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赤峰市 >> 敖汉旗 >> 木头营子乡

木头营子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华夏第一村

  “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旅游区。位于敖汉旗东南100公里处,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7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清理房址153座,最大的房址总面积140平方米,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还发现世界最早的玉器,出现世界最为奇特的葬俗——居室墓及人猪合葬,首次发现中国最早的服饰——蚌裙,并出土数千件珍贵的文物。兴隆洼文化的年代距今约8000年,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7年被评为20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由于面积大、时代早、保存好,被专家定为“华夏第一村”。

敖汉温泉城

敖汉温泉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敖汉温泉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被开发利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一游方道士化缘至二龙山下,口渴难耐,疲惫不堪,迷迷糊糊中忽听空中炸雷般一声响。惊醒处,一泉眼云雾蒸腾。道士以为奇,捧水浇身,顿感轻爽,温泉从此形成。后来人们就在热水涌出口挖个露天大坑,自然沐浴。贝子府王爷相中了这眼泉水,又将泉眼向深开掘,并用石条和石块砌成一个深井筒,井底用石头凿了一个大型五花盆盖盖上,温泉水就从盆底部的五个圆孔中涌出。沐浴者就在井旁边的大坑里。至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1934年,有个绰号叫王大砍的道士,感于先人的造化,募捐了部分钱粮,在温泉井南侧建了3间平房,内设男女浴池,并给患者治病。这3间土房到解放前也倒塌了,人们又回到露天大坑里沐浴。当时人们只以为是有水“神”,有了大病小灾,多到温泉里泡几次,病也就好的差不多了,并不知道水的治病机理。  经研究敖汉温泉是地球断裂和破碎带在花岗岩的构造裂缝中冒出地表的高温热水,严格受构造控制,以脉状或线状分布,热水汤温泉泉水清澈透明,洗浴后皮肤有润滑感。矿范围2平方公里,属含硅酸、硫酸、重碳酸钠型矿泉水。水温为66℃,热水涌出单井24小时为1480吨。泉水含20多种微量化学元素,是国内发现的含氡量最高的医疗矿泉,具有较高的医疗作用。它对风湿、类风湿、皮肤病有特效;对脉管炎、神经炎、肢体麻木、前列腺炎、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对消化系统慢性疾病,饮、浴并用更有特效。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1958年敖汉旗人民政府在此建立了荣复军人疗养院,1995年正式命名为敖汉旗热水汤疗养院。疗养院依山而建,院中两棵母子唐槭树参天挺拔,状如华盖,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人在树下,夏天不遭蚊虫咬,冬日能避风和雪。二龙山山形柔嫩,山色柔和。顺着乡间小道,随意上山,香菇弯腰而采,山杏顺手可接,时闻好鸟相鸣,偶见野兔傍走。南面是有名的老虎山,老虎山山峦起伏,雾气沉沉,脚下的二龙山树动风摇,松涛阵阵。  疗养院的四层小楼,如白鸽的翅膀掩映在浓荫里。温泉是地壳运动的杰作,而敖汉温泉又偏偏生就于深山幽谷之中。其不以入胜,当因情胜;不因水胜,当以景胜。一流的泉水,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诚迎四海宾朋。   

赵宝沟遗址

赵宝沟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宝沟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保存较好的赵宝沟文化类型的遗址有:敖汉旗新惠镇东北25公里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北、兴隆洼文化遗址西南500米的小山遗址、敖汉旗烧锅地、南台地等。赵宝沟文化与兴隆洼文化前后衔接,其原型形成于兴隆洼文化中晚期。  赵宝沟遗址面积约9万平方米。房址平面呈方形或正方形,也有呈梯形,皆为半地穴式建筑,成排分布。与兴隆洼文化相比,赵宝沟文化的聚落规模明显增大,但二者在社区布局方面有很强的共性,如房址均成排分布,面积有大小之分等。这些共性与地域相同、技术水平相近、文化之间具有直接性传承关系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更主要的应归结为相近的经济模式。        赵宝沟文化石器的主要特点是磨制器与丰富的细石器共存。石质的生产工具主要有尖弧刃石耜、扁平体石斧、弧刃石刀、磨盘和磨棒等。可以看出赵宝沟文化在生产工具方面较兴隆洼文化有一定改进。  赵宝沟文化出土的陶器质地多为夹砂陶,陶色为黄褐色,也有红褐色。陶器均为手制,器形较为简单,但比兴隆洼文化陶器器形多。尊形器是赵宝沟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敛口或直口,长粗颈,扁圆腹,底部略内凹。器表磨光后,在腹部多压划几何纹样。在个别尊形器的腹部甚至压印有繁缛的动物图样。对于动物头部处理采用以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旨在突出该动物最具特点的器官。特别是在小山遗址0土的猪龙、飞鹿和神鸟令世人不得不赞叹其巧妙艺术构思。猪首蛇身尊形器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华龙崇拜的实证之一,说明内蒙古地区也是探求中华龙起源的重要发祥地。猪龙、凤身、飞鹿等尊形器,说明了当时社会分化已很明显,这类最早的“艺术神器”比距今六千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的龙虎堆塑早一千余年。  在赵宝沟文化中,尚未发现专门用来祭祀的场所,所以当时的祭祀活动很可能在室内进行。那些刻画灵物图案的尊形器就是祈求狩猎活动成功的祭祀用具。从而可以看出狩猎活动在赵宝沟先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宗教典礼的内容也多与此相关。兴隆洼先民直接用动物的头骨进行祭祀;而赵宝沟先民则将日常猎取的动物形象刻画在陶器上用于祭祀。  赵宝沟文化略晚于兴隆洼文化而早于红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三者之间在宗教传统方面具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有不少共同之处,甚至在某些方面(如赵宝沟猪龙与红山文化猪首蛇身玉龙之间必然有密切联系,而且两种文化陶器的腹部都有压印的之字纹)高于红山文化,所以赵宝沟文化应是红山文化发展中起过重大影响的古文化。  2006年5月,赵宝沟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水玉瀑

