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呼伦贝尔 >> 额尔古纳市

额尔古纳市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俄罗斯列巴

  俄罗斯列巴   “列巴”是俄文译音,是俄语里面的大面包,它是极富特色的欧式食品。在哈尔滨,很多食品的名称都沿用了俄文译名,小的俄式面包叫“沙克”,面包干叫“苏克立”等等。   大列巴个头很大,直径最大时可达1尺(33厘米),重达三四千克,和半个篮球差不多大小,外壳硬硬的,其味道是甜中有酸,外焦里软。吃的时候要切片就着黄油、苏波汤才有味道。   大列巴是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俄罗斯传统的加工方法是以酒花酵母发酵好的面团,加入适量的盐,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炉里用东北森林里的椴木或桦木等硬杂木烤制。酥脆暄软,咸味可口。烤制好的大面包,夏季可存放一周,冬季可存放一个月左右。下一篇:烤面包

鱼子酱

  鱼子酱(Caviar),又称鱼籽酱,在波斯话中意为鱼卵,严格来说,只有鲟鱼卵才可称为鱼子酱,其中以产于接壤伊朗和俄罗斯的里海的鱼子酱质素最佳。 并非所有鲟鱼卵都可制成鱼子酱,世界范围内共有超过20种的不同鲟鱼,其中只有Beluga、oscietra及Sevruga三品种的鱼卵制成鱼子酱,最高级的Beluga,一年产量不到一百尾,而且要超过六十岁的Beluga才可制作鱼子酱。   中级的是Oscietra,12岁左右便可取卵制成,最低级的是Sevruga,到了7岁便可取卵。基于此因,导致了其价格不菲的现状。鱼子酱是法国人的餐桌上有最奢侈的享受,黑黑的鱼子酱在过去是皇室里的佳肴,现在是时尚人士和酷爱美食又惦记减肥的朋友的美容健康食谱。上佳的鱼子酱颗粒饱满圆滑,色泽透明清亮。至于配酒,最好是配香槟,尤其以酸味较重的香槟跟鱼子酱浓厚的油脂感最区配。   下一篇:火伙夥牛肉干

列巴

  “列巴”是俄文译音,是俄语里面的大面包,它是极富特色的欧式食品。在哈尔滨,很多食品的名称都沿用了俄文译名,小的俄式面包叫“沙克”,面包干叫“苏克立”等等。 大列巴个头很大,直径最大时可达1尺(33厘米),重达三四千克,和半个篮球差不多大小,外壳硬硬的,其味道是甜中有酸,外焦里软。吃的时候要切片就着黄油、苏波汤才有味道。 大列巴是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俄罗斯传统的加工方法是以酒花酵母发酵好的面团,加入适量的盐,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炉里用东北森林里的椴木或桦木等硬杂木烤制。酥脆暄软,咸味可口。烤制好的大面包,夏季可存放一周,冬季可存放一个月左右。 下一篇:红酒炖牛肉

手抓饭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钏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视为上等美餐。 材料:A、糙米1000克,土豆100克,洋葱100克,胡萝卜100克 B、盐少许,菜味香2克 制作方法 1、糙米洗净泡二小时,放入22公分的高压锅中,水高出糙米200毫升,煮熟备用。土豆,洋葱,胡萝卜切丁。 2、锅中加水200毫升,土豆,胡萝卜,洋葱在锅中翻炒,再把糙米饭铺在上面,盖好锅盖,用小火煮20分钟,就成了香喷喷的手抓饭。 下一篇:俄罗斯族巴斯克节

