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五指山市 >> 通什镇

通什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五指山红茶

  五指山茶在明代就已列为贡品上贡朝庭。如清朝张涕、邢定给、赵以谦等人幕修,后经郭沫若同志点校出版的《崖州志》一书所记述:“明土贡品主要有……牙茶、叶茶”。目此,崖州在明代不但已有五指山区出产的茶叶上贡朝庭,且上贡的五指山茶叶均经过精细加工。   五指山茶叶产区——“云滋雾养出名茶”。茶风味独特,条索紧结、乌亮,汤色清绿,口感苦中有甘,先苦后甘,回甘持久,清正爽口。   地域范围   五指山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域涵盖整个五指山市,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五指山腹地,境内通什镇、南圣镇、毛阳镇、番阳镇、毛道乡、水满乡、畅好乡7个乡镇,市畅好农场和海胶集团畅好橡胶站均生产五指山红茶。地域范围:东经109°19′~109°44′、北纬18°38′~19°02′,东西宽43.1 公里、南北长45 公里,地域设计4个社区59个行政村,1个国营农场,1个橡胶站。东南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接乐东黎族自治县,北连白沙黎族自治县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域保护面积113 080.95 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五指山红茶外形:条索紧结肥硕、棕褐油润;汤色:红琥珀色明亮;香气:奶蜜香;滋味:甜醇爽滑;叶底:肥软红亮。其典型品质特征为“琥珀汤、奶蜜香”。 2、内在品质特性:五指山红茶富含茶多酚、茶黄素、多种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其中水浸出物≥34.0%,总灰分≤7.0%,茶多酚含量大于≥10%,游离氨基酸含量 >1.5%,咖啡碱含量≥2%,茶黄素含量≥0.1%,茶红素含量≥2.5%。 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T 5018-2015《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为总体基准要求;GB/T 13738.2-2008《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的规定组织生产。 4、包装:包装材料必须清洁、防潮、无破损、无异味,按照NY/T 658-2002《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执行。 5、储存运输:贮存运输适温3~7 ℃,防日晒、雨淋、高温、挤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贮混装运输,按照NY/T 1056-2006《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要求执行。

五指山鳗鲡

  五指山鳗鲡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的特产。鳗鲡又叫河鳗,俗称山麻,它同五指山区的金钱龟、山鸡、团鱼齐名而称为山珍。鳗鲡肉质肥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26.7%,脂肪30.8%,维生素A含量尤其丰富,磷、钙、铁等元素的含量也很高。   鳗鲡体修长,前圆后扁,腹部淡黄色,与海鳗十分相似,一般体重约十几二十斤,最重者可达数十斤。山青水秀的五指山区,是我省万泉河等五大河流的发源地,溪涧纵横交错。   鳗鲡就生长在那深涧底或水库里。鳗鲡属两栖类水生动物,有灵气。每逢暴雨,山洪暴发,溪涧猛涨,鱼虾被冲散,不易捕食时,鳗鲡便展开浑身绝技,离水上岸,象蛇一样蜿蜒上山,四处觅食。由于它饥饿难忍,山间的幼笋、河边的嫩草,均为其美食;其还能爬树觅食野果。鳗鲡上岸处腥气浓烈,缘由是它沿途分泌粘液,以防万一遇上危险时,可借助粘液,滑动如飞地逃之夭夭。它最怕人,一发现人影或听见人声,就不顾一切地顺原路滑行逃命。有经验的捕鳗者常根据它的这一特性,在它经过的地方撒上草木炭或石灰,鳗鲡往回跑时,因浑身粘满这些障碍物而不能滑行,便“束手就擒”。   鳗鲡肉质肥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26.7%,脂肪30.8%,维生素A含量尤其丰富,磷、钙、铁等元素的含量也很高。它也可充药用,主要功能:补虚复元气、祛风湿、驱虫;对防治夜盲、肺炎等有滋补作用;对虚劳、风湿骨痛、脚气、妇女崩漏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它不论从营养上还是药用上来说,对促进新陈代谢、外伤出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都是良好的滋补品。        日本人很喜欢吃鳗鲡,他们认为,鳗鲡是可以同高丽参媲美的珍贵补品,并将每年七月初七前后的一个月里定为吃鳗节,即使经济不充裕的人家也非吃它两三次不可。德国、美国、荷兰等国人民也视其为滋补珍品。因此,鳗鲡是国内外极为畅销的一种名贵鱼类。   

