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哈尔滨

哈尔滨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五常大米

  优良稻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首位,质地优良,享有盛名。   五常大米是生活中做米饭的佳品,其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饭粒油亮、香味浓 五常大米   郁,素有“贡米”之称。 说五常,道五常,五常最著名的当是大米。五常在黑龙江省的最南部,距离哈尔滨120公里左右,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五常原名欢喜岭,清咸丰四年设“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取其“三纲五常”之意,得名五常。既有儒雅的古韵,又体现了城市文化品位。真可谓古为今用,别有一番韵味,面积751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国际权威人士说,在同纬度地区五常的水稻第一位。   分布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无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时。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贯穿全境,水系纵横。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种植的成熟期长的优质晚熟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的特点。 五常稻花香米   五常山清水秀,更是鱼米之乡。从市场上高声叫卖“真正五常大米”的吆喝声中,人们一定会深深地体会到五常大米在全国的知名度。“泰国香米出福水,中国香米出五常”。五常市是典型农业大县(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之一,是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水稻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哈尔滨市的四分之一,五常市因盛产大米而名闻天下,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五常大米的品质可谓上乘,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这甘美的口味缘于五常山泉浇灌,盆地沃土和优良的品种及先进的栽培技术。   特点   五常大米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由于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宜。五常大米成饭食味 清淡略甜,棉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 剩饭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选。 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饭的佳品。五常大米素有“贡米”之称。 中国名牌产品评选活动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共同组织的,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名牌产品评选机构。 五常市是我国著名的大米产区,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种植历史及先进的生产技术,造就了五常大米的优良品质。为充分发挥五常大米的品牌优势,据悉,“五常大米”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证明商标。为依法制止商贩假冒“五常大米”现象,五常市大米协会在哈尔滨市工商局指导下,于1997年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可保护原产地名称的证明商标,2000年得到受理,今年7月21日获正式核准注册。 据介绍,根据产品的品质特征,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对“五常大米”证明商标使用地域作了明确划定:溪浪河、拉林河流域至红旗乡西城子村以东,苇沙河以西,磨盘山以北,硕大户山以南。这个范围覆盖了五常市150万亩大米产区。 据了解,中国名牌产品评选活动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共同组织的,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名牌产品评选机构。 2001年,五常市开始整合稻米资源及品牌,凡是在五常划定产区所产稻谷,集中打“五常大米”一个品牌,根据不同品种,分别注册“五常大米”、“五常香米”、“五常糯米”和“五常黑米”四个商品名称,同时对全市稻米产业实行规范管理,从而使“五常大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3年,五常大米商品量达4亿多公斤。   五常大米名扬天下   五常最著名的当是大米。五常在黑龙江省的最南部,距离哈尔滨120公里左右,属于哈尔滨管辖的一个县级市,面积751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国际权威人士说,在同纬度地区五常的水稻第一位。 五常大米是生活中做米饭的佳品,其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饭粒油亮、香味浓郁,素有“贡米”之称。五常市不断开发水稻新品种,先后培育了“松粳二号”、“五稻三号”和“五优稻一号”等品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五优稻一号”因其独特口味,成为国内第一个被“美国绿色营养食品协会”认证为达标产品水稻品种。   水土好,米才好   五常市在哈尔滨市南部120公里处,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盆地之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尤其是水稻灌浆成熟的8月和9月,风和日丽,光照充足,白天热,晚上凉,昼夜温差大,使水稻的成熟期相当集中,老百姓管这叫“上得急”。五常水稻中干物质积累多,大米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因此,五常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五常大米在国内市场一直很有名气。   五常大米功效   大米中各种营养素含量虽不是很高,但因人们食用量大,故其也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于婴儿的发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汤冲奶粉或给婴儿作辅助饮食都是比较理想的。 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认为多食能令“强身好颜色”。   给大米喝“果汁”   从稻谷上看: 1、稻谷色泽:成熟的稻花香水稻有黄褐色斑,颜色深。 2、稻壳顺长有裂缝,裂缝大的能看到糙米。 从大米上看: 1、粒细长,长约7。5毫米,宽约2。5毫米,长宽比为3左右。 2、稻花香米腹白大。 3、有的与稻花香接近的品种米有裂纹。 4、水稻、大米、米饭均有自然香味。下一篇:五常刺五加

