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 |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作为一种旅游新概念,工业旅游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此次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不仅丰富了国内工业旅游项目,同时对促进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国民素质提高,以及优化辽宁省旅游产品结构都具有深远影响。 “铁西工厂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印证了华晨宝马发展路线与十三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深度契合,环保、智能生产技术的运用也展现出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共同愿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博士 (Dr. Johann Wieland) 表示,“在这一全新里程碑的基础上,华晨宝马将继续致力于为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和振兴东北作出杰出贡献。我们也将协同每一位员工,引领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企业社会责任。”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拥有领先技术的冲压、车身、涂装及总装四大工艺车间,为公众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与先进机车制造工艺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科技领先代表,铁西工厂的冲压车间采用高效节能的6序伺服冲压机,形成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环保的冲压生产线;车身车间拥有超过600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95%以上;涂装车间则利用创新技术将水资源消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污水排放都得到显著降低;总装车间操作工位大多采用了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先进设备,营造出宽敞、舒适、人性化的操作环境,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工厂的主办公楼采用了流动型设计。进入主办公楼,公众可以看到色彩绚丽的车身从涂装车间出发,通过传送系统,经由主办公楼2层进入总装车间。整个传送过程“无噪音”、“无污染”,公众能够切身感受到这座现代化工厂的勃勃生机。汽车之家 开放式设计的主办公楼内还配备了极具特色的综合功能区、文化展示区等区域,为员工打造了宽敞、舒适、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科学的布局,从设计之初就已将节能环保作为指导性原则:比如“能源隧道”在工厂建设初期最先完成,电力、供水和供热管道都集中在这条隧道里,未来的厂房扩建可以省去管道挖掘和铺设工程,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厂房则采用自然通风的设计,并利用地下水调节温度,可以节约大量电力;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遍布厂房和办公楼的逾万个监控探测器进行24小时监测,系统可自动分析和调节能源使用状态,真正做到了绿色生产。汽车之家 丰富互动体验,体会BMW魅力 为了能够为在工厂内工作的员工以及前来参观的公众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工作和参观环境,工厂内配备了餐厅、医疗中心、健身中心、咖啡厅和艺术展区等场所,充分展现了BMW以人为本的品牌理念。 与此同时,由华晨宝马IT部门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参观方式,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独特的参观体验。工厂参观APP可实现线上预定、在线支付,参观入口人脸识别技术,基于LBS技术实现独特定点信息精准推送和游客满意度调查等功能。汽车之家 在沈阳,与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同时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还有: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院和沈阳工业博物馆。铁西工厂的基本参观时长约为1.5-2小时,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特别推出为媒体,车主,高校研学及家庭亲子专门定制的参观套餐。 |
