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镇安大板栗 | 镇安大板栗以其个大、甜脆、含淀粉率高的独特之点,赢得了荣誉。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古都北京、长安(今西安)以及太原、洛阳等城市的商贩就打出了“镇安糖炒大板栗”的标签。 镇安板栗树是乡土树种,系天然生长之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商洛各县均有分布。据一九六零年中央林业部干果研究室来镇安考察,认为板栗树的祖先地在镇安县回龙乡的梓桥沟和小木岭山系的栗湾堂(今柞小辖),并鉴定为优良品种。一九七零年将镇安县大板栗编入中国果树栽培学教科书。一九七八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将镇安大板栗栽入《陕西果树志》。镇安大板栗树是用当地野毛栗树嫁接而成。工序是:每年春季果农从板栗树剪来长150至 200公分长的枝条,插于30至50公分粗齐头断茎的毛栗树茎上,用胶泥严封接头伤口。待接枝发芽成活,便是大板栗树了。板栗树生长块慢与幼林抚育有直接关系。一般3至4年就有挂果,7至8年果苞满枝,10至15年进入盛果期。五月开花,花落结果,八至九月成熟。果实外壳满刺青苞,成熟后青苞炸裂,即显露出颗颗大板栗。每个栗苞含果实2至3颗,果扁圆,棕褐色,壳嘴有柔毛,贴果实处有膜皮,果肉呈乳黄色。果实颗均重量35至45克。 镇安大板栗营养丰富,味道甜脆。据测定含淀粉72.38%、糖4.7%、每百克中含糖量14克左右相当于等量面粉的含糖量,是红薯含糖量的一倍。虽说栗子所含蛋白质只是等量面粉的一半 ,但在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大米或面粉,在含钙、磷方面和大米、面粉相等。然而栗子甘美可口,老幼皆宜,所以是有名的木本粮食。同时,生栗子还是一昧良药 。如患肾虚、腰脚无力症,每日食生栗3至5颗,细嚼慢咽,久必强健;如患跌打损伤、筋骨肿痛或竹刺入肉者,将鲜栗捣烂如泥敷患处,有止痛、止血、吸出脓物的功效。下一篇:云盖寺挂面 |
云盖寺挂面 | 云盖寺挂面是陕西商洛镇安县的特产。云镇挂面产自陕西省镇安县云盖寺镇,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面条经过和面,发酵,搓条,盘条,上杆,发汗,扯面,晾晒等多道工艺纯手工制作。产出的面条最细的如发丝,粗的可达香签粗细,而且每根都是空心的。挂面因为经过发酵后制作,极易煮熟,沸水下锅三分钟既可熟透食用,因为面里加了盐,煮面的时候可以不用调味,所以有‘’挂面不调盐——有言(盐)在先‘’的说法。 云盖寺镇地处陕西镇安县,属于秦巴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耕地以山地为主,不适合大型耕作机器,粮食都是采用古老的耕作方法,不使用化肥农药,人工采收,粮食产量很低,在困难年代,挂面显得尤为珍贵。这门手艺也只为少数人掌握,在当地属于匠人中的一种。挂面因为经过发酵熟成,非常易于消化,煮食也极为方便,撒点葱花,加个鸡蛋就是完美的一餐,老幼皆宜,在当地是孕妇满月,老人生日送礼的必备佳品。近年来,当地政府发展古镇旅游业,作为土特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月河镇、木王镇、回龙镇、庙沟镇、永乐街道办等6镇办所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镇安民间酒文化 |
镇安象园茶 | 镇安象园茶,陕南著名绿茶。产于秦岭南麓镇安县。象园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 镇安象园茶种植有 300多年的历史。据该地大姓刘氏家谱记载:三百多年前,刘氏祖人安徽籍刘国正带茶种自彭城迁入镇安县象园沟……。 “象园茶”富含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汤色清绿,香醇馨浓,味甘爽口,气烈沁人心脾,其色香味独具,名符其实,乃山乡佳品! 地域范围 镇安象园茶保护区域为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达仁镇、柴坪镇、东川镇、木王镇、庙沟镇、云盖寺镇、永乐镇等7个镇26个行政村,东至永乐镇花甲村,南至达仁镇象园村,西至木王镇栗扎坪村,北至东川镇高川河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6′15″-109°36′55″,北纬33°8′35″-33°42′25″。