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沈阳 >> 辽中区 >> 养士堡镇

养士堡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蒲河国家湿地公园

蒲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蒲河廊道辽中段中下游,北起近海绿洲,南至蒲河沿码头,总覆盖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属内陆湿地,由河流型湿地、沼泽型湿地和人工湿地三种类型构成。这里桃红柳绿、绿草依依、水鸟嬉戏、河水涟漪,犹如一条七彩飘带舞动萦绕;这里水生植物种类繁多、绿树成荫错落有致、绚烂繁花迷离醉人、湿地景观纵横交错、游鱼和谐共生、禽鸟繁衍栖息,恰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这里景致绝美、文化气息浓郁,最具“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杨柳八千株”的旖旎风光,仿佛人间的仙境、鸟类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沈西后花园”。2012年,辽中蒲河湿地公园正式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每年一度的“中国·沈阳湿地旅游文化节”更是为北国水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赏万顷蒲河湿地、游百里水韵长廊”的独特韵味在广袤大地上唱响,成为体验自然之旅、生态之旅、人文之旅的绝佳去处。  辽中镇  辽中镇位于距沈阳70公里处辽中县中部,地处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镇辖一个经济开发区、14个行政村、4个街道办事处、20个社区。2005年末总人口15万。城内人口12万。幅员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万亩,农业人口平均占地3.35亩。   辽中镇在19世纪时仍为一个部落,屯名为阿司牛录。清光绪23年(1906年)…… 详细++

