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龙峰山景区 | 龙峰山风景区位于辽阳县下达河乡,与著名的千山风景区毗邻,距辽阳县政府所在地首山仅30公里。 景区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山上占地1000多亩,现有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香绕山顶、晨钟远扬的金刚山龙峰寺在奇山异水间正以其特有的魅力,拂天地祥云,展东山美景,纳四海投资,迎八方游客。龙峰山有独特的山水资源,山下九龙河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铸就了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最著名的景观有:怒佛除魔、金蟾迎旭、犀龟望月、圣封金刚、神龙御水、卧佛讲禅、鹰松护法、九龙戏水等著名的龙峰八景。此外,佛主峰、一线天、迎客松等28处自然奇观,无一不让人拍手称绝,惊险激荡的九龙河漂流又让你体验另一番情趣。 龙峰山风景区恢弘的人文景观,白云洞天、舍利宝塔、金刚神殿、晨钟暮鼓等别具匠心,尤其是周身为汉白玉雕刻的舍利宝塔更是气势磅礴,精湛绝伦,国内罕见。 龙峰寺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传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征辽东曾在此屯兵挥师,并在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随之有僧在这座唐王驻跸山上始建龙峰寺,从此晨钟暮鼓镇山响,来往游人勤驻足。风景区自然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奇石异树比比皆是。山间龙峰寺历史久远,名声远扬。此地山水相依,颇多风景佳胜之处,四季景色美不胜收,民间传说优美动人。金刚山上龙头峰白天日光镀金身,晚上月光映龙鳞。拾级而上,南可见山峦相叠状若孔雀开屏,仰视北面,有金刚力士、金蟾迎旭、犀龟望月天然美景。近寺旧址,双峰耸峙、云雾缭绕,近观白云洞、仰望迎客松、远望卧佛山、俯视九龙河,处处美景美不胜收。人头峰、卧狮峰、一线天、鹰嘴松等金刚山28处自然景观鬼斧神工让人称绝。圆通宝殿、白云洞天、东西配殿、斋堂、仙人桥、龙佛堂、天王殿、种鼓楼、山门等人文景观独树一帜别具匠心。东北地区唯一一座藏有佛祖舍利子的舍利塔也以塔高21米、空心汉白玉塔身而国内罕见。正是一脉碧水依山环绕,清流蜿蜒时隐时现,岩显姿媚如蟠龙卧虎,大山含笑似藏有洞天。 |
柳壕湿地公园 | 柳壕湿地公园位于辽阳市辽阳县柳壕镇,地处柳壕河中段,是省级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66.66公顷,湿地率为74.65%。这里是下辽河沉降带冲积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在8-18米之间。地形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柳壕河为太子河平原区一级支流,源于辽阳市市郊,河长33.9公里,流域面积508.8平方公里,河道平缓,河床稳定,历史上无大的洪峰出现。 柳壕镇交通便利,县级公路003线横贯全镇,与国道202线、沈海高速公路相连接,可直达辽阳、鞍山、沈阳、大连等周边城市。镇内三纵一横公路构成全镇主要交通网,实现村村通油路。2016年,新建道路由安蛤路往东北方向可直达湿地公园。 柳壕河湿地工程为2012年辽阳市太子河水污染治理13个省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公园内有各种珍稀动物233种,各种珍稀植物103种。自然景色优美。柳壕镇政府实施水净化工程,开始在这里种植荷花、芦苇和茭白,其中荷花池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夏秋时节,万朵荷花竞相开放,成为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2013年,柳壕镇规划的面积达2000亩的柳壕湿地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面积达7万平方米,其中植被面积2万平方米,现在工程已全部竣工。目前,柳壕河水得到了有效净化,其所灌溉的数万亩稻田米品质也已接近或达到绿色产品标准。 2014年,柳壕镇开发旅游项目,又在这里种植了风景树3万株,饲养天鹅、大雁等珍禽10余种。新建14个娱乐项目的大型游乐场和1700平方米的水上餐饮娱乐中心。此外,柳壕湿地公园水上项目还新增了摩托艇、电瓶船和高空滑索等项目。使这里成为了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2016年初,柳壕镇又对湿地进行扩建,增加面积42公顷,包括河心岛、垂钓园、珍禽园、农家风情馆、快艇游船等多种景观,成为辽阳县及周边市民夏日休闲的新去处。每天有近万人来湿地观光游玩,大家观荷花、赏珍禽、吃农家菜尽情休闲娱乐。同时,湿地也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留下了和谐乡村的美好画面。 |