总生产面积8.1万亩,年产量35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镇安象园茶多选用清明前后一芽二叶为原料,外形美观,嫩绿光润,肉厚而鲜,香气清幽。冲泡后,汤色新绿,清澈明亮,叶底柔嫩,栗香味浓,回甘持久,耐冲泡。2.内在品质指标:镇安象园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40%,茶多酚≥20%,儿茶素总量≥12%,氨基酸≥2.8%,铁≥110mg/kg,锌≥45mg/kg。3.安全要求:镇安象园茶生产中执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下一篇:镇安腊肉 |
镇安丹麻石 | 镇安丹麻石 镇安出产一种奇石,特别好看,有奇石爱好者请来专家作地质鉴定,叫丹麻石。查资料得知,丹麻石早先出自青海省丹麻乡,因此而得名。在西安第二届国际奇石博览会上,镇安丹麻石包揽金、银、铜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镇安丹麻石究竟奇特在哪里? 一、形状千奇百怪,充满天然情趣。镇安丹麻石均以窝状产出,而以独立的块状成形。许多丹麻石不用打磨,洗干净后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天然“工艺品”,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似人物或其它物象,一石一天地,一景一首诗。丰富的造型,千变万化的形式,丰富逼真的效果,不沾一点人工痕迹,是大自然造化的瑰宝。笔者收藏的一方“雏鸡”,一对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巴,丰满的造型,真叫人见人爱。石友纪大银送展的“大吉祥”、“堆金垒银”均获金奖,赚足了赞誉。这些丹麻石不经任何加工,件件都是精品,有的还是珍品、神品。 二、色泽丰富,光彩照人。镇安丹麻石主要以深茶色为底色,间或也有浅白底色,同时伴以白、黄、浅黄、褐红、暗红、深褐、浅褐等色,因而形成的图案层次分明,对比度强,色彩斑斓。石友文振武收藏的一方“春江水暖”,在黑色的灰质岩石上,出现了一块由白、红、黄、褐多色组成的美丽的“花朵”,由丹麻石和岩石共生,形状奇特,格外显眼。笔者收藏的一块“火树银花不夜天”,其中的“火树银花”由白、浅黄、浅红色组成,由下而上喷射而出,周围以深褐色的花纹相衬,神奇地展现出烟火晚会的盛景,使人过目难忘。 三、玉石质地,富丽堂皇。镇安丹麻石均以玉质出现,少数还呈玛瑙质,特别是象形丹麻石,一块一个颜色,一块一个形状,有的浅褐,有的浅黄,有的浅白,个个晶莹剔透,件件珠圆玉润。笔者收藏的“一帆风顺”组石,全是褐色玉质,实为可爱。 四、纹理丰富,花色奇特。这是镇安丹麻石的过人之处,也是镇安丹麻石广受赞誉的重要原因。镇安丹麻石的花色,一种是由条状、带状纹理组成,表现在单独成形、不需打磨的奇石上,一组组弯弯曲曲、高高低低、层层叠叠、粗粗细细的线条,似行云流水,华丽流畅,通透灵动,自然朴真,尽显曲线的神韵和律动。另一种图案,为镇安丹麻石“一绝”,花色大多像“孔雀开屏”一样,一排排、一层层、一行行,呈放射状,令人拍案叫绝。这种“孔雀开屏”图案,有的直接在石体外面展现,不用打磨,相当逼真直观;有的只需稍微打磨一下,周身便是“孔雀开屏”图案,叫人目不暇接,以至于有的石友直呼镇安丹麻石应叫“孔雀石”。还有一种纹理如花似锦,一朵朵、一簇簇,像牡丹似月季,从中间向外层层展开,说它“花团锦簇”、“繁花朵朵”、“百花怒放”都不为过。这种花纹,在打磨过的奇石上尽情展现,且花色多样,通体全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美不胜收,真乃“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下一篇:镇安象园茶 |
