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乌兰察布 >> 丰镇市 >> 三义泉镇

三义泉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薛刚山风景区

  薛刚山风景区,薛刚山据传是唐朝大将薛刚出关征西时在丰镇驻扎屯兵之地。至今还流传着薛刚一箭定阴山,饮马河畔收番邦的传说。现在的薛刚山上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眺望亭等建筑。闲暇时节,登山远眺,远山绵延,俯首近观,一水带城,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别有一番风景。  薛刚山,原名元石山,位于乌兰察布丰镇市城东一里处。其山宛如圆石,四周平坦如砥,孤峰突起,如磐石悬于空中,被誉为平野独秀。山顶像刀削一样平整宽阔,正中有一古寨遗址,正屋、廊房、马厩依稀可辨。山巅四周用巨石垒砌,很像古代的防御工事,险要陡峭,历来为军事重地。  据《丰镇县志》载,五代周德威曾屯兵于此,传说唐朝薛刚曾避难于此.但均无史料为证。古代往西北出塞的一些迁客骚人,来此见薛刚山雄伟壮观,争相作诗赋词,吟咏不绝。清人王士祯有诗:“峰头古寨旧遗痕.唐将名声今尚存”。其实,薛刚反唐的故事仅是民间传说,薛刚山因此而得名,当地人反而不知道元石山的真名了。  薛刚山秀丽奇特,登巅俯瞰,左侧飞来峰上是“金龙大王庙”,远远望去风翼双阙,碧树银召;近看庙宇雕粱画栋,流金溢彩。近年来在庙前植树造林,绿树掩映,使大王庙古刹愈增风采。  金龙大王庙脚下,有一股涓涓清泉,旧名日:“灵泉”,被誉为丰川第一泉。泉口处深不见底,水流清冽,旧时每逢大旱,附近农民便来祈雨。据说:“将瓶投人水中,有神物倾瓶,瓶亦水满,则必有雨下,每求必灵”。所以,在辽代,于飞来峰下建此“金龙大王庙”。  薛刚山下。田畴交错,翠绿如茵,新城河水,在重岩复蚰之中幽然而出,蜿蜒曲折若玉带飘摇,实为古镇胜景。  薛刚山的后面,是隔河相望的二龙山,二龙山形似游龙.绵亘数里,重峦叠嶂,与薛刚山形成迭宕之势,更见其雄伟壮观。  薛刚山前,新城河对面是山寺,依北山之麓,九十九阶的盘山石径,古庙宇盘踞其间。相传这里曾有“山寺朝霞”的美景,“每当月落天晓,霞光满天,楼阁树石俱成赤色”。  而今,薛刚山上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的山石之间植树栽花.葱茏苍翠。山脚下是苹果园和葡萄园。每当夏秋之际,金鸡破晓,纪念碑披霞掠金,十分壮观。  薛刚山古寨遗址在1937年被国民党驻军私挖破坏,当时出土了唐代贵妇棺椁和大量随葬品,校场前薛刚留下的脚印岩、马蹄岩、旗杆岩、试鞭岩等仍在......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端,乌兰察布丰镇市境内,距丰镇市区68公里,是乌兰察布市海拔最高点。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位置优越,这里天然次生林茂密,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到处有奇峰绝壁,自然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浓郁,这些都构成了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性。  该森林公园植被多,有80多种药材、多种食用菌和食用类植物。药材主要有黄芪、党参、柴胡、菊花、芍药、大黄等,食用植物和食用菌主要有蘑菇、木耳、蕨菜、金针、香葱等,均为野生保健食品。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野生动物生存的良好环境和条件,野生动物众多。有野鹰、野雕等鸟类100余种,野兔、野鸡、半翅、石鸡等野生动物30余种......

