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夏家店小米 | 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为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兼畜牧业和狩猎。主要农业作物为粟和稷,其农业文明不晚于中原地区。夏家店地区有着4000年以上的农耕历史,该地区生产的小米曾是大辽王朝的专用贡米。出土的彩绘陶器系用红白两彩在烘制后的陶器上绘有饕餮纹、云雷纹、蟠螭纹、龟蛇纹等图案,与商周时期青铜器同等重要。夏家店上层文化属晚期青铜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系中华民族史上影响较大的北方少数民族东胡族所创造,被史学界称为“东胡文化”。先后出土了多为本土铸造的大量青铜器,夏家店遗址群面积380000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家店小米米质纯正、口感独特的松山区“夏家店小米”,内蒙古松山区夏家店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就了夏家店小米的优良品质。 夏家店小米 地域范围 夏家店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霍家沟村、东新井村、兴隆沟村、鸡冠山村、二道坡村、新井村、平房村、干沟村。地理坐标为东经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7'-125°45'、北纬45°23'-45°59'。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夏家店小米颗粒圆润,金黄透亮,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具有香醇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草原金米”,夏家店小米经初选、脱皮、抛光、去石、除杂、人工手选、轻磨、冷加等八道工序,最大限度保留谷物天然营养成分,成就天赐好米。 |
赤峰绿鸟鸡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为草原兴发颁发了核准使用“赤峰绿鸟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牌匾。地理标志,一个产品的“国际护照”,它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一张“质量通行证”。核准草原兴发使用赤峰绿鸟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对于提升赤峰绿鸟鸡的产品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草原兴发特别注重企业无形资本的发掘和培育,在成功取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两块金字招牌后,又于2003年成功取得了对赤峰绿鸟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使用核准。此次核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是在草原兴发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企业名称发生变更后,国家质检总局对赤峰绿鸟鸡经营主体的再次确认。这是草原兴发实施品牌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对草原兴发全程规范生产赤峰绿鸟鸡产品产品的官方认可,对于提升草原兴发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赤峰哈达饼 | 说起来哈达饼的问世,实出偶然。据传大约在一百五十年前,赤峰的面点师傅在做南沙饼、豆沙饼时,由于剂头无酥、油多、少馅成了余面,师傅们就想了一个法子,把剂头擀开,包上酥和糖烙饼,结果特别受欢迎。赤峰的各大饭庄相继制作,名噪一时。 哈达饼是近似于点心的饼,造价较高,用水油面和油酥擀成皮,包干果甜馅,烙制而成。制作过程是先制饼坯:将面粉加白油(粗制奶油)或奶油和成酥面。另用面粉和白油及水和成水油面团,然后用水油面包油酥面,擀成圆片成饼坯;再制馅:熟面粉加白油、瓜子仁、芝麻、核桃仁、白糖调成甜馅;最后烹制:饼皮上放馅料抹匀,从两头对卷,再盘成圆饼形,擀成荷叶饼状,放入铛内,用小火烙成虎皮色,烙熟后出铛,切两半或四瓣即成。制成的哈达饼具有掉在地下粉碎,放到嘴里不用嚼,酥脆香甜等特点。 |
甜沫子粥 | 乡间农家饭食,为其它地方所无。制法为:用一碗小米,多半碗干饭再加黄豆一把,用手注水磨好,变成沫子,再把水烧开,放入沫子,调到不稀不稠时,煮沸即可食用。这种粥不但味道香甜可口,且因有小米和黄豆而营养丰富,便于消化吸收,是养生之佳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巴林石 | 巴林石 据朱星白等《巴林石》所述,主要依据颜色、质地、纹理和结构,将巴林石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和图案石五大类。 鸡血石 巴林鸡血石指含有红色辰砂的巴林石,质地多为透明、半透明;血色有鲜红、朱红、暗红、橘红等。血形呈片状、块状、条带状、星点状等。各品种均以各种“红”命名,如夕阳红、彩霞红、牡丹红、金橘红。 福黄石 凡主体呈黄色且透明半透明者均属此类.还可按色调及纹理细分若干品种,如鸡油黄、密蜡黄、流沙黄等。其中金橘黄可与田黄媲美。 冻石 凡透明半透明、无血又以黄色为地的巴林石均为冻石,是巴林石品种最多的一类。按其主体特征因素命名,有水晶、芙蓉冻、羊脂冻等。 彩石 凡无血非黄非冻的巴林石均为此类,最明显的特征是质地不透明而色彩丰富,因而品种命名也就丰富多彩,如红花石、黄花石、咖啡石、木纹石等。 图案石 指巴林石中带有各种天然景物图案并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一类,可凭借主题而命名。 巴林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 《关于给予“巴林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右政发[2006]6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现辖行政区域内矿区,即东经110°21′30″至118°24′30″,北纬43°46′00″至43°47′30″。 |
