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双鸭山 >> 宝清县 >> 龙头镇

龙头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龙湖森林公园

  龙湖森林公园位于宝清县龙头镇境内,总面积92.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5%,是省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条件优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曾是东北虎麋鹿(四不象)的故乡,至今仍偶而有棕熊、梅花鹿在这里出没,鸟类、两栖类、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现已开发水上乐园、动植物养殖观赏、垂钓、森林浴等养生保健旅游项目。  公园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溪流纵横,以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风光秀美,景色宜人。夏季凉爽,适合避暑;冬季寒冷,适合滑雪、狩猎。园内的主景区龙头桥水库,是中日合资修建的国家大二型水库,总蓄水量6.15亿立方米,集防洪、灌溉、养鱼、旅游为一体。水面波光粼粼、一碧万顷,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美丽群山之间。  根据地形植被和旅游资源的分布,将公园规划为生态缓冲区、森林保健区、登山游览区、管理服务区、狩猎区、滑雪滑草区、水上冰上娱乐区、动植物饲养种植观赏区、药材种植区等九个园区。  建成后的龙湖森林公园,将成为集观光、避暑、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之一,与兴凯湖、镜泊湖、莲花湖遥相呼应,形成我省东部完美的旅游体系。  地址:位于宝清县龙头镇境内      龙头镇  龙头镇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完达山北鹿、挠力河上游,距宝清县城30.5公里,山清水秀,草丰土肥,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镶嵌在北国边陲小城——宝清美丽颈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全镇辖10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全镇总人口12000人,其中农业人口9000人,人均耕地7.3亩。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属大陆性气…… 详细++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40km七星河中下游与富锦、友谊县、五九七农场交界。始建于1991年,宝清县人民政府将其定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命名为七星河芦苇自然保护区。随着保护区的发展,1996年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将其由县级晋升为市级做了批复,并由县委县政府组建了“七星河芦苇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并着手编写《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1998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命名为黑龙江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命名为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湿地保护和恢复示范单位”。  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北距县城40km七星河中下游处,距双鸭山市51km,距哈尔滨市420km。保护区北与友谊、富锦县相邻,东与五九七农场接壤,西靠宝清县七星乡,南靠宝清县七星河乡,沿七星河南岸由西向东走向分布,东西长30km,南北宽10km,总面积为20800公顷。  保护区区内形成了以芦苇、沼泽为主,草甸、湿地草甸、浅水沼泽、深水沼泽,水域等三江平原较为典型各种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景观,是同类型湿地保存最齐全、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是原始三江平原景观的缩影。七星河发源完达山北坡属于内陆凹陷低洼地势,河流、沼泽纵横交错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大面积蓄水,蓄水量达千余万立方米,对调节七星河水量,保持地下水位,调节局部地区气候,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资源: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长白植物区系,但由于受其他区系成分的影响和渗透,形成了多区系成分种交迭混杂现象,导致植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从而丰富了本区植物区系地理成份,并具有独特性。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62科174属386种,占黑龙江植物总数21.44%,三江平原植物总数的40%。其中药用植物21种,如佚酱、睡蓼、问荆、毛茛、白头翁等;饲用植物15种,如小叶章、灯心草、荆三棱等;淀粉植物6种,如兹菇、条叶百合、细叶百合、地榆等;观赏植物十几种,如燕子花、千屈菜、狄叶香蒲及百合属的一些种。此外还有黄花菜、藜、蕨菜等食用植物,毛水苏、驴蹄菜、千屈菜等蜜源植物,香蒲、艾蒿、缬草等芳香植物,独行菜、水杨梅、地榆等油料植物及马齿笕、白头翁、棉团铁线莲等农药植物。本区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芦苇面积达140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70%,珍惜濒危物种有野大豆。  动物资源: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地理区划为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亚区,动物种类以温带栖息类为主,全区共有脊椎动物5纲、10科、107属、163种,占全国动物种数3.17%,占黑龙江动物种数29.42%,占三江平原动物种数35.86%。全区鱼类有15种,优势种为鲤科鱼类;两栖类有6种,优势种为黑龙江林蛙;爬行类有2种;鸟类资源丰富,以水禽数量最多,随四季变化组成变化很大,春秋季组成丰富。夏季相对少些,冬季简单。全区有鸟类123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35.9%,雀形目鸟类43种,占鸟类总数35%,非雀形目鸟类80种,占鸟类总数65%,其中水禽60种,占非雀形目鸟类75%,优势种为绿头鸭、绿翅鸭、红头潜鸭、鹊鸭等。全区共有兽类5目8科17种,其中以食肉目和啮齿目种类最多。  景观资源: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经过四十余年农业开发后,目前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一块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天然湿地,其主体为淡水沼泽生态系统,河、湖、泡沼遍布全区,受地形和水分的影响,经过生物地质演化,形成了草甸、湿草甸、沼泽、水域等不同植被和生态类型的微景观单元,体现出各自独特的生态演替过程。景观单元的多样性,不仅使该区具有优美、多变的自然风光,而且为科研、教学和生态保护普及提供了真实的场地。  