乌盟九龙湾

   九龙湾位于卓资县西北部,在旗下营镇和红如乡境内,南距京包铁路仅6公里,西距呼和浩特30公里,东距集宁市110公里。九龙湾蜿蜒曲折,因其自然形态宛如九条龙横卧在大青山间而得名。 九龙湾全长15公里,宽约7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属大青山分支。九龙湾旅游区以其山、溪、瀑、泉而著称。这里山崖陡峭,郁郁葱葱的桦树林将大山装点得分外妖娆。刚劲挺拔的松柏体现了大山的精神,清澈透明的泉水遍布山林,四季长流,汇成小河穿山而泻。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龙湾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同时也成为山禽野兽的栖息地,狐狸、狍子、獾子、青羊、羚羊、猞猁、鹿等名贵动物经常也没在山间。满山遍野的山杏、山桃、黄花、蕨菜、油苹苹、面果果、林檎檎、酸麻子、山黑枣等野菜野果,可使旅游者大饱品福尽情享受。 九龙湾旅游区名胜景点多达20多处,其中最有名的是龙泉潭,最奇特的是榆树石,最陡峭的山是青羊圈山,最神秘的洞为密汁洞,最古老的庙为召庙。九龙湾以层层叠叠的森林为背景,以悬崖灭壁为屏障,以奇花、异草、泉水、瀑布、山溪为点缀,构成一幅半观的“塞外桂林”景色。其中,大青山五梁之一的神水梁上,有一神水暖泉座落在桦林与松林间每年家历五月十三牧民们都要来此取水、祭敖包。

隆盛庄清真寺

隆盛庄清真寺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隆盛庄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始建礼拜寺,成为内蒙古境内回民居住和建清真寺最早的乡镇。清乾隆末年,归绥富商路径丰镇隆盛庄出资购下现清真寺院落,建造8间殿宇,形成基本规模。道光十年(1830年)陕西华隆马阿訇被请来住寺。隆盛庄清真寺初有大殿3间,后因居民繁衍发展、来往商客川流不息,原大殿显得狭窄,沐浴室尤其拥挤,遂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由群众捐资加盖大殿13间,教长室、满拉宿舍、沐浴室、库房等一应俱全,形成里外三进院落,大门、二门、围墙、照壁、南北配房齐全的完美建筑群落。1926年又扩建大殿5间、抱厦5间,建筑总面积达2700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建筑形式为传统的中国宫殿式风格,布局对称合理、玲珑精巧,全寺雕梁画栋、巍然壮观。该寺被列为内蒙古重点保护的清真寺之一,内存阿文楹联1对、匾额2块、汉文康熙圣谕1块、咸丰十一年丰镇府台赠“道通乾坤”匾1块、光绪十一年“遵大清高”匾1块、1926年回族知名人士马福祥书“其尊无对”及“开天古教”匾2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拨款对该寺进行维修,并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盛庄古镇

  隆盛庄镇坐落在黄旗海南岸,这里曾经是庙子沟新石器人类聚落生活过的地区,它孕育了远古文明。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园1396年),不断有晋人来耕种屯粮,乾隆十二年(公园1747年),被招垦种的农民来此定居,到乾隆三十二年已有大量移民垦荒在此设庄为建置之始,到了清嘉庆年间,隆盛庄各地工商农户聚集于此,各谋生业,已形成集镇规模,当时人们寓意兴隆昌盛,故取名“隆盛庄”。  隆盛庄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内地因土地集中和人多地少等矛盾而造成无法生存的过剩人口,优其在晋西北一带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贫困,为了谋生而背井离乡,寻找新的耕地,沦为流民。在这种状况下,地广人稀的塞外蒙古便成为人们奔赴的地方。蒙古王公贵族掌握有大量土地,他们为利益所驱动,便大量招纳汉人,为其垦种。而清廷为了缓和内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最后不得不默认蒙地私垦现象,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走西口”。由于内地汉人续迁,隆盛庄人口也开始大量增多,内地人来此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建筑行业,随之各种工商行社相继而生,钱庄、当铺、粮店、马车店、毛毯社、鲁班社、老君社,蒙商开的专做蒙古地区生意的也叫拉骆驼走草地等行社。因此这里成为了牲畜、皮毛、粮食的集散地,是乌兰察布市地区最早的集镇之一。  隆盛庄辖地面积440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9188人,有汉、蒙、回、满12种民族。镇区域内共有六条大街,42条小巷,镇内现在还保存有古店铺、古门阁、古寺庙,其中清真寺建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已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较完整的院落有芦家大院、段家大院等,主骨保持完好,规模面积为7206平方米,至今还保留有石雕、石门蹲、石栓马桩,院内古建筑青砖筒瓦,砖雕、木雕古朴雅趣既展现着当时商人们的经济实力,又内蕴着传统的礼教与民俗风情。隆盛庄的传统文化丰富,“正月十五元宵日”、“三官社”、“民间社火”活动,二月二舞龙灯、耍旱船、四美庄“四脚龙舞”民间舞蹈,四月八(奶奶庙会),六月二十四传统古庙会,其中传统古庙会从清代延续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已于2007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烽火台、摩崖石刻、回民义坟、缸房、芦家大院、丁四东西大店、东四合壁东洋大门楼、汉代墓葬九处古建筑、古遗址等九处古建筑已列为我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隆盛庄村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