  响水玉瀑位于赤峰市敖汉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90公里,在敖润苏莫苏木与翁牛特旗高日罕苏木接壤的老哈河上。老哈河向东奔流中,穿越科尔沁沙地的石山,形成闻名遐迩的瀑布,清乾隆皇帝赐名“玉瀑”,当地人称“响水”。  老哈河流经敖汉北境时,把大漠中的石山劈成峡谷,水流飞泻而下,迸发出雷鸣般巨响,形成了大漠中雄伟壮丽的瀑布景观。由于地势复杂,河水急速跌进3米多深的石井中,旋即前行不到20米,再跌入石井,复又跃出,三次跌入,三次跌出,同时发出三声巨响。两岸石壁回音相和,声响震天。不过随着连年干旱加之用水过度,这种景象已很难见到;但玉瀑河谷风光秀丽,宛如江南,值得一游。石奇也是一景。河南岸一石尤为奇特,酷似一把巨型石椅,甚至有靠背扶手,传说这是康熙皇帝的太师椅。石椅西侧,有一个高大的石桩,形如宝塔,石桩两侧的石坡上有十几个碗口大小的印痕,酷似马蹄印,传说是康熙帝乘马观响水留下的痕迹。  响水在《清史稿》及有关史书均有记载,康熙37年(公元1698年)康熙皇帝曾来这里观赏风光。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秋,清皇帝弘历去盛京拜谒祖陵,途经敖汉北境,距响水10公里,即听到河水的轰鸣声,闻声转辇响水,并赋《观敖汉瀑布水》长诗一首,用满、蒙古、汉三种文字摩崖刻石以志之。三年后,乾隆帝又巡幸到此,再次挥毫写《寄题敖汉瀑布水》七言诗一首,赐名“玉瀑”。    内蒙古赤峰市

敖汉博物馆

  敖汉旗博物馆位于新惠镇惠文广场北侧,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馆内现藏文物5000余件,文物标本  10余吨,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112件,二、三级文物400多件,并有100余件属全国珍贵文物,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馆辟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分为五个陈列厅:第一、二展厅为“史前通史陈列”,主要展现小河西文化(距今9000年)、兴隆洼文化(距今8000年)、赵宝沟文化(距今7000年)、小河沿文化(距今5000年)。第三陈列厅展现的是“八千年原始聚落”,根据考古资料,复制兴隆洼人狩猎、渔猎及农耕的生活场景。第四陈列厅是“画笔下的大辽风情”,展出辽墓壁画真品50幅。第五陈列厅是“马背上的帝国风云”,展出辽、金、元三代文物精品100余件,再现契丹王朝的雄风、蒙元帝国的辉煌。  在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中,以敖汉旗地名命名的有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四种考古学文化类型,添补了中国北方考古编年的空白,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向前推进2至3千年。“兴隆洼遗址”,以其宏大的聚落布局,被专家学者誉为“华夏第一村”。在出土的大批举世闻名的文物珍品中,有世界上最早的玉玦,有目前我国唯一保存的一套完整的“胡人乐舞纹玉带銙”,被学者们称为“中国玉带之冠”。这些重要的遗址及出土的珍贵文物,向世人展示了8千年来这里历经的古国文明的发详、方国文明的发展与帝国文明的发达。      新惠镇  新惠镇是敖汉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辖6个社区居委会,37个行政村,总人口9.85万,城镇人口3.8万。全镇土地面积886.3平方公里,有耕地24.4万亩,有林面积60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9.72万亩,新惠城区面积7.8平方公里。 新惠镇近年来坚持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畜牧业发展战略,采取抓大户、建小区等有力措施发展畜牧业,…… 详细++

