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 >> 港北区 >> 武乐镇

武乐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达开湖旅游风景区

  达开湖旅游风景区  达开湖是一个以湖泊山水风光为特色的大型人工湖,又称达开水库,因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居而得名。水库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境内,距城区30公里,柏油公路直达湖边。1958年建坝储水,截断北流的马来江,高峡出平湖,湖区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为杭州西湖的3倍多,水深数十米至百米以上,储水3.91亿立方米。达开湖岛多、弯多、湖叉多,以水美、山秀、泉奇、人杰而闻名遐迩,其湖中有山,山外有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景色,堪称“一湖百岛千山秀”。  达开湖有大小200多个岛屿,千姿百态,似一颗颗翠玉镶嵌在碧水蓝天之中,别具神韵。形似奔狮、卧龙、笨牛、昂首骏马、齐飞双燕的大小岛屿中,最美的要数“情人岛”。两个卧身湖中的岛屿,形态各异,酷似人形,远远望去,犹如一对情意缠绵的热恋人开怀拥的姿态。传说这是天上的金童玉女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不愿意离去,着意化身而成。  “满湖烟雨拨清波,干山秀色关不住。”这是达开湖又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晨,湖面升腾的烟云雾霭,让万千奇峰秀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隐隐约约出没在雾海之中,娇媚而淡远。雾散云收之时,秀丽的山峰清晰地呈现在游人面前,近似绿珠,远如蓝屏,有的直插云霄,有的翩跹起舞,有的峰峦间还有虹桥悬空接水,栈道飞架,蔚为壮观。  湖的东面石马山因石达开先人安葬山上而久负盛名。石马山山形如战马腾空,左如出征战旗,右如雷鸣战鼓,前如将军举剑,后如千军簇拥,场面壮观,真是“旌旗缤纷连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犹如当年翼王统率干军万马冲出龙山,挺进中原的征战场面,有诗赞曰:“石马山峰景象优,载生飞马归西洲。狂风啸啸吹毛动,铁鞭任打不回头”。  海拔900米的观音山,传说这是观音孪生妹妹的化身。北面的白花山,多姿多彩,有“九朵芙蓉一支峰,七星伴月捧娇娥。皇母仙桥修脚下,两条江水绕金龙”的美誉,据说是天上的九名仙女下凡,与人间的七个英俊少年在此游玩留下的踪迹。  “千川流碧玉,一湖闪银光”。达开湖清澈澄碧,水质绵柔养人,传说乾隆游江南时,来到达开湖区,看中一少女,带回京都,令得“六宫粉黛无颜色”,“龙山好妹子”因此闻名天下。此后,上至朝廷高官,下至地方财主纷至沓来,选靓求美,每日千乘万骑,日久天长,竟踏出一条马来江来来。  达开湖区有多处奇异的泉水,大俭山泉水用来煮粥,放上4天也不变馊;用来酿酒,醉不上头;用来泡茶,格外清香。湖中部的潭两泉,传说是神仙在湖底放下了天上的沉香木,鱼类游经此泉,其味道便变得特别清香甜美,该泉汇入广阔的达开湖后催化了达开湖水,使湖里的鱼、虾、蟹、鳖也变得特别清甜美味,也使今天该湖中的淡-鱼的养殖迅速发展起来。  凭栏吊古,追忆往事,达开湖让人思绪万千。达开湖因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故居位于湖的中部而得名,现已被淹没。翼王故居所在的岛上,有三块石碑以纪念石达开的生平和丰功伟绩。达开湖东面平治村的一座“翼王宅”,保存完整,是石达开之子所建的典型晚清民居,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全宅3厅6天井28房,石马山腰上石达开的祖坟至今保存完整,是浑然天成的半个大石球。此外,据史料《新南唐诗·地理志》记载,现湖畔的奇石乡新清村清潭屯,隋朝曾设立龙山县,唐朝升格为龙山府。现今,村中当年的砖瓦、石刻、辕门照壁、朝廷赠匾还依稀可见,隋唐遗风俯首可拾。  达开湖的美,与湖区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紧密相连。游览达开湖,无论您走进哪一村哪一家哪一户,都会受到热情周到的款待,村民会捧出最好的山茶,唱起热情洋溢的迎宾山歌,摆上丰盛的“翼王宴”,捧出特制的“翼王醇”,让你感受到壮民族特有的热情和多情善良的温馨。如果遇上壮族的节日,村村寨寨山歌对唱,抛绣球,顶竹杆等活动热闹非凡,更令您耳目一新。当年美人的国色天香,王侯将相的叱咤风云,壮乡人民英勇无畏的美名和浩然正气,历史的光辉己长留在达开湖的青山绿水之中,使山生色,水生辉,山水平添豪情,闪烁着人间壮美的光环,陶冶着游客的情操。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奇石乡  奇石乡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北部,距贵港市堀区30公里,东毗桂平市,北邻武宣县,南壤中里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83个自然屯,总人口2.6万人,其中90%为壮族,并且80%为达开水库库区移民。全乡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5万亩,水域面积2.8万亩。 奇石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达开水库号称“千岛之湖”,水库水面碧波荡漾,湖光水色绚丽多彩,具…… 详细++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奇石乡  奇石乡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北部,距贵港市堀区30公里,东毗桂平市,北邻武宣县,南壤中里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83个自然屯,总人口2.6万人,其中90%为壮族,并且80%为达开水库库区移民。全乡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5万亩,水域面积2.8万亩。 奇石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达开水库号称“千岛之湖”,水库水面碧波荡漾,湖光水色绚丽多彩,具…… 详细++