阿城大米

  黑龙江省·阿城市阿什河乡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23公里处的阿什河畔,东部山区峰峦起伏,西部平原坦荡如砥。全市幅员面积2900平方公里,下辖8乡11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万,其中市区人口22万。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62亿元。阿城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盛产大米,远近闻名,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及中国农学会特产委命名为“中国大米之乡”,水稻主产区阿什河乡水稻生产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1999年被哈市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特色产品高级免淘米是利用优良水稻品种,通过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出的水稻进行精加工的绿色食品,具有颗粒饱满,色泽光润、口感鲜美及营养丰富、干净免淘等特点。已经注册的“阿什河牌”高级免淘米远销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阿城大米产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中部,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上游,属于北中温带,位于阿什河及其支流域两岸的河谷川地和松花江南岸的江沼低洼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水稻。阿城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为阿城区五个乡镇12个村,有阿什河城建村;双丰镇东光村、双兰村、爱民村、椴树村;料甸满族乡红新村、联胜村、西华村、新建村;红星乡海东村、海兴村;亚沟镇新光村。水稻种植面积达8000公顷,年产大米48000吨左右。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阿城大米生产地域地势平坦,远离市中心,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土质肥沃,为黑粘土、沙壤土质,地势低洼,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6%,自然肥力较高,特别适合水稻生长。   (2)水文情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境内红星水库或西泉眼水库水系浇灌的水田,该基地位于灌溉区上游,上无任何污染下至松花江全程进行地表水灌溉,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在31%,雨热同季,无霜期136天左右。降水均匀,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   (3)气候情况:该地区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属于寒   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常受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和蒙古高原的寒流影响,夏季短促、温热湿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春季多大风而少雨,秋夏多暴雨,亦有阴雨连绵之时,春秋气温变化剧烈,四季分明。   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盛行西北风,气候严寒干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具有明显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地区。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3.3℃。一月份平均气温-18.8℃,七月份平均气温23℃,日平均温度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2800℃。   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42毫米;无霜期短,初霜在9月25日,终霜5月3日,约156天。全年日照总时数2700小时。   该地区气候虽然适合于一年一熟的作物生长,但经常发生灾害性天气,连续阴雨,长期干旱、早霜冻等常给作物生长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风、低温、雹、霜灾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阿城大米早在1197年就进行生产,到今有800多年的历史,1996年3月获得“中国大米之乡”称号。是“上京贡米”基地的特产。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好使农作物质量更加好,阿城区产地生产的阿城大米有自己独特的品质。   阿城大米处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非常适合水适合水稻的生长,而且独有的地理气候和适宜的降雨创造阿城大米独有的品质。自1997年起,阿城区农民相继自发组建了阿什河稻米协会等30余家水稻专业协会,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在为改良水稻品种,提高种植技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2007年8月阿城区稻农自发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水稻已有40多年历史。1969-1990年10个鲜族屯自发成立了“朝鲜族水稻种植协会”开辟了鲜族水稻种植基地。1993年基地内实行旱育稀植和超稀植栽培,巧施农药、化肥、按《国家无公害农产   品生产标准》生产,开辟了一条施用无公害肥生产无公害大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新路。1995年协会吸纳汉族种植大户,改名成立了“城建村水稻种植协会”。1999年生产出了无公害优质“免淘”大米。2001年生产的大米又被哈尔滨市农业局、环保局检测为A级绿色食品大米。2002年申请了“阿什河”牌大米商标,并被评为“中国大米之乡”。2007年成立了水田农机合作社和哈尔滨市阿城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单产在600-650公斤,产品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由哈尔滨市阿城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申报认证为无公害大米。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阿城大米选择在位于阿城区中部,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上游的阿什河及其支流域两岸的河谷川地和松花江南岸的江沼低洼地带生产。该地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水稻。阿城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为阿城区五个乡镇12个村,有阿什河城建村;双丰镇东光村、双兰村、爱民村、椴树村;料甸满族乡红新村、联胜村、西华村、新建村;红星乡海东村、海兴村;亚沟镇新光村。全保护区耕地面积25096.7公顷。专业合作社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达8000公顷,年产大米48000吨左右,有社员1108人,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根据该地域生态条件和无公害食品水稻对品种的要求,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分蘖力强、熟期适宜的优良品种,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一积温区选用五优稻1号、松梗6号类型的品种;二积温区选用垦稻10、松粳10类型的品种;三积温区选用绥粳4号、龙粳14类型的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的特殊使用规定:阿城大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阿城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六项管理制度,即: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服务体系   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培训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档案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十户联保”制度。   在农业投入品方面采取了四监管:一是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大对投入品   的监管力度搞好源头控制,在投入品的管理上,坚持经营许可证制度,禁限用投入品定期公开制度(电视公告、信息发布投入品禁限用清单),绿办与农业执法大队配合给经营生资业户把禁限用投入品清单张贴上墙,让生产者明明白白的使用。二是执法监管。由农业执法大队对生资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进行全面检查监管。三是技术监管。由技术部门对生产者进行培训,对生产的投入进行具体指导和服务。四是网络监管。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对生产过程、基地、企业、生资业户、投入品清单等建立电子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   严格控制种子来源;种子生产单位必需具备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单位必需具备营业执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从国外或外省市进口的种子必需有检疫证明;设有专门的种子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应核对种子的数量、品种和相关证件后,方可入库;种子应有详细的进库、出库记录;过期的种子应及时清理。   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在生产中不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文规定不得使用的农药;设有专门的农药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核对农药的数量、品种和“三证”后,方可入库;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或有关技术部门的病虫情报,指导用药,做到适期防治,对病下药,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利于提高药效;严格掌握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时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   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无公害肥及配合施用配比合理的无机复合肥。施肥原则:以无公害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施用;最后一次追施化肥在收获前30天进行;及时做好肥料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肥料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于干燥、阴凉   的仓库等场所;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肥力损失和环境污染;外来肥料必须是   “三证”(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标准检验合格证)俱全的产品。   (4)生产记录要求: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农时操作记录;农药使用记   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并按作物分别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需妥善保存1年,以利可追溯性检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阿城大米米粒粗长饱满,千粒重50克。   (2)内在品质指标:米质晶莹、蒸饭口感醇香、营养丰富、有益健康,是馈赠亲友的理想选择。   (3)安全要求:阿城大米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NY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NY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标准等国家强制性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阿城大米分为三个等级,为一级大米,二级大米、三级大米。   (2)包装:编织袋包装,规格25公斤/袋,纸袋包装,每袋1kg,每箱4袋。包装材料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材料应坚固、清洁、干燥、无任何昆虫传播、真菌污染及不良气味。   (3)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阿城大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贮藏: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处贮存。原料按指定堆场贮库内贮存,存足数量,执行管理规定。贮存库房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无虫害及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成品贮存要按品种、标号、编号、生产日期分别存放,不得混杂和受潮。   (5)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下一篇:交界木耳

尚志黑木耳

  黑龙江省尚志市建成苇河黑木耳大市场,该市场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食用菌、山特产品的集散中心。   苇河黑木耳大市场是尚志市招商引资重点扶持项目,由苇河镇人民政府牵头兴建。该市场规划占地5万平方米,一期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其中门市192间,工程投资1800万元,成为全国重要的食用菌、山特产品的集散中心、销售中心、交流中心、展览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产品将销往京、津、沪等各大城市及美、加、日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苇河黑木耳大市场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   2009年投资1200万元、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包括有标准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停车场、仓储区、经销区、综合服务加工区的苇河黑木耳大市场二期工程的投入使用,使尚志市苇河黑木耳大市场全年木耳销量增加到4.5万吨,销售额达到18亿元。   2010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工程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将达到8000平方米的尚志市苇河黑木耳大市场三期工程的建设,将加快尚志市食用菌产业、食用菌加工企业和食用菌产业所衍生的其他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将拉动周边市、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   尚志黑木耳   地域范围   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东西长约153公里,南北宽约90公里,区域面积8910平方公里。全市辖10镇、7乡、162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尚志黑木耳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7°17′-129°12′,北纬44°29′-45°34′之间,主要是尚志境内珍珠山乡、苇河镇、亚布力镇、石头河子镇、鱼池乡、庆阳镇、亮河镇、一面坡镇、老街基乡、马延乡、河东乡、长寿乡、元宝镇、黑龙宫镇、尚志镇、帽儿山镇、乌吉密乡等17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891000公顷,地域内黑木耳生产面积为11000公顷,栽培总量为10.5亿袋,总产量为4.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 尚志地区为冷凉型气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和营养成份的生成。尚志黑木耳均用柞树、桦树等阔叶锯沫为原料生产,符合木腐菌的自然属性,纤维生长密集。因此,尚志黑木耳与其它区域产品相比,干时肉厚色正,营养非富;泡开有弹性,复水性好,富光泽;食用时圆润、细腻,口感极佳,在全国黑木耳产品中属精品。 2、外在感官特征:尚志黑木耳耳片胶质厚,富弹性、半透明,耳片背面略呈灰黑色,水发性好,泡发率高,朵大适度、均匀,耳瓣舒展少卷曲,无腐烂耳和流失耳,无异味。 3、内在品质指标:尚志黑木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箩卜素和纤维、钾、镁、钠等。其中蛋白质含量≥13%、粗纤维含量≥5%、总糖含量≥52%、钙含量≥3900mg/kg、铁含量≥115mg/kg,磷含量≥2600mg/kg,干湿比在1:22以内。与其它地区相比,蛋白质含量高出5个百分点,总糖含量高出1倍多。 4、安全要求:尚志黑木耳严格按照《无公害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产品经检测符合NY5095-2006的标准要求,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符合NY5010-2002的标准要求,黑木耳生产使用的原料符合NY/T393、NY/T394的标准要求,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下一篇:尚志猴头蘑