小河沿风光度假村

  小河沿风光度假村位于敖汉旗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9′──119°47′,北纬42°21′──42°41′,总面积1800公顷。小河沿风光度假村因小河沿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而得名。小河沿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有6种湿地景观类型:分别为河流型草丛湿地景观;河流型水田与高草丛混合型景观;河流湖泊景观;河流型高草丛湿地景观;河流型疏林灌木丛湿地景观;水浇地湿地景观。  该保护区坐落于草原区的湿地,在植被上分属于欧亚草原亚洲中部亚区黄土高原省,地带性植被为草原植被,属暖温型草原向中湿型草原的过渡带,共有6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65个群系,植物有56科169属263种。  该保护区有利于保护湿地资源及丰富的鸟类资源,特别是保护3大天鹅、鸿雁、鹭类、鹰类、隼类等珍稀濒危鸟类,保护区内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  2000年12月,该保护区被批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兴隆沟遗址

兴隆沟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  兴隆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部,地处大凌河支流上游左岸。兴隆沟遗址分为三个地点,分别属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2001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对兴隆沟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在房屋形制、聚落布局、居室葬俗、经济形态、原始宗教信仰、环境考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对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及早期社会发展进程研究、东北亚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等均具有推动作用。兴隆洼文化中期聚落,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规模最大的一处,距今约8000—7500年。地表分布有房址灰圈150余座,自东向西分成三区。三年共发掘房址37座、居室墓葬26座、灰坑50余座,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骼、自然石块等。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安州遗址

武安州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辽、金、元  武安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乡白塔子村,南邻骏马河,是辽代至元代时期的古城遗址。由于河水冲刷和耕种所致,城垣保存较差,多已不存,只有北城墙尚依稀可辨,其余为断断续续的灰土带。可见有三重城垣,最外一重保存最差,略呈方形,边长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边长约650米;第三重城垣保存稍好,向北回收,略呈方形,边长约270米。城门遗迹已辨别不清。城之周围有三处寺院遗址。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昌路遗址

宁昌路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辽、金、元

辽代降圣州城址

  辽代降圣州城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的孟克河左岸一级台地上,五十家村之西侧。1996年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城垣为长方形,南北约250米,东西宽225米,残高2米左右,其外又有围城墙,边长约600米,但因耕作平整,只见灰土带。城内外有多处建筑基址,1974年农田大会战时均被夷为平地。  城内中轴线偏北立一砖砌佛塔,为八角形密檐空心式,塔檐十三级,高34米,底边宽6米,塔刹部分为元代维修时另加的,其余为辽代建筑,但在维修时一些建筑构件进行替换增补,有些是元代增补的,有一些是明代增补的。塔座部分分四层,下数第一层为仿木结构的铺作砖雕,第二层刻有塔,佛第半浮雕图案,第三层为仿木结构的铺作砖雕,第四层为砖雕出栏杆,分上下层格,上格为万字形图案,下格为飞龙和花草纹相间。第四层之上至塔身为一朵盛开的大莲花纹将塔托起,但多已残损,明代维修也只是抹一下裂缝,未作大的修补。塔身各角为转角柱上承斗栱,每面正中为佛龛,各龛内泥塑佛像多毁不存,龛上为华盖,两角为对称的飞天,龛两侧为半浮雕式立佛。飞天半裸体,姿态轻盈飘逸,下有祥云相托。这些半浮雕原本彩绘,但多已脱落,只是飞天尚依稀见有各种彩色。近檐处为仿木结构的斗栱,转角铺作间各三朵补间铺作,均出耍头。檐为双层方木上承瓦,瓦当纹饰系明代风格。自第二层向上皆砖砌,转角尖处为陶制螭首,少存有瓦当和滴水。  1995年秋,塔宫被盗,敖汉旗博物馆进行清理,从塔坐北部门而下均是清代堆积,出土唐卡,泥塑佛像,铜镜、铜钱。在清理发现这是一座自地宫至第十一层檐处全为空心,并间隔出层面,其间有砌出的台阶相通,没上下两个劵顶门道,是在建塔时所设,地宫底部发现元代遗物,并将铜钱抹于白灰地面之上,正中一圆形石柱础,并有松木柱子被火烧掉仅存柱孔的一截,这些遗迹说明在元代也曾维修过一次。塔身正面的佛龛下和第二层檐各嵌入蒙汉文的石刻塔铭记载万历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维修的过程,当时称为“万寿白塔”,主持维修的敖汉部部长岱青杜楞及其儿子们,并在明大都请来工匠,率三百民夫修了三年。  由于该城及辽塔已收在《中国名胜词典》近年又确定这里属元代宁昌路即亦乞列思部部不秃的封地,遂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地方政府加强对该址的保护。   

