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梧州李济深故居 | 梧州李济深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济深故居位于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1885年李济深诞生于此。故居为青砖瓦房四合院,兼有中西建筑艺术,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 大门口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屈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个大字。顺扶梯登上二楼,四周是李的卧室和会客室,三楼有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李济深故居建于1925年,占地面积为3342平方米,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李济深曾在这里接待过不少-要员和大批爱国文化人士。故居里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与故居四角上的炮楼相通,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1996年,李济深故居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列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国家、区、县三级投入逾200万元,先后完成了三期维修,故居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故居陈列内容不断充实。慕名而来参观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这座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沧桑岁月,饱受过战火劫难而幸存的庭院,始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为南方四合院式的青砖瓦房建筑,融合了中西式建筑的艺术风格,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故居简朴的大门口正上方镶嵌着一块大理石,镌刻着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五个苍劲的大字。挺立在庭院后面的是一片青翠茂密的树林,在绿荫掩影中更展现出整个庭院的幽雅风韵。 从大门进到院内,只见门口到宅院的阳廊两厢藤缠蔓绕,冬青花丛簇拥,绿树婀娜婆娑。古朴的青砖瓦房前后相互贯通,庭院的中间设置有采光的天井,而天井的地面是按照古八卦图的排列来铺砌的。故居建成有大大小小的厅房共约五十多间,靠近在大榕树左廊的二楼,就是李济深先生的居室。 跨上台阶走入厢房,顺着扶梯信步登上二楼,南方典型的骑楼式回廊,将上下左右的楼层连接贯通,既可方便人的快速行动,也可遮阳挡雨。环顾四周,走道回廊上设计别致的西式栏杆,门框窗台上精雕细凿的花草图案,更增添了房屋内古色古香的韵味。 故居的二楼置建有住房寝室数间,除了李济深先生自用的主卧室外,还留有多间的客房、书房、议事厅、会客厅及警卫室。1933年后,李济深先生在福建通电反蒋失败出走香港,不久就转道回家乡,继续进行反蒋抗日救国工作,坚持到抗战胜利方才离开故居前往广东。 当年,李济深先生曾经在这里接待过不少国民党的政要大员,以及大批的爱国民主文化人士,共同商议反侵略反内战的大计。为了更好地把握国际国内时局的发展和变化,他在故居的三楼内还专门设立有电台和一间电报房,每日有专人负责收录电讯,并随时与外界保持通讯联络。同时,他还将电讯中收录到的前线战况逐一整理,并印刷成报章---《南报》散发给民众,用以激发民众抗日的士气。另外,故居内还自备有地下水井水源,建造有食物贮藏仓和武器库。在楼房的屋顶上更建有数个瞭望台和射击孔,以及掩墩式的人行通道,可与屋顶四角上的炮楼相通,构成互为倚角之势,在当时堪称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式建筑物。如今,故居内所有的陈设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到过故居参观的人,在为中西建筑艺术以及居室与炮楼完美的结合赞叹不已时,更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的儒将风范和革命业绩感动与敬仰! 解放后,李济深故居曾多次进行维修,1997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济深 (1885~1959)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广西梧州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人。6 岁丧父,跟随其叔父读书,后入梧州中西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两年后转入陆军速成中学步兵科继续学习。毕业后先在广东新军当见习官,后调到学兵营任排长,与连长邓铿过从甚密。宣统元年(1909)入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为陆军大学),学习高等军事。 1…… 详细++ 料神村 位于距梧州市区30多公里的大坡镇料神村,就是原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的故乡。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先生就诞生在这里。 走过稻花飘香的田野,跨越乡村的小桥流水,座落在山环水抱之间的一处恢宏建筑就是李济深先生的故居。 