贵港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前身是中山公园,位于城区的东面。东湖古名东井,一名路云塘,是由20多个大大小小的莲塘汇合而成的,故俗称大塘。东湖的东南边,雍正年间(公元1823年)用清白石砌成一座登龙桥,横亘于湖的南北,状如巨龙。晚清一品官、名书法家陈璃书“东湖”二字的石碑竖于桥头上。民国19年(1930年)由当时贵县县长黎庶希依湖建中山公园。民国23年,由县长欧仰羲在园内建翼王亭、石达开纪念碑和翼王曾祖母墓碑座。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又拨款于园内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湖内建湖心岛,游泳池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又多次拨款维修扩建。新建水泥钢筋“艇亭”一座,主楼二层高12米,长30米,二层合计面积300平方米,是公园内最高的建筑。儿童乐园一座,内设自动自控旋转飞机、滑梯、千秋、跨拦桥、大象、转椅、电车等10多种儿童玩具。桥梁三座,其中达开桥从陆地跨湖面直通湖心岛。在翼王亭畔新建渡船碑碑座。在湖心岛上新建石达开铜像一座,高3.15米,宽1.5米,厚2.2米。在湖中还建有“荷花仙女”“仙鹤”“大鹏”等雕塑造型。  东湖公园,湖光闪闪,林木成荫,草绿如茵,百花盛开,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人们游乐歇憩的理想场所。“东湖荷燕”,为新评贵港八景之一。  今公园总面积有744.5亩,其中,水面668亩。是广西最大的内陆湖公园。

贵港中共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贵港中共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贵港中共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贵港市达开路榕兴街34号(原广西贵县圩心街广东巷张国才家),中国共产党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日在此地二楼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10余人,中共中央委员恽代英到会指导,时任广西特委书记邓拨奇主持了会议。

贵港龙岩洞

  龙岩洞位于贵港市城区东25公里的大圩镇南郊附近的龙岩山西面半山腰上,人们沿“之”字形石级登山,踏上第一百一十一级便到洞府。此洞府门高约4米,门额上镌刻着明万历年间李焘的题字“龙岩洞”。洞内空阔明爽,奇景甚多。龙岩山上还有八岩、八景。八岩,除了最大的龙安岩外,还有天岩、地岩、十三太子岩、周公岩、称陀岩、三六岩、鸡翼岩。八景是:卧龙、飞虎、映日、丹炉、石磬、石猿、悬鱼、听经人。岩洞各异,美景如画,百看不厌。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净屯

  绿水环绕,青山环抱,田园和村舍相依相伴,人与自然和谐共融。马来河清澈见底,一座石拱桥静静地卧在河上,与倒影相映成趣;河边一处上百亩的大草坪成为越野爱好者的乐园。村里有不少两人合抱、上百年的大樟树,枝叶繁茂。其中有两棵相互依偎的樟树和榕树,有几百岁了,称“英雄树”,树杆十分粗壮,枝叶覆盖面有100多平方米。据说,1947年,廖联原领导中秋起义,敌军用火油、柴草放火烧它,事隔大半个世纪,被大火烧过的痕迹清晰可见,但樟榕树仍郁郁葱葱。