萨仁诺尔旅游度假区

  萨仁诺尔旅游度假区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境内,萨仁诺尔旅游度假区现有四处景观,分别是:三十二连山、月牙湖、城子山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鸭鸡山。三十二连山是著名的生态示范区,行行条桑迎风摇曳、道道梯田依山展姿、排排鱼鳞坑鳞次栉比,山风飒飒,树影婆娑,处处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吸引着多少游人于此驻足,来此观光,使其悄然成景;月牙湖是一个天造地设,形以月牙的天然湖泊,现在已建成远近闻名的萨仁诺尔旅游区,湖边的草地上矗立着座座蒙古包,蒙古包外迷人的草原风光,令人心旷神怡。骑马、射箭、钓鱼、划船,供你娱乐,让你消闲。蒙古包内浓郁的奶茶香飘四溢,美丽的蒙古族姑娘手捧洁白的哈达,跳着优美的舞蹈为您敬酒、献歌;城子山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富含着浓厚而悠久的文化魅力,会让你领略到4000年前的敖汉古代文明;鸭鸡山,山势高而险,雄伟壮观,是一座古老的名山,久远的传说给其带上了神秘的色

城子山遗址

城子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子山山城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哈拉沟村东南4公里的东山上,与玛尼罕乡交界处。因山之顶部有石砌围墙如城,故名“城子山”,山城之西北3公里处是萨仁诺尔月芽湖旅游区,东北10公里是辽代降圣州佛塔,南与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镇仅30公里。山城所在的主峰是松辽平原南缘海拔最高的山峰,其邻近山头环绕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般的遗址,以城子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15平方公里的人文和山水风光旅游区。  城子山山城为椭圆长方形,平面呈不规则的“亚”字形。城北、东、西三面略呈圆形,南侧略呈长方形,城顶地势较平,西北略高,东南略低,主梁总长2.2公里,呈西北至东南走向,西侧有7道山梁,东侧有3道山梁均与主梁相接,最宽约3公里,山顶主峰的中心城址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山城的四周砌筑着石围墙,并有石砌护坡,全城设有9门,石墙周长1310米,宽2米。从城内平面布局和地表石砌遗迹看,可分为6个区,即中心区、东区、北区、西区、南区、东南区,区与区之间又有石墙相隔,以门道相通出入,其中主墙内侧6个区共有圆形石砌建筑228个,主墙外侧分布4个,共计232个。在城北,东均发现厉石群、磨光圆窝石块。城西南发现一巨型石雕猪首,雕凿简洁流畅,棱线分明、吻部噘起,大嘴张开,双目圆睁,神态逼真,朝向正南方7公里之遥的鸭鸡山。  城子山山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联合调查、测绘,认为此类山城是中国北方地区迄今为止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暴露遗迹最为清晰,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处,也是目前首次发现的东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超大规模山城,只有国家的力量才可完成这一恢宏工程,城内石圈、方院、密布的场面,学者们认为是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心性祭祀址。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演进,国家和城市的形成、宗教信仰、社会变革均提供了重要资料。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敖汉旗东南部,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中东部。地理坐标东经120°00′──121°31′,北纬42°00′──47°14′,总面积5709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238.4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763.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45094.2公顷。  2001年6月,大黑山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草原、森林多种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西辽河水源涵养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丘陵山地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其生物复杂多样,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特有性和脆弱性,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全球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黑山保护区内有5个植被类型,14个群系,主要有草原植被、森林植被、灌丛植被、半灌丛植被、草甸植被。保护区内有鸟类16目41科81属1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金雕一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鸢、雀鹰、红脚隼、黄爪隼等21种,其中黄爪隼为国际受胁鸟;哺乳动物6目13科29种,其中黄羊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昆虫类7目30属158种;野生维管束植物82科301属600余种,此外还有两栖类、爬行类动物以及大量的真菌、苔藓,生物多样性十分显著。   

辽代武安州城址

  辽代武安州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乡南塔村,北临饮马河,南近高台地,饮马河系叫来河的一个支流,东西流向,两岸多冲积的扇面形第一级台地。城址便坐落在河之右岸一级台地上。这处遗址于1996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河水冲刷和耕种所致,城垣保存较差,多已不存在,只有北城墙尚依稀可辨,其余为断断续续的灰土带。可见有三重城垣,最外一重保存最差,略呈方形,边长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每边长约650米,第三重城垣保存较好,向北回收,略呈方形,边长约270米。城门遗迹已辩别不清。现地表可见的建筑基址多在第二、第三重城址内,而南面则均为平整后呈片状分布瓦砾,每一片当为一座建筑址。未被平整的高大建筑基址几乎南北成片。有10处基址高出地面3米多的台状圆丘。从断岸观察,城内的文化堆积厚在2-3米,最深可达7米。  城之周围建有三处寺院建址,即与城址相邻的西侧吴家墩遗址,地表可见9处高大的建筑台基,基中村前四个已于1992年被辟为平地,村后5个建筑台基尚保存,西北角一处高达14米,地表采集的多为绿琉璃建筑构件,建筑装饰品,如贴面砖,龙凤雕塑,半浮雕风景,有佛、塔图的构件等,还出土了陶、泥塑的佛像。从遗迹和出土的标本看,是辽早期规格较高的寺院建筑址,有豪华的建筑殿堂。城南台地亦有一处寺院遗址但规模不大,地表仅见砖瓦残片。  与城址相对饮马河左岸的一个高岗上有一处寺院遗址,地表仅见有辽代遗物,均为辽代早期建筑,至金、元已废弃,现仅存辽塔一座。塔为八角形密檐空心砖塔,塔刹部分已倒塌,现塔檐残存十一级,残高36米,塔座每边长6.2米,塔身南、北、东、西面为佛龛,其余四面为砖雕的紧棂窗。正南面佛龛已残破无存,露出圆形空腹,其顶部至第一层塔檐处,为尖穹顶,腹壁抹白灰。第一层檐和第二层檐均为仿木结构的斗拱承檐,第三层以上各檐为叠涩式承檐。塔檐向上斜收较大,为早期辽塔型制,塔外壁抹白灰,俗称“白塔”。近年,在距城址附近的下湾子,西南荒均发现一批火葬墓,说明这些墓的墓主人崇信佛教,如下湾子辽墓群有百余座火葬墓,与寺院有关的僧人墓葬,反映了当时崇信佛教之盛。    

