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南川玄参 | 南川区的玄参生产规模如今达到1.5万亩,已成为我市最大的玄参生产基地。”这是日前记者在市农办采访时获悉的。 南川玄参产业发展得快,主要来自“天时、地利、人和”等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有着适宜中药材生产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金佛山山麓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山坡和耕地有30多万亩。”南川区农办负责人说,那里海拔高差大、土壤松软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从2003年起,南川大规模发展了10多种中药材,玄参是其中发展得最好的产业。 其次,领衔南川玄参产业的重庆市瑞丰农业公司,有着较好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该公司负责人邓华伦说,从2004年起,他们通过与农民签订收购订单、垫资给农民购种等方式,使金佛山周边农民既不用出资,也无需承担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下一篇:南川金佛山中华蜜蜂 |
南川方竹笋 | 世界上有竹子1000多种,但方竹为中国独有。拥有10万亩方竹林的金佛山年鲜笋产量近1万吨。方竹和方竹笋外形似方非方、似圆非圆,有四个椭圆形棱角。一般竹笋为“雨后春笋”,而金佛山方竹笋为“雨后秋笋”。与其它竹笋比较,方竹笋肉质丰厚,纤维细脆、化渣、口感好。方竹笋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和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其水解氨基酸总量高达3.88%,比其它方竹笋的平均值2.31%高30%左右,被有关专家和现代人称为“人类肠道清洁工”、“铁笤帚”、“肠道卫士“,属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可促进胃肠蠕动、预防消化道、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增进食欲,有益健康。 金佛山方竹笋的特点。享有山珍之称的方竹笋就生长在国家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之一的金佛山上,因故得名“金佛山方竹笋”,以其独有的名种特性享誉海内外,堪称“世界一绝、中国独有”。 火锅特供产品的加工生产特点 “金竹”牌方竹笋火锅系列产品,是采用金佛山方竹之嫩笋为原料,采用清水保鲜技术取代了硫磺熏制、吊白干、药物保鲜等传统保鲜办法,严格按照出口食品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精制而成。开袋即可直接入锅涮食之。 南川方竹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南川方竹笋地理标志产品地域的通知》(南川府发〔2008〕1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三泉镇、大有镇、金山镇、合溪镇、头渡镇、古花乡、庆元乡、德隆乡等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金佛山方竹笋 |
南川米 | 南川区常年种植水稻41.5万亩,稻谷总产量19万吨,在农民的年收入构成中,稻谷(米)销售收入占整个收入的20%以上。全区41.5万亩水稻田中有31.4万亩处于海拔600—900米的倒置山区,无污染源,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受金佛山小气候的影响,其日平均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优质米的形成。南川是天然的优质稻米产区,为重庆市中高档优质稻最适宜的种植区域之一。 该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优质稻示范种植。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实施优质稻标准化栽培,在建基地,创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走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优质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庆市绿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和重庆市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百万工程”建设基地。该区于2003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基地认证,2004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产品认证,2006年通过了南川米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整体认证;200年申报了“南川米”地域品牌,目前已通过认定。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南川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地形呈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北部系平行岭谷区,南部属娄山褶皱地带。