沈阳永吉寺

沈阳永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永吉寺地处辽中蒲河蒲东开发区,距沈城约50公里,西临蒲河并靠东环路,北邻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铁路,邻沈辽路,交通十分便利。永吉寺曾经为东北之大丛林,僧逾千众,法鼓长鸣,香火鼎盛,四方膜拜不计其数,并有几代祖师住持道场。2000年经辽宁省和沈阳市两级政府批准重修。聘请觉海法师为永吉寺住持,至2004年已集资约1千万元建成古朴典雅的山门,巍峨宏丽可容纳千人之数大雄宝殿。三千多平方米的云水堂,一千多平方米的僧僚,观音殿和地藏殿也全部完工。  辽中永吉寺原址位于辽中北斗,几何时,鼓长鸣,火鼎盛,方膜拜不计其数,吉寺原为虔诚的一位江西巡府发心建成,经几代祖师大德苦心经营,为十方丛林。至清朝末年期(光绪庚子公元1900年)沙俄入境,战火连烟,吉寺毁于兵焚战事,士仁者每至于此,梁残垣,石立柱,目叹息,惜可哉!  欣逢盛世,国运昌盛,据宗教万事政策和辽中县原庙址,从城建需要及满足广大佛教徒的迫切需要,2000年1月由辽宁省政府宗教局批复重修永吉寺,且永吉寺的重建更有许多动从传说。5年辽中蒲河大水泛滥人民生命财产危在旦夕,忽有信士高瑞霞冒雨赶至蒲河告之于众,女示梦,可修寺安神,可退水转安.众人纷纷发愿祈祷,至午夜,大雨即停,河大水退至安全界位,人万感称奇。许因缘所至,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高居士和广大佛徒游说下,终于在2000年1月批准重建。  2000年原规划永吉寺重建于蒲河岛中心,并对蒲河岛的扩大,后经相关部门和水利部门的权威论证,在河心岛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和损失,因此永吉寺的修建搁置2年多,2002年经省佛协、市佛协推举觉海法师负责重修永吉寺。觉海法师到辽中后经多方考查和研究,经县各部门同意决定自筹资金购买蒲河开发区土地50亩兴建寺院。在此期间得到辽东铸造厂厂长于雅贤居士鼎力相助。从购买土地到破土动工,辽东铸造厂厂长于雅贤居士到全厂员工都夜以继日,人力物力无不支持,使得永吉寺的开山重建打下一个良好基础。佛法讲因缘、说契机、万法法因缘起,永吉寺的建成也是诸大因缘结集而成,是善缘;是造福;是功德;是善举;是千秋功德;德被子孙,也为辽中历史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永吉寺依照祖德古训“冬参夏学”和“信为一切功德”的理念,定期举行各种佛期讲经活动,坚持每天早晚功课,坚持每月佛七活动,制定每月法务活动,以道风和学风来赢取广大信徒的任可和护持。经常组织全寺僧众学习佛教文化知识,积极鼓励僧人报考佛教院校,永吉寺现有五位僧人在全国各大佛教院校就读,让他们了解佛教当下急需道风正,学识高,能力强的全面僧才。经常礼请大德法师给广大信教徒开示佛法和讲经活动,让广大信徒明白信佛不只是烧香拜佛、求财拜寿,而是要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把佛法生活化,而不是神秘化。还发放和编印各种佛教经典书籍,使大众远离迷信,反对邪知邪见,树立正确的佛教信仰观。通过一系列不间断的学习和宣传,激发广大僧众和佛教信徒的学习热情,重塑了信仰价值观,也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广大信徒的信仰素质,受到良好的效果和好评。  完善寺院建设、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中永吉寺是2002年才开始修建的,永吉寺的起点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永吉寺在觉海法师带领下,坚守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的一句话“有佛法就有办法”的大愿精神,硬是在茺芜的沙丘地开垦出一片佛教绿洲,在三宝慈光的感召下,十方信众慷慨解襄,远到北京、大庆、长春、沈阳等地信众都来寺护法,近几年来本着以寺养寺的原则,我寺在政策允许下,开展正常的法务活动,通过发展寺院经济来源,如大型开光、水陆法会以及流通处佛寺活动等,使永吉寺在短短几年内先后建成大雄宝殿、山门、香光堂、若居、念佛堂、观音殿、地藏殿等建筑,募化资金达2千多万元。寺院里的佛像历来是广大信徒的神圣之尊,本着从艺术和信仰的角度永吉寺所有佛像在塑像工艺和造料质量都严格把关,如法如律,现在永吉寺各个殿堂之全像可谓金像巍巍,清静庄严。永吉寺从没有一根一草的荒费地到郁郁葱葱的庄严寺院,真是来之不易,所以在修建每一个殿堂、增添每一件设施,永吉寺都精打细算,有效管理。在建庙之初,永吉寺就制定初步财务制度,每一笔收支都要有收支凭证和负责人签字,日清月结。杜绝一切漏洞。根据本寺的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共住规约》、《客堂规约》、《财务制度》、《安全制度》等,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派二位常住财务管理僧人学习《非营业性财会制度》,所以永吉寺从建庙之初到现在一直采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人,从而规范了寺院的各项资金收支情况和责任管理,也深知这是寺院生命生存的根本。受到信教群众和政府的一致好评。  2005年,永吉寺举行全寺开光活动,当然永吉寺占地面积大殿堂多,但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不仅是永吉寺的第一 永吉寺次,在辽中地区也首次,所以永吉寺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提前半年就准备工作。在县政府领导下,成立开光领导小组,从接待、法务活动、安全保卫等细致分工,形成一个活动网络,不留一个死角,开光活动当天参加的人数达10万人之多。由于对开光工作精心准备,整个法会井然有序,如理如法。同时通过此次开光活动,不仅扩大永吉寺的知名度,还为以后举办类似大型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安僧才能办道”本着这一理念,永吉寺采用现代与传统结合方式,增添现代的斋堂设施和现代智能化锅炉取暖设备,各楼层冲水、卫生间、洗浴等一系列现代设施,为常住近60人的僧人和工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全寺僧众把永吉寺真正当作自己的“家”。  由于永吉寺地处荒沙地,大风一刮黄沙满天飞,而且植物也难生长,为此,永吉寺积极争取县各有关部门来支持永吉寺绿化,发动广大信徒捐献树苗、花卉共同庄严这片净土,永吉寺先后在外地买土近5万立方米来改变沙质土壤,现如今永吉寺绿树成荫,应有尽有,永吉寺的果瓜、菜地已基本能够供应僧众的生活需要。来寺参拜的信徒和游客无不感受到永吉寺道场的清净庄严。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蒲河蒲东开发区  乘车线路:沈阳可乘开往辽中的班车,再转乘小巴或出租可达。  自驾线路:从沈阳出发上京哈高速,行至辽中县可达。