青泉谷风景区

  青泉谷自然风景区位于四家子镇东南30华里处的努鲁尔虎山山脉腹地,风景区内人迹稀少,漫山遍野长满了山杏树,花开时节,映入你眼帘的全是粉红色,花香四溢,蜂飞蝶舞。沟内松、柏、榛、槐、枫、栎、桦、枣、梨、丁香以及不知名的树木上百种,郁郁葱葱,葳蕤生辉,“蘑菇石”镶嵌于绿树花丛之中,栩栩如生。  风景区内栖息着山鸡、喜鹊、百灵、子龟、苍鹰、柴燕等十几种珍贵鸟类,身处其间到处是潺潺流水,清脆鸟鸣,令人心旷神怡。  沟内的“石门”,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奇风异景,生动逼真。沟底无源之水从石缝中汩汩冒出,顺石壁潺潺涌动。石洞内积满厚厚的冰坑,供游人解暑、品赏,每到盛夏,冰坑方才悄悄融化,令人叹为观止。  “飞龙瀑布”顺峭壁哗哗淌下,终年不竭。瀑布下游,潺潺溪流,清澈见底。  风景区内还有“十里杏花坡”、“阎王鼻子”、“天阶”、“居仙洞”等十余处景点叫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是假日旅游的绝妙去处,已发展成为敖汉旗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大甸子遗址

大甸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甸子遗址位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大甸子村东1公里的二级台地上。面积为7万平方米,属于40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城内有居住房址和宫殿遗址,墙外有围壕,围壕北侧外为墓葬区。1974年至1983年社科院、考古所进行4次考古发掘,清理墓葬804座,出土1200余件精彩无比的陶器、玉器、漆器、骨器、铜器、金器等,倒影出这座城址昔日的繁荣。专家们说大甸子城址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枢纽和中心地区之一,就赤峰乃至东北地区的范围内的同类文化遗存,尚未有超过大甸子者,这里既有生居的城址,又有死葬的营区,被称为“海内外孤篇”。  死人的墓地反映了活人的社会,大甸子所发掘的各类人物墓葬,给我们复原了三、四千年间的这座城内所住居民的生活情景和他们的社会地位。13座随葬有爵墓的主人便是不同阶段的首领,他们的墓规模大,随葬的器物多,标明墓主人生前地位之高。大甸子遗址以其无与伦比的考古价值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上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反映其考古成果的大型报告《大甸子》一书已于1996年由科学出版社向国内外出版发行。并荣获了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三等奖。      宝国吐乡  宝国吐乡位于敖汉旗东南部,地处两省(内蒙、辽宁)三县(敖汉、奈曼、北票)交汇地带,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属浅山丘陵地区,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通畅。    蔬菜产业是宝国吐乡农业主导产业,全乡现培育建设蔬菜生产基地5000亩,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3000亩。培育建设日光温室小区10个,其中示范小区5个,日光温室2700亩,年产西红柿3000万斤,创产值1500万元…… 详细++

敖汉小米

  敖汉小米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现辖行政区域   《敖汉旗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敖汉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敖政发﹝2012﹞17号   敖汉旗农业标准:AN/T0001-2010《敖汉小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赤峰黄玉米

  原产地标识——“赤峰黄玉米”常年产量220万吨,商品量180万吨。

敖汉高粱

  敖汉高粱   敖汉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高粱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有纤毛。 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属于经济作物。

敖汉北虫草

  敖汉北虫草   敖汉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北虫草是北冬虫夏草的简称,也叫蛹虫草或蛹草,是菌结合的药用真菌。很多人都误以为北虫草就是冬虫夏草,其实不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冬虫夏草是极为珍惜的野生中药材(冬虫夏草尚不能人工培育)。北虫草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它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北虫草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含有3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上等的滋补佳品。   

