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柳州工业博物馆 | 柳州工业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柳州工业博物馆坐落柳州市文昌桥头东。柳州工业博物馆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遗产保护、科学知识普及、旅游休闲于一体,总用地面积将近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设有工业历史馆、生态宜居馆等主题展馆,截止目前已征集到各类大小工业遗存实物6224件,各种文献资料、图片11645件。柳州工业博物馆于2012年5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填补了广西工业类博物馆的空白,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第一所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 该博物馆建成后,将会展现柳州工业10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体现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柳州精神”。 油画 在场景展示中,油画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如被称为“广西第一车”的“柳江”牌汽车,在真车的边上,各种树脂雕塑呈现了工人设计、手工敲打车壳等场面,而背景油画就是摆放了很多成品车的“制造车间”;在中国第一代装载机ZL435型装载机的研发场景展示区,负责画油画的师傅正在修补画面细节。 战斗机 1931年,柳州机械厂更名为广西机械厂,开始制造、组装飞机及步枪、炸弹、手榴弹等。1937年春,该厂一名曾在美国波音公司工作过的工程师朱荣章,利用仓库里一台750匹马力的飞机发动机,装配制造成功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试飞成功后,桂系将领白崇禧将之命名为“朱荣章号”。抗战爆发后,依据“朱荣章号”批量生产的飞机在对日军的空战中屡建奇功。 汽车 展馆中的一辆“木炭汽车”也大有来头。1933年12月,柳机用研制出来的煤气发生炉改装了两台木炭发动机,用其中一台装配了一辆以木炭为燃料的汽车,并开到南宁供市民参观。木炭汽车的诞生,开创了广西生产汽车的历史。 展馆主旨 柳州工业博物馆利用柳州厚重的工业遗产,构建一个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产品陈列、工业设计创意、工业人才培训的传统工业与现代创意融为一体的工业特色文化品牌,让游客在参观、休闲、体验、互动中领略柳州工业发展之路,从而带动柳州工业旅游,拉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作为中国工业重镇,柳州的工业遗产见证了广西乃至中国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柳州将通过建设工业历史博物馆进一步丰富柳州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促进柳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地址:柳州市鱼峰区柳东路220号 类型:博物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772-8853830 开放时间: 9:00-16:3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
立鱼峰风景区 | 立鱼峰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立鱼峰风景区是柳州最主要的名山之一,位于柳江南岸闹市区,东与马鞍山相望,南对柳州市工人医院。平地崛起,突兀耸秀,通高68米,海拔156.3米,呈东西走向,长145米,环麓500米。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得名立鱼峰,也叫石鱼山,习称鱼峰山。公园因此山峰而得名。山上树木葱茏,亭台楼阁适布其间,有翠松亭、冠山亭、观美阁等建筑。半山腰有崖刻“柳江砥柱”四个大字。山中清凉洞、玉洞、盘古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洞、三姐岩七个岩洞彼此贯通,习称“灵通七 是柳州最主要的名山之一,位于柳江南岸闹市区,东与马鞍山相望,南对柳州市工人医院。平地崛起,突兀耸秀,通高68米,海拔156.3米,呈东西走向,长145米,环麓500米。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得名立鱼峰,也叫石鱼山,习称鱼峰山。公园因此山峰而得名。山上树木葱茏,亭台楼阁适布其间,有翠松亭、冠山亭、观美阁等建筑。半山腰有崖刻“柳江砥柱”四个大字。山中清凉洞、玉洞、盘古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洞、三姐岩七个岩洞彼此贯通,习称“灵通七窍”。明代徐霞客来游,盛称诸洞景奇:“是山透腹环转,中空外达,八面玲珑,即桂林诸洞所不多见也。”山东北麓有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戴钦之墓,后人在墓侧建“景贤亭”以纪念这位不畏权0、诗才出众的柳州名士。沿北麓攀登,进入山门,右上有一洞,口宽三尺,洞内塑有古代壮族歌仙刘三姐编鞋的坐像,称三姐岩。出岩后向右拐,在“气象万千”的朱漆巨镌下有一洞,高广明亮,凉气袭人,刻壁题字:“清凉国”。其右为螽斯洞,其左称玉洞,一块千吨石乳,悬空而垂,洞庭湖壁晶莹如玉,顶壁高刻:“西玉洞天”。洞厅左角有三姐对歌群塑。继续拾级而上,往左可到纯阳洞。盘山曲径共392级台阶,至峰顶,居高俯视,柳江如带,可尽览全城风貌。洞中保存有元、明、清以来的摩崖石刻40多处。1981年8月25日鱼峰山石刻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立鱼峰,这座唐宋以来就是游览胜地的名山,注入现代园要气息,将对中外游人具有更大吸引力。立鱼峰景区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不仅山水洞建筑优美,山歌之盛亦遐迩驰名。