敖汉小米 | 敖汉小米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现辖行政区域 《敖汉旗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敖汉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敖政发﹝2012﹞17号 敖汉旗农业标准:AN/T0001-2010《敖汉小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赤峰黄玉米 | 原产地标识——“赤峰黄玉米”常年产量220万吨,商品量180万吨。 |
赤峰小米 | 赤峰境内被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渔猎和畜牧的定居生活。赤峰市种植谷子历史悠久,2003年在兴隆沟遗址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栗和黍的碳化颗粒标本,经加拿大、英国和我国的研究机构用C14等手段鉴定论证后,认为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由此推断赤峰敖汉地区是中国古代旱作农业起源地,也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赤峰市志记载:辽史记载:“保宁七年(976),汉有宋兵,使来乞粮,诏赐粟二十万斛助之”。 赤峰小米 粮食 地域范围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东北地区西端,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的复合截接部位。地理坐标: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总面积为90021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交界,西部和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接连,东与通辽市毗邻。赤峰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赤峰市12旗县区132个苏木(乡镇),2014年赤峰谷子播种面积96344公顷,总产量为238610吨,单产为2477公斤/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赤峰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根植于赤峰旱坡地的粟耐干旱、抗倒伏、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致使当地谷子(粟)加工后的小米颗粒大、粒径约为1.0-1.5毫米,粒呈圆形、晶莹透明,小米适口性好、营养丰富、金黄馨香。2、内在品质指标:赤峰的小米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是8.65~11.4g/100g;维生素B1含量是0.31~0.48mg/100g;维生素B6含量是0.04~0.05mg/100g;维生素E含量是0.79~1.32mg/100g;叶酸含量为23.8~34.1μg/100g;磷含量是176~290mg/100g;钾含量是183~255mg/100g;营养丰富,质纯味正,香软可口,是平衡膳食、调节口味的理想食品,也非常适合怀孕期妇女及产后进补食用。正是由于赤峰的小米适口性好、营养丰富,金黄馨香的小米粥成为女人哺乳、老人患病、婴儿断奶的首选食物。3、安全要求:赤峰市小米,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赤峰市辖区内基地全部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小米无农药残留,是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大部分小米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部分登记为地理标志产品。赤峰小米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统装品。5、包装储存:脱粒后的谷子禁用装化肥的纤维袋包装,家庭储藏以粮围子或土仓为佳,注重防虫防鼠害和通风。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直接上市的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包装应符合NY/T658标准要求。包装容器(袋)材料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聚乙烯塑料袋应符合GB9687标准要求。包装要牢固、密封性好、防潮、美观,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产品标签符合GB7718的规定;6、储运 储运存库房应阴凉、干燥、清洁、通风良好,无虫害鼠害。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防雨防潮,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物品混装混运。 |
