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河套番茄 | 20世纪以前,在河套地区一直有少量的番茄种植以供农民自己食用。由于我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糖份的积累,优良的土壤和洁净的黄河水、无污染的空气使得番茄的营养品质越来越优渥,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河套番茄”。河套番茄不仅是蔬菜还可以当水果来直接食用,老少皆宜独具特色。我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番茄产业,但是一直没有做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骨干企业带动。最早的番茄加工企业是1994年底引进的第一家番茄加工企业——台湾泰顺,其他企业都是作为国有糖厂、啤酒厂的下设分厂而存在,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最终出没有形成规模。到20世纪末,番茄产业在巴彦淖尔市一直处于小规模开发阶段,番茄种植面积维持在20000—30000亩左右。 地域范围 巴彦淖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与包头市、乌兰察布市为邻,西与阿拉善盟、乌海市连,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长278千米,南北宽238千米。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地理坐标在东经105°12’至109°53’,北纬40°13’至42°28’之间。全市总面积65551平方公里。河套番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巴彦淖尔市所辖的7个旗县区、40个苏木乡镇、601个嘎喳村。总生产面积33333.33公顷,年总产量278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产品外在感观特征:河套番茄属茄科,果形椭圆,平均果重60克左右,成熟果为红色,果面光滑,果实肉厚,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口感好、酸甜适中、清润鲜美、汁多爽口。产品内在品质特性:河套番茄果实营养丰富,番茄红素含量11.0—13.0mg/10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左右,维生素含量18.2mg/100g。产品有促进消化、利尿、抑制多种细菌作用。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严格附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的标准。 |
猪肉烩酸菜 | 俗话说“亲不过的姑舅,香不过的猪肉”。据说猪肉烩酸菜流在河套地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堪称河套一绝。许许多多的磴口人在猪肉烩酸菜的滋润中成长。 每年10月,河套人家,无论城乡,都要腌酸白菜(青麻叶、平头白、卷心白均可),将白菜放入瓮中,瓮的大小以菜的多少而定,同时放一层菜,撒一层盐,不加水,然后用适当重量的石头压10~15天即可食用。所腌酸菜色泽黄中透绿,富含水份,可吃到来年五、六月份新菜上市。在贫苦年代,酸菜烩土豆可顶半年付食。猪肉烩酸菜就糜米捞饭是最上乘的饭菜。 河套人曾有言道:“有钱没钱,杀猪过年。”到了天寒地冻时,河套地区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猪就要吃猪肉烩酸菜。最有特色的是猪槽头肉烩酸菜。在农村,杀猪是一件大事,左邻右舍都要帮忙,一大锅喷香诱人的槽头肉烩酸菜赛过所有美味佳肴。此菜的做法也很讲究。新鲜的猪肉切成又大又厚的片儿,在锅里翻炒至油出肉黄时,加入葱蒜盐及花椒、大料、酱油,待肉入味后加清水慢火炖上,肉七成熟时,放入土豆块,再用切碎淘净攥干的酸菜封顶,加开水至淹过菜为好。盖上锅盖焖至1个小时,便可出锅享用。当然还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家庭条件等情况,再添加豆腐、粉条等辅料。 地道的河套农家烩酸菜吃起来松软可口,酸中带香,肉多而无膻味、肉软烂绵香、肥而不腻;酸菜滑嫩爽口,汤少而不干硬,既是待客的佳肴,也是上好的家常便饭。吃肥肉时如果再佐以几瓣大蒜,味道更是鲜美,还可降低脂肪中的胆固醇。饭饱之际,再喝一碗热腾腾的开水泡酸菜汤,“真是美到了姥姥家了!” 猪肉烩酸菜,因各人的手法不同,味道也各有所异。河套地区不乏名厨,因而使民间的猪肉烩酸菜,远播区内外,北京、上海、兰州等大城市都有河套猪肉烩酸菜的招牌迎风飘扬,而且生意红火。 信息来源:临河区人民政府 |
焖面 | 焖面 焖面是巴彦淖尔盟的百姓最喜欢吃的面食之一,据说,这一面食也是始自于此。顾名思义,焖面的名字道出了它的做法,可一个简单的“焖”字是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它的特色的。焖面这种做法其初衷是因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生活的艰苦,焖面充当了主食和菜肴“合二为一”的角色,这样,既省去了做饭的时间,又节省了菜肴的用料。 |