象园雾芽 | 象园雾芽是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的特产。象园雾芽茶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茶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怡人,滋味甘醇、造形美观,扁平挺直。冲泡时,汤色清澈黄亮,散发出浓郁的板栗香,回甘持久。 象园雾芽是陕南著名绿茶,产于最美秦岭南麓镇安县。象园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象园雾芽最早产于镇安县象园村,因为产地在象园故称象园茶,后来从江苏潥阳请来的炒茶师看到这里山青水秀,云雾缭绕,触景生情,便为象园茶定名“象园雾芽”。据《镇安县志》记载:“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达仁河刘姓从安徽迁移时带茶种在象园种植,即今‘象园茶’”。究竟这刘姓是何氏人也,《镇安县志》记载:“刘正民,安徽省和州彭城镇人。于清顺治元年(1644),迁来镇安象元(园)沟。来时带有茶种,当年播种,翌年出土,生长四兜。不数年,茶苗增至十五亩。民国16年(1927年),紫阳茶贩彭传清路过象园,见茶苗长势茂盛,指点制作方法。该彭随即迁来狮子口(今象园新丰村)定居,栽培茶树,制作茶叶。象园茶,从此兴起。象园茶因具有清香、味浓、耐冲泡等特点,名气日盛。”镇安县最早为蜀地,秦时属汉中郡,战国时归旬阳。古梁州、金州是唐代茶圣陆羽划分的全国八大茶区之一。在镇安庙沟发现了距今500年以上的野生茶树,说明镇安在很早以前就有了种茶的历史。但由于战乱、灾荒诸多原因,镇安茶叶兴衰枯荣,跌宕起伏,曾有一度几乎灭绝。从刘氏顺治元年开始种茶发展到现在的盛华时代,已经走过了300余年的风雨历程。象园,作为一种符号,象园雾芽成为全县茶叶统一品牌,产地辐射到周边7个茶叶基地镇,茶园面积达6万余亩。镇安县盛华茶叶公司生产经营的象园雾芽引领时代新潮。象园雾芽,品味至尊,馈赠嘉宾,给力健康人生。 秦岭腹地镇安,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象园雾芽与众不同的内在品质特点。象园雾芽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茶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怡人,滋味甘醇、造形美观,扁平挺直。冲泡时,汤色清澈黄亮,散发出浓郁的板栗香,回甘持久。茶在杯中如雨后春笋,给人美的享受。 象园茶是绿茶,水温一般在85-90℃为宜,水温过高容易烫熟嫩芽,破坏茶中的营养成分,过低泡不出茶的真味。切不可用反复煮沸的开水,水质太硬泡出来的茶淡而无味。用具“壶为茶之父”。泡什么茶用什么茶具,这也挺有讲究的。瓷器和陶瓷(紫砂)固然是质地比较高的茶具,但对于象园绿茶,一般还是选用玻璃茶具。便于欣赏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极品象园雾芽,最好选白瓷半透明茶杯。但见朵朵茶芽在杯中整齐向上,轻雾飘渺、澄清碧绿,美轮美奂。更能充分体现极品象园雾芽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 下一篇:岭沟米 |
镇安糖炒大板栗 | 镇安大板栗 以其个大、甜脆、含淀粉率高的独特之点,赢得了荣誉。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古都北京、长安(今西安)以及太原、洛阳等城市的商贩就打出了“镇安糖炒大板栗”的标签。 镇安板栗树是乡土树种,系天然生长之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商洛各县均有分布。据一九六 零年中央林业部干果研究室来镇安考察,认为板栗树的祖先地在镇安县回龙乡的梓桥沟和小木岭山系的栗湾堂(今柞小辖),并鉴定为优良品种。一九七零年将镇安县大板栗编入中国果树 栽培学教科书。一九七八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将镇安大板栗栽入《陕西果树志》。 镇安大板栗树是用当地野毛栗树嫁接而成。工序是:每年春季果农从板栗树剪来长150至 200公分长的枝条,插于30至50公分粗齐头断茎的毛栗树茎上,用胶泥严封接头伤口。待接枝发芽成活,便是大板栗树了。板栗树生长块慢与幼林抚育有直接关系。一般3至4年就有挂果, 7至8年果苞满枝,10至15年进入盛果期。五月开花,花落结果,八至九月成熟。果实外壳满刺 青苞,成熟后青苞炸裂,即显露出颗颗大板栗。