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那丹岭上奇秀探幽 | 那丹岭上奇秀探幽 在饶河县那丹哈达拉岭的群山峻岭间有:盘云岭——三十六拐、丹嶂、驼峰奇秀、望江台、摘星岭、龙栈险道、老虎口、千仞壑、迎门山要冲、逮云岭险要、仙人台、盘龙谷十余处自然旅游资源有待开发。 一、盘云岭——三十六拐 盘云岭在县城西22-29公里处。西起矶踯躅河,东迄南、北小大带河,为一连绵起伏之山群,南临大带河谷,峰回岭叠如盘云之状。山势壁立陡起,故成险要地形。公路随山盘曲,峰回路转,变幻莫测。行车之人,怵惕于此路之回曲险峻,名之曰“三十六拐”。虽言三十六拐,实则陡弯不过十七八处而已。其中有朝天拐、盘云拐、蚕丛拐、蛇盘拐、飞龙拐等多处。巨石嶙峋,石壁险峰,甚为壮观,可谓县内一景胜之区。自六十年代末期,因无计划之采石,致使以上各奇峰峻岭,断崖、峭壁悉遭炮毁,变为打石之场,原有奇观,已残破不堪一睹。 二、丹嶂 由那丹哈达拉岭而北,过龙栈而北三公里,于皮克山西北,有一山石嶙峋之处。峭壁陡立,盘路回环于岩之畔。路下幽壑,万树争雄,青冥浩荡,常有烟云缥缈于其上,气势磅礴,甚为壮观。车骑过此,多停步以望。因山石赭赤,故名为丹嶂。 三、驼峰奇秀 骆驼砬子南北颠连数峰,西北名驼头山,山多奇突剑峰,绝壁悬崖,窕然大壑,为险峻幽奇之境。近五林洞则谓之小驼峰,又称脚夫山,又名栖鹤峰,主峰山势嵯峨峻秀,如驼峰突起,甚为壮观。相传古有一脚夫赶一峰骆驼,在沙漠中行走,忽遇风雪严寒,脚夫同骆驼全被冻死在沙漠中。 后骆驼化为一座山峰突兀而起,脚夫化为驼峰前边一座峻岭——栖鹤峰,驼毛化为满山青松,脚夫山与驼峰山专为行人做气象预报,刮风吹起刺耳之洞箫,雨雪便戴起白色的云帽。过去曾有人在七尔钦(今向阳屯)立庙,四时以祀之。今则术庙倾圮,早已影踪俱无。不过驼峰确属县内一大峻秀。正是:烟霞出蚰晴偏好,山色空濛雨更奇,峥嵘翠盖秀春夏,松雪隆冬益壮丽。 四、望江台 望江台位于孔雀岭东南端,为石灰窑之东岭岗,南临大别拉炕河谷,山势陡然壁立,顶平如台,当永幸至镇江村公路之旁。行人莅此,多憩于台上,引领可望乌苏里江,原野平畴,旷达而神驰,故谓之望江台,又名望乡台。皆因其居高而可眺远故也。台南坡路峻陡,又是一险要之地。 五、摘星岭 位于西大鼎子山肋,南接北带岭之最高处。辟山凿石,曲途盘叠,直上岭顶,有一S形大弯,坡陡弯急,道下为上百米深峡大谷,仰望之,岌岌可危,俯视之,则幽深莫测,为关门嘴子与小佳气河最高分水岭,为县内首屈一指之险要之地。 六、龙栈险道 位于神顶山与皮克山相连接处,S形盘道,辟山而过, 盘桓如龙,形同蜀之栈道,故名龙栈, 车行至此,踟蹰难上。举目则四壁松杉摩天,气极萧森,为县内一大险要之区。 七、老虎口 位于皮克山北麓,丹嶂西北一公里,为那丹岭之一山角,公路穿崖而过,状似半壁残洞,犹如虎口揿张,崖下为里七里沁河源。峡谷幽深,松杉摩云,形势险峻,又一万夫莫开之区也。 八、千仞壑 千仞壑位于老虎口北1.5公里,为那丹哈达拉岭穿山公路之断崖险道,共长二公里。车行于此,四壁深山老岳,一线山道,临崖而过,每当晨晚雾起,脚下松林漠漠,烟云拂袖,不辨天地,路旁谷壑,幽深莫测,故为之千仞壑。正当里七里沁河源之地,阴雨之季,涧水奔湍之声,不绝于耳,气极萧森,为军事险要之区。 九、迎门山要冲 位于逮云岭西二公里,北为佛力岭之余支,当四合川之云岭川谷,山势陡立,与逮云岭迎面相对,故谓之迎门山,公路由逮云岭直插而下,又盘旋而过,为饶河去宝清一咽喉之地,世为要塞。伪满日本关东军守备队曾遣劳工民夫在此山上修筑工事,所挖掘之战备沟堑,至今犹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山前已被饶河农场与红旗岭农场辟为石灰窑场,林木多被砍伐,险峻地势有所破坏。 十、逮云岭 逮云岭为县内之脊骨,为大带河与四合川之分水岭。其地高峻,扼饶宝公路之要,进可攻,退可守,乃兵家攻守迂回要塞,军事上不可忽视之重地。 十一、仙人台 位于坨窑山西,小大带河东源与桦树川南源之分水岭。饶抚公路于此回环而过,其地平整如台,引领南望,则小大带河谷尽收眼底,景象豁然。相传曾有仙人于此棋弈,故得名仙人台。台北行100余米,为分水岭之最高处,北坡有一小峡谷,泉流自峡谷出,峡谷南北各有一小山突起,南北对峙,直控来路。山上有伪满洲国日本关东军修筑之工事堑壕,至今犹在,为一军事要塞之地。 十二、盘龙谷 盘龙谷位于石场东北川之源,当古奇穆吉山与佛力山相接处。山势陡峻,石壁峭立,路转峰回,形同盘龙之状故名。旁临深沟巨壑,气极萧森,为军事要塞之地,行人过此,无不为之怵惕然。 |
红旗岭湿地 | 红旗岭湿地 红旗岭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8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完达山分水岭西北麓,挠力河与七里沁河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32°57′00″— 133°15′40″,北纬 46°47′7″—47°03′04″,面积10200公顷,是东北亚候鸟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 保护区内物种丰富。据调查,有鸟类11目21科89种;有鱼类8科25种;保护区内还容纳了由低等到高等植物500余种,分属56科。