泡菜炒肥牛 | 泡菜炒肥牛 泡菜炒肥牛的特点是微竦,肥牛软嫩可口,具有泡菜特有的香味,适合所有人食用。 |
烤鹿腿 | 烤鹿腿选用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放养之梅花鹿以草原天然药草秘制卤汁腌味烤制而成,味道鲜美,回味悠长,容易消化,滋补强身。 鹿肉性温和,补脾益羊、温肾壮阴,补益肾起气之功为所有肉之首。鹿肉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鹿肉的营养价值远高于猪肉、养肉和牛肉等等。 产品选料: 草原放养梅花鹿:精选肉质最佳的后腿肉。 产品配料: 梅花鹿肉、天然香辛料、食盐。 |
河套雪花粉 | 河套雪花粉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杭锦后旗、五原县、磴口县共7个区旗县现辖行政区域。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河套雪花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巴字[2014]202字 内蒙古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NHFS0010S-2013《河套雪花粉生产加工操作规程》 |
涪陵榨菜 | 榨菜渊源:在涪陵满山遍野到处可见到一种奇特的绿色或紫红色叶的蔬菜植物,当地人称之为"包包菜"、"疙瘩菜"或"青菜头"。因为它茎部有膨大凸起的乳状组织,显得奇形怪状。有的象圆球,有的象羊角,有的更象是小胖儿童的脸,平滑光亮特别可爱。在1936年,我国著名的园艺家毛宗良及1942年农学家曾勉和李曙轩教授,按国际惯例给"青菜头"作过拉丁文命名。毛的命名是: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satsai Mao,其意为"芸苔属种菜变种--青菜头"。曾、李的命名为: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nmida Tsen et lee。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分析,在系统地对芥菜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正式确定"青菜头"的植物学名称为"茎瘤芥(Var tnmida Tsen et lee),拉丁文命名的沿用早年曾、李教授的命名形式(缩写)。茎瘤芥在植物分类上的定位为:"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叶芥亚种,大叶芥变种的变种。它最初由野生芥菜经漫长的历史时期进化而来。目前,尚无任何科学依据证实这种植物始于何时何地。是否为涪陵所独有,这给涪陵大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
石柱黄连 | 以“黄连之乡”──石柱县所产最负盛名,其根条肥壮,质地坚实,肉色红黄,过去多为朝廷贡品,有清热祛湿、泻火解毒之药效。 石柱县境内有16个乡镇、3万农户、10万连农种植黄连,目前常年黄连在地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黄连1200吨,产值1.2亿元,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石柱黄连”品质优良,享誉中外,销往全国各地,远销朝鲜、韩国、越南、印度、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石柱黄水土壤、水质、气候奇特,是黄连原始产区。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南宾县(石柱古县名)盛产黄连”。2001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中国优质中药材(黄连)示范种植基地”;1954年“石柱黄连被列为国药”,实行统购统销,当年达63万余斤,占全国三分之二;民国二十三年中国银行编《四川省之药材》记:“味连,只有家种,专产石柱”。12003年12月23日“石柱黄连原产地保护”已获专家评审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10月10日发出144号公告;1989年在山东泰安全国地道药材研讨会上,“石柱黄连”被与会176位专家一致确认为地道黄连;2003年12月被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确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958年四川省政府批准在石柱黄水建立全国第一个黄连种植场和科学技术研究所;石柱黄连GAP认证,已于2004年8月23日—25日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中心专家检查评审通过。 【别名】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尾连等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原植物】1.黄连:多年生草本,根茎有分枝,形如鸡爪。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棱形,羽毛深裂,边缘有锯齿。花葶1~2条,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2.云连:叶中央裂片卵状棱形或长棱形。羽状深裂3~6对。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应用】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