辽阳农业嘉年华小镇 | 农业嘉年华小镇是辽阳县首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域,含农业科技体验区、农业创意体验区和中央景观带三大板块。农业嘉年华小镇目前已建成参观区域面积120亩,设施总面积41317.3平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农业嘉年华单元。 辽阳县农业嘉年华融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资源,构建六大功能分区,分别是科技管理区、精品农业展销区、欢乐农业体验区、优新果蔬展示区、生态水产养殖区和预留发展区。其中重点发展十大项目,包括农业嘉年华、科技大本营、农业奥特莱斯、彩色花田、农业迪斯尼、鲜果乐园、农业设施主题公园、七彩渔乐园、缤纷蔬果百草园等。 已建成的农业科技体验区,分为蔬艺百科、紫菜大观、满汉全席、工厂育苗、清水田园、南果风情、花彩世界七大大部分。集中了国内外64项最新现代农业前沿技术、11项专利、15个农作物高新品种和245种新优特果蔬品种,并结合景观搭配了256种花卉绿植品种。以高新科技示范、新奇特农业品种、满汉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打造科技、景观、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创意农业。 在场馆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农业嘉年华里,游客可尽情体验辽阳本地的农业特色资源及文化历史,观看奇蔬异果、感受满族文化、体验南果风情、畅游花海世界,既饱了眼福,还能"大展身手",参加多种农趣体验活动,品尝各地特色美食,在体验中感受农业的趣味和魅力。除此之外,园区内还设有独具特色的开心牧场,总面积6892平方米,可以体验田园生活、感受农民的生活乐趣。在野外拓展区,游人在游玩的同时还可以挑战自己、锻炼身体,感受不一样的运动乐趣。 |
塔湾塔 | 塔湾塔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塔湾塔位于辽阳市辽阳县甜水乡塔湾村,坐落在塔湾山上。此塔的建造年代没有文献记载,据其建造形式、砖雕工艺、艺术风格等推测应为辽金时期,一说为明代所修的仿辽塔。根据地震震落下来的《塔铭》记载,此塔曾在光绪二十七年大修,当代则于1998年全面大修。 辽阳塔湾塔为八角七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27.66米(一说22.6米)。塔座直接筑在岩石平台上,每面宽2.14米。上为束腰,每面辟两佛龛,内置砖雕坐佛。每转角处一负重砖雕力士,向上为斗拱承栏板,转角立柱,栏板中间为坐佛,两边镶砌花砖。下为基座,座上有勾栏平座,座上建立第一级塔身,每面都立有倚柱,柱上有阑额及普柏枋。枋上有四铺作斗拱。斗拱可分转角及铺间二种,上承橑檐枋及第一层塔檐。塔身每面一高大砖雕坐佛,八面形态各不相同,佛顶置一对飞仙,垂幔式宝盖,转角为砖砌倚柱。在第一级塔身之上建立矮塔身及第二层塔檐。连建六层至顶。原塔顶刹座及刹杆已无。 在第一层塔身各面有砖雕一佛像二飞天。全部建筑为枋木结构。建筑形式与绥中县塔子沟小砖塔作法相类似,同属实心密檐式,因推论这塔的建筑年代为辽代晚期。其附近尚有原来建筑寺院的遗址。塔檐分七级,自下向上第一级塔檐有木椽和砖雕斗拱,各檐之间收度较小,转角处悬挂风铃。塔刹部分是仰莲上一砖砌宝瓶,向上为刹杆。 塔湾塔的砖雕工艺和建筑造型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此塔也是古代中朝二国使者的交通标志。1983年11月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列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核伙沟 | 核伙沟风景区 |
辽阳壁画墓群 | 辽阳壁画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阳汉壁画墓群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部的棒台子、三道壕、北园一带。 墓群于二十世纪初发现,是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墓主都是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显贵。五十年代,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组织对墓群进行发掘,清理了几座墓葬。