相传壮族歌手刘三姐在此传唱山歌,抗衡权势后,跃潭骑鲤,升天成仙,现尚有三姐岩、麻篮石、对歌坪等遗址,山歌遗风,至今犹存,男女聚会,高歌互答,妙趣欢情,为鱼峰山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逢歌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更是人山歌海,盛况空前。1963年3月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赋诗纪盛“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鱼龙飞九有,神州到处是歌台”。公园有乔木54种、1300多株,灌木48种、6000多株,草坪、花坛、绿篱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绿化覆盖率达95%。公园游乐设施有游船出租码头、“清风院”卡拉OK厅、众仙洞、儿童乐园、旅游观光索道、古风园、民族风情表演等。 鱼峰山东南山脚下有一泓清水称小龙潭,潭水甘冽,游鱼可数,水位随柳江涨落。唐代柳宗元称之为“灵泉”,陆羽的《茶经》里称之为“园泉”,列入天下名泉之一。以泉水泡茶,芳香可口,取泉水酿酒,则酒醇。潭边花木繁茂,北边建有咏鱼亭,东边建有半月廊。在廊上观看鱼峰山倒映,潭峰相映,如巨鲤跃立潭面,形肖神似,人称“南潭鱼跃”,为柳州古八景之首。 地址:柳州市城中区鱼峰路 类型:山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772-3836735 门票信息: 免费在鱼峰公园入口附近有缆车可以坐到马鞍山顶(30元) |
柳州龙潭公园 | 柳州龙潭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龙潭公园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度),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坐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 龙潭公园园内还建有南方少数民族的村寨、风雨桥,游人可乘矮马旅游车漫游各民族村寨,品尝风味小吃和民族菜肴,参加和观赏壮族的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的笑酒等合唱,其乐无穷。 |
柳州文庙 | 柳州文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唐以后,柳州文庙几经废兴,1928年,文庙毁于全城大火,主体建筑被付之一炬。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文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唐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举国祭孔,孔庙又称文庙,庙学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1928年,柳州文庙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2009年,柳州市政府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它以灯台为靠、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为国家4A级风景区。 唐贞观年间,柳州始建文庙,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六月,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八月,即着重修文庙,十月完工。柳宗元重修文宣王庙(原址无考),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学说、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进步。1289年(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存于柳侯祠内。1373年(明代洪武六年)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 2009年,柳州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柳州市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柳州文庙重建成为市民关注的亮点之一。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多方考证,最终将新修文庙的选址定在登台山(据市地名办考证灯台山应为登台山)西侧与驾鹤山之间,也就是原柳州市第二塑料总厂厂址附近,工程于2009年10月9日动工,2010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竣工。 现代文庙的重修与重建,已经超越了旧昔“祭孔、办学”的“庙学合一”建制,发展成为守望一个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象征,成为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 【大成殿】 阔七间,进深五间,殿高31.8米、阔49.7米、进深47.5米。盝顶重檐,铜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四周有回廊,环廊宽4米,40根金柱,柱高6米,直径0.8米,紫铜斗拱,雕饰云龙纹;殿脊装饰龙吻,盖黄铜瓦;殿内顶饰小篆《论语》名句;回廊为雕花汉白玉栏杆,四周有台阶可上高台进入大殿;殿前有拜台,复道四通,是进香祀孔之所,陛下为双龙戏珠纹。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具有显著的东方建筑特色。 【杏坛】 杏坛,高9.43米,长8.76米×宽8.76米,平面正方形,四面通达,钢混金柱,重檐青瓦,头檐圆形,二层檐方形,四面悬山,屋盖十字结脊,檐下悬挂“杏坛”蓝底金字匾额。坛基五级,四面上下,汉白玉石雕云头栏杆,杏坛雕梁画栋,精美华丽,从四面观看形状一致,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特点。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崇圣堂】 高28米,长41米,宽33.8米,三层重檐攒尖顶,青灰琉璃瓦,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云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殿内藻井、门窗采用珍贵的楠木装饰,饰仿古彩绘。