石坑屯

  闹中取静、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别有一番天地。村民有经商的传统,重庆、昆明、贵阳、南宁等地都是石坑人的舞台。尽管人均田地不足半亩,却家家有楼房,石坑屯还有轿车30多辆。清澈的溪流随着道路一路流过,村中东西各有一眼清泉涓涓而流,清澈见底,终年不干,村民自觉守护水源不受污染;村中遍植树木,溪流两旁绿树成行、秀竹成荫,村后有一个面积10多亩的小公园,满是参天大树,光是上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就有十几棵。

中秋起义纪念碑

中秋起义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秋起义纪念碑  1946年,中央派贵港人廖联原回广西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敌人后方,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作战,为解放广西做好准备。廖联原回到家乡后,立即在贵县达开、中里、庆丰、棉村等乡村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团组织、贫雇农小组和反“三征”小组,并于1947年9月29日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达开纵队”,举行武装起义。因那天刚好是中秋节,所以称为“中秋起义”。  廖联原   廖联原又名石岗,1912年11月出生于贵县奇石乡,壮族。1936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7年底,桂林高中毕业后组织派去延安抗大学习。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干部、特派员, 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研究员,中央党校第三部党支部书记。1945年5月,从延安受命回广西开辟游击新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第二梯队干部大队,任党支部宣传委员、 中央鲁南赵…… 详细++  廖联原   廖联原又名石岗,1912年11月出生于贵县奇石乡,壮族。1936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7年底,桂林高中毕业后组织派去延安抗大学习。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干部、特派员, 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研究员,中央党校第三部党支部书记。1945年5月,从延安受命回广西开辟游击新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第二梯队干部大队,任党支部宣传委员、 中央鲁南赵…… 详细++

