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儋州市

儋州市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儋州蜜柚

  儋州蜜柚   儋州市农业产业协会   儋州位于琼西北、濒临北部湾,日照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气温、水源、土壤等都非常适合蜜柚的生长。儋州出产的蜜柚有足球大小,上尖下宽,重量超过1公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几乎是等重量苹果的8倍;肥厚的表皮里面所含的珍贵精油成分,是一般柑桔类水果的4倍左右,而且还含有丰富的天然果胶和高纤维质。正是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得儋州蜜柚成为想保持标准身材者最适合的水果之一。   据介绍,儋州蜜柚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祖国医学也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能帮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气散结,具有极佳的食疗功能。   舒晓 摄下一篇:儋州调声

儋州粽子

  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的特产。   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且风味独特。儋州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尤以伏波虾米红鱼粽、香肉粽、鱿鱼粽、干贝粽等最为出名。儋州粽子色香味俱全,且所有食材绝对保证原生态,没有任何的人工添加,现已成为海南畅销的地方特产之一。   儋州粽子是海南省三大知名粽子品牌之一,其历史悠久,在岛内外享誉盛名,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儋州粽叶、苇叶,有一尺多长,叶色青翠,有清香味。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由猪肥肉、瘦肉、五花肉、鸡肉、咸鸭蛋、豆类、干红、鱿鱼丝等构成。在配料时,一般要用酒、蒜茸、五香粉、味精、酱油等混合腌制调料。随着商业开发的深入,儋州粽不断推陈出新,伏波虾米红鱼粽、狗肉(香肉)粽、鱿鱼粽、干贝粽等打出了响当当的品牌。   儋州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粽子在儋州一带流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儋州粽子历史悠久,且风味独特。”从可考的记载来看,自汉代以来,儋耳郡就己开始制作粽子。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王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如今的澹州市白马井,因伏波将军的白马踏出地下水而得名。此井中之水被取来蒸煮以虾米为料的粽子,故名“伏波虾米粽”。   北宋时,一代文豪苏东坡滴居儋耳,创制的“东坡粽”别具风味。东坡连续三个端午节都在儋耳度过,每年除了用传统的猪肉包粽,还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粽、虾仁粽、鸭蛋粽等,并以此类粽子作下酒菜。   到了南宋,道教南宗白玉蟾到琼州松林岭炼月-时,包清粽蘸蜂蜜糖而食之,白氏粽法曾流行一时。   及至明代,儋州洛基地区走出了“威武将军”符南进、“嘉应将军”符那宽,他们晚年荣归故里后,平时喜欢吃粽子,是为“洛基粽”源头。   抗日战争时期,“洛基粽”得到新的发展。镇上有一摊点女主人唐三婆,利用优质糯米加配料,制作一种三角形粽子,因色香味俱全,使“洛基粽”闻名遐迩。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源远流长的儋州粽子已是集大成者。近几年海南端午节的展销会上,儋州粽子成为畅销的地方特产。   据《儋县志》载,“儋习礼义之教,有华夏之风”,“五月端午日,饷角黍,诸粽相馈,男妇系香袋。儿女彩索缠臂,涂1,饮昌蒲酒,柳艾悬门”。   如今,包粽子并将其作为礼物相互馈赠相沿成习。儋州市仍有一些地区以粽子作为婚嫁礼品,在吹吹打打的热闹氛围中,粽香陶醉了新人和宾朋。   儋州粽取材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儋州粽叶、苇叶,有一尺多长,叶色青翠,有清香味。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由猪肥肉、瘦肉、五花肉、鸡肉、咸鸭蛋、豆类、干红、鱿鱼丝等构成。