尚志红树莓

  红树莓俗称马林或托盘,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国际上称为"第三代水果"。红树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易被人体吸收的养份。含有果糖8%、有机酸2.3%、氨基酸1%以上;每百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 62毫克、维生素P 750毫克、维生素E 1.4毫克、胡萝卜素1.4毫克、钾281毫克、磷113毫克、钙36毫克、镁29毫克、铁4毫克、水杨酸2.5毫克;含有的抗衰老物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抗癌物质--鞣花酸,超氧化物岐化酶和鞣花酸的含量高于现有的任何人工栽培的水果及野生水果。   近年来,尚志市发展推进红树莓产业,红树莓栽植面积1.73万亩,成为全国红树莓栽植面积最大的县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红树莓之乡”。   2010年,该市浆果种植面积7.5万亩,总产量接近1.6万吨。其中,红树莓产量9133.5吨,黑加仑产量4028吨,草莓产量1820吨;全市共有浆果加工企业12家,加工浆果5300吨。今年该市将进一步壮大以红树莓为主的“红色经济”。计划发展更新浆果5000亩,采收面积将达到3.5万亩;浆果加工企业发展到13家,收购加工量9000吨;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5亿元,吸纳劳动力就业2万人。   尚志红树莓   地域范围   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东西长约153公里,南北宽约90公里,区域面积8910平方公里。全市辖10镇、7乡、162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尚志红树莓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7°17'-129°12',北纬44°29'-45°34'之间,主要是尚志境内石头河子、亮河、庆阳、亚布力、帽儿山、长寿、黑龙宫、元宝、一面坡、尚志、乌吉密、鱼池、河东、马延、老街基、苇河、珍珠山等17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891000公顷,地域内红树莓种植面积为7500公顷,年产量为3万吨,是全国和世界知名的小浆果产区。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 尚志红树莓与其它区域产品相比,各项理化指标均衡、稳定,营养非富。尚志红树莓可直接食用,还可以加工速冻果、果汁、果酱、果酒、饮料、提取花青素等。尚志红树莓速冻果及浓缩果汁、果酒出口欧洲多年,深受外商青睐。 2、外在感官特征:尚志红树莓的果实呈半球形,成熟的红树莓果为红色或暗红色,果粒大小均匀,由55-80个小核果聚合组成,单果重3-5克,果实横径为18-24毫米,纵径16-22毫米。果面洁净,无病虫斑,色彩艳丽美观,果实酸甜适口,适合鲜食和加工。 3、内在品质指标:尚志红树莓维生素C含量≥37mg/100g, 可溶性固形物≥7mg/100g,粗纤维含量≥3%,可滴定酸含量≤0.2%,蛋白质含量≥1.0%,果糖含量≥0.3%。 4、安全要求:尚志红树莓生产中严格按照《尚志市红树莓生产技术规程》(DB230183/TN 01—2010)的标准进行管理生产,产品经检测符合NY5086-2005的标准要求,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符合NY5087-2002的要求,红树莓生产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下一篇:山葡萄酒

延寿大米

  地域范围   延寿大米生产地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松花江南岸的蚂蜒河中游。东经127°54′20″-129°04′30″,北纬45°10'10″-45°45'25″,西部、南部与尚志市为邻,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65公里,幅员面积3149.55平方公里。全县有5镇4乡10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1万亩。地理标志区域包括延寿镇(部分)、六团镇、中和镇、加信镇、安山乡、寿山乡(部分)、玉河乡、延河镇8个乡镇,70个行政村的水稻田。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延寿大米生产地域地势平坦,远离市中心,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土质肥沃,为黑粘土、沙壤土质,地势低洼,土壤有机质含量3%-6%,自然肥力较高,特别适合水稻生长。   (2)水文情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境内蚂蜒河、亮珠河、部分地下水浇灌的水田,该基地位于灌溉区上游,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在46.9%。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5座,万亩以上灌区10处,提水灌溉站点617处,塘坝1600座。   (3)延寿县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侧,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6℃。历年最低气温为-42.6℃,历年最高气温为35℃,多年   平均积温蚂蜒河两岸为2493.5℃,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丘陵漫岗区为2300℃左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22-129天。县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570.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0.1小时,延寿县的气候特点是典型的水旱兼作农业气候区。   (4)人文历史情况:延寿县种植水稻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据《延寿县志》记载,民国12年(1923年)入境的朝鲜族农民开始在洼地种植水稻,到民国16年(1927年),水稻面积已达8345亩。到1934年,全县水稻面积达到148380亩,出现了水稻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到1989年,全县水田面积发展到29.7万亩。并从1989年开始试验示范并推广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逐步结束水稻满撒种的传统种植技术。实行扣塑料棚旱育稀植插秧栽培技术。水稻产量有原来的亩产100-150公斤,一跃提升到300-350公斤,实现翻番增产。在肥料使用上,结合有机肥逐步增施化肥用量,在除草方面结合人工中耕除草逐步推行化学除草,减轻农民劳动量。到1995年,由于高效经济作物的迅速发展,部分农民实行水改旱,水田面积下降到21.4万亩。水稻产量11.4万吨。亩产达到532公斤。到1999年,水稻面积发展到23.7万亩,水稻产量14.7万吨。从2002年开始水稻面积逐年增加,到2007年水稻面积发展到66.3万亩,产量33万吨。全面整合水稻品种,按区域布局和积温区划,全县主推五优稻3号、松粳10号、龙粳14、绥粳7号和垦稻12号等5个核心品种,良种化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大中棚育苗技术、机械插秧技术。自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研究推广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全省示范推广。延寿县水稻栽培技术在全省占有领先地位,已成为全省优质水稻重点产区之一。2008年,延寿县被黑龙江省绿办批准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水稻生产基地县”。自2006年开始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打造“亮珠”品牌,使延寿大米走出省门打入南方市场,其品牌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下一篇:延寿大豆