中国工业博物馆 | 中国工业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工业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由原铸造博物馆(沈阳铸造厂原址)改扩建而成。全馆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博物馆由省、市、区政府联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馆内收藏工业藏品3万余件,文物年代从商代至今跨越了四千余年。 中国工业博物馆于2011年5月18日奠基开工,整体建筑采用新老建筑结合的建筑方式。2012年5月18日博物馆一期正式开放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2013年在完善一期展馆功能的基础上,开设餐饮、休闲、体验、互动等区域,将同时继续建设冶金馆、重装馆、汽车馆、机电馆、香港馆、车模展、铁西馆七个展馆,最终实现了“9+1”的展馆设置模式,全馆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中国工业博物馆将成为工业文化传播与中国工业史料研究基地,学术研究和科普教育的优势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产业工人光荣传统、劳模精神和先进思想文化的精神家园。 |
沈阳铸造博物馆 | 沈阳铸造博物馆占地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1.78万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馆藏1523件铸造设备和铸件,再现了多年前铸造车间工人生产时的场景。这座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铸造博物馆是在沈阳铸造厂原址的基础上改建的。沈阳铸造厂始建于1939年,其前身为日本高砂制作所。沈阳解放后,工厂多次更名,直至1956年才定名为沈阳铸造厂。 沈阳铸造厂是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在铁西老工业区“东搬西建”的城市规划下,搬迁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铸造工业园内。铁西区决定将该厂大型铸造一车间保留,将其改建成一座集中展现东北老工业区工业文脉的铸造博物馆,它就是如今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沈阳铸造博物馆。 铸造博物馆主要包括室外展厅和室内展厅两大部分。室外展厅的物品,看似随意散落,其实别有匠心,即有工业的硬朗大气,比如重达据说30吨的钢锭模子、13吨的中注管、15吨的铁包子等等;也有无限人间柔情,比如在大院内西侧厂房前,有一个硕大的铸铁罐,注入一半的水,有十几条金鱼在里面游动。罐身上写着“昔日冷却罐,今日养鱼缸”。 室内展厅包括“铁西工业发展回顾”和“工业会展与文艺演出”还有“沈阳市铁西创意产业中心”。从铸造博物馆大门进入厂院,右侧就是“铁西工业发展回顾”展览区。一进门,首先就能看见一套工人开班前例会所用,手工自制的蓝色长条桌凳,还有沈重厂50年代铸钢车间、裂解气离心压缩机组,双进双出磨煤机、73年沈阳中捷友谊厂的摇臂钻床、沈阳化工厂生产的防毒面具、沈阳自行车厂生产的白山牌自行车、92年沈阳拖拉机厂生产的双马50马力四轮拖拉机,99年沈阳客车制造厂生产的无轨电车等。 |
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 | 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新馆位于铁西新区重工街64号,铁西森林公园内。整个展厅建筑平面呈扇形,外观为两层,一层作为展示厅,二层设有观光走廊,游客可在此俯瞰机车全貌。 新馆主体建筑外观以银灰色为主色调,内部分三个主要功能区,即一层半圆形展厅为老机车实物展厅;二楼环廊为爱国主义教育展厅、科普教育展厅等资料及实物分类展厅,以及多媒体演示厅等;三楼为办公区。博物馆在建设中增加了蒸汽机车酒吧、多媒体演示厅、詹天佑展厅等设施,此外还开辟专门展区,展示与蒸汽机车以及铁路有关的实物,以实物展示机车原理及演变过程。包括展示一些老式的驼峰控制台,道口信号灯、机车汽笛等。 在馆内,16台蒸汽机车呈弧形排开,停放在各自的铁轨上,分别产自1907年-1960年美国、日本、捷克、波兰、德国、罗马尼亚、比利时、苏联等国及我国。其中,1907年美国生产的PL1型、DB1型小型蒸汽机车,是整个蒸汽机车家庭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还有我国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的QJ型蒸汽机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生产的铁路机车。馆内还展有中国铁路从1894年到现在的发展历史图片等。而馆内的明星当数当年日本侵华时在中国使用的“亚细亚”号,自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成立一直就是“镇馆之宝”。据了解,“亚细亚”号当时在日本仅生产了12台。为了战争的需要,全部在中国服役,在东北地区担任运输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中国人民的战利品,目前只剩下一台。 展厅内新增了3台复制文物机车。其中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台火车“龙号”的复制品,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台简易机车。馆内设有“蒸汽机车展厅”、“机车模型厅”、“科普知识厅”等展示场地。为了加深游客对老机车的认识,馆内还允许游客登上几台“老爷车”的驾驶室,过一把“火车司机”的瘾。 |