每个栗苞含果实2至3颗,果扁圆,棕褐色,壳 嘴有柔毛,贴果实处有膜皮,果肉呈乳黄色。果实颗均重量35至45克。 镇安大板栗营养丰富,味道甜脆。据测定含淀粉72.38%、糖4.7%、每百克中含糖量14克左 右相当于等量面粉的含糖量,是红薯含糖量的一倍。虽说栗子所含蛋白质只是等量面粉的一半 ,但在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大米或面粉,在含钙、磷方面和大米、面 粉相等。然而栗子甘美可口,老幼皆宜,所以是有名的木本粮食。同时,生栗子还是一昧良药。如患肾虚、腰脚无力症,每日食生栗3至5颗,细嚼慢咽,久必强健;如患跌打损伤、筋骨肿痛或竹刺入肉者,将鲜栗捣烂如泥敷患处,有止痛、止血、吸出脓物的功效。 下一篇:陕西黑木耳 |
岭沟米 | 岭沟米是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的特产。岭沟红米色呈肉红,颗粒饱满,气味馨香,下锅煮蒸,浓香顿生,饭熟揭锅,郁香满怀,入口品嚼,甘馨味长。 岭沟米,产在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曾为“贡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陕西布政司选岭沟米进献,慈禧以米为餐,香味奇特,久聚不散,沁人心脾,当即定为“贡米”。自此,“岭沟米”就成了王室御用物。 岭沟米生长的小地名叫杨家沟口。属北阳山谷地,山势宽敞,属“喀斯特”地貌。杨家沟口的水田中心,有碗口粗一股子浸水泉,常年涌流不息。泉水呈淡红色,油质状,夏季清凉,冬不结冰,浇灌着这片水田,得这股神水之助,这里的水田产出的大米清香袭人,尤其泉水四周的核心地块,更是馨香无比。 岭沟米的品种是地方古老的“冷水红”。约有百余年历史,其色呈肉红色。籽粒饱满。岭沟米下锅煮蒸,浓香立生,饭熟揭盖,郁香满怀;故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的赞语,也有“香米”之誉称。 解放后,“岭沟米”依然有名。1955年,陕西省委选购岭沟精米200斤由外事交际处招待外宾。1961年粮食部门遵照上级指示,定为镇安特产上等米,予以加价收购。1966年程家川稻农选精米50斤,上京敬献毛泽东主席、1总理。迄今,岭沟米由于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品质更佳,产量更大。已成为当地人民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每到收获季节,八方客商争相购买。 下一篇:木王砧板肉 |
陕西黑木耳 | 黑木耳,史称“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历史悠久。《续修商志》载:“万山栎树繁多,土人伐木耳,近年收买成包,水陆发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可见商洛木耳自古与郧耳齐名,久负盛誉,是请客酬宾、馈赠亲友之佳品。商洛黑木耳片大、肉厚,鲜而不腐,味道清香,有化毛之效。用木耳炒大肉,肥而不腻;与各种菜看均可配合,营养价值极高。每百克黑木耳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质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素7克,还有多种维生素和肝糖等。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滋阴壮阳、清肺益气、补血和血,治疗妇女产后虚弱和手足抽筋麻木、分解纤维杂质、清涤肠胃等功效。对轻纺、矿业职工有保健特效。镇安县外贸公司生产的压缩木耳质优价廉,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黑木耳有十几个品种。棕树生耳,叫光耳子,品质最佳,属大宗收入。商洛黑木耳就是指的栋树耳。构树生耳,叫毛耳子,背面多毛,体重质差。桑耳、槐耳、榆耳、柳耳、杨耳、柿耳都可食用,但味均不及光耳。 商洛黑木耳全区各县、市都有,主要用栋树人工培育生产以丹风、商南为主产县,产量分别占全区30%、25%左右。1998年全区产木耳541吨成为全区着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下一篇:镇安大板栗 |
木王砧板肉 | 木王砧板肉 |