烤面包

  烤面包、奶油、果酱至今仍是俄罗斯族人的主要食品,用原始的烤面包炉,烤出的面包味道特别香。因为用白桦木燃烧加热的烤炉温度高,持续时间长。面包烤得又松又软。

火伙夥牛肉干

  本品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优质无污染新鲜精选排酸牛肉,在保留传统手工艺基础上接合现代工艺配料、腌制、晾晒、炒制等工序精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添加剂,保证了品质纯正,绿色营养,是一种风味独特、低脂肪、高蛋白的草原绿色食品。牛肉干具有补中益气,添髓壮骨,脾益气血、强筋骨、消渴、消水肿、腰酸软、身体无力等极为见效。     本品按口味可分为:原味,孜然,五香,麻辣等系列,消费者可据营养价值、饮食习惯随意选购。   下一篇:列巴

扎兰屯黑木耳

  扎兰屯黑木耳生产历史悠久,从康熙28年(1689年)就是当地招待贵宾不可缺少的佳肴,被称为“素中之荤”。扎兰屯黑木耳采用多年生长的柞木段或柞木锯沫,用人工栽培方法进行生产。外在感官特征表现在:黑中透明、型如人耳、耳朵硕大、耳肉肥厚、口感清脆、体态宛如莲花,并含有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营养元素。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金发中副主任称赞扎兰屯黑木耳为木耳中极品,具有药用和保健之功效。扎兰屯黑木耳系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绿色食品。   (1)土壤地貌情况:扎兰屯行政区划面积1.69万平方公里,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地貌大体呈现“七林二草一分田”之格局,森林覆被率达67.78%,是全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土壤类型为黑土和草甸土,土壤pH值在4.3-7.9之间,有机质含量平均6.11%,属大兴安岭西草原区向岭东松辽平原农业区过渡带,低山、高丘、河谷相间分布,土质肥沃,耕性良好。   (2)水文情况:境内水资源丰富。降水为地表水的主要来源,降水比较充沛集中,年降水量460-580毫米。现有渠首工程12处,较大渠道3处,小型水库2座,塘坝5处,300多座渠系建筑物。河川径流量季节变化很大,过境水的利用量较小,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基流量4.43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量的23.7%,可开发量1.11亿立方米,占地下水基流量的25%,水质保持良好。   (3)气候情况:扎兰屯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全年日照时数2619小时,≥10℃的有效积温平均达2515℃,年降雨量450-550mm,年无霜期110-130天。对优质黑木耳栽培极为有利。   (4)人文历史情况:1901年中东铁路在扎兰屯地区修筑与通车后,扎兰屯地区人口渐繁,农、工、商各业初露端倪,扎兰屯黑木耳也从此走出山林。扎兰屯市人工培植食用菌首先从黑木耳着手,已有近百年历史。上世纪60-70年代为试验和典型示范阶段,进入80年代,扎兰屯市西南各乡镇普遍开始人工培植黑木耳,1989年是扎兰屯人工培植黑木耳的热潮年,共有黑木耳段约3000万段。扎兰屯黑木耳从1980年开始就是当地主要出口农产品,出口到前苏联等国家。扎兰屯市为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主要产地,每年产量达70万公斤以上,黑木耳培植户达8385户。至2007年,全市黑木耳培植户达15675户,年产量700多吨。2008年5月,扎兰屯市傲林山珍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00万斤黑木耳种植加工项目在成吉思汗镇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扎兰屯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构建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扎兰屯市黑木耳开发前景和获利空间非常可观。   地域范围   扎兰屯黑木耳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境内,位于呼伦贝尔市南端的大兴安岭东麓,东以与阿荣旗相邻,南与黑龙江省甘南、龙江二县及扎赉特旗接壤,西与与兴安盟相连,北与牙克石市作伴,是呼伦贝尔市向东开放的窗口。欧亚大陆桥滨洲铁路贯穿全境,内蒙古阿荣旗—广西北海省际大通道和301、111国道在此交汇。