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抚顺 >> 顺城区 >> 新华街道

新华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抚顺战犯监狱旧址陈列馆位于抚顺市高尔山下,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囚禁中国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于1936年修建的一所旧监狱,当时称“抚顺典狱”。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接收,改名为辽东省第四监狱。1948年11月抚顺解放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改称为“辽东第三监狱”。1950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将该监狱改建为抚顺战犯管理所。从同年7月,开始收押由苏联政府移交给我国的日本战犯,伪满战犯。1956年后,又陆续收押了一批国民党战犯。  在抚顺战犯监狱关押的战犯中有伪满国务院总务厅官武部六藏,次长古海忠之,日本陆军第117师团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第57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第39师团长佐佐真之助等日本战犯982人。有伪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和各部大臣等伪满战犯71人。有原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黄维等蒋介石集团战犯354人。我国人民政府在对各类战犯改造期间实行了人道主义的宽大政策,通过艰苦细致的教育和改造,最终使昔日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在我国特别军事法庭的正义审判面前低头认罪,使伪满战犯和国民党集团战犯改造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人。  1956年6月至1964年3月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日本战犯被分期分批全部释放回国。1959年12月到1975年3月,在此关押的伪满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特赦。周恩来总理曾称赞改造战犯所取得的成绩,“我们把未代皇帝改造好了,这是世界的奇迹”。  1986年7月10日,根据国际和国内友好人士和社会团体的请求,经公安部、外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同意抚顺战犯管理所修缮完工后,作为战犯管理所旧址,对外开放。1988年该所被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0月中共抚顺市委,抚顺市人民政府,将该所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的被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抚顺战犯管理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后关押战争罪犯的监狱,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保护比较完整的唯一一处战犯羁押场所。这里曾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过重大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具有宣传和平,颂扬中华民族美德,讴歌中国共产党伟大政策,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反动侵略战争,抨击敌对势力打着保护-的幌子,恶毒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既是日本侵略者为镇压我国爱国同胞修建的监狱,同时,又是我国政府押改造日本战犯的场所;这里既是封建清王朝的发祥地,同时也是末代皇帝改造的地方,从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发展全的过程。

抚顺战神大本营

  抚顺战神俱乐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拥有真人CS设备500余套,一级教官10名,助理教官17名,CS战勤服务人员20名。旗下拥有“战神大本营”综合训练基地、大型室内真人CS战场 、北陵公园野战基地等真人主题活动场所。是辽沈地区真人CS行业规模大、专业的俱乐部。  公司注资1000万元构筑的“战神大本营”野战战场,占地2000亩,是东北设施完善的真人CS 战场,也是沈阳真人CS行业规模化、正规化运营的野战基地。战场精心布置了环形防御阵地、碉堡火力点、车队遇袭现场、丛林障碍群、公路-线、致命雷区、弹药库、-营地……  “战神”大本营营建于辽沈战役中“莲岛湾阻击战”原址,一九四六年春季,林彪元帅、梁兴初将军、万毅将军在此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师、三师和十九旅与国民党军队白崇喜麾下五十二军二十五师、第二师为主力的部队进行了艰苦的阻击战,参战部队共80000人,此役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又为我抚顺市党政机关人员武器装备撤离城市,实行战略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景区地址: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414县道上寺旅游风景区内  乘车线路:在抚顺乘出租或小巴可达。  自驾线路:在抚顺海洋世界向前往东直行至第一个交通岗,过岗继续直行过一火车道,在玉凤超市左转,直行6公里,就能看到“战神大本营”了。

大伙房水库风景区

  大伙房水库风景区  大伙房水库风景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主要以工程雄伟、气势磅礴的大伙房水库为依托,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437平方千米,最大水面面积110平方千米,水域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工程规模宏大,是新中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最早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水库在群山环抱之中,峰峦绰约,林木葱茏,植被茂密,水域面积开阔,自然景观优美。  风景区内有小青岛、铁背山、狮虎峰、苍鹰台、四方洞、点将台等多处自然景观,以及猴石、三块石两处省内著名的森林公园。同时有满族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观,如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明王朝决战的萨尔浒古战场、闻名遐迩的元帅林、纪念女真族首领王皋的王皋山等。在水库上游的满清王朝发祥地新宾县,有建筑工艺精湛、历史悠久、蕴涵丰富明清文化的永陵;被恢复的赫图阿拉老城及地藏寺、显佑宫等,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人来此访古问今,这些历史遗迹具有很强的观赏和文化价值。