如今,当您来到湿地保护区内,不但能有幸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休闲漫步于蓝天白云之下,栖息繁衍于碧水青草之间,仙鹤梳翎、舞步蹁跹、鹤鸣塞北的迷人景象。同时湿地内随处可见的白枕鹤、白鹳、野鸭、江鸥等珍惜水禽筑巢安家、嬉戏觅食、群鸟欢歌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幅和谐动人的多彩画卷。 湿地的美恬静而淡薄、空旷而幽远,不身临其境,是很难领略到它那摄人心魄的魅力的。蓝天和白云涂抹它永恒的底色,野花和芳草带给它盎然的生机,湖泊和溪流又赋予它飘动的灵性……所有这一切景象,都构成了湿地绿色之洲的生命主题。这里四季分明,风景迥异,每一个季节都带给人们不同的美的感受。 春天,那一碧如洗的澄澈天空,悠闲飘逸的朵朵白云,迂回环绕的潺潺溪水,宛如一幅宁静的山水图画;夏日,那荒原里怒放的簇簇野花,芦丛中鸣叫欢快的水禽珍鸟,展示了大自然生命的勃勃生机;秋季,那满眼金黄的落叶,渐行渐远的雁阵,昭示了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隆冬,那银装素裹的塔头,凝霜挂雪的垂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冬天的秘密。 2009年红旗岭农场在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了打造红旗岭蓝天、绿水、青山、沃土永恒不动产的“七点一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在保护区内的五星湖畔建设码头、餐厅、采摘园,在湿地开辟旅游通道,设码头、观景台、停车场。 建成后游客到此既可以徜徉于绿树花海中嬉戏玩闹,也可以乘坐游艇或电瓶车,观赏鸥鹭祥和、水禽嬉戏、水草肥绿的自然湿地风光。同时配套完善的综合服务中心及餐饮、娱乐、会议、住宿为一体,游客可以在采摘园尽情地体验田园生活,体会“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意境。 地址:黑龙江东部的完达山下 |
喀尔喀玄武岩石林地质公园 | 喀尔喀玄武岩石林地质公园 喀尔喀玄武岩石林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饶河县境内, 距县城正北直线61公里。西北东南绵延成岭,长14公里,最高峰海拔363米。喀尔喀为满语,译为“藤牌”之意。实则泛指野猪身上附着坚厚之甲层,均呼作喀尔喀,意为护身之物,今释防弹之衣。因该山尽藏带甲之野猪,枪箭难以射穿,如同披挂藤牌铁甲一般。 从此,此山便称之喀尔喀山。山顶有岩石,为火成岩组成的岩体,因地壳升沉运动而风化断裂所成,属玄武岩石林地貌,号称饶河塞上石林,共绵延5华里,是黑龙江省境内独特的自然奇观。 2005年正式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09平方公里。园区内由喀尔喀玄武岩石林、挠力河湿地及东安镇的地层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区、龙山森林观赏区、明山屯——桥梁队民谷野营区和乌苏里江游览区组成,景区内有26个景点。 玄武岩石林具有优美性、珍稀性、特殊性、典型性,系统完整。 喀尔喀玄武岩石林保存有接近原始状态的山川景色,各种拟态石景观如龙绕虎搏、或熊攀狮偃、或壁立危岩、或佛卧幽罅、或山寺云起……。其幽其丽,可与天下名山媲美。 玄武岩石林是新第三纪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台地,由于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柱状节理发育,再加上长期的风化剥蚀等地质作用,便雕琢成今天这样千姿百态的石林,是黑龙江省独有、国内罕见的玄武岩石林景观。 玄武岩在我省构成典型地貌景观的有五大连池、镜泊湖火山等,而喀尔喀玄武岩石林,许多标志性特征如喀尔喀型地貌,发育的水平(柱状)节理,在省内独一无二。 园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森林植被繁茂,生态群落稳定,地质遗迹景观与生态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地质遗迹及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园区集山、水、石、林、湿地及其生物群落于一身,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地质遗迹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科研、美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喀尔喀玄武岩石林地质公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处于黑龙江省东部旅游热线上,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通过建立省级地质公园,可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实现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 |