扎兰屯黑木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0°06′-122°19′,北纬47°50′-48°02′。包括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哈拉苏办事处、卧牛河镇、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蘑菇气镇、关门山办事处、色吉拉呼办事处、洼堤镇、浩饶山镇、柴河办事处10个乡、镇(办事处)及所属71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60万公顷,年产量700多吨。   下一篇:扎兰屯鹿茸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它因地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哈根麦勒格”等几种不同称谓。   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聚居区,“鲁日格勒”舞是对其民间舞的统称,多为妇女表演的自娱性舞蹈。据考证,“鲁日格勒”的汉语意思为“燃烧”或“兴旺”,达语“鲁日格勒贝”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因为表演时边舞边喊“罕伯、罕伯”,所以“鲁日格勒”又有“罕伯舞”之称。   “鲁日格勒”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古代达斡尔在春意微透的夜里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唤,于劳动之余以舞蹈形式抒发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由此可见,“鲁日格勒”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鲁日格勒”以群舞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表演时舞者上身和手臂的动作较为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旁观者可任意加入队伍随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热潮时,同时齐发出“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鲁日格勒”来源于达斡尔族的劳动生产生活,因此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类斗闹的内容及舞蹈形象。如今,在鲁日格勒舞的原生地区,这种民间舞蹈备受冷落,面临失传的危机,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达斡尔族是个精于骑射、擅长歌舞的民族。聚居在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又称“哈库麦勒”。它一方面具有传统狩猎歌舞的特征,如从原始狩猎篝火歌舞中保留下来圆圈队形、模仿走兽吼叫和飞禽鸣叫的呼号等内容,另一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如队形有多种变化,演唱的新曲数量增多,歌舞内容更为广泛,衬词更加丰富和独特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哈库麦勒歌舞有了比较清晰的“三段式”表演程式,第一段“比歌”以歌为主,以舞为辅;第二段“赛舞”,以舞为主,以歌为辅;第三段“打斗”,以打斗为主,演员随着高声激昂的呼号,振臂挥向对方,彼此盘旋打斗在一起,最后决出胜负来结束歌舞表演。   在研究和探索北方民族原始狩猎歌舞发展和沿革的变化轨迹方面,哈库麦勒歌舞如同一件“活化石”。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哈库麦勒歌舞与满族“莽式”宫廷歌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在哈库麦勒歌舞0现的打斗动作与满族“莽式空齐”的“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手于背,盘旋作势”是基本一样的,这种相似之处是很值得研究的。   当前,哈库麦勒歌舞也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处于濒危状态,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下一篇:莫力达瓦柳蒿芽