双城菇娘

  双城市有满族、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满族人口最多。双城自开垦以来,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有托云布、丰绅将军为清朝主要将领。科举时代有进士、举人共29人,秀才191人。人文景观有承旭门、魁星楼、观音寺、双城堡火车站、承旭公园、希望广场、民俗文化步行街。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设在双城,“四野”的将领们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新开岭、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嘉庆士九年(1814年)清廷谕准富俊将军“预筹试垦,莫若先期屯田”的奏章。选定南北长70里,东西宽130里之沃野,建城设治。因有金代达禾、布达二古城(俗称双城子)遂定名双城堡菇娘原产地东北,我市五十年代初开始种植,经过六十多年的栽培,全市面积已发展到15000亩,年产量15000吨。菇娘现已成为双城乃至黑龙江省果蔬生产的代表品种。   黑龙江为菇娘果的主产区,菇娘果有清热解毒、镇咳润喉利尿的功能。   地域范围   双城菇娘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双城市境内,生产区域分布在24个乡镇,分别为:水泉乡、公正乡、农丰镇、杏山镇、同心乡、临江乡、万隆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幸福乡、双城镇、希勤乡、团结乡、永胜乡、乐群乡共计24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地域保护面积224996.4公顷,其中菇娘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生产菇娘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双城菇娘果实卵圆型,单果重6克左右,果实金黄色,圆形,汁多,甜度高,口感好,品质佳,口感极佳,不裂果,耐贮耐运。 2、内在品质指标。双城菇娘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大于0.5%,可滴定酸小于1%,可溶性糖(以葡萄糖计)大于9%,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0%,维生素C大于500mg/kg,维生素E含量大于10mg/kg,锌含量大于3mg/kg 3、安全要求:双城菇娘产地符合NY 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4、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包装卫生标准,包装的材料要洁净、结实、无污染、无异味,并加注“双城菇娘”字样。 5、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地理标志。 6、运输装卸运输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挤压。运输车辆、工具等应清洁、卫生、无污染,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7、贮存场所: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应选择避光、清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进行储藏,并注意防霉、防鼠。贮藏、运输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贮藏运输标准》。下一篇:双城西瓜

双城玉米

  双城市玉米栽培历史较久,据《双城县志》记载,可追溯到1815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清廷谕准吉林将军富俊屯垦,在双城子建城设治,其后两年移垦耕耘,就已有小面积玉米的种植。从民国、伪满直到新中国成立,双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现在双城玉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双城玉米种植的历史较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民国之前(双城县志)。双城玉米的历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历史和双城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位“四野”时期的老兵郎重生回忆,双城玉米做出的干粮--大饼子曾经作为四野战士的口粮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功劳。在双城“红色旅游景点”--“四野前线指挥部”纪念馆有一张照片,伙食房的墙上挂着的就有一串老玉米吊子。由于玉米相较其它作物的高产性,建国后双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在已由最早的 万亩增加到 万亩。玉米生产对双城粮食生产和双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域范围   双城玉米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北纬45°08 ′-45°43′,东经125°41′-126°42′之间之间,主要是双城境内双城镇、幸福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公正乡、农丰镇、永胜乡、临江乡、水泉乡、杏山镇、团结乡、万隆乡、乐群乡、同心乡、希勤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等24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219333公顷,地域内玉米生产面积为186666公顷,总产量为168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双城玉米品种多为高淀粉、高赖氨酸品种,品质优良,是优良的粮饲兼用玉米。可生产出来的玉米面、玉米碴子、玉米面条等产品,营养丰富口感好,让人回味难忘。 2、外在感官特征:以郑单958和澳玉1号为主栽的双城玉米果穗呈柱状或圆锥状,籽粒排列整齐,成熟度好,无秃尖、无虫蛀、无霉变、无损伤,籽粒为黄色,中齿、饱满,百粒重大、容重高,商品品质优良。 3、内在品质指标:双城玉米营养丰富,淀粉和赖氨酸含量高,品质优良,是优质的粮饲兼用型玉米,籽粒含粗蛋白﹥9.5%、粗淀粉﹥70.0%、粗脂肪﹥3.9%,赖氨酸﹥0.29%,氨基酸总含量﹥9.5%。粗蛋白含量比一般玉米平均值高1.34%。 4、安全要求:双城玉米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农药使用符合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符合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下一篇:土豆烧牛肉

