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通辽市 >> 开鲁县 >> 开鲁镇

开鲁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开鲁县佛塔

开鲁县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鲁县佛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城开鲁镇东南隅,又称开鲁白塔,是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9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长城以北仅存的元代塔式建筑。  开鲁佛塔,西北东南朝向,通体白色,塔高17.7米,大青砖彻筑。砖厚6厘米,宽15厘米,长32厘米,比今天通用的红砖长8厘米。全塔由塔座、塔坛、塔身、塔顶几部分构成。须弥塔座方形,长6.55米,宽6.33米,多级砌建,总体上收,墩实厚重,沉稳生根。塔座正面有一高约1米,宽约70厘米的砖碹塔门。塔座立足低洼水泽,抗住浸泡,千年不倒,不愧基础。塔坛分上下两个部分。下如倒置的钵盂,弧形圆柱与力学支撑完美结合。上为方形,砖块叠筑,层次伸缩。塔坛东西南北四面有佛龛,龛中金佛结跏趺坐,面慈含笑。塔身为八角密檐十三层,逐层上收。各层高度比例,计算精准,十分的匀称。这十三层是代表佛教中的十三层佛天。相传,那是佛祖修身的地方。塔盖上有黄铜塔顶,金光映日,灿烂辉煌。  该佛塔造型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其形制原始、古朴典雅,不失为草原佛教建筑之杰作,就其密宗佛教在我国北方传播而言,应是唯一一座能够代表元代早期-教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  2001年6月,开鲁县佛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鲁镇  开鲁镇位于开鲁县中部,是开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全镇总区域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40公顷,辖32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状况:   全镇总户数1.6万户,农业人口2.1万人5800户,总人口6.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万人。     资源与产业特点:   该镇耕地肥力较高,土壤为中性土壤,农业是主导…… 详细++

玉带游园

  玉带游园修建于2001年,以开鲁镇老北城墙外城壕为水带而建。著名书法家康新民题写园名。   开鲁镇  开鲁镇位于开鲁县中部,是开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全镇总区域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40公顷,辖32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状况:   全镇总户数1.6万户,农业人口2.1万人5800户,总人口6.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万人。     资源与产业特点:   该镇耕地肥力较高,土壤为中性土壤,农业是主导…… 详细++

古榆园

  古榆园位于开鲁县西20公里大榆树镇内,此园始建于1985年,1999年、2002年曾先后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已达10万平方米。  古榆园内分为三个景区,即:古榆景区,围绕千年古榆,建有长寿塔、法门塔、古榆神象、九龙壁、康熙大帝象、圣水井、蛇仙洞等八大景观;古寺景区,建有天增寺大殿、菩萨殿、居士林、魁星阁等景观;园心景区,建有文化长廊、亭台楼阁、拱桥等人文景观。  园内古榆树龄已逾千年,依然枝繁叶茂,树高25米,接天拿云,树围7米多,需4人合抱方能围拢,4条主干分别指向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宛若盘龙。榆树根深叶茂、虬枝繁盛、树干粗壮,覆盖方圆约500平方米。  2005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新修建的天增寺大雄宝殿举行开光大典,至今香火日盛。园内两佛塔由鲜花绿树簇拥,佛光闪现,熠熠生辉。  古榆园乃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建筑,是人们观光、理佛、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处。  1989年,古榆正式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古榆园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点),2008年,晋升为“AAA”级旅游景区,通辽市业绩突出旅游单位。  1989年,古榆园被正式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千年,实至名归。2002年9月9日,古榆文化协会成立,重新规划建设古榆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古榆园分为三个景区。一、古榆景区:围绕千年古榆,修建长寿塔、法门塔、古榆神、九龙壁、康熙大帝、圣水井、蛇神洞八大景区;二、古寺景区;在古榆钱园内重新修建清康熙年间的天增寺,殿内供奉三世佛,观音、普贤、文殊三菩萨,古八罗汉,武圣关公和福、禄、寿三星,香火日盛。香客络绎不绝;园心景区:围绕园心湖,修建  文化长廊、亭台楼阁、水上凉亭、拱桥等人文景观。建成后的古榆园将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是人们休闲旅游、渡假的理想去处。届时古榆景区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大榆树镇  大榆树镇境内生长着一株古老而神奇的榆树,据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据专家讲无论她的年轮及雄姿均属国内榆中之王,大榆树镇因此而得名。   全镇区域面积16.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3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土质肥沃,有西辽河、北干河二条河流贯穿全境,全镇总户数6738户,总人口24661人,辖14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是个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农业镇。 …… 详细++

