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牡丹江 >> 林口县 >> 龙爪镇

龙爪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景区位于林口县乌斯浑河畔——刁翎镇境内,2009开发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占地70000平方米的人工湖、1600平方米的“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50000平方米的文化碑廊、雕塑、纪念广场、旅游服务区、通景公路大桥、环山抗联路、停车场等。  “八女投江”烈士中有六位是林口人,她们在生死关头,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不朽的中华民族之魂,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的千古绝唱。“八女投江”的事迹先后被拍成《血染冰河》、《中华儿女》等多部影视片,并出版了以此为题材的小说。“八女投江”烈士被列入《中华女英烈》、《中国旅游大词典》、《满洲国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史女英雄名录》中。  1982年,林口县人民政府在乌斯浑河畔修建了一座八女投江纪念碑,1999年“八女投江”纪念地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地、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14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八女投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1年9月18日纪念馆全面竣工,已经初步具备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规模。“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景区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年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  刁翎镇  " 刁翎镇位于县城北偏西69公里处,东经129°59′,北纬45°46′。镇区四至北与依兰县接壤,东北、东接勃利县,南依建堂乡,西与三道通镇相连。刁翎镇总面积673.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544.7亩。 该镇大部分处于低山区,小部分处于河谷川地平原区。境内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西南端与三道通镇、建堂乡交界处的小锅盔山海拔886米,是全镇最…… 详细++

林泉河漂流

林泉河漂流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林泉河情侣漂位于张广才岭东麓,濒临方虎路(309)省道,牡丹江畔(林口县三道通立业村至四道村)。林泉河情侣漂全长11公里,落差45米。景区山、水、林、石自然景观与飞舟、滑艇相互交融,构成别具特色的奇峰秀水、-苍茫、陡坡峡谷、悬崖险峻、溪涧蜿蜒的优美画卷。冲浪博击的“林泉河”、高耸入云的“母子峰”、云雾缭绕的“神仙洞”、惊险刺激的“激流勇进”、轻舟漫步的“黑水长汀”、鬼斧神工的“城墙峭壁”,使您陶醉如痴、留恋忘返。此外还有“烟囱砬子”、“擎天一柱”、“龟石山”、“背包小憩”、“姐妹峰”等二十多处景观。在如诗如画的林泉河上漂流,“荡舟清波上,人在画中游”,手持船桨,在激流中搏击,呼吸百花芳香、与鱼并游、与鸳鸯嬉戏,尤如人间仙境。  地址:张广才岭东麓,濒临方虎路(309)省道,牡丹江畔(林口县三道通立业村至四道村)   

林口红色文化之抗联密营文化

  密营是东北抗日联军不屈不挠,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抗日武装,扩大实力。他们在深山密林中,储备军需、医治伤员、修理枪械、收集敌情、宣传抗日、缝制冬衣,在深山野林里,建起了很多秘密的宿营地,这些秘密的宿营地,被抗联战士和当地群众称之为“密营”。  密营文化是东北抗联的特色,也是战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东北抗联相关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东北抗日联军创造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抗联密营,并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周围的配套设施,如医院、修械所、宿营地、粮仓、被服厂、联络点、印刷所等。东北抗联以密营为依托,同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这也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心地带得以保存实力的根本方法。  东北抗联军第五军是中国0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它的发展经历了绥宁反日同盟军、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等时期。军长周保中,副军长柴世荣,政治部主任胡仁,参谋长张建东。1936年夏,五军在三道通、刁翎一带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许多胜利,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1936年10月,周保中率军部转移到刁翎、三道通一带,军部设在三道通四道河子烟筒砬子密营。1937年3月14日,在三道通四道河子成立0吉东省委、周保中任常委委员兼任组织部长。1937年9月29日,0吉东省委决定成立抗联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柴世荣接任五军军长。周保中夫人王一知回忆录记载:四道河子抗联密营,当年称四道河子沟里密营或烟筒砬子密营。此处山高林密,又有陡壁悬崖,数里不见人迹。这里的密营是抗联五军建的最早的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密营完全是木克楞克制而成,有数座,每座间数不等,大至十几间,小则五间。密营分设军部、秘书处、军需处、医院、修械所、被服厂、被服厂、营房等。  此密营遗址现位于距林口县西北86公里处的三道通镇。通过红色旅游的载体,追寻抗联先烈的足迹,亲临当年抗联战斗的场景,熟悉战士在密营中的活动,了解抗联和中国革命史,对于弘扬抗联精神,用抗联精神教育干部和群众,培养青年一代,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意义。

