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市

中卫市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宁夏枸杞

  杞属茄科,落叶小灌木。茎丛生,有短刺。叶卵状披针形。夏秋开花,淡紫色。浆果卵圆形,红色,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   枸宁夏栽培枸杞已有四、五百年历史,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枸杞生长,所产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味正、质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祛风、明目等功效。特别是对人体医疗保健作用的多糖含量和有益于人体智力开发的有机锗含量均高于其它中国省区。当地为开发枸杞资源研制了很多食品,主要有:枸杞水晶软糖、枸杞茶、枸杞晶、枸杞药酒。   宁夏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土壤肥沃,适宜枸杞生长种植。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好、种植时间最长的地方。宁夏枸杞的品质得益于宁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品质远远胜过其它地区所产。宁夏枸杞富含18种氨基酸,30余种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碱,其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枸杞多糖的含量比其它产地的枸杞高出10%~70%。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甘平而润,性滋而补,益肝明目… …”《食疗本草》称枸杞能“坚筋骨… …去虚劳,补精气”。《中国药典》1984年版本明确规定:入药枸杞为宁夏枸杞干燥成熟果实,其功效为“保肝、明目、补肾、益精”。经中-事医学院和湖北医科大学及中国医学院等单位临床验证,宁夏枸杞富含的多糖成份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抵制癌细胞生长,预防艾滋病等独特功效和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耐缺氧、养颜美容等功效。宁夏枸杞有“红宝”之称,居宁夏五宝之首,其中又以中宁所产为最佳。    枸杞营养成份表 (100克单位含量)    钙 112.50mg 粗纤维 7.78g 碳水化合物 57.82g    磷 203.10mg 粗脂肪 7.14g 抗坏血酸 18.4g    铁 8.42mg 粗蛋白 12.10g 尼克酸 4.32g    硫胺素 0.153mg 核黄素 1.27mg 胡萝卜素 7.38g    糖质 46.50mg 热量 362.20Kcal 100毫克氨基酸总量 8.48mg   下一篇:中卫山羊

中宁枸杞

  中宁县是枸杞的原产地,也是中国枸杞主产区和新品种选育、新科技研究推广开发区,有600余年的枸杞栽种历史。近年来,全县各级政府和农户共同努力,以民营企业深加工为载体,充分挖掘中宁枸杞的品牌优势、产品数量的比较优势、加工转化的潜在优势和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使枸杞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得到了较快发展。如今,枸杞产业已成为中宁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支柱产业。   宁夏是枸杞原产地,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而中宁枸杞则是宁夏枸杞中之上品。中宁枸杞之所以名甲天下,其一功益于当地适于枸杞生长的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其二是利用黄河水与含有各种矿物质的清水河苦水混灌。其特定条件决定了中宁枸杞的与众不同,中宁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是惟一被载入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国家医药管理局将宁夏定为全国惟一的药用枸杞产地,引入全国十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将宁夏枸杞列为本经上品,称"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   长期以来,中宁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中宁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明弘治年间即被例为“贡果”。编纂于清乾隆是的《中卫县志》称:“枸杞宁安一带(今宁夏中宁县)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时人曾赋诗赞曰:“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决胜腴田岁早丰。”《朔方道志》中也有“枸杞宁安堡者佳”的记载。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赞誉枸杞“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中宁枸杞通常每年开花两次,夏采者称“夏果”,秋采者谓“秋果”。鲜枸杞子色泽艳红,似纺锤形,壮如枣核。经传统工艺加工后,干枸杞子,久贮不腐。   下一篇:宁夏枸杞

中宁圆枣

  中宁县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苹果种植面积13.8万亩,年产量30万吨以上。红枣种植面积15.7万亩,年产量20万吨以上。圆枣又名“金丝枣”,皮薄核小,质脆肉嫩,汁多味甜,酸甜适口,恰逢中秋节前后成熟上市,填补了同期国内鲜枣市场的空白,成为中秋佳节俏销国内的精品果枣。“中宁圆枣”已被注册为证明商标。