金龙大王庙

金龙大王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金龙大王庙位于丰镇市新城湾乡境内,西距城区约1公里。现存楼亭殿宇房舍17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道教庙观。整个大王庙建筑于小石元山(飞来峰)峰下。背山面水,居高耸立,视野开阔。据《丰镇县志》载,该庙初建于辽天庆5年(1119年),位于今庙后侧,有小祠,祭祀金龙大王。清嘉庆19年(1814年)移建现址重修,建大殿3楹、寝官3楹。以后多年陆续重修增建有望海楼、牌坊、疆房、厨房、保婴圣母祠、增福财神祠等。现在障正殿、云门、庙门、泥塑壁画乡砷刻被毁外,其它建筑基本保存完整。现在障正殿、云门、庙门、泥塑壁画乡砷刻被毁外,其它建筑基本保存完整。l990年、1994年由文物部门两次进行维修保护。

蛤蟆沟生态采摘园

  丰镇市-沟生态采摘园位于丰镇市黑疙瘩洼乡距丰镇市区约10公里处。丰镇市-沟生态采摘园有着神奇的传说和历史文化,周边大面积茂密旺盛的丛林和生态果园、果类品种可达二十几种,再加上无公害绿色食品,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因果园有一长方形水泥石头,形似-,因此得名“-沟”。果园深处有泉水流出,被当地人用作灌溉植物之用。我们利用这独特的资源结合起来形成一条自助采摘、观赏、品尝、旅游休闲度假的特色之路。

灵岩寺

灵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灵岩寺在丰镇市东北隅北山(原称留云山)的东侧悬崖下,庙宇座西面东依山势建筑,山前濒临饮马河(古称如浑水)并有208国道从庙前通过。灵岩寺原名牛王庙,是丰镇名胜“山寺朝霞”所在处。光绪三年(1877年)建,牛王庙原正殿、乐楼、庙门、僧舍、碑刻和雕栏都在20世纪60年代末被拆毁,现在遗留部分有靠山建筑的禅房2间,形壁和2座木构牌坊保存较为完整。

浑源窑红石崖

  丰镇市地处晋冀内蒙古三省区的结合部位,素有内蒙古自治区“南大门”之称,是自治区对外开放、发展外向性经济的窗口和前沿,也是内地经济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转移的过渡地带。源窑乡位于丰镇市区东50公里处,全乡辖地面积608平方公里,东、北与兴和县接壤,南与山西省阳高县相连,西与丰镇市黑土台镇为邻。

丰镇月饼

  丰镇月饼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的特产。丰镇市出产的月饼色泽鲜润、香酥可口、回味悠长。以其多年铸就的盛名和实打实的“内涵”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月饼市场中的大腕儿。   “丰镇月饼”选用当地的优质深井矿泉水,无污染的特级小麦粉,纯葫油和一级的白糖、冰糖、蜂蜜等原料,现磨现用,不加任何添加剂,采用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烘焙而成。出品的月饼色泽鲜润、香酥可口、回味悠长。在当地有“月饼一条街”,仔细一询问“海鹏月饼”的口碑最好。        丰镇月饼之所以广受青睐,是因为它有着人们早已习惯了的“老味道”——没有华丽的“外衣”,却有着实打实的“内涵”,是名副其实的“平民月饼”。在曾经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丰镇月饼富油多糖的口感给了人们极大的满足。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丰镇月饼今天依旧红火的原因除了口感好,可能更在于它使人怀旧。   作为一种地方特产,丰镇月饼早已享有广泛的市场声誉,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地方品牌,其背后的价值效应不可小觑。   