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昼夜温差大。水稻生产土壤为沙溪庙组、蓬莱镇组及绥家河组等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和矿质黄泥土,土壤PH值4.5-6.5,富含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宜种作物面广。 (2)水文情况:全区水域面积6.7万亩,其中河流4万亩,水库1.4万亩,坑塘0.01万亩,沟渠1.8万亩,堤坝水工建筑0.2万亩。境内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58条。塘库和江河能满足水稻用水需要。且水稻用水水质于2006年按绿色食品水稻用水质量标准通过检测,水质良好,无影响水质的其他因素。 (3)气候情况:南川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6℃,年最高温度39.8℃,最低温度3℃;年降雨量1185mm,雨量充沛;年日照1279小时;全年无霜期320天。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7%。 (4)人文历史情况: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特别适合优质水稻的生产,“南川米”在重庆范围内久享盛名。近年来,“南川米”的名气、品质及生产规模都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壮大,“南川米”生产区域已遍及34个乡镇,种植面积40万亩,常年产量16万多吨,“南川米”加工龙头企业2家,均为绿色食品企业,有6个大米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其中“金佛山牌”金佛山贡米和“冬水田牌”大观米已由绿色食品升级为有机食品认证。“南川米”在重庆市场已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名牌农产品。 地域范围 “南川米”产地主要分布在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东起南川区的鱼泉乡、水江镇、骑龙乡;南接合溪镇、古花乡、大有镇、庆元乡、头渡镇、金山镇、德隆乡;西临神童镇、石莲乡、南平镇、兴隆镇、大观镇,北到太平场镇、乾丰乡、石溪乡、冷水关乡、民主乡及南川中心地域的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木凉镇、白沙镇、土溪乡、河图乡、石墙镇、中桥乡、铁村乡、鸣玉镇、峰岩乡、福寿乡、三泉镇的三十四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为全区统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的40万亩“南川米”生产区域。 下一篇:南川方竹笋 |
南川鸡蛋 | 南川鸡主产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分布于毗邻的武隆、万盛、綦江、巴南和贵州的道真、正安、桐梓等区县。南川鸡是在南川地区适宜的自然环境和人工选育下形成的,其饲养历史悠久,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生产性能优良、产品风味独特等优点,是优良的蛋肉兼用型地方鸡种。 南川鸡成年公鸡体型中等,体质结实,雄壮。羽毛紧凑,黄、红色羽色,皮肤白色,颈羽金黄发亮、鲜艳,带金属光泽,主、副翼羽和尾羽为黑绿色;喙黑色,脸红色,冠中等大、单片为主,6~7齿,髯大而宽、红润;跖青色,胫骨长,有少数脚羽。成年母鸡体型较小而圆,肌肉结实;羽毛松,羽色淡黄或麻黄,肤色以白色为主,尾羽尖黑色;喙粉色,脸红色,冠小浅,冠型以单片为主,头部清秀,凤头占20%左右;跖青色为主,胫细短,有少数脚羽。母鸡年产蛋量80—140枚,蛋重42—53克,与普通鸡蛋相比蛋白浓稠,蛋白质含量提高5%-6%,脂肪降低3%,胆固醇降低19.8%,口感香鲜、质嫩无腥味,深受当地人民喜欢。另外,南川鸡蛋黄中还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蛋黄油具有抗衰老作用。 “南川鸡”、“南川鸡蛋”于2010年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85年前南川辖区的南川鸡的饲养量为60万只,以后饲养数量逐年增长;1997年饲养量达到100万只;2007年底,发展到200万只;2010年全区南川鸡养殖大户发展到589户,出栏南川鸡550万只,鸡蛋产量5231吨,养鸡产值2.67亿元,户平收入1876元。 下一篇:南川米 |
南川金佛山中华蜜蜂 | 南川金佛山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指名亚种(Apis cerana cerana),具有适应性强、飞翔迅速、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等特性,并且具有群势强、产量高的优良性状和生产性能,群势常年可维持8-10脾足蜂,部分大型卧式蜂箱的群势可达16脾。蜂王产卵力强,子脾成片整齐,造脾力强,造脾整齐。活框饲养的中华蜜蜂,年平均每群可产蜜30-35kg,最高可达75kg。