香山压砂西瓜

   .香山压砂西瓜,因产品中富含健康元素“硒”又称“中卫硒砂瓜”。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特产。因原产于中卫城区香山地区,并采用压砂栽培技术而得名。加上当地特殊的降水、光照、温差、土壤条件,所产西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自然保鲜期50天以上。   压砂西甜瓜个大皮厚、便于运输、果肉鲜红、果汁丰富、甘甜爽口、舒心如蜜,糖份含量高达13.8%。出产的瓜营养元素含量全面合理,其中: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18种,维生素3种、微量元素5种,其中含钙56mg/kg、钾1090mg/kg,特别是含有人体保健必需的硒(硒含量达到了0.0056mg/kg)和锌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防癌作用,因之得名“硒砂瓜”。中卫香山西瓜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查监测,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绿色有机食品要求,被认证为-绿色有机食品。   种植环境      . 约占中卫市1/3面积的环香山地区,地处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为2400毫米,属于中国最干旱的地方之一。但降水、光照、温差、土壤条件却是西瓜生长的绝佳环境,也是中国最适宜种植高品质压砂瓜的唯一区域。.   香山压砂西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0《关于香山压砂西瓜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划定的建议》(卫政发[2006]5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卫城区香山乡、常乐镇、永康镇,中宁县鸣沙镇、恩和镇、喊叫水乡、白马乡和海原县兴仁镇、高崖乡、关桥乡等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宁夏啤酒花

海原硒砂瓜

     地域范围   海原硒砂瓜产于海原县兴仁、徐套、蒿川、关桥、兴隆、高崖、李旺、西安、曹洼等九乡镇。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45″-106°10′10″,北纬36°06′40″-37°04′32″,海拔1830-2955米。兴仁镇、徐套乡、蒿川乡位于全县北部,与中卫市中卫城区及中宁县接壤;兴隆乡、高崖乡、李旺镇位于全县东北部,与吴忠市的同心县接壤;关桥乡、西安镇、曹洼乡位于全县中部。生产面积1.27万公顷,年总产量13.5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海原县土壤属于灰质土,土质为轻砂壤和粘壤土,0-20cm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土壤pH值在7.5-8.5之间。土壤肥力状况良好,其地质发育史早在元古初期或更早一些时期,县境内坳陷区沉积了厚达7749米的地槽型碎岩和化学岩,并伴有中基性海底喷发岩和线成侵入岩,后期振荡或下降又有碎酸盐岩沉积;其后由于经历了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达到片岩、大理岩。与此同时,受剥蚀构造作用,形成县境内中山和低山地形。   (2)水文情况:海原县县内外缘河流多为间歇河,水量小,季节性变化大,遇到暴雨即发洪水,雨后流量猛减,直至干涸断流,位于月亮山西北的杨明河、麻春河、贺堡河常年有地表水流,南、西华山相间的园河地常年有   地表水流。清水河位于南华山东南边,西河为其主要支流,面积5162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2750.1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动储量为3807万立方,相对富水区有清水河平川、兴仁、西安洼地以及南西华山的山前洪积扇等,动储量3163万立米。   (3)气候情况:海原县年降雨量300mm左右,年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7.6℃,≥10℃的有效活动积温2621℃,无霜期165天。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干物质制造和积累,适宜硒砂瓜生长需求,加之土地压砂,砂中含有硒、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生产的瓜类含糖量高、沙甜爽口,营养丰富、商品价值高,种植的硒砂瓜主要以施优质农家肥为主,种植区域附近无厂矿企业,无工业污染残留,空气环境状况良好,补灌用水、土壤均达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产地要求。   (4)人文历史情况:海原硒砂瓜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栽培经验,加之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硒砂瓜产业在我县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尤其是大中城市居民和经济发达地区对餐后水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优质的硒砂瓜颇受人们的青睐。目前,硒砂瓜产业已成为海原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兴仁、徐套、蒿川、关桥、兴隆、高崖、李旺、西安、曹洼等九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硒砂瓜产地环境条件》(NY5110-2002)的要求。   (2)品种选择:以抗病、抗旱、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为主。未经审定的品种和转基因黑豆品种,不得采用。品种布局要中、晚熟品种搭配、精品与一般品种搭配,大型瓜与中小型瓜搭配,以求多方位,多   渠道占领市场。   (3)生产过程管理:海原硒砂瓜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食品硒砂瓜生产操作规程》(NY5111-2002)。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硒砂瓜以外销为主,在成熟至八成熟时,就   可采摘。在采摘前20天内严禁喷洒各种防病防虫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5)生产记录要求:海原硒砂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海原硒砂瓜果形不一,有圆球形和长椭圆形等。大小不等,色彩多为绿色,有黑色斑纹相间,也有纯黑色的。   (2)内在品质指标:海原硒砂瓜瓜瓤呈鲜红色,籽黑、皮薄、肉嫩,香气浓郁,含糖量达11%。以其甘甜、味纯、质优被誉为上品。   (3)安全要求:海原硒砂瓜执行《NY5109-2002无公害食品硒砂瓜》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海原硒砂瓜加贴农产品地理标志“海原硒砂瓜”标识,多为散装,也有袋装,耐贮耐运。   下一篇:高崖西甜瓜

