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沈阳植物园 | 沈阳植物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中马村,被命名为“辽宁省五十大佳景”、“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观”和“沈阳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的沈阳植物园,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观赏性与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科研、科普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301号,西距市内仅十公里。占地面积211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96公顷,水面6.5公顷,道路及建筑6.9公顷。园址境内山岗起伏、湖水荡漾、松杉苍翠、花团锦簇、叶舞藤飞、草坪如铺、亭台洁雅、飞瀑如练、五光十色,香飘满园,步移景异,美不胜收。园区汇集和展示东北、西北、华北和内蒙古等地各类植物1700余种,有些属于珍稀植物和濒危植物,是东北地区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更令人目不暇接、难于尽顾,特别是五十余座式样新奇、情趣各异的“游艺桥”,以及惊险刺激的“攀岩”尤其让人称奇叫绝,心驰神往……这里堪称是“植物王国”、“游艺桥天地”、旅游观光休闲渡假的佳境。园内设有火车站,双园路、沈抚公路(北线)各有公交车相通,往来交通十分便捷,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浏览胜地。另外,在园内湖泊水面上建有五十余座风格各异的铁索桥,已成为游人热衷的项目。独具特色的儿童乐园,惊险刺激的攀岩,更令青少年流边忘返。这些项目都获得了国家专利。- 自然地理 沈阳植物园地处市区东北部低山丘陵边缘。这些低山丘陵源于著名的长白山脉,是长白山吉林哈达岭的延续部分。这片逶迤起伏的山岭至沈阳、抚顺交界地区的观音阁,向西与棋盘山之间形成一条支脉,此脉又分出四个分支:一支由棋盘山向西,沿蒲河右岸而下;一支以辉山为主峰,向西南绵延于满堂乡和英达乡管界;一支向西南经满堂至福陵天柱山结为主峰;一支由观音阁向西南纵贯于高坎镇境内,直抵浑河北岸。植物园即处于后一条分支的末端,与福陵天柱山东西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7′52″至54″,北纬41°51′35″至37″。海拔最高为106米,最低为75米(市内海拔一般仅为45米),高低落差达31米。地势基本呈四周高、中间低。地形曲折多变:有起伏的丘陵、台地,有纵横交错的沟壑,有波光粼粼的湖泊,有宽敞平坦的开阔地。土壤为山地棕壤,偏酸性。植被属于北温带华北、内蒙、长白植物区系三者交汇的中间过渡性地带,具有多种植物栽培和引种驯化的优越条件。南靠沈抚公路(北线),西靠双园路。- 历史沿革 俗语说“无古不成今”。沈阳植物园地区亦有许多历史人文史迹可寻。据历史资料记载,沈阳植物园周围的“旧站”、“高坎”、“上马”(史称“上马家湾子”)、“中马”(中马家湾子)、“下马”(下马家湾子)、“烟台”(史称“烟台尼鲁”)、“七间房”、“中水泉”等都是清初已有的古老村落。其中,旧站、高坎、七间房、烟台从前曾有“祥云寺”、“龙泉寺”、“青云寺”和“关帝庙”等古刹(今俱不存)。而旧站的年代要比其它村寨的年分还要早出多年。沈阳植物园南门之前的大道—沈抚公路(北线)还是一条千年古道,清代称其“大御路”,当年,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及道光皇帝等多次途径此路,往返于盛京(沈阳)、兴京(新宾)祭祀祖陵。谒陵队伍往返时要在烟台村设立“尖营”,以供皇帝进食“午膳”。届时,盛京五品以上-要在烟台村聚集,跪迎皇帝入都,贯穿园内的沈抚铁路原名“奉海铁路”,是1925年由东北人民自力更生所建。此前,东北地区铁路都是帝国主义列强所修。奉海铁路是东北近百年史的重要历史遗迹,是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材;1958年毛泽东主席去抚顺途中至旧站(高坎公社所在地)视察。翌年在此筹建植物园。两者可谓历史巧合。- 沈阳植物园建园四十多年来,经历届领导和干部、职工辛勤开拓建设,特别是近十几年的深化改革和开放,已将其建设成为一座规划合理、布局得体、造园讲究、内涵丰富、园容整洁、服务优良,深受广大游人喜爱的新型植物园。沈阳植物园整体布局以沈抚铁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南半部为植物专类园、翠湖与攀岩游览区、静潭与菱角沟游艺桥区、科普园区、星星乐园等主要游览园区;北半部有蒸汽机车陈列馆、宾馆及植物种植区。 沈阳植物园创建于1959年10月,由时任沈阳市委-的焦若愚同志指示筹建。植物园在创建之初隶属于沈阳市城市建设局,1962年由沈阳市园林处接管;“文革”期间被撤消建制并入“东辉林场”;1973年恢复建制;1981年沈阳市园林处与沈阳市绿化处机构分设,植物园划入绿化处;1988年改属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1994年重新归属沈阳市城建局,成为局直属事业单位。199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 园区分类 植物专类园按照植物的不同科属、不同种类和不同生态习性分为“牡丹芍药园”、“丁香园”、“杜鹃园”、“草坪植物区”、“宿根花卉园”、“观果园”、“木兰园”、“松杉园”、“蔷薇园”、“药草园”、“樱花园”、“树木标本园”、“水生植物区”、“岩生植物区”、“色叶园”、“百合园”、“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整型树木区”、“迎春园”、“台地园”等二十余座专类园。其中有东北地区罕见的珍品“百年牡丹”,有珍稀濒危植物东北红豆杉、朝鲜越桔等名花异卉。