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河套大院 | 河套大院 河套大院位于陕坝镇康尔徕生态园区内,规划用115亩,总投资5000万元,分两期工程到2010年全部完工,距陕坝镇4公里处,辐射周边占地4000亩。近两年,旗委政府共投入1000多万元对康尔徕生态园进行了整体规划建设,形成了我区西部区颇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主要特色品种有礼品西瓜、洋香瓜、五彩蕃茄、荷兰彩椒等,我们常年和专卖店、超市保持有供销关系。如今农户亩均收入达到了10000元以上,创造了“半亩园十亩田”的效益。西园的是人工采摘果园,为了便于游人到田间采摘,享受田园乐趣,新建一座占地150亩的人工采摘果园,主要有雪桃、葡萄、李子、油桃、苹果、梨等六个特色品种。硬化的田间小道蜿蜒其中,既能休闲娱乐,又可享受田园意趣。 河套大院位于北园的是生态旅游区。今年由银川东线旅游集团投资5000万元在此打造中国“河套大院”旅游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成,第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将恢复河套塞上新舍、中山堂等建筑,同时建设集餐饮、住宿、娱乐、会务为一体的大型宾馆、人工垂钓鱼塘及绿化美化等辅助设施等;第二期工程将投资2000万元,打造蒙古大营,展示蒙古文化特色风情。同时融合山西晋商文化、陕北窑洞文化与漠南漠北文化,建设农家小院、北京四合院、晋商大院等建筑。通过这一项目的建设要将康尔徕打造成一处集历史人文、农业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商务会议“五位一体”的现代新农庄,一个风光秀美、设施齐全、功能配套、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旅游新景区。 为了弘扬古镇陕坝的历史,绥远省政府临时所在地时著名的两大建筑---“塞上新舍”和“中山堂”也将在这里重建,两大建筑都是当时傅作义将军政务活动的重要场所,重建后,景区也将成为我旗又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奋斗中学 | 奋斗中学 奋斗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由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先生1942年在抗日烽火中创办。傅作义先生有着浓厚的爱国情结,他希望自己创办的学校为国家培育人才。正是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创办了私立奋斗中学,而且受陈嘉庚先生和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他说,今后之教育,当以用为中心,用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做什么。傅作义先生尊师重教,他认为,学生之命运,决于教师;学校之命运,决于职员;建校之理想,尤在培养优良之校风。因此,他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准军事化管理, 与当时其他学校相比,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奋斗精神。 奋斗中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占地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全校现有98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65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学校为正处级建制,是自治区重点中学和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
头道桥旅游度假村 | 头道桥旅游度假村 头道桥旅游度假村位于距杭锦后旗政府所在地22千米的头道桥,始建于1996年,占地总面积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53公顷,沙地40公顷,林地6公顷。该度假村四周绿树成荫,农田广布,生态良好;集沙漠、湖泊和河套田园景观为一体,资源组合丰富多彩,其吸引力在于:沙湖相依、水体清凉、沙体纯净,可进行游泳和沙浴而获得截然不同的体验,也可泛舟湖面,欣赏四周景色、放松和消遣一番;还可品尝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或逗留一、两日,享受一下清闲。 该度假村建有办公室、招待所、蒙古包、停车场、码头、凉亭、湖心桥、游泳更衣室、休息室、十二生肖雕塑、歌舞厅等,购置了游轮、摩托快艇,游乐设施齐全。可开展划船、游泳、钓鱼、沙地排球等旅游活动。度假村距110国道15千米,从临河、杭锦后旗前往都很方便。旅游日平均可接待350人次,旅游年收入25万元。 电 话: 0478-6789500 |
河套工业旅游景点 | 河套工业旅游景点 河套酒业集团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企业,也是我旗的龙头企业,公司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成为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的会员单位、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景点。 2002年至今河套酒业集团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内蒙古首家专业博物馆-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2006投资2100万元,按照四星级酒店标准建成了河套宾馆,2007年又投资500万元兴建了酒道馆,形成了较成完善的旅游环境。公司以这三馆为新的宣传切入点,广泛宣传企业文化,让更多更广的社会人士了解和认识这个中华老字号企业,7月份通过了自治区旅游局的验收,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 | 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企业博物馆。