萝卜丝酥饼

  萝卜丝酥饼   一、萝卜馅部份   材料:白萝卜500g,香葱适量,虾皮1小把。   调味料:盐,黑胡椒粉,香油适量   做法:   1、白萝卜去皮刨成粗丝加一些盐放置20分钟使得萝卜丝出水,再把水份挤掉。   2、加入香葱末,虾皮,再拌上调味料即可。   二、面皮部份   A、油酥面皮:低筋面粉65g,植物油20g。   做法:将材料放入钢盆中搅拌成为一个均匀的面团就好,包上保鲜膜放冰箱备用。(不需要搓揉,避免面粉出筋影响口感)。   B、发面面皮   材料:中筋面粉200g,冷水110g,速发酵母1/3茶匙,细砂糖10g,盐少许,植物油10g。   表面装饰:1个蛋白液,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所有材料倒入盆中搅拌搓揉成为一个不黏手的面团   (水的部份先保留10g视面团搓揉状态慢慢添加)。   2、面团筋性变大后继续搓揉至面团光滑,将面团滚圆,收口朝下捏紧放入抹少许油的盆中,盖上湿布室温发酵2个小时。   3、发好的面团平均分割成8块,滚圆。   4、油酥面皮捏成柱形,平均分割成8等份。   5、将发面皮压扁,光滑面在外,包上一个油酥面皮,收口捏紧。   6、将包好的面团稍微压一下橄成椭圆形薄片,光滑面在下,由短向卷起,收口朝下,盖上拧干的湿布再让面团休息10分钟。   7、将休息好的面团橄成长形后翻面,由短向卷起,盖上拧干的湿布再让面团休息10分钟。   8、休息完成的面团用大姆指从中间压下,2端往中间折起捏一下,用手心将面团压扁。   9、将面团橄成圆形薄片,光滑面在外,中间放上适当调好的萝卜馅(馅料尽量不要沾到周围以免较难收口)。   10、将面团收口处捏紧,放在两手手心中前后搓揉滚圆。   11、面团上方刷上一层蛋白,再沾上一层白芝麻。   12、间隔整齐排入烤盘中,放进已经预热至200度的烤箱中烘烤20-22分钟至表面呈现金黄色即可。

乌盟玉米

  乌盟玉米   玉米生产和乌兰察布,这似乎是一对没有关系的概念。然而,近年来玉米生产在乌兰察布这块被视为“0”的土地上已逐渐被摆上农业之正席,成为全盟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可说玉米生产的推广,拉开了乌兰察布盟农业变革的序幕。地膜覆盖玉米技术在乌兰察布从示范到推广,从水地到旱地,从前山地区到后山地区,已经历了十几个年头,是市场经济为这项新技术的推广注入了催化剂。目前,玉米生产已成为全盟发展粮食生产,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实现民富、政富等连台戏幕中极为重要的一出。   乌兰察布盟地区积温偏低,年降水量平均40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在应用地膜之前,全盟玉米种植面积仅2。53万亩,亩产量175公斤。1986年进行玉米覆膜试验成功后,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玉米覆膜面积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全盟技术人员重视覆膜玉米的深度挖掘,形成了间套作的立体农业新格局。近年来,全盟上下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措施,加强项目管理,玉米种植成效十分显著。大面积种植覆膜玉米,首先加快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速度,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充分利用了乌兰察布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特点,使玉米产量大幅度增加,创出了新的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玉米新技术带给乌兰察布盟的不仅仅是今天的一切,它的长远意义更在于明天,覆膜玉米,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而这恰恰是市场经济中全盟通向富裕的锁孔,这一无形动力已经逐渐射到农业的其它领域。“围绕市场种田,调整结构挣钱”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响亮口号在乌兰察布盟的特色农业产品在本地的广泛推广,预示着农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乌兰察布盟农业的明天和未来。

