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盘锦 >> 双台子区

双台子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盘锦河蟹

    河蟹官名中华绒螯蟹,又名螃蟹、毛蟹.中华绒螯蟹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河蟹是一项重要的水产资源。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为水产中的上品。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十年来剧增,每逢秋高气爽、菊花盛开之际,人们总是以 能持蟹品酒对菊赏月为幸事。目前流行 的各菜系中,河蟹是不可少的一景。河蟹 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一个亮点。据 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 为16%,脂肪5.5%,碳水化合物7%,维生素A600国际单位。均高于一般水产品。 河蟹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每年有数 百吨空运港澳。河蟹为洄游性的甲壳 类动物。秋季性成熟的河蟹自内河湖泊爬向大海,在咸淡水交界处0产卵, 至翌年春末夏初卵孵化发育成大眼幼体 (俗称蟹苗),再溯江、河而上,进入 湖泊、草荡等水域生长育肥,从而形成 了一年一度的夏季蟹苗汛和秋季成蟹捕捞汛。     辽宁省盘锦市位于九河下稍,河海交界处, 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养殖河蟹。今年,盘锦 市养殖河蟹面积达30万亩,其中成蟹养殖 面积20万亩,扣蟹养殖面积10万亩。现在 河蟹养殖大丰收,为各地有识之士提供良 好商机,抓住商机就是抓住财富的源泉。   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盘锦市《关于申请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盘政[2006]4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盘锦河豚

  许多人都知道河豚是“长江三鲜”之首,却不知我省的松辽平原南端、大辽河下游入海口处也是我国河豚的主产区。     盘锦拥有目前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集河豚养殖、餐饮连锁、食品加工、河豚鱼酒业、保健品和生物制药开发、培训于一体的河豚现代化产业化企业。   辽宁河豚主产区位于松辽平原南端、大辽河下游入海口处。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水质、丰富的饵料为河豚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1996年,盘锦市依托自然优势开始进行河豚养殖,目前养殖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并成为国家级河豚种苗繁育基地。     众所周知,河豚、刀鱼和鲥鱼被称作中国“长江三鲜”,河豚位列“长江三鲜”之首。历史上文人墨客一贯对“长江三鲜”中的河豚不吝溢美之词,但近年来由于盘锦河豚率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盘锦河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鹤乡王酒

  鹤乡王酒       鹤乡王被评定为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项目、优秀新产品,经国家级评酒专家品评认定:鹤乡王白酒以发酵90天以上的浓香型老窖酒为基酒,经过添加枸杞、桂圆肉等十多种营养物质的浸出液,既保持了白酒固有的风格,又补充了白酒中没有营养成份的不足,是中国白酒的换代产品。鹤乡王酒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五种维生素和蛋白质,适应了21世纪喝酒要“喝营养、喝健康“的消费需求。

那氏血肠

  那氏血肠   由满族那氏家族首创,用肥猪五花硬肋,加白水、调料煮透。将新鲜猪血加水和调料,灌入新猪肠内,扎紧两头煮熟。食用时,将白肉、血肠蘸蒜泥、韭花酱或辣椒油等调料。具有肥而不腻,浓厚醇嫩等特点。

丹顶鹤

  盘锦市西南30公里,占地120万亩的双台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保存完好的沼泽湿地,区内生态环境优美,栖息鸟类236种。每年阳春三月,候鸟陆续南来,天空鸟阵如云,滩头水畔,莺歌燕舞,沼泽里的小鱼小虾小虫,构成了与鸟类相依存的生物链。这里既是我国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濒危动物黑嘴鸥最大的繁殖地。茫茫苇海中架着一座14米高的放鹤亭,是观鸟的绝佳位置。

拍黄瓜

  调 料:    蒜泥4克,香油3克,醋10克,酱油5克,盐1克,味精0.2克。 做 法:    黄瓜洗净,切去瓜尾,用刀拍酥裂,横切成块,放入盘中,木耳洗净用沸水焯烫至熟,捞出控水放在黄瓜上,将调料洒在木耳上,吃时拌匀即可。 注:    黄瓜除热量低,可除湿利水,清热解毒外,其所含膳食纤维有促进有毒物质排泄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鲜黄瓜中特有的抑制糖转化为脂肪的丙醇二酸有减肥功能。