五指山小黄牛

  海南多山地,少平原,海南人把自家的牛羊均放回山林中,少则一周,多则几个月去山林中观察牛羊,放养的牛羊在山林中多吃一些树叶和野草,需要宰杀时采用捕猎的办法抓获,这些牛羊肉不仅可以红烧、干煸,也可用来炖汤,不仅味鲜肉美,而且营养价值可想而知,是纯正的绿色,无公害美食。   牛的个头小,一头1岁半的小黄牛净牛肉不过二三十斤,而体重约100斤左右,身高约1米;牛的饲养完全野放,牛性特别凶猛。    海南当地人有的地方把“小黄牛”称做“鹿肉”、“琼中小黄牛”、“五指山 小黄牛”等,但凡所有卖小黄牛肉的店,多称是“野黄牛”。据当地人说:野黄牛并非真正的野牛。海南中部山区、五指山地带,原始森林茂密,空气湿润,牧草丰富茂盛,当地黎苗族农民把小黄牛放养在海拔700米以上荒坡上,常年未圈养,任其自由自在,以吃树叶为生。每隔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主人才会上山,用各家独有的方法召唤头牛,领着群牛来到固定的地方吃盐巴。      野黄牛与圈养的黄牛区别主要有三方面:牛的个头小,一头1岁半的小黄牛净肉不过二三十斤;牛的饲养完全野放,牛性特别凶猛,而且原生态没污染;小黄牛经常喂盐巴,而且吃各种树叶长大,其中难免有一些草药,因此牛肉特别补,而且肉质更加结实、纤维细嫩、水分低、柔软爽脆。由于肉质好,不需要太多调料和加工,肉味自然而美,多吃不腻。最好吃的是12个月、18个月牛龄的牛,带皮吃,牛皮脆而爽。据说国家举重队在海南集训时,每天都点名要吃野黄牛,因为野黄牛让举重队员吃了长力气。   至于野黄牛的吃法,清炒、油煎、干煸、烧烤各有特色 ,味道俱佳。如干煸做法,由于肉质好,不需要太多调料和加工,炒时加入海南的山柚油,洒了芝麻和香菜,肉味自然而美。其中的牛筋,牛筋是淡黄色,被切断后,呈圆柱形、牛筋有韧性,很耐咬。如果享用野牛火锅,味道更是鲜美。而黎族 人的传统则是架在木炭上烤,吃起来倒也风味独特。

五指山蚂蚁鸡

   五指山地区的黎苗群众放养的本地小种鸡,因此鸡形体小,本地形容小得象蚂蚁,故称蚂蚁鸡。该鸡种最大重量不超过2斤,瘦肉多,肉质坚挺芳香,多吃不腻。( 五指山)   海南省少数民族聚集地五指山市,不仅拥有五指山大峡谷、五指山风景区、蝴蝶生态牧场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且还具备了独特的风俗文化,尤其以山兰酒、山兰香饭、五脚猪、南瓜饭、黄色饭、黎家竹筒饭等民族特色饮食享誉海南,而其中最能够代表着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便是五指山蚂蚁鸡,当地一直流传有“不食蚂蚁鸡,不识五指山”的说法。   蚂蚁鸡是一种由当地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长期在自然环境生活中野外放养的一种小型种鸡,最大的体重也均在两斤以下,因体态娇小而被当地人俗称为蚂蚁鸡。五指山蚂蚁鸡多以蚂蚁、野虫、野菜等为食物为食,因生长环境绿色、适宜、天然,在一代代的繁殖进化下,逐渐成为一种优质鸡种,不同于普通饲料喂养的家鸡,多为瘦肉,骨硬肉软而且肉感类似鸟类,具有一种香而甜的口感。   产品特点分析:   1、有机健康   五指山蚂蚁鸡常年生长在无疫山区热带雨林气候生态环境中,由海南省官方认证为特优鸡种,经权威机构的严格检测,无任何抗生素、激素及药物残留成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屈指可数的有机健康肉类。   2、营养丰富   五指山蚂蚁鸡作为一种肉用特禽,具有较高的食用性、药用性、经济性和观赏性等多种价值,而且所产鸡蛋个头比普通的鸡蛋要小得多,蛋黄比重大且结实。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高碘、高硒、高锌,而且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   3、药用价值   五指山蚂蚁鸡除了口感上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外,经过相关营养专家的反复鉴定认证,还具有补肾益血、提高免疫性、促进人体营养循环等药用价值,经常性食用更有滋养腑脏、改善体质、强健体魄等功效。   

