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精河枸杞 | 精河枸杞素有“红玛瑙”之称,其果实鲜红、粒大饱满、皮薄肉厚、含糖丰富、药用价值高,颇受消费者青睐。 新疆精河县是我国枸杞的起源地之一,在国内枸杞资源中排在前列,有丰富的枸杞种质资源。精河县还分布有大量野生枸杞资源,精河县是黑果枸杞、宁夏枸杞、新疆枸杞等起源地,有着50年的栽培历史,成为我国枸杞主要集中产区之一。 精河枸杞是新疆红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精河县独具特色的优势支柱产业,枸杞面积及产量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重要地位。1988年精河枸杞总产量第一次赶上宁夏,到2010年精河栽植面积已达10.73万亩,年产量13000吨,单产178公斤,总产值415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枸杞产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例达到16%。 精河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这里出产的枸杞品质优良、闻名遐迩,出产的枸杞以色泽鲜红、果粒大、肉丰厚、富营养、味甘美,果实内含物饱满没有空隙,是理想的药食兼用营养保健珍品。每到收获季节,国内外客商云集精河,购销两旺,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享誉国内外市场,赢得了“精河枸杞甲天下”的美誉。 地域范围 精河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天山支脉婆罗科努山北麓,东邻乌苏市,南邻尼勒克县、伊宁县,西邻博乐市,北邻塔城托里县,海拔平均509米,地理位置坐东经81°46′—83°51′,北纬44°00′—45°10′。县境内东西长约166千米,南北宽约134千米,总面积11275平方千米,约占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面积的37%。精河枸杞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精河县托里乡、大河沿子镇、八家户农场、阿合奇农场、茫丁乡、托托乡等六个乡镇场,涉及56中心村。精河枸杞种植面积10.73万亩,年产量1.3万吨。产值4.2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精河枸杞果实粒大饱满,鲜果呈四菱形或纺锤形,枸杞果实为浆果,果长2.2—2.8厘米,果径0.8—1.2厘米,果实鲜干比4:1,鲜果千粒重量670克,特级果率80%。干果呈鲜红色或紫红色,果实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无苦味、涩味,无病斑粒、霉变粒、虫蛀粒,无破碎粒、未成熟粒及油粒,无杂质,干果挤压成团,松开后呈散状。 (2)内在品质指标:新疆精河枸杞含多糖、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是新疆特色林果业之一。枸杞中水分≤17.0%,灰分≤4.3%,总糖≥35.0%,蛋白质≤21.5%,脂肪≤10.5%。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必须符合《NY/T 5249-2004无公害食品 枸杞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要求。 |
博乐红提 | 博乐红提葡萄,独一无二气候,蓝天白云,阳光时照长,昼夜温差20度,水质来自天山雪水,干爽黄沙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是鲜食葡萄种植的优质气候区。20世纪90年代末期,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第五师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优质、大粒、耐储运的红提葡萄。选定81团、83团等六个团场作为红提葡萄种植区域,并将各团场生产的红提葡萄统一注册为“北疆”牌红提葡萄。由于第五师的气候条件属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降水量少,夏季炎热干燥,因此,所产红提葡萄以色泽艳丽、肉质爽脆,果肉半透明紧实、口味纯正而享誉国内外。经过不断努力,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2008年荣获“新疆著名商标”称号。第五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红地球葡萄之乡”。现红提葡萄作为第五师特色产业,年产值已近3亿元,带动果农4500余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博乐红提产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天山北麓的博尔塔拉河谷和艾比湖盆地,地理位置为东经79°52′30″-83°41′07″,北纬44°21′34″-45°14′45″,属中纬度,远离海洋,深居内陆。西起中哈边境洪别林山口,北至哈达拉达板,南到婆罗科努山北麓,东北部与塔城地区乌苏县、托里县接壤。区内有温博、精博、博五、沙塔公路与北疆大动脉312国道相连,并有若干条简易公路、国防公路,交通便利。北疆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接轨,为产区发展提供了良好大交通运输条件。博乐红提产区覆盖农五师六个种植团场,分布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所属一市两县,其中博乐市境内四个团场:81团、86团、89团、90团,精河县境内两个团场: 83团、91团。红提种植面积6666.67公顷,年产鲜食葡萄8万吨。 |