崇圣堂设计格调高雅,具有南方建筑特色。 【厚德明伦堂】 明伦堂位于大成殿后,上方下圆,重檐赞顶尖,灰色琉璃瓦,高22.5米,宽21.6×21.6米。外廊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饕餮纹、云龙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殿内藻井、门窗采用珍贵楠木装饰,饰仿古彩绘,建筑形式别具一格。 【文昌塔】 文昌塔塔体通高29米(包括塔尖),塔基为正方形,边长约9米。此塔以文昌为名,意在触塔为笔,蘸江为墨,以登台、驾鹤为书案,以天地为画卷,意味着柳州的后起之秀都将扛得起如椽巨笔,肩负历史使命,成为国家栋梁。 【登台亭】 因登台山而得名。其中又寓步步登高,渐臻佳境之意。此亭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形式,依山傍水,横空而出。登陟凭栏,临风试望,碧流青山,虹桥文庙,壶城美景,尽收眼底。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夫子路 类型:古迹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 柳州文庙成人票 ¥30 信息来源:柳州旅游在线 信息来源:柳州旅游在线 |
柳州博物馆 | 柳州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柳州博物馆位于广西柳州市人民广场东侧,是一座拥有先进设施与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柳州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36000多件,主要陈列有《柳州历史文化陈列》、《柳州少数民族风情展》、《古代青铜陈列》、《古代书画扇面陈列》、《古代陶瓷陈列》,向观众展示出柳州的民族文化和历史。 柳州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文物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16600平方米,展示区面积8000平方米,辖柳侯祠文物景区、东门城楼文物景区。 柳州博物馆建筑主体采用花岗岩风暴石砌筑,为古城阙样式,外廊21面浮雕,寓意21世纪的柳州和2100年的历史,反映柳州史前文明、民族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内容。常设陈列有《历史馆》、《民族馆》、《青铜馆》、《扇面书画馆》、《古生物化石馆》、一个多功能活动厅和学术报告厅等,通过布景方式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实体,再现柳州历史风貌,展示古城风采。 历史馆 展出数百件旧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的柳州历史文物,从社会变革、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风貌等方面反映柳州历史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民族馆 民族馆展出壮族山歌、苗族节日、瑶族舞蹈和侗族建筑,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种民间工艺,壮族干栏式民居和瑶、苗等民族的医药,以及每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和艺术。 青铜馆 青铜馆展出馆藏铜器150余件,其中西周云雷纹喇叭形铜器、西周人面纹铜剑、西周螺旋枚纹铜甬钟、战国蝉纹羊角钮钟、战国靴形钺、战国人面纹、蛙纹剑、汉代青铜蒸馏器和东汉立蛙铜鼓等。 扇面书画馆 扇面书画馆展出的是柳州博物馆馆藏明清及近代扇面书画精品二百余幅。 古生物化石馆 古生物化石馆陈列的古生物化石种类丰富,时间跨度长,从中国最 早的澄江生物化石群(寒武纪距今5.7亿年)到第四纪柳州哺乳类动物化石。展厅内《鹦鹉嘴龙的悲惨故事》,《古生物化石演化》,《恐龙的绝灭》多媒体影片滚动式播放。 场馆特色 柳州博物馆是一座拥有先进设施与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博 物馆,人们可以在古生物化石馆中了解古生物演变和进化过程,在历史馆中掌握一段完整的柳州历史,在民族馆中认识到民族风情,在青铜馆中获知过去的青铜冶炼技术,在书画扇面馆中学习书画艺术。通过参观博物馆,认识这些文物与历史,对柳州的历史文化起到传承与保护作用。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免费 景点位置 柳州市柳北区解放北路37号 |
百里柳江旅游景区 | 百里柳江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百里柳江在柳州城中蜿蜒而过,美丽的柳江河畔,亦有着城市最灵动的景致。柳江的夜景最为经典,每天晚上在滨江公园一带,可以看到神奇瑰丽的水上音乐厅,南岸的山水被景观灯勾勒出迷蒙的线条,相当漂亮。 夏天乘船夜游柳江是很享受的事儿,可以吹着江面微凉的夜风,欣赏缤纷的城市夜景、柳江大桥、蟠龙山瀑布。游船发船时间一般在晚上八九点,具体船班情况最好行前咨询景区确认。白天可坐水上公交(3元)沿着柳江缓行,坐在船舱内欣赏两岸林立的建筑和江面上的桥梁,又是另一番景象。 特别提示 游船码头:柳航游船码头:柳州市鱼峰区驾鹤路靠近文惠桥南 |
鱼峰山公园 | 鱼峰公园,是柳州最主要的名山之一,位于柳江南岸闹市区,东与马鞍山相望,南对柳州市工人医院。面积34000平方米,其中水面3600平方米,是一个以壮族歌仙刘三姐民间传说为主要文化内涵、具有自然山水风貌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景点包括立鱼峰和小龙潭。鱼峰山平地崛起,突兀耸秀,通高68米,海拔156.3米,呈东西走向,长145米,环麓500米。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得名立鱼峰,也叫石鱼山,习称鱼峰山;公园因此山峰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自唐宋以来,立鱼峰就是游览胜地。至明代,柳州的宗教活动中心由马鞍山西麓转移到立鱼峰。明正德七年(1512年)“柳州八贤”之一的戴钦题《登立鱼峰》诗云;“金镫斜分天外路”,明隆庆六年(1572年)曹栋《题跃鱼岩》诗云:“中藏老氏宫,又有佛子岩”,可知在明代中叶,立鱼峰已筑有供游人攀登游览的登山道和佛道等宗教活动的山寺。