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甘南州 >> 碌曲县

碌曲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藏羊

  甘加羊  主要分布在夏河甘加地区。现有约20余万只。甘加羊偏毛用,体格较小而结构紧凑,躯体白色者约占93.19%,毛被呈开发型,毛辫长26.10厘米,呈波浪弯曲,光泽好,油汗正常,净毛率高。因其羊毛工艺价值高,是优良的地毯用毛。欧拉羊  主要分布在玛曲欧拉,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75.18公斤,母羊58.51公斤。成年羯羊屠宰率50.18%,胴体重35.18公斤,内脏脂肪3.38公斤。 黑紫羔羊  系山谷型藏羊的一种优良裘皮用羊。产于临潭、卓尼的龙元、总寨、三岔、冶力关、洮砚等地。此羔皮具有被毛柔软、毛尖黑亮,毛根黑紫色,花纹美观等特点,而且吸热保暖,皮板轻柔,是名贵的裘衣用皮,故驰名古今,在国内外均享盛誉。( 甘南)

碌曲藏獒

  碌曲特产藏獒:藏獒是藏族群众在高寒生态环境中,长期选育和保存下来的珍贵牧羊大型犬种,它对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力强。具有五千年的生存发展史,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原始珍贵犬种。藏獒主要分布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首区地带。   

碌曲蕨麻猪

  碌曲特产蕨麻猪肉质细嫩,皮薄而膘厚适度。除供鲜肉食用外,更多做为腊肉,味鲜美。蕨麻猪又称山猪,是小型原始地方猪种。是由野猪驯化而来,具体来源和驯化时间无确据可考。甘南海拔高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期短,饲料缺乏,猪只终年靠放牧采食为主,经漫长的繁育发展,逐步形成了这种特殊猪种。蕨麻猪主要养在海拔略低的草原和河谷地带的农区或半农半牧区。具体分布在碌曲县的西仓、双岔、阿拉。

碌曲县药材

  碌曲县 尕海乡:特产鹿茸、麝香、牛黄、虫草等名贵药材。

碌曲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气香,具有滋肺阴,补肾阳,益精髓、止血、止咳化痰,益气止汗,爽身明目,益寿等功效。对年迈、体弱、消化不良及多种慢性病也有疗效,向来是一种珍贵补品   冬虫夏草在州内玛曲、碌曲、夏河三县均有分布。生长于3000—3600米高原草甸地带,分布面积约3万亩,储量约0.2万公斤,年产量1500公斤,收购量1000公斤。( 甘南)

玛曲河曲马

  河曲马是我国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产区分布在黄河首曲——甘、川、青三省邻接的广阔草原上,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牧区和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县等地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曼尔玛(乔科)和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素克藏所产河曲马品质最佳。1954年原西北畜牧部正式名为河曲马,甘南州河曲马场是选育繁殖河曲马的国营马场。河曲马在甘南州境内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三县,以玛曲县(含国营5806匹)所产数量最多,品质较优。1984年6月16日由甘肃省标准管理局制定为甘肃省企业标准。   1、品种特征   (1)外貌特征:河曲马的体质类型以粗糙结实为主,有挽乘兼用和乘挽兼用两种类型,以挽乘兼用为主。毛色以黑、青、骝、栗为主,少数马头部和四肢有白章别征。头形以直头较多,兔头、半兔头次之,耳长敏捷,鼻孔开发,唇厚灵活,下唇微垂。脚深广,鬃押较低,背长腰短头直,尻宽短,腹部充实,四肢干燥,关节明显,前肢努基本端正,后肢稍有刀状和外向,蹄大小适中。   (2)体尺、体重:河曲成年马平均体高公马137.21厘米,母马132.47厘米;平均体重公马346.27公斤,母马330.95公斤。是国内较为高大的马种之一。   2、品种性能   (1)生长发育:河曲马幼驹生长发育较快,初生公驹体尺与成年公马体尺比较,体高为58.96%,体长为42.22%,胸围为41.16%,管围34.30%,初生母驹与成年母马体尺比较,体高为61.90%,体长为43.30%,胸围为42.27%,管围为47.74%。公马5岁、母马4岁达到体成熟。   (2)役用能力:挽力较强,速度中等。最大挽力370挽力公斤,骑乘速度为1200米/1 ′43 ″3,驮载100-125公斤,日行50公里,双套马耕地,每天工作5小时,可耕地4亩左右,役用持久性强,特别具有善走烂泥滩的能力。   (3)繁殖性能:营养良好的母马1周岁开始发情,一般两周岁配种,繁殖年限公马12??13年,母马15??16年,最长寿命公马为30??33周岁,母马26??28岁,一生可产驹12??13匹,6??12岁为产驹盛期。受胎率一般为67%左右。   (4)适应性:河曲马对高寒、气候多变的恶劣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耐久力强,适应高海拔,气压低的环境,抗病力强。