亭台廊阁、花坛景墙、叠山奇石,瀑布喷泉装点其间,为专类园凭添几分风韵和特色;翠湖游览区水面空阔、湖水碧绿,如同一块宠大的“绿宝石”,兀立于翠湖岸边的“攀岩”又如同一座“飞来峰”,是勇敢者展示胆魄和力量的用武之地;静潭和菱角沟是“游艺桥”集中区,每天吸引着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他们在尽兴、忘我的发挥潜能,战胜自我,领悟人生价值;星星乐园是少年儿童的天地,各种-造型游具,令小朋友们乐不知返;动物观赏区展示近百种珍禽异兽,使人大饱眼福;科普长廊、科普画廊和科普园以各种新颖方式向游人介绍许多有关植物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人与自然”系列雕塑充满艺术神韵,在向人们述说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神话传说,这些艺术杰作展示了华夏文化的深邃底蕴和厚重的历史内涵;蒸汽机车陈列馆展出十七台我国铁路史上使用的旧式国产和国外8个国家所产的蒸汽机车,这些科技珍品,是我国近百年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本园一年四季均有佳景可供观赏:春夏之交,丁香、玫瑰、刺槐花香四溢;深秋红叶诱人,果实累累;严冬来临,雪压青松、白桦秀丽、银装素裹。每年的几次大型花展也是沈阳少有的景观;5月的郁金香展;6月的牡丹芍药及鸢尾等花展;7月的百合花展;8月大丽花展;9月地被菊展,每次花节都吸引大批游人观赏。 |
沈阳冰川动物乐园 | 沈阳冰川动物乐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沈阳冰川动物乐园—一个崭新的人与动物同乐的主题公园,是经国家林局、建设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城市森林野生动物园,位于沈阳棋盘山森林野生动物园内,占地面积240万平方米(3600亩),于2000年12月开业。由原沈阳市动物园搬迁新建而成,是沈阳市重点旅游项目。 该项目由日本东京濑户内造园株式会社风景堂担任设计。园区由野生放养车行观赏区、馆养步行观赏区和动物园游乐场组成。 野生放养车行观赏区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由虎山、熊坳、狼谷、亚洲动物草原、非洲动物草原和水禽湖组成。游客可以乘坐大巴车去观赏野生动物,也可自驾车观赏,去体验猛兽追逐、虎口脱险等惊心动魄、惊险刺激的感觉。 馆养步行观赏区占地45万平方米,展出了大熊猫、白虎、亚洲象、犀牛、北极熊、企鹅、海豹、海狮、鲨鱼、金钱豹、猕猴、小熊猫、袋鼠、黑猩猩、黑天鹅、丹顶鹤群等珍稀野生动物,真正的近距离观赏。大型动物表演场也为游客准备了精彩的节目,有狮虎跳火圈、熊荡秋千、羊踩花瓶、小猴跳绳等。 冰川游乐场将充分满足游客“玩”的欲望,疯狂过山车、家庭过山车、太空椅、彩虹飞毯、天旋地转、骑蛮牛、碰碰车、宝宝转等游乐设施,全部是美国最新游乐项目,定会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冰川动物乐园追求世界一流、全国领先、东北之最、气势庞大,冰川动物乐园欢迎五湖四海朋友、游人的光临。 “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
棋盘山 | 棋盘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介 绍 位于沈阳市区东北20公里处,是长白山的余脉,海拔264米。这里山青水秀,林木茂盛,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 通 乘168路汽车可达。门 票/开 放 时 间 门票:20元 电话:024—88050627 |
沈阳森林动物园 | 沈阳森林动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沈阳森林动物园是沈阳市唯一一家展出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综合性国有动物园,坐落于棋盘山风景区内,距市区17公里,是集动物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旅游休闲为一体的AAAA级景区;辽宁省暨沈阳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丹顶鹤人工繁育科研基地。有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动物如黑猩猩、白狮、长颈鹿、金钱豹、袋鼠、犀牛、海狮、海豹等。 2013年11月我园开始对园区进行整体改造,截至2014年4月30日改造完成。改造后的园区以视觉无障碍的展示模式面向游客,通过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服务内容的逐渐丰富,提升景区档次、游园环境、动物展出水平和游客观赏效果,成为展现沈阳市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 密林幽谷、水禽湖、灵长馆、小动物村等主题展区是动物园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充分体现。其中小动物村特别适合小朋友,可以和小兔子、小松鼠、大耳羊、小棕熊、荷兰猪等动物亲密接触。在刚刚落成的两栖爬行馆内,可以看到黄金巨蟒、缅甸陆龟、科莫多蜥蜴等两爬类动物40多种近百只。 另外,还可带孩子来园区科普驿站学习动物科普知识。 在每天的11:00和14:00会有丹顶鹤和蓑羽鹤飞翔行为展示,它们在蓝天下列队盘旋,姿态优美而刚健。 在海洋动物展示区还有海狮行为展示。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在相应的时间前往观看。 |