工人村生活馆 | 沈阳工人村生活馆位于铁西区赞工街2号,由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7栋工人宿舍楼半合围而成,包括一个院落、工人村宿舍旧址、铁西人物馆、劳模活动中心和美术馆等,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工人村生活馆”按照年代发展,在宿舍楼内,通过当年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说明,分上下三层分别复原了工人村老住户的居住与生活场景,保留了50、60、70、80、90等年代的集体记忆,让人印象深刻,感慨回味。 工人村是目前全国保留的最大的工人聚集区。1952年9月,按照前苏联设计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图纸,沈阳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工人村住宅—79栋楼3396间宿舍。这里曾是新中国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象征,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闻名全国。工人村的第一批住户多是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劳动模范、高级知识分子、高级技术工人等。 导馆厅主要介绍“共和国崛起的第一处工人住宅区”铁西工人村最初的概况。展品实物有工人村建设用的木工工具、瓦工工具、水泥和沙子。80年代用挂历纸编成的门帘、居民郑玉红收藏的各种手帕、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票券。 它真实地见证了东北工业发展历史及发展进程中工人阶级的点滴生活。工人村生活馆经过对300多个工人村家庭的筛选,还原了13户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庭,展出了200多幅老照片和5000多件实物,再现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近半个世纪的工人生活缩影。 |
铁西老工业基地展览馆 | 铁西老工业基地展览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铁西老工业基地展览馆是指铁西区铸造博物馆和工人村生活馆这两个馆,铸造博物馆是在沈阳铸造厂原址的基础上改建的,工人村生活馆是我国首个以工人生活为题材的原生态博物馆。 铁西区铸造博物馆是由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改造而成的,一批“退了休”的老车床、破铣床、旧拖拉机重新上岗,共同见证沈阳工业半个世纪的艰辛与辉煌。 工人村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工人聚集区,“这里曾经是新中国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象征,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闻名全国。它是中国最大、最密集的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人生活的缩影,真实见证了东北工业发展历史及发展进程中工人阶级的酸甜苦辣。”工人村是1952年按着苏联设计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图纸建设的,1952年9月23日在沈阳西部一大片荒原上举行了奠基仪式,仅两个半月,到当年的12月就盖起了79栋大楼,建了3396间宿舍完成了一期工程,创造了当时沈阳建筑史上的“沈阳速度”。1954年续建13栋,1957年续建51栋。三次共完成143栋苏式风格的建筑,形成总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多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
