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青海省 >>果洛州

果洛州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青海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的青藏高原上。自明代开始,青海冬虫夏草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奇式的珍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换汇度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售价每吨高达70多万美元。虫夏草以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入药,味甘、性温、气香,入肺肾二经,具有益肺肾、补筋骨、止咳喘、抗衰老等作用,并对结核菌、肝炎菌等均有杀伤力。冬虫夏草传统上既作药用,又作食用,是中外闻名的滋补保健珍品。   青海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

久治贝母

  久治贝母是青海果洛久治县的特产。   久治贝母    久治县畜牧业协会    10743661    贝母(中药药材)   

甘德牦牛

  甘德牦牛是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的特产。甘德牦牛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物以稀为贵,天下牦牛多为黑色和杂色,而生存于青海甘德这块神奇高原的黑牦牛,就是自然成为世界牦牛珍稀物种.甘德牦牛系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古老原始品种,牦牛具有耐高寒、耐劳苦、耐粗放、善攀登、抗病力强的特性,素有“高原之舟”的誉称。甘德县平均海拔4300米, 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多高山、少平摊,黄河沿地区山地山高、坡陡,岩石裸露,多断崖、石山,黄河河谷地带形成一些冲、阶地,平坦而倾斜度小,是发展饲草饲料的主要基地。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均匀,放牧草场沟沟有水,水质良好,能满足人畜和草场灌溉用水。牦牛肉细嫩味美,适口性极佳,色鲜,味美,郁香,细嫩多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显著特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更可祛风除湿、补钙、强筋健体。对增强人体抗病力,增强细胞活力、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黑牦牛骨头除含多种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易吸收的天然钙、铁、锌等元素.对小孩补大脑、妇女补气血,中老年人强筋壮骨、祛寒除湿等均有显著的功效。传说在一千多年前,藏族同胞世代居住在巴颜喀拉山下,这里气候不好,再加上牛众多,草原就显得格外拥挤,藏族同胞门商量,要到外面去寻找新的草物,于是他们在巴颜喀拉山下煨桑祈祷,要神灵赐给他们更加广阔的草场,让藏族同胞的部落永住下去。有一个少年英雄叫华秀,他身穿白色战袍,骑着黑色的牦牛,放牧、打猎、无所不能,自告奋勇的说:“我去找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于是出去一年多的时候回来了,藏族同胞问他:“你找到了吗?”,他说:“我找到了,那个地方在阿尼玛卿雪山下”,大家高兴极了,藏族同胞带领着部落的男女老少,赶着牛羊向昆仑山下的方向出发了,正当他们来到一个峡谷口时,他们赶着的那些牦牛像疯了一样嚎叫,在原地打着转儿不肯前进,眼前的这种景象使留恋故土的人们放声痛哭起来。当人们尾随着牛群走出峡口时,眼前却一片惨景。一条黑色巨怪角正盘在出口这时,从雪山深处跑出了一头出现了一只怪兽,它长得青面獠牙,全身像天上的乌云,它怒吼着向牛肉群奔去,咬死了好多的牛,少年英雄华秀骑着黑色的牦牛上前去和那个怪兽进行战斗,人们非常惊恐和紧张,都在为能干担心,少年英雄华秀和怪兽斗了一天一夜,只斗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果然那个黑色巨怪角历害无比,最后少年英雄华秀负伤了,那个怪兽也筋疲力尽逃之夭夭,藏族同胞就在那个地方扎下了帐篷,他们把少年英雄华秀扶进了帐篷,他们在牦牛群中挑选了一头非常肥壮的牦牛,宰杀了以后,煮上了最好的牛肉,让少年英雄华秀喝上了浓浓的牛肉汤,少年英雄华秀的伤立刻就好了,增添了无穷的力量,第二天,那个怪兽又来吃牛羊来了,少年英雄华秀骑上了黑色的牦牛,拿上了最硬的弓箭和怪兽进行博斗,最后终于用箭射死了那个怪兽。英雄的华秀,英雄的部落便又继续前行了。走啊走,不知经过多少艰难险阻,也不知走了多远、走了多长时间。有一天,人们面前便横亘起一座雄伟壮丽的雪山,这就是阿尼玛卿雪山。华秀对大家说,这雪山下就是我们的家乡!大家便不再前进,永远在这儿定居下来。这儿草场广袤,草盛林茂,溪水潺潺,山泉叮咚,确实是一块驻牧的好地方。从此,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居住下来了,世代相传现在。   2013年,甘德县畜牧兽医站申报的“甘德牦牛”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甘德县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东经99°26′30″-100°53′,北纬33°33′-34°24′。东西跨经度1°16′70″,南北跨度0°91′,东邻甘肃,南频黄河,分别与达日、久治为界,西北和玛沁接壤。甘德牦牛养殖区域遍及全县上贡麻、柯曲、青珍、下藏科、江千、下贡麻、岗龙六乡一镇,海拔一般均在3630-5200米,都属于牦牛的的保护范围。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9°36′30″-100°53′,北纬33°33′-34°24′。全县土地总面积7046平方公里,草场面积976.88万亩可利用面积881.93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0.3%。青海省牦牛占世界牦牛总数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牦牛总数的90%以上。