明崇祯十年(1637年)地理学家徐霞客记载“过峰中诸洞,还描绘鱼峰山半东向岩洞“内列神位甚多”、“内列三清巨像”。 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有僧人在立鱼峰种植树木,主要树种是青檀树。同治年间(1862-1874年),象州才子郑小谷留有立鱼峰碑记,碑文记述了当时立鱼峰已有的“掣鲸亭”、“海月殿”、“枕霞轩”、“耸翠楼”、“赏月台”等园林建筑。民国9年(1920年),立鱼峰的岩洞中立有壮族歌仙刘三姐青石雕塑。民国22年,地方当局在立鱼峰下辟建鱼峰公园,面积25600平方米,民国24年前后,新桂系在立鱼峰留下“钢军亭”、“战马冢”、“美人坟”等遗迹。解放后,立鱼峰属柳州市公园管理处管辖。1953年,整理登山步级,拔除碉堡,清除瓦砾,使之初具公园雏形,时称“鱼峰山风景区”。1959年,柳州市人民政府拨款建牌坊,疏浚小龙潭,铺筑道路,建亭修阁,在“清凉国”岩洞中塑济公及十八罗汉等。1964年,第一尊刘三姐塑像在立鱼峰对歌坪建成。1966年8月,在“破四旧”的鼓动下,“-”捣毁了刘三姐塑像和岩洞中的-菩萨,园林设施遭到严重破坏。1973年,公园修复,建围墙,设露天剧场、儿童乐园、茶社和小卖点,复称鱼峰公园。1974年开始出售门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增大了园林建设的投入,1979年~1990年,鱼峰公园的建设投资达118万元,其中1979年恢复刘三姐塑像;1980年~1981年,先后建成刘三姐组雕、“灵泉阁”、“峰影亭”、“潭光亭”、“景贤亭”、“漱心亭”、“末了亭”等;1989年,建成三叠泉和盆景园;1990年完成一批石雕和彩塑,并改造了公园围墙。1991米~1998年,先后完成石玩精品馆、古风园、公园北大门及附楼。山上增添了空间形象优美的园林建筑,建成了夜间山体泛光造景系统与相邻的马鞍山之间旅游观光索道。登山缆车道全长470.76米,两站高低差132.19米,设有双人乘坐的吊厢54个,这是中国第一条位于城市中心的横跨两座山的索道。立鱼峰,这座唐宋以来就是游览胜地的名山,注入现代园要气息,将对中外游人具有更大吸引力。 鱼峰山景区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不仅山水洞建筑优美,山歌之盛亦遐迩驰名。相传壮族歌手刘三姐在此传唱山歌,抗衡权势后,跃潭骑鲤,升天成仙,现尚有三姐岩、麻篮石、对歌坪等遗址,山歌遗风,至今犹存,男女聚会,高歌互答,妙趣欢情,为鱼峰山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逢歌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更是人山歌海,盛况空前。1963年3月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赋诗纪盛“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鱼龙飞九有,神州到处是歌台”。 鱼峰山山上树木葱茏,亭台楼阁适布其间,有翠松亭、冠山亭、观美阁等建筑。半山腰有崖刻“柳江砥柱”四个大字。山中清凉洞、玉洞、盘古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洞、三姐岩七个岩洞彼此贯通,习称“灵通七窍”。明代徐霞客来游,盛称诸洞景奇:“是山透腹环转,中空外达,八面玲珑,即桂林诸洞所不多见也。”山东北麓有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戴钦之墓,后人在墓侧建“景贤亭”以纪念这位不畏权奸、诗才出众的柳州名士。沿北麓攀登,进入山门,右上有一洞,口宽三尺,洞内塑有古代壮族歌仙刘三姐编鞋的坐像,称三姐岩。出岩后向右拐,在“气象万千”的朱漆巨镌下有一洞,高广明亮,凉气袭人,刻壁题字:“清凉国”。其右为螽斯洞,其左称玉洞,一块千吨石乳,悬空而垂,洞庭湖壁晶莹如玉,顶壁高刻:“西玉洞天”。洞厅左角有三姐对歌群塑。继续拾级而上,往左可到纯阳洞。盘山曲径共392级台阶,至峰顶,居高俯视,柳江如带,可尽览全城风貌。洞中保存有元、明、清以来的摩崖石刻40多处。1981年8月25日鱼峰山石刻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可乘10路、19路、21路、16路、4路等市内公交车直达,至鱼峰山公园站下。如从汽车总站出来,向右走约150米,过马路即到。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柳州市鱼峰区鱼峰路59号 |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 |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柳州市东郊6公里的桂中第一高峰——古亭山下,柳江河畔,森林面积约9300公顷,公园内巳建成和待建的风景点有40余处,这里融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城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风景优美、环境舒适。于1993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国家级森休公园”。 公园简介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是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地跨柳州市东郊和鹿寨、象州两县。森林面积1.1万公顷,树木葱茏,繁花似锦,植物种类成百上千,飞禽走兽时有出没。森林景观丰富多彩,山塘水库碧波荡漾,江河景观秀丽迷人,山体景观奇特壮观,溶洞景观深幽宁静,天象景观变换神奇,还有许多引人... 公园风光 森林景观丰富多彩,山体景观奇特壮观,溶洞景观深幽宁静,天象景观变换神奇,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和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岭树重遮千里日,江流曲似九回肠”。远在公元815年,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就这样生动形象的描述柳州的秀丽风光。柳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和新兴城市。这里奇峰环列,江河碧绿,葱茏滴翠,洞奇石美,民风独特,以被国家列为甲级旅游城市。 贝江,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九万大山的三防河,汇入珠江流域上游上流的融江河,全长145公里。