馆内保存着不同朝代,内蒙各地与酒密切相关珍贵文物,它的镇馆之宝---汉代古酒更将河套酿酒史追溯到了西汉时期,也为华夏酒源地找到了实物证据。 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位于杭锦后旗河套酒业工业园区内,属自治区级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企业博物馆,面积1150 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于2002年8月建成。 门厅以汉代古典建筑为特色,雄伟、挺拔;馆内以“金樽美酒、骏马天骄—内蒙古酒文化”为主题,分为“草原酒艺、千秋传统”,“容酒器具、容尽沧桑”,“饮酒器皿、赏心悦目”,“酒风酒俗、民族豪情”,“佳酿飘香、情系九州”五个单元,概括了内蒙古酒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草原民族性格豪迈的特色,成为宣传和展现内蒙古民族地区酒文化的专门场所。 2004年10月,河套酒文化博物馆被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确定为定点旅游单位。 |
康尔徕生态园 | 康尔徕生态园 陕坝镇康尔徕生态园建于2004年,位于陕头线5km东200米处,占地500亩,中心园区设施农业占地130亩,露天瓜菜占地140亩,涉及49户,197人,是内蒙古西部区标准最高,规模最大,模式最广的集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休闲旅游业、绿色瓜菜批发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园。 生态园建成后,整体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流通业合理转化,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园内农户收入户均达40000元以上,人均10000元,比建设前提高2.5倍,成为“建设新农村生产要发展”的典型。 |
科技文化会展中心 | 科技文化会展中心 |
二道桥胡杨 | 额济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额济纳”是蒙古语,译成汉语就是“黑河”、“黑水”的意思。这里曾经是胡杨的天下,层层叠叠之间,一望无际,根相通,枝相连,团团簇簇拥着弱水河。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干的胡杨,就能判断这里曾经有水流过。在额济纳,当你亲手触摸胡杨那被风沙剥蚀得伤痕累累的躯干,就能感受到它顽强的生命力。 深秋风韵:额济纳有一株我国境内最大最粗最老的古胡杨,被牧民奉为“神树”。树高达23米,胸径8.1米,坑坑洼洼的树皮缝里嵌满了硬币和叠起的纸币,树枝缠绕着高高低低的蓝白色布条,显然是当地人搭上去祈求平安的。在树的根部有个空洞,据说是神树的耳朵,有什么愿望朝着神树说出来就一定能实现。 胡杨最佳观赏地点是额济纳郊外的二道桥和七道桥,二道桥充满原始风味,水道宽阔,间有蒙古包、敖包和绵延的沙丘作为陪衬。《英雄》里的张曼玉和章子怡对决的拍摄地点就是额济纳二道桥的胡杨林。 额济纳最令人震撼的胡杨景色,却是那倒下一片的怪树林。有人说过,其实四季的胡杨都有它的美,即便是死了的胡杨,仍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只见枯木东倒西歪,神态各异,荒漠、蓝天、枯树、夕阳所组成的一幅幅画面,仿佛让人以为走进了一片虚幻小说里的怪诞迷城。 交通:从广州飞银川,转乘长途车到内蒙阿达善左旗巴彦浩特,巴彦浩特每天早上都有班车入额济纳。 住宿:在额济纳可选择招待所、户外露营,及借宿蒙古包。蒙古包的主人很好客,会给你献哈达,唱敬酒歌。 美食:额济纳最繁华的就是居延路,一条街开满饭店,当地以食牛、羊、驼肉为主。 |
走西口-中国民俗第一村 | 该景区位于杭锦后旗头道桥镇东北约5公里处,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部,距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15公里,交通便利,是临河、陕坝、磴口的三角地带,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到2010年底全部完工;总占地面积约3000多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000多亩,另有湿地、沙丘交错分部,整体环境植被良好,水源丰富。 杭锦后旗是“走西口”文化的典型地区,正是由于后套灌溉农业近二百多年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走西口”,并形成了蒙汉民族文化交汇、北方晋陕甘豫文化混合杂烩的特色文化区,为了挖掘这一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旅游景区,景区主打品牌为山西晋商文化、走西口文化与中原文化蒙古文化的民族大融合。主要依据河套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将早期的纯蒙古游牧文化与明清时期“走西口”移民创造的农耕文化、中原文化有机结合、和谐共处,演驿“走西口”衍生的那段传奇故事,缔造一出部名闻天下的移民血泪史,打造新型的河套民俗旅游市场。 景区内主要功能区分为:“走西口”民俗风情体验、观光区,河套农业、水利发展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走西口”历史再现、感受区,婚庆礼仪举办区,青少年成人礼仪区。 核心区主体框架结构为一街、三巷、九大空间组合,即一条主街为农家特色小吃街,三条副巷分别为陕西巷、山西巷和甘肃巷,九大空间是通过民宅、商铺、庙宇、戏楼、婚庆礼仪举办、农耕文化展示、青少年成人礼仪、小型博物馆等展示晋、陕、甘在“走西口”时期的建筑、民俗等文化,其建筑风格以庄严大气、厚重古朴的明末清初仿古建筑为主。 头道桥镇 2000年1月设镇,位于杭锦后旗西南部,西邻查干敖包乡,东靠南小召乡,南与头道桥镇毗邻,北与三道桥镇接壤。总面积80.7平方公里,总户数3317户,人口12136人。辖东方红、东风、东渠、东升、庆丰、庆隆、太阳升、西渠日个行政村。 该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开发潜力大。耕地面积69310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399亩种植面积2500亩,农业机械总动…… 详细++ |