镇安腊肉 | 腊肉又叫熏肉,是商洛镇安一带的特产,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每逢冬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镇安腊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而且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下一篇:镇安核桃 |
镇安核桃 | 核桃,亦称“胡桃”,属胡桃科落叶乔木,为油料树种。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肠”之功效,中医多用于温肺补肾,主治喘咳、肾虚、腰腿痛疼等症,常被称为“万岁子”,“长寿果”。现在用它作原料制作糖果、饮料等……下一篇:镇安甘蔗酒 |
镇安甘蔗酒 | 本品采用优质野生甘蔗,采用传统酿制方法,发酵剂为纯粮酒曲,酒精度40度左右。 |
洛南核桃 | 洛南特产核桃个大、仁饱、皮薄、质优,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二十多年来,曾连续多次获得国家、部、省等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2000年3月又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历届杨凌农博会上备受客商欢迎。洛南核桃仁医用价值颇高,保健作用明显。具有“补气养血、补肾固精、温肺润肠、补脑益寿、通润血脉、生发养颜”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以促进发育、健脑益智、增强记忆、提高免疫力,有明的防癌抗癌作用。洛南县素称“核桃之乡”,核桃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毛主席关于“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光辉批示发表后,核桃生产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该县一手抓科管,一手抓发展,使全县核桃生产迈进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良种化栽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开发的轨道。至目前,全县核桃树总株数已达300万株,其中挂果树150多万株,常年产量300多万千克,最高年产500万千克.。 农业部颁布2011第1699号公告,对“洛南核桃”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洛南核桃”成为我县首个被国家实施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区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为因素,并以地域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地域范围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商洛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09°44′10″-110°40′60″,北纬33°25′00″-34°25′58″,北与本省渭南市的潼关县、华阴市、华县相接,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两县接壤,南与本市的商州区、丹凤县相邻,西与本省西安市蓝田县毗邻,幅员面积2830.16平方公里,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核桃种植涉及全县25个乡镇,381个村民委员会,3027个村民小组。洛南核桃总生产面积1800公顷,年产量498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大、皮薄、仁饱、果粒大小均匀,果面洁净,果实饱满,口感油香。 2、内在品质指标:洛南核桃富含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粗蛋白、粗脂肪等,其中钙含量高达790.96mg/kg,硒含量2.3×10-3mg/kg,铁含量57.52mg/kg,锌含量26.62mg/kg,蛋白含量15.89%,脂肪含量60.8g/100g,油酸含量15.36%,亚油酸含量66.24%。 3、安全要求:洛南核桃严格执行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下一篇:洛南酸菜 |