玛曲牦牛

  有着“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美誉的甘肃省玛曲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高原牦牛和优质肉羊等高原畜牧业,并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发展的县域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在“天玛生态”等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引领下,玛曲县畜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形成了一批牦牛生产专业村、专业乡,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标准化的联户牧场,创立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牦牛系列产品品牌。日前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京主办“促进牦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暨天玛生态牦牛产品进京推介会,将玛曲县高原牦牛生态食品推介到北京“美廉美”等大型超市。甘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才智在推介会上介绍说,自2008年甘南州把牦牛藏羊产业确立为全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来,畜牧业产业化规模迅速发展。目前,专业养殖规模已达到2万多户,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占牦牛养殖规模的50%以上。   玛曲牦牛   玛曲县畜牧工作站   地域范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汇处,阿尼玛卿山由西向东贯穿全境,西倾山绵亘于县境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3800间。黄河流经境内各乡,流程433km,属黄河水系,黄河在玛曲境内支流众多。玛曲县是甘肃省唯一的纯牧业县之一,畜牧业在玛曲县国民经济中占90%左右。全县有可利用草原面积85.867万公顷,理论载畜量166.67万个羊单位,为发展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商品基地之一。2014年底全县共饲养各类牲畜102.39万头只。目前,全县已建成50万只玛曲牦牛繁育基地,形成了以玛曲牦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格局。玛曲牦牛生产地域范围为玛曲县所辖尼玛镇、阿万仓乡、欧拉乡、欧拉秀玛乡、曼日玛乡、采日玛乡、齐哈玛乡、木西合乡、玛曲县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和河曲马场共8个乡镇2个场(区)42个村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5′45″~102°29′00″,北纬33°06′30″~34°30′15″。截止2014年年底,全县玛曲牦牛存栏51.17万头,年出栏玛曲牦牛15.49万头,年产玛曲牦牛牛肉13168吨。