乌盟谷子

  乌盟谷子   绿叶沙沙,长杆摇摇,谷子,熟悉的名称。乌兰察布盟盛产谷子,年产3600万公斤。由其加工成的小米是人们极为喜爱的食品。小米,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无论煮饭熬粥都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是产妇、儿童及老弱、病人的良好滋补食品,有“食品人参”之称。与谷子相伴,乌兰察布盟黍子(脱皮后称作黄米)产量也较大,约600万公斤左右,黍子含蛋白质11.7%,脂肪3.3%,糖类64.2%,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和葫萝卜素   ,用黄米磨粉后所做成的炸糕是北方人节日喜庆之时必备的佳品。

海米烧草菇

  海米烧草菇   材料:海米50g,草菇200g,红椒一个。   调料:蚝油,盐。   做法:   1、草菇洗净去蒂切四瓣,红椒去籽切丁,海米放料酒内泡10分钟洗净沥干水份。   2、锅内烧热油,下蒜末和海米炒香。   3、放入草菇和红椒翻炒2分钟。   4、倒入一大匙蚝油和少许盐炒匀加少许清汤盖盖中火焖5分钟即可(要是口味儿淡的话盐要少放或者不放)。

马铃薯面包

  马铃薯面包   材料:马铃薯泥120g、高筋面粉270g、全麦粉30g、干酵母1小匙、砂糖1大匙、盐8g、水150g、橄榄油2大匙、表面放置的无盐奶油适量、干罗勒(Basil)少许。   做法:   1、马铃薯煮熟压成泥状放凉。   2、所有材料搅拌搓揉成为不太粘手的面团,放入盆中,喷洒些水,表面封上湿布,进行基础发酵。

钢丝面

  玉米面制成金黄色细丝。在我儿时,经常到院里的加工作坊看着大人把玉米面倒进机器里,等着成板的钢丝面压出来,多数的时候大人们会给每个孩子扯一块,然后我们便会蹲在小院的自来水管旁,就着自来水把它扯开一条条的送进嘴里。这几年人们懂的保健了,作为粗粮的钢丝面又回到了餐桌。可和肉炒着食用或像攸面那样拌羊肉汤食用。当然它并非是内-有的。

蒙古酸奶

  由于白食是以奶为原料,加添白糖等调料制成,因此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极富营养价值,有些白食对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蒙古人在逢年过节或孩子穿新衣时,都要用白食涂抹一下,办喜事时做洞房用的蒙古包也要用白食涂抹,以示祝福。还有过生日、满周岁、行婚礼、出远门时,老人们都要端着雪白的奶汁举行祝福仪式,以求平安、顺利。

乌兰察布手把肉

  在乌兰察布地区,做“手把肉”多选用散养在广阔的杜尔伯特草原牧场上的两龄羊,采用传统手法宰杀,这样宰杀的羊由于心脏骤然收缩,全身血管扩张,肉最鲜嫩。宰杀后把羊带骨分解成若干小块放在清水锅里,最纯粹的手把肉不需加盐在内的任何调味佐料,用旺火煮,待水滚沸立即出锅上桌,蘸芝麻盐、韭花酱、蒜蓉酱或自制的汤料食用,其肉鲜嫩,原汁原味。目前针对游客口味,多数对“手把肉”在煮好后进行二次加工,将大块再分解或小块,辅以盐面、米醋、花椒、八角、味精、辣椒油、姜丝、葱段等调味佐料进行特殊烹制后再食用,其鲜嫩不变但味道更加独特。

乌兰察布发菜

  发菜是一种野生藻类植物。俗称地毛, 黑色,形状细长如人发,营养丰富,是名贵的副食品,亦有医疗作用。内蒙古发菜产量大,质量闻名,每年全区收购量在2.5--3万公斤,最高年份达6.5万公斤之多。产地主要有中西部地区的苏尼特左旗、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镶黄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准格尔旗、乌审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在乌兰察布市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丰镇酒星酒

  内蒙古丰川酒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酿酒厂家之一,产品注册商标为“丰缜”,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品牌产品“酒星”酒及“丰缜特曲”酒在市场上久负盛名,广告语“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已深入人心,2003年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把公司“丰缜”牌系列白酒作为“质量信誉保障产品”加入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数码防伪系统,并被系统列为“全国打假保名优重点保护企业”。“薛刚醉”酒标贴、“酒星”酒标贴获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9项。产品销往北京、江苏、山西、河北,内蒙古呼市、包头、锡盟等,覆盖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市区市场。

三义泉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三义泉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