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泸州

泸州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泸州老窑

  早在1792年,四川泸州特曲就受到清代诗人张船山称赞。后来又陆续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得奖。解放后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名酒。被誉为我国浓香型酒的代表产品。泸州老窑特曲的“老窑”二字,是因为它的成名与用陈年老窑发酵有关。泸州现有老窑,至少有三百年以上的窑龄。   中国名酒,窖龄已有四百余年,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名酒金奖。具有醇香浓郁、饮后留香、清冽干爽、回味悠长的浓香型酒的特色,享有“拔塞千家醉,开瓶十里香”的美誉。   下一篇:泸州白糕

泸州糯红高粱

  泸州地区种植的糯红高粱(当地人称之“红粮”),这种糯红高粱淀粉含量为62.8%,其支链淀粉比额超过90%,富含的单宁、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赋予白酒特有的芳香,同时因糯红高粱的生命力甚强,耐旱耐涝,凡种即收,川南丘陵地带种植的糯红高粱,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纯天然绿色粮食理所当然成为酿造国窖1573的主要原料。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泸州糯红高粱穗型中散,穗大而籽粒饱满,每穗3000-4000粒,粒卵圆形,千粒重16克左右,皮薄红润,籽粒具有角质率小,支链淀粉易糊化,糊化后粘性好、不轻易老化的特点。 (2)内在品质指标:泸州糯红高粱粗淀粉含量≥65%,其中支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的92%以上(支链淀粉含量/粗淀粉含量),因此出酒率高,蛋白质含量≥9%。 (3)安全指标要求 严格按照“泸州酿酒糯红高粱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高粱)标准(NY/T895-2004)进行生产和管理,使用肥料以四川省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DB51/338-2003为依据,病虫草害防治原则上以四川省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DB51/337-2001)为依据。“泸州糯红高粱”合理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在收购前15天,对生产基地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农残和重金属检验,符合安全标准才准许出售、交易。   地域范围   泸州糯红高粱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为:江阳区11个乡镇,龙马潭区7个乡镇,泸县24个乡镇,纳溪区6个乡镇,合江县29个乡镇,共计5个县区77个乡镇。位于四川南缘,东连重庆,西接宜宾,南靠贵州,北邻自贡、内江,东西宽113公里,南北长10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9′-106°28′北纬27°39′-28°53′,保护面积1.98万公顷,总产量81675吨。下一篇:泸州白果鸡

护国沙田柚

  护国沙田柚,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护国镇的著名特产,该品因其品质出众,先后被西部博览会、农业部等机构或单位评为全国柚类优质果品、名优农产品等称号。   泸州纳溪县的特色水果“护国沙田柚”的种植历史已近70年,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六百万公斤,护国沙田柚1994年获“全国柚类优质果品”称号,2003年10月在四川中国西部博览会上获“名优农产品”称号,200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护国镇已建有以柚子、藤梨为主的无公害水果基地3万亩,年产值达2200万元。f2C   护国柚   地域范围   护国柚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泸州市纳溪区的护国、上马、打古、合面、大渡口、丰乐、白节、天仙、棉花坡、新乐、渠坝、龙车等12个乡镇,东连合江县,南接叙永县,西界江安县,北邻泸州市江阳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5°37′,北纬28°02′14″—28°26′53″之间,东西宽41千米,南北长46千米。保护面积3万公顷,年产量2.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护国柚果实大,葫芦形,果顶广平,有印圈,有果颈。果皮厚,黄色,具光泽,有凹点,油胞密、凸起,有香气。果实充实,囊瓣数13-16,较整齐。果肉乳白色,汁胞细长、较易剥离。果肉较脆、化渣,果汁中等,风味浓,味纯甜。种子多。 (2)内在品质指标:护国柚可溶性固形物≥9%,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3)安全要求:护国柚产品质量符合NY/T 426-2000(绿色食品 柑桔)的安全要求。护国柚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沙田柚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经农药残毒检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方可上市。下一篇:国窖1573

先市酱油

   该产品是泸洲传统的名特产品之一。已有70多年生产历史。该产品以黄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具有色泽棕虹、味醇柔和、清香回甜、盐度适当,无苦、酸、涩等异味,锅煎不糊,久放无沉淀,不生花、不变质等特点。下一篇:高腔山歌