玛多藏羊

  玛多藏羊是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的特产。草地型藏系羊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特有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体格大、生长发育快、羊毛品质佳等特性,是“西宁毛”的主产区之一。玛多藏羊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玛多则是滔滔黄河的起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发祥地。黄河冲破高原峡谷,灌溉中华大地,直下东海一泻千里,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黄河源头的玛多是,松赞干布迎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圣地,是藏汉民族世世代代紧密相连的纽带的碑文。 生活在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世世代代与艰苦的自然环境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为创造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据汉、-史文献记载,远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源头谷台地,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从公元前四世纪末直到宋代,逐渐形成今日的玛多县居民。反映了藏族繁衍生息演变形成的过程和人类历史曲折发展的进程,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扎陵湖、鄂陵湖、迎亲滩、牛头碑、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日渐显现都有着神奇而美丽的传说。玛多藏族世代经营畜牧业,玛多藏羊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这里的牧民大部分都养殖藏羊这古老的品种。传说,西藏的保护神——慈悲佛观世音,给一只神变来的藏羊授了戒律,命他到雪域高原修行。藏羊遵命到一个棕色岩洞中,潜心修习慈悲菩提心。一个漂亮女妖的到来,打断了他的修行。女妖以爱他为由,不愿为祸苍生为理,打动了藏羊。藏羊与女妖结合,并生了六只小藏羊。三年后,藏羊意外发现,他的子孙们已繁衍到五百多只。观世音菩萨得知消息后惩罚他永留人间。之后藏羊被分布在高原大地,一直默默奉献着自己,让高原的人类得以健康的生存。就这样过了千万年,当地藏族同胞的神话传说,在扎陵湖湖水出口处的西岸有一个小山包,松赞干布曾到这里设帐扎寨,与文成公主会面。李道宗以皇叔身份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主持了婚礼。当时草原的夜晚灯火通明,歌声飞扬,舞影婆娑,十分隆重而热烈。当晚,松赞干布准备的宴席中最主要就是美味可口的藏羊肉款待宾客,在扎陵湖畔,吐蕃的赞普北上迎娶南来的唐朝公主。一对古代的风流人物在黄河源头的柏海之畔,度过了最甜蜜的日子。然后松赞干布便陪同文成公主从扎陵湖起程去吐番的国都逻些(今拉萨)。溯黄河源头而上,翻过巴颜喀拉山,渡过天险天河,因为路途遥远文成公主开始思念故乡,身体开始慢慢消瘦了下去,松赞干布很担心公主的健康,让下人寻找各种美食希望公主能够因为美食能够暂时忘记故土之思。最后终于找到了一道特别美食---藏羊肉汤,公主喝完后,觉得身体暖暖的,有精神,望着一望无际美丽的大草原和送嫁车队边奔跑的一群群白白的藏羊群,公主忘记了对故乡的思念,翻过唐古拉山的查吾拉山口,逶迤西经黑河(那曲)抵达当时吐番的国都逻些(今拉萨),后来公主爱上了这片美丽而神奇的青藏高原。玛多藏羊是一个古老的品种千百年来经过自然和人为的选择,遗传保守性很强,优良的特性能够稳定的遗传后代。玛多县畜种较单调,仅有藏羊、牦牛、马、山羊和少量犏牛和黄牛,本县藏羊在畜种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属高原草地型藏羊,是青海省原始品种,这种羊体质结实,性情活泼、粗野、善于登上远牧,耐粗放管理,抗病力强,在高寒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藏羊全身被毛纯白,毛辩长,头颈下缘及腹部毛着生稀短,其显著特点是毛纤维粗长,两型毛含量高,富光泽、弹性好、强度大,因此组成的产品有良好的弹力和耐磨性,是优良的地毯原料,毛边长度21.68厘米。玛多藏羊肉具有中医学中“补虚劳,益气力,壮阳,开胃健力”等功效。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显著特点,是当地群众主要食用肉类之一,也是冬季进补佳品。玛多藏羊肉色鲜红,有光泽脂肪呈白色,膻味小、口感好,羊肉可制成许多种风味独特、醇香无比的佳肴。涮羊肉,烤、炸羊肉串,葱爆羊肉等,是老少皆喜食的美味食品。玛多广阔的草原面积、充足的水源和饲草料资源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养羊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畜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013年,玛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申报的“玛多藏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玛多藏羊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玛多县花石峡镇、玛查理镇、黄河乡、扎陵湖乡,下设26个牧委会。地理坐标为96°50′00″~99°20′00″,北纬33°50′00″~35°40′00″。   “玛多藏羊”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域范围   玛多县辖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南部,本州西北部巴颜喀拉山北侧,其他地理坐标为东经96°50′~99°20′,北纬33°50′~35°40′,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邻,东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毗邻,南与四川省石渠县和果洛州达日县相连,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接连,南北宽约207公里,东西长约228公里。四周被高山环绕,中部地形平缓、开阔、山体多呈浑园,滩、丘相见,无明显分界,相对高差小、呈高原地貌。整个地形由西北向东倾斜。全县海拔在4200米以上。境内最高点位西部巴颜喀拉山主峰,海拔5266米,最低点为东部黄河的出境口,海拔4035米,相对高差1200米左右。玛多县现辖花石峡镇、玛查理镇、黄河乡、扎陵湖乡2乡2镇,下设26个牧委会,全县土地总面积面积3940.09万亩(26267.29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面积3448.6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53%。可利用草场面积2707.95万亩,占全县草地面积的75.84%。 玛多藏羊是玛多县境内养殖的,唯一的绵羊品种,在全县各乡均有分布。

