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赫哲族杀生鱼 |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东北三江平原一带的赫哲族,以捕鱼为生,赫哲人穿鱼皮衣,以鱼类为日常主食。在长期生活经验中,赫哲人总结出了许多对鱼类的加工方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杀生鱼”。 “杀生鱼”可以说是赫哲族的”生鱼片“,但是与日本的”生鱼片“制法又不尽相同。那么赫哲族的”杀生鱼“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杀生鱼的材料: 选取鲤鱼、鲟鱼、鳇鱼、胖头鱼等松花江流域常见的鱼类为主要材料。 土豆、绿豆芽、粉皮(粉丝)、辣椒油、盐、酱油、醋为辅料和配料。 制作过程: 将备好的鱼肉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连接不断的鱼丝,切成丝的土豆、豆芽、粉皮或者粉丝用开水烫过,再将以上两类拌以油盐酱醋辣椒油。一道风味独特的”杀生鱼“就做成了。 ”杀生鱼“制作简单,但是食之清香,别有风味。 |
力佳风干肠 | 风干肠做为一种传统肉灌制品,以其独特的口味,鲜明的特色,丰富的营养,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力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力佳风干肠”,是在北京传统风味的基础上,结合东北人的口味,精心研制而成。该产品的选料精良,以猪后腿精瘦肉为原料,恪守中式配料的标准。力佳牌风干肠肠型扁圆,粗细均匀,肠体干爽,略有弹性,有粗皱纹,脂肪丁凸出。切面可见少量的棕色调料点,瘦肉呈红褐色,脂肪呈乳白色。食用时有独特的清香风味,味美爽口,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材,越嚼越香,久食不厌,食后口留余香,口味绵长。同时,力佳牌风干肠又具有健胃、助消化、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水份含量低的特点。实是您餐桌上难得的美味佳肴! |
炸田鸡腿 | 炸田鸡腿,将活田鸡剁下大腿扒去皮,剁去爪再从骨节处剁开,放盆内,加点精盐、绍酒,味精,花椒水抓匀,卤十分钟;勺内放入清油,油烧至七、八成热时,将田鸡蘸上面粉,一个一个地放入油内炸熟捞出控净油装盘即可。菜品外焦内嫩,味美鲜美,营养丰富。 |
赫哲塔拉哈 | 塔拉哈是赫哲语,意思是烤生鱼。当地的渔民把鲜鱼放在火上烧烤一下,半生不熟,用盐一拌既可食用;如果是在餐桌席间,则做法考究,将活鲫鱼脊背的厚肉取下切成细丝,用上好的米醋浸泡,待肉变成白色,去掉醋汁后拌入蒜末、香菜段等调料,味道鲜嫩爽口,是鱼宴上的佳肴。 |
辣子蒜香骨 | 主料:猪排骨(大排)750克 调料:大蒜(白皮)20克,大葱5克,辣椒(红、尖、干)8克,花椒6克,嫩肉粉5克,芡粉4克,白砂糖15克,植物油70克 特色:麻辣香鲜,蒜香浓郁。 做法:将排骨剁成块,洗净;大蒜剁成茸,加水,调成蒜茸水;大葱切成葱花,备用;用蒜茸水、盐、嫩肉粉、白糖、生粉把排骨段腌入味待用;炒锅内注油烧热,将排骨过油捞出;锅内留少许油,下入干辣椒、花椒炒香,放入炸好的排骨煸炒,加入盐、白糖炒匀;出锅装盘,撒上葱花即可。 |
中国林蛙 | 中国林蛙已列入省级保护。中国林蛙是主要的药用和食用蛙类, 其输卵管(田鸡油)为名贵传统药材。 以滋补强壮享有盛名,主要用于产后,病后虚弱,肺痨咳血,精力不足,产后无乳等。其肉白嫩可口,高蛋白低脂肪而闻名,远销国内外。同时又能消灭大量的农林害虫 ( 佳木斯) |
佳木斯绿头鸭 | 绿头鸭广泛栖息于大面积沼泽、泡沼、湖泊和河岸等地。已列入省级保护。野鸭肉味鲜可供食用,肉和羽还可入药,外用治烫伤。羽毛可作鸭绒,各种野鸭类的羽毛,商业部门都大量收购,因此,野鸭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飞禽。应加强保护,尤其在繁殖期应严禁猎捕 (佳木斯) |
雉鸡 | 雉鸡属于鸡形目雉科禽类。由于喜欢生活在荒野林边,雄鸡好斗,所以又名野鸡。又因习惯栖息于丘陵山地,又被称为山鸡。雄鸡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可做成数十种佳肴。它还有药用价值。工艺美术家用它的羽毛贴制成羽毛画,色彩艳丽,生动美观。( 珲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佳木斯鹌鹑 | 鹌鹑是肉嫩鲜美、营养价值较高的名贵野味之一,又是容易饲养、国内外市场需要量较大的鸟类,已列入省级保护。我市山区有分布,人工饲养数量较多。鹌鹑经济价值较高,肉蛋可入药,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早有盛名,至今仍供不应求。因鹌鹑具有早成熟育肥快、产卵多、容易饲养、消耗饲料少的特点,所以早就有人饲养。饲养方法采取笼养,喂食玉米面、糠麸、骨粉等。人工饲养50天可产卵,能连续产卵一年至一年半,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城乡都可以发展这项养殖事业 (佳木斯) |