是我国中蜂资源的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极具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在重庆市首界“金佛山中蜂文化论坛”上,中国蜂业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蜜蜂专委会委员罗岳雄在“金佛山中蜂文化论坛”上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金佛山中华蜜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我国自然条件十分适应,可以转地又可定地饲养,是广大山区农户利用本地资源脱贫致富的养殖良好项目。尤其是中蜂对蜂螨等蜂病有抵抗性,病害少,对蜂群可以少用药或不用药,对产品的安全性高,更能适合国际上对无残留蜂产品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西方蜜蜂的引进,中蜂的生存日益受到挑战。人为更替和种间竞争,中蜂的数量在一些省份逐渐减少,有的地方只在偏远的山区存在,这种趋势已向全国扩展,因此,很多专家很担忧中蜂的生存环境。为此,中蜂已列入国家畜禽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不准向国外输出,同时将在有条件的地方建保种场、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库。 南川现饲养中蜂达到5.2万群,比2008年初3.2万群增加2万群,增长62.5%;不仅种群大,而且保护较好,重庆市南川区畜牧兽医局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在2006年南川区申报并建立了重庆市级“中华蜜蜂保护区”,而且在2007年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为“中华蜜蜂之乡”。因此,加强对金佛山中华蜜蜂的保护,将进一步有利于国家中蜂种质资源的安全,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地打造地方品牌,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山区农户利用本地资源脱贫致富,已刻不容缓。为此,他建议我区尽快按照农业部《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申报国家级中华蜜蜂保护区。在建立的保护区内要做到:(一)保护对象明确:主要是保护原产地的资源;(二)区域范围明确:中心分布区外围要有缓冲带,隔离屏障条件良好;(三)机构完善,职能明确:领导要重视,组织机构要齐备,管理职能要落实。(四)措施要得力:要确保保护对象安全和不受干扰,尤其是防止外来蜜蜂进入极为重要。在建立国家级中华蜜蜂保护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以推动南川中蜂产业的发展。 下一篇:南川鸡 |
南川天麻 | 南川天麻为兰科天麻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众多领域,具有极高的药用与食用价值。 |
南川贡米 | 南川贡米基地地处南川区金佛山南麓, 海拔1200米以上, 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天然隔离屏障, 能促进稻谷营养特制积累;基地种植按照国家有机水稻种植标准实施. 所产大米垩白度低油浸度高,所煮米饭晶莹剔透松软可口,营养丰富,是米中佳品。 |
南川大树茶 | 大树茶故里——南川 南川茶(学名:Camellia nanchuanic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阔叶林里,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南川已有1700多年的产茶历史,早在五代十国毛文锡的《茶谱》中就有记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今南川)……”。南川茶树资源丰富,现有茶园面积6.47万亩,金佛山生长有大量野生大茶树,据悉,时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的茶学泰斗吴觉农老先生曾组织茶叶专家对金佛山大茶树资源进行了普查研究。发芽分早、中、晚三大类十八个品系。位于德隆乡茶树村刘教的一株大茶树是南川最大的一株,被誉为“茶树王”,据西南大学茶叶专家测定,该茶树已有1400多年的树龄,是茶树资源的宝贵原始材料,对研究世界茶树起源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经这对金佛山野生大茶树的适制性研究,试制绿茶香高味浓,耐冲泡,试制乌龙茶效果更佳,试制红碎茶品质高于四川中小叶种和福建群体品种,接近云南大叶种,其内含成份丰富,氨基酸含量特别高,达到4299.1mg%。该品种叶型大,叶质柔软,抗寒性强,叶质黄绿,成茶品质优良。2008年金佛山野生大树茶通过有机茶认证,2010年5月30日—31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来南川视察茶叶产业化工作,品鉴金佛山野生大树茶,对南川茶叶产业提出殷切希望,对野生大树茶赞赏有加,并欣然题词“天赐佛茶”。 南川茶 -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5-8米,嫩枝无毛,芽体被柔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3厘米,宽4-6.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楔形或略圆,上面干后深绿色,稍发亮,下面灰绿色,无毛,侧脉每边7-8条,在上下两面均能见,网脉不明显,边缘密生细锯齿,叶柄长8-10毫米。花生于枝顶叶腋,白色,直径6厘米,花柄长7-9毫米,无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长6-7毫米,无毛;花瓣7-8片,倒卵圆形,长2.5-3厘米,无毛;雄蕊离生,长2.3厘米,无毛;子房4-5室,无毛;花柱长1.5-1.8厘米,先端4-5裂。