赤峰绿豆 | 赤峰境内被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渔猎和畜牧的定居生活。上世纪50年代,赤峰市从东北引进了粳米绿豆,到90年代,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从农家品种资源中选育出赤绿一号、大鹦哥绿豆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赤峰市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历史,1980年绿豆全市播种面积4.8万亩,总产量97.9万斤;2014年全市绿豆播种面积43717公顷总产量32200吨;从历年的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都是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赤峰绿豆 粮食 地域范围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东北地区西端,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的复合截接部位。地理坐标: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总面积为90021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交界,西部和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接连,东与通辽市毗邻。赤峰绿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赤峰市12旗县区132个苏木(乡镇),2014年赤峰绿豆播种面积43717公顷,总产量为32200吨,单产为737公斤/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粒大颗均、深绿有光,性喜温暖,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具有豆味浓香、好煮易烂的特点。2、内在品质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赤峰绿豆蛋白质含量为24.0~24.5g/100g;脂肪含量为1.02~1.14g/100g;维生素E含量为2.56~3.54mg/100g;维生素B1含量为0.11~0.23mg/100g;钙含量为107~113mg/100g;磷含量为343~364mg/100g;钾含量为1.12×103;特别是绿豆蛋白中的赖氨酸类,不能在人体中合成,靠食用豆类吸收,所以绿豆具有重要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其清热、解毒、性甘凉。3、安全要求:赤峰绿豆,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赤峰市内耕地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绿豆无农药残留,是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赤峰绿豆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统装品。5、包装:直接上市的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包装应符合NY/T658标准要求。包装容器(袋)材料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聚乙烯塑料袋应符合GB9687标准要求。包装要牢固、密封性好、防潮、美观,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产品标签符合GB7718的规定。6、运输和贮藏:储运存库房应阴凉、干燥、清洁、通风良好,无虫害鼠害。储存方法不能使绿色食品发生变化引入污染,不与农药化肥及其他化学制品等同储一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防雨防潮,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物品混装混运。 |
牛家营子北沙参 | 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从此名扬各州郡,家家种药,户户得益,历久不衰,延续至今。地产北沙参产量占全国80%,并以色白、条长、味纯正誉满全国,远销香港、东南亚。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沙参之乡”。 地域范围 牛家营子镇是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接地带,属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具有明显的华北、东北向内蒙古草原过渡的特点。北沙参种植面积保持在2.0-2.5万亩之间,单产300公斤,平均年总产量350-550万公斤,占全国的80%。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南荒村与红山区文中镇柳条沟村、大营子村交界处,南至水泉村与锦山镇全太村接壤,西与松山区城子镇相邻,北到赤峰市新城区交界处。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牛家营子北沙参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30-45cm,直径0.5-1.2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 2、内在品质指标:牛家营子北沙参根茎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类物质,此外其总皂甙含量为0.3–0.4g/100g,总黄酮含量为0.09–0.10g/100g,蛋白质含量为10.5–11.5g/100g。北沙参味甘甜,是临床常用的滋阴药,养阴清肺,祛痰止咳。主治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为药食同源植物。 3、安全要求:牛家营子北沙参,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2004年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北沙参无农药残留,是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牛家营子北沙参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统装品。 5、包装:所用包装材料为瓦轮纸盒,纸盒大小可据出口或购货商要求而定,卫生标准应达到食品级。 6、运输: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并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 7、贮藏:干燥后的北沙参如不马上出售,包装后应置于室内干燥的地方贮藏,同时应防止老鼠等动物的危害。为保持色泽,还可将干燥的北沙参放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贮藏,并定期检查。但进入夏天后,由于气温升高,应转入具低温条件的地方贮藏,一般在10℃以下的贮藏条件下安全越夏。 |