海原马铃薯

  海原马铃薯   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短,多风少雨,土质以黑垆土为主,富含钾离子,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是适宜马铃薯生长的优质土质。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呈现多样性,也是抗旱避灾作物。马铃薯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月亮山和南华山两大山系所形成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旱作晚熟区以及北部黄河灌溉早熟区。随着农村经济的战略结构性调整,我县把扬黄灌区的兴隆、李旺、高崖三乡镇确定为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北部干旱带的兴仁、徐套、嵩川三乡镇确定为粮菜兼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把中南部12个乡镇冷凉区确定为淀粉型生产基地,在注重马铃薯产量、品质提高的同时,打理培育马铃薯繁育基地,积极组建加工销售企业,以开创我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建设宁夏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基地,按照“扩大面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原则,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重点建设两个马铃薯产业带,即南部淀粉型马铃薯产业带,中部淀粉兼菜用型马铃薯产业带。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海原马铃薯薯块整齐,为圆形和椭圆形。色彩多为乳白色,淡青色,也有紫红色的。 2、内在品质指标:海原马铃薯粗淀粉含量14.30-15.26g/100g,;维生素C含量≥14.00mg/100g;优于盛产马铃薯周边毗邻地区而著称。 3、安全要求:海原马铃薯执行《NY5221-2005 马铃薯》标准。   地域范围   海原马铃薯产于海原县境内西安、树台、关庄、红羊、李俊、九彩、曹洼、史店、海城、贾塘、郑旗、三河、七营、甘城、李旺、高崖、关桥十七个乡镇。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7′-107°41′,北纬36°06′-39°05′,北临引黄灌区,南连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靠毛乌素沙漠,西接腾格里沙漠和香山荒漠区。海拔高度1830-2955米。总生产面积70000公顷,总产量52.5万吨。   下一篇:海原甜瓜

海原小茴香

  海原小茴香   小茴香在海原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生产的小茴香色美、味纯、质优,被誉为上等调味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小茴香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优质小茴香颇受人们的青睐。海原县委、0将小茴香种植作为我县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加之市场带动,使全县小茴香种植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县共种植小茴香5.7万亩,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小茴香既可入中药,又可作为佐料食用。其生育期长、耐旱耐盐碱,种植投入少,效益相对较高,是盐碱沙壤地带和沟坝沙河流域首选的种植作物。海原县小茴香生产始于农民自发的庭院种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小茴香逐步走出了庭院,形成了以西安镇为中心,辐射树台、关桥、史店、曹洼等乡镇的生产基地。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海原小茴香颗粒饱满,为长椭圆形和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两端略尖。色彩多为淡绿色,纵向竖纹相间,也有黄绿色的。2、内在品质指标:海原小茴香粗脂肪含量15.98-16.8g/100g,以颗粒均匀、质地饱满、色泽鲜绿、气味芳香浓郁而著称。3、安全要求:海原小茴香执行《NY5010-2002 无公害食品蔬菜》标准。   地域范围   海原小茴香产于海原县西安镇(园河村、西安村、小河村、湖湾村、付套村)、树台乡(二百户村)、关桥乡(罗山村、麻春村)、史店乡(米湾村)、曹洼乡(曹洼村)、贾塘乡(-村)、李旺镇(七百户村、马莲村)。海原县小茴香种植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9′45″-106°10′10″,北纬36°06′40″-37°04′32″,海拔1600-2300米。西安、树台、关桥、史店、曹洼、贾塘等乡镇位于全县中部,李旺镇位于全县东部。总生产面积8000公顷,总产量1.8万吨。   下一篇:海原马铃薯