久治牦牛

  久治牦牛是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的特产。久治牦牛在藏区享有至高美誉,历代均做为贡品敬献给藏区头领享用,被尊为久治贡牛。久治牦牛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久治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牛种。牦牛古称“豪牛”,史书中称之“牦”、“髦”等,由野生牦牛驯化而来。牦牛是乳、肉、皮、毛、役兼用品种。牦牛全身都是宝。久治地区藏民族对牦牛的屠宰加工有着悠久历史和经验,很久以来,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以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角可制工艺品,骨头是药村。牦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骑牦牛比赛滑稽可笑,是本地牧民群众每年举行的体育活动,牦牛产品,远销中东地区。活牛销往香港等地,以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风格而受到欢迎。相传很早以前,果洛阿本是位佛本双通的在家修行者。时常虔诚祭祀玛卿保拉,年保页什则等山神。有一天,主仆一行到页什则山间观赏风景,行至欣姆措湖畔(即仙女湖),阿本独自去观湖景,在一磐石下休息一会儿睡着了,做了一个梦,忽闻一声震耳的呼叫:“年神公子被鹞捉去了”惊醒一看,一个庞大的恶鹞口噙一条银白色的小蛇正向前飞去,他吆喝一声,把帽子抛向空中,鹞子大惊丢下蛇逃走了,他捡起蛇装进帽子里,放到湖畔,不一会儿,那蛇钻进湖里去了。他十分好奇,返回后便夜宿在湖畔,夜里梦见,有位雍容华贵的女人飘飘地走到他跟前,对他说道;“你从恶鹞口里救下了年神公子,护神年保页什则要谢恩酬报,明天晚上会邀请你到山神府中,那里,会呈上一条花毛毯、一根木棍和一只狗,你就说要这三样东西。我是山神的小妻,那蛇是我儿子,化成蛇身到湖里嬉耍被恶鹞捉去,亏你搭救,我为感恩才这样替你出主意的,你主仆一行明晚还是宿在这里,把帐篷搬至一箭之处,就你独自一人宿在那儿,我会来的。”第二天,依言行事后,阿本心想今晚又是要做一场梦,等候时,此夜天空正降下暴风大雪,那咋晚梦见的贵夫人竟飘至帐内说道;“请带上哈达,整理好衣着,我俩现在就到年保页什则山神宫里去。”阿本微感恐惧,忙带上哈达,穿上衣服,来到门外时,见有匹鞍辔齐备的白马,按吩咐他骑上发马,那贵夫人在前牵马,忽而好象在空中一样,忽而好似走在地上,来到一座宫殿门前,那贵夫人吩咐说:“现在你下马后,右手拿上,左手就放在我手里,我们一起走,你不用怕!”他们沿着许多玉铺宝砌的台阶,进了一座富丽堂皇的水晶宫里,只见高高的宝座上端坐着一位身着青缎、头缠白丝巾,浓眉长须的山神。贵夫人又吩咐道:“顶礼膜拜后,献上哈达,别忘了我说过的话!”阿本就上前膜拜献礼,年神接住哈达后问,“果洛阿本,你要什么?”他说:“要这条花毛毯,这根木棍、这只母狗。”年神说:“把这些物品赐给他,然后由夫人给回原地。”并拿起一条青色的哈达搭在他脖上,又嘱咐道:“任何时候,应诚心竭力地净祭神灵为重!”他答应后,那贵夫人拿着木棍和花毛毯、牵着狗说了声“现在走吧!”他就取下脖颈上的哈达揣进怀里,跟在后面出了宫廷,大雪覆盖得地面一片白茫茫,风雪交加中又让他骑上了原来的那匹马,贵夫人又牵马引路,来到了自己的帐篷前,下马时,贵夫人说:“请打开你的怀襟。”打开后,由她把花毛毯、木棍、母狗都一一先后揣进了阿本怀里。贵夫人最后说:“这花毛毯是土地,木棍是武器,母狗是年保页什则山神的千金,这三种赐物会到你家的。今后请尽力煨桑祭祀,请你多保重!”说完便牵着那匹白马消失在空中了。阿本在几天内只感觉到花毛毯、木棍和母狗好像还在怀里,可总是看不见,唯有可见的是山神赐的青哈达,他用它做成了箭翎。有一次,正是鸡年三月五日,他梦见,山神年保页什则骑着灰青马与八名骑手一行,驾临帐房门前说:“ 明晨,你骑马持带弓箭,到欣姆措湖和俄措湖间等待,见有一头黑牦牛与我的白牦牛相斗,你若能用箭把和牦牛射死,就把我的女儿赐给你小儿子做妻子。”第二天,阿本和儿子本优一齐来到那里等候,到了晚上,天降暴风大雪时,忽然看见从上下两湖里奔出两头黑白牦牛来,在沙滩上撕咬打滚、天崩地裂、犄角相撞、火光闪闪,吼声震耳欲聋地恶斗起来,因两头牦牛与沙石搅成一团,一时难以分清。父子俩只好拉开强弓、扣上利箭,用力射出两箭,正好射中那头黑牦牛,它逃进下湖里,那白牦牛钻进上湖里。到了初七的晚上,页什则山神来托梦道:“明天早上你们父子俩请到湖畔石崖下,对神煨桑净祭,我的大女儿天女桑吉会以一头白雌狮的化身出现,用箭翎触之,就会变成人女,净身后娶为你儿媳,这样,势力大盛,会拥有玛合尔(即地名)大小六部落各户和会成为地方领主。”第二天,按预言行事后,果然,从狂风暴雪、黑雾弥漫的山崖上猛冲下一头发怒的白雌狮,虽行至帐前,但它抖动长鬃、吼声震天、喷气伤人,使阿本主仆昏迷过去,难以接近,就连用箭翎摸都没摸上,那头白雌狮就遁走了。夜里等候时,页什则山神又托梦道:“明天早上,对神煨桑净祭,我的二女儿年女周曼以一条青龙的化身出现,用箭翎触,就会变成人女,净身后娶为你儿媳,这样,势力兴盛,会拥有玛合尔大小王部各户和会成为地方的领主。”第二天,又依照预言行事,果然,从狂风怒吼、雨雪交加的天空中一条巨大的青龙腾云驾雾地来到帐前,可像昨天一样没敢触摸,那条青龙页就遁走了。夜里再次等候时,页什则山神再次来托梦道:“第二天早上,给神进行特大煨桑净祭,我的三女儿龙女者泽以一条雪花蛇的化身出现,用箭翎碰触,就会变成人女,将净玉身后娶为你儿媳。这样,势力较盛,两代人会拥有多、泽、玛三域和各部。子孙后代会繁衍生息、源远流长,能得到龙神和护神们的保佑,我女儿生一子后,请送回来!”第二天,还是天降狂风暴雪、乌云弥漫,出门仔细一看,只见从石崖下缓缓爬来一条雪花蛇,用箭翎一触摸,一道金光中变成了一位头戴鲜艳的百花、身着光彩的白缎、美丽苗条、婀娜多姿的姑娘,称她为年毛美朵桃吉。就把她迎娶为儿媳了。