这座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沧桑岁月,饱受过战火劫…… 详细++ 李济深 (1885~1959)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广西梧州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人。6 岁丧父,跟随其叔父读书,后入梧州中西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两年后转入陆军速成中学步兵科继续学习。毕业后先在广东新军当见习官,后调到学兵营任排长,与连长邓铿过从甚密。宣统元年(1909)入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为陆军大学),学习高等军事。 1…… 详细++ 料神村 位于距梧州市区30多公里的大坡镇料神村,就是原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的故乡。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先生就诞生在这里。 走过稻花飘香的田野,跨越乡村的小桥流水,座落在山环水抱之间的一处恢宏建筑就是李济深先生的故居。 这座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沧桑岁月,饱受过战火劫…… 详细++ |
梧州白鹤观 | 白鹤观位于梧州城西鸳鸯江畔白鹤岗之南麓。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14),是道教供神、诵经、修道的场所,是广西保存较好的道教观宇。据干隆年间的广西通史记载,咸通中(860—874),翰林承旨学士郑畋被贬谪为苍梧太守时增修观宇,康熙年间重修,光绪九年(1883)重修,2001年再重修。现白鹤观占地面3000平方米,建筑保存基本完成。 白鹤观由牌坊、门楼、廊房、厢房、广场、主殿等组成,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砖木结构,清水墙,板筒瓦面,庄严肃穆,极具南方建筑风格特色。观内设有“三清宝殿”、“白鹤殿”、“三界殿”、“三清宝殿”供奉的是道教三位最高之神——三清尊神;“白鹤殿”供奉的是白鹤真君,“三界殿”供奉的是三界圣爷。 白鹤观内珍藏有明朝大石龟,它打造于明成化六年(1470),石龟长3.3米,宽1.8米,高1.2,重11.56吨,是广西目前发现的最大石龟之一。另外还藏有由唐末时期华山道士陈抟在梧州冰井寺撰写的“寿”字,该字一气呵成,笔势遒劲,陈抟传世墨迹不多,故此字极为珍贵。 |
梧州苍海国家湿地公园 | 梧州苍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苍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河畔,属广西城市市区典型的“库塘-沼泽-森林”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内陆湿地以及候鸟停歇地和越冬地之一,也是梧州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重要。 2015年年6月,梧州市苍海新区管委会向国家林业局上交了拟建广西梧州苍海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申请,并于日前收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河北张北黄盖淖等137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 《广西梧州苍海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5-2022)》,苍海国家湿地公园以万亩苍海湖为公园主题,占地722.84公顷,并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湿地公园五大功能区域,即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以及管理服务区的试点建设工作。试点建设完成后,苍海国家湿地公园将成为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维护梧州市区域乃至整个西江流域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有利于推进梧州市湿地保护、增强湿地生态服务和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 |
梧州允升塔 | 梧州允升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在梧州市西江南岸锦屏山。清道光三年(1823年)建。据两广总督阮元诗:“云山郁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势欲上腾。梧岗吉上,从此其兴。”而名为“允升塔”。相传允升塔是吕洞宾为救一对鸳鸯鸟而掷下的一杆笔。 塔平面六边形,底边长3.9米,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6米,塔身叠涩出檐。底层以及三至七层正面各开券顶门,二层各面相间开长方形、圆形窗,其余各层相间、上下相错开5个方形窗。塔顶六角攒尖。塔内各层设木楼板和木楼梯。门额有阮元题刻的“秀发梧江”、“观文成化”、“光射牛斗”等石匾。1982年维修,改木楼梯为铁楼梯。 广西梧州市 |
龙圩粤东会馆 | 龙圩粤东会馆位于龙圩区城区,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五十三年(1785年)重建。其前身为关夫子祠堂。 会馆总面积约288平方米,建筑物由前、中、后三座和更楼组成 ,为后殿式结构。 中间由四根大木柱和两根石柱支撑, 栋梁以铁力木相吻合,雕梁画栋,檐梁墙壁饰以浮雕图案,艺术上刀笔细致工巧,玻璃瓦当,飞檐凤角,古朴华丽。会馆墙壁镶嵌有《重建粤东会馆碑记》石碑,记述当时两广交流情况,有关行业及商号。 龙圩粤东会馆是建于广西境内最早的会馆, 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历史、经济民情风俗以及古代文化艺术、建筑艺术具有较高的价值。 |
