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铁岭龙首山 | 铁岭龙首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首山位于铁岭城东二里。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象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是铁岭著名的风景区。 每年五月,山岗上、山谷里开满色彩艳丽的蔷薇,醉人的花香随风飘荡。这里的春光美,秋景更为雅致。凉爽的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在层层密密的树丛中,游人不断。“龙首寻秋”是柴河八景之一。 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 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
铁岭博物馆 | 铁岭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铁岭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8月,其前身为铁岭地区文物组2000年新馆址主体建筑竣工,2001年7月6日基本陈列完成,并正式接待观众。 铁岭博物馆是公益性非盈利机构,收藏、研究、教育是其基本社会功能。它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铁岭博物馆是国家投资兴建的市地级地方史志类综合性博物馆。馆址地处市区中心,为辽银州、明铁岭卫古城南门里路东。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上三层半地下一层的展览大楼,展览大楼内设陈列大厅四个,面积约4000平方米。馆区内附有学术报告厅、观众服务部和藏品库房、安全报警监控中心等。 馆内现有藏品5000余件,以辽北地方出土的文物为主,其中不乏珍品。如,商周时期的青铜钺;西汉的透雕青铜牌饰;辽代晚期北府宰相萧义墓志等。 铁岭博物馆有永久性专题陈列两个:《辽北历史文物陈列》和《铁岭地志展》。《辽北历史文物陈列》以辽北地方历史发展时空为脉络、以出土文物为基础,再现了近万年来当地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辽北人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文明成果。《铁岭地志展》以富有代表性的标本、产成品实物及模型、图片、数据资料等,全面、概括地表现了铁岭市自然环境、物产资源、人文景观、历代名人及社会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现状,向观众展现了辽北这方黑土地上的人民建设家园的创造力,揭示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这个展览是在新形势下开拓博物馆功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博物馆社会效益的一种尝试。 此外,临展厅、商贸会展中心还可以同时举办各类专题陈列,接待巡回展览和开展商贸活动。 目前,铁岭博物馆正在策划《辽北民族展》,该展览以二十世纪初辽河航运的兴盛、铁岭地处东北农副产品集散地为背景,再现当时辽北的民俗风情。让观众行进在场景、展品之中,以新颖的表现手法、现代的声、光、电的视听效果,来增加观众兴趣和参与意识,吸引游客。 铁岭博物馆还担负市内考古及地方史研究任务,在八十年代初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为配合国家大型基本建设进行过多次文物勘察和考古作业,使大批文物得以保护。历年来,清理、发掘古遗址、墓葬数十次,并取得重大收获,如:康平顺山屯青铜时代遗址、西丰西岔沟西汉游牧民族墓地、法库叶茂台辽墓群等。有些发规政治家填补了地方史上的空白,并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馆内专业人员近年来,发表专著论文数十篇,曾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
铁岭驻跸塔 | 驻跸塔位于铁岭龙尾山,因龙尾山清时被称为驻跸山,该塔亦名驻跸塔。该塔与龙首山上的秀峰塔属同一类型,为八角八面九级密檐式,塔身为青砖垒造,只是塔的规模较小。此塔与秀峰塔分别坐落在龙首和龙尾,遥遥相望,加之山腰处有星桥飞架,漫山曲径,连接典雅亭台,为龙山美景增彩不少。该塔建造具体年份不详,原先在各种地方历史资料中均找不到有关驻跸塔的资料。 最初,人们从其塔名分析,认为其塔修建当在清初之后。康熙二十二年成书的《铁岭县志》上有幅地图,在龙尾山处画一小塔。据康熙十六年《县志》记载,驻跸山原名为水口山;康熙十年,清圣祖康熙东巡,从船厂(今吉林市)返京途经铁岭水口山时,正值天降大雨;时山边民户马文通家新房刚成,康熙避雨其中。古时皇帝行止处曰驻跸,此后,水口山遂改为驻跸山。除《县志》外,关于此塔再无任何资料可寻,这座塔究竟建于何时始终是个谜。 2000年,关于驻跸塔的修建年代之谜出现峰回路转之势。这一年,鉴于该塔倾斜严重,随时有倒塌危险,经省文物部门批准,于2000年4月对驻跸塔进行“落架大修”,即将塔身全部拆除重修。