扎兰屯沙果

  扎兰屯市沙果栽培历史久远,是我国沙果的主产区,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品种远近闻名,是当地招待贵宾、佳朋不可缺少的果品。扎兰屯沙果特定外观突出表现在:果形如乒乓球大小、色泽鲜艳、果面光滑且有光泽,果味酸甜、多汁、香气浓郁,果心肉质呈油浸状,风味独特,具有驱虫明目之功效。扎兰屯沙果饮品、沙果干食品已名扬海内外、享誉港澳台。扎兰屯沙果系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绿色食品。   (1)土壤地貌情况:扎兰屯沙果产区主要以山区丘陵漫岗为主,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9%,北部属雅鲁河谷平原,中部属架子山低山丘陵,南部属基尔果山中山丘陵。主产区土壤以暗棕壤土为主,椐测定有机质含量6.22%以上,全氮平均含量2.34g/kg,有效磷26mg/kg,速效钾大于65mg/kg,pH值4.9-7.7左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沙果的生长。   (2)水文情况:扎兰屯沙果产区内年平均降水量718.6毫米,水利条件配套齐全,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纯净,水资源保持良好。无污染,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河流分为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3个流域,年平均径流量25118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其中河川流量为21.25   亿立方米,地下资源5.02亿立方米。由于扎兰屯沙果产区河流众多,南北纵向山谷常年有河水流出,呈阶梯状分布,密度较大,流经沙果产区,水质清澈纯净,水资源保持良好,地下水矿物质含量丰富,为扎兰屯沙果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气候情况: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其特点: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夏季炎热多雨,降水充沛;秋季降温剧烈、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多雪。全年日照时数2411小时,年平均气温3.3C°,≥10°C的有效积温平均达2147°C,年降雨量在450-5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无霜期短,平均110-135天,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于生产优质沙果。   (4)人文历史情况:扎兰屯沙果栽植历史久远,是我国北方优质沙果的主产区,扎兰屯市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沙果远近闻名。扎兰屯沙果又有冷金丹、林檎、无色来、联珠果等别称,在《医疗本草》、《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医林篡要》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从19世纪末就开始有零星种植,扎兰屯市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引进大秋、黄海棠等沙果进行栽植,1950年扎兰屯农业生产试验进行小规模果树示范栽培,取得了在高寒地区栽培果树的经验。此后又从黑龙江、吉林等地相继引进了太平果、大秋等小苹果苗木,同时开始用山丁子进行人工嫁接培育地产沙果树苗,并于1952年筹建扎兰屯河西果树园艺场,作为沙果栽培示范基地,先后从外省引入黄太平、大秋、黄海棠、紫太平、青太平、七月鲜等,经栽培试验,沙果耐寒冷、抗冻能力强,适合当地栽培。1958年部分乡村纷纷建立果园,共建哈拉苏公社花果山果园等200余处。至1959年,仅扎兰屯栽培沙果树就达1506亩,年产水果2.4万公斤。1981-1990年全市栽培沙果树4万亩,年均产沙果600万公斤。至2000年,沙果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采收量约在6万吨左右,年产值5.4亿元。2006年10月扎兰屯市长征饮料厂生产的绿色天然饮品沙果汁,取得了国家流通产品认证,填补了该项产品国家空白。目前,扎兰屯市沙果系列饮品扬名区外,远销北京、河北、上海等二十多个省市,“糖心儿”沙果系列饮品香飘京沪津。沙果产业带动当地果农实现年增收1140万元。目前全市已发展沙果基地1.6万公顷,深加工企业2家。扎兰   屯市卧牛河镇以沙果“数量多、品质优”素有“沙果之乡”美誉。扎兰屯生产的纯天然沙果汁,2007年荣获中国(齐齐哈尔)第七届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奖。2008年11月,在呼和浩特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扎兰屯市长征饮料厂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沙爽牌沙果汁”受到全国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约15000名国内外专业采购商的青睐;目前,扎兰屯市积极培育、扶持发展地方绿色、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特有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区位优势,瞅准沙果系列产品这一市场空白,引导农户发展沙果林下间作、庭院种植,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化林果产业基地,真正实现农林特色产业良性循环和产品保鲜、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域范围   扎兰屯沙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8′-123°17′,北纬47°35′-48°06′,南北长145㎞、东西宽86㎞,主要涉及扎兰屯市的哈拉苏办事处、卧牛河镇、高台子办事处、中和办事处、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蘑菇气镇、关门山办事处、色吉拉呼办事处、洼堤镇9个乡、镇(办事处),共计74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1.6万公顷,年产量24万吨,年产值达13.5亿元。   下一篇:扎兰屯榛子