新疆兵团八十四团色素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四团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中国色素菊花之乡”的美誉。目前,该团今年种植的7300亩色素菊花喜获丰收,第一遍菊花采摘工作已全面铺开。色素菊花是万寿菊的一种,既具有观赏性也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从花中提取的天然黄色素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新疆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7个农业连队,包括1连、2连、3连、4连、5连、6连、7连。地理坐标为东经81°56′15″~82°15′10″,北纬44°55′00″~46°07′30″ AGI2017-02-2116 |
油塔子 |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许酵面揉成软面,热处发约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个小团,外抹清油待用.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凝固性大,不至于天热油溶化而流出面层;天冷时,羊尾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油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火蒸25分钟,即可启笼食用. |
高白鲑 | 【中文名】高白鲑 【学名】Coregonus peled 【物种分类】属鲑形目、鲑科、白鲑属。 【图】图为成体高白鲑,产自新疆赛里木湖,重约3.5kg 【简介】 高白鲑(Coregonus Peled)为冷水性鱼类,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ldae)白鲑属(Coregonus)鱼类,是前苏联的特有品种。原分布于北纬50°以北前苏联的广大淡水水域。其适宜生长温度12~16℃,pH值6~9,盐度1‰~13‰的低温冷凉水体。高白鲑对饵料的要求不很严格,主要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也摄食部分底栖生物,食物链短,生长迅速,体长可达到55cm,体重达3kg,。一般三年达到性成熟,自然产卵水温在1~3℃,产卵期在11月下旬到翌年1月上旬。其外形上颌与下颌等长;体高,背在头后一般隆起成弧形,黑色,在头部(上部和侧部)具大的黑斑,在背鳍上具小的黑点。高白鲑可区分为三种类型,即河流型、湖泊型、河湖型三种。。 【养殖】 该品种肉质白,脂肪含量高,出肉率高(>60%),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适宜于大型冷水性水域养殖。适温范围0~25℃,最适水温12~15℃,适宜盐度0.2‰~6‰。该品种适宜在东北地区、云贵川地区、青藏高原以及长江以北的深水湖泊和高峡水库推广养殖。 在中国,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赛里木湖早年无任何鱼类生存,经过多年研发,从1998年至2003年连续6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和凹目白鲑发眼卵2940万粒,通过孵化向赛里木湖投放高白鲑、凹目白鲑鱼苗1400万尾。至2002年底,赛里木湖中高白鲑雄性平均体重1.9公斤,雌性平均体重2.2公斤,最大个体3.6公斤。2002年进入商品鱼捕捞期,捕捞商品鱼30余吨,2003年计划捕捞商品鱼100吨。 2000年至2002年,新疆水产工作者在赛里木湖现场进行了亲鱼捕捞、采卵、授精后运至温泉冷水鱼繁育基地进行人工孵化,经4个月左右的孵化,在国内首次获得高白鱼成活稚鱼1100余万尾。高白鲑首次在中国繁育成功,标志着冷水鱼系列开发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首批鱼苗已被推广到北京、四川、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等省、区;2003年又向黑龙江、内蒙古发运鱼苗80万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高白鲑、凹目白鲑、虹鳟、金鳟为主体的渔业结构。以移植、增值、繁殖、捕捞为主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2008年特克斯河系及恰布齐海水库均已引入高白鲑鱼苗,2009年底成鱼单尾体重在1000g。 高白鲑适应性强,特别适合一些低水温的环境,它肉味鲜美,无肌间刺,生长迅速。高白鲑在赛里木湖中以摄食天然饵料--钩虾和西藏拟鳋为主。由于高白鲑完全摄食天然饵料,且湖水未受任何污染(入湖水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泉水),被誉为鱼类中的有机食品当之无愧,名符其实,市场前景广阔。 |
江格尔 |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聚居区。多数学者认为《江格尔》最早产生于中国卫拉特蒙古部,17世纪随着卫拉特蒙古各部的迁徙,也流传于俄国、蒙古国的蒙古族中,成为跨国界的大史诗。 《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主要以口传方式流布,也有抄本和刻印本。这部史诗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1势力进行艰苦斗争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学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江格尔》至今仍在蒙古族中传唱。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大规模搜集和记录《江格尔》的工作,至今已有境内外多种文字的版本刊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江格尔》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形势十分严峻。著名的民间艺人有的已经过世,在世的也都已经年届高龄,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危险。因此,对《江格尔》传承人和资料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必须抓紧,以使这部宝贵的史诗长唱于世间。 |
精河县棉花 | 精河县棉花种植面积21万亩,总产为42万担,全部种植品种棉花中棉24号和新陆早系列,822品种为主栽品种。这两个品种的特点是强度高,马克隆值适中,纤维长度29mm以上,含糖量低,可纺性好。1995年被国内贸易部定为国家商品棉基地,1995、1996年连续两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科技兴农”先进单位。( 博尔塔拉) |