莲华寺

莲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莲华寺,位于林口县城向北64公里处,距莲花新镇约2公里,距“八女投江”英烈之一的杨贵珍家乡东柳村1公里,距“中国雾凇谷”景区不到1公里,寺院山门有著名的莲花峰度假区和莲花泡,每到夏季更是荷花满池,莲花泡动人的传说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该寺地处国家“八五”重点工程-莲花电站下游,莲花湖畔,秀美如画的莲花峰崎曲蜿蜒,莲花寺依山傍水,坐落其中,堪称佛寺圣地。绿树蓝天簇拥着巍峨的寺院,溪水长流,野禽栖戏,百鸟合鸣,寺院内晨钟暮鼓,经声佛号,优扬悦耳,清净庄严。  莲华寺复建于1999年,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地藏殿、藏经阁、念佛堂、达摩祖师殿、钟楼、鼓楼、楼房二栋、东西厢房二栋、全寺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整体采用盛唐时代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大雄宝殿高高坐落在中央平台上,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壮观,大殿左右两侧是三圣殿和地藏殿,东西两侧寮房连接山门两侧的钟鼓楼。一进山门,迎面矗立着华丽的天王殿。整个寺院建筑布局高低坐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佛殿内共有佛菩萨圣像40尊,有石像、铜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精美的彩绘壁画图案典雅,色彩斑斓。莲花寺全体僧众坚持一边建设劳动,一边修习佛法,每天固定早晚课、诵经、听法、念佛,立课之余,种地、种菜、打柴、烧饭、植树、垦荒、挖野菜、采蘑菇、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生活简朴清淡、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莲华寺地理位置优越,《-雪源》中描写的夹皮沟,威虎山原始森林景区与寺院相距不到10里。碧波万顷的莲花湖景色宜人,奇峰异石,遍布两岸;山青水秀,交相辉映,远近闻名的仙人洞,距莲花寺不到两公里。与寺院相邻的莲花旅游度假村,独具特色,区域内有古渤海国遗存的莲花公园,园内莲花盛开之季,美景如画。叹为观止的莲花盆古迹,栩栩如生的鳄鱼观海奇石,赋有泰山风韵的千级登山石阶,有如长虹卧波般的水榭回廊,布局精巧秀丽的绿色植物园等众多的风光景点,吸引着远近的游人纷至踏来,络绎不绝,可谓山奇水美、赏心悦目,景秀花香、美不胜收。而坐落在众多景点中心地带的莲花寺更是香火日旺,游客如云。

响水河漂流

  响水河山高林密,河流纵横,山清水秀,云雾蒸腾,水质清冽甘甜而无任何污染,响水河水源充沛,急缓有至,两岸青山相依,柳绿花红风景如画。最适宜人们漂流,探险,赏花观景,休闲避暑。此地已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所辖区域总面积为13.69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89.6%,木材,石材,药材等山产品得天独厚。区内有一处从未开采过的原始森林,面积为20多公顷,林子内有一千年红松,被当地人供奉神树,每天都有许多前来祭拜,并许下心愿每每灵验。景区内还有两眼神泉四季不冻,当地人称它为龙凤泉,据说,饮此泉水能延年益寿,用此泉水洗脸能美容增白,用此泉水沐浴能强身健体。区内响水河全长50公里,漂流河段为9公里,河段落差41米。漂流源头距哈同高速46公里,距哈尔滨246公里。  响水河漂流利用河水落差大的独特走势,使漂流者不用划浆,即可顺流直下,湍急的水流、起伏跌宕漩涡、惊心动魄的朔钢滑道,惊险刺激,令漂者兴奋不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岸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有天狗望月、骆驼峰、狮吼岩、犀牛石、凝聚史实的秘营峰、城墙砬子、避雨砬子等。漂流此间,时而两岸绿树成荫、时而两岸野花丛丛、时而两岸悬崖峭壁,犹如行在三峡中,使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乐而往返。  电话:0451-75189111  地址:牡丹江林口县三道通镇方林响水河   