在拆除时发现,人们对该塔的认识存在许多错误。例如,原来认为该塔为“八角八面九级实心密檐式”,而实际上该塔是八角八面九级密檐式空心塔;原来认为该塔建于明末或清初,拆塔时发现塔中石盘内保存有明万历年间“辽东总兵李成梁修塔记”铜版铸刻,且有以前曾经维修的记载;原来认为此塔一直就叫驻跸塔,从拆塔中发现的文物得知,此塔原名为灵应寺塔,塔旁还应有灵应寺一座。从上述文物发现推断,此塔建筑年代最晚不晚于明景泰年(1450),也可能是元末或明初所建。2000年9月2日的《铁岭日报》双休日特刊以《龙山驻跸古塔新姿有望十月再现》为题对修塔情况进行了报导,报导使人们对此古塔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为人们解除了许多不解之谜。 |
铁岭白塔 | 铁岭白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原名圆通寺塔,铁岭白塔为其俗称。此塔位于铁岭市区内银州贸易城东南侧,古铁岭城西北隅,是辽北现存最早的古塔。一些刊文章言其为唐代所建,主要依据圆通寺石碑刻《重修圆通寺塔记》,该碑刻载该塔建于唐太和二年。但据考证,银州历史并非始于唐,内容详见本书《古银州考证》一文。另参照多种史料,铁岭白塔亦不具唐代塔的特征,该塔建筑所用之砖考古称为沟文砖,为辽代特征砖,辽以前没有这种砖,此有文物部门鉴定,唐代不可能用辽砖来修塔,故石碑所刻年代,不足凭信。据日文版《满洲写真帖》记此塔为辽塔,也有文章言及此塔为金大定年间年建,但无认论如何此塔不会早于辽代。 该塔在明代即已破败不堪,明万历十九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夫人出资,予以修缮。此塔为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塔身为青砖垒造,砖长2尺4寸,厚6寸。略成锥形。塔顶刹杆有铜盘和宝珠,塔座八面嵌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8个大字,八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并饰宝盖。第一级塔身南部是-像,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塔基和塔身有砖雕装饰。每层塔檐都悬挂铜镜和铃锋,塔身涂白,故称白塔。古时此塔为城中最高建筑,《志书》记为“二十里外能望而见之”。每当雨后,塔高云低,云飘塔间,故有“白塔横云”之美称。古人曾用“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散;忽见白塔尖,钻入青天半”的诗句赞美白塔的秀丽景色。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波及铁岭,将白塔上面串葫塔尖震落,因刹杆有铁链相系,故刹尖斜插入第三级塔身南侧檐上。当年在铁岭拍《大年初一》电视剧,曾将此当作一景摄入剧中。 |
铁岭秀峰塔 | 铁岭秀峰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秀峰塔”位于辽宁铁岭市内龙首山巅峰,原名“秀峰寺塔”,该塔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距今已有500余年,位于铁岭龙首山慈清寺东南侧.塔由当时信士高璟斥资建造,主要目的是“为此寺状色”此塔为密檐式九级八角八面实心佛塔,为砖石结构,底座高约3米,第一层八面各有座佛1尊,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大字,各角上有兽头和风铃风鸣钟计72个。阵阵微风吹来,塔铃叮咚作响,优美动听。该塔筑55年后,即嘉靖二十二年(1544),由高璟的后人出资进行修缮。此后又在48年后,至明万历十九年(1591),该塔已年久失修坍塌,有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授意下再次重修。至清末民初,塔已严重剥蚀,民国初年由民间集资再次修整。 “重修秀峰寺塔记”(万历十九年):“秀峰寺”,建於银州城东三里柴河之西、龙山之阳,即今水潮寺也。原无塔,弘治已酉,信士高璟建此塔于秀峰之巅。为此寺状色。后五十余年,璟侄孙医官釜修於嘉靖甲辰,迄今四十八年,坍塌日甚。镇守总兵宁远伯李公成梁,每於擒胡拓地之赐,即动修寺建塔之心。故於万历之辛卯,令工师卢兵、李应,时僧陶法明、刘法显率匠役,残缺者补之,原无者增之,粉饰修治,虽罄赏资而不恤。是此塔璨然一新,继高公而再见也。冈因玩感,谨将发功心功德助缘善信勒之于碑,以为后世记云。 距秀峰塔东侧15米的悬崖峭壁,临崖危峻的六角密檐式建筑,彩绘画染明油鲜艳建于民国初年“洗心亭”,亭内有鼍龙驮石碑,下刻碑文记叙着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实。亭上的槛联:“此地风光原秀美,出山泉水总澄清”。站在亭内东观“柴河”从群山叠翠中而来,沿岸青山环绕,古树参天、稻田翻绿浪,柴河两岸无际的田野尽收眼底。西望“辽河”泛波,状若飞龙直下,起伏蜿蜒十余里,近眺山上绿草如茵,桃杏芬芳,争奇斗艳,南见6角造型粗广美观的“滴翠亭”。远眺万山叠起碧波、荡漾爽气尽飞来,环抱辽河新区高楼林立,沿河美景美不胜收,这一人间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简直就是杭州西子湖一角。 |
