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鞍山 >> 铁西区 >> 大陆街道

大陆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鞍钢集团展览馆

鞍钢集团展览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鞍钢集团展览馆位于中国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环钢路1号,成立于2014年12月26日,该馆是利用闲置旧厂房改建而成的,用于展示鞍钢辉煌历程、改革创新、技术进步、英雄模范、文化品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馆。

台安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台安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张学良于1901年6月4日出生在今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少帅在此渡过童年。现存旧居草房4间,并尚有当年的水井和大枣树等。1990年6月4日,台安县人民政府将旧居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了张学良将军出生地纪念馆。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占地6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四间青砖瓦房,共设三个展室:第一展室是张学良亲属、旧部及县内外各界人士的题词;第二、三展室介绍张学良生平,有实物、照片。生平包括四个部分:少帅童年、艰辛业绩、幽禁生活、桑梓深情。199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鞍山市人民政府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史料记载,中日甲午战后,清军溃散,张作霖脱离清军,啸聚山林,战乱中张作霖逃往八角台(今辽宁省台安县城)。为行动方便,张作霖将妻子赵氏和女儿首芳转送到八角台西北的赵明德(赵氏夫人的叔伯侄)家里。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张家良便诞生在赵明德家5间草房的东屋里。1989年将此辟成“张家良出生地纪念馆”。  纪念馆正中门楣上,悬挂着“张家良出生地”金字黑匾,六个大字,气度不凡,是已故著名书法家沈毅老先生的手笔。两边挂的是辽宁楹联巨擘尚文化先生的嵌字联:“良汉高怀同齐月,学卿雅量浴春风”,四字镶嵌自然,意境高雅,不愧为名家所制。  张学良字汉卿,别号毅庵,在张家窝堡度过了自己的美好童年。纪念馆完全依照当年模式仿建,占地600平方米,古朴典雅。纪念馆共有三个展厅:西展厅内陈列着少帅童年用过的生活器具,诸如煤油灯、烛台等,以及400余幅反映少帅叱咤一生的照片,像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西安事变、幽禁台湾等重大事件均历历在目,睹物思人,令人顿生景仰之情;中间展厅摆放着少帅童年时用过的家具;东展厅挂满了少帅亲友和部下及社会各界名流参观观念馆所题写的墨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少帅递媳谢雪萍题写的“振兴故里,待大哥来”。  还有一物值得一看,为屋后老枣树,此树阅尽沧桑,据有关部门测定,已是300岁高龄,但见枝桠虬曲,枝繁叶茂。1991年,乡亲们精心挑选了十几枚大红枣,捎给远在台湾的张将军,张将军收到后,心情极为愉快,并致信中间人,表示谢意。到目前为止,纪念馆已接待海内外游客4万人次。如今,纪念馆已被鞍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台安县委、县政府定为  “全县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张学良 (1901~2001)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 求学经历 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1919 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 详细++  张学良 (1901~2001)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 求学经历 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1919 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 详细++

鞍山仙人台风景区

  “东北明珠”之称的千山风景之一,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  仙人台景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景区素以山高、石怪、奇松、庙古、塔多、径幽而著称于世。历来名人词客游踵所至,不少留题,所谓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重峦叠嶂、古松参天,是旅游最佳好地方。  仙人台是千山最高峰,海拔708.3米,有千山"庙高还过五佛顶,山高不过仙人台"之说。台顶有峭石,向东伸出约10米,状如鹅头,三南深涧,其顶狭小,上轩南极八仙石像,中刻棋盘,盖取八仙庆寿仙人弈棋之义。  历史传说编辑  传昔有吕洞宾曾在此下棋,故称仙人台。另传丁令威成仙后化鹤飞来。峭石东下刻菩萨坐像一尊,上额有清人涂景涛题写"仙人台"三个篆字。在此南眺渤海,北望古城,东看凤岫千障,西俯辽河炊烟。令人赏心悦目。游览千山有“不到仙人台,就等于白来。”这样的谚语。  相传很久以前,这儿的山顶上常常是仙乐飘飘,彩凤青驾环绕其间,各路神仙结队而来,在山顶摆开棋局,对弈厮杀,常常是难分难解,不分胜负,于是便请南极仙翁在旁观局并作裁判,久而久之就化为顽石了。至今峰顶还留有九仙石像和石棋盘,因此得名仙人弈棋台,简称仙人台。山顶上有一巨大的石柱,呈四棱状,高7米,直径约25米,形状像一只鹅头,所以叫鹅头峰,相传是当年丁令威化鹤之处。据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搜神后记》记载:“辽阳知州丁令威于灵虚山学道,千年之后化鹤飞回辽东,飞到仙人台上,常以仙乐诱化人们进山学道。”鹅头峰的峭壁上还有摩崖石刻“仙人台”三个篆字,是清光绪年间题刻上去的。  景区名胜编辑  仙人台景区名胜古迹甚多,历史悠久,五大禅林,无量观中会、大安、香岩、三大寺均建在这个景区内。清代建的五龙宫、朝阳宫、太和宫殿、东极宫、泰安宫、斗姥宫、圣先宫、慈祥观、石龙庵、木鱼庵、洪谷庵等十多处道教庙宇均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著名景点近百余处。

