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北京市 >>昌平区 >> 崔村镇

崔村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昌平草莓

  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昌平区位于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生产条件优越,产品质量突出,在周边省区享有盛誉,并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   昌平具有生产草莓的优越自然条件。昌平区位于北纬40度,这一纬度是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昌平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684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1.7℃,无霜期为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00毫米,满足草莓生长的各项气候指标。昌平草莓产区位于山前暖带,昼夜温差大,草莓生长期光照充足,有利于草莓糖份的积累和风味的形成。昌平上风上水,长年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的天数占70%,由燕山麦饭石中渗透而下的水源纯净无污染,京密引水渠又从这里穿过,水资源条件优越。土壤属微酸性沙质土壤,透气性好。优越的自然禀赋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前提。昌平区的自然禀赋十分适宜草莓生长,从而保证了草莓的品质。   昌平具有生产草莓的科技优势。北京是全国的科技中心,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可以利用。特别是国家草莓资源圃设于北京农林科学院,储存了400多个草莓种质,是发展草莓产业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昌平区不断加强与国外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在种苗繁育、土壤处理、病虫害防治、抑制连作障碍、标准化管理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形成了明显的科技优势,昌平草莓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考核验收。   昌平草莓龙头企业北京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农民提供了产前种苗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产品收购的周到服务。区0对草莓生产所需物资、肥料、农药实行配送政策,区财政给予补贴,从而实现了对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有效控制。昌平草莓用的肥都是有机肥,用的药都是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矿物农药。昌平草莓产业近两千栋日光温室全部安装了电动卷帘机,浇水全部用滴灌,为草莓提供了极好的生产条件。   2010年,昌平区草莓面积发展到4500亩、近2000栋日光温室。每年生产草莓250万公斤,为农民增收4000万元,面积、产量占到了北京的2/3。昌平生产的草莓全部达到了无公害的标准,部分产品达到了绿色和有机标准,深受北京市民宠爱。据统计,昌平草莓总产量的15%通过采摘销售,价格在每斤30元到80元之间;80%通过团购(作为礼品、单位福利)销售,价格在每斤15元至30元之间。5%被加工成果酱、果汁等产品供应市场。有的甚至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   2007年1月,首届中国草莓文化节在昌平举行。2009年3月,世界草莓大会、第六届全国草莓大会以及第四届中国草莓文化节在昌平亮相。为打开市场提供广阔的平台。   地域范围   昌平为北京市辖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北京的后花园。草莓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北起京密引水渠,南抵温渝河,西至东沙河,东到顺义界,包括兴寿、崔村、小汤山、百善、南邵和沙河六个镇的部分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0′17″~116°29′49″,北纬40°2′18″~40°23′13″。

昌平苹果

  “昌平苹果”系指产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苹果。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昌平苹果含糖量高,着色快,营养丰富。昌平自古以来就有苹果“福地”的美誉。早在清代,乾隆皇帝就留下了“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天开,左环右拱诚佳域,千峰后护高崔巍”的溢美之词。   昌平盛产苹果,最早历史记载在明代《群芳谱》中,“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于昌平北部,形成绵延百里的“山前暖带”,温榆河发源其阳,白河横穿其阴,润泽着山脚下的富饶土地。这条“暖带”东起上苑,西至南口。朝向正南正北、走向正东正西,整齐如同刀切,经大自然神奇点化,赋予了苹果生长一片舒适优越的“风水宝地”。 昌平是全国最早引种红富士苹果的地区之一。1980年4月,昌平正式从日本成功引进了红富士原株,定植于西山口果园,后移植于崔村镇大辛峰果园。随后,昌平区果树科技人员对引进的红富士苹果进行了大量试验、观察、培育工作,成功选育出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富士优系品种。昌平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红富士苹果经验和底蕴。.   自然条件   昌平有优越的光、温资源。年平均光照达2764.7小时,充足的光照不但有利于果皮着色,更催化了果实内淀粉转化为糖分、生成维生素等化学过程。暖带南端,京密引水渠自东向西缓缓流过,把山区、平原有机相隔,如同一台天然“空调”般有机调节着地区小气候。年平均温度12.1℃,年温量指数106,其中果实发育期平均温度达23.9℃,无霜期在200天以上,使苹果获得了充足的生长时间;每年9月底10月初苹果成熟期,昼夜温差达到9-12℃,苹果含糖量高,着色快;年平均降水量542.9mm,既满足了苹果生长所需,又避免了因雨量过大导致的果树病害。此外,据北京市农科院测定,该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达到2.08%,有效磷、钾、铁、锌、硼元素含量分别高出普通土壤的2-12倍。这些微量元素随着苹果生长转化成利于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使昌平富士苹果不但美味而且营养。.   保护范围   昌平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0《关于申请界定昌平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昌政函(2006)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崔村镇、流村镇、兴寿镇、南口镇、马池口镇、阳坊镇、百善镇、长陵镇、十三陵镇、沙河镇、城南镇等12个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