林口兴隆寺

林口兴隆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黑龙江省林口县兴隆寺始建于1936年,原址位于林口南山,俗称南山大庙,占地面积近一万两千平方米。0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兴隆寺被夷为平地。

刁翎四烈士陵园

刁翎四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林口县刁翎镇是抗日联军与日寇长期斗争、我人民解放军追剿-中央胡匪的革命老区中心城镇。而坐落在镇中心小山丘上的“四烈士陵园”则更添几分庄严气氛。四烈士即是王兆昌、尹良雨、张建堂、李雷。他们是在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斗争中英勇牺牲的我军政工干部。四烈士的陵园就建在他们生前战斗过的刁翎镇小山丘之上。这座小山丘高不足70米,却是山上有山,山上有苍松翠柏巍然挺立,日夜守护着四烈士的英魂。

雾凇谷

  “中国雾凇谷”位于林口县莲花镇牡丹江畔,莲花水电站是调峰电站,由于冬季间歇发电,致使下游蜿蜒流淌于山谷之中的牡丹江水三九天也不封冻,每逢发电,湖水下泻,江面雾气蒸腾,造化出美如仙境的雾凇奇观。进入初冬时节,便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江边、路边、村边、岛上、岭上方圆百里满目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犹如神话仙境。此时的雾凇村、雾凇湾、雾凇岛、雾凇岭、雾凇大道、雾凇长廊等每一个空间,都是冬天里的童话世界,雾凇的形态和区域面积堪称全国之最。近两年县委、县政府加快了雾凇景观的建设,提出打造中国雪乡的姊妹篇---“中国雾凇谷”。

林口滑雪场

  林口滑雪场位于林口镇六合村与奎山乡长丰村交界处,距牡丹江1小时车程、林口镇内20分钟车程。滑雪场始建于2001年5月,总占地面积17921平方米。年接待游客万余人,现已申报国家SS级滑雪场。

绿野生态园

  绿野生态园始建于2004年,位于林口镇六合村,是林口县重点扶持的景点。院内养殖有梅花鹿、野猪、狍子、鸵鸟、野鸡、珍珠鸡、贵妃鸡、林蛙等野生动物可供观赏、有鱼塘可供垂钓、有酒坊可供参观,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场所。

兴林阁暨林口县文化艺术展览馆

  兴林阁暨林口县文化艺术展览馆。占地面积324平方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平面正方形、三层、四角歇山顶园林古典建筑,是集旅游观光、文化艺术展览于一体,是南山公园主体景观建筑。兴林阁为林口城市增加了新亮点,是林口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是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镇的又一力作,对提高林口的城市品位和文化底蕴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盛林塔

  盛林塔位于林口镇北山公园中心处,命名为盛林塔,寓意着林口人民发奋图强、走向兴旺发达。盛林塔为八角、九层的园林古典建筑,始建于2009年,2010年全面竣工交付使用,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主体占地460平方米,硬面铺装面积8200平方米,绿地面积3400平方米,是市民休闲、游览观光的主要场所之一。