洛南豆腐 | 洛南豆腐是陕西商洛洛南县的特产。洛南豆腐位于秦岭南麓腹地的洛南县,因县城境内有一条长河穿境而过,县城地处洛河的南边,故而得名“洛南县”。久居洛南的人或到过洛南的人都知道洛南出产的豆腐驰名省内外,早在数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就久负盛名,曾被皇室御为进膳贡品,并随当年地方商贾走货南北各地,民间有句说法:外地人来洛南,如果没有吃到一顿洛南的农家豆腐,洛南你算是白去了。 洛南豆腐尤以洛南县的洛源镇为主产地,后来遍布洛南各乡镇,洛南豆腐,雪白如玉,吃着柔软、细嫩、劲道、香醇!在城里乡里,豆腐都是一道好菜。蘸豆腐、炒豆腐、烩豆腐、水煮豆腐、油炸豆腐、豆腐丸子……,吃法多得不可胜数。洛南豆腐,被当做稀罕食品,常常赠送亲友,后来由于出产量大,不好保管,农户就把食后剩余的豆腐切成方块状,放盐水中煮过,放置太阳下晾晒至干缩状,于是就有了“洛河源豆腐干”的盛传。洛南豆腐干吃起来劲道入味,爽口,销往周边省份,于是乎盛传一句口头语“豆腐得味,胜似燕窝”之说。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洛源镇、永丰镇、景村镇、古城镇、三要镇、灵口镇、柏峪寺8个镇及城关、四皓2个街道办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四月八老君庙会 |
孝义湾柿饼 | “孝义湾”原为“孝爷湾”。相传,有位聪明贤慧又孝顺的媳妇,为让老人能常年吃到柿子,自制了美味的柿饼,不嚼即化,味赛蜜饯,且久放不坏。当地家家户户也都效仿她做柿饼孝敬老人,此地便有了“孝爷湾”的美名。明祟帧年间,商州知府带孝爷湾柿饼进贡。祟帧食后,顿觉“甘甜顺喉下,爽气溢双目”,连连称赞,问:“此品何名出自何地”答:“此乃柿饼!系臣辖地商州孝爷湾所产”。祟帧曰:“‘爷’焉能乱用?联念此地百姓孝道仁义,改名孝义湾吧!”从此,“孝爷湾”改名“孝义湾”,一直沿用至今,孝义湾柿饼随之也更加有名。 将捏果晒干后的柿饼放入笼或大缸中堆捂,每1~2天翻动一次,以防柿饼粘在一起。翻动时结合检查柿饼是否全部干燥以及理正果形,不够干的要补晒,果形不正的要理正。将柿饼放在木板上用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的木板在柿蒂上面旋转压平,蒂歪的要移正,然后将柿饼翻转压平,使之端正美观,呈饼状。这些经整形的柿饼,放于竹筛内晒一天,然后全部柿饼装入容器中起霜。 柿饼起霜的多少与堆捂时的干湿度有关。柿饼过干不易回软、出霜薄而少;柿饼过湿亦不易起霜,即使起霜也易受感染。干湿度适中的柿饼,起霜快而多。上霜时析出的白色结晶,其主要成分是甘露醇和葡萄糖,能润肺止痰。各地上霜方法不一,一般方法是用陶瓷缸,将缸置于阴凉处,两饼相合,1层柿皮、l层柿饼置于缸内,装满后上面盖l层柿皮,然后封缸,约经30天即可出霜。 成品柿饼装在密封、防虫、防鼠、防潮的陶瓷容器里,为了防止因柿饼水分大,互相接触溶化柿霜,影响美观,也将一些较干的柿子皮随柿饼混合装入,将容器置于低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贮存。 孝义湾的传说 说起孝义湾的柿饼,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孝义湾村里有位聪明贤慧的媳妇,为使她的老人常年能吃到鲜柿子,便试着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放在外面让太阳晒,晒软了再用手捏捏了又晒,反复多次后,收藏在缸内。次年春上,打开缸盖,只见捏过的柿子上长了层白花花的柿霜。便顺手模出一个掰开,那色泽红润似牛肉扯一片搭嘴一尝,不嚼即化,味赛蜜饯,且久放不坏。由于经过这家媳妇的削、捏、晒、捂后的柿子似饼状所以人们称之为“柿饼”。从此,家家户户也都仿照做柿饼孝敬老人。