高尔山观音阁

高尔山观音阁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抚顺“观音阁”位于市区浑河北岸,高尔山森林公园山顶,有古高尔山山城遗址,古山城建于东晋咸康元年,八角九级密檐式古塔建于辽代,塔前古刹“观音阁”建于明代中叶。亭、堂、廊、寺隐于松柏绿树丛中,十分秀美。  高尔山古塔是历史的见证,该塔始建于公元1088年,经过近千载的风雨残蚀,高尔山古塔却雄姿屹然,独领-,该塔是抚顺地区现存最早的古塔,塔高14.10米,直径为6.8米,全塔呈八角形,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结构,古塔造型古朴,布局严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颖才智和高超技艺,在古塔不远的半山腰处有一古刹名曰“观音阁”古刹横穿半山腰与山领之塔相映成画。  景区地址: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高山路高尔山上  乘车线路:在抚顺乘33、603、606等路可达。

高尔山风景区

  高尔山是抚顺市地标性景观,亦是辽沈地区闻名遐迩、内涵深厚的风景名山。是一处融山林风光、名胜古迹、古典园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区,也是辽宁省内唯一建在古城遗址上的山中公园。  高尔山公园是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占地150万平方米,园内有始建于公元396年的高尔山山城,有皇家古典园林建筑锁阳槐荫、锁阳楼、配殿、八角亭、五角亭及长廊等,有土门叠翠、松林杏雨、万山朝塔、登道流丹等景观。公园内地势起伏多变,海拔高度80-230米之间。“山逼诸天,到此已穷千里目。门依半岭,何须更上一层楼。”在高尔山上可一览全市风光。  高尔山古塔是历史的见证,该塔始建于公元1088年,经过近千载的风雨残蚀,高尔山古塔却雄姿屹然,独领-,该塔是抚顺地区现存最早的古塔,塔高14.10米,直径为6.8米,全塔呈八角形,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结构,古塔造型古朴,布局严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颖才智和高超技艺,在古塔不远的半山腰处有一古刹名曰“观音阁”古刹横穿半山腰与山领之塔相映成画。

抚顺关遗址

抚顺关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抚顺关遗址  抚顺关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10公里的顺城区前甸镇关岭村附近,关隘设在浑河河谷要冲之北的制高点上。抚顺关明朝时是女真建州等卫通往辽沈平原的重要通道,亦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重要关隘之一。  抚顺关和抚顺城在绝大部分和平的时期里,是明王朝向建州女真开放马市贸易的主要关隘。《明英宗实录》载:“天顺八年四月己未,敕辽东镇守总兵等官,遇有建州等卫女真到边,须令从抚顺关入,仍于抚顺城往来贸易。”通过抚顺马市,向建州女真输入了大量的铁制农具和耕牛,以及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这为女真族的兴起、发展和最后的统一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当然抚顺关马市从最初设立就是为明王朝政治需要服务的。所以“开市”“闭市”便自然成为明王朝控制、挟持建州女真的一种手段,有时为限制女真族的发展,明廷干脆长期闭市,致使女真族的社会经济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建立大金政权,万历四十六年,正式对明宣战。努尔哈赤对明作战的头一炮就是进攻抚顺关。据史书记载:在进攻抚顺关的头一天,努尔哈赤先遣人去送信,说有3千女真于次日来此进行贸易,诱哄城内商人及军民出关,随后派重兵一举攻下了抚顺关。抚顺城守将李永芳听到女真已攻进抚顺关包围了抚顺城后,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向努尔哈赤投降,这样女真兵没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座辽东重镇。努尔哈赤在抚顺城休兵三日而去,掠走人畜30余万,临走时,还纵火将抚顺城焚毁。自此之后,直到清康熙二十一年,抚顺城还是一派废墟景象,仅散居着十几户人家。到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清王朝为纪念努尔哈赤的立国伟业,才重修了抚顺城。  抚顺关今已毁平,当地称其遗址为南城地,在其遗址仍有一些明代砖、瓦等建筑材料的残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高尔山古塔

高尔山古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高尔山古塔

上寺风景区

上寺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上寺风景区位于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距市中心15公里,占地94.6公顷,规划八大区域,以爱国教育基地、民族民俗风情,佛教文化为三条主线,发展旅游事业。