鞍山古城

鞍山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鞍山市中心南5公里。鞍山古城因其东、西两侧有两座形状象马鞍子的山峰而得名,鞍山市的名字来源于此。古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燕秦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要塞。现存明清院落四处,唐代、辽代古井各一处,古庙碑五块,战国、秦代冶铁采矿洞两处,为国内独有,是东北地区冶金文化的摇篮。它一向为国际冶铁史学者们所关注。"不到鞍山城,辽东空此行"。

高山铺战役遗址

高山铺战役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47年秋,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根据中央战略决策,-司令员和-政委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4万余人,转战千里,长驱直入大别山,揭开大转折历史序幕。蒋介石急忙调兵追截,纠合22个旅的野战部队要予“聚歼”!刘邓审时度势,决定利用蕲春境内高山铺一带的有利地形,创造条件,诱敌深入,围歼尾追之敌。10月25、26日,刘邓指挥我军一纵十八旅、六纵第五十二团和中原独立旅用“拖刀计”将敌整编四十师(相当于军)及整编五十二师八十二旅,引入高山铺狭谷地带围击聚歼,共歼敌1.26万人。这次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第一次重要战役,极大地震慑了大别山的蒋军各部,从而使大别山迅速变成我党我军逐鹿中原的前进基地,从此拉开了战略大-的序幕。  高山铺战役遗址于1992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战场位于漕河镇高山铺村,距县城5公里;总指挥部云林宫位于刘河镇胡凉亭,距县城26公里。1987年,在县城以东一公里处的蕲漕大道东南侧,修建高山铺战役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5346平方米。园内建有原国家主席-题写碑名的“高山铺清水河战役烈士纪念碑”一座,碑高27米,碑顶塑造巨型步枪刺刀一把,雄伟豪壮。由集体撰写的603字碑文镶嵌于碑名之下。原0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上将为此园亲笔书写了“壮怀激烈,英名永存”的题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枫叶肉干

  辽宁鞍山市食品公司熟食加工厂生产的枫叶肉干,按其加工工艺属肉脯,成品为盒子小包装,美观大方,色泽透明发亮,呈枫叶红色,切片均匀,色香味美,有嚼劲,余香味沈,甜中有咸,咸中带甜,咸甜可口,具有南味食品特点,也适合北方人的口味。1980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参加了1982年5月全国内、蛋、禽名特产品评审会,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誉,被推荐为全国名特产品。   鞍山枫叶肉干的做法:   原料:瘦肉1000克、白糖30克、盐25克、味精5克、白酒25克、 五香粉2克、 鲜姜汁20克、水50克、香油少许   制作方法:1、选无病新鲜的猪臀尖肉,除去肥膘、筋皮,然后切成均匀的薄片。(一定要均匀哦,不然薄的地方会容易糊的)   2、将各种配料放入盆中料好,再将肉片放入其中卤渍2~3个小时,待料汁全部被肉片吸收为止。   3、将已卤渍好的肉片放在烤炉的铁网上烘烤,160度,烤到半干时将肉片翻个,水分基本被烘掉,肉干达到红色透明时即可出炉。   4、用少许香油均匀地涂抹在肉干上,置于汽锅肉蒸制15~20分钟,蒸熟后即为成品。

大陆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大陆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