墓全部以石板构筑而成。大型墓由前室、后室、回廊、左右耳室和数目不等的回廊中的小室组成,全墓的平面略呈方形,长宽大都在7米左右。小型墓由前、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长宽一般在4~5米左右。各墓的随葬品早年已被盗掘一空。 墓内的壁画直接绘于墓室的石壁上,内容以表现墓主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分布的情况和规律是:墓门的两侧是门卒和门犬;前室多绘场面巨大的百戏和乐舞;后室和回廊绘有墓主的车骑出行图;后回廊一般绘乐舞百戏、门阙、宅院以及属吏;耳室和小室则绘墓主的宴饮和庖厨图;各室的顶部绘有流云纹图。壁画构图严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是了解当时辽东地区贵族豪门的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珍贵实物材料。 1961年3月,辽阳壁画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墓当为东汉中期墓葬。壁画内容反映墓主人是辽东郡属下一个三百石文职或相当于县令一级-。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清风寺 | 清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风寺风景区 位于辽阳县县城所在地首山镇内,辽阳、鞍山两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首山为千山第一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有唐王李世民驻跸山的美誉。清风寺风景区地处省级公路辽鞍路旁,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很多重要的战事如司马懿征公孙渊、唐王东征高句丽、日俄战争等多发生在这里。南山坡上清风寺号称山海关外第一刹,建于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其山门、正殿、后殿和东西配殿等现存殿房均为明清时建筑,也是全省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山门墙壁上嵌有清咸丰七年(1857年)立的石碑,正殿仍保留明代歇山式作法,是省内现存明代殿宇建筑的典型代表。正殿后有白皮松一株,为国内罕见。清内寺198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东才子的王尔烈在寺中题写了"昙花香远"四字匾额,所教之子 炎曾在此跪拜,致使首山清风寺名震一时,僧人在清朝时多达几十人,佛像近百尊,并有大量经书和器皿,进寺诵经焚香者络绎不绝。 幽静的清风寺,雨季溪水潺潺,夏季花木繁茂,苍松翠柏绿四季,玉栏朱楣壁生辉。殿窗掩映,钟磬悠扬,处处玲珑剔透,画栋雕梁。可称窗开风轻楼群小,帘卷车缓烟雾茫,是一个红尘不到的仙境。首山樵唱、清风古刹、文殊寺与观音阁、首山墩台、勒石记功、首山斗、将军立石、首山擎月等首山八景等天然美景更是今日游人观光的好地方。 名山经风雨,古刹也历经沧桑。几经劫难,几经修缮,1993年在省市县的积极努力下,投入100余万元,重修清风寺,雕石狮、修山门排楼、刻摩涯字、购石铁香炉、铺上山路、建停车场等,一个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清风寺又以其古朴自然的风貌屹立在首山。近年随着清风寺的修复,游人、信徒来此游玩者络绎不绝。特殊的历史人文积淀,使古刹清风寺在新世纪又展现出无限的发展空间。 历史上几次大的战事、古战遗址、遗物,为这里建设古战场展览馆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便利的交通,有位于城市群之间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历史名刹清风寺声名远播,首山有唐王驻跸山的美誉,有丰富的历史和传说,有首山八景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都为建设一个辽阳地区范围内唯一的战事展览旅游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辽阳县志记载,明朝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在千山之首首山南麓的唐代旧址上重建清风古刹。乾隆44年(公元1779年)、咸丰7年(公元1857年)各重修了一次,寺庙共有37间建筑,分前后两院,左右各有配房,东西均有跨院,建筑面积2638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418平方米。 清风寺风景区位于县城所在地首山镇内, 山门两侧分别建有钟、鼓楼各一间,尖顶卷檐,楼角高翘,型似鹏鸟展翅,美观大方。