抚顺辽五味子

  五味子多生于杂木林中,山沟溪流两岸小乔木及灌木丛间。缠绕溪流两岸的小乔及灌木丛间。缠绕其它树木上。五味子是单性花,但也有两性花的,它是雌、雄同株,但也有异株现象。雌、雄的形在成,与营养条件有关。年老植株或在瘠薄的土地上,生长的植株多为雄花。幼壮生命力强的植株,或人工栽培肥水充足、管理好、修剪适宜的植株,则多为雌花。花是长在上一年的枝条上,雌花又多长在攀援茎的上部。五味子适应性很强,喜肥喜湿润喜光的植物。   抚顺辽五味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抚顺县、顺城区、-区、望花区、经济开发区等7个县区现辖行政区域。

满族八碟八碗

     八碟八碗,为原满族饮食习惯,“八大碗”即八样菜,四凉四热,四凉里两荤两素,四热里也是两荤两素。   “八大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的,便是饭桌上的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当这高高大大的一齐落满桌,不由得你不举碗痛饮,畅快淋漓。   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乾隆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其中以“满汉全席”称雄饮食业,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满族八大碗”为满汉全席之一下八珍,满族地方风味也应运而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八大碗”深受民间欢迎,《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宴会则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   “八大碗”菜名:雪菜炒小豆腐   、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   、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   。其中“阿玛尊肉”俗称努尔哈赤金肉,此菜最为代表性,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满族简史》记载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后建“堂子”,立竿祭天,凡用兵及大事必祭。《竹叶亭杂记》载,祭用必选择其毛纯黑无一杂色者其牲即于神前割之、烹之。   

豆面卷子

  饽饽蘸豆面。满族有一传统面食叫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祭神时多以此为供品。豆面卷子的作法:将黄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匀,擀成薄片,入锅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均匀撒于其上,卷起后以刀切成1-2寸长的卷子,其色金黄,食之粘且香。豆面卷子的作法来源于饽饽蘸豆面的吃法。而满族人吃饽饽蘸豆面之俗,则有一段佳话。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满族人的祖先都住在黑龙江以北地区,那里天寒地冻,不长五谷,人们都以打猎为生,吃兽肉,穿兽皮,生活极其艰难。有的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但又不知到哪里去寻找幸福,就问部落里年龄最大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们:我只听我的爷爷说过,要想好向南走,南边有个长白山,那里不仅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山下还能种庄稼,到了那里,生活就能好起来,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很受鼓舞,便带着少量生活用具和干肉,开始了南下长白山的部落迁移。一路上大家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不知趟过多少条大河,越过多少座大山,历尽千辛万苦。这年秋天,大家终于来到了长白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山高林密,半山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密而肃穆的感觉。当时大家又累又饿,带的干肉已经吃完了,因为不知大山的根细,拖着疲惫饥饿的身子是很难上山去打猎的。大家正在发悉时,一个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两片庄稼说:“那是什么,说不定可以吃呢!”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只见一片火红火红的,一片是金黄金黄的。大家找来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火红的叫“苏苏步达”,金黄的叫“突粒”,是非常好吃的。于是他们就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把“苏苏步达”。磨成面,做成饽饽,又把“突粒”炒熟后也压成面,大家忙了一整夜。第二天,正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大家以“苏苏步达”饽饽当饭,以“突粒”当菜,当时没有桌子,大家都蹲在地上用手拿着饽饽蘸着“突粒”面吃。因为是第一次吃五谷杂粮,所以吃得特别香。为了纪念他们第一次吃五谷,满族中就留下了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不放桌子,不吃菜,不用筷子,手拿着饽饽蘸豆面吃的习俗。   

冻秋子梨

  辞旧迎新之际,我国东北地区最受欢迎的水果大概莫过于冻秋子梨。广义的秋子梨乃兰南星梨,香水梨,花盖梨、尖把梨、京白梨等的统称,但通常见于东北市场上的冻子梨主要是由花盖梨和安梨冻制而成。秋子梨树体高大,通常可达10米以上,生长旺盛,抗寒力强。零下37度的低温也莫奈之何。这种梨非常泼辣,能在土层较薄,甚至相当干旱的土地上生长、结果。人们常说辽宁的冻秋子梨已经成为东北人不可缺少的年货之一,那是的确不错的。

