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甘南州 >> 临潭县

临潭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烫面油香

  是临潭回族群众的一道特色小吃。俗称油饼,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要赠送亲朋、邻居,有的家里过节纪念亡人,有了红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继俗。   油香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种。油香"被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看作是象征真诚信仰的美食。   各地回族制作油香的方法和用料大同小异,以面粉、盐、碱、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具备这几种原料就可以做出味道鲜美的油香了。也可根据不同的口味或需要而选择辅料的种类,辅料主要有鸡蛋、白砂糖、蜂蜜。   制作油香时首先要和面、醒面。   和油香面讲究“三光”——面光、手光、盆光。也就是说,面和好后,面团要筋道光亮;手上不能沾很多面粉;面盆里外也要干干净净。和好的面揪或切成小面团,每个小面团擀成直径约10厘米,厚约1厘米的饼坯,表面划二三条刀纹。将油上锅烧热,放入擀好的饼坯,待锅中油香略有变黄后,翻一个个儿,当两面鼓起焦黄后,即可捞出。炸制过程中的火候不宜过大,油温太高,油香表皮容易炸焦,所以有“慢火炸油香,两面都发亮”的说法。   今天展示在这里的烫面油香不用发酵面,直接用上好的面粉,用温水和好之后,搀和鸡蛋、葱花等辅料,一般都要请年长的、有经验的人来掌锅,在案板上揉好后摊成碗口大小的圆饼,然后放在锅内用香油煎熟,晾冷之后,再上锅蒸软,食用时折成半圆或四分之一圆,蘸以蜂蜜,色红松软,味美醇香。下一篇: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凉粉

  凉粉是一道很有名的小吃,色泽洁白,晶莹剔透,嫩滑爽口。   凉粉的吃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凉拌,二是煎炒。   先将准备好的的淀粉面子(黄豆、土豆面粉均可,以洋芋粉为佳),盛出一定量的淀粉倒入锅里,再倒入6份等量凉水到小锅里,也就是说,淀粉和水的比例是1:6,然后把淀粉和凉开水搅开搅匀,搅成水淀粉的样子,在加入少量的白矾,放到温火上,一边加热,一边不停地搅动,等到锅里的混合物全部变得透明之后即可下锅。   下锅后倒入一个容器里,慢慢凉却。全部凉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地倒扣出来了。   食用的时候辅以食盐、味精、香油、临潭食醋,辣椒油、葱油、芝麻、花生等作料,嫩滑爽口,可口无比。   而用洋芋淀粉做成的凉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群维生素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还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优质淀粉等营养元素。经常吃洋芋凉粉的人身体可以更健康,也可以减缓衰老速度,同时还有一定的减肥功效。下一篇:烫面油香

临潭羊肉筏子

  制作羊肉筏子是极讲究的。得用新鲜全羊,先取大肠,经过多道手工整治,清洗洁净待用;再将心、肝、腰子及精选肉剁细成肉馅,拌上细切葱白、生姜末、精盐、胡椒粉,调和好,仔细灌人肠内。将蒸熟的肉肠切段,成1寸许,待铁锅油热时,加葱花、鲜姜丝,入锅炒热至微黄,盛碗。浇上蒜泥、辣椒油、老醋,香气浓郁袭人。下一篇:临潭杂碎汤

临潭杂碎汤

  杂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肺、肠、胃、四蹄等,俗称“下水”。它又分两种,即“牛下水”或“牛肉杂碎”、“羊下水”或“羊肉杂碎”。杂碎汤就是杂碎煮成的汤,即下水下锅后,加调料、山楂等物,文火煮,肠肚烂后捞出,继续煮头蹄,去上层油凝固(称“化油”),全部捞出备用。汤中加一些干葱丝、绿芫荽等调味品。杂碎汤香味浓、不腻、补身。它既能补身、耐饥,又能抗寒.下一篇:回族馓子

回族馓子

  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酸菜(洋芋)煮角是以上好的土豆(蒸熟)为原料,先是挑选出上好的洋芋煮熟之后,取皮,捣碎,加入食盐、味精、花椒、香油,辅以葱花、鲜牛肉,搅拌均匀成馅,并拌以上佳“苦根”酸菜,用临潭的当地的麦子面(或加入少量青稞面)等揉和而成的面皮包好,放到沸水锅中,煮熟之后,倒入香醋,加点油泼辣子,可口而美味的酸菜(洋芋)煮角就做好了。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花牛苹果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特产。临潭花牛苹果果色泽鲜红,五棱分明,皮薄质脆,浓香甜美。   花牛苹果是以天水市北道区花牛村名作为商标的元帅系苹果。盛产于渭河流域。该果色泽鲜红,五棱分明,皮薄质脆,浓香甜美,曾在全国苹果评比中多次获得第一名,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第一个获得正式商标的苹果品种。在临潭县新城镇同样也能得到这样的苹果。   下一篇:临潭猴头菇