林口莲花峰旅游度假区

  莲花峰旅游度假区位于林口县莲花镇境内,距林口县城70公里,由莲花泡景区和莲华寺两部分组成。以森林、湖泊、奇峰、怪石为主体,有千年古榆、莲花泡、妖精泡、莲花盆、情侣盆、一线天、卧佛岩、八戒窥春、雄狮戏顽猴、字砬子、望天岭、水上长廊、莲华寺、等奇特瑰丽的自然景观。其中莲花泡中的古栈道长廊,是我省唯一的挂壁长廊。莲花泡每到夏末秋初,泡水清澈,平静的水面莲花朵朵,花香袭人。传说是七仙女游历凡间在此沐浴,遗留下七彩手帕,幻化为莲花泡。该景区在2007年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      莲花镇  位于林口县西北部,与海林市相邻,国家级大型水电站一莲花电站距镇区不足2公里,牡丹江从镇内流过,使莲花镇水源丰富,土质肥沃,适合种植烤烟、大豆等经济作物。全镇共有9个村、屯,总人口12,030人.莲花镇历史上经历多次变革,1936年成立字硅子乡,1961年成立莲花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莲花乡,1997年撤乡建镇,成立莲花镇至今。.…… 详细++

莲花湖大坝风景区

  莲花电站风景旅游区位于莲花镇、莲花电站。由大坝、二坝、湖心长廊等组成。可以一览秀美湖区风光、厂房、发电机组等。从坝边至湖心的曲折长廊是人工建造巧夺天工的杰作,通过长廊至湖心可以看到建电站时刻意建造的纪念石“莲花湖”,这块巨石重达百吨,在湖心凸起挺拔,让您感受到人定胜天的壮举。走在湖心长廊上饱览湖光山色美丽迷人的景色。二坝招待所位于莲花电厂大坝之上,也可称之为望湖楼,可提供野餐服务。这里还可以品尝到具有特色的莲花湖大胖头及白鲢鱼等水产品。

雾凇谷旅游景区

  百里雾凇谷位于林口县莲花镇莲花电站大坝下游,莲花电站因间歇性发电,使下游江面冬季形成百里不封冻的特殊状态,也就自然造化出冬季的百里雾凇奇观。雾凇的种类和区域面积堪称全国之最。陡峭的山上杏树、榆树、红松等,披金坠银,晶莹剔透,好似“千枝雪柳绽放,万树梨花盛开”。华发满头、饱经风霜、老成持重的神树千年榆,是牡丹江流域最古老、最硕大的榆树,堪称树之活化石。莲花雾凇之美,既有“流水出芙蓉”的天然美,也有“打造雾凇谷”的人工美。

红林之莓

  红树莓别名很多如莓托盘,红马林等,为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营养成份的果、药、生态利用等多项兼用型树种,果实除鲜食外,尚可深加工成饮品,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等。速冻果在国内外市场非常抢手,鲜红艳丽的果色,符合国际树莓速冻的定性指标;药理作用具止咳、化痰、润肺、活血、益肝、利肾等功效。为中国新兴开发的第三代水果。   龙爪镇红林村的“红林之莓”是当地有名的农业经济品牌。早在2008年,红树莓就已在林口生根,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树莓产业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形成了以龙爪红林村为核心,辐射柳树、林口镇、青山镇、莲花镇、奎山乡五个乡镇,创建高标准红树莓生产示范园区4个,发展红树莓1.1万亩,红树莓产业成为该县优势特色富民产业。进入盛果期,全县总产达到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林口红树莓产业实现了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建设红树莓冷冻加工龙头企业5户,2011年,被国家专业部门授予的“中国红树莓之乡”美誉让林口声名远扬。   

滑子蘑

  滑菇(Pholiota nameko)又名光帽磷伞,滑子蘑,珍珠菇。属真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环锈伞属。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每100g鲜菇含蛋白质1.1g、脂肪0.2g、糖2.2g,并含有钙、磷、铁、钠及维生素B1、B2。滑菇因菌盖表面有粘液而得名,这种粘液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在东北三省已得到大面积推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   

