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包头市 >> 土默特右旗 >> 双龙镇

双龙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美岱召

美岱召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美岱召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上有角楼。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佛殿的墙壁上,有色彩斑斓的壁画,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城内有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还有供奉传为储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储藏在殿内的檀香木塔中。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  “玻璃殿”为3层楼房,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接受朝拜的地方。在东北方,有座重歇山顶式建筑,这就是“太后庙”,亦称“三娘子庙”。  美岱召位于包头市以东80公里,始建于明朝庆隆年间,它是-教传入蒙古的一个重要的-中心。  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在建筑上更有独特的风格。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庙。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量的壁画,如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的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这些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美岱召是一处罕见的集寺庙、王府与城池为一体的建筑。寺周围有土筑石包镶的城墙,敦厚结实,可以抵御军队的如雨的炮弹和骑兵的突袭。整个城池略呈长方形,周长681米,四角建有角楼,南墙中部开设城门。供奉佛像的殿堂就在城内,山门匾额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之句,落款为“大明金国”,颇为特别。既是“大明”王朝,何来“金国”?我百思不得其解。寺里主体建筑有经堂、大雄宝殿、罗汉堂及观音殿等,殿宇高大雄伟,殿内供奉佛像、菩萨像,并陈列法器,墙面绘有佛传故事和0神像等内容的壁画。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在城内深处,太后庙里的檀香木塔,储放着太后骨灰。  母亲是最伟大的,她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一个个子女,儿女长成,自己衰老。就像一只桑蚕吐丝殆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所以人们要纪念她!  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出发,沿阴山南麓的京藏高速公路西行至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境内,阴山脚下,敕勒川上,有一座青松掩映、引人注目的召庙——美岱召。  美岱召位于包头市以东80公里处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召庙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远远望去,阴山、白塔、古松、经过修缮仍显苍劲的美岱召城门,古朴典雅,虽说没有藏传佛教寺院四周的经幡飘动,但是建筑选址、格局还是透着黄教韵味。  据史料记载,美岱召始建于明朝庆隆年间(1567年--1572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拉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取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  美岱召是一处罕见的集寺庙、王府与城池为一体的建筑,寺周围有土筑石包镶的城墙,敦厚结实,可以抵御军队的炮弹和骑兵的突袭。整个城池略呈长方形,墙高约4米,周长681米,四角建有角楼,南墙中部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  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门匾额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之句,落款为“大明金国”。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西壁下方的一组蒙古族供养人群像。他们均身穿明清时期的蒙古族服饰,手中持念珠等宗教器物,表情谦恭一心礼佛。北侧一位头戴皮沿帽,身穿皮领对襟袍服的老夫人,容颜端庄,体态丰满,端坐在木几上,旁边有两个-侍立。    美岱召镇  美岱召镇位于土右旗东部边界,呼包二市结合部。北依大青山,全镇20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和一个居委会,占地面积71.35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耕地6.18万亩。呼包高速公路、110国道和京包铁路横跨境内,交通尤为便利,通讯发达、资源充足、矿产丰富,集汉、蒙、藏式建筑之精华的塞北独一无二的明代建筑美岱召庙位居美岱召镇,是国内外知名的观光旅游胜地。   农牧业…… 详细++

喇嘛洞

喇嘛洞为文化旅游景点。  -洞  -洞召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样地之一。位于毕克齐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1575),清顺治十五年(1658)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赐名“广化寺”。  各殿佛像多为铜像,工艺高超。前寺后面是2层7楹的佛爷府,西北方有安葬历代-骨灰的白塔数座。后寺建于山腰的银洞前,楼分3层,西阔数间,与洞连为一体。寺内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寺下石阶140级,直下前寺。寺西北10数里的金銮殿峰,据传是康熙皇帝避过暑的地方。汉名“广化寺”。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北8公里处。  洞召由前寺及后寺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间  ,供奉4大天王;大经堂49间,楼2层,计7楹;大殿25间,供奉弥勒佛,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二殿为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和观音菩萨。另有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像均以黄铜制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后寺建在山腰上,凿山为洞,建楼3层,称“钯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阶共124级。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的石塔数座.现殿堂大多被毁,残留124级石阶和佛爷府及石刻佛像。-洞召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宽阔的洞沟,光线明亮,视野开阔。  -洞召由银洞、佛爷府、经堂等组成。银洞两侧的县崖峭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岩刻造像。岩刻采用了深浅不同的浮雕技法,线条粗犷有力,形象生动古朴,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传-洞昭的第一世-博格达罕察是一位来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经游历了呼和浩特许多地方,最后选中了-洞。纵观-洞的环境,当初博格达及其弟子在此传教,建寺,确实独具慧眼。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游人莫不为其如画的风景所陶醉而流连往返。  山谷内怪石嶙峋,苍松叠翠,百草摇曳,泉水淙淙。寺院掩映于古松丛林中,山风袭来松涛雷动,壮人声威。环境幽静,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为呼和浩特市郊的旅游胜地。

敕勒川博物馆

  敕勒川博物馆位于土默特右旗政府所在地——萨拉齐镇,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于2011年10月28日正式建成开馆,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座以区域性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博物馆。敕勒川博物馆共分历史厅、革命史厅、民俗厅、成就厅、临展厅、城市产业未来厅以及共享序厅7大展区,馆藏汉、北魏、唐、辽、金、元、明、清各类文物真品、图片书画以及民俗物品3800余件,全景展示了敕勒川地区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类代表性文物,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敕勒川文化多姿多彩的历史脉络,重点演绎了敕勒川地区悠久而厚重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西口文化、黄河文化和土右旗的二人台戏曲文化;立体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右旗60年建设的辉煌成就,精彩再现了敕勒川地区魅力无限的民俗活动。

九峰山自然保护区

  九峰山由九峰,西九峰,大西梁、天林背、平背册等大小山峰组成,这里有号称“小泰山”的主峰,有季节性的瀑布,有“石湖”、“一线天”、“南天门”。  每当夏秋之际这里有满山遍野的奇花异草,争香斗艳,翠绿欲滴。特别是以东亚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岛”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九峰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北约10公里处,总面积48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338米,是西北高原地区少有的自然风景区。  萨拉齐镇  萨拉齐镇是土右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内蒙古首批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镇面积27.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1.43万亩,辖7个行政村、12个社区,总人口6.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万人)。2003年全镇生产总值4.5亿元,财政收入48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3元。近年来,萨拉齐镇依托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拔丝奶豆腐

  拔丝奶豆腐   内蒙古风味名菜。以奶豆腐为主料烹制而成。将奶豆腐切条、裹面粉,挂上用鸡蛋清、淀粉、面粉制成的松糊入油锅炸熟,呈金黄色捞出。锅内加适量白糖熬成拔丝糖浆,倒入炸好的奶豆腐,并撒些芝麻,裹匀糖浆装盘即可。此菜色泽金黄,口味甜香,上席牵丝不断,是酒席中的佳品。

双龙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双龙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