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

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  位于今贵港市贵城镇榕兴街。这座建筑是一间城市居民的普通三进一开间的二层铺舍。  当时屋主张国才为中共地下党员,党组织以此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1928年6月16日,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在该铺后座的二楼秘密召开。会议由广西特委书记邓拔奇主持,中央委员恽代英到会指导。会议选出:朱锡昂,邓拔奇、雷经天、董铨汉、余少杰、郭金水等15名委员,朱锡昂为书记,董铨汉为候补书记。1963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公布该宅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锡昂 (1887~1929)  朱锡昂(1887.4~1929.6),字识惺,化名张志先、老黄、王亚二、易康。广西博白县人。生于教师家庭。16岁考取第一名秀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考入广东实验学堂(后改为广东高等工业学堂) 就读。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广州“三·二九”黄花岗起义。清宣统三年(1911年),返回广西。民国元年(1912年)受广西省政府委派,出任郁林五属教育团副…… 详细++  邓拔奇 (1903~1932)   邓拔奇(1903.6~1932.10),又名邓岗,别名滕柏、伯奇、白希。广西省怀集县(今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国6年(1917年)考入怀集县立中学。11年春,在上海入浦东中学补习英语,秋考入厦门大学, 攻读法科。12年暑假,在父母的威逼下违心地与谢某结婚。13年7月,辍学到广州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所领导的宣传队,并任小组长。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4…… 详细++  雷经天 (1904~1959)  雷经天(1904—1959年),原名荣璞,号经天。其父雷在汉是南宁辛亥革命的元勋。雷经天是五四时期南宁-领袖,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亲历我党发动的“三大-”,3次被冤开除党籍,两次背着“黑锅”长征,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传奇的革命家。 - 1904年农历五月廿四日,雷经天生于广西南宁津头村雷家大…… 详细++  董铨汉 (1906~1929)  董铨汉(1906-1929),贵城镇西五街人。1924年考进梧州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梧州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抵制仇货委员会”查封焚毁英国、日本货物。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负伤。后党指派他在香港、广东东江等地进行秘密活动。不久,派回广西特…… 详细++  余少杰 (1907~1928)  余少杰(1907~1928),广东省鹤山县(今高鹤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经中共广东区委分配到广西南宁工作。5月。中共广西党组织派他到驻平马镇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军部任职,被任命为军部政治部秘书,是第一个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 6月间,林凤乡明德小学师生到平马镇作反-污吏、反土豪劣…… 详细++  郭金水 (1903~1928)  郭金水(1903~1928.11) ,广东德庆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十多岁只身到梧州的一家皮鞋店当学徒。民国13年(1924年)春,郭任梧州革履工会执行委员。1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出任梧州革履工会委员长,整顿革履工会,教育和帮助会员,培养和介绍工人加入中共组织,于17年春建立中共梧州革履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民国17年4…… 详细++  朱锡昂 (1887~1929)  朱锡昂(1887.4~1929.6),字识惺,化名张志先、老黄、王亚二、易康。广西博白县人。生于教师家庭。16岁考取第一名秀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考入广东实验学堂(后改为广东高等工业学堂) 就读。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广州“三·二九”黄花岗起义。清宣统三年(1911年),返回广西。民国元年(1912年)受广西省政府委派,出任郁林五属教育团副…… 详细++  邓拔奇 (1903~1932)   邓拔奇(1903.6~1932.10),又名邓岗,别名滕柏、伯奇、白希。广西省怀集县(今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国6年(1917年)考入怀集县立中学。11年春,在上海入浦东中学补习英语,秋考入厦门大学, 攻读法科。12年暑假,在父母的威逼下违心地与谢某结婚。13年7月,辍学到广州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所领导的宣传队,并任小组长。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4…… 详细++  雷经天 (1904~1959)  雷经天(1904—1959年),原名荣璞,号经天。其父雷在汉是南宁辛亥革命的元勋。雷经天是五四时期南宁-领袖,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亲历我党发动的“三大-”,3次被冤开除党籍,两次背着“黑锅”长征,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传奇的革命家。 - 1904年农历五月廿四日,雷经天生于广西南宁津头村雷家大…… 详细++  董铨汉 (1906~1929)  董铨汉(1906-1929),贵城镇西五街人。1924年考进梧州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梧州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抵制仇货委员会”查封焚毁英国、日本货物。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负伤。后党指派他在香港、广东东江等地进行秘密活动。不久,派回广西特…… 详细++  余少杰 (1907~1928)  余少杰(1907~1928),广东省鹤山县(今高鹤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经中共广东区委分配到广西南宁工作。5月。中共广西党组织派他到驻平马镇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军部任职,被任命为军部政治部秘书,是第一个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 6月间,林凤乡明德小学师生到平马镇作反-污吏、反土豪劣…… 详细++  郭金水 (1903~1928)  郭金水(1903~1928.11) ,广东德庆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十多岁只身到梧州的一家皮鞋店当学徒。民国13年(1924年)春,郭任梧州革履工会执行委员。1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出任梧州革履工会委员长,整顿革履工会,教育和帮助会员,培养和介绍工人加入中共组织,于17年春建立中共梧州革履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民国17年4…… 详细++  邓拔奇 (1903~1932)   邓拔奇(1903.6~1932.10),又名邓岗,别名滕柏、伯奇、白希。广西省怀集县(今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国6年(1917年)考入怀集县立中学。11年春,在上海入浦东中学补习英语,秋考入厦门大学, 攻读法科。12年暑假,在父母的威逼下违心地与谢某结婚。