在配料时,一般要用酒、蒜茸、五香粉、味精、酱油等混合腌制调料。      粽子叶   儋州粽子叶一般为箬叶,箬叶即一叶兰。   一叶兰,又名蜘蛛抱蛋,别名大叶万年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等,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多年生长常绿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具节和鳞片。叶单生,彼此相距1~3厘米,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21~46厘米,宽8~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多少皱波状,两面绿色,有时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区以及海南岛、台湾岛等。中医以根状茎成分入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药材。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能活血散瘀,补虚止咳。有助于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功效。   只采用新鲜的叶子,叶子一般大小搭配好,因为只用新鲜的所以粽子的米会是青绿色,有一股叶子的香味。因为海南当地琼中一带地区大量产这种叶子,大陆产量较少所以儋州粽子只会用新鲜绿色的做为原料,不像大陆很多都是回收利用的。      糯米   儋州粽子使用的糯米全部是儋州当地种植的优质糯米,儋州拥有大量全中国唯一的火山岩海岸,有大片火山岩地貌其中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硒这种高营养价值的微量元素,著名的国宴饮料椰树矿泉水就是产自深层火山岩。市场上的火山岩优质大米甚至有的可以卖到50元一斤以上。部分粽子还将尝试使用黑糯米,是当地成功试种的品类,之前仅四川、贵州、云南有少量栽培,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黑糯米被誉为“黑珍珠”,稻米类植物,是带有紫红色的种皮的大米,因为米质有糯性,所以又称为血糯米。黑糯米的营养价值很高,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黑糯米有补血养气功效,长吃可健身,也可泡酒。常吃黑糯米还有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黑气入肾,黑色多补肾”。黑糯米煮枸杞,可治肝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黑糯米还可以使头发乌黑发亮,与桑葚、黑芝麻同煮效果最好。      猪肉   儋州粽子的猪肉均采用本土土猪或黑猪,儋州本地土猪一直采用原始的猪种培育,肥瘦均匀,肉质合口。传说当年苏东坡被贬到儋州的时候,就曾用当地的猪肉传授烹制东坡肉,对当地的土猪肉质称赞有加,很好的诠释的东坡肉的美味。最好的粽子都采用前夹心的部分,是前脚和胸部间无肋骨部分。质地松软,肥瘦相间,可以让粽子渗透有肉香味也能品味香滑可口的猪肉。有一句话称“吃肉就吃前夹心,喝酒就喝陈年酒”。      蛋黄   儋州粽子的蛋黄使用的是当地特有的海鸭蛋,俗称跑海鸭。跑海鸭是儋州政府为当地的海鸭注册的品牌。因为当地的海鸭生长在海边的红树林中,每次潮落,红树林里总会滞留有很多的小鱼、小虾、小蟹、小螺等海洋生物。这些高蛋白的天然饵料就变成了海鸭的美餐,使得海鸭体肥蛋多,蛋黄晶红、味美鲜香。因为北岸地区有大量的沿海地,鸭子经常吃完东西后回家的途中肆意奔跑,就有了这个贴切的名字。   制作粽子所用的都为腌制后的咸鸭蛋,经过清洗只保留了精华的蛋黄部分,绝对不留有蛋清破坏美味以及使得糯米夹生。采用当地特有的方法制作,让蛋黄鲜美,剔透,煮熟后还会有油脂渗出,配合粽子糯米和粽叶的清香产生独有的味道。再加上鸭子特有的饮食,让蛋黄在品尝起来有一股海洋的味道。      排骨   部分粽子加入了排骨,使得口感上有一种独特的感觉。经过长时间的烹煮,粽子的清香浸入了排骨,排骨的醇香也融入了粽子。品尝时一定要细心品尝排骨,可以体会到排骨在融合了多种食材后的独特美味,同时骨头长时间的烹煮,可以细细咀嚼,体味那种香味经由汁水入口的香甜。这个绝对是全国所有粽子中没有办法品尝到的美味。      红鱼   部分粽子加入了红鱼。   海南省儋州市及洋浦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儋州粽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儋府函〔2015〕223号   海南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儋州粽子》(草案)   下一篇:儋州鸡