敖汉鲜蛋

  敖汉旗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关于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指示精神,大力发展巩固蛋鸡产业,卓有成效,2013年,敖汉旗蛋鸡饲养量达到1315万只,创历史新高,年产鸡蛋9万吨,90%销往北京市场。蛋鸡产业产值达到9亿元,纯收入2.4亿元,仅养鸡业一项,1.8万多饲养蛋鸡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以上。   敖汉鲜蛋色泽好,蛋黄纯,吃着有味道!   蛋鸡专业合作社和鸡蛋经纪人不但解决了鸡蛋的销路,也为蛋鸡产业壮大夯实了基础。如今,一支由600多人组成的鸡蛋经纪人队伍活跃在敖汉旗蛋鸡养殖户中,旗内外互动,及时将蛋鸡养殖户家中每日所产的鲜蛋收购在一起向外销售,促进了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涌现出了牛古吐乡、丰收乡、贝子府镇等7个饲养蛋鸡超百万只、整乡推进蛋鸡产业发展的乡镇,蛋鸡养殖户达到1.5万户。同时,拉动了当地玉米就地转化和运输业的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催生了敖汉鲜蛋俏京城。天时,即现在人的营养观念越来越强;地利,即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培育出的鲜蛋绿色有机;人和,即有敖汉旗畜牧业局科学管理。为了巩固发展敖汉鸡蛋绿色品牌,旗畜牧局除严格为鸡饲料把好关外,还不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今年已累计派出技术人员180人次,举办蛋鸡养殖培训班21班次,培训农牧民2500余人次,发放蛋鸡养殖书籍300多套、明白纸12000余份,有效提高了蛋鸡产业的科技含量。   敖汉鲜蛋   敖汉旗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敖汉荞麦

  内蒙古敖汉旗双井乡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种植荞麦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比较适宜荞麦的生长,因此,荞麦在该地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年产量在200万公斤左右,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污染而被称为“绿色食品”。   牛力皋川位于双井乡境内,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荞麦,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牛力皋川荞面更是香甜可口,味道纯正,色香味俱佳,是荞麦面中的上品。   1999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牛力皋”牌荞面,该品牌荞麦面已畅销北京、辽宁等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地域范围   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所在的具体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9°32′-120°54′,北纬为41°42′-43°01′。东邻通辽市奈曼旗,西与辽宁省建平县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相连,北部与赤峰市松山区、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在敖汉旗境内,下洼镇、大甸子乡、林家地乡、玛尼罕乡(镇)的53个村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生产面积5.4万亩,年生产总量5400吨,年产值1025万元。   2自然条件与历史因素   (1)地质地貌: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儿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是燕山山地丘陵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由浅山、丘陵、沙沼及河川平原地貌组成,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300-8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为1255米。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的土壤有黄土、轻壤、中壤、和沙壤,土质较肥沃,易于耕作。   (2)水文情况:敖汉旗主要河流有5条,其中3级以上河流3条,分别为老哈河、叫来河、孟克河,现已基本断流。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内的玛尼罕乡属于孟克河流域,下洼镇属于叫来河流域,   多数地区贫水,且埋藏深。   (3)气候:敖汉旗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水热同季;秋季气温剧降,降水少;冬季干旱而寒冷。敖汉旗年降水量310-460毫米,全旗各地年平均气温在5-7℃,年≥10℃的活动积温为2700-3200℃,无霜期在130-150天之间。   (4)历史因素:早在清朝,敖汉旗旗就以形成荞麦种植的历史,但并没有形成产业,近十年来,已成为内蒙古主要荞麦生产基地,已成为敖汉旗杂粮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3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环境质量要求:生产基地环境符合NY5010标准;生产基地地势平坦,土质较肥沃,提倡节水灌溉;收获后及时清洁农田,销毁残枝败叶。   (2)产地条件:气候条件:年日平均≥2℃的气温在110天以上,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在2200℃以上,年降水量在350mm以上。   土壤条件:土层深厚,中性沙壤土种植,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8。   环境条件: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生产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3)栽培技术:   整地:播前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土面平整。   施肥: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00-11250㎏,每公顷施过磷酸钙300-450kg,尿素45-75kg。种肥用腐熟的有机肥,草木灰做种肥,每公顷7500-1500kg;同时施入磷酸二铵60-90kg。荞麦在现蕾开花后,追施速效氮肥,每公顷75kg为宜。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种子。如:美国温莎、日本大粒、大三棱、小三棱、茶色黎麻道、吉荞10号、甘荞2号等   荞麦品种。   种子质量:纯度98%以上、净度98%以上、芽率85以上、水分13.5%以下。   种子包衣:选用专用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可减轻病虫害又能增加产量。   晒种:晒种可提高发芽率,改善种皮透气、透水性,促进种子后熟。晒种可选择晴朗天气,晒7-10天。   浸种(闷种):用3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40℃温水浸种10分钟均可提高芽率。然后用微量元素浸种(如碳酸铵0.005%、10.1%、硼砂0.03%)30分钟,捞出后晒干,即可促进秧苗生长又能提高产量。   播种时间:春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夏播7月上旬或7月下旬。   播种方法:条播或撒播两种。条播,畜力开沟,人工溜籽,梨距20-30cm;撒播,可先平地,随后撒种,再轻轻耙耱或搂平。   播种量:每公顷播种量37.5-52.5kg。   播种深度:一般播种深度为4-6cm,覆土2-3cm。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实现荞麦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是获得高产的保证。播种密度每公顷100-105万株为宜。   中耕除草:春播荞麦一般除草2-3次,夏播2次,最后一次除草在封垄前结束,除草深度3-5cm。   灌溉浇水:在开花灌浆前如遇干旱均可灌水。   辅助授粉:荞麦为异花授粉作物,为了提高结实率,应在开花前2-3天内放蜂(每公顷约放10箱蜂);也可在荞麦盛花期,每隔2-3天,于上午9时-11时,用一块长240-300cm、宽30cm的布,两头各系一条绳子,由两人各执一端,振动植株,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产量。   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立枯病、霜霉病等。主要虫害有黏虫、草地螟、钩刺蛾、蝼蛄、蛴螬等。   病虫害防治:①农业防治:选用优质抗病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消   毒,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密植,保持土壤清洁,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②生物防治:植物源药剂有印楝素、苦参碱、烟碱等;生物药剂推荐使用,浏阳霉素、武夷霉素、苏云金杆菌、农抗120、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齐螨素、绿来宝、威敌、多抗霉素等。③其它防治: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灯、性诱剂等。④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   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国家GB/4285、GB/T8321的要求。   收获:收获适宜期一般掌握在75%的籽实变为褐色,呈现出原品种固有的粒色之时,一天内收获时间应在上午11时前,适当晾晒后脱粒。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品质特性特征:荞麦根为直根系,根系不发达。茎直立,高60-120cm,节间光滑、中空、有棱,节处膨大,略弯曲且有少量茸毛。茎初为绿色,后红色,成熟时变为褐色,有分枝。叶为心脏形,叶面光滑无毛,绿色,叶脉、叶柄含有花青素而呈红紫色。花为伞状花序,簇生,白色,异型花,异化授粉。果实为水棱卵圆形瘦果,果皮浅灰色、深灰色、黑色不等。单株粒重4-6克,千粒重28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5.28%,淀粉66.59%,粗脂肪3.32%,芦丁0.400%。   (2)质量安全规定:遵循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无公害农产品肥料施用规则、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施用规则。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严格遵循无公害农产品分级、包装、标识、贮藏、运输等规则。包装上注明“敖汉旗荞麦”农产品地理标志。   