沈阳珍珠湖

沈阳珍珠湖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珍珠湖位于蒲河辽中段北部,距沈阳城区31公里,距辽中县城25公里。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珍珠女,名叫塔娜,她同当地小伙子阿克孜相爱结婚,却遭到了女巫儿子山崽的嫉恨。天降灾难,女巫诬陷罪魁祸首是阿克孜,鼓动民众杀掉阿克孜祭神。塔娜为了心爱的人,不惜洒血表清白,她流的血形成了一个满是珍珠的湖泊,后世为了纪念塔娜,取名为“珍珠湖”。  珍珠湖湖面面积2.5万亩,平均水深4米,湖中有绿岛7处,状若七星。珍珠湖生态良好,湖心七岛青松翠柏奇花不谢,沿岸滩涂香蒲秀苇芳草连天;林中野兔山狸,树上百鸟争鸣,水中蚌丰鱼肥;千亩荷花菱藕飘香,万亩蒲草浩荡迷离,百余种飞禽栖戏其间,旅游资源丰富,景色优美怡人。景区建有赏荷亭、水榭长廊、观鸟台、栈桥泊渡、蒲丛林樾、曲径香荷、望渚思夫、鸟栖汀洲等景观点。珍珠湖集生态、自然、秀美于一身,是母城沈阳的西部天然氧吧和自然生态防护带,是未来沈阳的“西溪湿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信息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网

花溪地休闲农业体验园

  花溪地休闲农业体验园,是由沈阳花溪地温泉度假庄园有限公司和沈阳神舟腾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兴建的。经营面积305亩,是集生态观光农业、温泉旅游、养生居住、休闲商务、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性质的大型项目。体验园内设有:温泉游泳池、多功能儿童戏水乐园、天然氧吧百花园、绿色水果蔬菜采摘园等,是集超大的温泉游泳池、多功能儿童戏水乐园、天然氧吧百花园、绿色水果青菜采摘园、健康养生足道、舒适经济客房、口味正宗农家菜与商务会议洽谈为一体的温泉休闲庄园。庄园分3个功能区:温泉沐浴区、农业观光园及水上乐园。体验园内种植了南方热带珍稀植物20余种,打造了一个让北方游客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南方植物的热带雨林。体验园常年向游客提供无公害、绿色新鲜蔬菜和新奇水果,游客可随时亲身体验采摘的喜悦。体验园内有标准客房、农家小炕等30多个房间,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住宿需求。在这里还可以亲身体验到品味正宗农家菜与享受商务会议洽谈完美结合的优质服务。在体验园里,广大游客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领略到乡村文化,感受到乡村气息,同时对孩子们达到农业科普教育的效果。    信息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网

沈阳世外桃源渡假村

  世外桃源位于沈阳西城区,高花高速路口西,距沈阳20公里车程15分钟,属于辽宁省重点打造的东有棋盘山稀有珍珠湖,东山西湖格局的旅游度假区——珍珠水城的东南门户位置,是最早启动的落地项目。  世外桃源是一个沈阳少有的温泉入户,买房增农场,集温泉养,田园耕种,休闲旅游度假村为一体的大型房地产综合项目。产品极惧特色,墅景洋房,星级管家式物业服务,产权酒店,商业街,品牌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齐全。 世外桃源打造的是一个温泉入户的度假村项目,独立温泉井专供本项目使用。整个项目占地110万平,分为小镇建筑区和与之配套的度假村区(即温泉养生区,神态农业区,天然湖区) 。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京沈高速公路高花服务区出口西侧(近铁西区边)  乘车线路:在沈阳乘168南北线联运支线, 在上木站下车可达。  自驾线路:从沈阳出发上沈吉高速行驶8.8公里,在满堂河大桥下高速,左转行驶森林路行驶4.3公里可达。

近海之星游乐园

  近海之星游乐园坐落于美丽的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与湿地码头隔河相望,与辽中新老城区相毗邻,距京沈高速公路辽0口1.5公里,距本辽辽高速公路辽中(南)出口5公里,园区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是一处集休闲、游玩、娱乐、体验和观光等于一体的大型游乐场所。该园已经或即将引进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大中小型游乐设备30余种,其中包括:惊险刺激的海盗船、摇头飞椅、激流勇进、松林飞鼠、花果山漂流、豪华转马等;老少皆宜的观览车、碰碰车、UFO脚踏车、水上大世界等;同时,开心城堡、金色童年、海豚戏水、迷你穿梭、小火车等也都极具参与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乘坐高空摩天轮还可以饱览湿地美景和辽中怡人风光。    信息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网

