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抚州市 >> 南城县 >> 洪门镇

洪门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洪门鸡蛋

  洪门鸡蛋是江西抚州南城县的特产。   类别:肉类 产品名称:洪门鸡蛋 登记证书编号:AGI01295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2046号(2013.12.30) 人文历史简介 据《南城县志》记载,洪门鸡蛋起源于宋代,兴于明、清,盛于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洪蛋制作起源于民间办喜事时,为图吉利将鸡蛋用红色染红蛋壳(故洪蛋又称红蛋)。至今南城民间过生日、结婚办酒席仍保留着吃洪蛋(红蛋)的习俗。洪蛋闻名于闽、赣、粤等南方各地,至今还有“建昌府内米满仓,彭家府第蛋溢香”;“一双红蛋骨肉亲,牵手再拜求观音”之说。“登高山上一叼花,花香飘到花楼下,情妹眼里说句话,红蛋敲破竹篱笆”( 一叼花系南城方言为一支花的意思、登高山和花楼下均为南城地名)。据正德《建昌府志》载“硝石店铺密布,多以洪蛋腌制”。   内在品质: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蛋黄素、以及维生素A、D、E、B族和锌、铁、钙、碘、硒等微量元素含量高;蛋味醇香、无腥味、口感极嫩、且极易被吸收,与普通鸡蛋相比蛋白浓稠,蛋白质含量提高1.5%-2%,脂肪降低3%,胆固醇降低12.8%。独特的蛋黄成分:每100克蛋黄中含铁150毫克、含维生素A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20.3毫克、维生素D3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25毫克。   外在特征:蛋体较小,每枚重45-50克;蛋壳质硬、呈浅(白)褐色、光泽鲜亮;灯光-整蛋呈橙红色;打开后蛋黄凸起、完整、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稀稠分明、无异味。   所在地域: 江西   申请人: 南城县绿色养殖产业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洪门位于武夷山西翼地带,为典型的丘陵低山区。地势大致西南高东北低,并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全县较为洼平。洪门鸡蛋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东经116°24′51″—116°57′41″,北纬27°18′00″—27°47′60″之间,具体地域范围是:建昌镇、万坊镇、洪门镇、里塔镇等4个镇。保护规模110万羽,年产量1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洪门鸡蛋蛋壳质硬,呈浅(白)褐色,光泽鲜亮;灯光-时,整个蛋呈橙红色,蛋黄不见阴影,打开后蛋黄凸起、完整,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稀稠分明,无异味。 2、内在品质指标:洪门鸡蛋营养成分列表如下: 洪门鸡蛋和普通鸡蛋主要营养成分对照表,见下表(略) 3、质量安全要求:产品质量符合NY/T 754-2011《绿色食品蛋与蛋制品标准》。   

麻姑茶

  麻姑茶是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麻姑山的特产。麻姑茶具有条索紧结、整匀,色泽银灰翠润,香气鲜浓清高,汤色明亮,滋味甘郁等特点。   麻姑茶,属绿茶类名茶,产于山高磅礴、云雾缭绕、瀑布飞流、森林郁闭、气温凉爽的旅游胜地---麻姑山。麻姑荼早在东汉年间就有“金炉伏火长烧药,宝鼎浮烟旋煮茶”的记载,后又有“麻姑云雾旗枪秀”的赞誉,因其历史渊远,又有“满被毛茸,青黄相间,酷似雀屏”的独特品质,故一直与麻姑山山齐名。1986年、1989年均荣获省农牧渔业厅优质名茶奖,1990年再次荣获省食品工业协会优胜奖,被誉为绿茶之珍品,1998年全县麻姑荼栽植面积达3735亩,产量22000公斤。   地域范围   麻姑山位于江西省东部的南城县,属武夷山系军锋山之余脉。麻姑茶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建昌镇、株良镇、洪门镇、天井源乡、浔溪乡等5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6°24′42″—116°57′24″,北纬27°18′51″—27°47′49″之间。保护面积866.67公顷,年产量30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一芽一叶,芽叶肥厚,色如翡翠,条索紧结。耐泡,其香气高扬且持久,清香浓郁;汤色鲜绿透亮;滋味清淡鲜爽,回味甘而生津;叶底匀整、嫩绿明亮。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7.0%,灰分≤7.0%,水浸出物≥36.0%,粗纤维≤14.0%,茶氨酸≥2.1%。3、安全要求:①麻姑茶叶产地环境严格执行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②麻姑茶生产必须符合NY/T 5018《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洪门鳙鱼