饶河南湖公园 | 饶河南湖公园 依偎在饶河大南山下、乌苏里江畔的南湖,风光旖旎、空气怡人,这里既有一江碧水,洲岛错落的江上美景;也有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的草原风光。南湖公园是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垂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 公园景区分为:中心饮食,垂钓区,建有风格独特,新颖别致的小木屋,望江楼;还有俄罗斯风情园区以及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别墅小区。 南湖有四个小岛,如天然屏障,把2800米的环形水域划成多信优美而狭长的S形水道。湖水的四周,碧草青青、绿树成荫,偶有几支串红花立于其中,微风拂过,像穿着嫁衣的新娘。湖面波光闪闪,飘着片片浮萍,一条条小鱼儿在浮萍的庇护下畅游。 当你划着小舟在湖中荡漾,星辉斑斓的水鸭子、白鹤会在你面前欢呼雀跃;身着彩衣的蝴蝶、晴蜓会在你眼前翩翩起舞;依人的鹭丝鸟会在你耳边轻声呢喃;柔柔的水草,也会在你的船底招摇。不远处,还偶有几只耕牛,向你轻轻点头…… 南湖,是一幅静谧的风景画;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是一支动人的乌苏里赞歌!它让孩子,体会大自然的真谛;让您和家人,品味宁静和安详;让朋友和恋人,感受诗情画意;让远方的旅人,释放身心的疲惫…… 南湖公园第一期工程已经动工,岛上现已设有大型太阳伞和桌椅,水上游艇娱乐项目先于2000年7月18日正式开通(有各种动物形状的划浆艇、机动艇等)! 美丽的南湖,是您节假日旅游、小憩的最好去处!南湖公园欢迎您! 电话:0469-5626168 地址:饶河镇大南山南侧 |
大鼎子山上观雾凇 | 大鼎子山上观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在北方常见,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因此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过冷却水滴就可形成。 历史记载 宋曾巩《冬夜即事》诗即有所载:“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雾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廉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木上,旦起视之如雪,日出飘满阶庭,尤为可爱,齐人谓之雾凇。谚曰:‘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甕。’以为丰年之兆。” 宋人称“雾凇”,而“以为丰年之兆”。其观念很可能源于雾凇的古名“树稼”。 形成原理 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当水滴小到一碰上物体马上冻结时便会结成雾凇层或雾凇沉积物。 雾凇层由小冰粒构成,在它们之间有气孔,这样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状结构。由于各个过冷水滴的迅速冻结,相邻冰粒之间的内聚力较差,易于从附着物上脱落。被过冷却云环绕的山顶上最容易形成雾凇,它也是屋檐上常见的冰冻形式,在寒冷的天气里泉水、河流、湖泊或池塘附近的蒸雾也可形成雾凇。 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的雾凇有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造成损失。 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 |
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 | 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东、南至乌苏里江,西至穆棱河入江口,北至七虎林河,南北长27km,东西宽20.5km,总面积25069公顷。 公园内主要有兽类4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东北虎和原麝,二级保护动物棕熊、黑熊、马鹿、雪兔4种;主要鸟类171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东方白鹳、白尾海鵰、金鵰、丹顶鹤,二级保护的鸳鸯、大天鹅、苍鹰等20种。植物400余种,珍稀树种有高大的乔木乌苏里杏、乌苏里皂角、乌苏里梓树。 公园内景色秀丽,拥有乌苏里江第一塔、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二战纪念园、天下第一虎、关帝庙、影视城、月牙湖等著名旅游景点。 |