雁窝岛

雁窝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窝岛  雁窝岛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境东北部100多公里处,挠力河南岸,在八五三农场四分场境内,是一个由挠力河、宝清河和镜面湖环抱的荒岛,方圆200平方公里。  近年考古工作者发现,雁窝岛属铁器时代城址,名为“雁窝岛古城”。古城呈方形,周长841米。城墙现存残高1米,墙基底宽13米、顶宽3米。南墙有城门,设有瓮城。墙为夯土板筑。城外四周有城壕,宽4米,深2米。城北30米处有古墓群,曾出土磨制骨鱼镖、铁刀、手制黑陶罐、红衣陶片等。古墓群与古城应属同一时代。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遗址。  昔日,这里三面环水,一面沼泽,人烟稀少,常有野兽出没,水源充足,鱼类颇多。因此,当地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佳话。春夏秋三季,岛上草茂柳密,大雁、仙鹤、天鹅等飞禽在岛上筑巢栖息、繁衍,春去冬来,雁来雁往,铺天盖地,甚是壮观,时间长了,人们就把这里叫做“雁窝岛”。  说其是岛,实为一块茫茫的沼泽地。1957年3月,-将军率领十万官兵挥师北大荒,在此组建八五三农场垦荒队,涉水进岛,安营扎寨。10月1日,正式宣布雁窝岛分场成立。垦荒队员以顽强的毅力征服了“沼泽地”、“大酱缸”,当年开荒2万多亩,并部分播种。一部反映当年开荒的电影《北大荒人》,使雁窝岛之名传遍全国。1961年,国家领导亲笔为“雁窝岛”题名,至今还镌刻在进岛门坊上。经过数十年的截流疏浚,架桥筑路,造林修渠,垦植建设,如今“沼泽变通途,沃野变粮仓”,成为著名的垦区。  1997年,雁窝岛成为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逐步恢复了对地球的环保作用。  地址:黑龙江省宝清县境东北部

东升自然保护区

  东升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东北部,地处挠力河、-通河和小挠力河交汇处。地理坐标E:132°16ˊ34"—132°45ˊ21",N:46°20ˊ06"—46°51ˊ20"。保护区总面积为19244hm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6968hm2,缓冲区面积为6568hm2 ,实验面积为5708hm2。  东升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其担负着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重要任务。  东升自然保护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具有比较典型的沼泽低湿平原的地貌景观。保护区的地质构造属同江内陆断陷的一部分。保护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河流均为乌苏里江水系,挠力河、-通河、小挠力河等河流构成了该地区的主要地表水源。该区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3.6°C,全年活动积温2500—2700°C,无霜期146d,年平均降水量为503mm。  东升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属长白植物区系。共有高等植物404种,分属69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野大豆、莲、乌苏里狐尾藻3种。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282种,国家重点保护兽类有雪兔和黑熊两种,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东方白鹳、大天鹅、鸳鸯等25种。