冠盖总庙 | 冠盖总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冠盖总庙位于龙圩区大坡镇,建筑年代无考。历史上,大坡所在地曾叫冠盖乡。整个建筑物分山门、正殿和后殿。庙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山门由72支莲花托砌建,正殿供奉欧、莫、李三相侯王,有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等雕塑,同时带有道教和佛教的色彩。 解放初期,冠盖总庙被拆毁,所供奉的神像、石狮子、铜鼓全被丢进河流。现在的冠盖总庙是1989年村民集资筹建的,从建筑工艺上看,比不上原来的庙宇精雕细刻,佛教的十八罗汉也是重建时加上去的。重建的冠盖总庙更富有香土气息,每天都有很多村民和市民来烧香和燃放鞭炮,香火十分之旺。游客可感受浓重的道教和佛教色彩。 大坡镇 大坡镇是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的故乡,也是前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济深先生之子)的故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济深先生故居就座落在该镇的精神村。“故居”为宏伟巍峨的四合院建筑,既有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也有欧美建筑的格局,总面积3240平方米。每年到“故居”参观游览的海内外各界人士不下2.5万人次,是全区、市、县游览胜地之一。 历史悠…… 详细++ |
梧州河滨公园 | 介绍 位于市中心区西南部的河滨公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小巧别致。花坛鱼池与画廊舞厅错落有致,楼台亭榭及游乐设施掩映于万绿丛中。 园内有楠园,竹屋、竹廊、竹亭、竹篱笆,一片闹中取静的楠竹天地,一派浓浓的山村野趣。园中的儿童游乐园是孩子们的欢乐世界。这里是游人品茗对弈、垂钓游泳、赏玩休憩的好去处。而每当夕阳西下,住在附近的苗族、布依族悠闲的老人在对唱歌山歌,构成公园独特的一种风情。 广西梧州市 |
龙泉森林公园 | 梧州有“岭南龙都”之称,在龙泉公园的龙皇山上,有一条用50吨纯铜铸造、龙头高12.8米,龙身长43米的巨龙,其造型昂首张口,气吞山河,手握龙珠,吉祥之云环绕,在蓝天白云中腾空而去,雄伟壮观,堪称“中华第一龙”。巨龙周围是用大理石雕成的百家姓园,讲述姓氏的来源。 公园内各种奇花异树充盈其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园内有各种游乐设施,滑草场、狩猎场、水上乐园、神龙湖、生态园等。 |
李济深歇马场 | 李济深歇马场 歇马场位于子村的村口,是李济深当年回料神老家省亲经过子村时歇马的地方。李济深升官晋爵,当了叱诧风云的将军后,回料神老家省亲途经子村时,出于对母亲吴太夫人、舅父的敬意,凡坐轿下轿、骑马下马,默默步行过子村,以示纪念母育及其启蒙舅父之大恩。 李济深 (1885~1959)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广西梧州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人。6 岁丧父,跟随其叔父读书,后入梧州中西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两年后转入陆军速成中学步兵科继续学习。毕业后先在广东新军当见习官,后调到学兵营任排长,与连长邓铿过从甚密。宣统元年(1909)入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为陆军大学),学习高等军事。 1…… 详细++ 料神村 位于距梧州市区30多公里的大坡镇料神村,就是原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的故乡。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先生就诞生在这里。 走过稻花飘香的田野,跨越乡村的小桥流水,座落在山环水抱之间的一处恢宏建筑就是李济深先生的故居。 这座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沧桑岁月,饱受过战火劫…… 详细++ 李济深 (1885~1959)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广西梧州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人。6 岁丧父,跟随其叔父读书,后入梧州中西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两年后转入陆军速成中学步兵科继续学习。毕业后先在广东新军当见习官,后调到学兵营任排长,与连长邓铿过从甚密。宣统元年(1909)入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为陆军大学),学习高等军事。 1…… 详细++ 料神村 位于距梧州市区30多公里的大坡镇料神村,就是原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的故乡。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先生就诞生在这里。 走过稻花飘香的田野,跨越乡村的小桥流水,座落在山环水抱之间的一处恢宏建筑就是李济深先生的故居。 这座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沧桑岁月,饱受过战火劫…… 详细++ |
永安王城景区 | 永安王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永安王城景区是由蒙山县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一个项目,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投资约1.5亿元。景区借鉴了宋城建筑商业古街的建筑风格,以湄江两岸综合休闲区、太平天国历史文化区为核心,规划建设滨江公园、太平天国历史文化园、福寿文化、古榕公园、特色街区等子项目,打造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景区。 |