合江金钗石斛

  合江金钗石斛是四川泸州合江县的特产。   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合江县,是四川省与重庆市毗邻的所有县区中唯一一个即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又融入重庆“一小时的经济圈”的县,更是是金钗石斛的故乡。   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记载,石斛是九大仙草之首,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现代医学表明,石斛所含的石斛碱等成分具有抗癌功效。又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记载金钗石斛原产于合江。川石斛特别是合江金钗石斛,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解放前,合江县即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是石斛商品的集散地。自古以来,合江群众就有种植金钗石斛传统,并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    合江县作为我国著名的金钗石斛道地产区,在明代合江已广泛栽培石斛,是石斛地传统的生产区,至民国时已有相当生产规模,因此其资源开发具有典型保护性与开发性。《合江县志》载:“木斛(金钗石斛)治脚气,产西南各区”。 《泸州科学技术志》(1993年版)载:“合江以盛产石斛、荔枝、佛手、青果闻名于全省、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四川所产石斛十分丰富,产量居于国内前茅,尤以合江金钗石斛品质上乘,能满足省内外以至国外市场的需要。据合江中药材公司资料载:解放前合江就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 仅1953年就收购干石斛20多担(1担等于50千克),相当于鲜石斛100余吨。合江石斛顺长江运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东南亚。    四川野生石斛资源丰富,不少县、市、区均有野生资源分布。合江县由于保留有世界同纬度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原始阔叶森林,使得野生金钗石斛得以保存。同时当地种植石斛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近几年工作的积累,先滩与佛宝等地培养出大批懂技术、积极性高的药农,为发展石斛种植提供人力和技术的支撑。    合江金钗石斛己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从目前石斛的市场走势看,可用“升、畅、缺”三个字概括:“升”即价格一路上升,“畅”即销路畅通,一般不积货,“缺”即时常有缺货情况,可见发展合江金钗石斛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合江金钗石斛具有很好的质量特色。鲜品是根茎圆头状,略膨大;茎下部圆柱状,中部起呈压扁状,顶端钝尖;有时全体细长,近圆柱状或不明显的压扁状;叶鞘灰白色,膜质;总状花序,花1至4朵,白色而带淡紫红色;色泽由浅灰绿色、绿色至绿黄色。而干品则多回小弯曲条状或弯曲条状,无根头,无叶鞘;具纵棱条及皱缩;色泽黄色。相比最近的赤水金钗石斛,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合江金钗石斛远远高出很多(合江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0.50% ,而赤水金钗石斛在0.30%-0.50%之间)。这也是合江金钗石斛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石斛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石斛的经济价值凸显。合江金钗石斛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推广扩大。    2015年初在相关上级领导单位的支持下,合江县人民政府成立申报“合江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正式启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向品牌建设迈了一大步。此项工作对于重塑“合江金钗石斛”品牌地位、促进合江县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文、郑波、温正义   合江金钗石斛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合江镇、密溪乡、尧坝镇、先市镇、法王寺镇、九支镇、五通镇、车辋镇、实录镇、凤鸣镇、虎头镇、榕山镇、榕右乡、白鹿镇、甘雨镇、南滩镇、石龙镇、先滩镇、自怀镇、福宝镇境内海拔300米以上的山林地   《合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合江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合府函〔2015〕7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522/T003-2015《合江金钗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规范》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一篇:佛心茶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乐道子鸡蛋