沈阳劳动公园 | 最早是一片古木蔽日的森林,1889年,沙俄强占大连后,开始在此兴建公园,因公园位于当时市区的西部,故称“西公园”。原名“老虎公园”,只因早年,这里曾饲养过一只老虎,当时盛传这只虎曾吃过一个不明身份的国际女间谍,从此,老虎名噪一时,公园也随老虎之威,被人们称为“老虎公园”。1905年,日本侵占大连后,又对公园进行了扩建,随着市区向西扩展,这里逐渐成为市中心,故此改称“中央公园”。1926年,日本统治者在公园中心建起一座存放阵亡将佐的“忠灵塔”(现喷水池位置),作为“史绩”供人“瞻仰”,公园随之渐成废墟。解放后,广大市民利用假日进行义务劳动,挖掘并修建了荷花池、曲桥、池心亭等,为纪念市民的创造热情,在池边立起了一座高4.2米,宽1.8米的青石碑,上面刻着“劳动创造世界”六个大字,从此公园定名为“劳动公园”。 公园位于市中心青泥洼桥,距火车站南约500米,是市区最大的一处集游览、游乐、休憩、文化活动于一体的颇具欧式风格的现代化城市园林。被称为“大连的象征”的大型足球体建筑艺术馆就坐落在公园内。公园突出开朗、通透、自然的特点,在宽阔的广场草坪上,散放着驯养有素的成群的鸽子、孔雀、丹顶鹤、梅花鹿等,人与动物如此亲近地嬉戏,这在国内都堪称一绝。公园南部新建的游乐场也颇具规模,其中国内第一条-旱地雪橇倍受游人的青睐。峡谷漂流是劳动公园中投资最大的游乐设施,也是东北地区惟一的游乐漂流项目之一。 公园内水榭楼台。荷花池绿水荡漾,水里有成群的鱼儿,水面上嬉戏着黑天鹅等鸟类。园内有过山车、丛林鼠、太空飞船、电碰车等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劳动公园时常会有大连赏槐会、郁金香展、菊花展,烟花爆竹节,正月灯展等大型活动在此举办。春夏时芳草如茵,槐花飘香,樱花绚烂,荷花亭亭玉立,郁金香神秘绽放;秋季菊花不畏风霜尽情怒放;春节期间火树银花满天纷飞,美丽彩灯映红夜空。公园平时是免费进入的,只有大型活动期间才适当收取费用。虽然地处大连最繁华地段,但当你进入面积达102万平方米的公园后,瞬间就感觉远离喧嚣都市,没有嘈杂声响,甚至能清晰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再加上各种美景,可以说是繁华滨城中的难得的世外桃源。 |
沈阳一二一少儿职业体验城 | 沈阳一二一少儿职业体验城拥有11000平米宽敞空间,50余个体验场馆,70多种职业体验项目,是东北地区首家大型专业少儿体验教育场馆。当警察、开飞机、做糕点、参与科学实验、考取汽车驾照,更有多种亲子互动项目,可以让孩子在尽情释放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增加与父母的沟通,促进亲子间感情交流。 沈阳一二一少儿职业体验城,是专为3—12周岁少年儿童设计的高仿真“微缩城市”。这里拥有与真实世界一样的城市形态和景观设施,同时具备健全的城市管理系统、安全系统、金融系统、社会服务系统,是一个有着完整社会规则和城市文化的缩小版现实社会。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由专业的辅导员指导,穿上儿童版职业装,体验各种自己喜欢的职业。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北街66-1号铁西体育场东区(重工桥下)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114、278、241路公交在北四西路下车,向南100米可达;沈阳市内乘239、266在向北200米;地铁1号线在重工街站下车,建设西路向西走100米后向北走200米可达。 |
沈阳华圣寺 | 沈阳华圣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华圣寺位于沈阳市铁西区高花乡,距离沈阳四十余公里,占地数百亩,是一座较大的寺庙。 华圣寺是一座以供奉观音为主的修行到场。进得山门,几只鹭鸟盘旋于寺庙的草丛之中,给寺庙凭添了一种瑞祥之气。寺庙显得很大气,建筑错落有序,几层大殿雄伟壮观。环绕寺庙的荷花池,荷花盛开,白的,洁白如玉,粉的,宛若朝霞。硕大的荷叶碧如翡翠,红色的草鱼穿梭其中。 大地满眼皆是绿,处处可闻野草香,真是乡野如画啊。小桥流水,观鱼赏花,清风徐来,荷摆叶摇,静静地,静静地,融入了忘我的意境,忘记了人间的烦事……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高花乡夏家村 乘车线路:在沈阳乘开往铁西的班车,再转乘途径高花乡的小巴或出租可达。 自驾线路:从沈阳出发朝G1和G1501绕城高速方向行驶,沿着高花和杨士岗方向行驶,高花收费口下道,左转向高花方向行驶,200米后左转进入潘乌公路,前行300米即到达目的地。 |
和平影剧院 | 和平影剧院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街37号,铁西百货斜对面。和平影剧院也是沈阳有名的二人转剧场,演员阵容和刘老根大舞台差不多,观众主要是沈阳当地喜欢二人转的老百姓,包括沈阳周边新民、辽中的戏迷也是经常到这里来。 和平影剧院门票比刘老根大舞台相对便宜一些,一般在15至80元之间。每天上午8点半开始售票,前排、中间、楼下这样的好票上午基本都会卖光。节假日可以提前两天预订。如果买十张以上的团体票就可以提前半个月预订。 游玩贴士:演出通常是晚上7点开始,9点半结束。买好票后,看剧前可以先去铁西百货和九路市场逛一逛,附近的兴华公园里走走,然后到和平影剧院周围的酒楼吃顿麻辣火锅或川菜填饱肚子,晚上再看表演。 |
沈阳重型广场 | 沈阳市铁西区重型文化广场,是一个于民于乐的广场; 广场核心建筑“持钎人”主题雕塑,选取了沈阳工业文明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典型形象,用抽象写意的手法再现了两名持钎的炼钢工人在形似铁水包的舒卷着的红旗下辛勤劳动的景象。 在“持钎人”的南边,刻意保留了沈重70年前老厂房建筑群的主体框架,并进行了保护性修饰,建成“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北街(近北一路)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141、208、268、277、283、288、299等路公交可达。 |