儋州鸡

  儋州鸡是海南儋州的特产。   儋州鸡    儋州市畜牧兽医局    13554422    活鸡   下一篇:薏粑

儋州香芋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儋州出产的香芋个头适中、外形美观,富含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较高的钙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强身健体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介绍,芋头有开胃生津、消炎镇痛、补气益肾等功效,可治胃痛、痢疾、慢性肾炎等。根据营养分析,芋头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美容养颜、乌黑头发的作用,还可用来防治胃酸过多症。芋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   近年来,儋州市大力打造和推广香芋品牌,帮助和指导农户、合作社完善农产品准入电商标准、产品检测、包装设计市场推广销售等工作,不断扩大销售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又一产业。下一篇:儋州蜜柚

儋州红鱼干

  在我国南海的辽阔海域尤其是北部湾渔场,生长着一种南海特有的底层鱼类——红鱼。它个体大,肉质厚,味道好,是南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每逢渔汛特别是春汛和秋汛,渔民都能捕到较多红鱼供应市场。   红鱼学名叫红鳍笛鲷,又名红鱼曹鱼,在分类学上属笛鲷科笛鲷属。这种 鱼体呈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厘米~40厘米以上,体重2公斤~3公斤左右。头较大,体披中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得红鱼之俗名。   捕获红鱼方法 红鱼喜欢生活在水深50米~90米处,底质为泥或沙泥的海区,若无气候突变,一般每年10月~11月间开始怀卵,次年四五月底产卵。它为肉食性鱼类,个体细小的红三鱼、银米鱼等便是它们经常的食物。渔民根据红鱼的游动习性和食性捕捉红鱼。捕捉主要采取两种捕捞方法,一是用机动渔轮和较大型的渔船设置大型底拖网捕捞;二是制造红鱼钓船,采用延绳钓的“钓鱼”办法来捕获。   海鲜美食 红鱼由于掠食小型鱼类长肥了自己,因而生得体健身壮,所以它一般可活四五年,长寿者可达7年以上。而其个体长得也较大,肉厚刺少,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因而被列为优质海产鱼类,是著名的海鲜美食。海南儋州出产的红鱼干和临高出产的红鱼筒是海南的著名特产之一。下一篇:鱼翅

光村沙虫

  光村沙虫 -又称”海肠子”,动物学名称为“方格星虫”,产于沿海滩涂泥沙之中,外观长两寸左右,状若芦芽。沙虫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儋州的光村滩涂资源丰富,盛产沙虫。出产的沙虫以个体适中、肉质肥厚脆嫩而闻名。据说当地渔民讲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虫浮到浅海水面0时所捕捞的为最佳,特具补肾壮阳之效。光村的沙虫做法通常有两种,即爆炒和煮汤。其中“三色沙虫”已经成为海南的知名菜肴。    “三色沙虫”的做法——用料:鲜活沙虫(净)50克,青红菜椒各二个(约100克)蒜茸2克、姜丝1克、葱丝1克、麻油2克、胡椒粉1克、芡汤30克、湿粉10克、生油1000克(耗50克)精盐10克、味精10克、料酒20克。    制作:1、将芡汤、麻油、胡椒粉、湿粉调成碗芡(芡)沙虫整理长短一致,红、青辣椒切成粗丝,与沙虫一样长。2、中火热锅落油烧至七成热,将沙虫拉油至七成熟倒出滤油,原锅加热,倒入红、青椒丝炒至五成熟即起出。3、热锅加油,下料头,将沙虫、椒丝倒入锅中,赞酒,翻炒,下碗芡炒匀,加尾油上碟即成。    特点:红、青、白三色鲜明清雅,味鲜香浓,嫩滑脆爽,带有微辣味,口感甚佳。    光村沙虫 惟有光村镇海边浅海生长的沙虫品质最优。光村沙虫个肥味美,其蛋白质容易被人体吸收,是滋补的营养食品。沙虫可清蒸、鲜炒,也可新鲜下汤,沙虫汤味道鲜美,肉质爽脆.沙虫也可晒干加工, 沙虫干是送礼上品。海南特色菜肴。   下一篇:儋州红鱼干

龟蛇大补汤

  海南风味汤品。龟与蛇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延年益寿补品,各地皆用其制菜入馔。海南地理气候适宜龟、蛇衍繁,故所产甚丰。其食用历史久远。此汤菜为较常见的品类之一(国家明令保护的野生龟、蛇不在此列)。   用料:   山龟1只(重约2千克)、花蛇1条(重约750克)、猪瘦肉100克、北芪10克、党参10克、上汤1.2千克、姜3片、葱3条,味精、精盐、米酒适量。   制作:   1、山龟、花蛇分别去头,开腹除脏,洗净,连皮带壳斩成块件,猪瘦肉洗净切成小方块。3种料同时飞水,倒入疏壳滤去水分。   2、猛火烧锅,落油,入姜片、葱条爆香,下山龟、花蛇、瘦肉,赞姜汁酒炒匀,加上汤浸过斜面,去掉姜葱渣,放入味精、盐、北芪、党参,煮滚后装入瓷质炖窝,上笼蒸炖约2小时,取出。   3,把炖窝中味料渣全部清除,撇去汤面世沫,另用一干净炖窝装好炖品,蒙上纱纸,上笼再蒸30分钟,便可取出上席。   特点:   龟护为滋补佳品,此汤炖法能使原料纯透,易于人体吸收,火候足,香气浓,龟蛇肉妙而不烂,场清醇淡黄,味鲜可口。   下一篇:长坡米烂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儋州在汉武帝时为儋耳郡(前110),自古就有“歌海”的美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儋期间曾以“夷声彻夜不息”之句赞誉此地歌风之盛。1962年,田汉先生到儋州视察时称儋州调声为“南国乐坛的奇葩”。近期,儋州又因包括“调声”在内的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调声是“歌海”中最受群众喜爱的品种,是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调声主要在农闲或逢年过节,男女青年聚会于山野赛歌时传唱,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歌会”尤其热闹,参加者往往成千上万。唱调声时,男女青年相对排成两列或围成圆圈,互相勾住手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歌声节奏摆动,载歌载舞。调声有若干常用曲调,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新曲,从而常唱常新。历年搜集到的调声曲调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负》、《祖国江山花百样》、《一时不见三时闷》、《单槌打鼓声不响》等。   调声歌会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用以全面保护调声。下一篇:儋州粽子