  乐道子鸡蛋是四川泸州纳溪区的特产。乐道子鸡产品特征:乐道子鸡体型外貌主要以黄羽羽色为主,乌皮、乌肉、乌骨是乐道子鸡的基本特征,具有内质好、风味好、口感鲜香等特点。 二、产业发展 2013年底,全区建有年孵化能力1500万羽的“乐道子”林下鸡家禽孵化育雏中心1个,育雏能力1000万只的“乐道子”林下鸡育雏场9个,标准化“乐道子”林鸡示范基地18个,打造完成8个“乐道子”林下鸡精品养殖基地。 三、主要做法 2010年纳溪区成立“乐道子”林下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2011年起,财政每年安排资金400万元,建立“乐道子”林下鸡产业发展基金;在农业保险中增加“乐道子”林下鸡政策性特色养殖保险险种;针对育雏场和养殖户进行贷款贴息补贴;对“乐道子”林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进行一定补助。 四、取得成绩 2011年乐道子”林下鸡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基地和产品验收并成功通过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认证;2012年“乐道子”林下鸡商标被评为泸州市知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2013年已成功申报“乐道子”林下鸡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乐道子”林下鸡、“乐道子”鸡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到2013年底,全区“乐道子”林下鸡养殖户8000多户,其中规模养殖户3500余户,养殖林地面积达15万亩,出栏“乐道子”林下鸡1547万只,产值15亿元,利润2.25亿元,全区人平增收550元。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泸州市纳溪区乐道子林下鸡养殖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包括整个泸州市纳溪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5°37′,北纬28°02′14″—28°26′53″。产区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南缘。泸州机场,321国道、蓉厦高速、宜泸渝高速纵贯全境,交通便利。产区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含国家4A级风景区天仙硐。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乐道子鸡蛋感官特征:乐道子鸡蛋蛋壳白色、浅褐色,蛋壳致密,蛋色鲜亮,清洁完整,坚韧厚实,口感弹性细腻,富含丰富的各种营养物质。蛋白浓稠,蛋黄呈金黄色,蛋黄大。 (2)乐道子鸡蛋内在品质指标和风味特征:乐道子鸡蛋蛋白质≥8%,较普通鸡蛋高1.6%左右;维生素E≥0.7㎎/㎏,较普通鸡蛋高0.2%左右;维生素A≥0.3㎎/㎏,较普通鸡蛋高0.18%左右;胆固醇≤350㎎/100ɡ,较普通鸡蛋低33%左右;氨基酸总量≥8%,较普通鸡蛋高1.3%左右;脂肪≤14%,较普通鸡蛋低16%左右。因此,乐道子鸡蛋不仅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较普通鸡蛋高,同时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明显低于普通鸡蛋。既鲜香味美,又健康优质。 (3)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产地环境符合DB510500/T13—2010、GB3095、NY/T388要求;饲料投入品使用符合NY5027、NY5030、NY5032;防疫符合NY5339要求;生产符合NY/T5038要求。下一篇:乐道子鸡

乐道子鸡

  乐道子鸡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的特产。“乐道子”林下土鸡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认可。乐道子鸡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纳溪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现有竹林面积6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2%,是全国13个杂竹大县(区)、四川省现代林业产业10强县(区)。近年来,纳溪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林地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乐道子”林下土鸡特色产业。   纳溪区于2011年成功创建乐道子林下土鸡省级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规范名称,现已将林下土鸡更名为林下鸡),通过两年的建设,以标准化为引导,规范产业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区乐道子林下鸡年出栏数由900万只增加到1272万只,养殖面积由3万亩增加到4.5万亩,养殖范围扩大到全区14个镇(街道),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年产值由6亿增长到10亿。   2014年,泸州市纳溪区乐道子林下鸡养殖协会申报的“乐道子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乐道子鸡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整个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棉花坡镇、大渡口镇、丰乐镇、白节镇、龙车镇、天仙镇、渠坝镇、护国镇、上马镇、合面镇、打古镇和安富街道、永宁街道共12个镇2个街道,全区17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5°37′,北纬28°02′14″~28°26′53″,保护面积为1150.6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1500万羽,年产量为30000吨。产区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南缘。泸州机场,321国道、蓉厦高速、宜泸渝高速纵贯全境,交通便利。产区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含国家4A级风景区天仙硐。   下一篇:天仙硐枇杷