中宁硒砂瓜

  由于当地砂砾富含矿物质,同时含有人体必须的硒、锌、钙等微量元素,经风吹日晒,逐渐分化,释放出矿物元素,随雨水冲刷入土,被植物根系吸收,从而在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的条件下,生产出甘甜爽口、独具天然特色的保健食品。由于生产出的西瓜和甜瓜富含硒元素,故名为“硒砂瓜”。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检测,硒砂瓜不仅含有锌、钙、钾、硒等微量元素,还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和18种氨基酸,十分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尤其硒元素可使人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硒砂瓜,耐贮藏,放置在家里、办公室等自然条件下5个月不腐烂;耐运输,长途拉运数千公里,完好无损,是目前国内市场最好的绿色食品。   中宁硒砂瓜基地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光照条件好,全年日照时数为2845小时,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无霜期153天,昼夜温差大,平均为10-16℃,≥5℃积温为3300-3800℃,≥10℃积温为3100-3500℃,更有利于硒砂瓜的种植。每年4-5月份种植,7-9月份成熟上市。独具保健价值,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食品。2005年,中宁县硒砂瓜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查监测,产地条件和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并申请认证全国绿色食品(硒砂瓜)原料基地14.2万亩。   地域范围   中宁县地处宁夏中部,卫宁灌区的东段。东经105°26′-106°07′,北纬37°9′-73°50′之间,海拔1184米。东临利通区、青铜峡,西依中卫城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县境东西宽约50千米,南北长约60千米,全县面积4198平方公里。中宁硒砂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白马乡、鸣沙镇、恩和镇、舟塔乡、喊叫水乡,种植面积达2.3万公倾,总产量52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中宁县北部为卫宁北山及丘陵,中部为黄河冲积平原,东部和东南部为山地(牛首山、烟筒山)与丘陵,西南部为清水河河谷平原和米钵山山地。土壤营养充足切处于平衡状态,:pH值8.28、汞0.03mg/kg、铅13.4mg/kg、镉0.16mg/kg、砷11.9mg/kg、铬60.5mg/kg、铜19.5mg/kg。   (2)水文情况:黄河流经68千米,年均流量325亿立方米。清水河流量1.24亿立方米。境内七星渠、跃进渠、固海渠、北滩渠4条主干渠为主要灌溉渠道。湖泊总面积445公顷。硒砂瓜种植基地属靠天然降水的旱作农业区,主要为山坡地和丘陵地,远离城区和工矿业区,产地内无污染企业和其它污染源。   (3)气候情况;中宁县属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温差较大,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9.1℃。该地区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08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5%,无霜期165天,有效积温2529.3℃,5-8月份昼夜温差一般在15.5℃-12.6℃之间,年降水量221.6毫米,多集中在7、8、9月。年蒸发量2055.3毫米,为降水量的9.3倍。年均相对湿度为52%。年太阳辐射总量5924兆焦耳/㎡。春季多风,年均风速为2.9米/秒,最大风力为12级。“早穿皮袄午披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该地区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   (4)人文历史情况:压砂地上积聚了我县几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我县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种植中宁硒砂瓜,已有70多年的种植历史。过去苦于缺乏资金、交通不便、没有政策、受生活所迫,群众自发地零星种植,只是把硒砂瓜作为一种副业。种植硒砂瓜,首先要在荒地铺上砂砾,由于过去交通运输不便,造成种植压砂瓜投资时间长,产生效益时间更长,加上种很多年后要倒茬,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们对压砂瓜有一句顺口溜“苦死老子、富死儿子、愁死孙子”。但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和水源的进一步解决,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劳动程度明显降低,上世纪90年代压砂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硒砂瓜被当地百姓称为“石头里长出的西瓜”,是当地人民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种瓜模式,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独创,不仅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了土地荒漠化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08年我县喊叫水乡、鸣沙镇、白马乡等镇乡硒砂瓜面积累计达到2.3万公倾,种瓜农户达到6000户,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民“拔穷根”的产业。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在干旱地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小、土层深厚、肥力中上、向阳的歇茬山地或麦地、豆茬地作为压砂的田块。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旱、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瓜菜作物种子的要求。可选用黑美人、新金兰、金城   5号、西农8号、高抗冠龙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在硒砂瓜生产过程中,山地压砂、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是生产的关键环节。   ①砂地的铺设   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小、土层深厚、肥力中上、向阳的歇茬山地或麦地、豆茬地作为压砂的田块。在干旱地区所采用的铺压砂石混合物(砂、石混合物比例3:7或4:6,压砂厚度15-20厘米),以蓄水、保墒、压碱并提高地温种植作物的一类宜耕地。压砂厚度视砂石粗细程度确定,砂粗铺设厚些,砂细铺设厚度薄些。砂石混合物比例以4:6为宜。一般亩压砂用量在100-120立方米。土壤在铺设前应犁地晒伐,增加养分。   ②种子处理措施   种子要购买优质品种,采用温烫汤浸种、高猛酸钾消毒法、多菌灵或福尔马林消毒法统一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后播种。   ③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   采取农业综合措施,合理进行轮作倒茬,减轻病害发生。常用的轮作方式有以下三种:①错位稀植倒茬;②西瓜-甜瓜-歇茬法;③瓜-麦轮作法。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掌握虫口密度,发布病虫害预警情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统防统治。按照农药安全合作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进行,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a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毒、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不使用未核准登记的农药。   b使用药剂防治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中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规定的施用药量、施药次数,使用经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的农药。   c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最高残留量,使用限次和安全间隔期。   科学使用农药的方法:认准病虫害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农药,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最佳防治期及时防治;严格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混配农药,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以延缓或避   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尽量采用靶位用药,清除中心病株,对周围植株喷药进行1控制;使用雾化程度良好的药械,做到细致均匀喷药,选择科学的打药时间,提高药效。   ④普及科学施肥技术   在硒砂瓜生产中,有条件的应增施有机肥,发展有机复合肥,防治超量偏施氮肥、严格氮肥施用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和其他有毒肥料。   肥料的使用及管理:使用商品肥料经技术人员认可,或到指定的肥料供应点购买。使用有机肥必须符合技术规程中的要求。   施肥原则:压砂瓜地的养分随种植年限增加逐步减少,砂地也随种植时间延续出现板结,因此必须严格进行松砂、施肥。   安全施用氮肥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施肥量,做到经济合理的施用氮肥;严格执行氮肥施用安全间隔期,以茎叶为食用器官的蔬菜,收获前20天,禁止追施氮肥;推广“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模式。   (4)产品收获:区外销售7-8成熟时采摘,区内销售的完全成熟后采收,切忌生瓜上市,采摘前15天内严禁喷洒各种防病防虫农药。   (5)生产记录要求:要求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对使用的农药、化肥的名称、剂型规格、使用方法、使用时间、每次用量、全年使用次数、末次使用时间有详细记录。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观特征:中宁硒砂瓜个大皮后,果实为椭圆形,果皮浓绿色条带。   (2)内在的品质指标:独特的种植方式和自然条件,生产的西瓜个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甘甜如蜜,糖分高达13.8%。生产出的瓜营养元素含量全面合理。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8种,维生素3种,微量元素5种,其中含钙56mg/kg、钾1090mg/kg,特别含有人体保健必需的硒和锌等微量元素,有延年益寿、抗衰老、抗癌作用,独具保健价值,因之得名“硒砂瓜”,是真正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3)安全要求:中宁硒砂瓜严格按照(NY5109-2005)标准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用于包装的容器整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纸箱无受潮、了层现象。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宁硒砂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运输:装卸运输中应快运、轻装轻放、运输途中应防暴雨淋。运输散装瓜时,运输工具的底部及四周与果实接触的地方应加铺垫物,以防机械损伤。运输用的车辆、工具、铺垫物、防雨设施等,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污染、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4)贮藏:贮存时宜在通风、阴凉、清洁卫生的场所进行,堆码整齐,防止挤压损伤,防日晒、雨淋、冻害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长期贮存时,应存入低温冷库,贮存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存入前应逐步降温预冷。贮存室有适宜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在贮存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病瓜立即清除,贮存时,严禁其它有毒、有异味、有害、发霉散热及传播病虫害的物品混合存放。   下一篇:中宁圆枣