清福陵 | 清福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清福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为位于盛京的东边,故又称“东陵”,是著名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之一。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创业君主,他最初是明朝的建州左卫指挥使,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开始统一女真族各部落。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式称汗自立,创建了“后金”政权,成为与明王朝对立的地方政权。以后其力量逐渐壮大,开始不断往外发展,与明朝中央争夺政权。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在宁远战役中,努尔哈赤负了重伤,8月11日,死于离沈阳四十里的瑷鸡堡,终年六十八岁。天聪三年(1629年)三月,才选中浑河北岸的天柱山,开始在这里营建陵寝,顺治八年(1651年)竣工。以后又经过康熙、乾隆等朝的增建,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一组完整的陵寝建筑群。 陵园的总面积为194800多平方米。南向,四周围以红墙,正中是正红门,自南而北地势逐渐升高,门外的两旁对立着石狮、华表、石牌坊和刻有满、蒙、汉、回、藏五体文字的下马碑。正红门是很长的一段神路,路的两侧有坐狮、立马、卧驼、坐虎等四对石兽。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一百零八级砖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砖阶之上是碑楼,楼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面的正中是隆思门,上建三层歇山式的门楼建筑。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城内正中是坐落在须弥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是单檐歇山式,殿内供奉着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楼,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五楹。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楼,中间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内的建筑,屋顶都铺有黄琉璃瓦,廊柱是朱红地仗,梁枋间都是“和玺”壁画。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前壁的正中有琉璃一座照壁,其后是圆形的宝城。宝城的正中是圆形的宝顶,下面就是埋葬灵枢的地宫。 福陵的周围,河流环绕,山岗拱卫,望去气势宏伟,景色幽雅,风景优胜。清人高士奇曾有诗云:“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正是这里风光的具体写照。“天柱排青”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国家文物局) |
沈阳古陨石风景区 | 沈阳古陨石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级景区沈阳古陨石风景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境内,尾长白山千山山脉余脉。沈阳古陨石由我国著名古陨石专家张海亭于1972年发现。它是19亿年前坠落的一颗星,当时砸入地下400米深,0后形成陨石坑。经过地壳上升如剥蚀作用,将坑内部分物质冲走,由于古陨石比花岗岩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因此出露在山顶。漫游陨石坑,如入仙境。山中有数十处泉眼,终年流水不止,地下水资源丰富,70米以下为1亿年前形成的地下水带。 风景区包括"馒首山古陨石"、"滑石面古陨石"、"天外来客"、"子山古陨石"等景观,其形态各异,有鬼斧神工之妙。古陨石在平面上呈椭圆或肾状,在剖面上又呈漏斗状或盆状,向下收敛无根,向一顶别致的皇冠镶嵌在太古代花岗岩上。滑石台山上一古陨石长160米、宽50米、高40米、重量约200万吨,堪称世界之最。景色区内丘陵起伏,林木葱郁,泉水、乳燕穿林,野外花满径。是"沈阳市15大旅游景观"、"沈阳市大科普苦地"之一,被评为"辽宁省世界八大奇观。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苏家屯区姚千镇 乘车线路:1、南塔鞋城小公汽(4308):南塔-桃仙-荒山子-李相-石官-陨石山;2、中山公园旅游专线:中山西门-桃仙-荒山子-李相-石官-陨石山;3、大东旅游专线:大东门-桃仙-荒山子-李相-石官-陨石山。 自驾线路:沈阳出发上桃仙机场(高速公路)路口左转-荒山子左转-李相-滑石台村 |
沈阳三利生态农业观光园 | 沈阳三利生态农业观光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三利生态农业观光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是沈阳市目前规模较大的一处生态旅游观光园。 园区目前占地1500亩,其中生态农业种植区460亩绿色生态养殖区占地110亩,生态观光森林区500亩,度假区占地430亩,园区柏油路面总长1.2公里,水泥及彩砖路面1100米,沙石路面2.6公里。 园区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度假为主,到目前为止,生态农业观光形成了以葡萄园为中心,有绿色蔬菜园、鹿园、松园、鱼池、绿色生猪、笨鸡饲养场,绿色植物长廊,观景珍禽园等九大观赏采摘区。园区建有4栋别墅楼,可容纳100人住宿,客房标准为三星级。游人即可享受到各种绿色美食,又可享受到天然氧吧的自然风光,容纳100人的多功能大厅,可接待各种规格的会议,就餐环境优雅别致,即可在市内就餐,也可在松园内就餐,园区为游客提供各种绿色食品,食用的同时也可以购买。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三利生态农业观光园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149、154、327、109支线、188等路公交可达。 |