长林岛

  长林岛  长林岛,原名“长林子”。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宝清县境内,七星河与挠力河汇合的三角地带,形成一个宽广的湖泊,中央有一块突出水面的陆地,丛林尽生,故称“长林子”。  1963年,中央新闻制片厂来此拍摄反映垦荒战士艰苦创业为内容的新闻纪录片“长林岛”,从此“长林子”改名为“长林岛”,今为国营五九七农场四分场场部所在地。长林岛总面积385平方公里。由于它的战略地位和自然隐蔽条件,东北沦陷时期曾是抗日联军的密营地。  1957年,农垦部部长-指示八五二农场黄振荣场长开发长林岛。黄振荣组织临近长林岛的八五二农场三分场第三生产队全体干部、工人进岛开荒。  1958年数百名转业官兵分批进岛扩大开垦,到1959年发展成为五九七农场四分场。  1992年全分场的耕地已发展到21万亩,号称“五朵金花”的23队、24队、25队、27队、30队经济效益在全场始终名列前茅。长林岛三面环水,水草茂密,是水禽天鹅、丹顶鹤、野鸭等良好的栖息场所,为县级自然保护区。  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

珍宝岛烈士陵园

珍宝岛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清县珍宝岛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3公里,挠力河东岸,万金山南山头西北坡,始建于1969年,1984年进一步扩建,占地面积36,315平方米。园内安葬着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五位战斗英雄和六十三位烈士,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宝清牺牲的部分烈士,耸立着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珍宝岛战役而建的三座纪念碑和一座纪念馆及办公室、凉亭等。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依山傍水,地理条件优越,有福饶公路经过陵园南端,为游人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陵园内环境优雅,绿化植物繁多,墓区建筑庄严肃穆。陵园虽建在宝清,但却记载着具有国际影响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死难烈士的光辉事迹,展馆内详尽展示着珍宝岛事件的历史资料,弘扬了爱我中华、保卫国土、抗击侵略、壮我军威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省东南部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教育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1988和2001年先后被批准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炮台山古城遗址

炮台山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炮台山古城因座落于一座形似炮台的孤山上而俗称为“炮台山古城”,地处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公里,七星河右岸200米,是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筹备将其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炮台山古城的山顶城中的“北斗七星祭坛”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以天文星座为形象的城市核心建筑布局的首例,同时也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七星祭坛。  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分布密集,保存完整,类型丰富,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而炮台山古城又处在这一遗址群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国家“九五--十五”期间,考古、科研课题--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汉魏时期聚落考古的重点区域之一。  炮台山古城建制特殊,结构复杂,八垣九重,城坛结合。该遗址平面呈椭圆形,城垣系掘土堆筑,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有外城,即廓城,还有拱廓城的月城、壅门、城壕以及城内地表坑等,中层为山腰城,即内城;上层为山顶城,即土遗城,平面亦呈椭圆形,城内有8处地表坑,每个坑直径为6-8米,深约0.3-0.5米不等,其中7处“天坑”按北斗七星状排列。另一处“天坑”则位于北斗七星北侧,显示着当年极星的位置。城顶中央靠北处,即北斗七星斗魁和极星所拱卫的位置,骨一长方形角祭台,石筑泥铺,长19米,宽14米,高0.5米,是专为祭祀用的坛台。  “北斗七星祭坛”目前已被有关专家学者所认定。其北斗和极星的星位标示,反映的是距今约4500年前的星象。2001年6月,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来炮台山考察,并为炮台山题词“北疆物宝,荒史源清”。2001年7月24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天文考古学家伊世同教授,到炮台山考察,认定“北斗七星祭坛”在我国属首次发现。2001年8月2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同志莅临炮台山视察,为炮台山题词“北国之宝”。为充分利用这一文物资源,宝清县文化体育局制定了《炮台山古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总体规划》,县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招商开发项目之一。      七星泡镇  七星泡镇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城西北部,距宝清县城46公里。七星泡镇是三江平原区域的中心城镇,行政区划面积11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亩,人口6.2万人,下辖红峰、向华、中红、三合、福兴、永胜、永泉、永安、金沙河、义合、永兴、永发、兴华、平安、新民、民主、兰凤、金沙岗、新发、德兴、解放、凉水、巨宝、双北、胜利、新丰、东太、西太等28个村,……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蛤蟆通水库