临潭猴头菇

  临潭猴头菇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特产。临潭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猴头菇属菌类植物,形似猴头,故而其名。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叫猴头菌,猴菇菌,猴菇,猴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   猴头生产于林间树木之上,主要产于临潭的新城、陇南的康县、武都等地。临潭猴头菇子实体呈块状,扁半球形或头形,肉质,直径5-15cm,不分枝(与假猴头菌的区别)。新鲜时呈白色,干燥时变成褐色或淡棕色。。临潭猴头菇既是食用的美味佳肴,又是治病的良药。   下一篇: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特产藏族奶茶:藏族地区有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由于藏族人民常年食用肉类、糌粑等酸性食物,缺少蔬菜、水果,人体缺乏碱性。常喝奶茶可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奶茶在藏区制作方法很多,最普遍常用的是将松州(今四川松潘地区)茶(以大叶枝梢为主,也叫大茶)文火熬制,滤掉茶渣后加入新鲜牛奶,佐以盐巴、核桃、花椒、曲拉(干奶酪),滚沸三遍即可饮用。能溶解脂肪、消食解腻,清脑提神、止渴生津。

临潭县铜锅

  城关镇:铜锅生产历史悠久下一篇:临潭羊肉筏子

玛曲河曲马

  河曲马是我国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产区分布在黄河首曲——甘、川、青三省邻接的广阔草原上,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牧区和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县等地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曼尔玛(乔科)和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素克藏所产河曲马品质最佳。1954年原西北畜牧部正式名为河曲马,甘南州河曲马场是选育繁殖河曲马的国营马场。河曲马在甘南州境内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三县,以玛曲县(含国营5806匹)所产数量最多,品质较优。1984年6月16日由甘肃省标准管理局制定为甘肃省企业标准。   1、品种特征   (1)外貌特征:河曲马的体质类型以粗糙结实为主,有挽乘兼用和乘挽兼用两种类型,以挽乘兼用为主。毛色以黑、青、骝、栗为主,少数马头部和四肢有白章别征。头形以直头较多,兔头、半兔头次之,耳长敏捷,鼻孔开发,唇厚灵活,下唇微垂。脚深广,鬃押较低,背长腰短头直,尻宽短,腹部充实,四肢干燥,关节明显,前肢努基本端正,后肢稍有刀状和外向,蹄大小适中。   (2)体尺、体重:河曲成年马平均体高公马137.21厘米,母马132.47厘米;平均体重公马346.27公斤,母马330.95公斤。是国内较为高大的马种之一。   2、品种性能   (1)生长发育:河曲马幼驹生长发育较快,初生公驹体尺与成年公马体尺比较,体高为58.96%,体长为42.22%,胸围为41.16%,管围34.30%,初生母驹与成年母马体尺比较,体高为61.90%,体长为43.30%,胸围为42.27%,管围为47.74%。公马5岁、母马4岁达到体成熟。   (2)役用能力:挽力较强,速度中等。最大挽力370挽力公斤,骑乘速度为1200米/1 ′43 ″3,驮载100-125公斤,日行50公里,双套马耕地,每天工作5小时,可耕地4亩左右,役用持久性强,特别具有善走烂泥滩的能力。   (3)繁殖性能:营养良好的母马1周岁开始发情,一般两周岁配种,繁殖年限公马12??13年,母马15??16年,最长寿命公马为30??33周岁,母马26??28岁,一生可产驹12??13匹,6??12岁为产驹盛期。受胎率一般为67%左右。   (4)适应性:河曲马对高寒、气候多变的恶劣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耐久力强,适应高海拔,气压低的环境,抗病力强。下一篇:玛曲唐卡

玛曲牦牛

  有着“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美誉的甘肃省玛曲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高原牦牛和优质肉羊等高原畜牧业,并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发展的县域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在“天玛生态”等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引领下,玛曲县畜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形成了一批牦牛生产专业村、专业乡,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标准化的联户牧场,创立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牦牛系列产品品牌。日前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京主办“促进牦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暨天玛生态牦牛产品进京推介会,将玛曲县高原牦牛生态食品推介到北京“美廉美”等大型超市。甘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才智在推介会上介绍说,自2008年甘南州把牦牛藏羊产业确立为全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来,畜牧业产业化规模迅速发展。目前,专业养殖规模已达到2万多户,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占牦牛养殖规模的50%以上。   玛曲牦牛   玛曲县畜牧工作站   地域范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汇处,阿尼玛卿山由西向东贯穿全境,西倾山绵亘于县境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3800间。黄河流经境内各乡,流程433km,属黄河水系,黄河在玛曲境内支流众多。玛曲县是甘肃省唯一的纯牧业县之一,畜牧业在玛曲县国民经济中占90%左右。全县有可利用草原面积85.867万公顷,理论载畜量166.67万个羊单位,为发展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商品基地之一。2014年底全县共饲养各类牲畜102.39万头只。目前,全县已建成50万只玛曲牦牛繁育基地,形成了以玛曲牦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格局。玛曲牦牛生产地域范围为玛曲县所辖尼玛镇、阿万仓乡、欧拉乡、欧拉秀玛乡、曼日玛乡、采日玛乡、齐哈玛乡、木西合乡、玛曲县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和河曲马场共8个乡镇2个场(区)42个村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5′45″~102°29′00″,北纬33°06′30″~34°30′15″。截止2014年年底,全县玛曲牦牛存栏51.17万头,年出栏玛曲牦牛15.49万头,年产玛曲牦牛牛肉13168吨。下一篇:蕨麻米饭