蜿蜒于千山万壑之中的贝江,风光神奇秀丽,江水终年清澈碧透,游鱼卵石历历可数,两岸青山翠竹、郁郁葱葱,树影中时隐耐现着独特别致的苗寨木楼和穿红戴绿热情好客的苗哥苗妹。春到苗寨,沿江两岸野花遍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盛夏炎日,江风拂面,凉意无穷;秋冬时节,红叶漫坡,野果橙黄,气派非凡,是一年四季可游的佳景胜地。贝江还因为其水位落差变化大,形成了许多激流险滩和平静深潭.正如民歌所唱:“贝江河,水穹弯,七十二潭三十六个滩”,有些河段,江水弯弯曲曲,泛舟江上,时而波平如境,悠悠漂流,时而急流直下,但惊而无险。游贝江一般从离融水县城10多公里内的三江门或平零上船,顺流而下到达贝江口岸,游程内的主要景点有贝江飞虹(铁索桥)、苗楼秀色、山湖叠翠、翠绿浮珠、寿星迎宾、仙池、将军石、摩天崖、望夫崖、飞运崖、石门峡、石猿岭、峪中猴和竹林胜景等。游客在江上还可以听到别具特色的江上渔歌或目睹苗族同胞激流放排的情景:游客在欣赏贝江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丰富多彩的苗寨风情。苗族同胞在漫长的历史中,在长期的长途迁徙的苦难生活和抵抗外来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中,不断孕育着众多的祭日、纪念日、丰收日,这些日子经不断地补充完善,最后演化成民族节日,所以在苗族聚居的村寨.人们把它称之为“百节之乡”。苗族人民利用这些节日,悼祭先烈,缅怀前辈,鼓舞斗志,庆贺丰收,振奋民族精神。因此.苗族人民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形式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诸如苗年节、斗马节等众多的节日不一而足。任何一个节0都可以听到和看到苗乡最动听的芦笙和优美的芦笙舞表演,到苗寨旅游或做客,你会置身于拦路歌、拦路酒、挂彩蛋、打酒印等众多苗族好客习俗的款待之中。到融水领略民族风情,每天都有上述节目恭候你。 景区特点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群山环抱,山体连绵,神形逼真,姿态各异,,蜿蜒曲折迂回的柳江和洛清江从公园境内穿过,还有众多的山塘水库碧波清澈,绚丽多彩;这里森林茂密,有山皆青,有水皆碧,青山碧水,浑然一体,山因水而秀,水因山更青,青山簇簇水茫茫,神奇的溶洞景色更迷人。柳州处处如仙境,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更具魅力。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桂柳路168号 |
箭盘山奇石园 | 箭盘山奇石园位于屏山大道中段北侧,建成于1994年11月,面积4.25公顷,是目前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奇石专类园。 广西境内多奇山秀水,奇石资源十分丰富,以柳州一带石种最多、数量最大、形、色、质、纹观赏要素特色鲜明,变化无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癖石者和以经营奇石为业的客商,慕名前来求购者,络绎不绝,“柳州奇石甲天下”之说,渐为爱石、赏石、藏石、论石者所公认。以反映广西奇石文化为造园立意的箭盘山奇石园,是广西首座观赏石景园,该园以展石为主,兼具休憩、游赏功能。 奇石园西大门为主要入口,占地400平方米,建筑梁架显露、仿竹仿木、直坡屋顶、通透空朗,空间形象优美,富有民族特色,门额题匾“箭盘山奇石园”和“泉石云鹤”,门柱题联“山诚有味凭甄赏;石不能言任品猜”、“天空海阔山无俗;地利人和石有灵”。进入大门“激流勇进”石景迎面而来,动静理水,聚散叠石,宛如天然景观,用石量达800多吨;南面大草坪上疏植桂花、米兰、茶花、南洋杉、皇后葵等,其间点缀柳州风化景石;东西是孵石景区,最大的一块和重约10吨,这些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色彩斑斓的卵石群在潺潺的溪流中显得多彩多姿;北面即为柳州名胜——箭盘山,山下的箭盘湖,建有水榭、小桥。 湖的南岸耸立着“八桂奇石馆”,建筑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挑梁吊柱,外墙堆塑竹木,青灰琉璃饰顶,极具桂中少数民族民居风张。该馆高三层,一层有展厅、易石斋、石友斋,二层为展厅,三层为“藏珍阁”,可一次性展出1800余件大小石玩,入口处悬匾“八桂奇石馆”和“石我交融”,门柱挂联“奇石贵天然虚实肥瘦皆无价,精品在人为形色质纹自有情”。 箭盘山位于柳州市箭盘山公园内,目前开有两条攀岩线路分别长20米19米,难度为5.9及5.10A。 门票 免费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屏山大道343号 |
柳州响水风景区 | 柳州响水风景区位于柳州市东郊,离市区约9公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鸟语花香、环境幽雅的景区因石美、洞奇、峰秀、水清而获“小桂林”之美誉。响水风景区因胜景“响水河与玉女峰”而得名。相传流经景区内的响水河系南海“小龙”的化身,伫立在河边的“秀峰”即是与小龙朝夕相伴,百般恩爱的“玉女”。 景区内目前已开发利用、向游人开放参观的景点有:响水飞瀑、玉女峰峦、满山红叶、仙洞奇观响水岩、铁索桥、水帘洞舞厅、溜冰场、度假村等。其中的响水岩,从玉女峰南面至北面穿山贯通,岩洞长102米,宽9—20米,高5-4米不等,总面积1800平方米。洞内常年恒温20—21℃,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瑰丽神奇、景色壮观,置身其境犹如进入奇妙莫测的神话世界。该岩洞目前已开发为中国首家洞穴疗养站。 景区内的柳州市职工疗养院占地面积10公顷,是一家集医疗、康复休养、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多功能疗养院。院内建有别墅楼,标准套房,普通客房、水上娱乐中心、游泳池、钓鱼台。卡拉OK歌舞厅、餐厅、门球场、会议厅、溜泳场、喷水池、花圃、健身房等,具有配套齐全的疗养、度假、娱乐、旅游、会议、学习(培训)服务设施。到响水旅游除了观景、娱乐之外,还可以参加野炊烧烤.帐篷露营、游泳、民俗风情趣味联欢等活动,其乐无穷。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东郊 |