垫江咂酒 | 咂酒,是用优质高粱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低酒精含量的饮料。据《华阳国志》、《后汉书》等古代文献记载:咂酒与中华文明同步,起源于秦汉前古都车骑城(现重庆的东部),发明酿造成醇和怡畅的咂酒。李时珍《本草纲目》云:“秦蜀人杂麻酒,用稻麦黍秫,药曲小婴封酿而成,以筒吸饮。”公元前西汉206年,是汉高祖刘邦御批的贡酒,到目前为止已知的酒历史最长的仅四百多年,咂酒约四千年,这个酒的年龄比中华文明的巨人老子、孔子还要年长,是所有酒的祖先,是中华悠久酒文化的“活化石”。喝咂酒,你可以品时间的的香味,远古之悠情。遥想祖先筚路蓝缕,启垦家园,男耕女织的原始田园风情,感又前人拓疆开国、生火造字、传续文明之不易。 相传在唐元和十四年,诗人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期间,在一次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品尝了咂酒后,即兴赋诗: 苦为南国春还在,争向东流日又长。 白片落梅浮涧水,黄梢新柳出城墙。 闲拈蕉叶题诗句,闷取藤枝吸酒尝。 乐事渐无身渐老,从今始似负春光。 清朝咸丰年间,翼王石达开带领太平军入川过县,浴血厮杀,英雄末路,偶遇此酒,痛饮狂咂,仰天长啸,掷笔命师,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吟酒诗: 万斛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捧住擎天柱,吸得长江水倒流。 永安咂酒的酿造方法独特、考究,由传统工艺配制而成,以本地的优质红高梁为原材料,无任何添加剂,配以糯米、红枣、枸杞、天麻等滋补佳品等,采用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的山泉水,经过煮、蒸、凉、发酵、窖藏等多道工序后,封装在若干小罐内,密封罐口。 永安境内现有梅咂酒厂、青水咂酒厂、宏良咂酒坊等三家咂酒生产企业,年产各类规格咂酒60余万瓶,产值500万元以上。曾多次参加重庆、广州、贵州、上海等地的大型商品展销会,因工艺独特考究,咂酒品质高、口感好,获得客商、消费者好评,已逐渐推广到市内外。(本文转自垫江县永安镇人民政府网) |
彭水苗家土鸡 | 饿吃山果,渴饮山泉,生在深山,长于老林——这并非哪位高人隐居,而是彭水苗家土鸡的生长方式。彭水,地处重庆东南,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北接湖北省,南连贵州省,少数民族聚集。当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所产彭水苗家土鸡,便是该县著名的生态名片。 彭水苗家土鸡,鸡苗选用神秘鸡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其脂肪含量低,肉质鲜嫩爽口,鸡汤回甜,营养价值极高。而土鸡蛋,则蛋壳粉白或呈绿色,蛋黄大颜色深,蛋香浓郁,又是孕产妇的最佳补品。 “彭水苗家土鸡”饿吃山果,渴饮山泉,生在深山,长于老林,其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其脂肪含量低,肉质鲜嫩爽口,鸡汤回甜,营养价值极高。蛋香浓郁,是孕产妇的最佳补品。 彭水苗家土鸡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9654977 |
万州罗田大米 | 万州罗田大米栽培历史悠久,西汉即有大规模种植。据清朝乾隆年《万县志》记载:”万州罗田古镇出好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味浓米香…….”等特点。80年代初期,罗田镇开始推广杂交水稻,产量、品质成直线上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题研究部署了打造“万州罗田大米”产业发展工作,强力推进“万州罗田大米”的品牌建设。2011年获第十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称号。 “万州罗田大米”产于重庆市万州区南部高山区域的罗田镇,全镇幅员面积8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800—1200米,综合条件十分优越。“万州罗田大米”因其是种植在独特的南方高山气候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稻谷加工而成,具有天然的色泽美,品质优、食口性好,无污染、无杂质,其味香纯特点。 万州罗田大米 地域范围 万州区罗田镇位于重庆市东南部边缘,万州区城南部边陲,距万州主城86公里,东靠齐耀山与湖北利川市谋道镇,南与利川市建南镇,西与走马镇,北与龙驹镇相邻。