分水油纸伞

  分水油纸伞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竹材:产地范围内三年以上楠竹和两年以上无水槽水竹。   2.木材:符合国家林木管理规定的岩桐木、松木、香樟木。   3.纸张:枸树树皮制成的手工棉纸。   4.桐油:产地范围内生产的桐油。   5.绵线:适用制伞的彩色绵线。   二、制作工艺   1.工艺流程:选料→伞件制作→组装→穿绞、网伞→扶伞、烤伞→上油。   2.工艺要点:   (1)伞件制作:   ①伞骨:伞批宽度均匀、伞批槽破皮不穿孔。伞衬齐头,钻孔匀称,削切斜面。   ②伞托:等分开槽,水中浸泡≥24小时。   ③伞杆:采用水竹中节,跳子富有弹性。   ④伞面印制:石印、手绘、夹叶等。   (2)组装:伞骨、伞托、伞杆等组装成伞架。   (3)网伞:分批均匀,网距适中。   (4)穿绞:满穿或半穿。   (5)扶伞:湿纸不起皂泡,花纸对口。   (6)扎伞:扣扎顺畅。   (7)烤伞: 70℃至80℃烤20小时至24小时。   (8)上油:熟制桐油,手工晃油。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凹陷式裱褙伞面,图案古典,色彩鲜艳油亮,透光好。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 标   防雨性能    伞撑开,在每小时8-15mm的中等雨量下,连续冲刷12小时,不软件,不发白,不脱骨。   耐热    在40℃~43℃阳光曝晒6h不变形,不粘连,纸裂程度不超过5毫米且不超过3处。   抗风性    逆风放于风速8-13.8m/秒的六级风下逆吹6h,风门不坏,伞柄不断,伞批不起顶。   无故障连续开关次数    收撑4000次,不起顶,不冲槽,不断线。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分水油纸伞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现辖行政区域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分水油纸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函》,泸江府函〔2013〕16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501/T02~03-2012《分水油纸伞》下一篇:优质茶

古蔺赶黄草

  赶黄草为古蔺县道地药材,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古蔺赶黄草    古蔺县古蔺赶黄草技术推广协会    11513252    赶黄草(中药材)   下一篇:古蔺面

古蔺面

  古蔺手工面,是以手工揉制,再经机械成型而成。   古蔺手工面分为水面和干面两种,以干面为居多,而真正能够长时间储藏,长距离运输的也只有古蔺干面。   古蔺手工面,尤其是干面享誉整个四川乃至整个川南。   其特点是:耐煮、不浑水、有劲道。   而造就这一独特特点,与古蔺的地理、气候很有关系。同是一样的面粉,同是一样的制作者,在泸州做的干面和古蔺做的干面口味差之千里。   就其原因在于古蔺非常干燥,俗称是“打不湿的古蔺”。空气质量非常好,面做出来不久就已晾干。加之手工揉制时,多有不可外传的经验,所以更是加进了神秘元素。   现在古蔺手工面正在面临着全机械化的危机——因为机械化确实能解放人工,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可这也大大降低了古蔺手工面的质量。   可以说,现在古蔺城内做手工面的不多了,仅有四、五家,而这四、五家内,只有是古蔺镇映月村三组的王奇家还在坚守着古蔺手工面的手工揉制制作。下一篇:古蔺大曲

合江荔枝

  合江荔枝是泸洲的特产,早负盛名。据考证,四川泸洲荔枝的栽培历史近2000年。《鹤林玉露》上说:“唐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谓泸戎产也。”记载说明:唐代京中也能见到泸洲荔枝,唐明皇和杨贵妃吃的也是合江荔枝。现泸洲荔枝除有本地品种外,还有从广东引进栽培的“大红袍”、“糯米糍”、“楠木叶”、“妃子笑”等12个优良品种。合江荔枝,色香俱佳,个大核小,果肉脆嫩,汁多味美,细嫩化渣,甜酸适度。( 泸州)

天仙硐枇杷

  天仙硐枇杷是纳溪区特色水果之一,获得国家农业部“天仙洞枇杷地理保护产品认证”。 1988年,纳溪县建立四川省首个枇杷生产基地。至90年代中期,纳溪已建成“十里枇杷长廊”,享誉省内外。因主要生产基地环绕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仙硐旅游风景区而得名。其栽培品种主要有早钟6号、纳溪早红、解放钟、贵妃等,采摘时间从4月下旬持续到6月上旬,天仙硐枇杷果品果实个大,果肉细密,酸甜可口外观艳丽、肉多味甜,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文字及图片资料由 泸州市纳溪区农业局提供   地域范围   天仙硐枇杷产地位于四川省南部,保护范围为泸州市纳溪区的大渡口、护国、打古、上马、合面、丰乐、白节、天仙、棉花坡、新乐、渠坝、龙车等12个镇的176个村,东连合江县,南接叙永县,西界江安县,北邻泸州市江阳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5°37′,北纬28°02′14″—28°26′53″,东西宽41千米,南北长46千米。天仙硐枇杷保护面积5000公顷,年产量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感官特征:天仙硐枇杷果实倒卵圆形,果个大,果顶微凹,果基尖削。果面橙黄色,果粉多,锈斑少,萼闭合,果皮中等厚,易剥离,果肉厚,肉质细密、汁液中等,酸甜适度,风味浓、可食率高,种子3-6粒。 (2)内在品质指标:天仙硐枇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最高可达16.8%,可食率≥70%。 (3)安全要求:天仙硐枇杷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 热带、亚热带水果》的规定(NY/T-750-2003)。下一篇:葱香鲫鱼脯