方拓展培训中心

  方拓展培训中心  位于辽中镇小邦牛村,距辽中县城10公里,与蒲河满清神韵景点仅1公里。在此,您可体验到水上求生,野外定向,露营远足,登山攀岩,伞翼滑翔等拓展培训项目。  培训期间,还可以品味自助烧烤、东北农家菜等当地美食,举行篝火晚会,为培训结束后增添欢乐气氛。    信息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网

辽中玫瑰

     辽中种植玫瑰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由于辽中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特别是因辽河形成的独特小气候,光照充足,空气湿润,造就了玫瑰优势生长的自然条件。   辽中玫瑰已经形成了种苗繁育有中心,栽植有基地、生产有标准、产品有品牌、技术有专家、生产资料统供、服务有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销售有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闻名全国的辽中玫瑰栽植基地。全县有5000余户花农栽植辽中玫瑰,面积2万多亩,年生产玫瑰鲜切花4.6亿枝,产值3.7亿元。   目前,辽宁省和沈阳市已经在花卉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辽中县为“玫瑰”鲜切花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特别是在富美莱花卉市场的拉动下,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产地范围。   辽中玫瑰产地范围为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1.红色系:黑玫瑰、红玫瑰、卡罗拉、红鹤等。   2.彩色系:索菲亚、贝拉米、黄金时代等。   二、立地条件   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层厚度≥60厘米,pH值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采用扦插繁殖。   2.栽植:   (1)栽植时间:4月中旬至5月上旬。   (2)栽植密度:每公顷定植株数≤72000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每年施用腐熟有机肥≥45吨。   4.修剪管理:每株保留切花主枝≤5枝,饱满的营养枝5至6枝,株型高度50至60厘米。   5.采收:花蕾初开或半开时分批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花苞大而饱满;花瓣质硬,花色鲜艳。   2.理化指标:红色系花枝长度≥50厘米;彩色系≥40厘米。花朵直径为≥10cm。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辽中葡萄

  辽中葡萄是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的特产。辽中葡萄无核、天然紫红色、果肉黄绿色硬脆皮薄而多汁、酸甜味美,有浓郁的玫瑰香味。辽中葡萄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辽中葡萄” 无核、天然紫红色、果肉黄绿色硬脆皮薄而多汁、酸甜味美,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有滋阴补血、强健筋骨、补虚健胃、滋肾养肝之功效,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妊娠贫血、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病、浮肿等有疗效,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而成为果中珍品。   形成渊源   葡萄原产西亚,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经丝绸之路带入中国,在辽中境内栽植有200多年历史。为了改良我县葡萄栽培品种,培育出适合我县特殊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生长,且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葡萄品种,于1982年,辽中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了玫瑰香、京亚等五个葡萄的品种,这些品种培育成功后,农民开始大面积栽培,到2000年,葡萄产量已达1.5万吨,所产葡萄远销全国各地。   栽培规模及产业形成   日前,“辽中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0.5万亩,年产量1万吨,产值0.5亿元。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葡萄栽培协会,建立了“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栽培户+技术(标准)+市场”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2008年,辽中县被沈阳市政府确定为果蔬经济区。为了加快“辽中葡萄”产业化步伐,我县在栽培土地调整、种苗补贴、金融贷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短短几年就形成了“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县财政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辽中葡萄”种苗繁育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加强了与沈阳农大和省市林科院、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对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辽中葡萄”特色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前景   “辽中葡萄”参加了中国沈阳国际农博会、上海绿博会、西安杨陵农博会、满洲里经贸洽谈会和每年举办中秋辽中葡萄品尝、采摘节、有关媒体集中宣传报道等形式,加大“辽中葡萄”的宣传力度。并在满洲里建立了对俄贸易办事处和农产品包装厂,与满洲里诚林贸易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每年出口2000多吨。   辽中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辽中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辽中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辽中葡萄   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辽中县人民政府关于辽中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区划定意见的函》,辽中政〔2013〕78号   辽中县农业技术规范:DB210122/T03-2012《辽中葡萄》