牛家营子桔梗 | 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至此,农户家家种药,延续至今,地产桔梗质量属全国一流,除药用外,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全部销往韩国、日本。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桔梗之乡”。 地域范围 牛家营子镇是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接地带,属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具有明显的华北、东北向内蒙古草原过渡的特点。牛家营子桔梗年均种植面积3万亩,采挖期为2年,年均采挖面积1.5万亩,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南荒村与红山区文中镇柳条沟村、大营子村交界处,南至水泉村与锦山镇全太村接壤,西与松山区城子镇相邻,北到赤峰市新城区交界处。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牛家营子桔梗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30-4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至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 2、内在品质指标:牛家营子桔梗总皂甙含量为3–4g/100g,总黄酮含量为0.02–0.03g/100g,蛋白质含量为7–8g/100g,还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物质、多糖等。具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脓的作用。 3、安全要求:牛家营子桔梗,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2004年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桔梗无农药残留,是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牛家营子桔梗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统装品。 5、包装:所用包装材料为瓦轮纸盒,纸盒大小可据出口或购货商要求而定,卫生标准应达到食品级。 6、运输: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并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 7、贮藏:干燥后的桔梗如不马上出售,包装后应置于室内干燥的地方贮藏,同时应防止老鼠等动物的危害。为保持色泽,还可将干燥的桔梗放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贮藏,并定期检查。但进入夏天后,由于气温升高,应转入具低温条件的地方贮藏,一般在10℃以下的贮藏条件下安全越夏。 |
巴林左旗笤帚 | 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部,距巴林左旗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镇辖区33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14415户,总人口58374人,全镇总面积114.2万亩,耕地面积31.29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8.9万亩,草牧场面积68.4万亩,现有家畜存栏17.5万头(只).十三敖包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种植作物以玉米和笤帚苗为主,旱坡地以种植笤帚苗为主,年种植笤帚苗达到10多万亩. 十三敖包镇笤帚苗生产已有50多年历史,素以(笤帚苗之乡)而闻名,笤帚苗制品是广大农村,城镇,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生产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笤帚制品以其绿色环保,无污染,无公害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需求量逐年上升,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经济效益可观,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现在已开始出口韩国和欧洲等国家,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和关怀下,制定优惠政策,创建宽松环境,采取有力措施,实行专项推进,取得一定成效,笤帚苗产业已成为全镇主导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2005年,全镇笤帚苗种植,加工,销售产值达到2亿元,获取收入达到8000多万元,人均13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3%. 经过多年培养和发展,笤帚苗产业不断壮大,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地位,信誉程度越来越好,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地:内蒙古地区种类齐全的笤帚制品加工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笤帚苗交易市场. |
