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鄂尔多斯 >> 东胜区 >> 林荫街道

林荫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内蒙古东联控股集团依托秦直道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的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重点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项目。  景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东胜西15公里),自驾车20分钟即到。经包茂高速东胜西出口、荣乌高速、109国道或旅游专线均可直达景区。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区以秦直道文化为主题,以秦汉边塞文化和匈奴故地文化为特色,“一道、两楼、三区”为其整体的布局。一道即“模拟秦直道”,两楼即“甘泉宫”、“九原郡城楼”,三区为“秦汉边塞文化区”、“匈奴故地文化区”、“直道演艺广场区”。  景区于2007年6月份开工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是一家集观光体验、餐饮娱乐、领略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景区内游览时间大约为2小时。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自2010年7月31日正式开园迎宾以来,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旅游团体及私家旅游的又一旅游胜地。在鄂尔多斯境内自北向南形成响沙湾—大秦直道—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苏泊罕草原黄金旅游线路。

九城宫生态园

九城宫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九城宫生态园  九城宫生态园座落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九成功村,东距鄂尔多斯市区20公里,南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80公里,西距世珍园40里北距世界著名景区响沙湾65公里,是国家水利部鄂尔多斯市九城宫沙棘育种科研基地。  九城宫在东胜高原的脊梁地带,从60年代以后,这里的环境逐年退化,沙尘暴频繁,洪水泛滥,除了丘陵沟壑就是河川沙滩,十年九汗,植物稀疏,被国内外专家看作是“地球上的月球”、“世界水土流失之最”、“地球环境癌症”之地质之一。近年来,在东胜区“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思路引导下,民营企业纷纷下乡,与九城宫人一道艰苦努力,建设家园,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今天的九城宫生态园成为水草丰美、林木茂密,可谓山不高而雅秀,水不深而清澈,在加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从九城宫西边不远处经过,所以人们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  九城宫生态园占地2000亩,山清水秀、树木葱郁、草茂花香,人类第一条高速公路秦之道从这里经过,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区,库野河流域阿布亥川从此经过。园区由别墅区、人工湖区、水上乐园区、种植区、养殖区、餐饮区6个区组成。  别墅区外表古朴,内饰考究,既像大森林里猎人的住所又像伐木工的小屋。人工湖区湖水没有任何污染,湖里有大大小小的草鱼、鲤鱼等。水上乐园区是干旱缺水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别有一番趣味。种植区有当地农民种植各地蔬菜、粮食,用清净的井水浇地,只施农家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蔬菜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养殖区除了用农家的原始方法养殖鸡、鸭、牛、羊等家禽、家畜外,还有观赏性的动物和禽鸟,有世界名犬胜伯纳。生态餐厅面积为380平方米,采用日光温室结构,一次可容纳200人就餐。农家样式小餐厅反映展示的是我们鄂尔多斯梁外地区的农家风貌,室内虽然陈设简单,但是给您一种亲切朴素的感觉。晚上园区会举办篝火晚会。  2002年园区基本改造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园,同时市区到园区的油路已全部贯通。2004年8月生态园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同时11月份通过了由市区两级旅游部门组成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初审。2005年升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年通过了由自治区旅游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初审,年底的时候正式成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单位。

鄂尔多斯世珍园

  鄂尔多斯世珍园旅游区是由鄂尔多斯市胜达有限责任公司以世界重要保护湿地、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投资兴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建设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区。  世珍园由三大景区组成: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鄂尔多斯神光响沙景区;鄂尔多斯草原蒙古族风情区。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109国道鄂尔多斯市西45公里处,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为10.2平方公里。是世界珍稀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的栖息繁殖地,并占到全球已知遗鸥总数的75%以上。其它国家级保护动物大天鹅、东方白鹅、鸿雁等也在这里驻留,各种鸟类达百余种之多。园区内丰富的地形、地貌、植被、风土人情,构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鄂尔多斯神光响沙景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着驰名中外的"穿沙公路"既可到达。这里的沙漠色彩不一,沙山比比皆是,只要踩踏或滑溜它就会发出"嗡嗡"响声。  更神奇的是夜间沙海之颠,有幸会看见莹白色光芒,让人目不暇接,疑入仙境。传说,这是吉祥的象征。鄂尔多斯草原蒙古族风情区,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绿茵如毯,鲜花烂漫,座座蒙古包,犹如绿海中点点百帆。纵马驰骋草原,让你亲身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的优美意境。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风光独特,是夏季避暑及草原民族风情旅游的理想之地。  