玛曲欧拉羊

  玛曲欧拉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的特产。欧拉羊是藏系绵羊种。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约75公斤,母羊约58公斤。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   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是藏系绵羊种。体形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来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   一、品种特点   欧拉羊体格高,体重大,肉脂性能好,对高寒草原的低气压、严寒、潮湿等自然条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营放牧管理方式适应性很强。欧拉羊头稍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绝大多数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发育良好。尾呈扁锥形,尾长13~20厘米。被毛纯白者不多。根据赵有璋等(1977)的研究,在2242只母羊中,全白者占0.67%,体白者占11.95%,体杂者占86.44%,全黑者占0.94%。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6月龄公羊平均体重 35.14公斤,母羊31.44公斤,1.5岁公羊平均体重48.09公斤,母羊为52.76公斤;成年公羊平均体重66.82公斤,成年母羊为52.76公斤。1.5岁羯羊胴体重18.05公斤,内脏脂肪重0.74公斤,屠宰率47.81%;成年母羊胴体重25.83公斤,内脏脂肪重2.15公斤,屠宰率48.1%;成年公羯羊上述指标相应为30.75公斤、2.09公斤和54.19%。   2、产毛性能:欧拉羊被毛稀,死毛多,头、颈、尾、腹和四肢均覆盖短刺毛。在成年母羊的毛被中,无髓毛占39.03%,两型毛占25.44%,有髓毛占7.41%,死毛占28.12%。剪毛量成年公羊平均1.0公斤,成年母羊为0.86公斤,净毛率76%。   3、繁殖性能:欧拉羊繁殖率不高,每年产羔1次,在多数情况下每次产羔1只。   欧拉羊是藏绵羊中的肉用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可以同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相媲美。它的肉用性能非常突出,这在藏绵羊中是唯一的,十分珍贵难得。以普通藏绵羊做母本,到玛曲、河南县等地引入欧拉羊做父本。   地域范围   玛曲县是甘肃省唯一的纯牧业县之一,畜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90%左右。全县有可利用草原面积85.867万公顷,理论载畜量166.67万个羊单位,为发展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商品基地之一。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汇处。阿尼玛卿山由西向东贯穿全境,西倾山绵亘于县境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3800间。黄河流经境内各乡,流程433km,属黄河水系,黄河在玛曲境内支流众多。玛曲欧拉羊产地区域分布在玛曲县所辖尼玛镇、欧拉乡、欧拉秀玛乡、阿万仓乡、木西合乡、齐哈玛乡、采日玛乡、曼日玛乡和河曲马场共8个乡镇1个场41个村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5′45″~102°29′00″,北纬33°06′30″~34°30′15″。草地面积1288万亩,截止2014年年底,玛曲欧拉羊全县存栏50.70万只,年出栏玛曲欧拉羊19.19万只,年产玛曲欧拉羊羊肉3839吨。

迭部羊肚菌

  羊肚菌属于子囊菌类纲,盘菌目,马鞭菌科,羊肚属。也称“羊肚蘑”,因体态如羊肚而得名。主要产于地形复杂,气候高寒湿润,草木生长茂盛,适宜羊肚菌生长的甘南草原。   甘南羊肚菌近似球形、卵形或圆锥形,表面起伏成蜂窝状,边缘与柄相连。柄有黄色、白色,菌盖呈浅褐色。羊肚菌味道鲜美,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成为营养丰富的餐桌珍馐。羊肚菌也是主治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的灵丹妙药。

迭部蕨麻猪肉

  迭部蕨麻猪肉   迭部蕨麻猪肉以生长在迭部县 境内的,放养为主、圈养为辅的,不添加任何工业饲料和生长素的纯种迭部蕨麻猪为肉源。其肉质紧密,脂肪少,瘦肉多,皮薄肉鲜不油腻,肌膜和结缔组织少,口感细嫩。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铁、硒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钙、铁、磷、硒和维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猪肉较高,是一种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绿色天然的肉食品。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现辖行政区域   《迭部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迭部蕨麻猪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迭政发〔2016〕50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迭部蕨麻猪肉(草案)》

舟曲花椒

  舟曲花椒产于海拔1400米—1800米的天然环境中,因其粒大、肉厚、色红、味香而著称于世,为“椒中之王”,是调味、保健之佳品。1994年10月,舟曲花椒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同时,“舟曲大红袍”花椒在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上荣获金奖,2007年12月“舟曲大红袍”被评为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银奖。   据史料记载,舟曲花椒自古就是椒中上品,历朝贡品,畅销四方,盛名远扬,具有独特的调味作用和医药价值。目前,舟曲花椒种植总面积达3107公顷,产量 1491吨,产值10437万元。涉及17个乡镇,87个行政村,涉及农户10701户53505多人。全县有村级协会5个,乡级协会1个,舟曲县绿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一条龙包装销售产业链,花椒产业已成为舟曲富民强县的优势主导产业。