正殿三间,单檐歇山式木架结构,门上匾额,"秦梦汉觉"、禅室门匾"昙花香远"、对联"登大路一远瞻高山卓尔,叩禅关而徐步御风凌焉"系辽阳乡贤太师太保王尔烈之墨宝(在光复时由于战火混乱而使王尔烈的墨宝两块匾额和对联被盗无踪迹)。殿内有鼎足大香炉、供具、石刻、水刻、泥朔彩绘及铜制-。墙壁上是鲤鱼卧莲,牧笛横吹等古画,后殿三间,但檐硬山式木架结构,顶覆小瓦,滴水儿猫头,篱吻跑兽脊,门窗皆朱红色,每逢庙会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清风寺的整个建筑全部是青石、青砖、松木、白灰等材料。布局结构疏密适度,斗拱疏朗巧妙精湛,朱栏画栋古朴浑厚,风景优美别有天地,它为辽阳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古庙,清末改为学堂,1955年改鞍山市第四职工疗养院,以后又做过农场、养鸡场、学校、收容所等,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龙峰寺 | 龙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峰寺位于辽宁省辽阳县下达河乡境内,距辽阳市区约35公里,在千山自然风景区和汤河水库风景区之间,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山水一脉相承,诸多风景佳胜,是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极好去处。不仅如此,许多著名的人文典故和神奇的传说也为来此游览观光的游客增添了许多乐趣。今年来,每年到龙峰寺观光旅游的游人达十余万人,使该寺成为辽阳地区发展较快,吸引游人较多的旅游风景区。 龙峰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据寺内现存的明代碑文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在此屯兵挥师,薛仁贵一箭定天山而修此庙。另据寺内现存的清代碑文记载:乾隆44年,乾隆皇帝东巡到此,见其势清幽足为修真之所,景物秀毓堪做养性之区。并御封龙峰寺为“保清寺”,白云洞为“灵神洞”,峰陀螺峰为“大、二金刚”。 龙峰寺经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跨越一千三百余年,帝王涉足,百姓常往,纳两次皇封,名声远扬。但文革期间,龙峰寺被浩劫得以无踪影。一九九五年秋,经省有关部门审批,龙峰寺得以恢复重建,一九九八年五月作为正式的宗教场所重新对外开放。时至今日已有八年时间,寺庙建设累计投资5000万元,修复了大殿、圆通宝殿、白云洞、东西配殿、斋堂、僧房、铺筑通山路、仙人桥、并修建了山门和天王殿。 由于乾隆皇帝与龙峰寺深有渊源,乾隆皇帝的第八代玄孙——北京正慈精舍主人爱新觉罗毓丛,将其世代珍藏的佛舍利赐给龙峰寺。2001年8月15日,舍利宝塔在此落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扑初亲笔题字“释迦佛舍利子托天宝塔”,中国佛协来电祝贺。佛舍利塔为八角白玉石塔,高二十一米,八面塔身雕琢十尊佛像,取汉、藏、印风格为一体,聚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于一身,该塔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一座供奉佛祖舍利子的舍利宝塔。 龙峰寺所处的金刚山共有23处自然景观和5处人文景观,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龙头峰、大金刚峰、二金刚峰、金蟾迎旭、犀龟望月、卧狮峰、人头峰、白云洞、一线天、迎客松、九龙河、龙潭垂柳、老君塘、老君柜石等,统称为金刚山28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就了很多奇异的自然景观。金刚山,风峦跌宕起伏,奇特险峻,九龙河,碧水依山环绕,蜿蜒曲折。新近又开发了山下水上游乐项目,并新修了道路和停车场。龙峰寺 龙峰寺 下达河乡 下达河乡位于北纬40度59分,东经123度16分。坐落于辽阳县东南千山脚下汤河水库西支上游,东和南与河栏镇上麻屯接壤,西与八会镇隔沙相望,西和西北与鞍山市一岭之隔,北和西北与兰家镇,弓长岭区毗邻,距辽阳县城首山镇约30公里,总面积为147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乡镇。鞍连线、辽凤线两条省级路贯穿我乡境内,是辽阳市通往东部山区乡镇…… 详细++ |