南长滩大枣

  南长滩大枣   具有抗变态反应、保肝、增加肌力、镇静、催眠和降压的作用。   当地栽培大枣历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间,时任中卫知县的黄恩锡在其《中卫竹枝词》中写道,“亲串相遺各用情,年年果实喜秋成。永康酒枣连瓶送,蒸枣枣园夙擅名”,在《春行杂咏》中写道“春行缓辔随骢马,一路看山到枣园”,真实的描绘了200多年前卫宁平原栽培枣树以及枣果加工的繁荣景象。据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有枣、梨、桃、沙果、秋子、苹果、桑葚、葡萄、杏、沙枣和枸杞。民国时期以枣、梨、杏、沙果、秋子、葡萄和枸杞为主品种,成种面积亦大”,“民国年间,永康、徐庄、枣林、沙滩、南长滩、蔡桥、新墩等地枣园、枸杞园、沙果园分布较多,红枣、枸杞、长把梨、香水梨遐迩闻名”。 2008年10月,中卫香山乡南长滩村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宁夏首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几年来中卫市在每年四月举办中卫市梨花节,千棵古树万朵梨花竞相绽放,花团锦簇、十里飘香,引得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地域范围   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中卫市香山乡等1个乡镇8个行政村组。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4°17'00″-106°10'00″、北纬36°09'00″-37°43'00″。区域生产面积5500公顷,年产量1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南长滩大枣果实大,呈椭圆形或近圆形。果肩圆,略耸起,梗洼中深广,果顶平,果面平整,有光泽。果皮深红色,果点褐色,圆形。平均果重18.5g,最大果重30g。 2、内在的品质特征:总糖71.2-76.8%,总酸0.72-0.77%。 3、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5013-2006)标准; 食品污染物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标准; 农药残留量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标准; 产品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干制红枣》(GB/T 5835-2009)标准。下一篇:香山硒砂瓜

枸杞芽

  枸杞为宁夏“五宝”之首,是宁夏农业第一战略性主导产业。无果枸杞芽是由科研人员历时7年研制而成的。它不开花,不结果,大部分营养成份都囤积在嫩芽之中,食用部位正是其嫩芽。经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甘肃农业大学重点实验室检测表明,其营养成份总含量达到总重量的73.7%以上,在已查明的人类可食食物中综合营养成份含量最高。具有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预防动脉硬化,延缓衰老,抗肿瘤、抗疲劳和抑止血糖上升等作用。主要产品有无果枸杞芽茶A、B、C、D、E、F等系列,脱水无果枸杞芽,速冻无果枸杞芽等。产品已行销全国各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为了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无果枸杞芽的组织化程度,增加成员收入,中宁县维民枸杞芽合作社于2005年2月成立。目前,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无果枸杞芽种植收购合同,培育发展绿色无果枸杞芽种植基地2000多亩,涉及中宁县5个乡镇29个村的1568户农户,发展合作社员260名。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   下一篇:舟塔乡枸杞

舟塔乡枸杞

  中宁县舟塔乡,靠黄河之浇灌,沐塞北之甘露,润天地之精华。土壤肥沃,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所产枸杞色红、粒大、肉厚、籽少,营养丰富,品质卓越,驰名中外。辖区11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6602户农户,耕地面积3万亩。全乡枸杞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81%。平均亩产400多公斤,最高亩产600公斤,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直接来自枸杞产业,枸杞产值突破1亿元,果农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位于全县之首。万亩枸杞高科技示范园区更是闻名区内外,是宁夏观光农业的重要基地。     舟塔乡是中宁县乃至宁夏枸杞种植规模最大的乡,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主产区和核心区。舟塔乡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宁枸杞之乡,在万亩高科技示范园区的映衬下,神采熠熠,光彩夺目   下一篇:滚粉泡芋头

宁夏手工羊肉臊子面的

  “天下黄河富宁夏"。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富饶的物产,为宁夏的清真菜肴及其烹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同时,由于回族风俗习惯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饮食习惯上,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宁夏的风味小吃,无论对原料的选用,还是烹好的方法,在全国来说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宁夏传统的回族风味小吃-------羊肉臊子面,在宁夏既是家常便饭,也是待客必备之饮食,是宁夏和外地群众最受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 正宗的宁夏羊肉臊子面做法分三步 第一步、做汤 做臊子汤在选肉上应选羊后腿的瘦肉最佳,切成一厘米见方的丁状,然后放在锅里进行翻炒,水份炒干时,把羊肉拨开(别盛出来,只是让它腾个地儿),加少许的羊油,将辣椒面儿倒进油里炸一炸,然后翻炒,再放上盐、葱姜、调和面等调料翻炒,再喷少许醋,炒一会儿,然后将切好的西红柿倒进锅里,炒啊炒,西红柿就成了西红柿酱。把切好的青萝卜下入锅中,再炒几分钟,可以加适量水(必须是冷水,热水肉会变红),这时水不要加的太多,以浸过肉稍多些为易,接着进行炖。炖的差不多就可以把水加够。等锅开了,下入适量的菠菜、韭菜、香菜。红的是辣子,绿的是青菜,视觉上红绿,味觉上鲜香,色香味俱全,食欲好强烈呀! 第二步、擀面条 擀面条,这是妇女炊事中的绝技。用精白面粉制作。面的和法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水要一点一点的倒,用筷子或手把面抄匀,注意水不能倒的太多,这样和出来的面叫伤水面,吃着口感不好,而且面也没有筋度。接着就是揉面,面一定要揉到“家”,至到揉的光光的,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再用细长光滑的红红的枣木擀面杖,慢慢地擀呀擀,一定要把面擀的薄且均匀。面擀开是一个圆,把面先对折,再对折,就成了一个扇形。从其中的一个边,用一个手压住面,另一个手握刀“犁”面,擀的面有多大,“犁”出的面就有多长。手艺好的女人切成的面条,薄如纸,细如丝,达到面薄条细。通常人们在过生日也吃这样的臊子面,称它为“长寿面”。 第三步:下面 首先,下面的水里要放一点盐,这样面会更筋道;水开之后,将面条抖散下进去,用筷子搅动,然后盖锅盖。如果是自己和的面自己擀的面条,那么等水开一遍就可以出锅啦! 将面条盛到碗中,把美味的羊肉臊子汤浇在上面。这就是一碗喷香可口的佳肴--------宁夏风味小吃羊肉臊子面。 下一篇:酱羊棒骨