敖汉荞麦 | 内蒙古敖汉旗双井乡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种植荞麦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比较适宜荞麦的生长,因此,荞麦在该地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年产量在200万公斤左右,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污染而被称为“绿色食品”。 牛力皋川位于双井乡境内,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荞麦,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牛力皋川荞面更是香甜可口,味道纯正,色香味俱佳,是荞麦面中的上品。 1999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牛力皋”牌荞面,该品牌荞麦面已畅销北京、辽宁等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地域范围 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所在的具体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9°32′-120°54′,北纬为41°42′-43°01′。东邻通辽市奈曼旗,西与辽宁省建平县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相连,北部与赤峰市松山区、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在敖汉旗境内,下洼镇、大甸子乡、林家地乡、玛尼罕乡(镇)的53个村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生产面积5.4万亩,年生产总量5400吨,年产值1025万元。 2自然条件与历史因素 (1)地质地貌: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儿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是燕山山地丘陵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由浅山、丘陵、沙沼及河川平原地貌组成,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300-8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为1255米。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的土壤有黄土、轻壤、中壤、和沙壤,土质较肥沃,易于耕作。 (2)水文情况:敖汉旗主要河流有5条,其中3级以上河流3条,分别为老哈河、叫来河、孟克河,现已基本断流。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内的玛尼罕乡属于孟克河流域,下洼镇属于叫来河流域, 多数地区贫水,且埋藏深。 (3)气候:敖汉旗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水热同季;秋季气温剧降,降水少;冬季干旱而寒冷。敖汉旗年降水量310-460毫米,全旗各地年平均气温在5-7℃,年≥10℃的活动积温为2700-3200℃,无霜期在130-150天之间。 (4)历史因素:早在清朝,敖汉旗旗就以形成荞麦种植的历史,但并没有形成产业,近十年来,已成为内蒙古主要荞麦生产基地,已成为敖汉旗杂粮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3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环境质量要求:生产基地环境符合NY5010标准;生产基地地势平坦,土质较肥沃,提倡节水灌溉;收获后及时清洁农田,销毁残枝败叶。 (2)产地条件:气候条件:年日平均≥2℃的气温在110天以上,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在2200℃以上,年降水量在350mm以上。 土壤条件:土层深厚,中性沙壤土种植,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8。 环境条件: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生产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3)栽培技术: 整地:播前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土面平整。 施肥: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00-11250㎏,每公顷施过磷酸钙300-450kg,尿素45-75kg。种肥用腐熟的有机肥,草木灰做种肥,每公顷7500-1500kg;同时施入磷酸二铵60-90kg。荞麦在现蕾开花后,追施速效氮肥,每公顷75kg为宜。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种子。如:美国温莎、日本大粒、大三棱、小三棱、茶色黎麻道、吉荞10号、甘荞2号等 荞麦品种。 种子质量:纯度98%以上、净度98%以上、芽率85以上、水分13.5%以下。 种子包衣:选用专用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可减轻病虫害又能增加产量。 晒种:晒种可提高发芽率,改善种皮透气、透水性,促进种子后熟。晒种可选择晴朗天气,晒7-10天。 浸种(闷种):用3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40℃温水浸种10分钟均可提高芽率。然后用微量元素浸种(如碳酸铵0.005%、10.1%、硼砂0.03%)30分钟,捞出后晒干,即可促进秧苗生长又能提高产量。 播种时间:春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夏播7月上旬或7月下旬。 播种方法:条播或撒播两种。条播,畜力开沟,人工溜籽,梨距20-30cm;撒播,可先平地,随后撒种,再轻轻耙耱或搂平。 播种量:每公顷播种量37.5-52.5kg。 播种深度:一般播种深度为4-6cm,覆土2-3cm。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实现荞麦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是获得高产的保证。