  1958年,率领十万官兵开垦北大荒的-将军亲自制定了拦河筑坝建设水库的方案,经过1970年冬的万人大会战,1972年大坝合垄,1974年末,水库基本竣工。   -通水库位于完达山脚下宝清县东部的八五二农场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3005',北纬46037'。它是-通河流经完达山余脉的山谷,筑坝800米而成,该库坝顶高程为91.38m,坝顶宽5m。水面积达33.8km2,控制面积493km2,蓄水量1.27亿m3,是北京十三陵水库的两倍,是黑龙江省大型水库之一。   -通水库三面环山,沿完达山余脉大约南北向静卧在山谷之中,两岸绿荫覆盖,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有成片的白桦林、松树林、椴树林、柞树林及多种珍稀树种。山是盛产枸杞子、五味子等数十种中草药及猴头、木耳等各种山珍,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更是闻名遐迩。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游弋着鲤鱼、鲫鱼、鲢鱼等18种鱼类,其中“红肚鲫鱼”为独有的三江珍品,水面上丹顶鹤引吭高歌,天鹅、大雁等鸟类凌空飞翔,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资源宝库。    -通的景观属山水结合型,环库青山倒映碧波绿水之中,水库大坝的西端,有一悬陡峭的石崖,登上崖顶南望,西岸呈太牙状的山尾插入水中,山色与水色相间,尤如剪纸;回首北望,91个近四百亩鱼池排列有序,显示出一种人工的田园的美,鱼池旁便是-通河的老河套,河道婉转曲折,岸边柳树成荫,河中流水潺潺,两相比较,曲直动静,洽成鲜明的对照。大坝的东端,有一坡度很大的山峰,相对标高在百米左右,是一个爬山的好地方。爬上山峰,东望北望可观山、观云、观日出,回头可观水,从大坝坐船顶水而上,两岸山峦叠翠,行十四华里,有一湖心岛,再往前行,水面豁然开阔,成群的水鸟在这里飞翔戏水,登同岛云,时常可以看到鱼鹰俯冲入水抓起游鱼精彩场面,是观鸟的好地方。立春之后,由于气象的原因,每当晴朗的早晨,库区雾幕徐升,水天一色,变化万千的雾团把水管处沿山而建的宅区托在空中,从岛上望云有海市蜃楼之妙。    湖心岛东岸,有一坐山峰,南坡山角下现在是鱼工打鱼落脚的地方,这里长满了野果、山楂、山里红、山丁子。野果成熟时,漫山一片红色,在这里爬山,品尝野果的酸甜,别具情趣,很有开发价值。    水库上游-通河入库处的河泡里,还生长有珍贵的观赏水生植物野荷花、菱角等,成为水库又一景观。    -通库区的秋色也是十分迷人的,入秋,两岸山林因树种不同,显示出红橙、黄、绿各色,远远望去,层林尽染,尤如一幅风景油画。    依托真水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狩猎为亮点,“北大仓”人投资1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了白桦女神狩 猎场,狩猎场集狩猎、捕鱼、鲮垂钓、划船、旅游为一体,让旅各充分体会山林野趣,融入大自然和谐壮美之中。     -通水库空气清新湿润,含菌率、含尘量低,气候适宜,是一处投资开发旅游疗养的极好场所。近年来,每年慕名前来游玩观光的人数都达7万人次以上,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宝清东岳庙

宝清东岳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东岳庙

长林岛龙垦杏

  五九七农场寒疆果都果农协会   地域范围   长林岛龙垦杏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五九七农场第六管理区的园艺场作业站、原种场作业站及鹿场居民组。地理位置东经131°57′~132°45′,北纬46°23′~47°47′。保护面积137公顷,生产面积98公顷,年产量242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长林岛龙垦杏平均果重40克左右,最大果重75克,果面底色黄,彩色鲜红,缝合线浅。片肉对称。梗洼中等。果肉桔黄色,肉细,多汁,无纤维、香味浓,酸甜适口,果皮薄。可食率大于90%。离核,单核鲜重近2克,果核可食用,品质上等,风味浓厚。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2%,可溶性糖大于5%,可滴定酸大于15g/kg,维生素C大于60mg/kg,钾大于380mg/100g,铁大于0.5mg/100g。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NY5013-2006)、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宝清大米