沈阳花果山神秘谷 | 沈阳花果山神秘谷位于沈阳棋盘山风景区境内,毗邻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南门,103省道47公里处,是沈阳、铁岭、抚顺的交界地,占地面积约100余万平方米。是一个集旅游,度假,商务,娱乐,拓展训练于一体,以原生态和古朴文化相结合的旅游景区。 景区内森林茂密,鸟语花香,风景宜人,建筑奇特,风情各异,主要反映来自于大西南边陲,以原始方式生活的“土人”的民俗,民风,民情。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神秘谷的野人部落,他们稀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令人称奇叫绝。 相关景点 景点介绍: 骑马场:拥有60余匹世界珍奇矮马,国家保护物种,生性温顺,成年纯马高85厘米,原为宫廷阿哥学习马术所用,也称宫廷矮马。骑上此马自有皇宫般的礼遇。 驯兽场:孔雀开屏、人蛇共舞、猴子骑车、斗鸡斗羊等精彩表演。 野生动物园:牧羊犬、藏獒、鹿、神龟等野生动物观赏。 篝火晚会:熊熊燃烧的篝火它表达的不仅仅是“土族”人民欢庆的喜悦心情,更多的是把“土族”人民对我们尊贵客人的热情展示出来,一起载歌载舞,充满欢声笑语。 奇人表演:武术绝活,鼻孔穿钉,钢珠游身(嘴进眼出),胸前别针,头顶开砖等精彩项目。 野外自助烧烤:紧张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在大都市的人们深感疲惫,每逢周末到来大家不妨约上几个亲朋好友到郊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做一个森林SPA,放松心情,野外自助休闲烧烤是您最佳的选择。 游船垂钓:鱼塘面积5000平方米,每年放有10000余斤鱼苗,让您体验到在大自然中垂钓的感觉,以及在河边、船上烧烤、煮鱼的美味。 古朴民居:阎家大院,穿越时空300年。仿佛回到百年前的古镇,亲身体验祖辈们的生活场景。这里汇聚了清代生活场景中各种家具器皿,让游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置身于那古朴的民风、民情中。 佛家养生院:一提到佛很多人就会将-混在一起,在佛教上佛不是神。佛的本意是圣贤,佛是那些具有大智慧、通晓事理、超脱生死、品格高尚的人,因此,求佛应该是追求一种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佛,佛门大师为您指点迷津…… 不老泉:本景区的不老泉有300年的历史,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 “不老泉”泉水经专家检测含有多种矿物质,显弱碱性,长期引用可以治疗胃病,美容养颜,因此被人喻为神泉。 乡味楼餐厅:食品全都出自山庄的农林牧部,纯正的绿色食品。东北农村土菜、林下土鸡、黑笨猪、水面煎饼、老豆腐、山野菜、大锅炖肉、手抓大骨、烀地瓜、烀土豆、烤全羊、烤鹿肉、野猪肉、野山鸡、野兔等美味敬请品尝。可容纳400人同时就餐。 乡味楼客栈:可同时容纳200多人住宿,住宿环境优越,有特色窑洞房、火坑房,龙凤客栈房等。同时会议室设有投影与音响等器材,可容纳500人商务洽谈或组织大型会议。 CS野战:野外山地作战的激光对抗系统,让每位参战者都能体验到逼真的现代战争感觉。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提升企业凝聚力,“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 拓展训练:本景区与专业的扩展培训机构合作,注重活动形式和最终效果,根据企业对象“量身定做”活动程式。可谓是“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 越野赛车:东北唯一一处面向大众开放的越野车娱乐项目场地,赛道总长1.5公里。设有大驼峰、阶梯、台阶路、泥塘、飞车台等28处障碍。 |
陨石山 | 陨石山为科普教育基地。 沈阳陨石山科普基地旅游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李相乡化石台村,1991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和控制面积均为3万亩,已开发面积2000亩,植被面积9000亩,森林覆盖率70%左右,海拔300米。 沈阳陨石山科普基地旅游区距沈阳市26公里,离桃仙国际机场和沈本高速公路4公里。1996年被世界地质大会确认为19亿年前的“天外来客”,长160米,宽50米,高42米,总重量约200万吨的古陨石,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外星来客。在陨石南侧有巨大的陨落坑,散落在其周围有体积不等的小陨石。 沈阳陨石山科普基地旅游区以天外来客为主体,融科学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建成供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进行地质天文教学、开展科普活动的基地。现有山门和展览馆各一座,拟通过招商建设陨落馆、天像厅、陨石博览馆、观星台、角砾岩展览馆等。 |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 |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沈阳理工大学是一所拥有光荣革命传统、国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武器类专业的高等院校。