饶河小南山 | 饶河小南山 小南山位于乌苏里江中游,饶河县城之南。山有二峰,主峰大南山,海拔106m,小南山位于北侧,海拔不足百米。南北纵向望之,二山浑一如团,是延踞江岸上下200余华里的唯一制高点。小南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漫山遍生柞、桦、杨、椴等上百种灌木。 山下乌苏里江迤逦而过,江水环绕,洲岛错落。依偎在南山下有一湖汊,江柳遍布,为乌苏里江古河道淤塞所形成的积水区,枯水期水域呈链锁状,自成体系;汛期时形成网状歧流和港汊。每当夏秋之季,登山而望,江水萦带,如蛇如链,歧流如爪,状有西湖之概。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南山之风披,可为名者流。小南山东坡,1971年出土了石斧、玉器、陶器,证明为新石器时代及两千余年前,我国古肃慎人及渤海时期之古居民遗址。大南山断崖下发掘出七具猛犸象牙齿及打砸石器,证明此地一万年前即有人类世居。山上有抗战时期遗留下的战壕地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小南山上建有县文物馆和抗日英雄纪念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正面有前省长陈雷的题词:“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十个大字。上嵌有抗联战士石雕像,碑像总高为16.6米,石碑背面(南)题有“抗日烈士,永昭千秋”八个字。 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 |
白桦林里秋正浓 | 白桦林里秋正浓 白桦林,即白桦树组成的林木。白桦,属于桦木科桦木属。产于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华北高山地区;垂直分布东北在海拔1000m以下,华北为1300-2700m。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及日本北部亦有分布。 白桦为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50cm;树冠卵圆形,树皮白色,纸状分层剥离,皮孔黄色。小枝细,红褐色,无毛,外被白色蜡白桦林层。叶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侧脉5-8对,背面疏生油腺点,无毛或脉腋有毛。果序单生,下垂,圆柱形。坚果小而扁,两侧具宽翅。花期5-6月;8-10月果熟。花单性,雌雄同株,菜荑花序。果序圆柱形,果苞长3-7mm,中裂片三角形,侧裂片平展或下垂,小坚果椭圆形,膜质翅与果等宽或较果稍宽。 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沼泽地、干燥阳坡及湿润阴坡都能生长。深根性、耐瘠薄,常与红松、落叶松、山杨、蒙古柢混生或成纯林。开然更新良好,生长较快,萌芽强,寿命较短。 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 |
四排赫哲族民俗风情园 |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饶河县东北部的四排乡又是仅有的三个赫哲族聚居地之一,四排赫哲族民俗风情园就坐落在四排乡,它距县城17.5公里,紧临乌苏里江西岸,与俄罗斯拉青磋夫乌礁石山隔江相望,总面积53.5平方公里。 园内建有度假区、钓鱼娱乐区、观光游览区、冰雪文化区等4个功能区。步入园区,可以欣赏到赫哲人飞叉捕鱼的绝技、巧手制作的鱼皮衣、桦皮船和工艺品,可品尝具有浓郁风味的“生刨鱼花”和“塔拉哈”。赫哲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曾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旅游者及文化界人,来此观光旅游。它充分展示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说唱、舞蹈、民俗、人文景观等。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大顶子山风貌,还可饱览乌苏里风光和俄罗斯异国山川景色。是集休闲、度假、考察、锻炼、住宿、游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在黑龙江东部地区具有重大影响,在中俄两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风景区。 |