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 | 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所在地:铁岭 地址: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 铁岭市-纪念馆又名-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1979年9月,经0辽宁省委和铁岭地委批准,在银岗书院小学旧址建立起来,并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3月,李鹏为该馆题写匾额。纪念馆建筑为清代青砖木结构瓦房,建于1658年,系原银岗书院的中院及西院一部分。中院为四合院格局,两层院子,前院为门房、正房、东西厢房各3间,各房之间由4个月亮门连接。1910年春,12岁的-随三堂伯来此读书,对其以后走上革命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纪念馆现为革命纪念地、历史文物遗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亮点 纪念馆前院东厢房就是-少年读古文斋房,西院是少年-读书的教室。每一个院为一个展区,展出-在铁岭读书、视察及生平业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
慈清寺 | 慈清寺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
铁岭蟠龙山 | 蟠龙山风景区位于铁岭经济开发区南部,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这里具有优美的山水风光、丰富的物种赋存、多样的植被覆盖、鲜明的地域文化和宝贵的历史遗迹。 蟠龙山南麓有一条千米深沟,古称茨沟。《铁岭县志》卷十四至卷十八名胜篇中有记:“茨沟在城南二十里顾官屯村东北,草木深茂,山中有圣水寺,环境颇幽雅。”沟内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素有“蟠龙仙境”之称。 景区内有佛教圣水寺、道教纯阳宫、娘娘庙、历史名人李成梁陈列馆、茨沟果园、枫树沟影视基地和正在建设中的灵山圣水旅游区,开展宗教文化游、健身休闲游、生态农业游以及铁岭挽马观赏、果品采摘等。 蟠龙山宛如一条巨龙雄峙辽北大地,逶迤绵延,雄奇峻秀,一年四季景象万千。仲春梨花翠柳,夏至峰林掩映,秋霜红叶黄果,冬雪玉寺银松,畅游其间,如入仙境。 |
龙山风景名胜区 |
|
铁岭龙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 龙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位于铁岭市银州区岭东街,辽宁职业学院内,是十八洞72杆国际标准森林地冠军型球场。 球场占地2000亩,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森林球场,内有豪华会所、练习场、高尔夫学院、度假别墅等配套设施,是国内将休闲度假与高尔夫运动结合较好的球会之一。 置身球场之中,远处是青黛的远山,山脚下点点雪白的沙坑;近处,如茵球道流转在葱茏的林木之中。青山、碧水、绿草、森林交相辉映,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是休闲度假和娱乐运动的理想之地。 |
铁岭银冈书院 | 铁岭银冈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冈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是清代著名的五大书院之一,是关东第一书院,在东北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开本邑教育之先",培养出大批英才。我们敬爱的-总理就是在银冈书院入读小学。银冈书院现在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被列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银冈书院位于昔日的铁岭古城内南门之右、今日繁华的银冈小区之中,是一处古朴幽静的清代园林式建筑群。 |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位于铁岭市银州区文化街,依托清代郝浴创办的银冈书院而设。银冈书院在清末变法维新时,院内设小学学堂一处,现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12岁的周恩来曾就读于此。 银冈书院是东北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书院。1979年9月,经中共辽宁省委批准,铁岭地委把银冈书院辟为“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1995年进行大规模维修,全部修复了1910年的原貌。