泸州桂圆

  泸州桂圆,在国内颇有名气,是我国5大名水果之一,属高档、畅销土特产品。市中区、泸县为主产区。   泸州桂圆以肉厚鲜嫩、色泽晶莹、果汁香甜、风味隽美,富含糖份和多种维生素而享有盛誉。其细、嫩、香、甜诸品质,均赛过福建、两广所产桂圆。桂圆可鲜吃、制果干、果脯、罐头。圆肉营养,药用价值高,具有补心、益智、养血、安神等功效,是常用中药之一。目前,泸洲有桂圆树13万多株。   著名川果之一的泸州桂圆产地在四川省泸州市境内,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雨量充沛,日照较强、热量充足,冬暖夏热湿润,无霜期长,周年无台风,属准南亚热带气候。泸州桂圆主产区分布在海拔400m以下地区,土壤以紫色土和沿江新、老冲积地为主,产地能排能灌,水利资源属长江水系,十分丰富。泸州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南亚热带气候特征,为泸州桂圆生长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成就了我国成熟期最晚、品质优、种植规模较大的内陆最北缘桂圆商品生产基地。   泸州桂圆具有“果肉厚,离核,肉质细脆、化渣,味浓甜,有香气,种子小,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果实外观好,品质优,其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高,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泸州桂圆在8月中旬至10中旬成熟,比国内南方桂圆主产区晚2个月上市,占据国内晚熟桂圆市场,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泸州优质晚熟桂圆已成为国家农业部列入《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为今后重点扶持发展的优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泸州桂圆种植历史悠久,据考证,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1600年前已形成生产盛貌。在后汉杨孚著《南裔异物志》、 公元三世纪左思著《蜀都赋》和唐天宝年间(742年)苏子瞻的诗文中已对泸州桂圆的生产做了详细描述,并成为贡品,直至今天,泸州一带仍把最大的桂圆称“贡元”。现存的泸州张坝桂圆林是中国北回归线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占地6000余亩,绵绵10余公里,生长着15000多株百年以上桂圆树,蔚为壮观,是泸州桂圆历史悠久的佐证。   泸州桂圆    四川    泸州市园艺学会    泸州桂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泸州市辖区的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等6个区县102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6°28′、北纬27°39′~29°20′    AGI2010-04-00300下一篇:泸州黄粑

纳溪特早茶

  纳溪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纳溪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丘陵与低山区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3℃,年降雨量1184毫米,年日照时数1172小时,农业气候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尤其是在早春1—3月平均气温高于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东部,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纳溪是最适合发展特早名优茶的区域。   据史考,在陆羽《茶经》中记有 “剑南下列八个州都属产茶区:即彭州、锦州、蜀州、邛州、眉州、雅州、泸州、汉州……”,并记有“纳溪梅岭产茶”之句。   挖掘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纳溪区近年来以 “优势优先”的思路打造茶产业,引进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乌牛早、平阳特早等一批名优品种,建立起名优茶生产基地和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截至2011年,纳溪茶叶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量达到4188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4.5亿元。全区茶叶加工企业增至40家,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泸州凤羽和省级名优农产品瀚源有机茶等知名茶叶品牌。纳溪区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是泸州市第一位。特早茶产业已成为了纳溪最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和支柱产业。2011年12月,纳溪特早茶地理标志保护通过农业部评审,进一步提高了纳溪特早茶的档次和身价。   纳溪特早茶   地域范围   纳溪特早茶产地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纳溪区大渡口、护国、打古、上马、合面、丰乐、白节、天仙、棉花坡、新乐、渠坝、龙车等12个镇的176个村,东连合江县,南接叙永县,西接江安县,北邻泸州市江阳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105°37′,北纬28°02′14″-28°26′53″,东西宽41千米,南北长46千米。保护面积2万公顷,年产量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纳溪特早茶外形扁平挺直,黄绿隐毫、匀净,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栗香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黄绿匀亮。 (2)内在品质指标:水浸出物≥42%,茶多酚≥16%,还有丰富的氨基酸。 (3)安全要求:纳溪特早茶执行《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标准。 茶叶销售包装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标明产品名称、级别、净含量、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编号。 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异气味,不影响茶叶品质,包装应牢固、防潮、整洁,能保护茶叶品质。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暴晒;装卸时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产品应贮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下一篇:川南雀舌