播种密度每公顷100-105万株为宜。 中耕除草:春播荞麦一般除草2-3次,夏播2次,最后一次除草在封垄前结束,除草深度3-5cm。 灌溉浇水:在开花灌浆前如遇干旱均可灌水。 辅助授粉:荞麦为异花授粉作物,为了提高结实率,应在开花前2-3天内放蜂(每公顷约放10箱蜂);也可在荞麦盛花期,每隔2-3天,于上午9时-11时,用一块长240-300cm、宽30cm的布,两头各系一条绳子,由两人各执一端,振动植株,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产量。 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立枯病、霜霉病等。主要虫害有黏虫、草地螟、钩刺蛾、蝼蛄、蛴螬等。 病虫害防治:①农业防治:选用优质抗病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消 毒,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密植,保持土壤清洁,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②生物防治:植物源药剂有印楝素、苦参碱、烟碱等;生物药剂推荐使用,浏阳霉素、武夷霉素、苏云金杆菌、农抗120、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齐螨素、绿来宝、威敌、多抗霉素等。③其它防治: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灯、性诱剂等。④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 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国家GB/4285、GB/T8321的要求。 收获:收获适宜期一般掌握在75%的籽实变为褐色,呈现出原品种固有的粒色之时,一天内收获时间应在上午11时前,适当晾晒后脱粒。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品质特性特征:荞麦根为直根系,根系不发达。茎直立,高60-120cm,节间光滑、中空、有棱,节处膨大,略弯曲且有少量茸毛。茎初为绿色,后红色,成熟时变为褐色,有分枝。叶为心脏形,叶面光滑无毛,绿色,叶脉、叶柄含有花青素而呈红紫色。花为伞状花序,簇生,白色,异型花,异化授粉。果实为水棱卵圆形瘦果,果皮浅灰色、深灰色、黑色不等。单株粒重4-6克,千粒重28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5.28%,淀粉66.59%,粗脂肪3.32%,芦丁0.400%。 (2)质量安全规定:遵循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无公害农产品肥料施用规则、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施用规则。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严格遵循无公害农产品分级、包装、标识、贮藏、运输等规则。包装上注明“敖汉旗荞麦”农产品地理标志。 |
天山大明绿豆 | 天山大明绿豆 天山明绿豆,粒大饱满,色美明亮,明绿无杂色,无污染,营养成份丰富,经国家农业部检测,含蛋白质27.18%,比其它绿豆高3%,含脂肪0.97%,含淀粉49.39%,明显高于其它粮食作物,含矿物质元素(mgkg),钙924,磷2496,铁38.52,富含B族维生素,叶酸胡萝卜素等,绿豆芽还含有维生素C和P,所以绿豆具有重要的保健和药用功效。其清凉解毒,消暑利水,性甘凉。我国中医将绿豆的叶、花、种子、种皮入药,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管炎硬化、坏血病、夜盲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作用。 阿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杂粮杂豆生产基地之一,其品种多达20余种,优质绿豆是阿旗农业的支柱产业,全旗绿豆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天山大明绿豆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由于种植绿豆效益好,带动了周边地区,如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扎鲁特旗、开鲁等地。目前已形成一个以阿旗为中心,以天山明绿豆为主要品种的种植区,绿豆年总产量达30万吨。为绿豆深加工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地域范围 阿鲁科尔沁旗(以下简称阿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9°2′15″-121°1″,北纬43°21′54″-45°24′20″,现有11个苏木、乡(镇),一个办事处,其中农区乡、镇6个,牧区苏木5个,总户数87774户,总人口29.6万人,总土地面积2141.5万亩。在阿旗境内,除北部高山区罕苏木外,坤都镇以南涉及10个苏木、乡(镇),221个村,划定为农产品“天山明绿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作为全旗的中心镇,有着发展城郊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种植面积150万亩,年生产总量7500吨,年产值46500万元。 2自然条件与历史因素 (1)地址地貌:阿旗北依大兴安岭山脉,南临西拉木伦河畔,地势北、西高,南、东低,由中山地过渡到低山丘陵,直至倾斜平原。耕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及南部的沿河两岸,山间谷地及丘陵缓坡地带,土址类型主要是栗钙土、灰色草甸土,其中是草甸土、灌淤土,土壤pH值在8左右,偏碱。土壤肥力氮少、磷中等偏下,钾大部分区富足,少部分地块欠缺。 (2)水文:阿旗境内河流属于西辽河流域上游,乌力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水系,总流域面积为14477平方公里,地表水总量13.393万立方米,主要 有乌力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黑木伦河、欧木伦河四条河,在本旗发源的 有黑木伦河、欧木伦河,有“五一”水库、宝力格水库两座,有效库容量284万立方米,可灌地面11.2万亩,大小湖泊52个,自然水面3.2万亩。