辽中大米

  辽中大米是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的特产。辽中大米米粒晶莹透明,煮成的饭,香、软、弹、滑,丰富的营养和优质的口感使其成为稻米中的佼佼者,是国内公认的好米。辽中大米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辽中大米”米粒呈椭圆形,粒长4.7mm,籽粒长宽比1.7,有自然稻香味,米粒清洁、晶滢透明、光滑,呈乳白色,手摸有凉爽感。大米蒸煮时,米饭浓香持久,饭粒完整柔软油润。米饭冷后不硬且有黏性。外观晶莹透明,大米成熟度好,糯性大,含有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形成渊源   “辽中大米”历史悠久。于20世纪初落户辽中,已有100多年历史,现已遍布全境。因为我县特有的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和纬度关系,辽中的大米为一季大米,“每年产出一次的频率,使其更好汇集了阳光和土壤的精华,米粒晶滢透明,煮成的饭,香、软、弹、滑,丰富的营养和优质的口感,成为稻米中的佼佼者,是国内公认的好米”。   生产情况   近年来,辽中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传承传统种植技术的同时,在品种选育、育苗、栽培等进行科技创新,保证了“辽中大米”独有的品质。根据市场需求,提升“辽中大米”的知名度,通过展会、推介会和有关媒体集中宣传报道等形式,加大“辽中大米”的宣传力度,使“辽中大米”成为稻米业界的知名品牌。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协会,稻米加工企业,实行了“专业合作社(协会、加工企业)+基地+农户+技术(标准)+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截止目前,全县水稻栽植面积发展到60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3%,年产优质水稻43.5万吨。   产品荣誉   “辽中大米”久负盛名,借其美誉辽中县先后被授予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优质粳稻主产区”。实施了“国家优质粳稻项目主产区示范工程”,“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示范工程”,“部、省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项目。并注册了“ 实在人”、“龙聘”、“蜜阳”等商标,“辽中大米”被更多的消费者高度认可。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辽中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辽中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辽中县人民政府关于辽中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区划定意见的函》,辽中政〔2013〕84号   辽中县农业技术规范:DB210122/T02-2012《辽中大米》