13年7月,辍学到广州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所领导的宣传队,并任小组长。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4…… 详细++  雷经天 (1904~1959)  雷经天(1904—1959年),原名荣璞,号经天。其父雷在汉是南宁辛亥革命的元勋。雷经天是五四时期南宁-领袖,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亲历我党发动的“三大-”,3次被冤开除党籍,两次背着“黑锅”长征,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传奇的革命家。 - 1904年农历五月廿四日,雷经天生于广西南宁津头村雷家大…… 详细++  董铨汉 (1906~1929)  董铨汉(1906-1929),贵城镇西五街人。1924年考进梧州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梧州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抵制仇货委员会”查封焚毁英国、日本货物。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负伤。后党指派他在香港、广东东江等地进行秘密活动。不久,派回广西特…… 详细++  余少杰 (1907~1928)  余少杰(1907~1928),广东省鹤山县(今高鹤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经中共广东区委分配到广西南宁工作。5月。中共广西党组织派他到驻平马镇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军部任职,被任命为军部政治部秘书,是第一个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 6月间,林凤乡明德小学师生到平马镇作反-污吏、反土豪劣…… 详细++  郭金水 (1903~1928)  郭金水(1903~1928.11) ,广东德庆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十多岁只身到梧州的一家皮鞋店当学徒。民国13年(1924年)春,郭任梧州革履工会执行委员。1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出任梧州革履工会委员长,整顿革履工会,教育和帮助会员,培养和介绍工人加入中共组织,于17年春建立中共梧州革履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民国17年4…… 详细++  雷经天 (1904~1959)  雷经天(1904—1959年),原名荣璞,号经天。其父雷在汉是南宁辛亥革命的元勋。雷经天是五四时期南宁-领袖,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亲历我党发动的“三大-”,3次被冤开除党籍,两次背着“黑锅”长征,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传奇的革命家。 - 1904年农历五月廿四日,雷经天生于广西南宁津头村雷家大…… 详细++  董铨汉 (1906~1929)  董铨汉(1906-1929),贵城镇西五街人。1924年考进梧州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梧州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抵制仇货委员会”查封焚毁英国、日本货物。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负伤。后党指派他在香港、广东东江等地进行秘密活动。不久,派回广西特…… 详细++  余少杰 (1907~1928)  余少杰(1907~1928),广东省鹤山县(今高鹤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经中共广东区委分配到广西南宁工作。5月。中共广西党组织派他到驻平马镇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军部任职,被任命为军部政治部秘书,是第一个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 6月间,林凤乡明德小学师生到平马镇作反-污吏、反土豪劣…… 详细++  郭金水 (1903~1928)  郭金水(1903~1928.11) ,广东德庆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十多岁只身到梧州的一家皮鞋店当学徒。民国13年(1924年)春,郭任梧州革履工会执行委员。1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出任梧州革履工会委员长,整顿革履工会,教育和帮助会员,培养和介绍工人加入中共组织,于17年春建立中共梧州革履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民国17年4…… 详细++  董铨汉 (1906~1929)  董铨汉(1906-1929),贵城镇西五街人。1924年考进梧州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梧州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抵制仇货委员会”查封焚毁英国、日本货物。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负伤。后党指派他在香港、广东东江等地进行秘密活动。不久,派回广西特…… 详细++  余少杰 (1907~1928)  余少杰(1907~1928),广东省鹤山县(今高鹤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经中共广东区委分配到广西南宁工作。5月。中共广西党组织派他到驻平马镇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军部任职,被任命为军部政治部秘书,是第一个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 6月间,林凤乡明德小学师生到平马镇作反-污吏、反土豪劣…… 详细++  郭金水 (1903~1928)  郭金水(1903~1928.11) ,广东德庆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十多岁只身到梧州的一家皮鞋店当学徒。民国13年(1924年)春,郭任梧州革履工会执行委员。1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出任梧州革履工会委员长,整顿革履工会,教育和帮助会员,培养和介绍工人加入中共组织,于17年春建立中共梧州革履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民国17年4…… 详细++  余少杰 (1907~1928)  余少杰(1907~1928),广东省鹤山县(今高鹤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经中共广东区委分配到广西南宁工作。5月。中共广西党组织派他到驻平马镇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军部任职,被任命为军部政治部秘书,是第一个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 6月间,林凤乡明德小学师生到平马镇作反-污吏、反土豪劣…… 详细++  郭金水 (1903~1928)  郭金水(1903~1928.11) ,广东德庆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十多岁只身到梧州的一家皮鞋店当学徒。民国13年(1924年)春,郭任梧州革履工会执行委员。1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出任梧州革履工会委员长,整顿革履工会,教育和帮助会员,培养和介绍工人加入中共组织,于17年春建立中共梧州革履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民国17年4…… 详细++  郭金水 (1903~1928)  郭金水(1903~1928.11) ,广东德庆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十多岁只身到梧州的一家皮鞋店当学徒。民国13年(1924年)春,郭任梧州革履工会执行委员。1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出任梧州革履工会委员长,整顿革履工会,教育和帮助会员,培养和介绍工人加入中共组织,于17年春建立中共梧州革履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民国17年4…… 详细++