敖汉苜蓿

  敖汉旗属于中温带半干旱草原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无霜期较长、光照丰富、降水适中、水热同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合豆科牧草种子生产。敖汉旗培育出具有产量高,籽实饱满、抗旱能力强、越冬率高、抗逆性、适应性能力强、品质优良、营养成分含量达标、抗病虫害等多方面品质优越的苜蓿品种,并于1984年通过国家验收,被国家牧草育种委员会命名为“敖汉苜蓿。”   敖汉苜蓿还获得了由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颁发的“敖汉苜蓿”资格证书,1999年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出版的《中国牧草登记品种集》中,“敖汉苜蓿载入其内。

“四家子”烟花

  敖汉旗四家子镇地处二省三县交界处,被誉为敖汉旗的南大门。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通信便利,群众质朴、聪慧,商品意识浓厚。四家子镇的烟花生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产品种类由简单的鞭炮,发展到现在的7大系列、70余个品种,“四家子”牌烟花爆竹系列产品已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远销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2002年敖汉旗委、旗政府审时度势地做出了在四家子镇建立花炮产业园区的决定,取缔了四家子镇2000余户烟花生产户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烟花生产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2002年,四家子镇建设烟花作业区36处,占在地积1200亩,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总投资2800万元。共有1000余户烟花生产户迁入作业区,5000余劳力从事烟花产业,烟花产值实现4000万元。2003年,四家子镇新建烟花作业区48处,总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又有1000余户烟花生产户迁入作业区进行规范生产。   总投资近5000万元,拥有80多处作业区,2000多烟花生产户的四家子烟花工业园区,2003年烟花产值达1亿元。   

“老河”大米

  敖汉旗古鲁板蒿乡位于红山水库下游老哈河右岸,是敖汉旗著名的稻米之乡。天然河水自流灌溉,使其种植水稻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乡稻田面积3万亩,年产优质稻米12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丰优301、丰优516、丰优307等,同时还生产粘稻米、黑香米、白香米等特色米。   2002年古鲁板蒿乡引进稻田养蟹技术获得成功,由于稻田养蟹减少了化肥用量和农药的使用,产出的大米无污染,故当地人称“生态蟹米”。“老河”品牌是古鲁板蒿乡2000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商标。该品牌大米采用天然、绿色、无污染稻谷加工而成,品质优良,与其它同类稻米相比,“老河”大米米粒细长,晶莹剔透,米饭油亮清香,口感极佳。该大米已远销北京、上海、河北、辽宁等地,深受区内外广大客户的欢迎。   