鲤鱼嘴遗址 | 鲤鱼嘴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鲤鱼嘴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内的大龙潭东北、龙山南麓的岩厦下,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 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1980年初,柳州市博物馆罗秀英和桂林市文管会谭发胜在大龙潭周围进行摩崖石刻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采集到少量夹砂陶片。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面积总计56平方米,但除T1南部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区域未发掘到底。该次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比较丰富,其中,遗迹包括墓葬6座;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千余件以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见《考古》1983年第9期)。资料公布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使该遗址成为探讨柳州、广西乃至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2003年10—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柳州市文物考古队和柳州市博物馆联合对广西柳州鲤鱼嘴岩厦贝丘遗址进行了第2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约8平方米,共发现陶片、石器、骨器以及石核、废石片等千余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2006鲤鱼嘴遗址作为旧石器至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 |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南郊莲花山上,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白莲洞高二十米,主洞面积774平方米,洞侧有地下河,长年流水潺潺,洞前有湖泊遗迹。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 白莲洞有中国第一座洞穴科学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室内陈列了大量的古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说明了在距今5万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煮熟食物了。华南古人类的洞天福地-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位于柳州市郊东南12公里,是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提议筹办的我国第一座洞穴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博物馆。白莲洞自然环境奇特,迂回曲折的洞中狭道全长1870多米。溶洞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洞穴低层,全长370多米的地下河道流水清幽,终年不息。 其洞穴堆积层中曾出土动物骨化石、牙齿化石和石器、石制装饰、原始夹砂陶片等文化遗物,包含着旧时器时代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连续单位,时间跨度达37000-7000年,这在国内尚属罕见。白莲洞遗址现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西柳州市南郊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 类型:洞穴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
柳州市江滨公园 | 江滨公园位于曲似九回肠的柳江南、北两岸,总面积约7.75公顷,是一座开放性的临江区域性公园。江北岸“绿树绕江堤”的景观,已被命名为“柳堤环翠”,为柳州新八景之一。 江南岸利用沿江大量的天然奇石作景,建造有仿古亭台,彩色喷泉、花台、雕塑等,并大量种植了亚热带植物和草皮,方便市民观赏休憩。两岸的著名景点有“柳堤纪念碑”、“归来亭”、“望江亭”、“休息长廊”、“江天飞虹”、“兰溪酒家”、“赵家井”、“柳浪榕荫亭”、“对歌台”、“戏台”、“民间寓言故事雕塑”等。“赵家井”景点是柳州名胜,井边的牛奶果树撑着庞然如盖的绿荫,泉水清冽,凉气袭人。 江滨公园正逐步建成柳州的“外滩”。江滨公园又是各路山歌歌手荟萃之地。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聚会,高歌互答,妙趣无穷。倘逢歌节,来宾、象州、柳城、金秀、三江等地的各族歌手都赶来参加,更是人山歌海,盛况空前。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飞鹅二路2号 |
鱼峰公园 | 鱼峰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面积3.37公顷。其山似立鱼又名“立鱼峰”,山上绿树成荫,山脚一泓碧水称小龙潭。于潭畔俯览仰观,潭峰相映,如巨鲤跃立潭面,称为“南潭鱼跃”,为柳州古八景之一。山腰七洞贯通,人称“灵通七窍”。 相传壮族歌仙刘三姐曾在此传唱山歌,并于小龙潭骑鱼升天成仙。山上有刘三姐汉白玉雕像,洞内塑有男女对歌群雕。国内第一条位于市中心的旅游索道,把鱼峰山和马鞍山连结起来,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位于小龙潭南面的“石玩精品馆”、馆内收藏有100多个品种、500多件赏石精品。园内名胜古迹较多,著名的有“戴钦墓”、“三姐岩”、“罗汉洞”、“对歌坪”等。 登上鱼峰山顶,可俯瞰柳州全景。 门票 免费 柳州鱼峰山公园往返缆车成人票 ¥65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鱼峰区鱼峰路 |