  宝清大米是黑龙江双鸭山宝清的特产。   宝清大米源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腹地的黑土带种植的中熟优质水稻品种,具有稻谷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出米率高,米粒完整清白,米质好、口感香、不回生等优点。   宝清大米源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腹地的黑土带种植的中熟优质水稻品种,具有稻谷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出米率高,米粒完整清白,米质好、口感香、不回生等优点[1]。宝清县优质水稻出米率可达78.5,整精米率87.6%,长宽比例可达2:1,直链淀粉含量15%-18%左右,垩白粒米率1%以下,胶稠度86mm以上,不含化肥及农药残留。大米加工精度均达到GB1354-2009规定的一级米以上标准,不完善粒和杂质均低于GB1354-2009规定的数倍,卫生指标也远低于GB2715规定的指标,与其他标准相比,各主要指标均优于其他标准。   宝清大米营养丰富,具有抗病保健之功效。不仅商品外观好,清白如玉、晶莹剔透、米饭胶稠度高、糊化度低、油润光亮、软滑劲道、香气四溢、口感极佳,不回生。而且具有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常年食用能强身健体,容颜焕发。宝清大米的生产在三江平原地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充足。宝清县水稻种植区还处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富硒带的核心区,生产出来的水稻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一种具有独特医疗保健功能的微量元素,有“生命之源”美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抗衰老功效,能调节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能排除和解除人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能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缓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冠心病、糖尿病的症状,能防癌抗癌,使人延年益寿。宝清人民吃常年主食宝清大米,营养丰富,有益健康,可防病保健。百岁老人不胜枚举。   宝清大米   宝清大米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宝清县现辖行政区域。   《宝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宝清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宝政呈〔2015〕5号   宝清县地方标准:《宝清大米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宝清苹果

  宝清苹果是黑龙江双鸭山宝清的特产。   宝清苹果(寒疆红果)    黑龙江省宝清县宝清镇、七星泡镇、七星河乡、五九七农场共4个乡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宝清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宝清苹果(寒疆红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宝政呈〔2014〕21号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宝清苹果(寒疆红果)》(草案)   

龙头胖头鱼

  龙头胖头鱼是黑龙江双鸭山宝清的特产。   龙头胖头鱼    黑龙江省宝清县龙头镇龙湖自然保护区(龙头桥水库)天然湖区,水域面积3200公顷    《宝清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龙头胖头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宝政呈〔2014〕19号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龙头胖头鱼》(草案)   