2006年11月,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兵工学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彰显兵工精神,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学校对原装备工程学院兵器陈列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充实和建设。2007年5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陈列馆正式落成并对校内外开放,并于2008年3月,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我国著名运载火箭专家、两院院士谢光选先生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2009年4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先后被正式批准成为“沈阳市科普基地”和“辽宁省科普基地”,2009年12月,被中国科协命名成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1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2013年5月被沈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兵器博物馆下设隶属于辽宁省兵工学会的兵器研究会, 定期开展兵工、军事知识专题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兵器科学学术交流平台。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坐落在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中路6号,即沈阳理工大学院内,由室内展馆和室外兵器广场两部分组成,室内展教面积约4000平方米,兵器广场展教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室内展馆主要展示各类常规武器弹药、引信、军事器材和模型;兵器广场主要展示坦克、火炮、导弹、飞机等大型武器装备。全馆现有各类展品共计930余种、2250余件。 兵器博物馆室内展馆分为前言展示区、陆海空及轻武器展示区、炮弹及导弹展示区、火箭弹及工程兵装备展示区、引信展示区、大型导弹及航天展区、兵工史图片展区七个部分。展区利用大量详实的图片、实物及模型,运用多媒体及声、光、电技术展示了现代战争的场景,全面介绍了现代兵器的种类、性能、原理和相关知识。 建馆以来,兵器博物馆不断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能,拓展服务领域,发挥育人功能,大力弘扬兵工精神,现已发展成为集中体现我国国防工业和军事建设成就的“历史窗口”,成为一个集科普宣传、国防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是沈阳理工大学最亮丽的名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特别是受到了青少年学生的赞誉。 兵器博物馆坚持“立足辽宁、服务国防”的工作原则,发扬“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调整充实陈列内容,强化现代化展示手段,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为把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建设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博物馆而不懈地奋斗。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平中路6号沈阳理工大学内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387路公交可达。 |
沈阳蓬瀛阁 | 蓬瀛宫坐落在辽宁沈阳南塔街,俗称坤道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处坤元道场,总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现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蓬瀛宫前身为沈河区风雨坛街热闹路的关岳庙。根据关岳庙碑记记载,关岳庙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创建,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 蓬瀛宫其前身为关岳庙,根据关岳庙碑记记载,关岳庙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创建。 1910年前后,张作霖、吴俊升拨出100垧军马牧地,供养关岳庙。 关岳庙每年六月间依古礼祭祀,浩大隆重,官方、士绅、商贾代表人物届时前来参加祭祀典礼,连年如此,热闹非凡,热闹路由此而来。“九一八”事变以后,才终止祭祀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岳庙更名为坤道院。文革期间,遭到毁坏,其基址,乃坤元女冠炼养之所。惜毁于十年浩劫。其基址亦被城市建设占用殆尽。八十年代初,落实宗教政策,乾坤两道悉皆集居于小西门之太清宫,有悖道教规范;是故政府择南塔公园之西侧,划拨土地三亩,兴建坤道院,取名蓬瀛宫。1994年,岁在甲戌之暮秋,奠基动工。历时三年,于1997年,岁在丁丑之仲秋工程告竣。其正殿为歇山楼阁式仿古建筑,纵跨三间;进深两间,凡三层计18间。两厢单房,两层凡20间,山门三间,斋堂,经堂,客堂各5间。连同配殿,门房在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旋又彩塑诸神之法身,添置鼎炉供器,及楹联、匾额,各项设施一应俱全,总耗资280万元之巨。