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双鸭山北秀公园 | 双鸭山北秀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北秀公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南端马鞍山脚下,安邦河自东向西从园中缓缓流过。市内公共汽车可达,距市中心2千米。是主题公园类北秀公园人文风景旅游区。 公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以其真山真水、幽雅独特的风格闻名遐迩。由于园内花草茂盛、树木繁多,又被誉为天然森林公园。公园由门区、儿童乐园区、动物区、花卉区、人工湖游览区、体育运动区、马鞍山风景区等组成。园内有飞来石、别有洞天、通幽曲廊、落霞桥、云泉、虎啸峰等景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阁姿秀,曲径通幽,人工匠心融自然景观于一体,形成了质朴秀丽的独特风格。 北秀公园位于双鸭山市区南,原名青年公园,始建于1957年6月。她南接马鞍山,北连市区,一座中心站天桥把她与市区融为一体。安邦河从她身边潺潺流过,马鞍山在她面前耸立。北秀公园占地面积29公顷,1974年重新维修,改名为人民公园。1982年5月,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义务建设人民公园,使公园旧貌换新颜,并更名为北秀公园。多年来,市政府不断地投入人力和物力修建,园内设有牌楼、亭阁、长廊、园中苑、人工湖、儿童公园、动物园、旱冰场、游泳馆等80多个娱乐观赏景点,有天然绿地3000多平方米,珍禽异兽200多种,奇花异草25000株,各种树木48个种类8万余株,是一座集动物饲养、花卉种植,水上及儿童娱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近年来,北秀公园又增设了趣味追逐乐、猴爬杆、空中脚踏车等娱乐设施,修建了游乐大世界、海豹戏水等娱乐场地,吸引外地游客和市民前来消闲、游玩。每当节假日,北秀公园游人如织,母亲带着孩子,少男少女搀扶着老人,情侣们手牵手结伴而来。北秀公园傍山而建,绕水成园,山水相映给园中美景增添无限秀色和生机,而流传于山水之间的凄婉故事更给园中美景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令人无限向往。 园内林木葱茏、花繁叶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阁姿秀,曲径通幽,人工匠心融自然景观于一体,形成了质朴秀丽的独特风格。园内设有两个园中园,两处水上乐园,动、植物园,游泳馆,游乐场及草坪等。两个园中园是儿童乐园及园中苑。儿童乐园内可以坐飞椅,乘飞船,荡秋千,徒手攀援,每到休息日吸引了无数游人。园中苑雕塑精美设计别致,犀牛望月,哪吒闹海等中国传统雕塑成为苑中的主要景致,配以四季花卉,假山池沼,使整个苑恬淡、素雅。两处水上乐园,分别坐落于公园中心,公园西侧。中心水上乐园,九曲孔桥侧映水面,鱼戏莲叶间清晰可见。西侧的水上公园,山峰挺拔,水绕山行,树森葱茏,凉亭秀美,水流清澈,微风徐来,水波不兴,泛舟其上,可目睹日出日落。动物园内飞禽走兽无所不有,植物园内奇花异草争奇斗妍,游泳馆内设备先进,环境优雅。游乐场大小十几处,点缀在公园中,项目有滑冰、碰碰车,四驱车等。为方便游人休息,公园中还设有六处天然草坪,草坪上有凉亭,亦有石椅石桌等,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04年被评为AAA级景区。 据说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时,国势日衰,王信日降,大小诸侯纷争不断。而此时世代僻居北国的满族祖先肃慎国(今双鸭山市地区)也遭遇到同样的命运,国内召虎部落联合史佚和夷完两个部落向居于首领地位的仲山部落发起围攻,目的是为了夺取首领地位,掠夺牧场、牛羊和渔猎土地,以求称霸北国与风雨飘摇的周王朝对抗。仲山部落年青的族长差弓带领族人奋起-,但终因寡不敌众族人四散逃亡。战斗中差弓身受重伤,战马受惊逃进一座山村,迷失方向,也不知跑了几天几夜,最后差弓连人带马摔倒在山石旁。当差弓再次醒来时,发现已躺在一座小窝棚里。原来,是一位名叫箕代的美丽姑娘救了他,且服侍了他三天三夜。于是,差弓就在箕代姑娘这里住下养伤,一直住了半年。当差弓被几个失散了的族人再次找到时,他才发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箕代。但差弓知道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为了夺回部落,差弓毅然决定暂时离开箕代,并承诺战争结束后再来迎娶她。箕代姑娘虽然舍不得离开差弓,但她知道差弓不仅属于她,也属于他的族人,临别时,箕代将她从小饲养大的枣红马送给了差弓,并采摘树叶亲自做了马鞍。在战争中,差弓不幸被捕,召虎部族将他杀害,统一了肃慎古国后投靠犬戎主。差弓的族人寻到他的尸体,把他埋葬在大黑山脚下,坐骑枣红马返回箕代身边。箕代看到满身是血的枣红马时,预感到了可怕的后果,就在当天夜里,她一边呼唤着差弓的名字,一边用陶片割破了动脉而死,血液和身体化为潺潺的河水流经差弓的墓地向西奔去。差弓的墓地据说就在今日的马鞍山脚下的北秀公园一带。而今每当春天到来时,北秀公园那争芳斗艳的花朵,就是箕代,她在春风里呼唤着差弓的名字,为他怒放,为他歌唱。 |