金香水梨

  一、选育经过   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育成的新品种,亲本为苹果梨×牧育73—48—64。1982年杂交,1990年始果,选出牡育1211,1992年进入区试和生产示范,1997年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为“金香水”。1998年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经初步推广和试栽,仅黑龙江栽培已达38万株,面积达0.06万公顷以上。此外,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引进试栽。   二、植物学特征   树冠半圆形,树姿开张,树干光滑,呈暗灰色,1年生枝条深灰色,皮孔小,白色,长圆形。芽离生,中等大小,三角形,芽鳞黑色或黑褐色。叶片长卵圆形,叶尖渐尖,叶基圆形,单锯齿,刺芒状。叶纵径10.18厘米,横径5.95厘米,柄长2.35厘米,柄粗0.85毫米。每序花8—10朵,花蕾粉色,花白色,中等大小;花药紫红色,花粉多,花梗长3厘米。种子小,正卵圆形,呈深褐色。   三、果实性状   果实扁圆形,纵径4.54厘米,横径5.72厘米,平均单果重100克,最大果重125克。果皮中厚,底色黄,阳面有红晕,果面较光滑,有蜡质,果点小,圆形褐色,中等密度。果梗长2.62厘米,粗0.5毫米,梗洼浅广,并覆有褐色片状锈。萼洼浅广,萼片宿存。果肉乳白,先脆后软,肉细味浓,果心小,汁极多,酸甜适口,无石细胞,采后可食,在常温下,贮放20—30天后开始软化生香,品质更佳。含糖量较高,含可溶性固形物16.5%,可溶性糖10.29%,可滴定酸0.74%,维生素C6.16毫克/百克鲜果。果实可贮藏3个月左右,冻贮可贮到春节以后。加工出汁率高达80%—85%。原汁呈半透明,浅褐色,酸甜适口,具有秋子梨清香味。总之,该品种果实具有鲜食、冻贮、制汁等多种用途。   四、生物学特征   1、生长习性14年生母树高4.3米,干周51厘米,冠径4.32米×3.5米。稍长36.9厘米,粗0.52厘米,节间长2.93厘米。树势强,芽萌发力强,成枝力中等。   2、结果习性定植后3年结果,长、中、短果枝,腋花芽及果台副梢均能结果。各类结果枝的比例是:短果枝70.54%,长果枝7.98%,中果枝10.6%,腋花芽10.29%,果台副梢0.45%。果台连续结果能力强(14.5%),具有稳产特性。花序坐果率高,每序坐果4—6个,需要疏花疏果。自花不实,需配授粉树。采前不落果。株产鲜果80—150斤左右,真正达到了丰产稳产的最佳效果。   3、物候期在牡丹江市,金香水梨4月末萌动,5月上旬初花,5月中旬盛花,5月下旬终花。7月初新稍停止生长,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10月中上旬落叶。营养生长天数169天,果实生育天数123天。   4、抗性该品种抗寒力较强,与秋香梨相似。冻害年份仅髓部有轻微受冻变色。对黑星病和褐斑病有很强抗病能力,在多雨山区也未见发病。   五、农业技术特点   栽植密度,乔株距2.5—3米,行距5—6米。应用小冠整形修建技术。自花不实,可选配牡育11、牡育19和脆香等品种作授粉树。