因这里孝敬老人出名以后人们便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孝爷湾”的美名。明朝祟帧年间.商州有位姓黄的知府曾特意带了“孝爷湾”的柿饼进京朝贡皇上,皇上将柿饼放进口中嚼时,顿觉“甘甜顺喉下,爽气溢双目”, 便连连称赞,忙问:“此品何名?出自何地?”黄知府回答道:“此乃柿饼也!系臣辖地商州孝爷湾所产”。“啊!”皇上惊曰:“食品倒是极好,只是这个地名有点……”黄知府遂将此地的风土人情详告皇上,皇上说:“‘爷’焉能乱用,岂不知寡人乃天下最大的爷。朕念此地百姓孝道仁义,改名孝义湾吧!”从此,“孝爷湾”就改名为“孝义湾”,一直沿用至今,孝义湾柿饼随之就更加出名了。 地域范围 孝义湾柿饼产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孝义镇,东经110°07ˊ20〞-110°10ˊ46〞,北纬33°39ˊ36〞-33°47ˊ34〞。辖12个行政村:刘一、刘二、老山沟、甘河、青岗坪、白草岭、张碾子、张村、陈巷、吕涧、代街、李河滩。东临丹凤县棣花镇;南接山阳两岭乡;西、北与夜村镇接壤。区域面积为60平方公里,年总生产规模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色泽:表面潮霜均匀、色白;果肉为豆沙色发亮 滋味:品质甜软、耐嚼可口,有柿饼特有的滋味和品质 组织形态:大小均匀、果肉细腻、无核、无肉眼可见之杂质 2、内在品质指标:柿饼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果糖、脂肪、钙、磷、胡萝卜素及热量外,还含有较高的镁、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成分,有止咳、袪痰、润肺、止血之功效。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43.78%,高出对照9.71%。 3、安全要求: GB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农产品环境要求。NY5241—2004无公害食品柿,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下一篇:封猪头 |
丹凤葡萄 | 丹凤葡萄,有近两千年栽培史。相传,唐太宗时,丹凤有突厥人进供葡萄,太宗指曰:“真龙眼也”,从此就有龙眼葡萄之名。清宣统三年,天主教徒华国文从西安往南阳途中,在丹凤龙驹寨发现酿制葡萄酒的上等原料,即丹凤葡萄,便从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处学得酿造葡萄酒技术,在此创办美利酿造公司。所产葡萄酒质量上乘,成为过往客商“住必饮、行必带”之佳品,有“路过龙驹寨,喝酒不吃菜”之赞誉。 地域范围 丹凤葡萄生产区域位于丹凤境内,东至武关镇,西至棣花镇,北至峦庄镇,南至竹林关镇,地理位置北纬33°31′至33°48′、东经110°11′至110°41′之间,主要涉及丹江河及其主要支流武关河,两河流域阳坡地,包括棣花镇、商镇、龙驹寨镇、资峪镇、铁峪铺镇、武关镇、北赵川镇、竹林关镇、花坪镇、月日镇等乡镇,共涉及140个行政村及社区,总生产面积达 2000多公顷(合30000多亩),年产量4万多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丹凤葡萄外在感官特征:丹凤葡萄果穗重600g左右,果粒近圆形,呈红紫色;单粒重8g左右,果皮韧,果粉匀厚,肉白多汁,味酸甜清香;果汁澄清发亮,为鲜食酿酒兼用佳品。 2、独特的品质指标:丹凤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总酸0.6-0.7%,糖酸比20-25;同时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每100克平均含磷15-16毫克,钾75-80毫克,硒0.001-0.002毫克。 3、安全要求:丹凤葡萄执行NY5086-2005 《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严格按照“丹凤县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下一篇:北瓜揽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