中宁苹果

  中宁苹果有色鲜味浓,含糖量高,肉质细密,硬度大,耐储存等特点。金冠、元帅、新红星等品种分获一九九四年全国林业博览会金奖、一九九七年全区全区二;兴果杯优质奖、一九九八年国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闻名中外,行销全国并远销外蒙、俄罗斯等国。 中宁“奥运苹果”旺销 香甜可口的苹果不足为奇,但与奥运结缘后,就稀罕了。近日,中宁县清水河农场的农民王月花种植的一批套袋贴字苹果,沾了奥运光,成了市场的香饽饽。 2008年是奥运年,作为农民,王月花也有一颗激动的心。为此,她利用自己掌握的苹果套袋贴字技术,在自家的果园中选取了76棵红富士苹果树,作为苹果套袋贴字区,并把福娃等吉祥图案贴在个大、色艳、香甜的优质苹果上。如今套袋贴字苹果已经上市,“奥运苹果”不仅外形漂亮,而且经济价值也大大提高,在县内每公斤卖到4.6元以上,县外更高达6元以上,相当于目前普通苹果价格的一倍多。王月花家里的贴字苹果深受广大客商欢迎,目前只剩一箱。 套袋贴字苹果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有效阻隔了苹果害虫危害,降低了农药残留,增加了苹果的附加值,给果农带来好的收益。这项技术在中宁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中宁县林业局果蔬站站长宋淑英介绍,近年来,中宁县苹果套袋技术已经覆盖全县各苹果生产基地,苹果套袋的数量已达800万只,套袋贴字的苹果数量今年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达到30000只,主产区农民仅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就达到了2700元以上。 下一篇:中卫特产苦荞