海南煎堆

  海南风味小吃很多,较为独特的要算"煎堆"了,海口又称"珍袋"(均为海南方言音译),一种油炸米制品。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食用时,须用剪刀剪成小块或用手掰破分片。   煎堆风味独特,制作考究。须精选新鲜糯米,入水浸泡5小时左右。然后再用石碾碾为米粉状,用筛子筛取精细部分,再用水搓成粉团,放进锅中煮熟,然后渗和余下的糯米粉用手搓擦,使其均匀,而后捏成拳头大小的空心米团子,加进馅料。   馅料有花生糖、椰蓉、豆蓉、冬瓜糖果、椰子丝、芝麻、肉丁和冬瓜糖等,接着把芝麻洒在团子表皮上,放进油锅里炸,油最好是椰子油或花生油。油炸时,边炸边不停地翻动,使其厚薄一致,圆圆匀称,几分钟后捞起,凉一会再炸,如此三、四次,直到表皮呈金灿灿的。   在海南,元宵节时敬神祈福,老人贺寿,或是建房上梁,孩子满月招待客人,煎堆总是少不了的,久别家乡的海外侨胞归乡,也总忘不了尝一尝煎堆的美味。平常市面上卖的煎堆不过小拳头般大小,而在农历二月十五日军坡节期间,煎堆做得格外大,有的像篮球似的。据老人讲,古代在军坡节祭神用的煎堆还要大,煎堆小了神灵会发怒的。下一篇:龟蛇大补汤

椰子

    椰子水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促进细胞再生长,可以饮用,甘甜解暑,琼崖纵队红军曾将其代替葡萄糖水注入静脉维持生命;叶肉含35.5%的脂肪和大量能醒酒、有助于人体蛋白质合成和壮阳的锌,可吃也可做椰蓉、奶油,椰壳可烧做活性炭;椰根煮水可治疗炎症;而"椰席"早在汉代就是朝廷的贡品了。   椰子在汉代以前叫"越王头"(越人是古代黎族的先民)。传说,一次黎王因为打了胜仗,在寨子里庆祝胜利,疏于戒备,晚宴时被奸细暗杀,并将其头颅悬挂在旗杆上通知敌人前来攻寨。敌人攻寨时万箭齐发射向城墙守军,箭却纷纷落在旗杆上。旗杆渐渐长粗、长高,变成椰树,箭也变成椰叶,黎王的头颅变成椰果。敌人看到此景吓坏了胆,不战而退。椰树也就成了黎族人民的象征。剥开椰子外边的椰棕,你会看到椰壳上有三个黝黑的眼,那便是黎王怒目而视的眼睛和嘴。( 海口)下一篇:海南斋戏

