隆四年(1739)至光绪十年(1884)曾5次扩建整修,光绪二十七年为最后一次整修。 建筑坐北朝南,筑于砖石围砌的梯形夯土台基之上,整个建筑占地约750平方米,台基高8米,底长30米,宽约23.5米,台顶长28米,宽22米,正面中部设踏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左右对称布置。中轴线上建有前、后殿,形制基本相同,均面阔三间共9.85米,进深分别为8.92米、9.32米,单檐硬山青瓦顶,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前殿正面设砖砌仿木四柱三间牌楼坊墙门。东、西厢院内建筑亦分前后两部分,东侧前、后厢房面阔三间7.7米,分别为进深7.1米和7.4米,中间小院8米×6米,西侧厢房前栋,面阔三间9.3米,进深7.6米。前大殿建筑内部壁嵌记事、功德碑8通。 据清同治十一年编《襄阳县志》载:有乾隆四年碑记云:“晋郭璞建以镇樊城火灾”。映证了水星台始建于晋。其主要用途是按水火相克思想,以水克火,以压火灾。古人以此达到消除火患的目的。其独特作用涵盖的古人哲学思想,在国内现存古建中少见。 水星台古建筑现处襄阳闹市中心。水星台台体原与老樊城的北城城垣融合一体,实为祭祀“水星”和“城防消防水火之灾”的安全暸望建筑。自东晋郭璞建台始至上世纪七十年代,1600多年以来,水星台一直都是樊城城内的制高点建筑。 1988年12月水星台作为襄阳县文物处办公地管理使用,1993年3月至1994年9月,我们用20余万专款先后对抗战中被日机炸毁的西厢房和原踏跺进行了修复,对牌楼和前殿进行了维修。修缮后的水星台古风再现,并于当年12月在水星台前殿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襄阳县出土文物展,被县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4年10月水星台由市政府公布为襄樊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12月由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9年前的水星台,是樊城最大城内湖当铺坑。当时,坑边垂柳环绕,菜地整齐,风景优美,常有妇人在此洗衣、洗菜。 1969年,因建襄阳铁路公路大桥,将邵家巷、林家巷的居民迁移到坑边居住,大坑逐渐被填平。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以前,水星台是樊城最高的建筑,作为全市、乃至全国唯一现存的消防瞭望台遗址,当时,只要老樊城发生火灾,瞭望值班人员就立即吹号、击鼓,霎时,锅碗瓢盆响声大作,人们纷纷救火去。 水星台还是当年最雄伟的建筑。站在城廓外方圆20多里的郊区,人们都能遥望到水星台的英姿。 位于樊城定中门西150余米的城墙上,有一高台式建筑,该建筑为晋郭璞所建,是镇樊城之火的水星台。这是在我国乃至世界上至今仍保留有建筑物、历史事实记载准确、地址不变、使用功能明确的古代用于城市灭火救灾的消防专用建筑物,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襄阳锦绣园 | 襄阳市锦绣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同襄阳市现代科开发有限公司和广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园内总占地面积250亩,是集现代农业科技生态旅游观光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园林。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为工粗定旅游示范点。锦绣园是以高新科技武装的设施化、工厂化农业生产基地。园区现有美国大棚、法国大棚和日光联栋大棚共56个,并建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展示中收和种子级培研究中心、锦绣园园区分生植物观赏区、艺术瓜枞区、立体滚动花区、少丘植物示范无土立体水培区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层结构立体农业,园区大棚采用电脑自动化控制,准确调整棚内通区、温度及湿度,极利于植物的生长与系繁殖。 |
邓国故址 | 邓国故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国故址位于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团山镇。城址平面近方形,系夯土所筑。城垣、城门、护城河、烽火台等遗迹保存均基本完好。城垣东、西、南、北分别长766米、713米、896米和858米,面积约0.64平方米千米。城垣四周中部各有一城门。北城门外侧尚存向外突出数米的土坡,应属瓮城设施。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邓城遗址尚未发掘,地表散有大量东周至洒代的遗物。在邓城外侧,东、西、北三面长约5千米的城域内,呈弧状分布众多,东周至汉代的遗址和墓葬群,出有大批青铜器。 邓国故址是春秋时期邓国的都城,对于研究古邓历史、楚文化起源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湖北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 | 湖北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境内,距离襄阳市主城区18公里,规划总面积1715.32公顷,湿地率为80.37%,公园内有河流、滩涂、岛屿等多种典型河流湿地景观,是典型的淡水河流湿地。2012年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 |