现在,人们还可以从草坪和山坡上看到她曾戴在头上的那些花。牦牛是久治县主要畜种之一,在牲畜自然头数中,牦牛占第一位,是乳、肉、毛、役兼用的品种,由于特殊的驯化历史和选择手段,牦牛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客观和人为因素,使之质量逐年退化,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由于当地恶劣的生态环境、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人们较低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制约,产品保护意识淡薄。一头成年(5岁以上)公牦牛的体重只有320kg,母牦牛约220kg。到上世纪70年代,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模式指导下,人们一味追求牦牛饲养数量而忽视效益,只注重草原利用而忽视其基础建设,致使草原严重退化,相应地牦牛群体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09年高原型成年牦公牛、母牛体重分别比1985年下降了24.46%、23.2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较高生活水平的期望以及在这一利益驱动下的对畜产品数量、品种需求的增加等,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充分发利用当地资源,加快牧区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青海高原牦牛是农业部130号公告所列的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中的牦牛三大地方品种之一,多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的选育和保护,加之掠夺式的经营管理及利用方式,青海高原牦牛的生产性能日趋低下。由于其形成过程中渗入了野牦牛遗传基因,所以具有明显的野牦牛体征。其典型品种特征是体格高大,对严酷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有意无意地阻止了野牦牛基因的继续渗入,品种特性逐渐削弱或消失。长期以来由于不重视牦牛种公牛选配,近亲繁殖十分严重,牦牛生产性能退化明显,优良牦牛品种已经成为制约牦牛发展的瓶颈。久治县2012年存栏牦牛18.68万头,能繁母牛94056头。我省畜牧厅在智青松多镇批准建设“高原牦牛原种场”,项目良种繁育示范区青海省久治县智青松多镇有可繁母牦牛41666头,易于组建核心群进行繁育。久治县全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可利用草场面积996.77万亩。牧民从事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90%。由于久治县牦牛体高体重显高于其他地区,肉质优于其他地区牦牛,近年来高原牦牛向外调购数量逐年增加,供求矛盾日益加剧。目前牦牛繁育体系中存在纯种牦牛公牛少,选育不规范,选育指标不明确,年提供种公牛少等问题。因此在现有畜牧业生产体制下,在青海省久治县开展高原型牦牛良种繁育,加强品种保护,向果洛州乃至全省牦牛主产区推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吕氏春秋》中记载:“肉之美者,牦象之肉”。久治牦牛肉质细嫩多汁,肉色鲜红纤细,蛋白质含量高,钙磷铁和各种氨基酸含量适中,膻味小、口感好、其味道鲜美、清香适口,符合现今饮食观的要求。   久治县该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是藏民聚居的纯牧业县。畜牧业是该县国民经济的主体,全县共有各类牲畜40余万头)只,以产牦牛、藏羊、河曲马而闻名。   久治县夯实畜牧业基础地位,着力于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积极引导牧民群众科学养畜,克服惜售思想,不断加大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全县畜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久治县高原牦牛原种场已建设完成,由200户基础群和80户核心群,共组成3000头适龄母畜繁育群。原种场有固定办公场所,设备购置齐全,档案资料齐全,种畜场正常运转,完成仔畜、1岁牛犊、2岁牛犊鉴定工作。   2013年,久治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申报的“久治牦牛”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久治县位于青南高原的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东部。东南部与四川省阿坝县相邻,西与达日县毗连,东北部与甘肃省玛曲县接壤,南与班玛县相连,西北部濒临黄河与甘德县隔河相望。东径100°20′~101°47′径差1°27′;北纬33°02′~34°03′,纬差1°1′,东西长约136公里,南北宽约126公里。久治牦牛养殖区域遍及全县智青松多镇、门堂乡、索乎日麻乡、哇赛乡、白玉乡、哇尔依乡五乡一镇。全县土地总面积为8757.25平方公里,合1313.59万亩,其中草场面积为1098.5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6%,可利用草场面积为996.77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0.7%。   