阿城玉泉酒

  玉泉酒产地:中国哈尔滨阿城。   特点:以红梅牌中国玉泉酒和玉泉牌玉泉大曲酒为最佳。红梅牌中国玉泉酒550,具有"泸头"、"茅尾"之特点,即有泸州酒风味、茅台酒香型,醇香适口,回味绵长,饮后令人心怡神爽。玉泉牌玉泉大曲酒,清澈透明,醇香浓郁,清洌甘爽,回味绵长,是一种地方名酒。   1959年,由国家商业部投资、黑龙江省政府组织下,“黑龙江省玉泉酒厂”正式成立。酒厂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玉泉镇,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国家二级企业,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东北白酒行业的龙头,省内最大的白酒厂家。        好酒必有佳泉。玉泉镇是中国蒸馏酒发源地之一。 早在850多年前,道教太一道创始人萧抱珍为报皇恩,将太一道制取药露的秘籍蒸馏法传给金皇室。金熙宗赦令在京郊玉泉建立皇家御酒坊,取当地玉泉水用蒸馏法酿制御酒,中国北方最早的蒸馏酒由此在玉泉诞生。自此以后,玉泉便酒坊林立,闻名天下而近千年不断。        酒厂建立后,在继承和发扬金代酿酒技术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酿造工艺。1975年,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领导的全国白酒技术精英专家小组,历经一年的苦心研制,首创出既有酱香、浓香型风味,又有地方特点的兼香型玉泉方瓶,成为当时中国第五大白酒香型。2002年9月,酒厂由国营企业改制为民营股份制,更名为“黑龙江省玉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不断学习行业先进经验,坚决实施名酒经营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市   场拓展,5年来,酒厂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累计完成税收近亿元。玉泉在取得突破性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在人才、战略和渠道上存在的瓶颈。本着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出发点,2008年6月,华泽集团旗下金六福投资正式并购了“黑龙江省玉泉酒业有限公司”。        并购后,集团将致力于将玉泉继续做强,在省内各个市场建立品牌及销售优势,确保并扩大省内领先优势,稳步拓展省外市场,力争成为东北三省第一品牌。计划在五年内,通过近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改造,形成以玉泉酒业为核心的,集农业开发与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循环经济企业。依托于集团强大的品牌管理能力、业务实体及市场运作经验,通过发掘产品自身价值、注入资金、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网络、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引进尖端技术、输入先进文化等全方位举措,玉泉酒业将进入崭新的黄金发展期。        2009年,集团斥资5000万元,在玉泉酒业建起了东北规模最大的万吨的自动化勾储中心。        2010年,集团再度投资5000万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白酒自动化生产线和建设全新包装车间。        2011年,玉泉酒业斥资3000万建成东北最大的麻坛酒库。未来五年内,集团将继续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和改造,形成以玉泉酒业为核心的,集农业开发与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循环经济企业。        依托于华泽强大的品牌管理能力、业务实体及市场运作经验,通过发掘产品自身价值、注入资金、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网络、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引进尖端技术、输入先进文化等全方位举措,玉泉酒业将进入崭新的黄金发展期。   所获荣誉:     2002年,玉泉方瓶酒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家标准研究中心定位“中国浓酱兼香型代表酒”,从而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并列为白酒的香型代表酒。     2004年,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举办酒类大赛上玉泉方瓶酒被评为兼香型白酒总分第一名。     2007年8月,玉泉酒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东北三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白酒品牌。     2008年,玉泉酒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玉泉酒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玉泉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关于申报玉泉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哈阿政呈[2007]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白城紫皮大蒜

杨树小米

  杨树小米是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的特产。   杨树乡小米历史悠久,据《杨树乡志》地理篇记载,自1744-1758年(既清乾隆九年到二十三年),满民移居此地,垦荒种地,清道光年间,开始大面积开发成耕地,种植谷子。从而种植小米延续至今。杨树镇政府十分重视杨树小米的发展,现已流转耕地20000亩,拿出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强品牌建设力度,小米产业十分看好,现有2个小米加工厂,2个专业合作社:哈尔滨市阿城区旭日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哈尔滨市阿城区永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工机械设备10余台,投入近百万元,年产量达1500吨。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绿色食品小米收购协议,绿色食品小米在全国各大绿色食品农博会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市。   所在区域: 黑龙江   申请人: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绿色农畜产品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杨树小米产区位于阿城区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上游,属于北中温带,位于阿什河及其支流域两岸的河谷川地和松花江南岸的半山区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质松软,适宜种植小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0'—127°40',北纬45°10'-46°之间,共分布在阿城区杨树镇11个村,分别为:兰旗村、永康村、共和村、红旗村、富勤村、西发村、民主村、林场村、翻身村、幸福村,民权村,地域保护范围面积3333.3公顷,生产面积1333.3公顷,年总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杨树小米米粒饱满,表面有光泽,手感光滑,米粒不开不裂,煮熟的小米饭口感好饭味足,入口绵甜爽滑,粥浆似黄乳,凉饭不回生,食之可口清香,香味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杨树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杨树小米蛋白质含量大于8%,氨基酸含量大于8%,脂肪含量小于3%,直链淀粉含量高大于15%,其中支链淀粉含量大于70%,胶稠度大于100mm,碱消值大于3级。 3、安全要求:杨树小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符合农办质〔2013〕17号茄果类蔬菜等55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小杂粮类标准。下一篇:阿城香瓜

香磨山鲢鱼

  鲢鱼胶质蛋白丰富,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   地域范围   香磨山鲢鱼产于黑龙江省木兰县香磨山水库。香磨山水库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木兰县东兴镇境内。设计总库容9700万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500千瓦,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养鱼、发电、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型水库。介于东经127°56′36″~127°59′16″,北纬46°22′17″~46°24′37″之间。香磨山鲢鱼生长水面积1026公顷,年产量3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香磨山鲢鱼体态丰满匀称,体形侧扁、稍高,头较大,约为体长的1/4,鳞片细小,腹部近白色,无异味,口感甘而有质感,腥味淡而鲜味浓,肉质细嫩,商品鱼每尾平均重达2-3公斤,色泽纯正,肉质白皙细腻、有嚼劲,味道鲜美。 2、内在品质指标:香磨山鲢鱼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水文条件,使其生长周期长,年生长时间短,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每100克鱼肉蛋白质含量大于15克,粗脂肪小于5%,含钙大于180毫克,含磷大于200毫克,含铁大于9毫克,含镁大于100毫克,含锌大于6毫克。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70%。 3、安全要求:香磨山鲢鱼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下一篇:木兰大豆