长林岛金红苹果

  黑龙江省农垦五九七农场在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林果经济,2.7万亩果树基地盛产金红苹果、李子、杏、梨、葡萄等果品,年产量在1.2万吨左右,畅销省内外并远销到俄罗斯,被中国市场学会授予“中国长林岛金红苹果生产加工之乡”。借助这块金字招牌,农场大力发展家庭林场,并建起了150亩的水果观光采摘园,以“特、新、优”吸引游客。目前,这个农场已有3000余人从事林果生产,建成经济型家庭林场930个,初步形成了林果经济、果下经济、和林下养殖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五九七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宝清县境内,地形呈长条形,自向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倚完达山北麓,东北抵七星河、挠力河夹角,为“一岗、三平、六洼”。面积约960平方公里。农场西南属完达山余脉,山区面积近15万亩,海拔100-560米之间。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2℃,全年积温在2152.9—3059.3℃,年降水量在412.6—750毫米之间。特殊气候形成了该地区农产品的特殊品质。长林岛位于五九七农场境内,七星河与挠力河汇合的三角地带,形成一个宽广的湖泊,中央有一块突出水面的陆地,丛林尽生,原称“长林子”。1963年,中央新闻制片厂在此拍摄反映垦荒战士艰苦创业为内容的新闻纪录片“长林岛”,从此“长林子”改名为“长林岛”。长林岛总面积385平方公里。长林岛三面环水,水草茂密,是水禽天鹅、丹顶鹤、野鸭等良好的栖息场所,为县级自然保护区。是五九七农场果品水产的主产区。   五九七农场长林岛苹果主栽品种以金红(123)、K9、龙垦系列为主。独特的地理气候使这里生产的果品个儿大、味美、色泽鲜艳、口感好,产品畅销周边地区,远销广西、贵州、俄罗斯等地。   随着“金红苹果”知名度的提高和果品市场的开拓,五九七农场决定从2009年开始,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中国·长林岛金红苹果节”,以果为媒,大力推介和宣传“长林岛”品牌果品,不断将五九七农场果品打入国内果品批发行业。五九七农场长林岛优质果品基地1995年被列入农垦总局万亩果树开发项目。2003年被中国市场学会授予“中国长林岛优质金红苹果系列果品生产加工之乡”称号。   长林岛金红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长林岛金红苹果   地域范围   长林岛金红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五九七农场第六管理区的园艺场作业站、原种场作业站及鹿场居民组。地理位置东经131°57′-132°45′,北纬46°23′-47°47′。保护面积6600公顷,生产面积3300公顷,年产量5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长林岛金红苹果果实广椭圆形,果面颜色基本均匀一致,果面鲜红80%以上,果品色泽鲜艳,果形端正,平均单果重≥70克。果皮光滑,无果绣和伤口,带果梗。果去皮硬度达到8.5kg/平方厘米。果肉黄白色,细、脆、果汁多,香味浓,品质上等,风味浓厚,酸甜适口。 2、内在品质指标:金红苹果总酸度含量小于0.7%、维生素C大于140mg/kg、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5%,可溶性糖大于13%。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NY5013-2006)、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 仁果类水果》(NY5322-2006)标准的安全要求。

挠力河毛葱

  “挠力河毛葱”是黑龙江省宝清县特产蔬菜。宝清县种植毛葱.已有近百年历史。县内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形成了毛葱的优良品质和明显的地域特色。. 毛葱学名分蘖洋葱、珠葱,既可鲜食、炒食,还能加工制成脱水干菜和调味品,并且对人体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等功效,还可防治痢疾、肠炎、-和百日咳等多种疾病。.   产业发展     宝清县的“挠力河”毛葱栽培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农业中己成为重点产业。1999年成立了宝石河毛葱协会,逐渐形成规模种植。2006年12月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了保持挠力河毛葱的优良品质,提高产量和效益,根据农民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宝清县根据毛葱生长因素,会同毛葱协会、组织制订了《毛葱》《毛葱生产技术规程》等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强调采取轮作、串换种栽、多菌灵浸种、清理病残植株、掌握水肥施用要领等措施,减少毛葱病虫害,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保证了毛葱的品质不退化。挠力河毛葱远销云南、广西、广东以及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地。2009年该县毛葱种植面积己达1.5万亩,商品葱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其0口五分之四,占全国出口量的五分之一,商品葱产值3千万元,宝清成为名副其实的毛葱生产基地和种植技术输出地。.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挠力河毛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民0《关于申报宝清红小豆宝清大白板南瓜籽挠力河毛葱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宝政函[2004]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宝清县所辖行政区域。.

宝清大白板南瓜籽

      “大白板南瓜籽”是黑龙江省宝清县特产。白瓜籽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并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宝清 图1 宝清大白板南瓜籽   .县地域辽阔,土质肥沃,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气候和地理条件特别适合白瓜籽的种植,产出的瓜籽色白、板大、皮薄、仁厚。 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白瓜有机食品基地之一,闻名遐迩的“中国宝清‘大白板’南瓜系列产品生产之乡”,获国际农业博览会驰名奖。2006年,“宝清大白板”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之一。产品远销至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宝清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白瓜籽集散地之一。.   保护范围     宝清大白板南瓜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宝清县 关于申报宝清红小豆宝清大白板南瓜籽挠力河毛葱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宝政函[2004]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宝清县所辖行政区域。.   