盘锦香螺

  盘锦市土特产,香螺:是我国特有的海螺品种,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的北部,以大连沿海岛屿所产者最为有名。属于腹足纲,蛾螺科。大连香螺壳大而质厚。香螺是世界上较稀有的海螺品种,其肉味鲜香,为人们所喜食。

活鱼锅

  活鱼锅集色、香、味、形、养于一体,其风味独特,原料丰富,营养平衡,汤鲜肉嫩,酱香适口,口味无穷。锅内可同时涮各种鱼类、肉类、蔬菜,使用中可丰可俭,可浑可素,合理调配,平衡膳食,不分季节,老幼皆宜,常食活鱼锅能增进食欲,祛风散寒,有益健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盘锦大米

  盘锦市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又被称之为“辽河金三角”。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西邻锦州,东界鞍山,南临辽东湾,地处辽河下游,市中心距省城沈阳150公里。全市辖双台子、兴隆台两区和盘山、大洼两县。区域面积3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境内地势平坦,多水无山,有大小河流21条,海岸线长118公里。属温带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盘锦的水稻成为响誉全国的优质产品。由于所处地区为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有极为合理的温度条件和较长的生长期以供水稻生长发育籽粒成熟,有甘甜纯净丰饶若乳的西辽河水灌溉,又无“工业三废”污染,特别是具有偏碱性土壤所特有的生长优质粳米的特性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而生长出的粳米直链淀粉含量低,韧性强,口感好。加之选用优良粳稻品种,严格按照生产有机食品的农业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农事作业,诸如施用生物有机肥,采用农业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实行机械、人工灭草和放养河蟹灭草等,都为生产优质精制的盘锦大米奠定了基础。对盘锦土壤的检验结果还发现,盘锦土壤中氯离子含量较大这会使大米淀粉在糊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油状的薄膜,使盘锦大米外观更亮,口味更好。   

大洼肉鸭

  大洼县肉鸭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有30多年的养鸭历史,地域优势非常明显,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地理条件优越,在肉鸭饲养上采取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收、统一资金结算“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不仅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队伍。“大清牌”、“辽鹤牌”、“志福牌”肉鸭产品已在省工商局注册,大洼县清水永合养禽场、大洼县清水养禽场、大洼县民意养鸭场、大洼县锦源肉禽加工厂等7家肉鸭加工企业得到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认证。   2009年全县肉鸭饲养量完成3000万只,种鸭存栏15.6万只,创产值8亿元,效益1.2亿元。全县现有7家肉鸭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占地560亩,总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覆盖11个镇,带动饲养户10000户,日加工肉鸭能力6万只左右,年生产肉鸭5万吨,肉鸭产品不仅销售到东北三省、北京、乌鲁木齐、西安、武汉等大中城市,还出口到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全县现有23个肉鸭生产专业合作社,其中县级1个,镇级22个,有社员3500人。   2010年,全县肉鸭饲养量将达到6000万只,比2009年增长66.7%,其中种鸭40万只,出栏肉鸭5400万只,存栏肉鸭600万只(含种鸭40万只),带动养殖户12000户,完成饲养量6000万只,肉鸭产品12万吨,产值11.5亿元,效益2.4亿元。   申请人:大洼县鸭业协会   所在地域:2012年   地域范围   大洼肉鸭产于大洼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7′—122°29′,北纬40°39′—43°26′,大洼地处渤海湾中部,辽河三角洲腹地,东傍辽河,西临渤海,南与营口隔海相望,北与盘锦市区毗邻。主产区为大洼县清水镇、西安镇、平安镇、榆树镇四个镇,辅射新兴镇、新立镇、田家镇、新开镇、赵圈河镇、大洼镇、王家镇、田庄台镇、唐家镇、东风镇、荣兴镇11个镇,共15个镇163个行政村(社区)。大洼肉鸭保护的规模为2.2亿只;产量 45万吨,2011实现1亿只,肉产量2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全身羽毛洁白,体型大,肌肉丰满。头大颈粗,体躯呈长方形,前胸突出,背宽平,胸骨长而直;两翅较小,紧附于体躯两侧;母鸭腹部丰满,腿粗短,蹼宽厚。 (2)内在品质指标 每100克鸭肉中蛋白质12.8~13.3克;脂肪45.8~48.3克;含铁 14.9~16毫克,硒 9.3~9.6毫克,鸭肉中钾含量最高,100克含钾近105~120毫克;鸭肉内氨基酸种类齐全,特别是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另外鸭肉是含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100克鸭肉含维生素E195~210微克。 (3)安全要求 大洼肉鸭所使用的饲料应符合NY5032—2006《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准则》、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NY5030—2006《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并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对治疗的鸭只待其完全健康后方可转入健康群体。需要处理的鸭子应参照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要求进行处理。水质应符合NY5027—2001《畜禽饮用水质》的标准。饲养场内应设废弃物处理设施,废弃物应按照GB/T16569和GB16548处理。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应符合农业部的《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疫苗的接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进行接种。寄生虫预防要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