果洛蕨麻

  果洛蕨麻是青海省果洛州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久治6县的特产。果洛蕨麻有体圆肉肥,颗粒饱满,色泽红亮,产量较高的特点。果洛蕨麻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神奇、美丽、富饶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风光幽美奇异,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山,有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头溪流,有宛如明镜的海子湖泊,有广袤千里的金色草原。素有“ 植物王国”之美称。果洛历史悠久,远在黄河源头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为西羌牧地,南北朝时,为党项牧地中心地带。唐、宋时期,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节制。明属“朵甘思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明末清初果洛黄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所居,果洛隶青海办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当今的班玛、久治、达日隶属于四川成棉龙茂道松潘漳腊营。由于果洛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历代封建王朝没有 在这里真正建立过政权,实行直接统治,长期游离在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大小部落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这里仍处在封建部落割据状态。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是游牧、狩猎、和采集业,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穷,在长期的狩猎和采集过程中将部分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积存,换取一些基本的生活材料或简单的医用。据史书记载,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蕨麻不但作为医用,而且用蕨麻食用,千百年来,果洛草原头人之间为了扩充草地资源相互残杀,牧民生活极其贫困,贫困的牧民将采集蕨麻作为日常食品或换取少量的布匹,茶叶、糌粑等日用品。至今,在果洛地区部分牧民仍然食用蕨麻或用蕨麻招待客人的习惯。在民间关于对蕨麻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今日祈求你们扶持我的歌,此处是旺钦念域界,此歌为蕨麻由来歌。曾在觉如诞生岭国时,弓霸冉杂等鬼怪起邪念,仙子觉如力征各方妖魔。掘藏玛域蕨麻宝。阳山盛产白色蕨麻,阴山生长红色蕨麻,大蕨麻有马头一般大小,小蕨麻也有羊头大小。觉如向珠姆进蕨麻餐,珠姆不慎用刀把蕨麻吃,觉如以歌耻笑珠姆,珠姆听歌后羞愧难忍,觉如的歌儿征服了珠姆的傲慢,结下终生的良缘。植物蕨麻色泽艳丽,口感甘甜营养丰富,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清目润肺有利百病。有了蕨麻这般美食,何必还把荤食向往,请不要践踏矿产与植物,生态平衡是法则,这是战神威马的语言,格萨尔大王的嘱咐,领会其意意深刻……。可见蕨麻在牧民生活中的地位。果洛玛沁拉加寺大藏经对果洛蕨麻有明确的记载:蕨麻(藏语称:卓老沙曾)经由当地牧商运入赤岭—丹格尔地区(今青海省湟源地区)换取茶叶、布匹、食盐和青稞等生活用品。到了清朝中期,蕨麻的需求量进一步旺盛,蕨麻成了当时贵官达人、寺院和高僧相互馈赠的礼品。至今,果洛地区的部分寺院在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仍用蕨麻做成的八宝粥(藏语称:折色)来招待贵宾。如今,牧家、商店以及婚宴上都能品尝到各式各样、精美的蕨麻保健食品。果洛蕨麻主要生长于草甸、山坡、湿润草地、河漫滩、水沟边、牧道边、田埂、圈窝旁,分布面积广、个休大、品质好、形态多样,蕨麻产量高,体圆肉肥,颗粒饱满。面积约3000万亩,蕴藏量约20万吨,年采集量约1000吨,市场交易量约300吨,年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市场发展前景可观。果洛人民采食蕨麻历史悠久,因其甘甜鲜美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普遍受到高原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人参果”、“延寿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性甘、温,经常大量食用,不上火,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收效止血、止咳、利痰、益气补血的作用,其嫩叶还可作为饲料和春季蔬菜。既可作为食品充饥美食,也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强身,可用于食品的药品的开发;应适应性广,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可用于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   蕨麻亦称人参果,一提起人参果,人们马上会想起小说《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来。其实,人间真有人参果,但不是那种吃了能长命百岁的人参果,它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整个植株呈粗网状平铺在地面上。它春季发芽,夏季长出众多紫红色的须茎,匍匐地面,伸向四方,节外生根,犹如蛛网。其叶正面深绿,背后如羽毛,密生白细绵毛,宛若鹅绒,故学名又叫鹅绒委陵菜。根纤细,中部或末端膨大呈纺锤型或球形。春、秋季采挖块根。茎长葡匐,节上生不定根,并形成新植株。羽状复叶,背面密被灰白色毛。花单生,黄色,瘦果。花果期5-9月。   蕨麻系高原蔷薇科野生植物,含有维生素及镁、锌、钾、钙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和营养价值,它有着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能,故藏医称其为卓老沙僧,常以其入药。六七月间开花时的全草,还可用来收敛止血,止咳利痰,亦作滋补。蕨麻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故长食之,确有人参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被人们美誉“人参果”。   青海蕨麻以果洛、玉树地区所产为上品,有体圆肉肥,颗粒饱满,色泽红亮,产量较高的特点。深受各族人民及国际各界人士的喜爱,也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2013年,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原监理站申报的“果洛蕨麻”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东南部,处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东经96°54′~101°51′,北纬32°31′~35°37′。西邻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和北部同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接壤,东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邻,东部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相毗邻,南面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紧紧相依。东西长约448公里,南北宽约334公里,土地面积为80781平方公里(折12117.1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1.2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860.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12%。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境内最高点位阿尼玛卿雪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我省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久治6县,平均海拔在3200—4500米之间的草地、河滩,都属于果洛蕨麻生长范围,果洛蕨麻是果洛州境内天然生长的特有的食用品种,遍及全州六县,面积约3000万亩(折200万公顷)以上,蕴藏量20万吨左右,年采集量约(年生产规模)1000吨,市场交易量约(年销售量)300吨,年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牧民采集蕨麻是一项传统副业,一般是一边放牧一边采挖,或在翻种饲草地时顺便捡拾。采挖地点大多选择在河滩、田埂、牧道、圈窝等周围,对草原生态环境不足以造成危害。