甘加羊

  夏河甘加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的特产。甘加羊是高寒牧区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生产优质地毯毛的一个宝贵资源。成年公、母羊平均毛辫长为26.73-27.97厘米,净毛率69.25-69.81%,其毛油汗正常,光泽好,是地毯工业的重要原料。其肉质肥美细嫩,营养丰富,被列为2008年奥运会指定绿色产品。   甘加羊是我省藏羊品种的一个优良地方类型,产于夏河县,以甘加乡为中心,甘加羊以产优质地毯为特征,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高山草原上,终年放牧无补饲的条件下,长期选育而成的。   甘加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型较小而紧凑,被毛多为白色。成年公母羊平均毛长分别为27.97厘米和26.73厘米,毛辫呈大波浪弯曲,肤色均为浅粉色。头适中、略短,呈三角形,额稍宽平;头部干燥,着生以黄褐色为主的刺毛。面部清秀,鼻梁隆起,两眼略向外稍突。耳大而向左右两侧平伸性下垂。公羊98.6%有角,角长而粗壮,为螺旋型,角体长而扁平并向两侧呈扭曲状弯曲性伸展;母羊97%有角,角相对细而短,为螺旋型,并呈螺锥状向外上方斜伸。颈宽深,较细而长,着生黄褐色刺毛者居多;颈部无褶皱,有肉垂者不多。胸部较宽深,体躯呈长方形,肋拱起,背直而平,十字部高,尻斜而短,臀部稍丰满。四肢端正,较粗而长,着生刺毛,多为黄褐色。蹄质坚硬,多为黑色。短瘦尾呈扁锥形,着生以白色为主的刺毛,紧贴臀部。公羊平均尾宽和尾长分别为4.63厘米和14.9厘米,母羊平均尾宽和尾长分别为4.59厘米和12.56厘米。骨骼匀称结实,肌肉发育适中。   甘加羊偏毛用,毛被呈开放形,毛辫长27.1厘米,呈波浪弯曲,光泽好,油汗正常,净毛率高。因其羊毛工艺价值高,是优良的地毯用毛。甘加羊每年7月份剪毛,一年剪毛1次。牧民的羊毛有一部分用于擀毡、网褥絮和被絮等。   甘加羊是高寒牧区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生产优质地毯毛的一个宝贵资源。成年公、母羊平均毛辫长为26.73-27.97厘米,净毛率69.25-69.81%,其毛油汗正常,光泽好,是地毯工业的重要原料。其肉质肥美细嫩,营养丰富,被列为2008年奥运会指定绿色产品。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优良品种,必须从加强草原建设、努力解决草畜不平衡矛盾、输入综合配套技术、迅速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等方面着手,提高甘加羊的种质生产水平。在保持其良好适应性的前提下,应以夏河县甘加乡中心产区现有的22.54万只羊为基础,进行本品种选育,着重提高产毛量和被毛中两型毛的比例,降低或消灭死毛,在增加生产优质地毯毛的同时注意提高产肉性能,不断提高各项经济指标。   甘加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为夏河县拉卜楞镇、王格尔塘镇、阿木去乎镇、桑科乡、甘加乡、达麦乡、麻当乡、曲奥乡、唐尕昂乡、扎油乡、博拉乡、吉仓乡、牙利吉办事处、科才乡。

舟曲核桃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人口13.5万人,其中藏族占32%。境内水、光、肥、热等自然条件较为丰富优越,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型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良好的气候资源使这块净土终年树木常绿,四季花不败,八节有鲜果,山山出奇珍,堪称“陇上桃花源”。舟曲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温暖带交错地带,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肥条件相对较好,具有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发育的优越的自然条件。舟曲核桃果粒大而饱满,壳体酥脆,果实色白,自古被誉为“鸡蛋皮”核桃,利核易剥,甘香可口,营养丰富。   舟曲核桃栽培历史已久,以曲瓦、巴藏、大峪、憨班、峰迭、城关、八楞、铁坝、博峪等乡栽植为多,品种有厚皮,露仁(蛋壳核桃)等,以露仁核桃为佳,果仁饱满,含油量高。   产地范围为舟曲县曲瓦乡、巴藏乡、大峪乡、立节乡、憨班乡、峰迭乡、坪定乡、城关镇、江盘乡、东山乡、南峪乡、大川镇、果耶乡、八楞乡、武坪乡、插岗乡、拱坝乡、曲告纳乡、博峪乡。   舟曲核桃栽培历史已久,以曲瓦、巴藏、大峪、憨班、峰迭、城关、八楞、铁坝、博峪等乡栽植为多,品种有厚皮,露仁(蛋壳核桃)等,以露仁核桃为佳,果仁饱满,含油量高。