呼伦湖秀丽白虾

  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称呼伦湖为“大泽”,《明史》称呼伦湖为“阔滦海子”,从清代开始,本地居民称呼伦湖为“达赉湖”。   呼伦湖秀丽白虾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呼伦湖的特产。秀丽白虾是呼伦湖中唯一的经济虾类,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繁殖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呼伦湖秀丽白虾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秀丽白虾又称秀丽长臂虾。体呈圆筒形,体表光滑,身体透明,成虾体长一般为35~80毫米,体重0.4克~2.4克。秀丽白虾是高蛋白、低脂肪生物,鲜虾所含粗蛋白比同水域鱼类高许多。秀丽白虾的繁殖季节,在呼伦湖水域中5月末至8月中旬,繁殖高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   秀丽白虾属杂食性动物,终生以浮游动物、植物碎屑、细菌等为饵料。鲜虾产量很高,从90年代开始,呼伦湖鲜虾产量逐年增多,现年产鲜虾2300吨左右。   2014年,呼伦贝尔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申报的“呼伦湖秀丽白虾”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呼伦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地处东经116°58′----117°47′,北纬48°40′----49°20′之间,属高纬度地区,湖水面积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为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呼伦湖水以肥(天然饵料丰富)、大(面积广阔)、洁(无工业污染)、活(有三条河为水源吞吐)而著称,以呼伦湖为主体的“三湖”(呼伦湖、贝尔湖、乌兰诺尔)和“三河”(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形成了完整的呼伦湖水系。呼伦湖盛产鲤、红鳍鱼白、餐条鱼、鲫、鲇、狗、蒙古红鱼白、秀丽白虾等31种水产品,年最高产量可达1万吨左右,是内蒙古最大的天然、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呼伦湖年产秀丽白虾2500吨,地域保护总面积 23万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形态特征:体呈圆筒形,体表光滑,身体透明,成虾体长一般为55-85毫米。 2、内在品质:呼伦湖秀丽白虾富含蛋白质和十余种氨基酸。每100克虾肉中氨基酸总量>15克,其中天门冬氨酸>1.50克、苏氨酸>0.50克、丝氨酸>0.55克、谷氨酸>2.00克、脯氨酸>0.70克、甘氨酸>0.90克、丙氨酸>0.90克、胱氨酸>0.10克、缬氨酸>0.70克、蛋氨酸>0.60克、异亮氨酸>0.70克、亮氨酸>1.00克、酪氨酸>0.50克、苯丙氨酸>0.90克、赖氨酸>1.00克、组氨酸>0.30克、精氨酸>1.00克。每100克虾肉中含蛋白质>18克。每100克虾肉中含钙>800毫克、含铁>2.50毫克、含锌>1.20毫克、含镁>65毫克。每100克虾肉中含胆固醇<100毫克。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丰富,因此肉味鲜美,是淡水食用水产品中的上品,是水产品市场中最受欢迎的鱼类之一。 3、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执行(NY5053-2005)。下一篇:呼伦湖鲤鱼

呼伦湖小白鱼

  呼伦湖小白鱼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呼伦湖的特产。呼伦湖特产的小白鱼被誉为“鱼中极品”,来这里的游客都要品尝一番。呼伦湖小白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呼伦贝尔的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意思是“海一样的湖”,面积2339平方公里,有两个香港那么大,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北方最大的湖。呼伦湖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渔业生产史,冰冻的湖下藏有鲤鱼、鲫鱼、油餐鲦、蒙古红鲌、鲶鱼、秀丽白虾等30余种鱼类。呼伦湖的小白鱼也叫“白条”,最大的就可以长到二、三两,如果长到最大的时间不打捞就死了,用小白鱼做的罐头是达莱湖的特产。   2014年,呼伦贝尔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申报的“呼伦湖小白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呼伦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地处东经116°58′----117°47′,北纬48°40′----49°20′之间,属高纬度地区,湖水面积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为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呼伦湖水以肥(天然饵料丰富)、大(面积广阔)、洁(无工业污染)、活(有三条河为水源吞吐)而著称,以呼伦湖为主体的“三湖”(呼伦湖、贝尔湖、乌兰诺尔)和“三河”(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形成了完整的呼伦湖水系。呼伦湖盛产鲤、红鳍鱼白、餐条鱼、鲫、鲇、狗、蒙古红鱼白、秀丽白虾等31种水产品,年最高产量可达1万吨左右,是内蒙古最大的天然、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呼伦湖年产小白鱼7000吨,地域保护总面积 23万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形态特征:体长侧扁,侧扁而高,头小,全侧深银白色,每个鳞片的边缘颜色稍深。背鳍条,Ⅲ7;臀鳍Ⅲ12-15;侧线鳞42-46;下咽齿三行1.1.4-5.4.1;全身银白,鳍灰白色。 2、内在品质:呼伦湖小白鱼富含蛋白质和十余种氨基酸。每100克鱼肉中氨基酸总量>15克,其中天门冬氨酸>1.30克、苏氨酸>0.60克、丝氨酸>0.60克、谷氨酸>2.00克、脯氨酸>0.70克、甘氨酸>1.00克、丙氨酸>0.80克、胱氨酸>0.20克、缬氨酸>0.60克、蛋氨酸>0.50克、异亮氨酸>0.70克、亮氨酸>1.10克、酪氨酸>0.50克、苯丙氨酸>0.80克、赖氨酸>1.10克、组氨酸>0.30克、精氨酸>0.90克。每100克鱼肉中含蛋白质>15克。每100克鱼肉中含钙>1000毫克、含铁>3.00毫克、含锌>3.20毫克、含镁>35毫克。每100克鱼肉中含胆固醇<150毫克。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丰富,因此肉味鲜美,是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是水产品市场中最受欢迎的鱼类之一。 3、遗传特性:适应能力强,具有雌雄两性,体长为8厘米性成熟,产卵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浮游植物的微囊藻、鼓藻、栅藻和矽藻以及着生丝状藻和枝角类为食。该品种鱼是一个区域性的种群栖息于呼伦湖的东西两岸,以沙质底的西岸为多,那里也是产卵场地。 4、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执行(NY5053-2005)。下一篇:呼伦湖秀丽白虾