药材:红景天

  红景天是指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在世界上有余种,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都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器丛林下。我国有73种,其中西藏占有32种,2个变种,但至今仍未有很好的开发利用。红景天主要以根和根茎入药,全株也可入药。主要有效成份有红景天甙(Salidroside)C14H20O7酪醇(Tyrosot)C6H10O2,此外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鞣质、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及微量挥发油,还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铁、铝、锌、银、钴、镉、钛、钼、锰等,叶与茎中含有少量生物硷。经过深入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使用权用的研究,1976年苏联把红景天作为“适应原”样药。广泛应用于抗疲劳、抗衰老和提高脑力和体力机能等方面。 我国对于红景天的使用已有很久的历史,远在清代,在红景天产区就有人将它用作滋祉强壮药,不消除疲劳,抵御寒冷。以后历代皇帝曾专门派探险队去寻找红景天及向各地索取红景天为贡品。据记载,康熙皇帝在平息策妄阿拉布怛分裂祖国叛乱中,长途征战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由于人参“造热”,不宜使用,便用红景天来消除军旅疲备。乾隆年间,蒙古土尔扈特部从前苏联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时给乾隆皇帝的贡品中就有红景天。东北部分地区,民间常用其作为补品和治疗疾病,用它煎水或泡酒来消除重体力劳动带来的疲劳及抵抗高寒山区的冬季寒冷。 藏族人民利用红景天的历史更早,在《晶珠本草》、《藏药图鉴》中均有记载。西藏民间更常用红景天来治疗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和妇女白带等症。 60年代前苏联基洛夫军事医学在寻找强壮剂时发现红景天,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红景天具有类似中医“扶正固本”有“适应原”样作用,而且它的增强免疫作用可强于人参。前苏联斯克医科大学萨拉季夫教授认为当疲劳机体不能自然恢复时,服用红景天浸膏则朋显著效果而且无毒无成瘾性。在食品工业中用红景天可制成不含酒精但具有洒类欣快感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饮料。前苏联民间将红景天作为一种强壮剂应用于老年性心衰、镇静、阳萎及糖尿病等。 红景天的止血作用 红景天中所含的红景天甙和甙元酪醇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微波幅射、抗毒以及对神经系统和新陈代谢的双向调节作用。而且还是一种环境适应药。千多年前,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就以红景天入药,用以健身壮体,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红景天作为一种环境适应药物在军事医学、航天医学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以上作用外,据《西藏常用中划药》上记载,红景天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主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妇女白带等症。红景天为什么会有止血作用呢?从红景天的成分来看,具有各种生理活性的成分近几年余种。其中所含的红景天甙和甙元酪醇为人参型兴奋剂,所含的没食子酸、伞形花办酯、东莨菪素、山萘酚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同时山萘酚、东莨菪素还有止咳祛痰作用。同时红景天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鞣质,也称单宁或鞣酸。鞣质是一类多元酚类的混全物,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全生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沉淀物,从而具有收敛性,也能使皮肤发硬,在粘膜表面起保护作用,制止过多的分泌、停止过量的出血,所以医疗中用作止血药。临床上用于局部出血供外用,也可内服以止胃溃疡症的胃出血,且对溃疡面还有护膜作用。同时还可以治疗水泻,因为护膜作用能减少分泌。鞣质还能凝固微生物的原生质,所以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中华虫草酒