悉蒙政府之大力支持,太清宫之鼎力资助,十方信众之集资而成。1997年,岁在丁丑10月15日,集十方道俗数万众,举行神像开光法会,暨首任监院升座典仪。 1997年10月15日,可谓法雨慈云。届时,十方信众万余人云集坛宇,共瞻吉祥法会。此日,天空阴云密布,细雨霏霏,十方道俗人等忧虑忡忡。 诚信感格,机缘得现。香火日趋兴盛,蓬瀛宫黄冠坤众,虔心护持坛场,清静身心,阐扬道法,感化十方信众,爱国守法。感应坛越宏发心愿,捐资150余万元,扩建蓬瀛道院,增建圆通宝殿进深3间,纵跨5间,计15间。藏经楼、单房、客堂三层,计50间。蓬瀛宫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可谓万善同归,终成创造之大举。至此,千秋功业,一朝宏开。夫蓬瀛宫者,仙家福地,玄羽之乡也。旋又楼台殿宇,绚丽辉映,俨如仙阙之巍峨,琼琳之壮观,世外之清幽,华苑之和畅。诚可仙真圣哲以奉祀,玄裔羽客以修身,仙脉续衍,丕振宗风,彰大道之奥旨,演三宝之玄范,宣圣教而护国统,责无旁贷,扬道义而正世风,人各同心。 |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是辽宁省科协直属事业单位,是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2011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2013年7月主体建筑竣工,2014年6月进入季节性试运行,2015年4月29日正式开馆。 (一)建筑规模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9号,占地面积为69100㎡,总建筑面积102508㎡,地下部分建筑面积为23691㎡,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78817㎡。主体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局部六层,建筑总高度31.9 m。 (二)功能设置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馆。 1.科普教育功能。是科技馆的核心功能,由常设展览、科普特效影院、培训实验等项目组成。 (1)常设展览由儿童科学乐园、探索发现、创造实践、工业摇篮、科技生活五大展厅及公共空间展示区组成,展示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命科学、安全避险、航空航天技术、交通、军工、计算机电子技术、信息网络、环境科学、新型材料、辽宁工业产业等多项学科领域。共有展品760余件,95%以上展品可参与互动,为观众营造、再现科技实践的学习情境,在操作体验中走进科学。 (2)科普特效影院设有巨幕、球幕、4D、动感飞行四种影院,另设一个梦幻剧场,均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利用特效科技手段演示科普文化知识,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各类影视特效刺激,领略人与自然之美。 (3)按照“家、师、匠”的理念,设置了化学、物理、数学、机床、电工、机器人、食品科学等13间实验室及1间多功能教室,涵盖了基础科学、生活科学及前沿科学三类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能力和认知能力,使之成为学校实验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2.科技交流功能。设置了科普报告厅、多功能厅、视频、专家等不同规模的会议室10间。通过举办学术交流、论坛和报告,宣传交流前沿科技成果和学科理念;通过举办科普讲堂和科技培训,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公众对科技的需求。 3.休闲旅游功能。公共空间宽敞明亮、服务设施齐全,方便观众集散与流通,体现人性化和现代化,按照5A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为公众提供一个室内外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俱佳的科普、休闲场所。 |
沈阳中华寺 | 沈阳中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华寺景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中华寺村与抚顺县拉古乡刘山村拉古河畔,横跨沈抚两市,距抚顺市区大约20公里。中华寺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原名灵山寺。 中华寺始建于盛唐,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唐朝宰相魏征夜观天象,看到东土龙脉灵山山脉,唐太宗李世民惟恐其威胁大唐江山,于是督建了闻名天下的灵山寺。蛟龙被镇,两位龙子却侥幸逃脱,头顶中华二字,化身蟒仙现身灵山,一为守护被镇龙王,一为佑护一方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清朝时,回乡祭祖的康熙帝闻听唐朝灵山寺镇蛟龙的故事,亲来灵山许下一统天下、太平盛世之心愿。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之乱的康熙帝得尝夙愿后回寺还愿,为感谢二蟒相助,遂扩建灵山寺,将灵山寺更名为中华寺。 可惜的是,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梵刹,在文革时期惨遭毁坏,致使古寺顷屺、钟鼓绝音数十载。2000年重修中华寺。复建后的中华寺由著名的同济大学设计,占地1800亩,整个建筑采用唐朝建筑风格,佛道一体,气势恢弘,雄伟壮观。 现在的中华寺风景区由中华寺、万寿宫、念佛堂、讲经堂、高僧塔院、中华万佛塔以及神奇的观音洞、蟒仙洞等自然景观组成。 东北佛教文化中心之一的中华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伽蓝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钟鼓楼七大佛教圣殿。殿内壁画色彩艳丽,造像细腻逼真,典故传说扑面而来,不用文字叙述亦可读出端倪。 万佛塔为中华寺主要建筑之一,塔身高38米,共分上下五层,殿内供奉东西南北中五尊镏金大佛。宝殿落成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修行礼拜场所之一。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中华寺村 乘车线路:在南塔长途客运站乘早07:30分的班车可达。 |