柳州马鞍山公园 | 马鞍山为柳州古八景之一,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它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与鱼峰山东西呼应,是柳州市中心区的最高峰,从山脚沿石径到达山顶后,放眼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吕洞宾曾在马鞍山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仙人洞等。柳宗元游览此山后,对这里作过生动的描述。《徐霞客游记》中也对此山作了详尽介绍。至今山上还留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的诗文石刻数十处。门票·开放时间 12元美食·住宿·购物 马鞍山奇石市场,位于柳江南岸闹市区交通十分便利的马鞍山公园北麓。它是柳州最早的奇石交易市场,是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和园林部门引导下,在不断活跃起来的民间石玩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集藏石、赏石、购石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之路。 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古时称仙弃山,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与鱼峰山东西呼应,是柳州市中心区的一座最高山峰之一,主峰海拔270米,已辟为马鞍山公园。 从山脚沿石径到达山顶,放眼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位仙人曾在马鞍山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仙人洞"等。 柳宗元游览马鞍山后,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有详细生动的描述。《徐霞客游客》中也对此山的面貌及特点作了详尽介绍。马鞍山为柳州古八景之一,是历代游客寻幽探胜和登高望远的最佳去处,至今山上睬洞崖石刻还留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游客的诗文数十处。 是柳州古八景之一,天马腾空(古八景):天马腾空中的“天马”指的是小龙潭之东的马鞍山。此山奇峰雄峙,形似马鞍,山上名胜古迹很多。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曾在马鞍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 但是现在,由于鱼峰公园改扩建的需要,马鞍山东北面山脚的奇石市场要作拆除搬迁工作,2006年8月30日,马鞍山公园标志性建筑--位于屏山大道旁的竹牌坊拆除,马鞍山公园结束了其历史使命,地盘并入鱼峰公园。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屏山大道 |
辣椒骨 | 牋牋苗族的食品多种多样,但有一种特殊的食品“辣椒骨”,到了苗乡的朋友可不得不尝。“辣椒骨”是将所杀的猪、牛、或其他野兽的骨头舂烂,拌上干辣椒粉、生姜、花椒、五香粉、酒、盐等,置于坛内密封,经半月以后(封存时间越久越好)可食用的独特美食,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据苗族传说,土司统治时代,土官到苗寨把猪杀了,吃尽了肉,丢下一堆骨头。苗人愤恨,把猪骨头当土官骨头舂烂,拌以辣椒、盐巴来下饭,以解心头之恨,岂料其味甚美,无意中做成了这种“辣椒骨”。以后凡杀猪、牛或猎获野兽,必将以骨头制成“辣椒骨”,久而久之,便成了苗族的传统美食。( 柳州) 配料: 鲜猪骨肉、辣椒、花椒、食用盐、植物油、特制米酒 特点:该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全是手工制作,所用的材料全是苗山上无污染的产品,而且都是自家种和养的。 口感:香醇、微辣、开胃、有一股很独特的植物香味。 外观:鲜红色、可见捣碎后的猪骨头、姜纤维。 食用方法:能常是以作为配料为主,炒菜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最好是先爆炒辣椒骨香后在放入你要炒的菜一同炒。冬天的时候也可拿来作锅底。单独吃的话就要用油炒香后,加入适量的水,加点蒜苗,味道真的不错哦! 过年的时候苗家人就会自发的聚在一起,把一年的收成当成祭品来祭拜祖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得到祖先的保佑才能得到大丰收,同时也祁求上苍,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让粮食大丰收,也方便物品互换!这是几百年来苗族同胞不变的风俗。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杀年猪.(年猪都是自家养的)可能是苗家人自古以来都很节俭的原因吧,凡事都能做到废物利用,就比如说是杀猪吧,猪肉一般都会拿来腊,猪肠拿来做腊肠,留作第二年的食物,而其它下水会拿来做为过年吃的食品,猪的骨头拿来做辣椒骨,因为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很高,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不能经常下上购置食品,辣椒骨就成为各家各户家里必备的食品,他们的菜谱也很简单,一个大锅,里面放的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全是用水煮,没什么油水,旁边就放着一大碗辣椒骨,也就当做是蘸点荤了吧!很是开胃。 |
酸肉 | 酸肉 酸鱼、酸肉是柳州苗族祭祀祖先、招待客人、节日聚会必备之上品。酸鱼还是苗族办喜事时不可缺少的食品,接新娘少不了一对酸鱼,一只酸鸭.以大酸鹅接亲则视为厚礼。侗族和苗族一样嗜好酸味,自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窜。”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可谓“无菜不酸”。 |