  藏宝王即“中华虫草酒”。是众多虫草酒中的极品,它以冬虫夏草为主,配以雪莲花、柴达木枸杞、佛手参、红景天、纯青稞酒等著名的青海土特产,采用现代科学工艺及藏式炮制方法提取浓缩勾兑而成,本品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之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腰膝酸痛等症,也可在制做各种菜肴时使用。“中华虫草酒”的包装为半斤装,也有两瓶为一盒的一斤装,其使用方法为每日用餐时饮2-3盅。   冬虫夏草采自青藏高原3000-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无污染地区,是一种既是虫又是草的独特复合体。据《青海省藏药标准》等报道,冬虫夏草含虫酸活性成分,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及铅、锶、钾、纳、胆固醇、软酸、麦角固醇过氧化物等。   藏宝王“中华虫草酒”是纯正的藏酒,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佳品。   

青海花斑裸鲤

  青海花斑裸鲤又称大嘴鱼,是鲤科裸鲤属淡水鱼类。主产于青海省玛多县内黄河段及札陵、鄂陵等淡水湖泊,柴达木盆地的奈齐河水系亦有发现。其肉质多脂,味道鲜嫩,富有营养,鱼子有毒,不能食用。鱼肉除鲜食外,还可干制、卤制、熏制及制成罐装食品,便于久藏及远销。

果洛冬虫夏草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东南部,处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毗连,北与本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依。果洛州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均气温-4℃,州内群山起伏,雪峰耸立,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绵亘南部,成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由于果洛州生态环境特殊,冬虫夏草、雪莲、大黄、红景天、贝母、秦艽、当归、党参、川芎、黄芪、羌活等药用植物遍布州内大部分地区。   果洛藏族自治州冬虫夏草资源分布比较丰富,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没有环境和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特殊,青海省40%的虫草产量都来源于玉树果洛州。所产冬虫夏草品质非常好,果洛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4000-4800米的高山草甸的山地阴坡、半阴坡和灌木丛中。垂直分布,而且集中分布于阿尼玛卿雪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包括玛沁县的雪山、东倾沟、大武、当洛、当项、拉加等乡镇,甘德县青珍、江千、下藏科、上贡麻等乡;达日县建设、桑日麻等乡;班玛县过卡、上贡麻等乡;久治县多集中分布于年保玉什则山周边地区。   由于果洛州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源头,为加强果洛州冬虫夏草资源的管理,保护江河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草场植被,确保地区社会稳定,果洛州实行虫草禁采政策,禁止州外人员到果洛采集虫草,政府对于牧区草原的管理是将各个草山划片,包干到各村各牧民家庭,由他们来对自己所分到的草山进行使用和维护。有藏族同胞的亲戚,或者是州上的人持虫草采挖证才能进藏区挖草。   果洛冬虫夏草产地范围为果洛州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6个县。   

药材:麝香

  西藏主要产马麝,体形较形林麝大,吻较长,全身呈棕色,通常仅颈部有少量模糊黄点,颌颈下和腹部呈黄白色。雄麝上颌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向下微曲,俗称“獠牙”;脐部有香腺囊,囊内包含 香。雌麝上颌犬齿小不外露,也无香腺囊。 麝的视觉发达、听觉灵敏、行动轻捷,但性胆怯,常于晨昏单独活动。栖居在海拔较高的灌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方的麝一般毛色较深;生活在青山有小块草地环境中的毛色较浅,但毛的下部均呈灰白色,向上颜色逐渐转深并有光泽。麝毛微呈波浪状,十分轻软,可制高级藏式垫子或枕芯。 阴干的麝香囊即为“整麝香”,又称“毛香”,为扁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体,重量依年龄不同而异。囊内的麝香仁有浓烈香气,为猪肝色或紫红色大小不等的颗粒和粉末。但幼雄麝囊内分泌物呈脓状,不能作药用。颗粒状的麝香仁习称“当门子”,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质量最佳。麝香的主要成分为麝香酮,约占麝香纯干品的0.5%-2%,此外尚含有多种雄(甾)烷衍生物以及麝吡啶等。 麝香性温,味辛,开窍,通络,辟秽,散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有兴奋呼吸、加速脉搏、升高血压和强心的作用;对子宫呈明显的兴奋作用,因此孕妇忌用;麝香还有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等,能治中风不醒、痰迷心窍、心腹暴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并是一种高级香精原料。

青海枸杞

  枸杞属茄科植物,主要产于海西州的德令哈、格尔木、都兰、乌兰,以各农场种植的品质最佳,其他各州及东部农业区亦有野生和种植,年产量约近百吨。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在凉晒时不宜翻动,以免变黑。   驰名中外的青海特产枸杞,沐塞北之寒露,润天地之精气,鲜果玲珑剔透,红艳欲滴,状似红宝石,干果色泽红润,皮薄肉厚,籽少味甘,营养极为丰富。枸杞性平,味甘,早在汉代就以其滋阴补肾,健脑养血、明目益神、延缓衰老等神奇功效而享誉天下。   经专家鉴定:其中所含锗、锂元素独具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助于开发儿童智力;所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铁、磷、钙等营养成份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具有抗癌、保肝、养颜之奇效,是最佳天然保健物,用于治目昏、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糖尿病等症。