沈阳向阳寺 | 沈阳向阳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向阳寺为明代万历年间兴建,坐落于棋盘山北麓的秀水湖畔。根据碑文及相关史料记载,向阳寺原名“龙泉寺”,兴盛于清朝,原寺占地面积数百亩,依山而建,共有上下两层殿堂,上层供奉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其他菩萨塑像,殿堂内全部是彩色壁画;下层殿内供奉的是四大天王,殿门上方刻有“双峰秀水”四字的门匾。在殿南面有一砖砌宝塔一座,闭关房数间。 向阳寺在清朝初期,当时方丈和尚是一得道高僧。清太祖努尔哈赤听说向阳寺有高僧主持,能知过去通未来,便在将要入主中原之前,专程前来拜访并请和尚开示、指点前途。清太祖努尔哈赤闻即信受、毛塞顿开,增加通领中原的信心,由此一举夺取天下,建立大清王朝。向阳寺因此盛名远播,而进入辉煌时代。 近三百年来,中国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时起时落,可谓是一个多变的国家。自古有“国强则教强,国衰则教败”,向阳寺也不例外,经过三百余年风风雨雨的洗礼,见证了佛教在这片土地上兴衰。向阳寺最后一次毁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在1995年经沈阳市政府批准异地重建,才从原址迁移到棋盘山南麓的秀湖之滨,随山势而建有:山门殿;左右山坡上分别是钟、鼓二楼;中间甬道的一侧是古老的向阳泉,其水冬暖夏凉,味道甘甜,是一座没有污染的矿泉水井;拾阶而上的是天王殿;其后是大雄宝殿;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左、右侧分别是观音殿和地藏殿,中间是数十柱苍天古松,更进一层显示山中藏古寺的韵味;在大雄宝殿后面正在施工建设一座多功能、现代化的藏经楼。 从棋盘山有南往北看,向阳寺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从北面往南,尤其从秀湖北岸往南岸看,秀水倒映,苍松环抱,美不胜收,寺院与山水之间仿佛就是一幅出自那位山水画大师的作品。 |
石台子山城 | 石台子山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台子山城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区东北35公里辉山风景区内的棋盘山水库北岸,北邻铁岭,东南与抚顺相望。 山城借助山体自然形势人工修筑而成,为一座闭合式的石垒山城,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周长1384.1米,环城墙体一周共设有10座马面,4个城门。山势西高东低,南宽北窄,四角相对较高。在山势较缓和要害之处筑有敌台,城门与排水涵洞设在东南和西北谷口或低凹处,城内平缓的南北台地处构筑居址,巨大的蓄水池设在两峰之间的山谷间,并在城内的西南峰设便于瞭望和指挥的“瞭望台”。 山城墙体断面呈梯状,内外墙面为形状规整的楔形石块砌筑,墙面里为棱形的插石。里墙一周均有夯土护坡向城内缓延,个别处尚有护坡石。墙体自下而上有一定程度的内收,墙体底宽6~7米不等,顶残宽5.6米,残高最高处3.9米。10座马面之间相距约60米,马面皆为方形或近长方形。4个城门分别设筑在东、南、西、北四面,且门下皆有城内向外排水系统。在南门西侧还发现一大涵洞,洞口两侧用较大的条石砌筑,高1.02米,宽0.80米。 城址内有房址、灰坑,房址皆为石砌,灰坑形状各异,圆形居多,另有椭圆形及不规则长方形等。出土遗物有陶器、铁器、铜器、骨器和钱币等。 墓葬区位于山城外西北方向,共清理墓葬50余座,均为高句丽晚期的封土石室墓。根据墓室平面形状,分为铲形、刀把形、梯形和长方形。 石台子山城规模不大,但保存较好,结构严谨,筑城石料加工精细,砌筑规整,防御设施完备,是目前国内已发掘的诸多高句丽山城中晚期山城的杰出代表。 2006年5月,石台子山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神农科技观光园 | 神农科技观光园是我国首家从美国引进世界珍奇农作物及植物品种,在美国迪士尼农业奇观园技术顾问的设计指导下进行种植,全部采用现代化无土栽培技术培育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园内汇集世界各地珍奇作物100多个品种,有产自非洲的椰子、菠萝、木瓜、香蕉等;有可以长到1200斤的巨型南瓜、葫芦、丝瓜;有年产500至1000斤的番茄树、黄瓜树、青椒树等;还有珍奇的太空作物;还包括展示未来农业的立体栽培植物。 园区内你不仅能观看到先进的无土栽培设施及相关工艺的生产全过程,同时还可饱览世界各地奇特的农作物。 番茄种植区,园中的株株番茄树生出的枝叶被上空的铁架托起,每一株都占据了一大片空间。它高2.3米,直径12米,覆盖面积达到100多平方米。普通的番茄作物每株一年只能结一次果实,仅有几斤的收成。而神农科技观光园引进的番茄树一年四季不断结果,每株年产量1000斤以上。 除番茄树外,还有黄瓜树和茄子树。黄瓜树结出的黄瓜顶花但不带刺,是一种水果黄瓜。茄子树所产的茄子比架上的茄子更大,每只可重达500到1000克,而且结果率更高。 走进大田农作物区,看到一种高大的植物是棉花树,这是国内生长最高的棉花。与棉花相映成趣的是矮生向日葵,是国内最矮的向日葵,最高只能长到60至70厘米,一般播种后50到55天可开花。 除此之外,花果观赏区还有西番莲、四季海棠、彩叶草、薰衣草和旅人蕉、紫竹等珍稀植物供人观赏。可食花卉立体栽培区,花色艳丽,立体栽培的视觉效果清晰,是时尚家居装饰的新选择。 |