五指山猪

  五指山猪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五指山猪又叫老鼠猪。原产于海南岛山区。五指山猪多分布在海南岛交通不便,比较偏僻的山村。仅白沙县南开公社、东方县公爱、天安、东方公社有少量种猪。   生长环境:海南山地在岛的中部偏南,属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达25℃,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过去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农业生产亦很不发达,主要种植玉米、早稻和甘薯,少数平坝区才能种植水稻。因粮食产量低,没有充足的饲料喂猪,主要靠放牧饲养,即早晨放其出圈,任其在野外奔跑觅食,傍晚回来宿圈前,喂给煮熟的甘薯、剩饭残渣或其他精料,作为补充,条件好的地方早晚补喂二顿,农忙季节,常不喂给饲料。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山猪的生长缓慢,性格粗野,善奔跑。   外貌特征:五指山猪体型小。体质细致紧凑。头小而长。耳小而直立,嘴尖、嘴筒微弯。胸部较狭,腰背平直,腹部不下垂,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长。全身被毛大部为黑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长达2~10厘米。   品种性能:五指山猪成年母猪体长50~70厘米,体高35~45厘米,胸围65~80厘米,体重 30~35公斤,很少超过40公斤。性成熟早,小母猪断乳后一个月有发情征状,3~4月龄初配。头胎产仔4头,经产仔6~8头。小公猪1~1.5月龄有性行为,当地不留公猪,即小公猪性成熟配种后就宰杀。   综合评价:五指山猪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猪。过去因其体型小,增重慢,饲养周期长,被作为淘汰对象。但其具有抗逆性强,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   

五指山山竹

  五指山山竹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的特产。被誉为水果之后的山竹果多产于东南亚国家,五指山市毛道乡经过长达12年的试种后,今年8月,该乡山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300亩山竹果终于喜获丰收,毛道乡也成为海南省省山竹果产销量最大的乡镇。   被誉为水果之后的山竹果多产于东南亚国家,五指山市毛道乡经过长达12年的试种后,今年8月,该乡山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300亩山竹果终于喜获丰收,毛道乡也成为全省山竹果产销量最大的乡镇。   我们平时在超市里买到的山竹果多产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近日,五指山市毛道乡传来喜讯,山竹果在这里试种成功, 300亩的山竹种植基地,目前已全部挂果。   在南圣河毛道段的东岸,满山坡经纬分明的果树林便是五指山市山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300亩山竹种植基地。这批山竹自1999年种植后,由于不善管理,一直挂果不多,今年初,五指山市科工信局引进专业人员承包管理,今年8月,山竹基地喜获丰收,单株挂果量达到80斤左右。   目前,五指山市毛道乡山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由4户当地农民参与入社,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再加上20%的提成,令入社的农民们十分满意。   五指山市毛道乡300亩山竹果基地共有山竹4000多株,按照每株单产80斤计算,基地年产山竹将达到100吨以上,再加上本地山竹挂果期比进口山竹稍晚,因此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五指山市科工信局还将把这个山竹基地作为示范基地向全市推广,引导更多的农民种植,山竹种植也将成为五指山市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崖州白花菜