燕山板栗

  燕山山脉位于中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大致呈东西向。长300多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海拔在400~1000米。北侧接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南侧为河北平原,高差大。滦河切断此山,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燕山板栗更是燕山山脉的一大特色。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板栗称之"木本粮食",素有"铁杆庄稼"的美誉,栗子味道甘美、香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上等食品。据《本草纲木》记载: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效,药用价值很高。《本草纲木》上介绍, 人有内寒, 暴泄如注,食煨栗二、三枚顿愈。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唐代医学名家孙思邈曾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生食治腰、脚不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中说,吃食栗子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冶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栗还有驱寒止泻之效。其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比美,而又价廉易得,所以,倍受历代医家推崇。  目前,我国板栗的栽培分布达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呈快速增长之势。全国板栗产量,1 980年为6.73万t;2003 年为71.5万t,约占世界总产的69.0%ill 2005年达103.19万t,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位于燕山山脉的燕山板栗属于华北品种群,栽培历史悠久,具有香、甜、糯的独特风味,主要分布在燕山山脉的河北和北京辖区内。燕山板栗又称京东板栗,在我国的板栗生产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我国传统的出商品,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随着我市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大力推行板栗生产标准化,加强板栗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了燕山板栗生产品种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燕山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目前,密云县、昌平区、平谷区和延庆县等四区县板栗种植面积达2.627万公顷、年产量超过1450万公斤,产值12340万元,涉及5.77万农户。  而北京燕山山脉板栗种植基地就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北庄村,位于昌平北部山区,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26户。据了解,昌平区的板栗种植面积现有4万多亩,年产量达115万公斤,是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多年来,一直行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东南亚等地,仅出日本就在每年2.5万t左右,在我国板栗出创汇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品牌优势。  近年来,在昌平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振奋精神、艰苦奋斗,充分利用天然水、大气水,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环境优势,鼓励农户发展柴鸡养殖、民俗旅游和传统果品等产业。北京燕山山脉板栗种植基地是当地特色产业,是一家集果树种植、果品采摘、销售干鲜果品为一体的专业板栗服务供应服务商。现主要经营的“燕栗来”品牌产品有:板栗、核桃等,基地生产的“燕栗来”牌板栗于2008年9月荣获“中华名果”产品名誉称号。  其中板栗经营主要以红栗为主,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使我区所产板栗闻名海内外。燕山板栗外形美观,底座小;果形端正均匀,平均每公斤栗果120-140粒,大的每公斤80粒;颜色呈红褐色,鲜艳有光泽,有浅薄蜡质层,皮薄,较其他地区的板栗硬、实;果仁呈米黄色,易剥、不粘内皮;果仁含水52%以下,蛋白质4%左右,碳水化合物38%以上,膳食纤维2%以上,VE40mg/kg以上,钙150mg/kg以上,铁4.5mg/kg以上,Vc230 mg/kg以上,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近年来,燕山板栗出口量不断扩大,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客商点名要燕山版栗,燕山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闻名遐迩。   燕山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界定燕山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京政函〔2007〕10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冯家峪镇、不老屯镇、北庄镇、太师屯镇、高岭镇、大城子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溪翁庄镇;昌平区长陵镇、十三陵镇、兴寿镇、崔村镇、南口镇;平谷区镇罗营镇、大华山镇、刘家店镇、山东庄镇、金海湖镇、王辛庄镇、南独乐河镇、峪口镇、熊耳寨乡、黄松峪乡;延庆县-科乡、四海镇、珍珠泉乡等2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北京莲花白酒