合江真龙柚

  合江真龙柚是沙田柚类种的变异,是柚类珍品。目前,有种植面积6万亩。以其皮薄实心大,瓤瓣长肾形,剥皮肉不散,果肉晶莹如浸色,脆嫩化渣又少核,汁多味甜似冰糖,清色甘醇味悠长的品质,可谓集众柚之长,独具一格,素有“天然罐头”之美称。   西充县古称“充国”,境内果树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据康熙24年县志记载:“木之有果实者,桃、李、杏、樱、苹、林檎……亦足果实”,西充县志中亦记载有大量野生桃树。1985年,原南充地区罐头厂为了发展罐头原料基地,大量试种丰黄等黄肉桃品种,并同时引进了少量白花、北京26、上海水蜜桃等粘核品种及皮球桃、大久保等硬肉桃品种。经过几年的试培,黄桃、水蜜桃等均因不适宜而未发展壮大,唯西充县古楼3村的硬肉桃表现为丰产稳产,果大色鲜,肉质脆嫩,香气浓郁,离核化渣,品质优良,被果农称为“香桃”,1992年县果技站聘请市、县果树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专门论证,最终结合当地古时地名,将这一优良桃品系命名为“充国香桃”。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在西充县古楼、太平、金泉等14个乡镇主栽,已达140万株,产量达到1.8万吨。周边地区引种充国香桃种植,均表现欠佳,充国香桃的优良品质与西充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光照等生态条件密切相关。 西充物华天宝,资源富饶,盛产水果,特别是充国香桃享誉省内外。充国香桃由于独具西充地方特色,2004年原南充市委书记现四川省副省长王宁同志到西充古楼镇调研品尝充国香桃后,赞不绝口,支持做大做强充国香桃品牌,2007年西充县成功申报优质水果充国香桃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已于2008年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品充国香桃,游张澜故里”、“品充国香桃、尚纪信风范”现已成为川北一大时尚。   地域范围   真龙柚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合江县所辖的合江镇、密溪乡、白米乡、望龙镇、白沙镇、参宝乡、焦滩乡、大桥镇、佛荫镇、先市镇、尧坝镇、车辋镇、九支镇、二里乡、五通镇、凤鸣镇、实录乡、榕山镇、白鹿镇、榕右乡、甘雨镇、先滩镇、南滩乡、石龙乡、虎头乡、福宝镇、自怀镇27个乡镇21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位于东经105°32′—106°28′,北纬28°27′--29°01′。保护面积10000公顷,产量3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真龙柚果实中大,倒卵圆形,果顶广平,果颈短。果皮厚,黄色,具光泽,有凹点,油胞密、凸起,有香气。果心充实,囊瓣数13~16,较整齐。果肉蜜黄色,易剥离,汁胞较短、较细。果肉脆嫩、化渣,果汁较多,风味浓,纯甜。产品成熟期早(10月中旬)。 (2)内在品质指标:真龙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总酸含量低≤1.1%,糖分适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 (3)质量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 真龙柚》(DB512021∕T2.2—2003)标准。下一篇:合江青果