甘加藏羊

  甘加型藏羊是甘肃省高寒牧区一个古老的粗毛羊品种,是在夏河县甘加乡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当地牧民长期选育的产物,由于产地高寒,在终年放牧的粗放管理下,形成了体质结实,四肢矫健,禀性机警,能耐严寒等优良特性。一般成年公羊体重48.77公斤,成年母羊40.27公斤,剪毛量1.0—1.21公斤,成年母羊胴体重19.36公斤,屠宰率44.48%,成年羯羊胴体重21.5公斤,屠宰率47.50%,繁殖年限5-6年。   夏河县甘加乡仁青示范村以甘加型藏羊养殖、繁育及育肥为主导产业,农牧民群众收入的95%以上来源于养羊业。截至目前,该专业村年饲养甘加型藏羊50193只,从事甘加型藏羊生产经营的劳动力1481人(占全村总人数的63.95%),畜牧业产值2001.1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1.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95元。   甘肃省夏河县甘加乡、科才乡、桑科乡、达麦乡、麻当乡、曲奥乡、唐尕昂乡、博拉乡、吉仓乡、牙利吉街道办事处、扎油乡共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夏河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甘加藏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夏政发〔2013〕45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甘加藏羊》(草案)

舟曲从岭藏鸡

  舟曲从岭藏鸡生长于海拔1200—2900米,以草尖、草籽、虫子和其他杂物为食,成年公鸡体重1.5—2.0公斤,成年母鸡体重1—1.1公斤,母鸡年产蛋70—100枚,单枚蛋重30—35克;体型较长而低矮,头小爪细,匀称紧凑,野性足,就巢性强,喜动好斗,动作敏捷,喜于上树休憩;羽色鲜艳光亮,以黑色为主,兼有麻、褐色;鸡肉味甘,皮薄,肌肉紧实,肌纤维较细,脂肪含量低,是滋补佳品。   甘肃   舟曲县畜牧草原工作站    舟曲县所辖曲瓦、大峪、巴藏、立节、憨班、峰迭、城关、江盘、坪定、东山、南峪、大川、插岗、拱坝、曲告纳、武坪、果耶、八楞、博峪共19个乡镇20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1′~104°45′,北纬33°13′~34°01′   AGI2017-02-2111

甘南牦牛奶粉

  甘南牦牛奶粉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现辖行政区域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甘南牦牛奶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州政发〔2016〕97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   《甘南牦牛奶粉》(草案)   

碌曲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郎木寺镇 碌曲藏獒 碌曲蕨麻猪 碌曲县药材 碌曲冬虫夏草
玛艾镇 碌曲藏獒 碌曲蕨麻猪 碌曲县药材 碌曲冬虫夏草
西仓镇 碌曲藏獒 碌曲蕨麻猪 碌曲县药材 碌曲冬虫夏草
尕海镇 碌曲藏獒 碌曲蕨麻猪 碌曲县药材 碌曲冬虫夏草
双岔镇 碌曲藏獒 碌曲蕨麻猪 碌曲县药材 碌曲冬虫夏草
拉仁关乡 碌曲藏獒 碌曲蕨麻猪 碌曲县药材 碌曲冬虫夏草
阿拉乡 碌曲藏獒 碌曲蕨麻猪 碌曲县药材 碌曲冬虫夏草

碌曲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