盘锦泥鳅

  继大米、河蟹之后,泥鳅将成为盘锦又一大特色“名片”。今年,盘锦主推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模式,泥鳅养殖面积达到7.1万亩,预计将实现年产量0.9万吨,产值2.7亿元。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形成集苗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出口创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把盘锦打造成“中国泥鳅产业第一市”。   盘锦泥鳅产地范围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王把切糕

  田庄台回民众多,回民食品也就特丰富,切糕是其典型。   切糕做的精道,且传承至今的,就要数王把儿切糕了。   王把切糕传承人王凤林,继承了祖上做切糕的手艺,现今八十多岁,又把做切糕的手艺传给了二女儿。不久前,央视新闻栏目组和央视二套《消费主张》栏目组都相继拍摄了王把儿切糕的整个制作过程。   王家的美味粘食不仅限于切糕,其粘豆包、凉糕等在小镇上也同样热销了几十年,其年糕和凉糕上会印上好、财、寿、喜等字样,寓意上还颇有讲究,吃起来口感很好,香黏而不腻,让人吃过都会留恋。   

魏家葱油饼

  葱油饼和盒糕是古镇田庄台的经典小吃,出自魏家饼店的祖传手艺。    葱油饼几乎是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做的,但品相于口感与味道却大有不同。魏家饼店的葱油饼,但凡吃过,都会想念。   

凤桥纯粮酒

  田庄台凤桥酒厂是当下传承了传统酿酒工艺为数不多的酒厂,在盘锦市是唯一一家保留传统工艺的酿酒厂,生产大米酒、五谷酒、槐花酒、果酒等近10个品种。   其前身是田庄台稻花香老酒厂,到今天已经有近60年历史。最近两年的经营,品牌逐步树立起来,关键是酒的品质好,深受当地百姓的认可。   凤桥酒厂生产的白酒高中低档次都有,无论是包装精美的礼盒酒,还是壶装的“散白”、抑或坛装的白酒都大受消费者喜爱,最新推出的瓶装酒也颇受婚礼宴会的欢迎。最好的酒年份在10年以上,目前售价在每市斤120元左右,也被消费者接受。   

田庄台卤货

  盘锦人喜食卤货,田庄台人更是喜欢,要讲哪里的卤货好吃那还得数田庄台的。田庄台人哪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宴席上必有三两样卤货以撑场面。所以田庄台的卤货也素来享有盛誉,时下溢香园饭店的卤虾爬子、卤青虾、卤螃蟹等卤货一直做得很地道。   

王家粘豆包

  王家的美味粘食不仅限于切糕,其粘豆包、凉糕等在小镇上也同样热销了几十年,其粘豆包和凉糕上会印上好、财、寿、喜等字样,寓意上还颇有讲究,吃起来口感很好,香黏而不腻,让人吃过都会留恋。   

双台子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东风街道 苇海鼎翔度假区 盘锦湖滨公园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芦苇塘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胜利街道 苇海鼎翔度假区 盘锦湖滨公园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芦苇塘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建设街道 苇海鼎翔度假区 盘锦湖滨公园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芦苇塘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红旗街道 苇海鼎翔度假区 盘锦湖滨公园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芦苇塘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辽河街道 苇海鼎翔度假区 盘锦湖滨公园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芦苇塘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石油街道 苇海鼎翔度假区 盘锦湖滨公园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芦苇塘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化工街道 苇海鼎翔度假区 盘锦湖滨公园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芦苇塘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铁东街道 苇海鼎翔度假区 盘锦湖滨公园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芦苇塘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双盛街道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陆家乡 盘锦大米 盘锦河蟹 盘锦河豚 鹤乡王酒 那氏血肠

双台子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