酿皮

  牋牋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   牋牋酿皮除有“蒸酿皮外”,还有“馏酿皮”。馏的酿皮,金色发亮,薄细柔脆;而蒸的酿皮,色褐沉着,浑厚肥大,两者色形各异,而味道基本一致。酿皮虽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充当下酒冷盘。冷热均宜,四季可食。   若论及西北的特色小吃,我想“酿皮”是首选之一。吾乡人读“酿”作“让”音。然而,进了陕秦之地,称做“面皮”;入了嘉峪关,又道“凉皮”。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称法,都只概括了这种美食的一个方面。   牋牋酿皮的制作相当繁复。我记得幼年时,母亲曾为我们制作过一次。不过,仅此一次——因为要做出一份色香味形皆美的酿皮,实在是大费周章,劳师动众得很。首先,要将面粉(或绿豆粉等)和成面团。之后,用极细且净的白布包裹着,在清水盆中不停地反复揉搓。面团中的淀粉成分不断从白布中渗出,在盆底积了厚厚一层糊。将再无淀粉渗出的白布打开,里面只剩一小块如冻豆腐般的面筋。蒸熟的面筋可是酿皮不可缺少的伴侣——少了它,就如同咖啡不放奶,感觉上会差很多。   牋牋接着将先前积下的淀粉糊用清水轻轻漂洗后,依份量缓缓倒入一张又大又平的平底盘中,摸得又匀又平。之后,将数个大平盘上笼蒸熟。此时,淀粉糊已成了一大张亮晶晶的“面饼”。将这“饼”轻轻揭下,逐一相叠。彼此之间须涂抹熟菜油,以妨相粘。待其冷却后,便算是完成了主料的制作。“酿”字一义为“蒸”,故而“酿皮”是说明“蒸”是其加工过程中一项重要步骤。   牋牋至于“凉皮”之称,不言而喻,则是指其食法为放凉后拌作料而食。   

杂碎汤

  “杂碎”是经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肺、肠、胃、蹄等部 件。   秋末冬初是宰杀牛羊储备过冬的季节,杂碎即源源上市。西 宁杂碎汤铺,营业多在冬天的早晨,天亮前后就挂起红纸灯笼招 搅生意。吃杂碎最讲究起早,因为早起有三好:“杂碎品种全, 清汤酽,抗寒保暖益寿延年”。品种全,是牛羊五脏头蹄俱全, “蹄筋”的柔,“口条”的嫩,“头肉”的烂,“肚子”的脆, “肠子”的细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挑选爱吃的部件;清汤 酽,是原汤汁掺水少;起早又是运动,加上杂碎汤的补益作用, 确可延年益寿。清晨吃一碗杂碎泡馍汤,顿时心暖肚饱,又能耐 饥御寒,久吃不厌,老幼喜爱。回族同胞对牛羊杂碎的加工,刮 洗仔细,烹调技艺自成一法,吃时调料适中,无内脏异昧。   

狗浇尿

  

青海馓子

果洛州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玛沁县 果洛冬虫夏草 雪灵芝 青海冬虫夏草 久治贝母 甘德牦牛 玛多藏羊 久治牦牛 果洛蕨麻 药材:红景天 青海花斑裸鲤 肉肠 牛奶 肉包子 酿皮 杂碎汤 狗浇尿
班玛县 药材:麝香 烧羊肝 青海冬虫夏草 久治贝母 甘德牦牛 玛多藏羊 久治牦牛 果洛蕨麻 药材:红景天 青海花斑裸鲤 果洛冬虫夏草 肉肠 牛奶 酿皮 杂碎汤 狗浇尿
甘德县 甘德牦牛 鸡心栗 甲卡 油锞子 青海冬虫夏草 久治贝母 玛多藏羊 久治牦牛 果洛蕨麻 药材:红景天 青海花斑裸鲤 果洛冬虫夏草 牛奶 酿皮 杂碎汤 狗浇尿
达日县 果洛蕨麻 中华虫草酒 青海冬虫夏草 久治贝母 甘德牦牛 玛多藏羊 久治牦牛 药材:红景天 青海花斑裸鲤 果洛冬虫夏草 牛奶 肉肠 奶油饼 酿皮 杂碎汤 狗浇尿
久治县 久治贝母 久治牦牛 青海枸杞 牛奶 肉肠 油包子 肉包子 奶油饼 油子 青稞炒面 肝肠 青海冬虫夏草 甘德牦牛 玛多藏羊 藏族食肉 青海馓子
玛多县 玛多藏羊 药材:红景天 青海花斑裸鲤 牦牛牛肉干 青海冬虫夏草 久治贝母 甘德牦牛 久治牦牛 果洛蕨麻 果洛冬虫夏草 肉肠 牛奶 肉包子 酿皮 杂碎汤 狗浇尿

果洛州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