三河牛

  三河牛是我国培育的优良乳肉兼用品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市三河(根河、得勒布尔河、哈布尔河地区),总约8万头。   三河牛是多品种杂交后经选育而成的。系统的选育工作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1954-1955年在收购本地及离境苏侨所饲养的三河牛的基础上,筹建了20个以养牛为主的国营牧场,进行有计划的选育提高。经过30多年的努力,该品种已经基本形成,198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验收,并命名为“内蒙古三河牛”。   外形特征   三河牛体格高大结实,肢势端正,四肢强健,蹄质坚实。有角,角稍向上、向前方弯曲,少数牛角向上。乳房大小中等,质地良好,乳静脉弯曲明显,0大小适中,分布均匀。毛色为红 (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色,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下部、腹部下方及尾尖为白色。成年公、母牛的体重分别为1050千克和547.9千克,体高分别为156.8厘米和131.8厘米。犊牛初生重,公犊为35.8千克,母犊为31.2千克。6月龄体重,公牛为 178.9千克,母牛为169.2千克。从断奶到18月龄之间,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日增重为500克,从生长发育来看, 6岁以后体重停止增长,三河牛属于晚熟品种。   优异性能   三河牛产奶性能好,年平均产奶量为4000千克,乳脂率在 4%以上。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会显著提高。谢尔塔拉种畜场的8144号母牛,1977年第五泌乳期(305天)的产奶量为7702.5千克,360天的产奶量为8416.6千克,是呼伦贝尔三河牛单产最高记录。三河牛的产肉性能好,2-3岁公牛的屠宰率为50%-55%,净肉率为44%-48%。   三河牛   地域范围   三河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谢尔塔拉种牛场为骨干的16个农牧场为核心区,地域保护范围涵盖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包括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介于东经117°15′—124°02′、北纬47°05′—51°30′高纬度地带之间,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过渡地。三河牛现存栏3.03万头,其中红(白)花26546头、黑白花3554头,基础母牛2.1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感官特征:三河牛属于细致紧凑型,有乳肉兼用型外貌,毛色以红白花或黄白花为主,其次少量黑白花。毛色以红黄白花为主,体躯高大,体质结实匀称,头部清秀,头颈结合良好,肩宽,胸深,肋骨开张好,背腰平直,体躯较长,四肢结实,肢势端正,蹄质坚实。种公牛雄性非常明显,母牛体大而不下垂,乳房大部分成盆状和圆形,乳腺发育良好,乳房附着良好、前后伸展稍差,0大小、长短适中,乳静脉长、较粗,但弯曲不够,乳井较大,有少数母牛斜尻。 2、内在品质指标:三河牛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品种,三河牛适应性强、耐粗饲、耐高寒、抗病力强、宜牧、乳脂率高、遗传性能稳定。2.1产奶量:基础母牛平均产奶量5105.77kg,最高个体奶产9670kg。2.2乳脂率:三河牛乳脂率高,平均乳脂率达4.06以上,乳蛋白在3.19%以上,干物质在12.90%。2.3产肉性能:18月龄以上公、阉牛经过短期育肥后,屠宰率为55%,净肉率为45%。三河牛肉质脂肪少,肉质细,大理石纹明显,色泽鲜红,鲜嫩可口,熟肉率经测定为1:0.573。具有完善的氨基酸含量,尤为突出的是有较高的赖氨酸,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三河牛鲜奶质量好、色香、味佳,是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的营养品。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较高,测定证明:总体牛奶成分每百克含水分87克,蛋白质3.1-3.5克,脂肪3.0-4.8克,乳糖4.5-5克,碳水化合物6克,灰分0.7克,钙120毫克,磷90毫克,贴0.1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 3、质量安全规定:三河牛执行GB/T18407.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8《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NY467《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Q/XETLJ041-2008《奶牛技术标准》、Q/XETLJ0202—2008《奶牛冷冻0技术标准》;产品执行Q/XETLJ14.01-2008《安全技术标准》。牛奶应符合BG/T6914-1986中的要求,农药残留不得超标。良种奶牛应符合Q/XETLJ0401-2008的要求,不得出售有疫病的牛只。0质量应符合Q/XETLJ02.02的要求。下一篇:三河马