巴彦大豆

  巴彦大豆籽粒饱满,呈黄色,粒圆型,直径为4-9mm之间,表无杂,表面光滑。巴彦大豆以高油、高蛋白享誉世界,品种以高油、高蛋白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巴彦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大豆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大豆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大豆独特品质的形成。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大豆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大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境内耕地22.67万公顷划定为巴彦大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范围。2007年种植12万公顷,年总产量25万吨。   产地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大豆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1、土地资源特征。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计62个土壤类型。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水资源。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东北三省),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   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巴彦大豆形成的历史。巴彦县农业生产的历史很久。据《巴彦土壤志》记载,“巴彦苏苏,周秦之际为肃慎居住的地方,以后为夫余、勿吉,辽金时代为女真部落居住,在少凌河出土的铧子证明金代已有农业种植。清朝放禁后,随着移民迁入,播种面积日益增加,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巴彦苏苏大面积开荒。”据《巴彦志》记载巴彦农作物以大豆、谷子、小麦、高梁、玉米、大麦等为主。   巴彦县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誊,栽培大豆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及向外出口量,历来居全省前列。1957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的巴彦县大豆,博得国际友人的称誊。   人文推动因素:巴彦县是国家野生大豆原始基因库。巴彦县是我国唯一一家野生大豆原产地保护地域,保护区面积为2000亩。同时也是非转基因大豆基地和绿色食品大豆原料基地。巴彦县通过法国基因时代认证非基因大豆10万吨,巴彦县是国家绿色食品大豆原料生产基地县,认证绿色食品大豆基地为50万亩(10万吨),巴彦县也是国家无公害大豆基地县,认证无公害大豆70万亩(14万吨)。   独特的文化底蕴:巴彦县是国家大豆生产示范县,每年示范60万亩。改革开放前期,我县大豆因其品质好、价格低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1980年-1990年大量出口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量都在3万吨以上,1991年以后随着国内加工业的发展,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进口国,大豆作为重要农业资源出口受到限制,但直到1995年,仍然有韩国客商在我县天增镇建立专供基地,基地面积3万亩产量5000吨。据国外客商说他们在对大豆进行质量检测时发现,巴彦县大豆的异黄铜比美国大豆高出2倍多,达到3%以上。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大豆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   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大豆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大豆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大豆独特品质的形成。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大豆以高油、高蛋白享誉世界,品种以高油、高蛋白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   (3)生产过程管理:巴彦大豆生产者执行《巴彦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生产中使用的农药、肥料进行严格质量规范,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确保大豆生产安全,同时在生产中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对农户的农产品化学品使用进行规范。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我县对全县农业生产基地的环境、投入品使用、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制定巴彦大豆产品检验标准,并严格执行。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大豆分品种进行单独收割,并分级分品种进行贮存、加工、销售。对销售的大豆进行备案,实行追溯制。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大豆在生产中进行投入品使用登记管理,对农户进行统一的编码,对其出售的大豆按编码进行质量追溯。加工企业收购实行登记式管理,按农户编码进行存贮加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巴彦大豆籽粒饱满,呈黄色,粒圆型,直径为4-9mm之间,表无杂,表面光滑。   (2)内在品质指标:巴彦大豆脂肪、蛋白含量高,非转基因产品;大豆营养物质丰富,氨基酸总量大于30%,其中谷氨酸含量大于7%,富含人体所   需的多种维生素、大豆功能因子等,还含有丰富的碘、硒、铁、钙、锌等对   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重要元素硒、锌含量更好,硒0.01Mg/kg、锌25Mg/kg以上。有害金属元素比无公害大豆标准限定值低得很多的,巴彦大豆按无公害检验,化学农药残留指标中四项有三项没检验出,说明东北的农产品由于化学投入品使用控制的好,化学品残留是极低的,农产品是安全的。   (3)安全要求:巴彦大豆实行无公害化生产,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高于国家绿色食品大豆的质量标准,并强制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巴彦大豆分为1kg、2kg、5kg、250kg、90kg的塑袋等包装,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大豆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运输:进行分级分品种单独仓储,专用工具运输。   下一篇:滑溜里脊

方正大米

  方正县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发源地,是我省经国家和省绿色食品中心批准的第三家获得种植、加工及销售绿色水稻的县份。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水稻产量大、质量高,具有营养丰富、晶莹剔透、绵软适口等特点,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方正县已被农业部授予“绿色富硒大米”之乡称号并获得“中国原产地大米保护”标识。   方正县作为黑龙江省东北大米主产区之一,在1818年(清嘉庆二十二年)就有农民种植“红毛稻”。方正县水田占耕地面积比例、水田人均收入两项指标,位居黑龙江省第一。据2010年统计,该县有耕地102万亩,其中水田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到2010年,方正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认证有机水稻达到8万亩,水稻优质品种率达到100%,绿色食品稻米的售价高于普通稻米的20%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特定品质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先进的栽培技术,造就了方正大米独特的优良品质,以“秋然”、“绿宝石”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方正大米以其营养安全、品质优良、米粒整齐透明、米饭口感好、香味浓厚等特点,赢得广泛赞誉,深受市场欢迎。   下一篇:得莫利炖鱼

延寿大豆

  延寿县大豆种植面积50多万亩,年产量8万吨左右。同时,半径200公里以内的周边县市可提供优质大豆120万吨以上。均选用优良品种,种植于黑土地带,豆类营养指标参数高。大豆含油量20%以上,蛋白质含量40%以上,大豆低聚糖等活性物质丰富。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隶属于哈尔滨市,地处张广才岭西松花江右岸,玛延河中下游。南、东南、西南与尚志市为邻,北和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全县幅员面积3,149.55平方公里,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份。延寿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   延寿县大豆种植面积50多万亩,年产量8万吨左右。均选用优良品种,种植于黑土地带,豆类营养指标参数高。大豆含油量20%以上,蛋白质含量40%以上,大豆低聚糖等活性物质丰富。   近年来,延寿县将大豆深加工做为主导产业,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引导延伸大豆产业链。目前,延寿香其酱业有限公司三期建设和永和豆浆二期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据了解,延寿县“香其酱业”和“永和豆浆”两个企业,年大豆加工量超过两亿斤。延寿县种植的1亿斤大豆将全部告别“原字号”,另外还将带动周边县市近亿斤大豆增值增效。   地域范围   地理位置为: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松花江南岸的蚂蜒河中游。东经127°54'20″至129°04'30″,北纬45°10'10″至45°45'25″,西部、南部与尚志市为邻,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65公里,幅员面积3,149.55平方公里。全县有5镇4乡10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1.5万亩。地理标志保护区域94600公顷,包括延寿镇、六团镇、安山乡、寿山乡、玉河乡、延河镇、青川乡7个乡镇的旱田大豆主产区,大豆面积33300公顷。产大豆7万吨左右。下一篇:延寿人参