煎猪脏

  煎猪脏

高崖西甜瓜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地处陕甘两省交界的北部深山区,有1588口人,人均耕地5.6亩,年均降水量300毫米。这里气候湿润、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品种繁多,环境优美。草场村种植甜瓜有近百年历史,当地农民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依托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确立西甜瓜为该乡的主导产业。   从1998年开始,草场村引入拱棚种植西甜瓜技术,2003年又得到旱作农业示范项目支持,拱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以草场村为核心建设高崖乡自治区级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新建压砂地设施甜瓜1.2万亩。   2010年,高崖乡草场村共有小拱棚12600余座,将全部种植西甜瓜,种植甜瓜8056亩,甜瓜年产量达12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900万元,亩纯收入近4000元,人均1.4万元;目前,高崖乡草场村西甜瓜产业产值占全村经济总量的81%,占全乡经济总量的60%以上。种植户人均纯收入5000余元,高于所在乡镇平均水平20%以上。   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西甜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甜瓜,因富含营养素、消暑解渴,口感甜美而受人钟爱。在宁夏,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高崖甜瓜的美名。生长在庙山之下、受石峡口库水的滋润、高崖甜瓜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成就了甘甜、味醇的品质。100年前,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南来北往的客商,经过高崖时,都忘不了饱餐一顿高崖甜瓜,一洗旅途辛劳。口耳相传,高崖甜瓜经久不衰、驰誉千里古道。今天,这一土特产已经被高崖乡发展壮大成特色优势产业,其规模、品种、品质、产值均亦非当年可比。   高崖乡是海原县设施农业发展最早的乡镇之一,2007年以来,全乡依托扬黄灌区水源优势和多年种植压砂地甜瓜的优势,以草场村为核心,打造新老园区两基地,着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通过抓示范、强基地、促流通,增效益,共建设各类设施棚1800亩,全部种植甜瓜。项目区建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成为全县设施农业建设的典范。基地设施甜瓜5月下旬开园上市销售,比大田种植提前上市近30天。   为了实现硒砂瓜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2009年,高崖乡建成西甜瓜新品种及新技术展示示范园区,开展品种引进试验、栽培模式研究、肥水管理等试验研究,先后从全国十几家专业育种机构引进西甜瓜品种31个,其中:甜瓜22个、西瓜9个。进行品种比较、展示示范,为西甜瓜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替代品种,并配套推广膜下滴灌、吊蔓整枝等种植新技术示范,为全县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和引领作用。   2014年,全乡西甜瓜种植9300亩,其中甜瓜4800亩。为更好促进营销,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销售模式,高崖乡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建立农产品合作社、打造高崖甜瓜品牌、认证绿色无公害食品等一系列方式,加强促销。目前,基地设施甜瓜已成熟上市。预计亩产量设施甜瓜可达3000斤,大田地膜种植甜瓜亩产量2000斤。   (同心客商同期声)   高崖甜瓜,昔日只是宁夏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今天,它已经出山入川,畅销周边十多个省市,成为更多人盛夏的解暑佳品。下一篇:煎猪脏

宣和鸡蛋

  宣和镇是宁夏中卫市城区的农业大镇,素以宁夏养鸡第一镇闻名大西北。集镇距城区中心约25公里,地处香山脚下、黄河南岸,与中宁县接壤,同永康镇毗邻。辖区面积594.5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建制村,全镇总人口45288人,其中农业人口42719人,回民2523人。耕地面积45525亩。   宣和镇的养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由小规模散养到科学化笼养发展到现在规范标准的园区规模化养殖,养鸡产业已成为镇域特色支柱产业。镇政府投资1250万元,建成存栏蛋鸡30万只的第一养鸡示范园区;投资3680万元,规划设计建成占地500亩、高标准的规范化鸡舍330栋,可存栏蛋鸡100万只的第二养鸡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疫病防治配套、科技人员常住指导,为加速发展镇域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搭建起了经济腾飞的新平台。发育健全的宣和禽蛋批发市场,占地41.6亩,是目前西北最大的禽蛋批发专业化市场。在激励市场流通方面,不断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创新市场环境,实施品牌战略。申请国家工商局注册了禽蛋商标,先后组建了14个禽蛋产品销售公司,禽蛋产品运销西北30多个大中城市;全国10多家品牌饲料药械在宣和镇均有销售网点,年销售禽蛋产品2.4万吨,活鸡150万只,饲料、原料10万吨,市场交易额达2.5亿元。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为壮大鸡产业注入了强大活力。全镇从事养鸡产业的人员达到8000余人,全镇鸡存栏达到300万只,饲养量达到502万只,鸡的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来自养鸡产业的纯收入人均达到1680元,分别占到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的50%。   下一篇:羊杂碎水面

中卫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沙坡头区 南长滩软梨子 南长滩大枣 香山压砂西瓜 香山硒砂瓜 宣和鸡蛋 羊杂碎水面 枸杞茶叶 冻兔肉 金积黑色发菜 宁夏啤酒花 清蒸鸽子鱼 向日葵 红烧牛肉 浑酒小炒肉 宁夏枸杞
中宁县 宁夏枸杞 中宁枸杞 中宁圆枣 中宁硒砂瓜 枸杞芽 中卫山羊 舟塔乡枸杞 宁夏手工羊肉臊子面的 中宁苹果 中宁蒿籽面 酱爆牛肉 中卫特产苦荞 中卫金丝枣 一品中宁土鸡 滚粉泡芋头 酱羊棒骨
海原县 海原硒砂瓜 海原小茴香 海原马铃薯 高崖西甜瓜 煎猪脏 宁夏涮羊肉 白豌豆 决明子茶 海原甜瓜 粉汤彩饺 雪花羊肉 宁夏枸杞 中宁枸杞 香山压砂西瓜 中宁硒砂瓜 南长滩大枣

中卫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