河套枸杞 | 河套枸杞属地方特产,其特点为粒大饱满、色泽红润、皮薄肉厚、籽少味甜、营养极为丰富,经鉴定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铁、磷、钙等营养成份和矿物质,具有促进内分泌,增加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可降低血液中酸性代谢物,长期服用,能滋肝补肾,生精益气、养血明目、治虚安神、润肺搞癌、延年益寿,是公认的跨世纪纯天然高级营养滋补品,现已申请注册为“沙海”牌枸杞。现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年产3000-4000万斤干果。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巴彦淖尔市所辖乌拉特前旗、五原、临河、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共5个旗县区18个苏木乡镇40个嘎喳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2′~109°53′,北纬40°13′~42°28′ |
陕坝蔬菜 | 杭锦后旗位于巴彦淖尔市西部,地处河套冲击平原,土壤性质属沙壤土。境内土壤肥沃、灌排便利、气候适宜,自古就是农耕放牧的好地方。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无霜期141天左右;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充裕的光热资源,得天独厚的引黄河水自流灌溉,为发展农牧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旗盛产小麦、玉米、花葵、油葵、黑瓜子、番茄、西瓜、蜜瓜、大豆及大白菜、青红椒、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 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辖8个镇、107个村。总人口308324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达翰尔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旗人口的1.6%。陕坝镇凭借城郊优势,蔬菜产业一直较为发达。近年来,该镇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过去粗放的蔬菜生产方式,努力把“菜篮子”工程做精做细做优,探索出一条“品牌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陕坝镇按照“一村一品”的特点,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布局,形成反季节蔬菜、西甜瓜、常规蔬菜和脱水蔬菜四大生产基地。 |
康尔莱蔬菜 | 中南渠村拥有畜牧业发达、日光充沛的地理优势特点,该村按照“田园五位一体”的生态模式,通过沼气池上联养殖、下联生产,建成2000亩的设施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全部施用农家肥,以叶面喷施沼液、根部浇灌沼渣、张挂捕虫黄板、防虫网等方法,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形成了梯次种植、周年生产、四季供应的生产格局。 此外,中南渠村还成功探索出“村委会+合作社+基地+市场+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杭锦后旗康尔徕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引领全村农民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实行统一年度生产、统一订单种植、统一科技培训、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农资配送、统一分级采摘、统一检测品质、统一包装销售的“八统一”运行模式,形成了产前引导种,产中帮助管,产后统一销的产业链服务体系。该村的“康尔徕”品牌蔬菜被认定为内蒙古著名商标,年均种植优质蔬菜5000亩,并建有600㎡果蔬保鲜库、800㎡绿色农产品及农耕文化展销大厅、7200㎡农产品收购交易广场、4000㎡分栋包装车间和农资配送中心,年外调新鲜蔬菜9000吨,当地销售15000吨,人均纯收入23000元,同时还间接带动周边农户5600多户,户均间接增收6400多元。中南渠村先后被国家科协、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 |
黄油 | 黄油 将奶皮子放入锅内用猛火熬制,分离出渣子后,剩下的就是黄油。将黄油取出装入瓶内,可随时取食。在奶茶中泡上炒米,放上黄油,边喝边吃,是深受蒙古族喜爱的吃法。 奶渣是从牛奶奶中提制而成。把牛奶打制分离出酥油以后,剩下奶水用火煮沸后冷却即成酸奶水,把它倒入竹制斗形滤水留在竹斗滤器中的就是奶渣。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极强的助消作用,外出藏民常带奶渣以防水土不适。用酥油煎奶渣加红糖而成的煎奶渣是内蒙古人待客常用的一道菜。、 |
内蒙星火花葵 | 星火花葵:属地方名优特产,花葵一种。以其个大籽实,壳薄有棱和花纹,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远销27个省、市、自治区。曾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自治区第一个食用花葵绿色产品,被内蒙古自治区审定为优良品种,列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基因库,国家注册商标为“星火花葵”,年种植5.8万亩,总产量5780万斤。 主要产地:杭锦后旗等地。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