七十二烈士纪念塔

七十二烈士纪念塔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七十二烈士纪念塔

石达开故居遗迹

石达开故居遗迹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达开故居遗迹  石达开,北山下里(今贵港市奇石乡)那帮村人,清道光末年参加冯云山组织的反清革命运动,在奇石,龙山一带组织一支拜上帝会队伍。1850年9月石达开誓师反清到达金田,1851年参加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领左军主将,时年20岁,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封翼王。  石达开故居遗址、遗迹有:那帮村石达开故居遗址、那帮村背练武场、可览山跑马场、石达开祖墓、朝拜坪、朝拜山、道光二十年冬立的石达开曾祖母墓碑(1933年发现,现存于东湖公园内)、鼎建渡船碑记(1979年发现,今存东湖公园内)。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石达开 (1831~1863)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 详细++

天平山森林公园

  天平山森林公园

高山大草甸

  高山大草甸

罗尔纲纪念馆

罗尔纲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罗尔纲出生于广西贵港,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训诂学家和晚清兵志学家。他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南京大学教授,是当代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大师级学者。为了纪念罗尔纲先生,弘扬罗尔纲精神,贵港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罗尔纲先生曾经就读和工作过的贵港市高级中学建设罗尔纲纪念馆,并于今年6月15日开工建设,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该纪念馆开馆后,将作为贵港市爰国主义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尚龙岩

  尚龙岩  尚龙岩山原名上龙岩山,在城北40公里的山北乡上岩村边。上石下土,玲珑透闢,有岩在半山,尚龙寺据洞而建,可拾级而上。民国《贵县志》载:“洞口开敞,中多奇石,乃天然邱壑,内设佛座,上如承尘,光洁可鉴,不亚于南山之胜”。为清初韦金宁所开。此洞长达里。许,分前洞、中洞和后洞。前洞宽敞,可容数百人,洞内有南海观音莲座、西天佛仙、擎天柱、天仙宫、仙人井(平水洞)、十八罗汉、父母坛等胜景。中洞狭长,中有通天洞,高百十丈,顶有一圆形洞口,透光,称“天门”,一簇树木须根从洞口中垂吊而下,长数丈,像人之须发,甚为奇观,人们称为“龙须”。中洞过道的左边有一“仙女舞台”由天然石幔组成,透过帷幕、垂帘,可见戏台的中央有二石荀,宛若仙女,亭亭玉立,轻歌漫舞,活灵活现,维妙维肖。中洞尚有“天河瀑布”,恰似一池春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气势不凡,这是由钟乳石造成的天然奇景。后洞有诸多洞府,各具特色。这是贵港又一名山奇洞。我国著名爱国将领蔡廷锴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率兵驻节此山。今乡人已略作修整,前洞可供人游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仙人瀑布

  仙人瀑布

贵港莲藕

  贵港市别名“荷城”,以荷花为市花,顾名思义,这肯定是一个盛产莲藕的好地方。清代光绪版《贵县志》所录地方旧传八景,有“莲塘夜雨”之名,八景诗也有“银塘夜雨长荷英”一句。而早在乾隆年间修辑的《桂平县志》,就已见“金莲夜雨”的记载。贵港莲藕写入文人墨客的诗词屡见不鲜。   莲藕作为一种热带草本植物,除了荷的专称外,尚有菡萏、芙蕖、芙蓉等别称,品种则有红、白两色,红者俗名九品莲。红莲胜在花多,白莲胜在藕多。莲藕在大江南北都有栽种。贵港现辖三区两县市,位处浔郁流域,平原地势低洼,湖沼星罗棋布,种植蓬藕的历史已异常悠久。桂平原来种植量也很多,白石山附近是著名的产藕区,老县城四周先时大小莲池极密集,种莲农户颇多,但其所产莲藕较之贵县却逊色不少。贵县莲藕之所以能名满岭南,究其原因是以其产量之多及质地之优而雄视同侪的。在广西甚至到广东大部,浔郁流域直至西江流域一带,说起莲藕,没有不叹服贵县莲藕的。三十多年前,贵县县城四周有众多的湖泊,著名者有井塘、新街、跳台、南涧、汶头、汕塘、曲颈、大塘、蒙塘、红泥、鹤木、书房、阿太、社面、金钗、景观、石头、龙眼、石柱、大门、阿丙等,每逢炎夏时节,近千亩池面上,碧荷如海,燕穿柳带,风景在壮观中极尽秀美。全城水系和空气也因此赖以净化,莲藕塘是贵港人当时的天然纯净水库,每年所产莲藕数量近百万斤,鱼虾不计其数,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佳丽之地。   贵港莲藕上品,质地松软清甜。俗话说“很粆”,用赤粆糖入口即化来比喻其质地,比起其它又硬又小的品种,自然占了绝大上风。贵港人吃莲藕,有净炒、蒸茸、煲汤、馅酿等法,无论子藕老藕,都可以薄切净炒,味道香滑细嫩。清凉爽口。或将藕段磨成茸团,放沸水中清蒸,是小儿喜爱无比的美食。大众吃法,最多的是将莲藕斩大方块,下猪瘦骨同煲。汤色明亮透红,口感清甜爽快。三五好友围成一桌,大口喝汤,大快朵颐,乡情野味最为浓郁亲和。逢年过节,将粗长的藕腿切成大片,中间夹釀猪肉葱花馅,蒸熟后粆、甜、香、软、滑、嫩诸味一应俱全,更是贵港人待客祭祖之喜用佳品。