长坡米烂

  长坡米烂 -海南儋州市长坡镇是宣伦江畔边一座小镇,小镇以风味小吃“米烂”而出名。    米烂又叫米烂仔,其制作方法复杂而细致,将大米浸入水中一至二日,取出磨成稀泥状,用干净的纱布包裹,搓成米烂团,入铁锅煮熟,取出放在石臼里椿烂,加入适量的“熟浆”,并搓烂均匀,在金属制成的“米烂镜”里轻摇,让软软的米糊成丝状漏入盛大满沸腾水的铁锅中,约五分钟捞出,就是细丝状的米烂。    食用时把米烂盛入碗中加上蒜头油菜,牛肉干丝,花生粉,猪腩,葱花,胡椒,辣椒、酱油、姜等配,用筷子掺匀,既香甜可口还有醒酒的功能效用呢!   海南小吃中粉类丰富,儋州米烂便是其中一种。米烂是儋州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儋州山歌里这样唱道:“长坡米烂洛基粽,木棠欧馍永昌葱;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长坡米烂排在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的首位,可见其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米烂,从字面上也许无法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但一旦见到实物,它就会颠覆你原来的想象,这种发源于乡村的乡土小食,虽然出身寒门,但制作工艺颇为讲究,成品色香味俱全,让你过口难忘。就好像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猛然瞥见一位衣着朴素的美丽姑娘。   米烂是儋州群众喜爱的一种食物,城乡随处都可见米烂馆,而这其中以长坡米烂最为有名。在儋州的山歌里,就流传着这样的词句:“长坡米烂洛基粽,木棠欧馍永昌葱;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   米烂虽好吃,但其在做的过程是非常繁杂,也是非常的辛苦的,对原来的要求也很高,但就是有些商家为了省事也为了赚钱,省去了繁杂的工序,这也使得正宗的长坡米烂更为珍贵了。只有在儋州吃过米烂的人,才有资格说好,还是不好,没有亲身体验过,怎知其中“滋味”。在儋州长坡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和同伴打赌,连吃了八碗米烂,赢了别人四百块钱,结果吃完之后就躺在地上走不动了,大家急忙的把他抬到旁边的宜伦江,把他泡在江水里帮助消化。   米烂(又叫米烂仔)其制作方法复杂而细致:将大米侵入水中一二日,取出磨成稀泥状;用洁白布包裹,搓成“米烂团”;放入铁锅煮熟,取出放在石臼里椿烂,再加上适量“熟浆”,并搓烂均匀;在金属制成的“米烂镜”里轻摇,漏入盛满沸腾水之铁锅里,约五分钟捞出,遂成细丝状的米烂。“米烂”、“米烂仔”因之得名。   儋州长坡米烂历史悠久,味道香醇,如果正宗的长坡米烂越来越难吃到,那对游客和儋州人民来说都是一大憾事,希望有志者加入到米烂馆的经营中,把长坡米烂做成品牌,让它越来越被许多人所熟知。   下一篇:番薯酒

海南椰雕

  椰雕,即海南椰雕,是以椰壳、椰棕、椰木为原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种实用产品和造型艺术品,是海南岛的特产之一。海南椰雕样式新颖,造型古朴,画面雅致,质地轻巧,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表现出浓郁的海南风格,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海南椰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利用椰壳的应该是海南岛最早的先民黎族人。黎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陶器和独木舟,但相比复杂的制陶技术,荒野里随手可得的椰壳耐酸耐碱,做成容器,可能更加简单而随性。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载:“椰子树,亦类海棕,结实大如瓯盂,外有粗皮如大腹,次有硬壳,固而且坚,厚二三分。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当时民间有传说,椰壳有“有毒即裂”的特点,唐代诗人陆龟蒙还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粤东笔记》也载,唐代大臣李德裕贬居崖州时,曾将椰壳锯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   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居儋耳,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谓之“椰子冠”,而后在《和子由椰子冠》诗里挥洒豪情:“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所以它又有“天南贡品”的雅号。在清宫大宴乳茶碗的资料中,也发现了有关椰雕的记载。清宫饮用乳茶,需配以品质精良、做工精到的御用碗。当时,广东就进贡了用椰壳做的乳茶碗,碗外壁为椰子壳,艺匠在薄薄的椰壳面上,巧手凸雕松竹梅纹饰,内壁嵌银里。椰子银里碗古朴而轻巧,是清宫中为数不多的乳茶碗,皇帝不仅在中小型宴席上用它,就是平素饮乳茶时它也是首选的饮具。而清代的《海公案》一书中,也多次出现“椰雕墨盒”。至于清末、民国初期,用椰雕作为礼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海南椰雕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工艺品,历代椰雕艺人的不懈努力,使得椰雕技艺日臻完美。海南椰雕要经过选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镶、刨光、修饰等工序,雕刻手法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圆雕、拼贴、油彩等。   椰雕工艺分为三类。一是椰壳雕。利用椰子壳的天然形态,把椰壳和贝壳嵌镶结合,按设计造型拼接成工艺品,产品有椰碗、茶叶盒、牙签筒、烟灰缸、花瓶、二胡、拼贴工艺画等。二是椰棕雕。根据椰棕自然肌理效果,采用切、割、烫等方法加工成椰猴、椰猪、椰妹等各种人物、动物造型。三是椰木雕。椰木向来被海南民间用来加工成木梁盖房子,后来工艺厂开始用椰木加工成筷子、发夹等产品。人们利用得最多的还是椰壳雕。下一篇:那大狗肉