全镇幅员面积81.7平方公里(统计耕地面积41640亩,其中水稻田26500亩,大于25度坡地9850亩)。万州罗田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位于北纬30°29′09.87″—30°35′30.99″,东经108°32′33.24″—108°37′50.76″,涉及天生社区、马头社区、中山社区、梓桐、-、长堰、三溪村、新华、折岩、龙坝、枫香、阳河、阳坪、谷山共14个行政村。海拔高度为800—1200米,综合条件十分优越。镇内用坪、折岩、马头、岗家四坝,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境内有长江水源的磨刀溪河,总水域面积为4247亩。地域范围保护规模为2100公顷,年产量 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 万州罗田大米米粒饱满、外观阴色透明、心腹白较少,有清香味;蒸煮后米饭油亮、米粒膨胀均匀,味浓郁香,口感柔软有弹性。 2、内在品质指标 垩白粒率≤10%,垩白度≤1%,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2%。 3、安全要求 产品符合NY/T5115-2008《无公害食品大米》要求,对申报绿色食品大米认证的生产区域,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 |
秀山金银花 | 金银花系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本质藤本植物,因花初开时为白色,1-2天后渐转为黄色,黄白相映,故而得名。 金银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药材和保健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公元659年以来,金银花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中草药之一,它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及降血压之功效,所以常被用于清热、排毒等方面的治疗。泡之为茶,色泽亮丽、气味芳香、清新干爽,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润肺、保肝护肝、抵抗衰老、增强免疫之功效。 秀山金银花简介 一多、二高、三香、四碧 第一个特点是:多。秀山金银花不同于其他产地的双生性金银花,秀山金银花花序簇拥多繁,花蕾青绿整齐,产量极高,人工成本低。 第二个特点:高。秀山金银花药用成分高且分布均匀。秀山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在7.5%-12.5%,乃全国同类产品中最高。此外,秀山金银花还含有抗氧化剂类黄酮及硒、蛋白质、维生素、多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用于人们健身、美容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第三个特点:香。秀山金银花入茶,杯中浮晃着一抹翠碧,几缕青烟散着温热。品一口茗茶,舌尖微甜,齿颊留香,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第四个特点:碧。秀山金银花泡茶,花蕾大头朝下,垂而不倒,茶水颜色逐步加深。花蕾大头朝下说明花药比例大,茶水颜色通透碧绿,说明花蕾中绿原酸含量高,有效成分好留完好。 质量保证 我们的金银花是绿色产品。我们的金银花是采自风光绮丽,天然无污染的武陵山区。从未使用过任何化学农药,包括除草剂和化肥。主要的金银花产品都已获得了QS认证,绝大多数产品已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近年来,秀山县有机农业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和种植户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为了确保他们严格遵照这些认证标准,政府加强了金银花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2010年,秀山县被市政府授予"重庆市无公害金银花产地县"称号 产品系列 我们的产品种类丰富,包括金银花茶,绿原酸,银天颗粒,双花颗粒,双花凉茶,火锅伴侣,蜜炼膏,口香糖和口腔喷雾等。 金银花茶:妙泉峰牌金银花茶,精选上等花蕾,集传统工艺和现代深加工之精华炮制而成,茶色亮丽、气味芳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和天然本色。该产品被中国名优品牌管理中心授予"中国名优品牌"称号。 绿原酸(纯度5%-98%):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被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蜜炼膏:妙泉峰牌,根据中医理论,由清火的金银花、菊花、助消化的山楂、健脾胃的麦芽,辅以槐花蜂蜜精炼成膏。这种蜜炼膏,清火排毒,促进消化吸收,另外蜂蜜炼制具有清纯甘润、滋而不腻的特点,口味佳美,尤其被儿童所喜爱,因而广泛博得年轻0喜爱。 渝蕾1号:不开花,结蕾整齐,花蕾青绿,花序多繁。