南湖生态公园

  南湖生态公园始建于2001年,著名书法家康庄题写园名。

柴达木

  柴达木,是义和他拉苏木一个嘎查,地处坨甸相间的草原区,并有天然的柴达木湖和沙榆林独特景色观。近年来已开辟为民族游点。

圣水井

  在古榆东北角处,有一水井,名之曰圣水井。  相传康熙东征,走敖汉,过奈曼,大队人马行进在沙地上,饥渴难忍,康熙见远处云蒸霞蔚,地气天气相接,不是水乡,必是泽国,挥手道:那不是水吗?泽龙见招,率两条青鱼,穿沙而来,青鱼过处,碧波随至,形成河流,流水清澈见底,汩汩作响,解了康熙兵马的口渴。后来,百姓把这条河叫教来河,意为康熙皇帝教来的河。  到辽河北岸,见原野多榆树,下湿绕蒲苇,群鸟高飞呜叫,鱼在水中畅游,龙心大悦:又行百里,见到古榆树,粗需几人合抱,枝冠笼盖亩许,表皮纹路深达半尺,枝干如虬龙,榆钱若霞光,风景神韵,气象万千。龙心大大喜悦。下马巡视一周,在东北角处接过侍从的长枪,嘿的一声插入泥中,再嘿的一声拨出,一股清泉随之喷涌而出,如白练随风飘扬,将士争相取饮,水质甘洌爽口,康熙遂封之为:墨水井。  后来这里人烟渐盛,有人为井砌石,以保水的洁净。后人们争相传诵,饮此水不染瘟疫,能驱百病。为此,来这里的游人不饮圣水井的水,实在为一大憾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开鲁魁星阁

开鲁魁星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古榆园的西北角,有一座古典式建筑“魁星阁”。  “魁星阁”整个院落占地625平万米,王建筑两座370平方米,回廊80延长来,为文化长廊。刻有中国散文诗学会主席柯蓝老人的散文诗。院中心两个金鱼池以玉栏桥连接。院内两块分别是刻有寓意深刻昀艺术字碑,一块为独占鳌头,一块碑刻有连体字,“和、善,唯,呈”。  大厅正中孔子塑像,为“至圣先师”、儒家鼻祖。  大厅两侧“翰墨轩”,“异宝轩”分别为书画展及部分历史文物展。  中间大厅是中堂,是接待名人,雅士的地方。  整个书院充满了文化气息,也是文人墨客书画、创作、养心,修身、居隐的理想所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牵手草原度假村

  该村是一处既有浓厚草原风情的蒙古族餐饮、又有中西合璧的豪华餐饮、更有返璞归真的东北农家生活。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到马背上的乐趣,领略蒙古包的风情,是避暑保健的天然氧吧,是度假休闲的绝好去处。

开鲁红干椒

  开鲁红干椒,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鲁县是中国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基地。开鲁红干椒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品质优良,产品销往中国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新加坡、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开鲁县是内蒙古古县之一,土地资源丰富,县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以黑 图1 开鲁红干椒种植基地   白相间五花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适中,光照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3100小时左右,年降水在340毫米左右,虽然降水少,但88.6%都集中在作物生长的5~9月份,属雨热同季,条件极适宜红干椒的生长。.   品质特点   据《开鲁县志》记载:红干椒在开鲁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规模遍布全县各个乡镇,是非常有特色的农产品,其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品质优良,除维生素、辣椒素和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比其他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较高外,还具有特别香浓的辣味,被称为“香辣型”,是辣椒中之上品,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2001年开鲁县“三鲁”牌红干椒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名牌产品,所生产的红干椒名传海内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外经导报等媒体争相播报,成为中国最大的红干椒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之美誉。.2007年开鲁红干椒经专家评定后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并注册,获国家专利。.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鲁红干椒协会试验推广的“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也获得了自治区“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10年2月24日起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所辖行政区域。.