浔江鱼

  浔江水产资源丰富。浔江鱼与合浦珍珠、容县沙田柚齐名,并称为“广西三宝”。   鲥鱼是浔江鱼中最负盛名的。在浔江沿岸一带,人们多称之为“三来鱼”,取其每年农历三月必来之意。鱼肉中多细刺,但厨师切割得法,能烹调出独具特色的美妙佳肴。   银鱼,是浔江鱼中的佼佼者。又称“面条鱼”。银鱼长约二寸,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二然二寸鱼”的佳句,银鱼可煎可炒,可作汤,味道鲜美。   鱼感鱼,是浔江水族一霸。古书上说:“池中有此,不能畜鱼。”鱼肉鲜美嫩滑。   

贵港红莲藕粉

  贵港红莲藕粉也是土特产中的一绝,自古来饮誉港澳,与西湖藕粉齐名。滚水新冲的藕粉,色带紫红,晶莹剔透,下口清甜滑嫩。四季可食,老幼咸宜。其药用价值既可消热解暑,又可宁心润肺,止渴生津。古时生产落后,人们制藕粉的工序很复杂,先将藕身洗净,在磨钵中将藕逐条磨成齑粉,然后再将湿粉装入棉布袋,放置大水缸中揉搓拍打,直至淀粉基本浸出为止,待生粉在水中沉淀,将缸内清水泌出,最后才捞粉装盆,摊上簸箕,剔薄晾晒。制粉人当天收多少,即日就得打磨多少,一切工序全以人力是赖。稍有迟滞,藕质即会下降,磨出藕浆既稀少,成粉味道也失鲜。遇上阴湿天气还有遭受霉变之虑,为此常常劳作至深夜不停,真正是艰苦备尝了。自从进入机器时代,制粉作业情况才得到相应的好转。

雍羊

  石山镇的雍羊( 琼山)

红糖片

    为人工精制而成的赤色糖块。糖片心色白光洁,滋味清甜,有补中益肝、活血去淤之功效,为产妇滋养佳品。主要产于石卡、新塘、八塘等乡。产品畅销区内外 ( 贵港)

桂油

    以桂叶蒸制而成,美味芳香,深琥珀色,含桂醛80~85%,用途很广,可制高级化装品、糕点、糖果、饮料,医药上可作肠胃兴奋剂和杀菌剂。产区主要在平南六陈、平山、大坡、寺面等乡镇,年产量在20——30吨左右。主销英国、法国和香港等地区。最高年出口11吨 ( 贵港)

贵港百香果

  贵港百香果含有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拥有许多其他水果的香味,甜度酸度各有千秋,故称“果汁之王”。2007年,贵港市百香果产业协会成立,协会实行理事长负责制,下设综合部、技术部、营销部和财务部4个部门,至此协会拥有会员130多名。2016年,贵港市将百香果作为重点打造的产业之一,2017年1月23日和3月8日贵港市人民政府分别出台《贵港市百香果产业发展暨产业扶贫攻坚年活动工作方案》(贵农业发〔2017〕3号)和《贵港市百香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2019年)》(贵政办通〔2017〕38号),提出3年将百香果发展到20万亩,力争建成广西最大的百香果生产基地及百香果果汁加工基地。截至2017年5月底,贵港市种植百香果面积8万亩,约占广西种植面积的2/3,是时下广西最大的百香果种植基地,连片5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园有160多个。贵港市将百香果产业与硒产品结合开发,培植富硒百香果产业链,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已批准贵港市负责起草制定《富硒百香果生产技术规程》,这标志着贵港百香果标准化生产起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武乐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武乐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