花期长达20-30天,有生长旺盛、绿原酸含量高、鲜花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等优点。 红星1号:该品种产花量高,花期比较一致,比同属类产品早熟7至10天,绿原酸含量高,抗逆行强,抗病虫害、抗冰冻,被重庆林业局认定为林木良种 金银花口香糖:亨维斯 金银花饮用冲剂:银天颗粒, 双花颗粒 金银花喷雾:妙泉峰牌 地域范围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边陲,地处武陵山用腹地的渝、黔、湘3省市结合部。东和东北与湖南省的花垣、保靖、龙山三县毗邻,东南及西南楔入贵州省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境,西和西北与重庆市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北至西南长89公里,西北至东南宽49公里,面积2463.61平方公里。秀山金银花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中和镇、平凯镇、清溪场镇、隘口镇、溶溪镇、官庄镇、龙池镇、石堤镇、峨溶镇、洪安镇、雅江镇、石耶镇、梅江镇、兰桥镇;官舟乡、孝溪乡、塘坳乡、膏田乡、溪口乡、妙泉乡、宋农乡、海洋乡、大溪乡、保安乡、里仁乡、涌洞乡、干川乡、平马乡、中平乡、岑溪乡、钟灵乡、巴家乡等3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3′06″~109°18′58″,北纬28°09′43″~28°53′05″。 |
武隆猪腰枣 | 产自重庆市武隆县羊角镇,是一个鲜食枣地方品种,经长期栽培自然选择变种而来。又名武隆猪腰枣、羊角猪腰枣。羊角枣子成名很早,大概从唐朝时期就盛产。随着沿江公路贯通和武隆旅游的大发展,羊角枣子的知名度和销售价格迅速攀升,深受游客青睐。2009年羊角枣子正式命名为“武隆猪腰枣”,市林业局也授予羊角镇为“重庆市枣子之乡”。其口感佳、产量高,深受重庆及西南市场欢迎。 武隆猪腰枣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659年,唐太尉长孙无忌因反对武则天为后,被流放到黔州(今彭水县),其食谱里就有每月食枣1升的记载(见《武隆县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志》),由此可见在上千年前当地农民就有栽种枣树的习惯。据居住在长孙无忌墓(今武隆县江口镇境内)旁的老者回忆:以前在墓地旁有许多二个人合抱都抱不完的老枣树。据林业部门调查,武隆县目前有武隆猪腰枣原生资源约4万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成年大树1千余株,仅羊角镇鹅岭村干周1.5米以上的枣树就有82株。其中最大的1株枣树树龄在1000年以上,干周2.33米,树高25米,东西冠径10.2米,南北冠径10.5米,年产量达150公斤以上,当地群众称为“千年枣王”。武隆猪腰枣是我国珍贵的地方枣树优良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劳动人民长期优选培育形成的一个早熟鲜食枣地方优良品种,因其果实呈圆柱形,果肩较宽,腰部稍瘦,略微凹陷,形似猪肾(当地人称“肾”为“腰子”),因此得名猪腰枣。该品种树势生长健壮,适应性强,自然座果率高,丰产,果实品质优良,2006年9月26日,被重庆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重庆市林业局公告2006年第2号,编号:渝S-SV-ZJ-008-2006),现武隆猪腰枣作为特色经济林品种在全县及部分区县大力推广发展。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圆柱形,腰部稍瘦,果肩较宽,形似猪肾(当地人称猪腰子),顶点凸起,果皮褐红色,光亮。 2、内在品质指标:皮薄肉厚,果肉绿白色,脆,蜜甜,风味浓郁;果核长纺锤形,两头锐尖。水分含量≥68%,可溶性固形物≥22%,可食率达≥93%。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GB18406.2)要求。 地域范围 武隆猪腰枣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武隆县羊角镇、土坎镇、巷口镇、江口镇、白马镇、长坝镇、火炉镇、石桥乡、白云乡、平桥镇、鸭江镇、沧沟乡、凤来乡、庙垭乡、黄莺乡等15个乡镇,东至沧沟乡大田村,西至凤来乡送坪村,南至石桥乡八角村,北至鸭江镇双河园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4′40″~107°38′45″,北纬29°21′05″~29°25′00″,海拔200~1000米范围。 |