辽中鲫鱼

  辽中鲫鱼原产于辽中县境内的辽河、蒲河等自然水域。经辽中县水产科技人员人工繁殖后,辽中鲫鱼的产业化养殖获得了巨大成功。辽中鲫鱼体型长,体厚而高,头短小,背部呈深灰黑色,腹部灰色。因其肉质细嫩,片片呈蒜瓣状,肉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益于产妇哺乳和伤愈,且具有健胃益中之滋补作用,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辽中鲫鱼,现已游出国门,上了国际餐桌。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辽中鲫鱼   国家公告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第174号   保护范围: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都说辽中风光美绿水青山鲤鱼肥   提起水城,人们就会想到那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乌镇。在传统观念里,北方与水的关系要远得多。其实不然。在辽宁版图的中央,有着“东北第一国家生态县”美誉的辽中,坐拥4河穿境而过,丰富灵动的水资源滋润着这片黑土,孕育出多彩多姿的人文和品质优异的物产。   辽中鲫鱼在我国的东北偶有养殖,但以辽中生产的鲫鱼品质最优。辽中鲫鱼原产于辽中县境内的辽河、蒲河等自然水域,是辽中县水产科技人员从当地野生鲫鱼中选育出的优良养殖新品种。因为辽中县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自然水资源条件及独特的生产管理技术,非常适宜辽中鲫鱼的养殖。辽中鲫鱼分布很广,全县下辖的17个镇,区域面积1470平方千米,均有辽中鲫鱼养殖,现有养殖面积5万亩 ,产鱼6万吨。形成了闻名全国的“辽中鲫鱼养殖生产基地”。   文化背景   昔日贡品献皇帝曾为百姓救命鱼   鲫鱼古时亦称“鲋鱼”,据《本草纲目》记载:“鲫鱼旅行,以相即也,故谓之鲫。以相附也,故谓之鲋。”据《辽中县志》记载,辽中县境内自然水域盛产鲫鱼,个体大,体高背厚,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因辽中县各水体普遍养殖,得名“辽中鲫鱼”。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定都盛京(今沈阳),由于喜食辽中产的鲫鱼,将其列为贡品,并把驻扎在盛京的镶黄旗一部分调往蒲河岸边,为朝廷捕鱼,每天将新捕到的鲫鱼快马沿驿道疾驰,送往盛京城,为皇宫宴上佳肴。这部分镶黄旗后来定居现在的刘二堡镇,取名“蒲河满族村”,此村名一直沿用至今。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不战而得8座城池,很快兵临宁远城下。明朝宁远城守将袁崇焕拒绝努尔哈赤的招降,亲率兵民顽强守城,他们在宁远城上架设了红衣大炮。后金军队的攻城行动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严重受挫。由于对明军的新式火器毫无精神准备,宁远城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在攻城的第3日,努尔哈赤受伤,后金军队便撤兵而去。努尔哈赤被红衣大炮击伤后,乘船沿浑河回盛京的途中,每餐必有辽中鲫鱼呈上,以补养身体。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辽中境内的辽河、浑河、蒲河、坑塘、湖泊,鲫鱼之多历史罕见,捕之不尽,捞之不竭,救了很多人的命,被老百姓誉为“救命鱼”。   文化积淀   辽中河多鲫鱼多随时捞来就下锅   中国的汉字最早的甲骨文上就有鱼字,为象形字,图是鱼的形状,有鱼头、鱼尾,还有鱼的脊椎和鱼刺。这说明,古代先民们就开始捕鱼、吃鱼。   在辽中民间,流传着“辽河套,养鱼多,提起吃鱼不用说,边添汤,边点火,随时捞鱼就下锅”“冬吃鲫鱼夏吃鲤,开胃健脾味道美”的民谣民谚。每逢贵客迎门,餐桌上必有鱼头对着主要客人,意味着对客人高看一眼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先用筷子压着鱼头,众人才可动筷。   辽中县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产业资源,每年举办“辽中鲫鱼捕捞节”活动,吸引了大批客商和旅游者前来洽谈采购和旅游观光。2014年的珍珠湖“辽中鲫鱼捕捞节”,于2月13日在辽宁最大的平原水库珍珠湖隆重举办,捕捞节也邀请到远近闻名的吉林查干湖专业捕捞队伍,这是珍珠湖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大型捕鱼,也是辽中县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大型专业捕捞盛会,当天捕捞鲫鱼及其他鱼类达2.575万千克。“辽中鲫鱼捕捞节”活动,既扩大了辽中鲫鱼的知名度,又丰富了辽中鱼文化的内涵和延伸。   品牌建设   重点发展产业注重品牌保护   “辽中鲫鱼”是辽中县的传统产品,是辽中人的骄傲。辽中县的水产科技人员在辽中鲫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人工饲养、配合饲料的生产和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后,使辽中鲫鱼的人工养殖获得巨大成功。   为了发展辽中地区优良的鲫鱼养殖,省、市、县三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用于辽中鲫鱼养殖基地池塘的标准化改造,水、电、路、渔机配套和辽中鲫鱼良种及育苗中心建设。   在辽中县“十二五”规划中,辽中鲫鱼被确定为主导产业,辽中鲫鱼被沈阳市政府列为“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并给予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明确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发展辽中鲫鱼产业。辽中县聘请院士和专家,成立了特邀院士工作站,把院士工作站建在了庄稼院,建在了池塘边,形成了“院士 + 协会 + 基地 + 养殖户”全新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与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了国内20名高水平的院士、专家组成了专家讲师团,长年深入农村讲学指导,在一线指导农民生产,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了加强对辽中鲫鱼的质量管理,辽中县制定了地方生产标准,针对技术基础、产地环境、品种、产品质量、技术操作规程、检验方法、产品标识、包装技术和贮藏技术等环节,确定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了产品质量。辽中县成立了辽中鲫鱼养殖协会,为农户养殖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发展会员1200余人。该协会由科技人员、流通人员和相关生产者组成,负责对全县鲫鱼养殖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管理服务。   辽中鲫鱼已经形成了苗种繁育有中心、养殖有基地、生产有标准、产品有品牌、技术有专家、生产资料统供、服务有协会和合作社、销售有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闻名全国的辽中鲫鱼养殖生产基地。   知识链接   辽中鲫鱼介绍   辽中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鲫属,为广温、杂食性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在冬季冻封的水下,亦能较好地生活,水温超过30℃时也不影响它的生存。最佳生长水温22~28℃,在此温度范围内,鲫鱼摄食最旺,生长速度最快。生长期5—9月,其中6—8月生长速度最快。   鲫鱼相克的食物有哪些   鲫鱼和花生: 同食会反胃。   鲫鱼和野鸡: 同食会发生生化反应,对人体有害。《本草纲目》记载,鲫鱼甘温性热,而野鸡甘酸微寒;鲫鱼下气利水,野鸡则可补中益气。二者性味不相合,故不可同食。   鲫鱼和猪肉: 《食疗本草》记载,鲫鱼不可与猪肉同食。猪肉性味酸冷微寒,鲫鱼甘温,性味功能略有不同,但二者同食可发生反应,对健康不利。   