以欧木伦河(发源于本旗坤都镇)、乌力吉木伦河(发源于巴林左旗)两大河流贯穿本旗,由于处在下游,水源较好。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证明,地下水源比较丰富,净贮量可达458亿立方米。 (3)气候:本旗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系。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而多雨,秋季低温而霜早,冬季寒冷少雪而漫长,冬、春大风较多,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5米/秒。日光充足,积温有效性高,平均日照时数2700-3100小时,平均无霜期95-140天,年平均降雨量300-400mm,湿润度罕苏木以北为0.6以上,罕苏木以南为0.46-0.3。 (4)历史因素:早在1983年,阿旗就以形成绿豆种植的历史,但并没有形成产业,近十年来,已成为内蒙古主要绿豆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县,是全国三大绿豆主产区,已成为阿旗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3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产地条件:气候条件:无霜期100d以上,有效积温2200℃以上,年降雨量在300-400mm以上。土壤条件:播前要选准地块,盐碱度过大地块不选,低洼易涝地块不选。土壤pH值在6.5-7.0为宜。pH>8不利根系生长。 (2)栽培技术: ①种子与选茬 a品种选择: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天山明绿1、2号等天山明绿豆品种。 b选种要求:种子播前要精选。挑除病粒、杂粒、硬粒,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净度。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5%,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不高于13%。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3的有关规定。 ②茬口的选择:绿豆忌连作。重茬、迎茬地块不选。应选择禾本科作物的茬口。 (3)整地与施肥: ①整地:播前要精细整地,要做到翻、耙细碎、平整。绿豆适宜垄作。垄距以不超40cm为宜,垄距过大,不能充分发挥单位面积效益。播深2-3cm。 ②施肥:绿豆生育期短,需肥集中,所以施肥应以底肥为主,一次性施入。并做到农肥与化肥结合,农肥每公顷10-15m3,化肥每公顷施45%以上硫酸钾(氯化钾)复合肥80-150kg。 绿豆对微肥敏感,施入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明显,一般每公顷可施微肥5-10kg做底肥。 (4)播种: ①播种时间:以5月下旬-6月上旬。 ②播种方法:适时抢播,播前灌水最佳。播种量每公顷20kg左右,肥地少些,瘠地多些。播种深度一般2—3cm为宜。可以点播或条播,下籽要散落均匀,便于间苗。 ③种植密度:绿豆喜欢单株生长,不论点播或条播都不能留簇苗、双苗。每公顷保苗20—30万株。 (5)田间管理: ①间、定苗:间、定苗要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进行间、定苗。第一片复叶出现时进行间苗。第2片复叶出现时进行定苗。间、定苗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杂留纯。 ②铲趟:绿豆对田间管理要求很严,特别是生育期,管理应及时。做到三铲三趟,铲趟要浅—深—浅。铲前趟一犁效果更好。 ③灌水:绿豆苗期耐旱,进入花期需水剧增,此时天旱要及时灌水,水分不足会造成严重落花落荚。 ④根外追肥:用0.4%磷酸二氢钾与1%尿素混合,或用4%多菌灵悬浮液加1%尿素及3%过石混合液,喷洒叶面效果均较好。 (6)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必须严格按GB/T8321规定使用。 ①病害:绿豆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霜霉病等。防叶斑病,可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②选用提纯复壮种子轮作或间作。 ③虫害:虫害主要有蚜虫、粘虫和草地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胺基 甲酸酯、有机磷或菊酯农药,对水常规喷雾。防治蚜虫:5%乐果粉剂15-20kg/公顷,或50%乐果乳剂1500倍喷洒。防治粘虫、草地螟: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5000倍液喷洒。 (7)收获:收获期的确定很重要。面积小,劳力充足,可以分批收获,选熟先收,后熟后收。面积大,劳力不足,要一次收获,在80%的荚已成熟即可全收。收获后要及时脱粒,晾晒。收获季节,因雨季尚未过,要注意防止捂垛出芽。 (8)生产记录:从播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要有农事活动记录,记录相关内容:乡(村)、地块名称、面积、品种、播期、施肥种类及施肥量、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灌溉时间、水的来源、收获时间及方式。 收获后的各道工序: ①收获:植物成熟后,用镰刀或机械进行收割,之后运往场院凉晒。 ②脱粒:碌轴滚压或机械脱粒,单独存放。 ③风选:交秕粒杂质去掉。 ④走石:将脱粒的时混进去石块分离出去。 ⑤大小筛:由孔隙不同的筛子进行筛选。 ⑥比重:用比重机进行比重、分级。 ⑦成品:包装入库。 4产品特征特性及质量安全规定 (1)特征及品质指标:“天山明绿豆”粒大适中,百粒重5.5-6.5克,颗粒饱满,色泽明亮,鲜绿,无杂色,无污染,营养丰富,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含蛋白质27.18%,比其它绿豆高3%,含脂肪0.97%,含淀粉49.39%,矿物质元素(mg/kg):钙924、磷2496、铁38.52。