彭水晶丝苕粉 | 彭水晶丝苕粉是重庆彭水县的特产。 在彭水,红薯被称为红苕,因此,红苕制成的粉叫做苕粉。 要想获得品质优良的晶丝苕粉,最开始就要在红薯选择上下功夫。曾久居郁山的曾庆禄是一位长期研究当地人文历史的学者,他在一篇介绍郁山晶丝苕粉的文章中写到:“从品种上讲,一定要选用百花苕,因百花苕产量大,出粉率及甜度高;从地域上讲,一定要选用光照充足、粘性黄土出产的红苕,因这样的光照和养分条件培育出的红苕个大均匀,表皮光滑紧实,适于加工。” 事实上,从事苕粉加工的人们,至今也没有停止对更加优质红薯继续发掘的脚步。龙须晶丝苕粉专业合作社职员邓新玻向笔者介绍说,如今,他们选择了产量和出粉率都更高的豫薯王,淀粉含量可以达到20%。 农谚说“榆钱鼓,种红薯”,“黄鹂走,出红薯”。每年金秋,红薯在加工厂前堆积成山,来到这里的红薯红皮白肉,大小均匀,均是做晶丝苕粉的上好原料。 第一道工序便是给红薯“洗个澡”,一车车的红薯倒进清洗机里,直到表皮上没有污泥才送往下一道工序——粉碎。千万别小瞧清洗红薯这道工序,洗得越干净,苕粉的成色才能越加晶莹剔透。 粉碎之后,不含营养成分的渣被滤去,留下来的物质运至沉淀池进行沉淀。 在沉淀过程中,红薯表皮中所含的杂质及油份会浮到表面上来,这层黄色的物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油粉”,没有去掉油粉的淀粉做出来的苕粉呈深色,不够透亮,人们通常会把油粉去掉,这样苕粉才晶莹剔透。 经过24小时的沉淀后将水倒掉,余下的便是淀粉,当地人称之为水粉。水粉白如乳酪,状若羊脂。 清洗、粉碎、过滤、沉淀、去油粉这几道工序都可以用机器帮忙,但等到了制作晶丝苕粉的核心环节——“浪苕粉”,就非得靠人工了。 “浪”字其实是谐音,邓新玻说他也不知道这个字应该怎么写,反正在彭水方言里,大家都这么发音。“浪苕粉”前,工人们从沉淀池里舀出一桶淀粉来,放到搅拌机里加水、搅拌,制成淀粉浆。淀粉浆的干湿度尤其重要:太干了,浪不动,做出来的粉容易断;太湿了,粉浪不干,容易粘住。 “浪苕粉”的工具是自制的浪盆,说是个盆,其实叫做盒子更为贴切。浪盆用铝制成,长方形,齐胸长,尺寸是固定的。每次“浪”的时候只舀一勺淀粉浆,这样“浪”出来的粉皮大小才一致。用农村常用的大铁锅烧上一锅水,用手感觉一下,水微微发烫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浪”了。工人们手持浪盆,置浪盆于水面上,前后轻轻摇晃,淀粉浆随着浪盆的摇晃“爬”满浪盆底部,从白色慢慢变成透明色,手劲巧的人,浪出来的粉皮厚度均匀。等到粉皮快干的时候,就把浪盆沉入水底,煮上一分钟。煮好后捞出来,一张粉皮就做好了。 粉皮冷却后,接着起粉皮。起粉皮也有绝招,“浪”粉前先在浪盆底刷上一层菜油,起粉的时候从两边慢慢往中间扯,粉皮就倒挂在竹竿上了。经过一两天的晾晒,待粉皮完全干透就将其切成丝再晾。 到了晾晒这道程序,也是苕粉迎来最美丽的时刻。晾杆上的粉皮,一张张莹润纤薄,光泽有佳;切成丝后,又像美女的秀发,顺滑如瀑。 红薯本是粗粮,似乎上不得台面。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早在乾隆年间,彭水一带的人们就改变了红薯的命运,他们去其糟粕,用红薯制成了被誉为“山中珍宝”的晶丝苕粉。 彭水晶丝苕粉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红薯专业技术协会 12405997 晶丝苕粉(粉丝(条)) |
垫江丹皮 | 垫江是闻名全国的丹皮之乡,牡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2000多年牡丹种植历史的重庆市垫江县,太平、澄溪、新民、桂溪、沙坪5个乡镇种植约2万亩、60多个品种牡丹。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太平镇还有“丹皮之乡”的美誉。 走在山间,道旁、林间一片片牡丹在小雨的滋润下茁壮生长。虽没有到花期,也显得颇为壮观。垫江太平镇牡丹园管理员程先华告诉记者,因为牡丹种上3~5年才能挖一次,牡丹园里都采取隔行、隔年的方式收获丹皮,“像这样的一片地,今年收这一行,明年收下一行,一来保证丹皮质量,二来也维护生态平衡,一举两得。”他介绍,从牡丹变成丹皮,得先挖出牡丹根来,去筋骨、去根须再晒干才行。 丹皮是牡丹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丹皮具有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血栓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962年,原国家商业部召集专家对全国各地所产丹皮进行质量鉴定评比,垫江丹皮质量居全国第一。那时起,垫江县就成了丹皮种植基地,不仅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丹皮,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广受青睐。程先华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年丹皮产量3000吨左右,按每千克30元的价格,经济价值达到9000万元。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种牡丹。”太平镇牡丹村村民黄清忠说,“丹皮的价格一直不错,我把家里所有的土地全种上了牡丹,十几亩地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他说,每年丹皮收割季节,都会有公司主动上门来收购,有的商家还提前下订单。像黄清忠这样的丹皮种植大户在牡丹村有300多户,最多的农户种植了20多亩。全村目前种植牡丹1万多亩,每年能收割3000多亩,产量达到20多吨,一年下来光卖丹皮就能为当地农民增收五六十万元。 现在,农民们的收入来源已不仅限于种牡丹、卖丹皮。1999年起,垫江县每年举办的牡丹节,开发起了当地牡丹的观赏价值。每年数十万游客到太平镇牡丹园赏牡丹、品牡丹菜肴,带动了农家乐旅游经济,成为当地农民一条新的增收途径。 “今年,我们还将再发展1000多亩牡丹种植。”