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 | 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小南山上,南临乌苏里江,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是周恩来总理1963年亲自批准的,纪念碑从1985年开始建设,1986年8月全部竣工。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高16.6米,其中雕像身高6.9米,由14块花岗岩雕塑而成,纪念碑正面的“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和背面“抗日先烈永昭千秋”的题词,是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同志亲笔题写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如今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是我县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饶河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 | 饶河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双鸭山市饶河县乌苏里江西岸,占地1704.1公顷,由岛状林、湖泊、泡沼和草甸等组成,是众多湿地植物的生长地和多种水禽的繁衍地。主要有湿地科普、垂钓、观鸟、摄影等活动项目。 |
饶河大米 | 饶河大米 粮食 地域范围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46°30′44″~47°34′26″,东经133°07′26″~134°20′16″。东以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28公里;东北以阿布胶河为界与抚远县相接;北以别拉洪河为界与同江市相邻;西北以挠力河为界与富锦市相连;西以七里沁河为界与宝清县毗邻;南以外七里沁河为界同虎林市接壤。区域边界明确完整。县域总面积6765平方公里。县辖4镇5乡,79个行政村。境内还有5个国营农场,11个森工林场。饶河大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36.5万亩,包括饶河镇、西林子乡、四排乡、小佳河镇、大佳河乡、山里乡、西丰镇、大通河乡和五林洞镇等9个乡镇。水稻栽培面积50万亩,年产优质水稻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饶河大米米粒整齐匀称,外呈椭圆,晶莹剔透,色泽光亮透明,米质口感油润,米饭软滑筋道,品质香醇,冷饭不回生。2、内在品质指标:饶河大米粗蛋白含量≥5.5%;直链淀粉含量15~19%;胶稠度≥70mm,碱消值=7.0。3、安全要求:饶河大米产品符合NY/T491《绿色食品大米标准》要求。4、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
饶河东北黑蜂系列产品 | 黑龙江省饶河县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东北黑蜂是百年来培育的国际国内最优秀的蜂种之一,东北黑蜂的蜂产品,在“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暨国际蜂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同时又连续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六项,发明专利奖一项,中华之最奖三项,椴树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绿色食品。产品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证为有机食品。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并出口香港、日本、德国、美国等地。 黑蜂牌系列产品,系公司开发的系列精品之组合,是集蜂产品之精华,哺人类之身体的全营养食品。 东北黑蜂系列蜂产品是以新鲜王浆和椴树蜜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被欧盟认证为有机食品并颁发证书。主要产品有四宝液、硒力王浆蜜、防结晶椴树蜜、花粉宝、蜂胶液、蜂胶软胶囊。东北黑蜂牌胶液、蜂胶软胶囊,是新开发研制成功的产品。本产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可助人体生肌活血、细胞再生、养胃平食、强身健体,防治疾病之功效,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疗效。具有纯天然、无污染、色正味香、清甜可口等特点,是延年益寿、永葆青春之珍品。 |