科尔沁牛

  科尔沁牛属乳肉兼用品种,因主产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科尔沁草原而得名。科尔沁牛是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蒙古牛、三河牛以及蒙古牛的0母牛为母本,采用育成杂交方法培育而成。1990年通过鉴定,并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验收命名为“科尔沁牛”。   被毛为黄(红)白花,白头,体格粗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宽深,背腰子直,四肢端正,后躯及乳房发育良好,0分布均匀。成年公牛体重991千克,母牛508千克。犊牛初生重38.1—41.7千克。   母牛280天产奶3 200千克,乳脂率4.17%,高产牛达4 643千克。在自然放牧条件下120天产奶1 256千克。科尔沁牛在常年放牧加短期补饲条件下,18月龄屠宰率为53.3%,净肉率41.9%。经短期强度育肥,屠宰率可达61.7%,净肉率为51.9%。   科尔沁牛适应性强、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易于放牧,是牧区比较理想的一种乳肉兼用品种。   内蒙古   通辽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通辽市所辖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开发区等9个旗(县、市、区)97个乡镇(苏木)2127个行政村(嘎查)。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5′~123°43′,北纬42°15′~45°41′

开鲁老白干

  开鲁老白干是内蒙古通辽开鲁县的特产。   开鲁老白干    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开鲁镇、东风镇、吉日嘎郎吐镇、东来镇、辽河农场、保安农场、大榆树镇、麦新镇、黑龙坝镇、建华镇、小街基镇、义和塔拉镇共12个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开鲁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开鲁老白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开政字〔2014〕55号    内蒙古百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NBJ002-2008《开鲁老白干生产技术操作规范》   

科尔沁肥牛肉

   科尔沁区耸立在美丽富饶的科尔沁大草原。素有“七省通衢”之美誉,蒙古族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孝庄文皇后的故里。自古以游牧为生的蒙古人最集中的地区,具有悠久的草原畜牧传统面积大约45-60万平方公里天然牧场,地处北纬42度-45度,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阳光、雨水,水草丰美,牧草优良,生长植物1600多种,其中可做优质牧草的有900余种,内蒙古     .科尔沁是中国最理想的天然牧场。  素有“黄牛之乡”美誉的科尔沁草原,是科尔沁牛、西门塔尔牛的繁育基地。原产瑞士的西门塔尔牛,生长期短、出肉率高、肉质细嫩,是肉牛加工最理想的品种,经过五十年的精心培育,西门塔尔牛在科尔沁草原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养殖,形成了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为牛肉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牛源。  科尔沁区辖有5个国有农牧场:胡力原种繁殖场、莫力庙羊场、哲南农场、三义堂农场、半截店牧场。  科尔沁草原有较大面积的天然牧场和近2000万头(只)的科尔沁红牛、兴安细毛羊和蒙古牛羊。   科尔沁肥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科尔沁肥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通政函〔2006〕2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开鲁县、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等8个旗、县、区、市现辖行政区域。

小米豆角饭

  小米豆角饭,用料比较讲究。必须是开鲁盛产的小米、开鲁的豆角。因开鲁的小米黄澄澄、圆晶晶,即不粘又不散,营养丰富。豆角是北方人的当家菜,一个十分常见的大陆品种。   其作法是:   先将二斤小米淘洗干净,用铁锅煮至八分熟后捞出;再取豆角1斤,摘好、洗净,切成丁状。锅里放上葵花油,烧至温热后放上蒜末和葱花。放入豆角,翻炒成翠绿色,放入精盐和花椒面。再炒几下,放上清水和味精后,将捞好的小米饭盖在豆角上面,小火焖十分钟即可。出锅时,将饭菜上下搅拌均匀,即可吃到香喷可口、味道纯正的小米豆角干饭。   

ge zha

  是开鲁县特有的一种食品,用绿豆面和成糊状,用平铁锅摊成   煎饼状,切成块卷馅炸着吃或炒菜吃,如ge   zha   炒蒜苗、炸千子等食品,吃   起来另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该食品在开鲁周边旗县少见,因开鲁多沙沼地,适于种植绿豆之故。   

开鲁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开鲁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