辽中寒富苹果

  一夜春风,万亩苹果花同时绽放,那是怎样盛大而惊艳的场面?于辽沈大地,于辽中。辽中因位于辽河平原心脏腹地,所以水肥土沃,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北方平原的广袤。『辽中寒富苹果』就是在这种特定自然条件下研发出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是辽中县独具特色的地方产品。其果实个头大,呈短圆柱形、端正、外观鲜艳、肉质爽脆、多汁,不仅酸甜可口,芳香扑鼻,而且营养物质含量极高。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辽中寒富苹果   国家公告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第174号   保护范围: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辽中平原水肥土沃寒富苹果惊艳大地辽中属于生态水城,沿海湿地长廊,不但风景美轮美奂,而且地产丰富,物产肥美,寒富苹果也因辽中地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长环境而盛产,驰名全国乃至世界。   辽中县位于辽宁中部,沈阳市西南,地处沈阳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为沈阳距离海港最近的区域,是沈阳对外开放的门户,沈阳经济区的黄金枢纽,沟通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的钻石节点。辽中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22°28′~123°6′,北纬41°12′~42°47′,境内有辽河、浑河、蒲河、绕阳河上条过境河流,水资源丰富。辽河是辽中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境内平均相对湿度大,因而在辽中形成了辽河的独特小气候。   辽中地质构造属下辽河内陆断陷,为新生第四纪下辽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区域性气候明显,土壤为沙壤土,物理性黏粒含量适中,壤土性质介于沙土、黏土之间,土质不沙也不黏,疏松耕性好,为寒富苹果的生长提供了通气良好的土壤环境,这也是产出优质苹果必备的土壤条件。辽中地下水位适中,且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氮、磷以及钾的平均含量非常适宜苹果栽培,又符合苹果无公害生产标准的要求。   辽中寒富苹果,因辽中的地理环境而受益;辽中也因寒富苹果而闻名,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寒富苹果生产基地。   文化背景   苹果早在人类之前就生长在大山与苍原上,是诸多原始动物以及后来人类采摘的美食,据相关资料证明,苹果几乎与人类同时进化和发展,在早期人类的发展中,苹果几乎是起着食物的作用。   辽中寒富苹果是由优质的苹果品种改良和嫁接研发出来的,营养价值更是有了空前的超越提升。由于辽中寒富苹果是有针对性的研发,在辽中的土地上,不但生长顽强,有连续结果的能力,而且花序坐果率很高。辽中寒富苹果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生长韧性,在种植上,首先园地选择,一定要土壤肥沃,活土层深,水位适中,能保持良好的湿度,土壤pH6~8。栽植上选用矮化高接苗技术,苗木标准基砧为山丁子或海棠,采用3年育苗周期。在苗木栽植密度上行距在2米×3米。授粉树设置上,辽中寒富苹果自花授粉能力强,可以满足坐果需求,可不设授粉树或少设授粉树,如设置授粉树要求授粉树品种与寒富苹果花期一致,花粉量较大,且亲和能力强,比例为4∶1~8∶1。栽植最佳期是秋天,按栽植密度实行定点整地,采用沟状或穴状整地。春天在清明前后选好苗木,分级栽植。在水土管理上,要进行深翻改土,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进行,土壤回填时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中耕,清耕制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5~10厘米,以利调温保墒;覆草和埋草,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材料可以用麦秸、玉米秸、稻草等;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利影响。早春苹果树萌芽抽梢,要及时灌水;花期前后:花前适量浇水能明显提高座果率,但不宜大水漫灌;幼果膨大期:及时灌水,增大果个,提高产量和果品肉质;秋季灌水:防止果树因冻旱而抽条。花果管理上,需要人工疏花疏果,叶果比例40∶1,或4~5个生长点留一个果。要留单果以便套袋。果实套袋前应喷一次广谱杀菌剂。采用纸袋(单层或双层)和薄膜塑料袋。   寒富苹果4月中旬萌芽,5月开花,10月初果实成熟,果实短圆柱形,端正,属大型果,尤其色彩鲜红,全面着色,果皮蜡质层中厚、光亮。果心小。果肉淡黄色,肉质酥脆,多汁,酸甜味浓郁,入口清爽,百吃不厌。   