骑楼城-龙母庙景区 | 骑楼城-龙母庙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骑楼城 梧州素为广西水上门户,上个世纪20 年代后,原来的坊式房已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商业发展的需要,骑楼逐渐取而代之。梧州地处岭南,北回归线经过其间,旧时为了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梧州建筑多采用骑楼形式,临街楼层可作商铺,楼上可住人。骑楼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骑楼形式既方便行人上街时遮阳挡雨,又可扩大楼房面积。骑楼的背后是内街,民宅大门一般开向内街内巷,内街成为居民交往的“公共大厅”,充满浓郁的人情味。这种有层次的沿街檐廊复合空间,大大适应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和空间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在骑楼的外观上,可以看到许多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语言:花窗、砖雕、牌坊等,都十分精巧,其功能和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颇具岭南特色的当数骑楼柱外的铁环,是居民在河水上涨时系船所用。另外,由于梧州是广西最早的港口开放城市,受外来经济文化影响大,所以骑楼的西化痕迹也较浓,如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等等,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筑语言。中西文化在骑楼上水0融、和谐共存,凝聚着历史的沧桑,至今仍散发着文化的魅力。 在广西梧州市约1平方公里的河东老城区内,现存骑楼街道22条,骑楼建筑560幢,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城”。梧州河东老城区连绵成片的骑楼,由梧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熔铸而成,是一部深刻记载昔日梧州风土人情的活字典。 在骑楼博物城,随处可见墙面上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灰雕艺术。在大南路骑楼城墙上,一幅浮雕为“连年有余”,莲池下面游着两尾鲤鱼;另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一棵松树下有四只白鹤,其寓意为“松鹤长春”;有寓意为“平平安安”的宝瓶;在龙母太庙广场的雕刻上有“鲤鱼跳龙门”,等等。 女儿墙是骑楼城建筑装饰构件中最温婉的名字。骑楼屋顶半人多高、临街而立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吸引,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作女儿墙了。这种屋顶临街的矮墙,让深闺的千金小姐在此俯视浮生俗世,不显山不露水地绽放青春。偶而抬头的书生幸运地抓住这抹0,一段浪漫故事便从此开幕了。 龙母庙 梧州是龙母的故乡。为纪念龙母,梧州于北宋年间在城北桂江河畔建成龙母太庙。龙母庙是梧州乃至桂东南最著名的旅游区之一。庙貌辉煌。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重修,是广西少有的保留宋代建筑特色的文物古迹,兼有宋、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龙母庙座落在景色秀丽的桂江岸边,枕山面水,舆地通灵,是一座真正的千年神庙。龙母庙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厢房、角亭组成,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受损毁。从1987年龙母庙重光以来,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赐福亭、放生亭、龙母素食馆等主要建筑。2005年梧州市政府在原龙母庙的北面划出10.2公顷的土地作为龙母庙的扩建用地,总投资6000多万元,使龙母庙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据考证,龙母是古代我国南方“仓吾”族首领,生于农历五月初八日,民间称此日为“龙母诞”;逝世于农历八月十五日,民间称此日为“升仙日”。由于龙母竭尽全力带领人民开山治水,为乡亲造福,深得百姓爱戴,因此,“龙母诞”和“升仙日”就成了龙母庙的传统纪念日。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和农历八月十五是龙母庙最热闹的时候。此时龙母庙通宵开放,善男信女争先恐后来朝拜、上香、摸龙床、照龙母镜、用龙母梳、洗龙母水、喝龙母茶,往万寿龟投币。 梧州市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地址:骑楼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河东老城区;龙母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城北,桂江河畔。 梧州市骑楼城——龙母庙景区门票:免费 梧州市骑楼城——龙母庙景区交通:1、骑楼城:骑楼街主要分布在大东上路、大东下路、阜民路、大同路、中山路、竹安路、五坊路、沙街、九坊路、南环路、大中路、民主路、建设路、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环路等街道上。2、龙母庙:乘3路车到市政府站下车,那里有专线车直达,票价1.2元,或乘1路车到达。骑楼城-龙母庙景区 |