东陵红树莓 | 树莓,一种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拥有“果中黄金”、“水果皇帝”的美誉,是国际市场上的“宠儿”。在沈阳市东陵区,小小树莓担负起了助农增收的重任,难怪在1月5日召开的东陵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树莓”二字屡屡出现在区政府的工作报告之中。从2003年在东陵区扎根至今,树莓产业已经在该区成了气候:2009年,祝家农业经济区建成5个千亩树莓高效种植示范村,新增树莓种植面积1.3万亩,惠及4个乡街、9000余农户,亩均纯收益达5000元以上。目前,东陵区树莓生产规模为5.5万亩。 东陵红树莓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祝家街道、深井子街道、李相街道、王滨沟乡4个街道乡现辖行政区域。 沈阳市东陵区凭借东南山区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种质资源开发、科技培训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2010年树莓产量达到5000吨。树莓种植迅速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产业,并且树立了产业品牌、产生了品牌效应。2010年7月,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了首届国际树莓节,期间举办了国际树莓产业高峰论坛、树莓产业基地参观考察、重点项目推介及经贸洽谈、树莓主题生态游等活动。2010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受理了东陵红树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 日前,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了解到,“东陵红树莓”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已经正式获准,成为沈阳首个地理标志商标,辽宁省第23个地理标志商标,将进一步凸显东陵区红树莓品牌效应。 |
老边饺子 | 老边饺子是沈阳著名小吃。由边福于1828年从河北省传入沈阳。将绞碎的猪肉煸炒后,用鸡汤或骨头汤煨制,做成蒸饺。老边饺子选料精,用料广泛,品种多,味道好。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60多年历史。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间府任邱县边家庄,有位叫边福的来沈阳谋生,在小津桥搭上马架房,立号边家饺子馆。虽然门面简陋,但由于精心制作,风味独特,并以水煸馅蒸饺闻名遐迩,深受人们欢迎。边家饺子因为肉馅是煸过的,所以叫煸馅饺子,但由于主人姓边,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老边饺子先后在沈阳开三家分号,由边氏后裔——边跃、边义、边霖弟兄三人分别经营。由于业务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改进,老边饺子已发展成为一个设备完善,分工精细的专业饺子馆。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调馅: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水灵,增加鲜味。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的菜馅。 剂皮和制,也独具一格。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除蒸煮外,还可烘烤、煎炸。 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因此,凡远近来沈客人,都愿品尝。1964年邓小平同志到沈阳视察时,品尝过边霖包的饺子,吃后非常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1981年夏天,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侯宝林亲临品堂老边饺子,吃得兴致勃勃,称赞不已,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
马烧麦 | 马烧麦原称马家烧麦,是沈阳市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由马春创制于1796年。用开水烫面,大米粉作扑粉。选用腰窝、紫盖、三叉三个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馅,加调料用清水浸煨,拢皮捏馅时留大缨。有皮亮、筋道、馅松、醇香等特点。 马家烧麦,是沈阳地区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马春之子马广元在小西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马家烧麦馆,此后营业繁忙,远近闻名。后几经变迁,1961年才最后坐落在小北门里,即现在的马家烧麦馆,由马氏后裔第五代的马继廷担任技术指导。 马家烧麦的独到之处 :用开水烫面,柔软筋道,用大米粉做补面,松散不粘,选用牛的三叉、紫盖、腰窝油等三个部位做馅,鲜嫩醇香。制馅要求严格,须将牛肉剔净筋膜然后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调料拌匀不搅,呈稀疏状的“伤水馅”,拢包时不留大缨,形如木鱼,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