阿荣旗白鹅

  白鹅爱吃草,浑身都是宝。以放养为主的阿荣旗白鹅绝对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目前白鹅养殖已经遍布全旗各乡镇林场和农场,养殖数量日益增加。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空间,旗委、旗0根据市里的要求,结合本旗实际,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引导农民不断改良大鹅品种、改善养鹅环境,通过补贴养鹅农户、扶持加工企业、种鹅基地和养殖小区,发展养殖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加速发展鹅产业,争创鹅产品名牌,不断拉伸产业链条,打造高效鹅经济。   地域范围   阿荣旗白鹅主要产自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那吉镇、-镇、亚东镇、霍尔奇镇、向阳峪镇、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查巴奇鄂温克族乡、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族乡、新发朝鲜族乡等5个镇、4个民族乡。西部与扎兰屯市隔河相望,东部与扎格敦山岭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邻,北部和鄂伦春旗相连,西北部与牙克石市接壤,南以金界壕为界与黑龙江省甘南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22°02′30″~124°05′40″,北纬47°56′54″~49°19′35″,总面积13600平方千米,白鹅保护规模500万羽,年产值2.5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种特征:外貌:阿荣旗白鹅属于鸟纲雁形目鸭科,体型中等偏大,结构紧凑、背平直、翅紧贴、尾上翘、体态均称。羽毛:全身羽毛洁白,成年鹅羽毛一年自然换羽一次,换羽次序一般为主翼羽、副翼羽、尾羽、短羽、绒羽依次脱换。头颈:头大小适中,喙、肉瘤呈黄色,颈细长与头、身躯衔接良好是本地鹅的一大特征。 蹠、蹼:蹠、蹼粗壮厚实,呈橘黄色。形态:公鹅眼亮有神、昂首挺胸、体格健壮、步履稳健、有较强的自卫能力。母鹅行动敏捷、鸣声响亮、性情温和、群体自律性强,搞环境应激能力强。雏鹅绒毛金黄色,体型较宽、头大颈长,眼圆有神、鸣声清脆、动作活泼、反应灵敏。 2、内在品质:白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内在品质指标:粗蛋白:26.76%、粗脂肪:12.67%、热量:9256.30KJ/100g、维生素B1:0.12mg/100g、维生素B2:0.25mg/100g、钙:5.62mg/100g、镁:25.21mg/100g、锌:27.9mg/kg、磷:193.06mg/100g、铁:3.81mg/100g、烟酸:2845.67ug/100g、钾:298.2mg/100g、钠:72.9mg/100g、硒:0.022mg/kg、铜:2.73mg/kg。 3、安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NY/T47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标准、NY/T473绿色食品动物卫生标准、NY/T47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产地环境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标准规定等规定进行生产。贮藏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1056-2006)等相关规定。下一篇:阿荣旗柞蚕