  近年来,南城县依托洪门水库、廖坊水库等水体的生态优势,在水产品养殖中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鳙鱼、鳜鱼等远销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此次作为地理标志申报的“洪门鳙鱼”,具有头大体长,体态均匀、侧扁,体表色泽鲜明,鳞片紧密,黏液透明;体侧上部黑色,散布深色斑点;腹部较狭窄,呈银白色;鳃丝清晰、较长;口大,下唇内侧有黑色斑块;眼球饱满,角膜透明等特点。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成功通过了专家组品质鉴评。   据了解,“洪门鳙鱼”地理标志登记申报通过省专家组品质鉴评,不仅标志着南城“洪门醉仙湖”水产品品牌的强势崛起,大大提升了该县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将有效促进该县农、林、果、禽、畜等领域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从单纯数量主导型跃入质量主导型,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地域范围   洪门鳙鱼的生产地南城县位于武夷山西翼地带,为典型的丘陵低山区。地势大致西南高东北低,并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全县境中部较为洼平。洪门鳙鱼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东经116°24′-116°57′,北纬27°18′-27°47′之间,具体地域范围是:建昌镇、上唐镇、洪门镇、龙湖镇、徐家乡等5个乡(镇)。保护规模506.6公顷,年产量为886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洪门鳙鱼”头大身体修长,体态均匀、侧扁,体表色泽鲜明,鳞片紧密,黏液透明;体侧上部黑色,散面深色斑点;腹部较狭窄,呈银白色;鳃丝清晰、较长;口大,下唇内侧有黑色斑块;眼球饱满,角膜透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2、内在品质指标:“洪门鳙鱼”营养丰富,含蛋白质高、粗脂肪、脂肪酸、维生素C和人体所需的钙、锌、铁、镁、磷等矿物质微量元素。见下表(略) 3、安全要求:洪门鳙鱼产品质量符合GB/T 19630.1/3/4《有机产品》标准。

南城淮山

  农业部发布公告,批准“南城淮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南城县继“麻姑仙枣”后,又一个获“国字号”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   江西省南城县位于华东中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淮山生产得天独厚的天然场所,是全国三大淮山生产基地之一,淮山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南城淮山是该县传统名特产品,近几年淮山大面积种植产销两旺,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普遍高涨,能够满足生产加工需要。该县建立淮山产业化生产基地4万亩,兴建了淮山加工厂等。年产优质鲜淮山8万吨,年加工鲜淮山4万吨。   淮山又名山药,为薯蓣药菜兼用块根植物。现代医学证明,淮山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中医认为,淮山独特的药用价值,具有健脾、润肺、固肾、益精之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有较高的治疗功效。同时,淮山生长土壤中,无污染,确属天然绿色食品,融美食、保健、美容于一体、且抗缺氧,故具有“天然人参”之美称。   该县康佳淮山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学院研制配方,并联合攻关,已开发出淮山营养粉、淮山饮片、淮山膨化食品等系列产品,食、药兼用,方便卫生,鲜滑爽口,色、香、味齐全,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市场青睐。   南城县淮山栽培历史悠久。据《南城县志》记载,南城淮山栽培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到清代乾隆年间广为栽培,目前该县淮山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为江西省最大的淮山种植基地,也是全国三大淮山基地之一。   据了解,淮山已成为该县一大支柱产业,年产值高达8000多万元。此次“南城淮山”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南城淮山   地域范围   南城淮山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江西省南城县境内地区,旰江沿岸里塔镇、建昌镇、万坊镇、株良镇、新丰街镇、上唐镇、天井源乡、洪门镇、龙湖镇、沙洲镇、徐家乡。地理位置为东经116°24′-116°57′,北纬27°18′-27°47′之间。总生产面积1.5万余亩,年总产量2280吨。具体地域范围是:里塔镇、建昌镇、万坊镇、株良镇、新丰街镇、上唐镇、天井源乡、洪门镇、龙湖镇、沙洲镇、徐家乡等11个乡(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江西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南城县农业局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制订的《鲜淮山》(DB36/T 426-2004)2004年被制订为江西省地方标准。 1、外在感官特征:南城淮山块状呈圆柱形,一般长50-60cm,重600-800g,淡褐色,着生细根,无异斑,质地硬,断层雪白,带黏液而且黏液多。 2、内在品质指标:南城淮山营养丰富,富含淀粉,并含蛋白质、脂肪和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和钙、锌、铁、碘、铜、锰、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作蔬菜食用,南城淮山嫩滑爽口,风味独特,为美味佳肴。每100g鲜淮山中淀粉含量14.5~20%,粗蛋白2.0~2.5%,维生素C 6.5~10mg,灰分0.40~0.55%,粗纤维0.30~0.42%。见下表(略) 3、安全要求:南城淮山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标准、江西省《DB36/T426-2004 鲜淮山》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南城淮山产地环境符合NY/T391-200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灌溉用水符合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的规定。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易排易灌、地下水位低、采光条件好的砂壤土种植,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59-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列的一级标准规定。