双城西瓜

  双城市种西瓜的历史较早,据民国版的双城县志卷七物产志四十六页记载:“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皮青脆,其味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热时加意保存,可留数月,但不能经岁,亦不变黄色,有久苦目疾者,曝干服之而愈。双城田地宜种西瓜,有月明瓜皮,瓤籽皆白,有绿皮瓤丹色,有白皮黄瓤者。一枚重三、四十斤,沙甜如蜜消渴佳品。新中国成立后,双城的西瓜栽培几经变革,由最初的单一低产的地方品种,到现在的“新红宝”、“庆抗十九”“庆发十二”、绿冠“等多个系列高产杂交品种;产量由初期的1000斤增加支现在的平均10000斤左右,单产提高了10多倍;栽培方式也由过去的直播转变为现在的育苗移栽、全膜覆盖、一年两茬的复套种、保护地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配套组合的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所在地域: 黑龙江   申请人: 双城市三盈两瓜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双城西瓜产区位于双城市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松花江上游,属北中温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质肥沃,适宜西瓜种植。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共分布在24个乡镇,分别为:水泉乡、公正乡、 农丰镇、杏山镇、同心乡、临江乡、万隆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幸福乡、双城镇、希勤乡、团结乡、永胜乡、乐群乡,地域保护面积219333公顷,其中,西瓜3300公顷,生产西瓜247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双城西瓜幼瓜圆型,浅绿色细条带,条带不舒展。中期浅绿色,条带加宽。成熟果实长椭圆型,表皮深绿色带有细网纹,条带纹路颜色加深,形状更加舒展,呈现明显深色花纹。皮厚0.3厘米左右,果型端正丰满,单果重15—20公斤左右,果肉红色,甜爽脆沙,质细香甜。不裂果,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双城西瓜的营养价值极高,每公斤西瓜维生素C含量﹥50mg,总含糖量﹥7.0%,可溶固形物含量﹥8.5%,糖分含量适中。 3、安全要求:双城西瓜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瓜类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NY5110—2002无公害食品西瓜产地环境等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   下一篇:双城甜瓜

双城小米

  双城小米   双城小米生长在得天独厚的全世界三块肥沃的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地处黄金积温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小米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誉。双城人靠它活血脉,壮筋骨。妇女生孩子或老年人病后身板弱,全靠它滋补强壮。在缺少白面、大米的年头,小米饭是乡下人的主要饭食,又是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那时候,一家捞饭香四邻,四邻做饭香满屯。谁家主妇在屋里捞饭,院门外就能闻到打鼻子的香味儿。做出饭来香喷喷,肉头头,柔滑爽口,回味绵长。多少年来,小米饭养得双城姑娘、媳妇风姿绰约,魅力四射,远近闻名。养得双城男人健壮如牛,风流倜傥,一付宽肩膀,扛得住各种艰难险阻。在瓜菜半年粮的严重灾荒年月,民间曾流传着小伙子用小米换媳妇,贫寒学子靠吃小米饭咸菜条儿鱼跃龙门,考上名牌大学的佳话。   双城小米,不仅养育了我的家乡父老,也书写了自己的光荣历史。早在800多年前金太祖完颜阿骨达起兵反辽时,用小米饭、杀猪菜、花园酒犒赏前线征战得胜回来的将士。自那时起,双城小米就成为身价百倍的朝廷贡米。200年前,吉林将军富俊奉旨兴办京旗双城堡屯田,卓有成效后,进京面圣,特意给道光皇帝带去由京旗人家生产的各种农产品,道光帝吃着用小米磨成粉面做的京旗饽饽,龙颜大悦,遂将双城小米粉定为皇家贡品。   双城小米久负盛名。虽然没有陕西、山东、河北等地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小米名气大,但也是一身荣耀,曾为解放东北全境,乃至全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1932年1月,东北军662团团长赵毅率队打响双城堡阻击战,严重痛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双城民众在商会会长车玉堂等倡导下,主动出资参与烙大饼,熬小米粥送到火车站慰劳参战官兵。1946年至1948年,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四野前身)辽沈战役前线指挥部设在双城。两年间,东野的将领们吃着双城的黄豆、小米,成功指挥了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及冬夏秋季攻势,制定了辽沈战役作战方案,为解放东北全境,乃至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参军参战。尤其是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关键时刻,位于军事前沿的双城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运粮运草运弹药,抢救伤员的繁重任务。在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把壮劳力送到前线,把节省下来的最好小米送到部队,把好车好马用于战勤。三年解放战争中,双城共缴纳军粮3亿多斤,荣获“支前第一县”的光荣称号。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战员们吃着双城小米,冲锋陷阵,越战越勇,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关心,农业生产一年比一年好,可是成片的谷地离我们渐行渐远,真正的小米饭更是一顿难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的一位家族哥哥离开老屯几十年了,此次回来,就想吃一顿家乡的小米饭、农家菜,结果村支书寻遍全村几百户人家,没找到一粒小米。无奈,只好到双城城里的一家杀猪菜饭店补上这一课。如今,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关注科学养生,认为小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其它矿物质、微量元素,成为人们青睐的新宠。可是,吃到嘴的小米饭,也不是原来的滋味儿,没有了记忆中的口感和味道。近些年来给多少满怀热望寻找旧时感觉的在外游子和过去尝到过双城小米饭味道的四野老兵及其亲属留下了遗憾,常能听到人们失望地说:啥时候还能吃上一顿当年的小米饭?   2015年春天,双城区委、区政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重新调整了种植结构,倡导农户施用农家肥,种出良心产品,卖上好价钱。实施“农娃”农副产品品牌战略,在万隆、单城、希勤、韩甸、幸福、兰棱、水泉、杏山11个乡(镇)的十个基地,生产绿色有机特色的农副产品。于是,金秋时节,这里生产的小米、大米、杂豆、花生、菇娘、两瓜、蔬菜、马铃薯、杂粮等成了市场上的-货。   来这里参观的同志们不由地说“多少年没见到这样的谷子地啦!”“如果吃上一顿新小米捞的饭,配以杀猪菜、平安夜白酒,那该多美呀!”   粮食   地域范围   双城小米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双城市全市水泉乡、公正乡、 农丰镇、杏山镇、同心乡、临江乡、万隆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幸福乡、双城镇、希勤乡、团结乡、永胜乡、乐群乡24个乡镇,生产区域分布在246个村。地理坐标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地域保护面积224996.4公顷,其中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生产小米37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1)外在感官特征:双城小米籽粒饱满,粒圆,籽径0.8毫米左右,色泽鲜亮金黄,均匀一致;蒸制后香味浓郁,口感绵软、风味独特、粘着力强,具有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煮制后产品表现出黏度高,颗粒状态好。(2)内在品质指标:双城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双城小米蛋白质含量大于10%,脂肪含量小于3%,粗纤维含量大于1%,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6%。(3)安全要求:双城小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符合农办质〔2013〕17号茄果类蔬菜等55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小杂粮类标准。下一篇:双城菇娘