仙女湖公园 | 仙女湖公园位于沈阳铁西新区,公园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4万平方米,是沈阳市最大的内湖公园。 仙女湖公园内碧波荡漾,景色宜人。公园内以休闲娱乐为主题,园区内建有景观雕塑、特色园艺小巷、儿童游艺区等,成为铁西新区的一大新景观。 地址:沈阳市铁西区(近沈辽中路)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建设公园 | 建设公园位于铁西区建设西路40号。占地面积7.2公顷。是一座以植物造园为主,利用植物造型美化环境的公园。树木茂盛,花草芬芳,环境优美,步入其间给人以回归大自然之感。园内还设有儿童乐园、花窖、旱冰场、喷泉露天舞场等等设施,为游人服务。 儿童乐园备有儿童喜爱的各种游具,如:小跑车、碰碰车、小火车、蹦床、电瓶车、健身车等等;花窖面积500平方米,内有高、中档花卉,种类繁多,如:苏铁、棕葵、发财树以及造型各异的盆景。并面向社会出售;旱冰场面积1200平方米,沈阳水泵厂在这里开设旱冰速滑教学基地,向社会招收和培养旱冰速滑人才;喷泉露天舞场面积900平方米,是游人跳交谊舞、集体舞的理想场地。 铁西区是沈阳市重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建设公园是这座工业“海洋”的绿色“宝岛”。 |
兴华公园 | 兴华公园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大街。始建于1939年,原名嘉应公园。1946年改名为兴华公园。不过,解放前的这座所谓公园实际只是两块空地,并无任何园林设施。1950年兴华公园正式复建,陆续建起花卉温室、鱼窖,展铺沥青路面,修建喷泉,堆砌一座高8米,占地400平方米的假山,修儿童乐园一座,设宇宙飞船、电瓶车、小火车、碰碰车等儿童游具。建起一座面积为700平方米的“西园舞厅”,还建假山瀑布、蘑茹凉亭等设施,栽种针叶树、阔叶乔木32000余株,草坪2200多平方米。使兴华园成为花草树木覆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园林建筑设施新颖别致、艺术大方,道路整洁、曲径通幽的娱乐和休息的良好场所。 地址: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街 |
沈阳羽毛画 | 羽毛画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以清秀淡雅,格调新颖,风格独特,形式兼美而享誉中外。沈阳羽毛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无论古代神话还是今人故事,它都能表现得惟妙惟肖,山川、人物、花鸟、鱼虫均可入画。 是运用各种禽鸟毛羽,汲取国画构图技法制成的一种工艺画类。沈阳羽毛画绚丽多彩,富有浓郁的装饰性,别具一格。造型方面,按内容不同要求,分别采取平贴、浮雕和圆雕三种表现手法,层次清晰,形象逼真。沈阳羽毛画善于利用各种羽毛的天然色泽、纹彩、亮度和质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卷轴羽毛画,主要汲取中国水墨画艺术形式,以绫绢装裱,以供观赏。纱衬羽毛画吸取双面异色绣形式,可正反两面欣赏。羽毛壁挂,借鉴艺术挂毯形式,用羽毛层层叠贴而成,适宜表现山村风光。现有几十种不同品种,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专利产品金丝羽毛绣是用金丝线和羽毛纯手工绣制,绣制方法简单用金丝线和羽毛手工绣制。 |
芹菜鱼丝 | 芹菜鱼丝 主料 嫩芹菜心150克。 辅料 净青鱼肉200克,鸡蛋清20克,精盐3克,料酒15克,味精1克,油20克,姜丝5克,湿淀粉25克,葱丝10克,高汤80克,猪油300克。 做法: 1.将芹菜心洗净,切寸段,青鱼肉顺长切成6厘米长的细丝,加蛋清20克,精盐1.5克,湿淀粉20克拌匀上好浆。 2.浆锅置火上,烧热后放入猪油,烧至三成热时,放入鱼丝,用筷子轻轻滑散滑熟,变色后倒入勺中,沥油。 3.锅内留少各市地底油,下入葱,姜丝丝炝锅,倒入芹菜翻炒五成热,加精盐,味精,高汤调味,再放入鱼丝,料酒,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香油,颠翻炒勺,出锅即可食用。 |
老边饺子 | 老边饺子是沈阳著名小吃。由边福于1828年从河北省传入沈阳。将绞碎的猪肉煸炒后,用鸡汤或骨头汤煨制,做成蒸饺。老边饺子选料精,用料广泛,品种多,味道好。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60多年历史。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间府任邱县边家庄,有位叫边福的来沈阳谋生,在小津桥搭上马架房,立号边家饺子馆。虽然门面简陋,但由于精心制作,风味独特,并以水煸馅蒸饺闻名遐迩,深受人们欢迎。边家饺子因为肉馅是煸过的,所以叫煸馅饺子,但由于主人姓边,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老边饺子先后在沈阳开三家分号,由边氏后裔——边跃、边义、边霖弟兄三人分别经营。由于业务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改进,老边饺子已发展成为一个设备完善,分工精细的专业饺子馆。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调馅: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水灵,增加鲜味。