红旗油豆角 | 红旗油豆角纤维少,含水低,风味浓,鲜嫩可口,是晚秋添补淡季的理想蔬菜品种。油豆角由于好吃,在各地市场都是抢手货。速冻后冬天吃也能基本保持其风味 |
鲟鱼 | 鲟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鱼肉可做各种鲜食和熏制品,鱼卵加工后被称为“黑鱼籽”,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营养无素,其中:每百克肉中含蛋白18.1克,脂肪1.9克。是滋补强身佳品,世界盛名,目前,我们对该品种已进入人工驯化饲养,可在大型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放养 |
斑翅山鹑(别名:沙半 | 沙半鸡肉嫩鲜美,已列入省级保护。沙半鸡羽绒可作装饰或填充物,肉嫩鲜美,是上等佳肴。可以饲养,有条件的村屯可以发展 ( 佳木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马鹿(鹿科) | 马鹿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对象。马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茸是最名贵的中药材和出口的商品之一 。 胎、肉、 筋、鞭、尾、骨、花盘也是价值很高的药材和工业原料 ( 佳木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桦川大米 | 桦川大米,粒粒莹白如玉、充盈流脂,颗颗营养丰富、绿色健康,成饭醇香馥郁、绵软松爽,煲粥适口如饴、余味三日,素有“风吹米香人欲醉,食罢人去路还香”的美誉。 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桦川大米,东与富锦市相邻,西与佳木斯市接壤,南与集贤、桦南两县相连,北与汤原、萝北、绥宾县隔江相望,素以“天然福地,鱼米之乡”而著称。 优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形成了桦川县的发展优势。一是稻米产业基础优势。桦川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在全县210万亩耕地中,水田多达90万亩,适宜改水田的旱田面积还有80万亩以上,水田面积可达到120万亩。水资源丰富,境内松花江流经97.5公里,地下水平均深度为5到7米,地下水储量大。县内有四座大型灌区,改造完成后,松花江直流灌溉面积可达到90万亩。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产量高,品质好,产品销往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水稻加工能力强,全县有127家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50万吨以上,已成为黑龙江省东部最大的水稻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之一。 地域范围 桦川大米产于黑龙江省桦川县。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理坐标130°16′-131°34′,北纬46°37′-47°14′,东西长100公里,南北长25公里。桦川县地形的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547-65m,成四级阶梯状。桦川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东临富锦、西连佳木斯南与桦南、集贤县接壤,北以松花江为界,与汤原、萝北、绥滨三县隔江相望。桦川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东河乡、新城镇、梨丰乡、苏家店镇、悦来镇、创业乡、星火乡、四马架乡、横头山镇9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80000公顷,水稻生产面积47330公顷,年产量6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桦川大米具有米粒整齐匀称、色泽洁白鲜亮、晶莹剔透、硬度大,外形呈短圆或椭圆形;蒸煮时饭香四溢,饭粒结构紧密,洁白、油亮,入口后滑爽、有粘性、不粘牙,且软硬适中,口味甜、香浓郁,口感细腻,可反复蒸煮米粒不破碎,冷饭不回生。 2、内在品质指标:粗蛋白含量大于6%,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8%,大米胶稠度好,大于70mm,食味品质为80分。 3、安全要求:桦川大米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大米》(NY5115-2008)标准。 |