太子河风景区 | 太子河风景区 太子河风景区 位于辽阳城东太子河畔,北起北哨闸桥、南至漫水管桥,全长3260米。西与市区相连,东与河东村相望,东西平均宽750米,总面积240公顷。太子河风景区1991年动工兴建,1992年向游人开放。在保存原有植被基础上又栽植了33个品种4542株树木,14个品种7412株花卉,3公顷草坪。修建350平方米广场,3400米园路。内设有天然浴场4万平方米,花架60米,围栏530米,铺设方砖甬路1855平方米。还建有造型各异的圆组亭、分单亭、组合亭、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及小品建筑、雕塑等。还有衍水卧虹、龙王夜渡遗址和水上游艇等13个景点,是人们观光、休息、游泳、纳凉的好去处。 |
辽阳金刚山 | 辽阳金刚山共有23处自然景观和5处人文景观,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龙头峰、大金刚峰、二金刚峰、金蟾迎旭、犀龟望月、卧狮峰、人头峰、白云洞、一线天、迎客松、九龙河、龙潭垂柳、老君塘、老君柜石等,统称为金刚山28景。金刚山,风峦跌宕起伏,奇特险峻,九龙河,碧水依山环绕,蜿蜒曲折。金刚山上龙头峰白天日光镀金身,晚上月光映龙鳞。拾级而上,南可见山峦相叠状若孔雀开屏,仰视北面,有金刚力士、金蟾迎旭、犀龟望月天然美景。辽阳金刚山新近又开发了山下水上游乐项目,并新修了道路和停车场。 |
辽阳大黑山 | 大黑山位于辽阳市东南的辽阳县甜水满族乡鸡爪山村东北2.3公里处,北邻本溪市,东倚丹东凤城市,南毗鞍山市岫岩县,距鞍山70余公里。主峰天桥峰海拔1181.2米,是辽阳市境内最高峰,与坐落在丹东凤城市境内海拔1177米的白云山遥遥相对。被古人誉为“辽左东南一隅之胜境也”,曾有诗赞大黑山曰:“明霞为饰玉为容,山到辽阳峦嶂重”。 大黑山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过了多次构造运动而形成。这里的群山,脉接于长白山,自东北向西南,绵亘百余里,连峰叠出,复岭互藏,形成了辽东半岛的脊骨。 大黑山山体呈南北走向,面积约28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0%以上,是辽宁省内目前保存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次生林。山下在望,高峰危岫,烟云缥缈,灌木丛林,蒙茸山麓,莽莽榛榛,集翠流青,一年四季景致优美。 有一篇神话故事,说这重峦叠嶂的绵绵群山——传说在很久以前,杨二郎的母亲被东海龙王诬陷,给压在大山底下。杨二郎为母亲报仇,用神鞭抽赶群山以填东海,使龙王无处安身。龙王施展神通,把杨二郎脚下的群山淹没。杨二郎使大斧削来一座山头,垫在脚下,这便是现在的大黑山。龙王化作小蛇,于深夜入睡时偷去杨二郎神鞭鞭梢。杨二郎再无赶山的神力了,那些给驱赶来的群山,于辽阳东部永驻下来,即是现今的这段山系。 |
辽阳市烈士陵园 | 辽阳市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辽阳市烈士陵园建于1957年,座落在市南郊二公里处高阜平台之上,占地面积87,4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办公室综合楼、墓志铭碑等。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为新魏碑体,墓志铭碑文为辽阳市著名书法家温同春先生题写。 烈士纪念碑为纪念1948年解放辽阳牺牲的烈士而建。1947年,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73万人,国民党军队大部被压缩到中长路和北宁线上的一些城市。为了不给国民党军队喘息机会,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定,首先对北宁路沈锦段展开进攻,切断他们与关内的运输线,然后再转兵沈阳以南,攻歼辽阳、鞍山、营口的国民党军队,孤立沈阳之敌。担负辽阳战役的四纵、六纵和东总炮师。全战役由四纵统一筹划和指挥。1948年2月6日辽阳攻坚战打响,经历8小时30分钟俘国民党师长马辙以下5142人,总共歼敌1.1万余人。战后,毛泽东主席亲自书写电文,庆祝辽阳、鞍山大捷。 1993年辽阳市烈士陵园纳入省级管理,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先进单位”,1997年、2007年先后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委、省民政厅命名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8年被省国防办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同年,被市评为“花园式单位”,多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 市委、市政府对烈士陵园的建设非常重视,先后进行了多次维修改造。1982年市政府投资33万元,兴建了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及办公室;1988年市政府投资13万元改造烈士墓区,烈士纪念馆重新布展。