蒴果扁球形,直径4-5厘米,高2.5-3厘米,有沟,4-5耀开,果爿厚1-2毫米,木质。生长习性生于海拔1 300米的阔叶林里。 地域范围 南川大树茶产地主要集中在东经107°02′09″~107°18′06″,北纬28°31′48″~28°53′16″区域,分布在金佛山以南,柏枝山以东、三界山以北的德隆乡、合溪镇、古花乡、大有镇、三泉镇(马嘴村)5个乡镇。东到古花乡的时家村,南到合溪镇的草坝村,西到德隆乡茶树村,北到三泉镇的马嘴村。海拔800~1600米,面积700公顷,产量1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外形肥壮,色泽深绿,品种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亮。 2、独特内含成份 水浸出物≥35%,水分≤6.5%,灰分≤6.5%。 3、安全要求 南川大树茶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标准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等。下一篇:南川贡米 |
南川金佛玉翠茶 | “南川金佛玉翠茶”主要指我区内生产的“金佛玉翠”牌茶叶,为优质名优绿茶。近二十几年来,“金佛玉翠”已获得国际、国内、省市等各个级别的20多个奖项。据悉,其市场价已达到5000~10000元/公斤,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现象。 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南川已有1700多年的产茶历史,早在五代十国毛文锡的《茶谱》中就有记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今南川)……”。又据1162年《建炎杂记》载:“涪洲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南川曾称宾化),其次白马。制于早春,先辈携茶至京师馈人者,尤得宾化早春之名”。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引种云南大叶种,七十年代批量生产红碎茶一举成功,畅销国内外,生产的“峨眉牌”红碎茶在二十五届日内瓦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其品质可同印度阿萨姆种媲美,具有“浓、强、鲜、爽”的品质特征,被上海口岸定为出口免检产品而名扬天下,南川炒青茶被四川省定为收购标准样。近年研制的“金佛玉翠”在重庆市1—4届“三峡杯”名优茶评审中获优质名茶奖,在2005年“华茗杯”国际名优茶评比中获金奖,同年在中、日、韩、美等国组织的第五届“联合会杯”国际名优茶评比中获银奖,在2008年第七届“三峡杯”名优茶评审中获优质名茶第一名,获重庆市首届“十大”名茶称号。2010年在第八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金佛玉翠”茶分获专家组、群众组评分第一名,荣获“三峡杯”名优茶金奖,同时蝉联重庆市第二届“十大名茶”。 地域范围 “南川金佛玉翠茶”产地的分布范围包括有北部生态农业园主产茶区的大观、兴隆、乾丰、木凉、河图、石溪、黎香湖、太平场、白沙、鸣玉、冷水、民主、丰岩、福寿、铁村、石墙、中桥、骑龙、神童、石莲20个乡镇和中部经济带名优绿茶区的东城、南城、西城、水江、南平、三泉(原马嘴除外)、鱼泉、金山、头渡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计2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海拔600~1200米。东到水江镇辉煌村,南到头渡镇帮岩村,西到神童镇富民村,北到太平场镇中坝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区域。茶园面积4315公顷,产量8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外形紧直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浓醇爽口,叶底黄绿明亮。 2、独特内含成份 水浸出物≥35%,水分≤6.5%,灰分≤6.5%。 3、安全要求 南川金佛玉翠茶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标准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等。下一篇:南川大树茶 |
南川金佛山杜鹃 | 南川金佛山杜鹃花:特色花景 名贵乔木杜鹃 南川金佛山杜鹃品种很多,有44个品种、30多万株,主要为平日难得一见的名贵乔木杜鹃。其中杜鹃王子、杜鹃王妃已经生长了千年,每当花期到来,杜鹃王绽放之时,花冠直径十余米,整棵树上挂花万余朵,雍容大气,与普通灌木杜鹃相比,更有不同的风味。 世界六大杜鹃奇葩 赏南川金佛山杜鹃花尤为不能错过的便是它独有的杜鹃品种:弯尖杜鹃、麻叶杜鹃、阔柄杜鹃、金山杜鹃、黄花杜鹃和喇叭杜鹃。这六种名贵珍稀的杜鹃品种合称“世界六大杜鹃奇葩”,只有当你来到金佛山才能一睹其芳容。 南川金佛山杜鹃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0986517 杜鹃(植物) 下一篇:南川金佛玉翠茶 |