抚远鲤鱼 | 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抚远鲤鱼被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和抚远县国营鱼场申报为无公害水产品标志。 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生长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鲤鱼,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磷含量高,每千克含钙大于160mg,含磷大于1500 mg,含镁大于260mg, 含铁大于0.07mg,含锌大于5mg,粗蛋白含量大于18%,粗脂肪小于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大于70%,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抚远鲤鱼被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和抚远县国营鱼场申报为无公害水产品标志。县志也有记载。 抚远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抚远鲤鱼 地域范围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北纬47°25′30"—48°27′40"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抚远鲤鱼体纺锤形,头后背部隆起。口亚下位,略呈马蹄形。须二对。一般鱼体为金黄色,背部为黑褐色,尾鳍的下叶为鲜红色,所谓“金鳞赤尾”。3年性成熟,体长为30厘米左右。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 2、内在品质指标:生长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抚远鲤鱼,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磷含量高,每千克含钙≥160mg,含磷≥1500mg,含镁≥260mg, 含锌≥5mg,粗蛋白含量≥18%,粗脂肪≤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高于70%,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3、安全要求:抚远鲤鱼执行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产品执行标准 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 |
抚远大马哈鱼子 | 大马哈鱼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洄游性珍贵的经济鱼类。它们生在河里,长在海里,最后归宿于河时。每条大马哈鱼都有六七斤重,肉厚而刺少。大马哈鱼子更为名贵,黄豆般大小,金黄透明,宛如珠子,是国宴上名贵佳肴。 大马哈鱼又叫-哈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小域的美、日、俄、加拿大和我国;属溯河洞游性鱼类,因其“江里生,海里长,复死于出生地”的习性,被人们誉为落叶归根回归故乡的海外赤子;上个世纪50年代及此前,我国绥芬河、图门和松花江与黑龙江上游还可以少见的洄游的大马哈鱼,80年代松花江中游和乌苏里江也不多见,近年在我国唯东极抚远所独产,且因托远产的鱼子颗粒饱满,成熟期恰到时机,色正味淳,质优于日俄等国,不但国内紧俏,而且在欧洲市场也享有极高盛誉。 一条四龄大马哈鱼成雌鱼产卵3500-5000粒,每粒大若黄豆,如红玛瑙一样丹朱鲜亮晶莹剔透,含有丰富的磷酸盐、钙质维生素Atx 和维生素D ,每三粒相当于一枚鸡蛋的营养值。 抚远大马哈鱼 地域范围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北纬47°25′30"—48°27′40"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大马哈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产大马哈鱼30吨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抚远大马哈鱼(秋鳜鱼),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脂鳍小,位置很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是凶猛的食肉鱼类。肉质细腻,呈红色,洗净清蒸,颇有海味和江味兼得的奇妙口感,味道鲜美,过味留香,食后难忘。 2、内在品质指标:抚远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蛋白质含量≥20%,含钙≥50 mg/kg,含磷≥1500 mg/kg,含镁≥200 mg/k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马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 3、安全要求:抚远大马哈鱼执行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产品执行标准 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