品牌建设   高科技做引领果树产业标准化   迄今为止,辽中县寒富苹果栽培面积已达10万多亩,其中有3万多亩进入盛果期,年产量12万吨以上,产值实现6亿元,果农增收近万元。目前,辽中寒富苹果形成了栽培有基地,生产有标准,产品有品牌,技术有专家,生产资料统供,服务有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销售有市场,产品无公害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寒富苹果生产基地。   2006年9月28日,辽中县人民政府在辽中县龙湾寒富苹果果园召开现场会,会上寒富苹果栽植大户张立奎提出了在辽中县辖区内生产的寒富苹果统一名称为“辽中寒富苹果”的倡议,得到与会者的认同。从此,辽中寒富苹果的栽培种植发展十分迅猛。2008年,辽中寒富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0年,在首届沈阳地方特色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农产品”;2010年,在第六届中国辽宁(沈阳)国际农博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农产品”。   辽中县政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辽中寒富苹果研发中心和科技推广中心,主要承担寒富苹果品种的提纯复壮,优质种苗的繁育、示范与推广。研发中心每年都有新成果,为寒富苹果生产提供新动力。加强与沈阳农业大学、省市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的有效对接,并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聘请了多名果树专家成立了专家讲师团,长年深入农村讲学指导,在一线指导农民生产,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辽中县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农民技术队伍。同时,辽中县政府出资选送部分农民到沈阳农业大学培训,培养科技带头人50余名。   为了加强对辽中寒富苹果的质量管理,辽中县政府制定了地方生产标准,针对技术基础、产地环境、品种、产品质量、技术操作规程、检验方法、产品标识、包装技术和贮藏技术等环节,确定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了产品质量。同时,辽中县政府又成立了寒富苹果协会和科技服务队,为农户进行寒富苹果生产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发展会员2800余人。   寒富苹果的育成及其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结束了东北寒冷地区长期不能栽植优质苹果的历史。目前,辽宁省和沈阳市已经在林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辽中县为“寒富苹果”的主产区和生产基地,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果业经营者又拓展新的科研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实验,独创并成功地发明了温室盆栽果木的重大成果。这一项重大成果,不仅有效避免了农民喷洒农药飘移对果木引起的不良影响,更增进了果实的绿色环保性,而且使辽中寒富苹果快速增大产值。更基于便于移动的特点,可以人为掌控果木生长的环境和温度,从而达到果树不受季节限制,可以月月见花开,四季有果香的观赏效果,辽中寒富苹果也因此成了惊艳全国的果业观赏基地。   知识链接   水果中的“全科医生”   人们都知道苹果的食用价值,但对于它药用价值的了解可能就少了许多。苹果药用,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苹果味甘、性凉,不但能补心益气,还能生津止渴,更具有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严1肿患者多吃苹果有利于补钾,减少副作用。妊娠期多食苹果,可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又可以调节水、盐及电解质平衡,防止因频繁呕吐导致酸中毒。   在辽中民间有“每天一个寒富苹果,远离医生不看病,每天一个寒富苹果,保健养生赛华佗”的说法。一只小小的苹果,却犹如一位营养大师,既饱了人们的口福,又对人们的身体起到了保健作用,难怪苹果一直处于水果排行榜的前列。   

棚菜

  养士堡镇位于辽中县城北8公里处,是辽中县一个近郊乡。现辖10个建制村,21个自然屯,面积8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万亩,总人口1.6万。辽中棚菜产业的特点是:规划好、速度快、档次高、规模大、政策活、措施实。发展棚菜生产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养前村建起了570亩的连片棚菜小区

养士堡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养士堡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