南城麻姑仙枣

  南城麻姑仙枣   麻姑仙枣枣园面积发展到1万多亩,一跃成为全省枣树引种示范栽培和规模种植县,被誉为“江南枣乡”。 麻姑仙枣含有人体的18种氨基酸,其粗蛋白、粗纤维、果酸、铁、磷和维生素C、B1、B2含量远远超出其他红枣。所含类黄铜和氦磷酸,被誉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活性维他命。   “一日食仨枣,红颜不见老”。这句广为流传的谚语,传神般的道出了麻姑仙枣的营养价值。其实,麻姑仙枣,自古以来就是滋补、入药佳品,《神农本草经》即已收载,历代药籍均有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说:“枣味甘性温,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可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管气虚”。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麻姑仙枣含有人体的18种氨基酸,其粗蛋白、粗纤维、果酸、铁、磷和维生素C、B1、B2含量远远超出其他红枣。所含类黄铜和氦磷酸,被誉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活性维他命。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麻姑仙枣产业发展,全县种植绿色麻姑仙枣2万亩,年产麻姑鲜枣500吨,2010年南城麻姑仙枣更是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大大提高了其知名度、信誉度和品牌效益。   2010年,南城县盱江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麻姑仙枣”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南城麻姑仙枣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江西省南城县境内地区,旰江沿岸里塔镇、建昌镇、万坊镇、株良镇、新丰街镇、上唐镇、天井源乡、洪门镇、龙湖镇、沙洲镇、徐家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4′~116°57′,北纬27°18′~27°47′。具体地域范围是:里塔镇、建昌镇、万坊镇、株良镇、新丰街镇、上唐镇、天井源乡、洪门镇、龙湖镇、沙洲镇、徐家乡等9个乡镇2个乡48个村委会。   

麻姑米

  麻姑米又名“冷水白”,古时称之“银珠米”。据说,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所撰《麻姑山志》记载:“银珠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时取之作贡,今山多系他种,银珠米者,亦鲜矣!”。麻姑米色白如银,粒似珍珠,煮饭易熟,香气扑鼻,营养丰富。此米有一独特之处:用其做饭,松软而韧;用其煮粥,香甜稠粘,回味无穷;用其制粉,爽滑可口;用其酿酒,香气浓郁,口味甘醇。具有抗病、抗寒的特性。   产于南城县麻姑山风景区余家源村的麻姑米又名“银珠米”,是当地农产品的一张“名片”,具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清朝同治五年所撰《麻姑山志》记载:“银珠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时取之作贡,今山多系他种,银珠米者,亦鲜矣!”麻姑米其色白如银,粒似珍珠,煮饭易熟,香气扑鼻,营养丰富,具有抗病、抗寒的特性。   据悉,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就欲扩大该品种的种植规模,使之成为当地真正的一项富民产业,但因受特定环境条件以及品种种性的遗传所限,麻姑米在全县仅麻姑山一带有不到1000亩的栽种面积,亩产最高不超过300公斤,全县麻姑米总产量一直徘徊在25万公斤左右,投入市场的更是少之又少。   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专门组建了三个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7个麻姑稻种植基地,并形成了大米、米粉、糖浆三大系列产品,公司2002年就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被授予全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产品先后荣获“国家绿色食品”、“江西省名牌农产品”、“江西省著名商标”,第八届中国优质米博览会“金奖大米”等荣誉,产品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超市、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和欢迎。