1998年市政府投资140万元将15.52米的烈士纪念碑改建加高到21米,花岗岩火烧板罩面,改造烈士、革命军人墓碑、重新组装了烈士纪念馆,将烈士纪念碑广场和烈士墓区水泥砖甬路改为宣武岩石板路面。 2006年市发改委为烈士陵园立项601万元,改扩建烈士纪念碑广场,新建烈士纪念馆办公室综合楼,纪念馆陈列厅布展,2008年新建了烈士纪念馆广场,办公室停车场。近几年来,市政府、省民政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烈士陵园设施,烈士纪念建筑物进行保护和维修。改建大门、围墙罩面,扩大园区、绿化美化等。烈士陵园整体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每年的清明节、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接待市党政军领导、驻军官兵、青少年学生以及各界人民群众参观学习近三万余人次。烈士陵园成为了全市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烈士陵园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烈士墓区安葬1948年解放辽阳牺牲的烈士114位,建国后牺牲的烈士65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辽阳烈士纪念馆 | 辽阳烈士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总投资600余万元、面积1800平方米的辽阳烈士纪念馆坐落于辽阳市烈士陵园西侧,展馆主要包括日俄战争侵略暴行、三次解放辽阳城区、英烈业绩光照千秋、缅怀英烈继往开来四大展厅,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36张、历史实物245件,说明文字近万字,详列了李兆麟、白乙化、乔恒志等179位烈士的光辉业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鸡鸣寺 | 鸡鸣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鸡鸣寺生态旅游度假区 |
辽阳华严寺 | 辽阳华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华严寺 |
广佑寺 | 广佑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辽阳广佑寺,始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出现的寺院之一,也是东北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佛教传播中心。公元1161年,金世宗完颜雍在这里政变称帝,此后,广佑寺倍受历代朝廷恩典而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历史上多位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朝拜,并留下吟颂她的诸多诗篇。1900年,这座千古名寺惨遭沙俄焚毁。 重建的广佑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在寺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设计建造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甘露戒台、三宝楼,在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碑廊、东西配殿,寺院西部建有别院圆通禅院。 圆通禅院为广佑寺附属殿宇,建于白塔北侧的人工土台之上。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大殿为五开间歇山单檐式仿古建筑,通高17米。殿额牌匾"圆通禅院"为全国著名书法家启功所题。"圆通"乃观世音菩萨别号,故此殿专门用于供奉观音菩萨。 殿内中央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坐像,通高6.2米。坐像左、右前方为善财童子和龙女二立像,是为观音二近侍。殿内东、西两侧1.2米高的须弥座上,对称排列观音为教化众生而变化的32个人物形象,称"三十二应身"。 复建的广佑寺整体建筑群布局严整,宝殿崇阁,气势恢弘,以辽代风格为基调,融合明清建筑之精华,为我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 “关东古刹祈康宁,宝塔巨佛佑众生”,广佑寺,这座关东古刹历经千百年的岁月风雨、兴衰荣辱,正以其强大的智慧张力、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磅礴的建筑气势而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