双鸭山烈士陵园 | 双鸭山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双鸭山烈士陵园位于双鸭山市北秀公园。双鸭山是革命老区,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曾在这里诞生或战斗过,在此牺牲的著名烈士有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军长陈永久、第11军军长祁致中和“小孤山十二烈士”等,发生过七星砬子兵工厂保卫战、龙头桥战斗、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战斗。为纪念在双鸭山牺牲的烈士,陵园于1985年始建,2002年重新修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英名墙、纪念雕塑等,烈士墓区内建有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1师政治部主任徐光海、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1师政治部主任金根、合江地区独立团团长汤升昌等著名烈士的纪念碑。陵园是黑龙江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太保胡萝卜 | 太保胡萝卜由于生长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元素的土壤、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生成了与其它任何地区所不同的独特品质,相同的品种或不同的品种在太保种植和在其它地区种植,在营养成分和滋气味方面,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差异。在太保种植,则会生成太保的特殊风格。 太保胡萝卜气味辛而微甜,亦似萝卜气。太保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太保胡萝卜肉质脆嫩紧密,生食脆而无渣,具有浓郁独特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地域特点。 根据《双鸭山市志》(1991版),太保镇自1973年就开始大量种植胡萝卜。1980年,根据太保镇“土质好,肥效高,靠近城市,方便群众”的有利条件,双鸭山市政府确定四方台区太保镇为胡萝卜种植专业基地。1981年双鸭山市政府开展农业种植区划工作,由于太保镇气候条件优越,年活动积温在2200°C至2300°C之间,被划分为高积温远郊、胡萝卜种植区。 1986年左右太保镇部分村民开始引进“五寸参” 胡萝卜种子进行试种,秋收后发现收获的胡萝卜从品相、口感到产量都好于临近的乡镇。分析其原因,太保镇耕地本身黑土层厚,富含腐殖土,具有沙土特征,土壤透气好,而且本区域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具备优质胡萝卜生长条件。 太保镇生产的胡萝卜呈现外形光滑整洁,色泽深红,直挺无叉,口感甜脆特征。1989年太保镇四合村种植的胡萝卜列为四方台区名优土特产品名录。 太保胡萝卜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太保镇现辖行政区域。 |
红烧肘子 | 配料: 主料:肘子1000克。 辅料: 花生油2000克(实耗75克),酱油50克,料酒75克,盐1.5克,葱、姜、五香料少许,淀粉15克,糖10克,汤适量,青蒜少许。 特色:金红色,软烂鲜香。肘香飘荡,味美爽口。 操作: 1、选皮薄、毛孔细小的新鲜肘子,剔去骨头,修整成圆桃形状。 2、肘子皮朝上,放入五香料卤锅加热,煮至五成熟捞出。 3、将油锅烧热,把肘子皮朝下炸呈黄色,炸时不停地翻动,以防糊底。 4、炸好肘子捞出,放一碗内,加葱、姜,用卤汤对些水,浇入碗中,上屉蒸烂。 5、将蒸好的肘子扣入大盘内,汤沥在久中,加入料酒、味精,调一下色味,开始勾芡,撒上青蒜段,淋入明油,浇在肘子上即成。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