麻姑米粉

  麻姑米粉产于道教名山-江西麻姑山下的南城,相传麻姑仙女-成仙后,用麻姑米制成晶莹透亮的银丝米粉赠送给王母娘娘的拜寿贺礼,由此麻姑米粉天下闻名,历代皆为贡品.   “麻姑”牌系列米粉全部选用优质麻姑米和麻姑山泉水为原料,吸取传统工艺采用科学方法精制而成,是一种纯天然食品.该产品有四大类十多个品种,具有口感爽滑,软中带韧,耐煮宜炒,凉拌等特点,是现代最佳主食食品.产品已销往北美,香港,澳州,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该产品外观洁白晶莹、透明度好、粉条垂直、均匀。沸水煮6—8分钟即熟,粉条不断不糊,汤清如水;24小时仍保持原状;食感清新爽滑,富有弹性。   烹调方法:   1.将米粉放入沸水中煮3-4分钟,焖4-5分钟.   2.将米粉捞出,用冷水或自来水冲洗一分钟.后即可制成汤粉或炒粉.   汤粉:将米粉放入您喜爱的汤中煮2-3分钟后再加入配料调味料即可食用.   炒粉:注油入锅,配料炒熟后放入米粉,再加少量高汤翻动.至炒熟即可食用.   凉拌粉:将已煮软的米粉放在沸水或高汤中浸几秒钟,然后放入备好调料的碗内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   

南城五黑鸡

  南城五黑鸡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名优鸡种,已有1000多年的饲养历史,经1981年江西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筛选确定为地方名优鸡种。该产品具有黑冠、黑羽、黑皮、黑肉、黑骨“五黑”特征,经中国农科院、江西农大分别测定,其黑色素含量高、氨基酸品全优质、脂肪少、胆固醇极低和肉质细嫩鲜美,既是天然营养保健食品,又是治病强身良药,可治慢性营养不良水肿病、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妇科病等病,自古民间视为“药鸡”,是一种天然药肉兼用保健型南城特有的食用资源。

麻姑豆腐

  麻姑豆腐   据说,当时山间少蔬菜,缺鱼肉,豆腐是麻姑常吃的菜,后来,“麻姑豆腐”也随着得道成仙而叫响了。作法是将豆腐切成块,用沸水烫5分钟,将蛋清调味,蒸10分钟,倒出切成小丁,锅中放油,将肉末、芝麻炒,用高汤煮2分钟,将豆腐、蛋清丁火焖调味,挂上薄粉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怀胎桂鱼

  怀胎桂鱼   食材选取产于南城洪门湖的桂鱼,将五脏从鱼口中取出,清水洗净,将肉末、蛋清调味拌匀,灌入桂鱼肚内,鱼体两侧打皱纹花,放入温油炸至菜花色,取出,用高汤上笼蒸半小时,淋上麻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扣蛋卷

  扣蛋卷   先用鸡蛋煎成蛋皮,铺上一层事先剁好的肉未,再从下往上卷成细圆柱,最后切成象棋样的小圆柱,装兰花碗,用旺火蒸,扣入大盘,撒上香葱。蛋卷入肚,口齿留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油炸麻糍

  油炸麻糍   麻糍是一种类似糍粑的南城特色食品,麻子经高温油炸后,迅速膨胀,外层金黄香脆,里层又嫩又恝。嚼劲十足。可粘上豆粉吃,味道更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鱼头汤粉

  鱼头汤粉是南城特色早餐,鱼头和米粉的完美结合,洪门水库的鱼肉质鲜嫩,南城水粉口感劲道。二者经过熬制、酱料的调配,味道鲜美,是营养又美味的早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洪门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洪门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