清河大米

  清河大米,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清河大米生产基地有着天然的绿色生态资源,出品源头环境的绝对绿色是清河大米的品质基础。耕种时,他们更是要求农户严格坚持统一稻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回购的“四统一”原则。这这里,多大面积每次施多少肥都是有标准的。如此高标准,保证了清河大米在每年的不定期抽检中稳过绿色食品认证关。   

苏耗子

  苏耗子,又称“粘耗子”,“苏叶饽饽”,也有叫“苏叶干粮”的。苏耗子是满族的风味面食。其作法:将粘高梁米或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擀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上笼屉蒸熟即成。食之香甜可口并带有苏子叶的清香,满族人民不仅平时喜食之,而且时逢祭祀还常用来供神。   关于苏耗子的来历,在满族中流传一个聪明媳妇劝夫勤劳的故事。   满族早期的人家,都得在旗当兵。有的男人当过兵后,长了见识,成就了大业。也有的男人当兵后变得又馋又懒。有这么两口子,丈夫当兵回家后,庄稼活不愿干了,庄稼饭也不愿意吃了,整天好吃懒做,东走西逛。媳妇多次苦口婆心地劝他,但他总是当成耳旁风,一点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这一天是夏历六月二十五,正是懒汉的生日。媳妇对他说:“今日是你的生日,你爱吃什么,说出来我好给你做。你这个人呀!本来是属虎的,对于吃的本应不挑肥瘦一概狼吞虎咽才对,可是你却总是挑挑拣拣,这个不吃,那个没味的。”   懒汉听了媳妇的话,不慌不忙假装斯文地说:“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生我那年是虎年,但是那年是个‘小进’,生我那个月也是‘小进’(指一月二十九天)。虎加‘小’字不是小虎崽子吗?加两个‘小’字,那不比虎崽子还小吗?比虎崽子还小的就是猫呗。所以,我名义上是属虎的,其实是属猫的。猫当然是最馋的啦,不挑挑拣拣吃鱼吃肉哪行呀!”懒汉说完,还得意地望着媳妇笑。   这媳妇见说不过他,又赶上他过生日,只得忍气吞声下去准备作饭。她来到自家地里,想摘些青菜,忽然顺风飘来一阵“苏子”的清香,她抬头一看,地边的苏子叶已经长成小菜碟那么大了,她顺手摘了一片苏叶,放在鼻子上使劲闻了闻,说了一句“真香呀”,她端祥着苏子叶的形状,想起刚才被丈夫数落的话,一下子想起一个教育丈夫的办法。她赶忙摘了一些苏子叶,用衣襟兜回家,又找来一些粘米面,包上豆沙馅,做成耗子的形状,然后用苏叶一裹,那苏叶的蒂把正好成为耗子尾巴。这媳妇望着蒸熟的散发着清香味的面耗子,心中早有了主意,就等丈夫???Q回来,晌午的时候,懒汉回来了。媳妇迎上去,高兴地对懒汉说:“今个,我为你的生日准备好了你最爱吃的东西”。懒汉一听有好吃的,立刻睁大了眼珠问:“是什么?在哪儿?”,“你看”,媳妇说着顺手揭开了锅。懒汉一看,立刻不高兴了,说:“这粘饽饽是什么好东西,我早就不爱吃了”。媳妇不慌不忙地说:“你再好好看看,这可不是平常的粘饽饽,这是‘苏耗子’,你不属猫的吗,猫可最爱吃耗子。今天你这个懒猫过生日,我用耗子执行你,难道你不喜欢吗?”,懒汉上午刚说完自己属猫。中午媳妇就用“耗子”招待他,他一下子没有了应答之词,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吃。他吃了一个,觉得苏叶清香可口,味道真的不错,于是,他一个接一个,一会儿吃了大半锅,媳妇见他吃得很饱,就拿来一把锄头,对懒汉说:“粘食吃多了,不干点活消消食是要闹病的,你快去铲铲地吧!”懒汉望着自己的媳妇,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痛痛快快地找起锄头铲地去了。打这以后,懒汉不仅喜欢吃“苏耗子”,也渐渐地勤快起来,小两口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别人家的媳妇知道了这事,也都回家给丈夫做“苏耗子”吃。渐渐地,做“苏耗子”吃成了满族的一种风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华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新华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