  莲花白酒属于高级滋补酒,是北京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著名佳酿之一,酒性柔和,芳香宜人。该酒始于明朝万历年间, 据近人徐珂编《清稗类钞》中记载:“瀛台种荷万柄,青盘翠盖,一望无涯。孝钦后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为佳酿,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缎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玉液琼浆,不能过也。”到了清代,莲花白酒的酿造采用万寿山昆明湖所产白莲花,用它的蕊入酒,酿成名符其实的“莲花白酒”,配制方法为封建王朝的御用秘方。1790年,京都商人获此秘方,经京西海淀镇“仁和酒店”精心配制,首次供应民间饮用。1959年,北京葡萄酒厂搜集到失传多年的莲花白酒御制秘方,按照古老工艺方法,精心酿制 成功。莲花白酒以昌平酒厂生产的优质高梁酒为基酒,加入当归、熟地、黄芪、砂仁、何首乌、广木香、、丁香、川芎、牛膝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进行蒸、炼、调配,入瓷坛密封, 陈酿而成。

阳坊涮羊肉

  阳坊涮羊肉   据史料记载,阳坊是北京西北燕山脚下的一个古老重镇,曾经是连接南北交通及牛羊果品的大型集散市场,也是京城回民集中的地区之一。阳坊涮肉由来已久,解放后阳坊人民发挥聪敏才智,对涮羊肉品质大加改进,现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涮羊肉风味。其独到之处在于,肉质鲜嫩,入口即化,不腻不柴,越食越香,而且调料选用了30多种中药材、香料以科学配比调制而成,保证调料的色香味俱全,同时起到滋补健身作用。阳坊涮羊肉具有回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韵味。

桂花陈酒

  历史:莲花白酒始于明朝万历年间, 距已有400多年历史。据近人徐珂编《清稗类钞》中记载:“瀛台种荷万柄,青盘翠盖,一望无涯。孝钦后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为佳酿,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缎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玉液琼浆,不能过也。”到了清代,莲花白酒的酿造采用万寿山昆明湖所产白莲花,用它的蕊入酒,酿成名符其实的“莲花白酒”。配制方法为封建王朝的御用秘方。清朝咸丰皇帝登基后,荒淫无度,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日渐不支,很难料理国事。经吕太医诊脉,服药后不见好转。咸丰心中闷闷不乐,慈禧也感到忧愁。一太监向慈禧进言:“用白莲池内所产白莲花,加药料酿酒乃古传莲花白酒。此酒滋阴补肾,和胃健脾,舒筋活血,祛风避瘴气,不妨请皇上一试。”慈禧来到藕香榭白莲池,只见万朵白莲竞相开放,十分欢喜,即命众太监采其蕊,制为佳酿,进于皇上。咸丰饮后,数月后病愈。咸丰甚喜,盛赞莲花白酒为“酒中之冠”。自此以后,莲花白酒成为宫廷御膳滋补酒,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莲花节,咸丰皇帝即在万寿山藕香榭白莲池旁用此酒宴请皇亲国戚、有功大臣,纳凉消夏。后来,发展到皇亲、王府,继而流入民间。1790年,京都商人获此秘方,经京西海淀镇“仁和酒店”精心配制,首次供应民间饮用。特点:莲花白酒属于高级滋补酒,是北京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著名佳酿之一,酒性柔和,芳香宜人。工艺:1959年,北京葡萄酒厂搜集到失传多年的莲花白酒御制秘方,按照古老工艺方法,精心酿制 成功。莲花白酒是以昌平酒厂生产的优质高梁酒为基酒,加入当归、熟地、黄芪、砂仁、何首乌、广木香、、丁香、川芎、牛膝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进行蒸、炼、调配,入瓷坛密封, 陈酿而成。奖项:1924年,在全国铁路展览会上获得超等奖状;1979年和1985年,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金杯奖。( 北京)