太平镇--告诉记者,由于目前丹皮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采收价格也相对较高,加上当地旅游开发资源的优势,今后,太平镇还将通过退耕还林和土地流转继续大面积发展牡丹种植,为当地农民增收。 所在地域: 重庆 申请人: 垫江县果品蔬菜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垫江丹皮地域范围包括垫江县境内明月山、精华山、黄草山海拔500-800米之间内槽一带的太平镇、澄溪镇、新民镇、桂溪镇、沙坪镇5个乡镇。核心区为澄溪镇至沙坪镇公路沿线,东山与西山之间的片状槽谷地带,包括太平镇的牡丹、桂花、群立、子路、永义,澄溪镇的通集、双桂、高坪、长兴等村社。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3ˊ~107°40ˊ,北纬29°38ˊ~30°31ˊ。东以沙坪镇的平乐村为界;南以澄溪镇的双桂村为界;西以澄溪镇双桂村为界,北以沙坪镇的东印村为界。生产地域面积2000公顷,丹皮年产量262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垫江丹皮包括原丹和刮丹。原丹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裂缝,略向内卷曲,长5~20cm,直径0.5~1.2cm,厚0.2~0.4cm,外表面灰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强。气芳香,味微苦而涩。刮丹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其它特征同原丹。 2、内在品质指标:垫江丹皮中丹皮酚含量≥2.5%。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符合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产品质量符合《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要求。 |
万县红桔 | 万州古红桔原名万县红桔,古称丹桔,是三峡库区人培育出的、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古农作物良种之一。之所以称这些桔树为“古红桔”,是因为它们的基因传承有唯一性,而且比杂交基因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后代的样子、特性,都和数千年前的祖先是一个样子。万县红桔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位于红桔的原产地域,是全国种植红桔历史悠久,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区,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万州古红桔以其15万亩的种植规模,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占国内古红桔面积1/3;年产量达13万吨,占全国古红桔产量的50%左右,全国产量最大;品质最优,因色泽鲜红、果大、易剥皮、甜酸适口、食用方便等特点,多次获得全国古红桔品质第一;市场最广,现已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栽培最易,在瘠薄的山坡,陡峭的山崖,都种植有硕果累累的古红桔树;是国内和世界上最大的古红桔基因库,可用于柑桔基因遗传性状的研究,可在柑桔遗传育种等领域加以利用,为培育出各种优良的柑桔品种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成为国内“六最”古红桔最大产区。 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第155号公告,正式批准“万州红桔”(万县红桔)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万州红桔成熟期为11月至12月,欢迎各地客商前来收购,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提供一切便利。 地域范围 万州红桔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万州行政区域内的大周、小周、黄柏、太龙、陈家坝、钟鼓楼、高峰、龙都、长岭、五桥、甘宁、龙沙、新田、瀼渡、武陵、溪口、燕山、新乡、长平、熊家等20个乡镇、街道,海拔在175米-400米的低山河谷地带生产的大红袍红桔。 特定品质 果大色红、果形漂亮、易剥皮,甜酸适度、细嫩化渣、果汁多。 文化典故 万州红桔(万县红桔)种植距今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万州红桔(万县红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小周镇、黄柏乡、太龙镇、陈家坝街道、钟鼓楼街道、高峰镇、龙都街道、长岭镇、五桥镇、甘宁镇、龙沙镇、新田镇、瀼渡镇、武陵镇、溪口乡、燕山乡、新乡镇、长坪乡、熊家镇等20个街道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