林口蚕翼绣

  1300年前,唐代渤海国手工业兴起,北柞蚕丝业、刺绣业等社会生产门类齐全,满族人祖先靺鞨人发明了靺鞨绣,而刺绣也颇受当时汉族妇女的普遍喜爱。   据《新唐书﹒渤海传》等史书记载,林口县域在唐代渤海国时期为郢州独奏州属地,郢州所辖白岩县和延庆县两处治所分别为今古城镇和莲花镇。考古发现,两处治所一直是林口县人烟稠密区,因其历史原因及资源优势,刺绣技艺在林口民间广为传承,但始终没有形成地方特色。   2009年8月,林口县巧媳妇民族民俗工艺品有限公司聘请苏绣专家在林口民间刺绣技艺的基础上,融合了靺鞨绣及苏绣针法特点,研发出了以一至四丝线为主、以一至八毛线丝光的立体交叉细乱针及丝光技法,因林口县是黑龙江省柞蚕生产基地县,刺绣绣线以林口生产的柞蚕丝为主,而绣出的作品工艺精美,或薄如蝉翼、或灵动如画,故取名蚕翼绣。   林口蚕翼绣兼融了中国画、版画和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法,通过女性对原画作深入理解后,用针线代替笔墨及摄像镜头,在尊重原画作的基础上,融入了刺绣的元素和风格,并通过丝光,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的光影效果,实现了对原画作的再创作,使作品具有画的意境、刺绣的精巧,远观近看各有千秋。   蚕翼绣与苏绣相比,在作品选材、表现风格等方面各有侧重。苏绣以工笔画人物、花鸟鱼猫等题材最为擅长,蚕翼绣以中国画、版画、摄影作品为首选题材;在刺绣表现风格上,苏绣能更好地表现工笔风格,而蚕翼绣更擅长表现大小写意、素描、写实等;在场景展示上,苏绣以特写、小场景局部画面展示为主,而蚕翼绣除上述场景展示外,能更好地展示大全景,苏绣以精巧、灵动为本,蚕翼绣则以自然、大气为根。   蚕翼绣与靺鞨绣相比,在刺绣手法、表现风格等方面各有千秋。靺鞨绣针法为三角针、鸡爪针为主,蚕翼绣以立体交叉细乱针及丝光技法为要;在刺绣表现风格上,靺鞨绣画面具有油画风格,豪放洒脱,而蚕翼绣则具有中国水墨画、素描及摄影写实风格,清新雅致;在图案的选取上,靺鞨绣偏重于写实及工笔,而蚕翼绣则写意、创意与写实并举;在底料的选用上,靺鞨绣更多地选择厚重底料,而蚕翼绣则更多地选用薄绢丝,并采用悬空装裱手法。   目前,蚕翼绣已经形成两大产品系列:装饰画刺绣作品系列、旅游文化纪念品系列,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成为国际交往、艺术交流、业务洽谈、会议纪念首选的纪念品和收藏品。

林口大鹅

  鹅肉是林口一特色美食,林口大鹅久负盛名。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还可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奎山粉条

  林口县奎山乡,地处林口县东部,距县城10公里,东与鸡西市接壤,南与穆棱市为邻,奎山乡是我县马铃薯生产区,我县把马铃薯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绿色食品骨干项目,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需要。马铃薯制品品种多、价格低、易储存,食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   东北奎山粉条是地方名优特产,奎山地区与粉条制作工艺有着近百年悠久历史,奎山粉条制作原料选用奎山特种优质马铃薯,奎山的特殊土质结构,非常适合这种土豆的生长。从土豆的种植、到手工制成粉条成品,整个过程中不施加任何农药化肥和化学添加剂。具有:晶莹剔透,柔软圆润,爽滑可口,劲道,久煮不糊,味道鲜美等特点,适合煮汤、火锅、炖菜、凉拌、热炒等多种食用方法。

林口大豆

  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县,大豆的种植在林口县粮食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林口县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大陆气候。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粮食年总产量在2.5亿公斤左右。其中,优质大豆为省级基地。   2010年,林口县6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验收。生产基地分布在林口县的古城、建堂、刁翎、青山、奎山、三道通6个乡镇,总面积60万亩,年总产量9.6万吨。该生产基地的主要种植品种有黑农38、黑农44、黑农48、牡丰7、绥农28等非转基因品种,基地良种普及率达到100%。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生物有机肥示范、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新技术,同时采用轮作、条作、块作、间作等耕作方式。   

顺兴生态蛋

  黑龙江省林口县顺兴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牡丹江市林口县境内的锅盔山脚下,企业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蛋鸡80000只,日产蛋达90000斤以上,公司引进国内优良品种鸡,采用纯天然、无污染,高营养价值的家蝇蛆进行喂养,并采取科学喂养方法。确保能够产出高蛋白,低胆固醇,无公害的优质生态蛋。生态蛋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龙爪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红林村

----

龙爪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