襄阳神韵汉江游轮 | 襄阳神韵汉江游轮完全采用上海世博会相同的设计,并在原厂制造。外型上力求用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三国文化进行包装。 电话 0710-3312666 门票 门票68人民币 景点位置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龙子口码头 |
襄樊码头 | 襄樊码头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襄樊码头位于襄樊市襄城、樊城汉水两岸。襄樊地处南北要冲,交通便利,有“南船北马”之誉。随着水运交通的发展,在汉江沿岸先后建0头30余座。现存完好的码头12座,均建于清代。包括火星观码头、大码头、龙口码头、中州码头、公馆门码头、邵家巷码头、晏公庙码头、汉阳书院码头、基峨巷码头、林家巷码头、大北门码头、小北门码头。其中公馆门码头是现存最大的一座码头。建于道光八年(1845),占地面积220平方米,上有梯形礓踏十八级,下为曲尺形平台,台东西各两组礓踏,至台下面形成一等腰梯形驳岸。襄樊码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襄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七省通衢”历史地位的重要见证。(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韩洼墓 | 韩洼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韩洼墓 位于襄樊市余岗乡团山镇韩洼村。唐代墓葬。封土高4米多、底径30余米,规模巨大,保存较好。该墓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陆寨墓 | 陆寨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寨墓 位于襄樊市余岗乡团山镇陆寨村。东周墓葬。位于401岗地上,封土高4米多、底径40余米,规模巨大,保存较好。从地理位置上看,墓葬处于当时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楚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樊城山陕、黄州、小江西、中州会馆 | 樊城山陕、黄州、小江西、中州会馆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樊城山陕、黄州、小江西、中州会馆 位于襄樊市樊城老街区,清代。山陕会馆现存有琉璃八字影壁、戏楼、钟鼓楼、前殿、后殿等;黄州会馆建筑结构为硬山式,现存三进院落;小江西会馆为二层硬山式七进院落;中州会馆现存有戏楼、后殿、厢房等建筑。(第四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樊城城墙遗址 | 樊城城墙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樊城城墙遗址 位于襄樊市樊城老街区,明、清时期。现存定中门、屏襄门、柜子城。定中门是樊城的北城门之一,位于人民路西侧,砖拱发券洞门;屏襄门俗称鹿角门,位于东风路西侧,也是樊城的北城门之一,为石拱城门洞;柜子城为樊城西面的一座子城,现仅存夯土所筑的城墙,残高5米、宽20米、长40米。(第四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抚州会馆 | 抚州会馆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抚州会馆 位于襄樊市樊城区沿江中路陈老巷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中轴线对称布局,有戏楼、正殿及后殿。戏楼筑于长13.6米、宽10.1米、高1.86米的石砌台基上,单檐歇山琉璃瓦顶,面阔三间12.4米,进深二间8.4米。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檐下施如意斗拱,枋施多种木雕构件。明间上下以木板相隔,上为戏台,下为过道。正、后殿均面阔三间16.4米,进深三间14.1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第三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余岗九冢古墓群 | 余岗九冢古墓群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余岗九冢古墓群 位于襄阳县竹条镇九冢村南100米,东周墓群。原有封土堆9座,呈东西走向,排列在九里长的山岗上。现仅存1座封土堆,封土底径约50米,残高7米左右。(第二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地区 | 特产 |
---|---|
柿铺社区 |
---- |
柿铺东社区 |
---- |
柿铺西社区 |
---- |
韩洼社区 |
---- |
白湾社区 |
---- |
杨湖社区 |
---- |
张桥社区 |
---- |
梁坡社区 |
---- |
王伙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