鄂尔多斯红碱淖

   红碱淖,是鄂尔多斯最大的内陆湖,位于新街镇刀劳窑村,在蒙陕交界上,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淖上水光粼粼,烟波浩淼,水草丰盛,环境宜人,景色壮观,融草原风光与江南泽国景象于一体,是旅游度假的理想水上乐园。  阿拉善湾遗鸥自然保护区,位于苏布尔嘎苏木阿拉善湾和东胜市泊江海子交接处,是世界珍稀保护动物遗鸥的栖息之处。保护区总面积88000公顷,旅游区境内民风淳朴,自然景观能为游人提供融于自然、返朴归真的意境。       内蒙古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青铜器

  从19世纪末叶开始,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具有浓郁草原游牧文化风格的青铜及金、银制品。其中,鄂尔多斯地区的青铜器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最具特征,被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2006年这个市建成青铜器博物馆,展出各类青铜器等文物900多件,成为鄂尔多斯市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鄂尔多斯青铜器多为实用器物。按用途分类大体可分为兵器、工具、装饰物品、生活用具、车马器等几大类。其中,青铜短剑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最常见、最具特色的器物之一。青铜短剑的长度一般在25至30厘米左右,剑身的宽度在2.5至3厘米左右。剑身扁平,平面略呈柳叶形,横截面呈扁菱形,有的剑身中部有圆柱状脊,直刃,剑身与剑柄之间设“一”字形或两端呈斜翼状、舌状突起的剑格,绝大多数为直柄,少数为曲柄,柄首端极具装饰性。有专家指出,作为凶猛彪悍的早期北方民族所使用主要兵器之一的短剑,昭示马背民族勇猛、善战,敢于近身肉搏的精神。   在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有一定数量的圆雕青铜饰件,种类有伫立的羚羊、卧马、狻猊等,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动物脚下都设有或圆或方的管状銎,专家把这类器物称为“杆头饰”。民族学研究学者指出,古代先民崇拜大自然中的生物,将它们视为图腾,依仗它的神力保佑族群的平安,这是许多原始民族共同的习俗。而将崇拜物形象装饰于杆顶或杖端,则是早期北方民族图腾崇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鄂尔多斯青铜器中,诸如此类性质的器皿还有很多,而闻名遐迩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尽管是以日常实用器皿为主,但属于首领、神职人员(萨满)等使用的、具有特殊使命的器类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由于这类器皿身份的不同,包括附着在它们身上的装饰纹饰,具有不同的寓意和深邃的内涵。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展出的一件件饱含生动、奔放、性野、彪悍个性的青铜器,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面貌,透过这些青铜器参观者不仅对我国北方游牧文明会有全新的了解,同时对5000年中华文明的多元化融合会有全新的领悟。

红 葱

  在我国,葱的品种有十几种。像叶黄鲜嫩的羊角葱,叶绿青甜的小葱,形美辛香的改良葱……但都没有红葱辛辣有味。红葱,因表皮呈红色,故名。鄂尔多斯人爱吃红葱,农民也爱种红葱。金秋十月,无论是城市、农村,人们总要忙忙碌碌地储备红葱,以便冬、春食用。这时,人们就会看到,一辆辆拉运红葱的汽车奔驰在公路上,或运到机关单位,或调往外地。农贸市场上出售红葱的叫卖声,也不绝于耳。城镇居民买到红葱后,便把它一束一束地扎起来,齐刷刷地码在墙根下或放到房沿上,让温熙的阳光慢慢地把它的表皮晒干,然后保存起来。红葱虽不怕冻,但冬天应减少对它的移动次数。否则破坏了葱的结构,便不好食用。葱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 、C以及多种矿物质。俗话说:“白葱炒菜,红葱做馅。”红葱的细胞里,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精油,叫葱蒜辣素。其味香辣,故包饺子、做包子、吃馅饼,只要把它放进去,就会起到去腥解膻、改善滋味、促进食欲的作用。( 伊克昭盟)

蜜汁天鹅蛋

  内蒙古风味名菜。以土豆为主要原料,配以面粉、蛋黄烹制而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烤猪方

  烤猪方为内蒙古传统烤制菜肴,是用带骨猪五花肉经煮、烤而成,并且要在制作过程重揭去肉皮和部分肥膘,抹上用鸡蛋、面粉调成自的糊,再加原汤一起烤制。成品皮面呈金黄色,随同黄瓜条、葱段、甜面酱、合页饼上桌。吃起来皮酥肉烂,肉香纯正,肥而不腻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甘草王

  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以酿酒为主体产业,其生产的甘草王酒选料考究,采用天然特级甘草和优质高梁、大麦、豌豆及含锶矿泉水共酵,入陈年老窖精酿而成。经长期发酵,多年储存,香气馥郁,酒质清醇。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林荫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林荫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