玛曲欧拉羊

  玛曲欧拉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的特产。欧拉羊是藏系绵羊种。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约75公斤,母羊约58公斤。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   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是藏系绵羊种。体形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来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   一、品种特点   欧拉羊体格高,体重大,肉脂性能好,对高寒草原的低气压、严寒、潮湿等自然条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营放牧管理方式适应性很强。欧拉羊头稍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绝大多数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发育良好。尾呈扁锥形,尾长13~20厘米。被毛纯白者不多。根据赵有璋等(1977)的研究,在2242只母羊中,全白者占0.67%,体白者占11.95%,体杂者占86.44%,全黑者占0.94%。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6月龄公羊平均体重 35.14公斤,母羊31.44公斤,1.5岁公羊平均体重48.09公斤,母羊为52.76公斤;成年公羊平均体重66.82公斤,成年母羊为52.76公斤。1.5岁羯羊胴体重18.05公斤,内脏脂肪重0.74公斤,屠宰率47.81%;成年母羊胴体重25.83公斤,内脏脂肪重2.15公斤,屠宰率48.1%;成年公羯羊上述指标相应为30.75公斤、2.09公斤和54.19%。   2、产毛性能:欧拉羊被毛稀,死毛多,头、颈、尾、腹和四肢均覆盖短刺毛。在成年母羊的毛被中,无髓毛占39.03%,两型毛占25.44%,有髓毛占7.41%,死毛占28.12%。剪毛量成年公羊平均1.0公斤,成年母羊为0.86公斤,净毛率76%。   3、繁殖性能:欧拉羊繁殖率不高,每年产羔1次,在多数情况下每次产羔1只。   欧拉羊是藏绵羊中的肉用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可以同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相媲美。它的肉用性能非常突出,这在藏绵羊中是唯一的,十分珍贵难得。以普通藏绵羊做母本,到玛曲、河南县等地引入欧拉羊做父本。   地域范围   玛曲县是甘肃省唯一的纯牧业县之一,畜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90%左右。全县有可利用草原面积85.867万公顷,理论载畜量166.67万个羊单位,为发展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商品基地之一。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汇处。阿尼玛卿山由西向东贯穿全境,西倾山绵亘于县境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3800间。黄河流经境内各乡,流程433km,属黄河水系,黄河在玛曲境内支流众多。玛曲欧拉羊产地区域分布在玛曲县所辖尼玛镇、欧拉乡、欧拉秀玛乡、阿万仓乡、木西合乡、齐哈玛乡、采日玛乡、曼日玛乡和河曲马场共8个乡镇1个场41个村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5′45″~102°29′00″,北纬33°06′30″~34°30′15″。草地面积1288万亩,截止2014年年底,玛曲欧拉羊全县存栏50.70万只,年出栏玛曲欧拉羊19.19万只,年产玛曲欧拉羊羊肉3839吨。下一篇:玛曲牦牛

迭部羊肚菌

  羊肚菌属于子囊菌类纲,盘菌目,马鞭菌科,羊肚属。也称“羊肚蘑”,因体态如羊肚而得名。主要产于地形复杂,气候高寒湿润,草木生长茂盛,适宜羊肚菌生长的甘南草原。

舟曲花椒

  舟曲花椒产于海拔1400米—1800米的天然环境中,因其粒大、肉厚、色红、味香而著称于世,为“椒中之王”,是调味、保健之佳品。1994年10月,舟曲花椒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同时,“舟曲大红袍”花椒在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上荣获金奖,2007年12月“舟曲大红袍”被评为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银奖。

临潭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城关镇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临潭县铜锅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新城镇 临潭县革命纪念馆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冶力关镇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羊永镇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王旗镇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古战回族镇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洮滨镇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八角镇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流顺镇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店子镇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羊沙镇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初布乡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卓洛回族乡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长川回族乡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三岔乡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石门乡 冶力关风景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临潭新城历史文化游览区 古战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常爷庙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洮州会议纪念馆 镇关雄柱 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 莲峰耸秀 新城苏维埃旧址 冶木峡 东明山景区 冶海 磨沟遗址(含墓葬) 天池治海 烫面油香 临潭凉粉 临潭羊肉筏子 临潭杂碎汤 回族馓子 酸菜(洋芋)煮角 临潭花牛苹果 临潭猴头菇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县铜锅

临潭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