南川金佛山银杉 | 金佛山第一奇:植物大熊猫银杉 世界上植物学界,原认为研究古生物植物银杉,只能依靠十世纪前欧洲现存的银杉化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东北林学院教授杨御晋,在我国发现有活着的银杉,当即震惊了中外,引起世界植物学家的高度重视,并且不少外国朋友纷纷要求来我国目睹真容。有的还想以一架三叉戟飞机换一棵银杉树。 银杉属松科,针叶常绿乔木,是珍惜古老孑遗植物。100多万年前银杉广泛生长在欧亚大陆,第四纪冰川袭击后,有的科学家认为它已断子绝孙,没想到这一稀世“活化石”惟我华夏大地独有。 据查银杉在广西、贵州、湖南等省有少量发现,大量存长于金佛山。经专家调查金佛山上的银杉树高1米以上的就有1987株,最大株高16米、胸径53厘米。 银杉树,树干高大挺直,皮暗灰褐色、浅裂呈鳞片,枝条有地衣藓类附生,塔形树冠,叶为深绿色,枝条平展舒美,俊秀多姿壮观,叶针状互生,翠绿柔软,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气孔带,在阳光下微风吹拂即闪烁银光,银杉因此得名。 它木质坚硬有光泽,纹理直,耐腐力强。生长较慢,幼树长成一米高需要20年,若长成胸径20厘米,树龄需在150年以上。银杉的发现,给研究植物进化以及古生物、古气候、古地质、古地理等提供了活的实物证据,故誉称“1珍珠”、植物“熊猫”,无愧为金佛山一绝。1982年四川省政府批准成立金佛山银杉自然保护区。 南川金佛山银杉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0986518 银杉(植物) 下一篇:南川金佛山杜鹃 |
南川金佛山银杏 | 银杏是珍稀危种保护植物,全县有银杏2035株。古代中药学家李时珍说,银杏叶似鸭掌,本名鸭脚子。曾以鸭脚子果给皇帝进贡,因果形似杏而银白,遂赐名银杏;又因果壳呈白色,又称为白果。银杏树的寿命可达2000年以上,但结果实比较迟,有“公植树,孙得食”之说,因而又名公孙树。 银杏雌雄异体,苍翠挺拔,气魄雄伟,为优质观赏乔木。叶如摺扇,古雅别致,春夏翠绿,晚秋金黄,果实味美,又能入药,有较高经济价值。在金佛山北麓大河坝有一株银杏,高26米,胸径11.6米,老态龙钟,当地称之为“白果娘娘”,主干基部内空成洞,洞内能置放一方桌四人围坐。 据当地居民说,很久以前一农户以此树洞当圈养牛,不慎失火,树干燃烧两昼夜,树枝全毁,可他两年后发出新枝又别具风采。后来,人们给予它很多神奇的传说,遂改称它为“银杏皇后”,誉为金佛山一绝。 南川金佛山银杏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0986519 银杏(植物) 下一篇:南川金佛山银杉 |
水江黑猪 | “水江黑猪”主产于南川区水江镇,被称为“水江黑猪”,具有全身黑毛、头较轻、耳面皱纹少而浅、嘴长且直,称“黄瓜嘴”。目前,庆元乡已建立水江黑猪特色养殖基地1个,存栏种猪50头,发展饲养水江黑猪养殖户100多户。 水江黑猪 重庆市南川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12462380 黑猪(活动物)下一篇:南川金佛山银杏 |
南川金佛山珙桐 | 南川金佛山珙桐是重庆南川的特产。 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俗称水梨子、山白果,为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孑遗植物。其树形美观,花絮基部有两片乳白色大苞片,开放时如群鸽展翅,欧洲人称之为“中国鸽子树”,是世界上著名而珍稀的观赏植物之一。 金佛山拥有特大野生珙桐林,珙桐林总面积达三百多亩,共有八千多株珙桐,最高的植株高三十米以上。珙桐林中间没有混杂其它任何树种,树龄达百年以上的古老大树比比皆是。 南川金佛山珙桐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3377801 珙桐(植物) 下一篇:水江黑猪 |
南川鸡 | 南川鸡主产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分布于毗邻的武隆、万盛、綦江、巴南和贵州的道真、正安、桐梓等区县。南川鸡是在南川地区适宜的自然环境和人工选育下形成的,其饲养历史悠久,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生产性能优良、产品风味独特等优点,是优良的蛋肉兼用型地方鸡种。 南川鸡成年公鸡体型中等,体质结实,雄壮。羽毛紧凑,黄、红色羽色,皮肤白色,颈羽金黄发亮、鲜艳,带金属光泽,主、副翼羽和尾羽为黑绿色;喙黑色,脸红色,冠中等大、单片为主,6~7齿,髯大而宽、红润;跖青色,胫骨长,有少数脚羽。成年母鸡体型较小而圆,肌肉结实;羽毛松,羽色淡黄或麻黄,肤色以白色为主,尾羽尖黑色;喙粉色,脸红色,冠小浅,冠型以单片为主,头部清秀,凤头占20%左右;跖青色为主,胫细短,有少数脚羽。母鸡年产蛋量80—140枚,蛋重42—53克,与普通鸡蛋相比蛋白浓稠,蛋白质含量提高5%-6%,脂肪降低3%,胆固醇降低19.8%,口感香鲜、质嫩无腥味,深受当地人民喜欢。另外,南川鸡蛋黄中还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蛋黄油具有抗衰老作用。 “南川鸡”主要产自南川全区34个乡镇(街道),根据南川区无公害肉鸡、无公害蛋鸡产地的分布情况,我区的大有镇、乾丰乡、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南平镇、神童镇、石莲乡、大观镇、兴隆镇、木凉乡、白沙镇、土溪乡、太平场镇、河图乡、水江镇、石墙镇、中桥乡、骑龙乡、铁村乡、鱼泉乡、金山镇、头渡镇、德隆乡、合溪镇、庆元乡、古花乡、鸣玉镇、峰岩乡、冷水关乡、民主乡、石溪乡、福寿乡、三泉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下一篇:南川鸡蛋 |
南川杜仲 | 以南川杜仲最为著名。其质地优良,厚实完整,细腻丝白,内表黑褐。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之功效。可入酒、炖汤食用。下一篇:南川天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