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形成了3座院落毗连的完整建筑群:中部为银冈书院,展有银冈书院历史沿革,少年周恩来曾读书的斋房等。西院为主体展区,包括三个展厅,即新生活的起点—1910年周恩来在铁岭;第二故乡情—1962年周恩来视察铁岭;历史伟人—周恩来业绩展。东院为景区,包括园林、碑廊等。纪念馆共展出照片、实物近千件幅,文化设施3处(魁星亭、纸炉、碑林),仿真硅雕塑人物像2组,微观雕塑4组。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是承载着古代书院文化、革命文史、伟人业绩“三院一体”的综合景观,是人民群众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曾接待来自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30多万人次。-、杨尚昆、李鹏、王任重、张爱萍、-、费孝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临馆址视察并指导工作,并分别挥笔题词“培养革命后代的学校”、“实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光辉业绩去教育人民、启迪后代”等。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3万余人次。 纪念馆先后被授予“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998年12月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4月被省政府重新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铁岭秀峰寺 | 铁岭秀峰寺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蚕蛹 | 由于近年来镇党委注重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发物质资源,发展工业、农业商品、吸引外资经济,从而使房木镇的经济较以往有了显著成效。目前我镇以成立了柞蚕养殖场30万亩 。年放养柞蚕5000把,年总产量在150万公斤左右,是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我国是丝绸之乡、养蚕大国,年产蚕茧近4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60%,缫丝同时产生了占总量一半的蚕蛹达20万吨左右。蚕蛹的营养价值很高。古时,《本草纲目》即把蚕蛹列人滋补药缮。可治小儿饥疲,《太平御览》也记载“食蝶元极肥美”,其蝶元即蛹。蚕蛹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处当作美味食品而争相食之,我国有些地区, 有长期食用的习惯。据分析,蚕蛹蛋白氨基酸组份符合WHo/FA0推荐的标准, 是理想的全价蛋白,营养价值可与牛奶、鸡蛋媲美,且其油脂也营养丰富,可精制成营养油而适合高血压病人食用。但由于它特有的气味及习惯,而未能被广泛地直接食用。一般仅作饲料或被加工成氨基酸再用于食品,浪费很大。基于直接食用这个目的,我们开发了蚕蛹昆虫类休闲食品,不但使之成为席上佳肴,且也成为人们的休闲食品。( 铁岭) |
鸭梨 | 鸭梨亦名雅梨,是中国古老的优良梨品种。该果呈倒卵圆形,近果柄处有一鸭头状突起,形似鸭头,故名鸭梨。鸭梨,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富含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更以所含B族维生素多而全堪称各类水果中的佼佼者,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醒酒解毒之功效。《本草纲目》把鸭梨的功能注定为:“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鸭梨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 现在梨已经分化成多个品种,鸭梨是整个系列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每年产量达到几亿公斤,以其优秀的品质畅销中国南方地区。从1972年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已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西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26,000吨以上。规格:#72,#80,#96,#112,#140 纸箱包装,净重18kg或15kg,每个梨单独包一层纸和一个水果网套。 我镇经营的鸭梨畅销国内外市场,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鲜果进口商建立了稳固的贸易来往。同时希望能够结识更多的朋友,共同开发这个前景美好而广阔的市场。( 铁岭)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