昌蜜红少籽瓜

   昌蜜红少籽瓜是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西瓜专家邹祖申先生等人精心指导下,经昌平县科学技术推广站西瓜组多年杂交实验而选定的优质西瓜新品种。   这种西瓜主要分布在昌平县南邵乡、崔村乡和昌平镇。该品种含糖量高,一般在10%以上,最高可达13-14%。种籽少,食用方便,平均单瓜种籽数60粒左右,是普通西瓜种籽数的1/10。抗病力强,特别是抗枯萎病。耐贮运,在适度采收情况下可在室内存放15天以上。果皮韧性好,不裂果。在首都市场上是畅销果品。   昌蜜红少籽瓜属中熟品种,苗期生长缓慢,要求温度较高,中后期生长旺盛。从果实开花到成熟约需33天。果实圆球形,果皮绿色,平均单果重3.5公斤最大可达9公斤。瓜皮厚1.5厘米,瓜瓤鲜红,肉质脆甜,汁多,不空心。   昌蜜红少籽瓜的种植地区有适宜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地处山前,季节性河流多,京密引水渠通过全境;地下水供水能力较强,水质较好,水源无污染;土质较好,土壤多为轻壤或沙壤;属山前暖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这些对发展西瓜生产均非常有利。该品种产量较高,一般亩产200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3000公斤。

薄脆

  原料:[面粉][碱面][明矾][花生油]   北京传统风味小吃。薄脆,故名思义,即薄又脆,但薄而不碎,脆而不艮,香酥可口.薄脆现是小吃,以前曾是清宫中的御膳食品。《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清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微服私访到圆明园,路过西直门广通寺,在忆禄居的薄脆大加赞赏,后传旨进奉,薄脆更加闻名遐迩了。老北京有“西直门外有三贵:火绒金糕大薄脆”的俗语。薄脆酥脆焦香,可以现制现吃,也可以捏碎与菜馅拌和当素馅的原料,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小吃。但由于费工费时,市场虽有供应,但不能经常保证,常有断档现象。制作方法:将明矾、精盐、碱面与温水一起用木槌研化,随即倒入面粉和温水,和成面团,然后摊平,横竖各叠三折,再放入盆中,盖上湿布饧6小时,面团饧好后,按成八分厚的大面块,刷上一层花生油,用小炸刀切成面剂。花生油用旺火烧至八成热,将面剂按成一尺长、六寸宽的长方形面皮,用刀尖在面皮上任意划许多小口,双手提起面皮,先放入热油中蘸两下,以利于成形,再放入油中,炸至两面焦黄捞出即成。

鲜肉虾泥馄饨

  小吃原料:猪肉馅150克、虾仁150克、芹菜1根,葱1根、薄的大馄饨皮150克小吃辅料:(1)蛋清1/2个、盐1/2茶匙、胡椒粉少许、淀粉1/2茶匙(2)清汤1碗、盐少许、香油少许小吃制作:1虾仁洗净,拭干水分,去泥肠后碾碎;猪肉馅剁细,与虾泥一起再剁匀后,加入蛋清1/2个、盐1/2茶匙、胡椒粉少许、淀粉1/2茶匙拌匀成馅料。2每张馄饨皮用刮刀抹一层馅料后,用指尖捏拢做成官帽式馄饨,再放入开水中煮熟至浮起。3调味料清汤适量、盐少许、香油少许放碗内,盛入煮好的馄饨,再撒入洗净、切碎的芹菜末及葱花即成。(加些紫菜会更好滴...)小吃心得:1.虾泥煮好会比较干涩,所以一般虾泥馅都会掺些肥肉馅,但包馄饨若用纯肥肉馅会感觉太腻,因此选择较肥的五花肉馅可达到较好的口感效果。2.颗粒较大的虾仁在碾细前不妨先用刀拍扁再碾碎。小吃价值:面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维生素e。吃全麦食品是健康、减肥的新潮流。虾肉-虾仁蛋白质、钙质丰富,开胃补肾。