“沃野”粉条

  敖汉旗四家子镇盛产马铃薯,是全旗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万多亩,年产量达35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克新一号、克新四号、奉玉2号、奉玉16号,该地区生产出的马铃薯具有个大、淀粉含量高等特点,很适合粉条加工。    “沃野”牌粉条,2000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以当地优质马铃薯为原料,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工而成,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年加工马铃薯1000万公斤,生产粉条100万公斤,实现产值350万元,该品牌粉条具有营养丰富,韧性强,口感好等特点,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已远销到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在东北地区(大连)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该品牌粉条,特别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优良的品质,良好的服务,“沃野”牌粉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天然”小米

  敖汉旗四家子镇位于敖汉旗南部,小凌河发源于此地这里是典型丘陵山区,充沛水源,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特别适合谷生长。该镇谷子种植面积达2万亩多亩,年产量4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昭农21、赤谷八、山西红谷、赤谷四等优质品种。是全旗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之一。   “四家子”小米选用四家子地区丘陵山地种植的优质谷子为原料,采用先进免淘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米色主要有黄色和白色,产品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质纯味正,香软可口,老少皆宜,食用方便,是平衡膳食,调节口味理想食品。   本品解决了去石、除杂等难题,不仅节省淘米麻烦,而且避免淘米导致的养份流失,如果添加绿豆,还具有解毒、消暑作用。   

“富达”保健蛋

  "富达"保健蛋是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生产的绿色保健食品,与普通鸡蛋相比较,具有营养丰富、口感自然醇香、无激素、无化药残留等特点。   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理化测试中心检测:钙、硒、铁、锌、和胆固醇分别为510mg/kg、0.105mg/kg、23.04mg/kg、18.83mg/kg和317mg/100g,比普通鸡蛋分别提高了456.5%、100%、77.2%、111.6%,胆固醇降低了47.1%,激素、抗生素、化药为零。   主要特点:   1、   本品硒、锌含量是普通鸡蛋的3-5倍。   2、   钙含量是普通鸡蛋的4-5倍。   3、   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   4、   蛋清浓稠,蛋黄呈桔红色。   保健功能:   “富达”牌保健蛋富含多种营养保健物质和促生长未知因子,能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增加体高、增长智力、增强免疫力、抗病力;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冠心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对孕产妇、幼儿有明显的保健作用,是食疗、食补的理想佳品,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牛力皋”牌荞面

  敖汉旗长胜镇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种植荞麦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比较适宜荞麦的生长,因此,荞麦在该地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年产量在200万公斤左右,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污染而被称为“绿色食品”。   牛力皋川位于长胜镇境内,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荞麦,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牛力皋川荞面更是香甜可口,味道纯正,色香味俱佳,是荞麦面中的上品。   1999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牛力皋”牌荞面,该品牌荞麦面已畅销北京、辽宁等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北国香”牌葵花

  “北国香”是敖汉旗木头营子乡2000年在国家工商局为农产品注册的品牌,木头营子乡位于敖汉旗东北部,交通铁路横贯境内,在乡政府所在地有站点一处,盐碱的低洼地适合于葵花种植,现已形成以“北国香”牌葵花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作物区,年种植葵花4万亩,产量600万公斤,是全旗优质葵花生产基地之一。   “北国香”牌优质葵花,主要品种有“三道眉”、“金星一号”两大特色品种,籽粒宽大,色泽鲜亮,充实饱满,食品性好,产品享誉区内外,已远销山东、海城、大连等地。   

“沃野”香米

  本品先用赤峰地区丘陵山地种植的优质谷子,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制成,由于敖汉南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年积温高,无霜期长,耕地富含有机质,地产谷子饱满、成实,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纯天然食品。富含钙、磷、铁、VA、VE和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因其营养丰富、口感润滑、有香气、颜色纯正、无化肥、农药等污染。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产期妇女必备食品。   

“赤波”饮料

  赤波系列饮品所有的原材料均为本地所产的天然、野生、无污染的山杏仁、沙棘果、鲜牛奶。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不含有防腐剂、调味剂、色素等。是国家绿色食品,内蒙古自治区名牌产品。   赤波牌沙棘汁原汁原味,集纯真于一体,采用先进的榨取工艺,全部保留沙棘果中的沙棘油,沙棘黄铜等营养物质。长期饮用,可健胃养脾,增加消化功能,能够很好地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疗效,同时还具备防癌、抗癌、防辐射等功效,尤其是肠胃疾病患者长期饮用效果更加明显。该产品更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体弱多病的人群,它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木头营子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木头营子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