椴树蜜 | 饶河特产椴树蜜:饶河养蜂已有百年的历史了,蜂蜜之所以被认定为有机食品,靠的一直都是野生蜜源,而野生蜜源中最主要的就是椴树了,主要的蜜源遭到严重破坏,让身居山林从事“甜蜜事业”的蜂农尝到了苦涩的滋味。椴树在那丹哈达拉岭之间广为分布,其树种占林木总量的15%以上,凡是有森林的地方,无不生产椴树蜜 椴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单叶互生,花两性,复聚伞花序,为优质蜜源。黑龙江省所产椴树蜜,与广东省的荔枝蜜齐名,为我国南北两大名蜜。椴树蜜晶莹洁白,色纯味甜,含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无机盐、有机酸酶,有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及防治高血压、便秘、失眠等效用。 椴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生长在完达山脉那丹哈达拉岭的主要是糠椴和紫椴,是我国极富经济价值的优良树种。椴树的材质白而轻软,纹理纤细,是制造胶合板的主要材种,又可制作箱柜、门窗或用于木刻;林区居民大多用它来做切菜的菜板。因其细密轻软,胀缩力小不变形,又是建筑上的重要材种,素有“阔叶红松”之称。其实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椴树花蜜,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是它的花期,椴花盛开的季节,树林中到处都弥漫着芬芳扑鼻的香气,椴花很小,每朵花都由五个花瓣组成,柱头五只,中间都含有亮晶晶的蜜汁。椴花蜜色泽晶莹,醇厚甘甜,比一般蜂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氨基酸、激素、酶及酯类,具有补血、润肺、止咳消渴、促进细胞再生,增加食欲和止痛等多种疗效,是蜂蜜中难得的佳品。 我国的椴花蜜以张广才岭和完达山为主要生产地,国内重要的椴树蜜产区,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生产的椴树蜜以其纯天然、无污染、色洁味美享誉国内外,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奖:1991年获国家“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1992年椴树蜜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奖;在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暨国际蜂产品博览会上喜获金牌;1996年之后相继被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和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为有机食品。 |
黑蜂椴树蜜 | 中国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产“东北黑蜂”是我国地方优良蜂种,纯种“东北黑蜂”仅存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这也是我国乃至亚洲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蜂种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饶河县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东北黑蜂是百年来培育的国际国内最优秀的蜂种之一,东北黑蜂的蜂产品,在“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暨国际蜂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同时又连续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六项,发明专利奖一项,中华之最奖三项,椴树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绿色食品。产品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证为有机食品。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并出口香港、日本、德国、美国等地。 东北黑蜂具有世界上四大著名蜂种的主要优良性状,强壮有力、采集力强、抗病能力强、耐低温等特点都是决定蜂产品优秀品质的关键因素。经由东北黑蜂采集酿造出的纯天然、原生态的北大荒牌蜂蜜、花粉、蜂胶、蜂王浆等系列蜂产品,是蜂产品行业中令人骄傲的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椴树蜜是蜜蜂从中国东北独有的野生椴树花中所采集,呈浅琥珀色,又有薄荷的清香味,易结晶,结晶颗粒洁白细腻,味道甜润,为北方的上等蜂蜜。本品为东北黑蜂采集自国家保护区原始森林的纯天然野生椴树蜜;为椴树蜜中之上品,具有色正、味香、清甜可口、回味绵长等特点,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是蜂蜜中难得的佳品。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