富含B族维生素、叶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特别是绿豆蛋白中的赖氨酸类,不能在人体中合成,靠食用豆类吸收,绿豆芽还含有维生素C和P,所以绿豆具有主要的保健和药用功效。其清热、解毒、性甘凉。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 化、坏血病、夜盲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作用。 (2)质量安全规定:绿豆的分类、质量指标,运输和储存严格执行 GB/T10462-89标准,粮食卫生执行GB2715。 5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本规定执行GB/T10462-89标准。 (1)分级及包装:天山明绿豆种皮为绿色,深绿色,有光泽的绿豆占95%以上,根据粒的直径大小分级包装。 (2)标识:注明生产日期、生产单位、产地、等级、规格、净重、包装日期、并做好相关记录。 (3)贮藏及运输:包装后入库贮藏,单独存放,入库前清理仓库并消毒处理,边角地方放鼠夹,防止鼠害发生,定期检查、通风、避免发生霉变。运输时,不能与其它产品等同运输,以免发生混杂。 |
巴林羊肉 | 巴林羊肉 地域范围 “巴林羊肉”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东经118°11′- 120°05′,北纬43°12′- 44°28′。总面积为10256.36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209.13万亩。具体地域范围是:大板镇、索博日嘎镇、查干诺尔镇、宝日勿苏镇、巴彦琥硕镇、幸福之路苏木、查干沐沦苏木、巴彦塔拉苏木、西拉沐沦苏木等9个苏木、镇,162个嘎查村。巴林羊肉地理标识保护规模为:年存栏肉羊260万只,年生产羊肉16639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巴林羊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生长发育速度快;体型较大,肉用羊体型特征明显;繁殖率较高;产毛性能及羊毛品质较好;繁殖性能强。为肉毛兼用品种,以产肉为主,无角,体格较大,体质结实,骨骼健壮,肌肉丰满,肉用体型明显,呈圆筒形,具有早熟性。头大,四肢细长而强健,体驱多为白色,头颈及四肢多黑色或者褐色。2、内在品质指标:巴林羊肉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为22.04±2.00g/100g;钙的含量为5.23±1.5mg/100g。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不膻不腻,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3、安全要求:巴林羊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4、分级:按照NY/T630-2002执行,进行分级:一级、二级、三级。5、巴林羊肉屠宰加工技术:5.1、羊的宰前管理(按照检疫管理、运输前的兽医卫生监督、运输中的兽医卫生监督、到达目的地的兽医卫生监督、宰前检疫的组织、宰前检疫的方法、宰前检疫后的处理、宰前管理、宰后管理等流程方法进行);5.2、羊屠宰加工操作技术(严格按照屠宰流程进行,并进行宰后检疫处理);5.3、宰后检验及处理。严格按照上述屠宰加工技术,保障羊肉的质量安全。6、包装储存:分割羊肉需用聚乙烯袋或聚乙烯薄膜包裹,包装材料需坚固、无破损、清洁、无霉。捆扎结实、整齐美观、标明净含量、有质检合格标记,有品名、生产日期、生产工厂。包装完毕后实施冷冻储存,一是预冷:预冷库温0-4摄氏度,相对湿度75-84%,肉中心温度达7摄氏度以下,方可入冻结库。二是冻结:库温需在-25摄氏度以下,相对湿度95%以上,经48h肉中心温度达-15摄氏度以下,方可入冷藏库。三是冷藏:库温稳定在-18摄氏度以下,肉中心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下。7、运输:羊肉运输前实施兽医部门的产地检疫,并取得非疫区和检疫合格证明。 |
阿鲁科尔沁羊肉 | 阿鲁科尔沁羊肉是阿旗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传统特色产品,肉质鲜美、口味独特,深受区内外广大客商的赞誉。为保证阿鲁科尔沁羊肉的质量和特色,促进阿旗羊肉产业化开发利用,打造具有阿旗地域特征的羊肉品牌。阿旗工商局精心运作,积极协调,目前“阿鲁科尔沁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这意味着赤峰市将从此告别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历史,实现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 阿鲁科尔沁羊肉生产地域范围在北纬43°21′43″--45°24′20″,东经119°02′15″--121°01′之间,处在全旗14277平方公里范围内,整体气候光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非常适合畜牧业的养殖和发展。也是出产最好吃的肉羊的区间,是最适合肉羊繁殖、生长的区域。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的羊肉,与常规羊肉相比,肉质鲜嫩、细腻、色泽好、多汁、膻味小、适口性好、易消化、低胆固醇、低脂肪和高蛋白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 今后,阿旗的羊肉生产企业经申请后可在包装及产品介绍中同时标注“阿鲁科尔沁羊肉”注册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图案和地理标志注册号。阿鲁科尔沁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成功将有效地保护特色畜产品资源,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为牧民增收、牧业增效,促进畜牧业大发展,迈出关键的一步,以实现“品牌兴旗、品牌兴企、品牌兴牧”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