甜酱姜芽

  甜酱姜芽是北京酱菜中的一种传统美味佳品。原料配方:鲜美芽100千克食盐25千克二酱50千克甜面酱140~150千克制作方法:1.选料:姜芽选自夏季伏天生成的嫩芽,肥嫩洁白,收成后洗净泥土进行腌制。2.腌制:鲜姜加盐,摆一层鲜姜撒一层盐,注意上层稍多于下层加盐量。3.酱制:为确保酱制质量,姜芽的酱制应分两步进行。头酱是将腌制后的姜芽称好重后放入清水中浸泡5~6小时,析出姜中部分盐分,压榨出部分多余水分,然后放入二酱(即前次酱制时剩下的酱)中酱渍。然后从头酱缸中捞出姜芽,去掉粘在上面的酱,放入原汁甜面酱中酱制。酱制初期应注意每日打扒3~4次,以后可酌情减少,2周后成熟即为成品。产品特点:呈金黄色,富有光泽。食之甜、咸并兼有辣味,脆嫩鲜香,具有浓郁酱香味和酯香气。

北京黄糕

  原料:面粉、鸡蛋、白糖、绍酒、糖桂花掌故说明: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色泽鲜黄,质地松软,味甜香润,营养丰富的特色。制作方法:将面粉放入笼屉中,用旺火蒸十五分钟取出,过细箩;将鸡蛋打入盆中,加入白糖、糖桂花和绍酒,搅打半小时成糊状时,加入蒸好的面粉搅成稠糊;在笼屉上放好模子,铺上湿屉布,倒入稠糊摊平;将锅中水烧沸,放上笼屉蒸二十分钟,取出晾凉,切成小块即成。   

昌平水果型苤蓝

  昌平水果型苤蓝--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昌平水果型苤蓝球茎表皮为淡绿色,肉色白净,呈半透明状。水果型苤蓝以生食为主,口感脆嫩爽口,略带清香,也可凉拌、做沙拉等美味。   果苤蓝是20世纪90年代末从欧洲引进的特菜新品种。克沙克水果苤蓝晚熟,抗性强,产量高且不易糠心,可长期贮藏。一般心叶不再生长时就要及时采收,避免采收过晚,茎皮变厚变硬,茎肉纤维老化而影响品质。采收时连根拔除,用刀削去根部和大多数叶片,顶部留3~4个嫩叶,就可以包装出售了。另外,储存时应放入塑料袋及保鲜袋中,放入冰箱冷藏室,储藏适宜温度为3℃。若温度过高则会影响品质。

十三陵镇樱桃

  十三陵镇樱桃面积1000多亩,这里生产的樱桃因果大、皮薄、核小、肉嫩、味美、色泽艳丽,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产名果。该甜樱桃因上市早,果个大,果肉丰满,营养丰富,丰富淡季果品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昌平盖柿

   昌平区是北京市最早种植盖柿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区最老的柿树树龄已逾四、五百年,十三陵大盖柿更是远近闻名的北京传统名优果品。其个大味甜,最大个的可达一斤重,冬季放软后,皮软、果汁甜浓,俗称’喝了蜜’。盖柿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果胶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糖量占15%以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食用有止血、润肠、降血压等功效,亦可制成柿饼、柿酒、蜜饯等。目前在长陵、十三陵镇等山区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有柿树,全区柿子种植面积达到4万余亩,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

山黄杏

  山黄杏又名金玉杏,原产于十三陵镇果庄村,是传统的农家品种。在十三陵镇果庄、德胜口两个山区村,栽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栽培面积近3000亩,产量100万公斤。由于其果大、肉厚、味酸甜,既可鲜食又宜加工而著称,是北京地区地方名特优产品。

昌平板栗

崔村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八家村

----

麻峪村

----

南庄村

----

南庄营村

----

棉山村

----

大辛峰村

----

西辛峰村

----

西崔村

----

东崔村

----

香堂村

----

西峪村

----

真顺村

----

崔村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