石表山 | 石表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表山休闲旅游风景区坐落在藤县象棋道家村,距梧州市区90公里,距藤县县城约38公里,容藤二级公路从景区边经过,交通十分便利,景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 按国家AAAA级景区规划为集休闲、度假、揽胜、礼佛于一体综合性山水诗画景区。景区主要包括思罗河漂流景区、石表山寨景区、道家沙滩公园三大部份。明澈的河水、洁净的沙滩、深幽的峡谷、青葱的竹林、神秘的山寨、鬼斧神工的丹霞景观、古朴天成的村落,融合了自然的钟秀、文化的气韵和历史的沧桑,使得整个景区独具特色、魅力无穷。 |
蒙山石燕山 | 蒙山石燕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石燕山座落陈塘街南面,山上林木茂密,空气清新,历来为学生秋游、街民登高观景之地,也是陈塘人引为自豪、向外界介绍陈塘的首推资源。石燕山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被捧为神山,相传该山是仙女化石而成,有着广为流传的神奇传说。燕山正顶有几个拔地而起的奇石,形状奇异,其中一石酷似燕子,因而得名石燕山。在山顶向北俯看,可观陈塘镇集镇全景,又见湄江碧水,繁华的城镇、祥和的村庄与青山绿水,相映出生机勃勃的画面。从北面步行上山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在山上可以远望陈塘镇全貌,是附近群众锻炼、休闲的好地方。石燕生态环境极佳,景色独特,曾有文人墨客游览石燕山后,留下"燕山景色甚堪优,崖下湄江绿水流"、"东岭盘龙惊皓月,南山石燕舞新天"这样的赞美诗句。 |
梧州龙母庙 |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是一座千年古建筑,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我国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占地面积11万多平方米,建有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等,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是粤港澳乃至东南亚的祈福圣地,堪称中国龙母第一庙。 龙母庙位于梧州市桂林路,有主殿、后殿、五龙喷水壁、总府题名碑等。主殿一排三间,中为龙母殿,左为太子殿,右为傅将军殿。据考证,龙母是古代我国南方“仓吾”族首领,生于农历五月初八日,民间称此日为“龙母诞”;逝世于农历八月十五日,民间称此日为“升仙日”。由于龙母竭尽全力带领人民开山治水,为乡亲造福,深得百姓爱戴,因此,“龙母诞”和“升仙日”就成了龙母庙的传统纪念日。到时,不少信男善女专门从粤港澳地区赶来焚香拜膜。 龙母庙依山面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后宫、行宫、龟池、商场等组成。正殿雄伟庄严、雕梁画栋,前座正殿中供奉着龙母像,善男信女们多到此殿朝拜,以祈龙母赐福庇佑,故正殿前庭,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右侧殿供奉傅大将军像,左侧殿供奉龙太子。正殿后的中座,悬挂着龙母进京巨幅浮雕。后宫陈列着龙母床和龙太子床,主殿右侧为龙母行宫,为接待室。 二楼供奉着关帝神像,左侧有一池清水,内有一头万年长寿石龟,大龟背上驮着一大型石刻"总府题名碑"。游客到此拿钱币"投石龟求好运"。龟池后山壁上有一大型浮雕"五龙喷水壁"。 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和农历八月十五相传为龙母诞辰和升仙日,是龙母庙最热闹的时候。期间,广东、香港、澳门游客以及海外侨胞组成旅行团前来贺诞,有的贺诞团达千人。这时庙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庙内庙外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这一日龙母庙通宵达旦开放,不少善男信女和游人争先恐后来朝拜、上香、摸龙床、照龙母镜、用龙母梳、洗龙母水、喝龙母茶,往万寿龟投币,龙母庙热闹非常。不少外国人也来观看。 龙母是西江河神。传说龙母是赢秦祖龙时之神,温姓,藤县一都水东街孝通坊人,因养育五条小龙而被称龙母,后来死在广东悦城。龙母在西江流域做了很多造福于民的好事,如带领大家耕织渔牧,整治水患,执仗护航,惩恶扬善,治病救人,乐善好施,普济苍生等。 龙母去世后,人们把她当作神仙来崇拜,历代皇帝都有敕封:秦皇赢政就敬书“秦龙母永世留芳”;汉高祖刘邦敬书“温氏程溪夫人永载史册”;汉武帝敬书“秦龙母女娲氏之再生”;唐太宗李世民封温氏娘娘为“永安夫人”;宋太祖赵匡胤封“温氏娘娘永济夫人”;明太祖朱元璋封温氏娘娘为“永宁夫人”;清康熙皇帝敕封悦城龙母娘娘为“水府元君”。人们凡遇大小事情都习惯到龙母庙祭拜。广东德庆悦城、梧州、藤县的龙母庙,在龙母信众中最负盛名。解放前,在西江航行的船只、轮渡,遇龙母诞期,船只如航至龙母庙三里之内,不分日夜,必鸣笛或打锣,烧香点烛,遥向庙前致拜。航行到庙前河面,即停船上岸入庙参拜,献香奉烛。 龙母文化已成为梧州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梧州每年都在龙母庙举行一系列龙母文化旅游活动,正月廿一为龙母开金库,五月初八为龙母诞辰,八月初一为龙母得道诞,十一月初一为朝母节,吸引成千上万的粤港澳等地游客到龙母庙旅游。每次龙母节庆活动期间,广州番禺胜胜堂都组织4000多香客来梧州参加活动。 |