古蔺肝苏

  古蔺肝苏产品中的肝苏颗粒,曾获四川省卫生厅优秀科技成果金奖;1997年该品种被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1988年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2001年被列入国家计委中药高薪技术产业化重点示范工程项目;1998年底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999年五月获《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证书》;2002年被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列入全省唯一治疗肝病的重点推广科技成果。“古蔺肝苏”产品经广泛临床证明对防治各型肝炎均有显著疗效,上市十几年临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报道,受到广大患者喜爱。   原料     古蔺肝苏的原料赶黄草为民间习用药材,最早载于《救荒本草》,现已载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第十三册》,归肝胆、脾和膀胱经,性平,味苦微辛。单用具有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健脾利尿消肿之功效。苗族民间有上千年的用药史,其制剂肝苏颗粒临床用于治疗肝病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古蔺肝苏的原料赶黄草,属古蔺县地道药材,又名扯根菜,为虎耳科植物扯根菜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区,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的要求。古蔺县境内为暖温带和亚热带交替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大沟深,坡谷纵横,海拔300-1843米,立体气候明显,“一年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均气温17.6度,年降水量700-800厘米,无霜期300天以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方面原因,使其中药材资源及其丰富,也是赶黄草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环境,因而使赶黄草成为古蔺县地道药材。全县71万多人口,共有11个民族,苗族为主要的少数民族。古蔺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辗转战斗过的地方,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主要在古蔺县境内进行,属于革命老区。境内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当地人民素有种植药材的传统。   作用     “古蔺肝苏”具有降酶,保肝,退黄,健脾的功能,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也可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肝苏颗粒具有一定的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的作用。肝苏颗粒能有效降酶退黄,快速改善患者体征症状,停药后不易反弹,具有优良的远期疗效。经临床对照研究证实,肝苏颗粒对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0.1%,治急性黄胆性肝炎临床痊愈率达86%,对小儿急性乙肝的临床痊愈率达90.48%,临床未见明显毒副反应。体外试验证明,赶黄草水提物对HBV DNA转染细胞系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有抑制作用,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在鸭乙型肝炎动物实验中,给药四周后,赶黄草水提物能使血清中DHBV DNA滴度总体水平显著降低或极显著降低,其抗病毒效果呈剂量相关性。通过肝苏颗粒治疗DEN-AAF诱导实验性大鼠肝癌前结节的研究,显示赶黄草提取物对DEN-AAF诱导发生的肝癌有显著的阻断和延缓发生的作用。   产地     产于乌蒙山区的四川古蔺县,是苗家人的神仙草,主要是在云贵川交界地段。下一篇:古蔺牛

泸州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江阳区 泸州老窑 泸州糯红高粱 张坝桂圆 分水油纸伞 荔枝鱿鱼卷 泸洲猪儿粑 泸州猪儿粑 泸州林黄粑 泸州花酒 泸州油纸伞 泸州白果鸡 枣糕 泸州白糕 泸州五香糕 优质茶 泸州鱼头火锅
纳溪区 护国沙田柚 纳溪特早茶 天仙硐枇杷 乐道子鸡 乐道子鸡蛋 葱香鲫鱼脯 纳溪泡糖 青椒茄泥 国窖1573 川南雀舌 芝麻香鸡 泸州酒心糖 鲜苦笋 锅泸州魁 窖沙珍珠丸 五香糕
龙马潭区 泸州桂圆 鸡包鱼翅 鲜溜鸡丁 龙眼包子 泸州凤羽茶 泸州九狮柚 九狮香柚 泸州红伞 泸州罗沙贡米 龙潭紫薯粉丝 泸州黄粑 梅花饺 四宝豆腐 三巴汤 金龙花椒 特兴桂圆
泸县 牛滩生姜 泸县青花椒 凤凰萝卜 泸州葡萄仿 玄滩粉蒸泥鳅 朵颐辣子鸡 泸州软质小麦 泸县甜橙 泸县龙眼 太伏火腿 林黄粑 高汤水饺 弥陀风雪糕 泸州老窑 护国沙田柚 泸州糯红高粱
合江县 合江真龙柚 合江荔枝 合江金钗石斛 先市酱油 桃杞鸡卷 萝卜半汤鱼 白果烧鸡 桂圆 佛心茶 合江烤鱼 合江草莓 红橘 冰糖蹄花 合江豆花 泸州荔枝 合江红汤羊肉
叙永县 金钩青菜心 殷家坡醪糟 江门荤豆花 稻香村酒 叙永草坪翠芽 叙永香茗 盆周山地猪 牛肉汤锅 叙永豆汤面 搭搭面 乌骨鸡 叙永烤烟 叙永水牛 两河桃片 姜汁热窝鸡蛋 泸州老窑
古蔺县 古蔺肝苏 古蔺赶黄草 古蔺面 古蔺牛皮茶 潭酒 郎酒 古蔺花卉 参蒸鳝段 古蔺马羊 古蔺大曲 古蔺腊肉 赶黄草 古蔺牛肉干 古蔺蜂蜜 古蔺麻辣鸡 郎泉牌郎酒

泸州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