亚沟粘豆包

  亚沟粘豆包是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的特产。   亚沟黏豆包,亦为满族先人女真人的传统食品,是用黍子(黄米)做皮、用芸豆做馅,经过发酵等工艺蒸制而成,应该是中国历史最早的方便食品。它即可冻着吃(啃豆包),也可热着吃(蘸豆包),因此女真人当年在灭辽伐宋的战争中,冬天的主食大概就是这小小的黏豆包了。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黏”与“年”是相连的。按照满族人的传统,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淘米,将大黄米或者小黄米用温水洗过,磨成黄米面,用陶制的大盆或者二盆发面。一两天后,面盆里就发出甜甜的酸味,它告诉大人们应该烀豆馅了,豆馅以芸豆为主,小豆等亦可。接着就要包豆包了。豆包的大小则反映某一家人日子的“过法”,太大显得懒惰,太小不会算计。而第一锅豆包出锅,蘸着黏稠的糖稀,请左邻右舍来品尝,是对前面所有工序的检验,表面光滑、皮厚适中、香黏可口、增进食欲,则是对黏豆包较高的评价。   粘豆包的起源 黏与年相近,这种习俗是与生产水平相关的。糜子(大黄米)耐干旱、成熟期短,在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省,是大秋里最早收获的农作物。而人们想要品尝它的美味,基本上要等到过年的时候。其一,作为统一分配的粮食,要经过秋收打场过秤等诸多关卡,着急也没用;其二,在计划经济年代,淘米蒸豆包是改善生活的标志,而过年则是集中改善时期,所以也不能着急。 但也有享受这一美食的时候。每到春夏秋冬农忙季节,农活又紧又累,生产队便集体淘米,大多是蒸年糕,把烀好的芸豆先铺在笼屉上,伴着升腾的热气,将黄米面一层层地撒上去,然后再铺上一层芸豆。就这样,半尺多厚的年糕,就成了农忙季节里农民的期盼,多累的活儿,只要有年糕美食,都不在话下。 千年美食,有着千年传统,而为传统更新的则是金源故里、亚沟镇上的一伙农民。   亚沟粘豆包出名的原因 1985年冬天,亚沟镇果园村下苇屯村民陈金生,一不小心把米“淘多”了,便突发奇想:何不背到哈尔滨去卖了。他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有人愿意吃屯亲送来的黏豆包,没有屯亲的人就要买黏豆包尝尝。而哈尔滨人一尝,他淘多这点米就没资格说“多”。 果然不出所料,陈金生一冬天只跑了几趟道外,300多斤黏豆包就跑没了,每斤6角钱,毛收入200多元,几乎是生产队时一年的收入。第二年,卖黏豆包的队伍翻了番,黏豆包销量也翻番。翻到1998年,亚沟镇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黏豆包第一镇”。而到了2004年,亚沟镇有35%的耕地种上了黏玉米(产量远远高于大黄米),有2100户农民加工黏豆包,黏豆包产量900万公斤,实现利润950万元,产品俏销全国各地。 2005年,亚沟镇为做大做强黏豆包产业,允许有实力的民营食品企业使用“亚沟”牌黏豆包商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个个承载着民族传统美味的黏豆包,在人们的视野中和记忆里,永远闪烁着金子般的光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街道办事处全店村、亚站村、岳吉村、吉祥村、南平村、高升村、新光村共7个村现辖行政区域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亚沟粘豆包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报告》,哈阿政呈〔2014〕12号   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TS0001S-2014《亚沟粘豆包》   下一篇:杨树小米

哈尔滨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道里区 哈尔滨红肠 秋林大列巴 新兴露地无公害蔬菜 哈尔滨熏鸡 俄罗斯紫金首饰 松仁小肚 俄罗斯巧克力 冻梨 罐虾 红菜汤 五常大米 阿城大米 尚志黑木耳 尚志红树莓 延寿大米 香磨山鲢鱼
南岗区 地三鲜 正阳楼风干香肠 编结绣 飞龙汤 俄式大菜 老天利牌剪刀 五常大米 延寿大米 尚志红树莓 尚志黑木耳 阿城大米 双城西瓜 亚沟粘豆包 杨树小米 双城甜瓜 双城玉米
道外区 新立胡萝卜 酱骨头 老鼎丰月饼 哈尔滨糖葫芦 哈尔滨冻饺子 柳编 母子猴蘑 哈尔滨正阳楼风干香肠 五常大米 延寿大米 尚志红树莓 尚志黑木耳 阿城大米 双城西瓜 亚沟粘豆包 杨树小米
平房区 张飞扒肉 哈尔滨熏肘花 无公害大白菜 炖菜 氽白肉血肠 哈尔滨白鸡 哈尔滨风味小食 五常大米 延寿大米 尚志红树莓 尚志黑木耳 阿城大米 双城甜瓜 杨树小米 双城西瓜 亚沟粘豆包
松北区 哈尔滨风干口条 格瓦斯 小鸡炖蘑菇 德莫利炖活鱼 沙一克 马迭尔冰糕 对青烤鹅 哈尔滨白猪 五常大米 延寿大米 尚志红树莓 尚志黑木耳 阿城大米 双城甜瓜 杨树小米 双城西瓜
香坊区 火勺 得莫利炖活鱼 哈尔滨啤酒 老鼎丰糕点 大马哈鱼 草帽饼 木瓜炖雪蛤 风干香肠 五常大米 延寿大米 阿城大米 尚志黑木耳 尚志红树莓 双城小米 亚沟粘豆包
呼兰区 呼兰韭菜 呼兰大葱 枣核毛笔 大列巴面包 石头饼 坛肉 金丝卷 七星鱼 五常大米 延寿大米 阿城大米 尚志红树莓 尚志黑木耳 亚沟粘豆包 方正银鲫 巴彦玉米
阿城区 阿城大米 亚沟粘豆包 杨树小米 阿城香瓜 阿城大蒜 阿城大白菜 阿城粘玉米 交界木耳 阿城玉泉酒 红星水库鲢鱼 白城紫皮大蒜 熏五香大马哈鱼 胡师傅干果 冻水果 酥合利 绣球燕菜
双城区

----

依兰县

----

方正县

----

宾县

----

巴彦县

----

木兰县

----

通河县

----

延寿县

----

尚志市

----

五常市

----

哈尔滨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