珠山烈士墓园 | 珠山烈士墓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在广西梧州市河滨公园内的白鹤山上,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它们记录了梧州人民反帝斗争的精神,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1999年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10月,广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梧州支部成立。从此,具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梧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为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不屈不挠斗争。 1927年9月,中共广西地委书记廖梦樵和地委组织部长黄士韬等19位同志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但他们始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在被敌人押赴刑场时沿途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慷慨就义。 1926年10月中旬,设在梧州的中共广西临时省委交通机关被敌人破坏,中共党员郭金水、李秀农、谭景韶等不幸被捕。在赴刑场途中,郭金水和战友们大义凛然,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反动派”等口号,沿途群众无不为之动容饮泣。 李素秋烈士于1926年初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曾担任青年团苍梧县立女子师范团支部书记,广西省学联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17日清晨,李素秋等革命志士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李素秋等13名同志始终坚贞不屈,于1927年10月7日英勇就义。 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迎来了梧州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为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梧州市于1957年建立了这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碑高15.33米,碑体坐落在一个长10米,宽10米,高1.7米的正方形碑座上。碑体上“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大字刚劲有力,彪炳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后,每年清明时节,梧州市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人民群众、大中小学生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批又一批地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 从一名少先队员到一名团员,每一次手持白花,站到纪念碑前,都有一种无上崇敬的感动涌上心头,都会受到英烈们那种高尚情感的熏陶。正是由于这种熏陶与感动,使我认识到英烈们对民族、国家的强烈的责任心,并懂得了不但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更要把这份爱国情感和责任心体现在我的生活中、行动中。 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团结奋斗,开拓进取。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梧州市河滨公园内的白鹤山上 乘车线路:在梧州市内乘公交车至景区 |
白云山公园 | 白云山公园位于梧州市区东北方。白云山遥连五岭,总纳三江,至梧州突而挺起,蜿蜒盘桓,气势磅礴。站在山顶俯瞰远眺,全城风光,远方景物尽收眼底。山上树木参天,晨雾迷漫。在雨后初晴之际,素洁云雾,缭绕飘忽。高耸的白云山就象戴上白面纱,披上白围巾的绿衣少女。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云:“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清代诗人李世瑞作诗说:“晓露乍薄初日上,晚烟如幂夕阳低。”白云山为梧州八景之一,称作云岭晴岚。 白云山于1981年建成公园,1988年被定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山上先后建起了云峰亭、松云楼、双清亭、风筝台、半山亭、观秋台、松涛虎啸雕塑等设施,并在山下龙泉冲修建龙吟亭、观瀑阁、探幽桥、“二龙戏珠”浮雕等。登上顶端云峰亭,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从云峰亭下来,有一条林荫小道直通风筝亭。 白云山东麓山腰处,是有名的“老虎头”,此处山石峥嵘,地形险峻,恰如一只伏卧的猛虎。从风筝亭往北走,有一片桃林。春天桃花盛开时,到这里赏花的人很多,争相拍照留影,正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远处不时有鸟从树林中飞起,清脆的叫声在山谷中回响。过桃林,上山岗,到了双清亭。亭下面,有一个栩栩如生的老虎雕塑,面对滔滔松海在长啸,好一幅松涛虎啸图。到了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重阳节,山上更是人头涌涌,数万人登高,热闹非凡。 白云山脚下的龙泉飞瀑,背靠云岭,面临西江,谷涧深长,幽静清雅,危崖壁立,气象森严,寒藤摇翠,绿苔斑驳,蕨草悬垂。涧谷中泉水漫流,水底卵石游鱼可见,嶙峋散石,星罗棋布,或卧伏泉畔,或倚傍水边,莹润奇巧,形态各异。正是“径从杂树荫中渡,泉向奇石罅中潺。”蜿蜓的泉脉自白云山腹涧中流出,正对龙洲砥峙而注入西江。 1994--1996年,白云山公园进行大规模的林相改造植物造景工程,将原来以马尾松为主的林相改造成为各种乔灌木和观赏植物混交组成的丰富多彩的南亚热带雨林,显示了春繁、夏丽、秋红、冬青的自然景观。登白云山,可享“沐云海、餐重峦、饮两江、瞰山城”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