柳州米粉 | 柳州米粉 米粉是柳州人早餐的首选。有切粉和榨粉两种。肉菜有三鲜、又烧、香肠、脆皮肉、猪脚、牛腩等。粉好吃,主要是一靠汤火,二靠原料,三靠佐料。大街小巷都不乏小有名气的米粉摊,别看小店不起眼,东西却地道得很。荣军路口的猪脚粉,文惠大厦旁饮食公司门面、佳用中心购物广场旁的艺术粉店、木材厂对面的小摊都是吃粉的好去处。 柳州地方风味小吃,素以粉闻名,各种米粉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当年在柳州街头崭露头角的就有“原汤米粉”、“亲切粉”、“柳州切粉”、“柳州榨粉”等几种。 “素切粉”旧时映山街口的柯六婶、木桥街(柳江饭店附近)的袁十二娘卖的素切粉,价廉物美,让人一听就垂涎欲滴。她们的素切粉选用轻、盈、柔及不断不碎的米粉,再放上花生油、芝麻油、豆芽、酥黄豆、油爆辣椒等配料,若凉拌还可加上米醋、芥末、油葱和“散子”等,吃起来满口生津,一碗过去,还想再来二碗、三碗。 “原汤米粉”(俗名酸奶米粉):选用上等粘米制作出来的细榨粉。但吃法颇有标新立异之举:将榨粉放在制作榨粉时发酵的原汤里边煮边吃。抗战时期,位于“火神庙”(今青云菜市副杂商场内)韦奶摆卖的酸汤米粉最受人青睐,顾客盈门。她在酸汤米粉里放上里雍头菜、葱花、花生油、姜末、酱油、油辣椒等调料,味道清爽宜人,香辣可口,酸味绵长。 “螺蛳粉”柳州的螺蛳粉闻名遐迩,可谓独具特色,是柳州的招牌饮食。螺蛳粉有酸、辣、爽、烫、鲜的独特风味,位居柳州风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的米粉做原料,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焖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吃后常使人大汗淋漓,但又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会使您欲罢不能,尝后回味无尽。 至于柳州切粉和柳州榨粉,让人百吃不腻的原因主要是一靠汤火,二靠原料,三靠佐料,凡经营米粉的店家均在这“三”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当时在柳州较有名气的米粉店不下五十家,他们的米粉在柳州名盛一时,深受人们的欢迎。在今天,大街小巷的也不乏小有名气的米粉摊,别看小店不起眼,东西却地道得很,看着人多,不妨走进去花上一、两钱吃它一碗,说不定你还真会不愿走了呢! |
蜂巢香芋角 | 蜂巢香芋角是选用广西特产,正宗的荔浦槟榔芋为主要原料,配以叉烧、葱白、腐皮等馅料,下油锅炸至色泽金黄,使这形似蜂巢,吃起来香,酥。此茶点为柳州特色的名点之一。 蜂巢香芋角是一种点心,在广西、海南盛行。材料的选用以广西荔浦所产的香芋为最佳,故又称荔浦芋角。蜂巢香芋角用芋泥作皮,炒熟后的猪瘦肉、虾肉、冬菇等作馅,包成角形,然后下油锅炸制而成。它皮色金黄,表层密布小眼,形状象蜂巢一般,外皮酥脆,内层滑软,馅有微汁,香浓鲜美。 材料: 用料:荔甫芋净肉250克,澄面300克,滚水20O克,猪油100克,臭粉、五香粉各半茶匙,糖、盐各1茶匙,猪肉300克,虾仁 100克,鸡蛋 1只。 调味料:盐、糖、生抽各一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许。 芡汁料:生粉1茶匙,清水3汤匙。 做法: 1.澄面200克加滚水搓匀成熟澄面,加入芋茸、臭粉、五香粉、猪油、糖和盐搓匀,最后加入 100克干澄面再搓匀成芋角皮,待用。 2.猪肉切粒,鸡蛋打散,虾仁洗净,飞水后盛干。 3.烧热油两汤匙爆香猪肉及虾仁,加入调味料,埋芡,加火鸡蛋拌匀成芋角馅。 4.把芋角皮搓成条状,切成20小粒,用手按平加入馅料,包成芋角形状。 5.烧热油,用疏篱盛着芋角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取出盛干油分便可上碟。 附注: 做芋角最难控制是芋角皮,搓好芋角皮后,放入冰箱半小时,待硬身较易做。放少许芋角皮于热油中炸,试看是否金黄色,若不够色,可加1茶匙糖,将芋角皮搓匀,才包入馅料,因糖能增加芋角皮的色泽。 |
牛肉烧卖 | 是柳州茶楼的“镇山宝”,检验茶楼的茶点是否过硬,内行人一着牛肉烧卖便知道,牛肉烧卖用料讲究,且有专人负责制作。该点以爽滑有汁,外观发亮,调味准确合适为佳。 |
冬菇汤包 | 柳州的冬菇汤包,脱胎于镇江汤包和武汉四季美汤包,又区别于上述汤包的风味,它有吸收了镇江汤包和四季美汤包的精髓,加以改进提高,形成具有柳州独特风味的冬菇汤包。 |
东泉蔗 | 甘蔗分糖蔗和果蔗两种,果蔗又有青皮紫皮之分。紫皮蔗为舶来品种,青皮蔗则为中国土产。青皮蔗中,柳州柳城县东泉镇出产的非常有名。 东泉蔗始于清代老城(东泉巡检司土城)南门一带,其生长过程要求水肥充足,故蔗农利用保水田起畦植入蔗种,肥料以施人畜粪为主,成长的中后期追施花生麸。东泉蔗皮薄且脆,节长而松,汁多、味甜,跌地即断碎,连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可咀嚼。由于东泉蔗有松脆的特点,好事者常用它玩“劈蔗”赌博游戏,方法是削平蔗的两端,把蔗竖在地上,在蔗倾倒前迅速用刀向下劈。如果能把蔗自上而下劈为两半,蔗归持刀人所得,蔗钱则由认赌者出;如果只劈下蔗的一片(不认大小),则蔗归认赌者,钱由劈人出。 解放前,东泉蔗种植面积不过千亩,产量约5万担,多运往柳州、桂林、南宁等地以至省外售卖,均用“东泉蔗”为标识,以区别于其它青皮蔗。产量最高年份为1958年,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有47000多吨。公社化以后,由于粗放管理,质量、产量均大幅下降。现在,市场上已难以觅东泉蔗的倩影了。( 柳州) |
都乐八宝饭 | 由优质大糯米、猪油、白糖、豆沙、莲米、果脯、葡萄干、桔丁、蜜枣等原料用水冲泡、晾干、蒸制而成,其味芬芳,饭质软和,香甜可口。 |
柳蜜柑 | 柳州市柑桔场生产的柳蜜柑是柳州主栽品种,属尾张温州,栽培历史悠久,远在唐代柳宗元就有《手种黄柑二百株》的记载,果实中等大,扁圆形,单果重130克左右。果皮橙黄色,油泡小,较平滑,囊瓣10瓣,半月形,果肉鲜橙色,中心柱心,含可溶固形物11-14%,柠檬酸0.9%,风味甜酸可口,品质好,较耐贮,11月上中旬成熟,果实鲜食,加工皆宜,远销港澳及东南亚,有很高声誉。此外在大桥园艺场、洛维园艺场、红星园艺场和华侨园艺场等场均有柳蜜柑主栽品种。( 柳州) |
孟江油茶 | 产于广西三江。 孟江油茶油色清亮、芬香,无涩味。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易于被人体吸收。茶油还具有润滑和软化血管壁、抑制胆固醇增加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植物油。茶油还是机器润滑油等工业原料。茶麸含氮磷钾,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和无毒农药,能防治稻田里的稻飞虱等害虫。茶果壳还可以提炼栲胶、活性炭等多种产品。 |
地区 | 特产 |
---|---|
元江社区 |
---- |
南亚社区 |
---- |
民泰社区 |
---- |
凤起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