莫力达瓦大豆

  莫旗是我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地区,该旗又是全国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最高的县,素有“大豆之乡”之美誉。据《辽史丛考》、《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等文献记载,达斡尔族在19世纪中叶以后就开始在莫旗大面积种植大豆,已有百余年的大豆种植历史,时至今日大豆种植规模在410万亩左右。   1、外在感观特征:莫力达瓦大豆属于蝶形花科,大豆属,籽粒黄色圆润,籽粒整齐匀称。 2、内在品质指标:莫力达瓦大豆营养丰富,品质优、非转基因。脂肪含量在21%以上,蛋白质含量在33%以上,大豆苷含量在165mg/kg以上,氨基酸总量大于31%,并富含大豆异黄酮等物质。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地质学观点属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自东向西可划分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全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为大兴安岭支脉形成的低山区,北部山岳地带占全旗面积的74%,中部丘陵地带占全旗总面积的20%,南部为松嫩平原的北部边缘,占全旗总面积的6%,海拔高度在173—638米之间。自治旗全境南北长203.2千米,东西宽125千米,西北以扎格热山为界同阿荣旗为邻;西南以诺敏河同黑龙江省甘南县交界;东南以嫩江为界同黑龙江省讷河县毗邻;东北以嫩江为界同黑龙江省嫩江县相望;北部与鄂伦春旗相邻。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大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尼尔基镇、汉古尔河办事处、登特科办事处、宝山镇、杜拉尔乡、阿尔拉镇、库如奇办事处、西瓦尔图镇、塔温敖宝镇、坤密尔堤办事处、卧罗河办事处、腾克镇、哈达阳镇、额尔和办事处、巴彦乡、红彦镇、奎勒河办事处17个乡、镇(办事处)及所属220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北纬48°05'-49°51',东经123°33'-125°16'之间。总生产面积400万亩,年产量56万吨。   下一篇:达斡尔扎恩达勒

呼伦贝尔油菜籽

  “呼伦贝尔油菜”产区集中在大兴安岭及岭西的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区,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油菜籽生产。地处高纬度、高海拔、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利用率高,非常适宜油菜籽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油料作物脂肪的积累。“呼伦贝尔油菜籽”具有“高油、低芥酸、低硫甙”特征。“呼伦贝尔油菜籽”在全国油脂行业中久享盛誉,年产高品质油菜籽25万吨。   地域范围   呼伦贝尔油菜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16个农牧场为主施业区,地域保护范围涵盖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即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高纬度地带之间,大兴安岭山地东西两侧,及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过渡地段。地域保护总面积300万亩,年产量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呼伦贝尔油菜籽,双低高含油。角果密,结荚多,籽粒饱满,种皮呈黑色、暗褐或红褐色,少数暗黄色,油量较高。 2、内在品质指标:平均芥酸含量不高于1%,硫甙含量不高于26微摩尔/克,含油量一般为42%~46%。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90%,亚油酸含量≥17.8%,亚麻酸含量≥8.5%。副产品菜粕硫甙含量11-27.73微摩尔/克,蛋白含量≥38%。 3、安全要求:符合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准则、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及NY/T415-2000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标准的安全要求。下一篇:莫力达瓦大豆

额尔古纳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拉布大林街道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上库力街道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黑山头镇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莫尔道嘎镇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恩和哈达镇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三河回族乡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蒙兀室韦苏木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奇乾乡 呼伦贝尔油菜籽 俄罗斯列巴

额尔古纳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