宝清红小豆

  宝清红小豆,黑龙江省宝清县特产,该县具有适宜的种植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产品粒大、皮薄、味香、色泽鲜艳、豆沙含量高,品质极优,销往日本、韩国、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及世界各地。    该县注册的“宝青红”红小豆品牌是黑龙江省红小豆惟一优质品牌、中国全国著名三大红小豆品牌之一,曾获黑龙江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和国际农业博览会驰名奖,连续7年获欧盟有机食品证书,并被国家列为 “原产地保护产品”。2000年宝清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红小豆之乡”。2005年7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批准了对宝清红小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生产情况     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这里土质肥沃,气候条件独特,适宜红小豆种植。宝清红小豆种植历史悠久。.进入21世纪以来,宝清县着重在培育“宝青红”红小豆优质品牌下功夫。通过采取“四专、五统、六到户”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红小豆的地域性、统一性、优质性和效益性,提升了产品的绿色、有机和品牌效应,增加了“宝青红”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经过选育栽培的“宝青红”红小豆,形成了拥有自己鲜明的产品特点:粒大、皮薄、味香、色泽鲜艳、豆沙含量高,品质极优。  据统计,截至2008年,宝清县发展红小豆最多时面积达到25万亩,因此获得了“中国红小豆之乡”的美名,其6万吨/年红小豆大部分销往日本、韩国、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及世界各地。.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宝清红小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即日起对宝清红小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宝清红小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民0《关于界定宝清红小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宝政办发[2004]1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宝清县所辖行政区域。

白瓜籽

  白瓜籽   白瓜籽,即善瓜籽。是葫芦科蔬菜作物倭瓜、西葫芦、角瓜、窝瓜、南瓜等瓜瓜籽。瓜籽表面呈白色,故称白瓜籽。白瓜籽含油量较多,一般用来作日常小食品。白瓜籽炒熟后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料制成多味瓜子,味道香美。还可以做糕点的辅料,白瓜籽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很丰富。中医用白瓜籽做为肠道寄生虫的驱虫药不仅效果好,而且无化学药品的副作用。是出口商品之一。   白瓜籽有很好的杀灭人体内寄生虫(如蛲虫、钩虫等)的作用。对血吸虫幼虫也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是血吸虫病的首先食疗之品。   美国研究发现,每天吃上50克左右的白瓜籽,可有效地防治前列腺疾病。这是由于前列腺的分泌激素功能要依靠脂肪酸,而白瓜籽就富含脂肪酸,可使前列腺保持良好功能。所含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炎初期的肿胀,同时还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白瓜籽含有丰富的泛酸,这种物质可以缓解静止性心绞痛,并有降压的作用。

双鸭山榛蘑

  榛蘑产于宝清县境内的完达山山脉,无任何污染,纯属天然绿色珍品,其肉质细腻,柔嫩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无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   榛蘑味道鲜美,榛蘑炖小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客的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榛蘑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榛蘑呈伞形,淡土黄色,老后棕褐色。盖顶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老熟后近光滑,盖的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蘑肉白色。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   榛蘑7-8月生长在针阔叶树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榛蘑不仅食用,还可药用。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野生榛蘑功效及作用   经常食用野生榛蘑,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并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疾病,榛蘑的功效还不限于此,它对预防视力减退、夜盲也很有效果,如果你是经常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建议你多吃点榛蘑,对眼睛视力保护很有帮助;同时,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与天麻相同的祛风活络、强筋壮骨、镇静等功效,其多糖具有抗辐射、促进造血机能、调节免疫机能、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和保健作用。   东北有句俗话说:“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就是说新姑爷第一次到丈母娘家,丈母娘是一定要用小鸡炖榛蘑来招待的,可见这道菜的隆重。   

乌苏里江大豆

  乌苏里江大豆--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乌苏里江芸豆

  乌苏里江芸豆,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龙头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龙头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