番薯酒

      儋州排浦、大成等镇盛产好番薯,用其酿制的番薯酒颇负盛名,被称为儋州“茅台”,是儋州人民用来接待远方贵客的好酒。    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1、原料:主要是酒饼和番薯片。酒饼是从山上采集十几种芳香的植物叶晒干后与大米掺在一起打成粉后捏成鸡蛋样大,置于稻秆堆里发酵数天,取出晒干使用。    2、酿造:一般经酒饼制作、薯片和薯块发酵、煮酿三个阶段。鲜薯块或干薯片煮熟晾干后与酒饼拌和,随即装入坛罐盖严让其发酵,半个月后上锅蒸馏就得其酒。此酒醇香、味甘、有润喉、生津之功和滋生食欲之效。饮时感到异常地香爽。    3、礼节:喝“儋州茅台”在农村非常普遍。客人登门,主人必端出它,以示礼遇。客人走时,主人非送一瓶不可,以表心意。      下一篇:光村沙虫

橡胶

    海南岛原来不产橡胶,1905年,一位华侨从马来西亚运回一批橡树种子,在儋县那大地区栽培,并创了海南种植橡胶的历史。此后,又有几位华侨从南洋引进橡胶树苗,建立胶园,成立公司,但发展缓慢。50年代初,海南岛有800多公顷胶园,年产干胶200吨左右。从1951已年开始,海南岛大力发展橡胶生产,现在全岛橡胶林面积达30多万公顷,于胶产量超过1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橡胶产地。 下一篇:儋州香芋

薏粑

  薏粑是用糯米粉包馅料制作的小吃,有各种馅类,芝麻类、花生类、椰丝类……但它并不注重馅料,而更为注重糯米皮是否蒸得柔软滑而不粘,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剥掉外面的一层绿绿的叶子,轻轻的咬一口,粘粘的,滑滑的,甜甜的,软软的,一股轻轻的椰香,原来,糯米也能做出如此味道。    在海南居住过的人对薏粑并不陌生,但“薏粑”并非它本身的书面语,而是由海南地方方言直译而来,连海南居住的本地人也不知道它的书面语怎么写。吃薏粑,海南各地都有此习惯,不过,以海口、琼山、定安、文昌等地最为普遍。    薏粑是用糯米粉包馅料制作的小吃,有各种馅类,芝麻类、花生类、椰丝类……但它并不注重馅料,而更为注重糯米皮是否蒸得柔软滑而不粘,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制作方法:用浸水3-4个小时的糯米磨成米浆,用布袋过滤,抖出干粉(含水50%),用1/3的干粉加水煮成熟粉,倒入2/3的干粉混合搓成湿粉,再把湿粉捏成一个一个等量粉球,用手将粉球压成圆片状,中间加入捣碎你所喜爱的馅料,炒花生仁、芝麻仁、椰子丝、砂糖或红糖、冬瓜条……包好后装入用椰子叶编成的高1厘米、直径4-5厘米的封底套子中(有些地区单用菠萝蜜叶或芭蕉叶),而套子的大小决定着薏粑的大小。之后将薏粑用手按平至与套子相平,放入蒸笼旺火蒸熟。香甜可口,如做成纯椰丝薏粑,就更具海南风味了。   下一篇:海南煎堆

鱼翅

  产地:中国海南儋州。 概况:系鲨鱼鳍经晒干而成的干品,是一种食中珍品。鳍肉多为角质软条,经晒干而为成品。作为上等补品,有益气、开胃、补虚、消食之功效。一般与瘦猪肉炖食,于血、气、肾、肺均有补益。( 儋州)下一篇:海南椰雕

儋州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那大镇 那大狗肉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和庆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南丰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大成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雅星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兰洋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光村镇 光村沙虫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木棠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海头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峨蔓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三都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王五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白马井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中和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排浦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东成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新州镇 儋州香芋 儋州蜜柚 儋州粽子 儋州鸡 光村沙虫 儋州红鱼干 海南煎堆 龟蛇大补汤 长坡米烂 番薯酒 薏粑 鱼翅 那大狗肉

儋州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