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的菜馅。 剂皮和制,也独具一格。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除蒸煮外,还可烘烤、煎炸。 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因此,凡远近来沈客人,都愿品尝。1964年邓小平同志到沈阳视察时,品尝过边霖包的饺子,吃后非常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1981年夏天,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侯宝林亲临品堂老边饺子,吃得兴致勃勃,称赞不已,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
李连贵熏肉大饼 | 李连贵熏肉大饼为河北滦县柳庄人李连贵于 1908 年在四平梨树首创。 李连贵逃荒到梨树之后,开了一个小饭馆。老中医高品之把祖传的用中草药熏肉的秘方告诉了李连贵。在老人家的指导下,李连贵对配药、选肉、切肉、养汤、和面、火候等工序进行了潜心研究。 李连贵风味熏肉色泽棕红、皮肉剔透、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香沁脾,日食夜嗝;大饼皮面金黄、圆如满月、层层分离。外酥里嫩、滋味浓香。其食用时辅以面酱、葱丝、再喝上一碗小米绿豆大枣粥更增食趣。其具有暖胃、健脾壮胃、引气、调中、消食、杀虫等药用功效,实为集美味药膳于一体的不可多得的佳肴。 50 年代以来,邓小平、陈云、李雪峰、杨尚昆、李富春、刘谰涛、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品尝李连贵熏肉大饼。 目前,李连贵风味系列食品已有十几种。以李连贵风味大酒楼为总部的特许连锁店已分布全国十多个省市,现落户松原(第 133 家)连锁店。李连贵熏肉大饼还以独特的魅力迈出国门,让其品牌闻名世界。 |
雪里蕻炖豆腐 | 雪里蕻炖豆腐 东北的优质大豆,造就东北水嫩嫩的大豆腐。与雪里蕻同食,可炒可炖,白青相间,一软一硬,入口张驰有度。 原料:豆腐、腌制过的雪里蕻、鸡精、葱、姜各适量 制作方法: ①豆腐切块。 ②锅置火上,油烧至七成热,入雪里蕻、翻炒几分钟,加水,烧开,下豆腐块,加鸡精、葱、姜,大火烧开后,改为中火炖15分钟左右。由于雪里蕻事先已经用盐腌过,故可不加盐,或加少量盐即可 |
老龙口陈酿头曲酒 | “一杯老龙口,一盘童子鸡”,这是长期以来东北民间流传着的美酒佳肴传说。老龙口陈酿头曲酒是沈阳市老龙口酒厂的传统产品,最能代表老龙口酒特色。具有酒液清亮透明,窖香浓随,绵甘爽净,余味悠长的大曲酒典型风格。 历届都被评为辽宁省名酒,荣获特别奖。 1980年被命名为辽宁省优质产品。 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尖质量大赛中荣获银杯奖。 在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口,有一块三角地带叫老龙口,这里的地下水清冽甘甜,不同一般。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在老龙口建起了酿酒作坊。老龙口陈酿头曲酒就是在这个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百多年来,老龙口的品牌和知名度逐渐扩大,并被广为人知。清代,老龙口的酒一直作为珍品进献宫廷享用,皇帝每次到东陵拜祖、都要饮用此酒。 老龙口酒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1号,始建于2002年。老龙口酒博物馆采用清代古建筑形式,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展区面积为999平方米,酒馆面积201平方米),停车场面积10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2200平方米。设计立面借鉴清代牌楼形式,其两侧配以朴素的硬山卷棚建筑,屋面采用青瓦,外墙为青砖砌筑,梁、柱、门窗等木结构件采用人工彩绘或油饰,整体建筑以博物馆为主,两侧配以清代酒馆、清代酒作坊,形成我国白酒文化的展示平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馆内分为 “酒文化展区”和“酿酒老作坊展区” 两大部分。“酒文化展区”又包括“酒的源流”,“酒规酒俗”,“酒具酒器”,“酒诗酒画”,“老龙口发展史”,“老产品陈列室”等六个部分。收藏酒具四十余件,名人字画五十余幅;二十世纪不同时期老龙口老商标两百余张,老产品三百余瓶;老龙口部分产品获奖奖杯、证书;十九世纪末老龙口盛酒容——酒海及其残片。“酿酒老作坊展区”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酿酒的工艺流程,展示了古法酿酒的各式器具;酿酒所需的各种原料;在厂内挖掘出土的百年古残石磨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老龙口部分老产品等。 |
沈阳陈酿酒 | 沈阳陈酿酒采用优质高梁为原料,小麦大曲做糖化剂,用人工老窖,长期储存,自然烤熟,精心勾兑等方法酿成。酒质清澈晶莹,芬香浓郁、入口甘爽醇正,饭后余香不尽,是历史悠久的特产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