  崖州白花菜与俗称的白花菜不同。俗称的白花菜原产地为美洲,白花菜科。崖州白花菜则是一种尚未正名的野菜。据清光绪《崖州志》记载:“白花菜,茎紫,生荒园里。花白,味香,宜腌酸食。杨贵妃因高力士进之,称美。自此著名。”   美洲白花菜与崖州白花菜虽然同名,但有许多不同之处:   分类不同。美洲白花菜为观赏入药花卉;崖州白花菜为野生半野生蔬菜类。   开花期和色彩不同。美洲白花菜夏季开花,花白色或带红晕;崖州白花菜春开花,花纯白色。   结果不同。美洲白花菜萌果圆柱形;崖州白花菜只开花不结果,成熟后结花籽以传后代。   生长期不同。美洲白花菜为一年生草木;崖州白花菜具有季节性,春季萌芽,夏季收获。   用途不同。美洲白花菜供药用和观赏用;崖州白花宜腌酸食。   训化不同。美洲白花菜训化已久;崖州白花菜仍属野生,自生自灭。   值得一提的是崖州腌制的白花菜。崖州白花菜之所以珍贵,并不因为它花长得好看,是因为它腌制后其味独特,醇香为各类腌制蔬菜之冠。故旧时为贡品,进贡朝廷,以得到杨贵妃所赏识。   崖州白花菜采集和腌制办法是:夏季头遍雨后的一、两个月内,坡地、荒园就长出鲜嫩的白花菜,一般高约30厘米左右的植株为嫩株,可采集。采集后的植株可风晾一两天或日晒半天就切碎为1厘米左右以生盐腌制;腌制后放进密封的陶罐里发酵一、两天;接着揭盖灌进适量米汤(以盖过菜顶为宜),然后再密封;过一个星期左右就可食用。   腌制过的白花菜醇香味美、甜酸适中,吃后满口留香。民间多以其作为酸粉的佐料,富裕人家以其煮鲜鱼,其味美不胜收。   

南瓜饭

  南瓜饭是寨子里黎族人的家常饭,也是招待客人的食品。   黎族人通常把洗净的南瓜切成手指长的片儿,然后掺入约为南瓜重量1.5倍的山兰米,加入适量的水煮。煮南瓜饭时不能随便掀锅盖,更不能搅拌,这样才能在饭煮熟之后香气四溢。   

五指山野菜

  五指山野菜原名鹿舌菜,又名马兰菜、革命菜,生长在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区,常年生长,与树仔菜、四棱豆相比,这种菜冬天不减产,没有季节的限制,好种好管,是当地农民常食用的菜肴,它以其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在战争年代是琼纵战士的家常菜,故名革命菜。作为一种无污染、易生长的本地特色野菜系列之一;是海南目前以“天然、野生、绿色、无公害”为主题推出的系列野菜;也是清热解毒的良药。

水满茶

  水满茶,海南名茶之一,用五指山野生大叶茶,按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因产于海南水满乡水满村而得名。水满自古产野生茶,制成绿茶后,人称“水满茶”,极负盛名,但产量有限,在清代一度是朝廷贡品。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区,产量少,适宜制作绿茶。   “水满”在黎语里是“古老、至高无上”之意,所以水满茶也是海南绿茶中至高无上的贡品茶。这种茶汤色明亮、香气持久、味道甘醇,民间传说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防治感冒和消热解毒的功效。不过,现在的水满茶已经可以人工种植。   

灵芝山蟹

  灵芝山蟹为五指山稀有珍贵佳肴。用料以五指山灵芝及五指山河蟹配以调料精心烹制而成,该道菜具有驱寒、润肾、补气,理疗关节炎及降火等疗效。此道佳肴多于夏秋季供应充足。( 五指山)

五脚猪

  牋牋五指山人对本地原种猪称“五脚猪”,亦名香猪,是五指山地区未经改良的小种猪。我们常见的猪有四只脚,可是五指山区的猪为什么叫“五脚猪”呢?据说是这种猪的脚非常短小,个体不大,重量轻,养一年也只有百来斤,嘴尖且长,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嘴不离土,黎家人就认为它的嘴也是一只脚,固称“五脚猪”。虽然它也是家猪,可是黎家人饲养过程中未加圈养,一日饲养二至三次后任其在外自由觅食和活动,因而它的肉质结实,鲜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腻。白切或火锅味道具佳,风味独特。( 五指山)

通什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河南东社区

----

河南西社区

----

河北西社区

----

河北东社区

----

南定村

----

番茅村

----

红雅村

----

番慢村

----

什保村

----

报龙村

----

应示村

----

番赛村

----

太平村

----

牙日村

----

什会村

----

福安村

----

福利村

----

番香村

----

牙畜村

----

福关村

----

通什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