赛里木湖冷水鱼 | 产地:博尔塔拉 赛里木湖早年无任何鱼类生存,经过多年研发,从1998年至2003年连续6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和凹目白鲑发眼卵2940万粒,通过孵化向赛里木湖投放高白鲑、凹目白鲑鱼苗1400万尾。至2002年底,赛里木湖中高白鲑雄性平均体重1.9公斤,雌性平均体重2.2公斤,最大个体3.6公斤。2002年进入商品鱼捕捞期,捕捞商品鱼30余吨,2003年计划捕捞商品鱼100吨。 2000年至2002年,新疆水产工作者在赛里木湖现场进行了亲鱼捕捞、采卵、授精后运至温泉冷水鱼繁育基地进行人工孵化,经4个月左右的孵化,在国内首次获得高白鱼成活稚鱼1100余万尾。高白鲑首次在中国繁育成功,标志着冷水鱼系列开发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首批鱼苗已被推广到北京、四川、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等省、区;2003年又向黑龙江、内蒙古发运鱼苗80万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高白鲑、凹目白鲑、虹鳟、金鳟为主体的渔业结构。以移植、增值、繁殖、捕捞为主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 高白鲑适应性强,特别适合一些低水温的环境,它肉味鲜美,无肌间刺,生长迅速。高白鲑在赛里木湖中以摄食天然饵料--钩虾和西藏拟鳋为主。由于高白鲑完全摄食天然饵料,且湖水未受任何污染(入湖水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泉水),被誉为鱼类中的有机食品当之无愧,名符其实,市场前景广阔。 |
精河县芦苇 | 芦苇生长在水塘里,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杆纤细柔韧,是上等的造纸和人造棉、人造丝原料,是建房、制作苇帘、苇席的优质原材料。( 博尔塔拉) |
葡萄干 | 葡萄味甘平,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葡萄干是新疆特色的食品之一。 营养功效:葡萄干中的铁和钙含量十分丰富,是儿童、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可补血气、暖肾,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内含大量葡萄糖,对心肌有营养作用,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葡萄干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常食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者有较好的补益作用,还是妇女病的食疗佳品。 适者如斯:一般人皆可食用。冠心病、白癜风患者、老年人、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每次30克左右。 特别提示:含糖量偏高,糖尿病患者忌食。服用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和补钾时,不宜同食葡萄干和其他含钾量高的食物,否则易引起高血钾症,出现胃肠痉挛、腹胀、腹泻及心律失常等。新疆生产的葡萄干最负盛名。其状如珍珠,肉软清甜,营养丰富。葡萄干是制作蛋糕和冰激凌的最佳点缀品之一。泡制果茶时使用葡萄干更添营养。 |
黄密宝 | 黄密宝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1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50天,单瓜平均重4.5公斤,果实长卵圆型,果柄不脱落,果面黄色,覆有绿色条斑,网纹中粗,密布全瓜,果肉桔红色,肉厚4.5厘米,肉质松脆,皮质较硬,耐贮运。 |
新疆枸杞 | 产地:博尔塔拉 枸杞子,别名很多:河南称杞子,红耳坠;山西称地骨子.枸茄茄;江苏南通称枸杞头;天津称血杞子。属植物茄科落叶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习惯上认为,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宁.中卫.宁武者品质最好。 新疆枸杞也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野生枸杞粒小.肉少.色差,目前收购.出口的全为人工栽培的产品。南疆.北疆都有栽培,以博尔塔拉自治州所产为最多,质量也比较好。 博尔塔拉枸杞,以粒大.肉厚.籽少.色红.柔润等优点,颇受国外客户欢迎。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 枸杞以每年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的质量最好。秋季则于处署至白露间采收为宜。过早过迟,均引响枸杞质量。 |
卤虫 | 被誉为水产业“软黄金”的艾比湖卤虫,是博尔塔拉特有的优势资源。博尔塔拉艾比湖是中国卤虫的主要产区。据专家测定,艾比湖卤虫虫体年资源量可达2万吨,虫卵资源量为200至400吨。艾比湖卤虫和卤虫卵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卤虫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1988年10月,博州人民政府颁布《艾比湖卤虫资源开发利用暂行管理规定》,将卤虫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1999年,又对全州卤虫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成立了“艾比湖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并同国内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开发生产卤虫产品,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卤虫资源的开发迈出了新步伐。( 博尔塔拉) |
哈萨克族奶茶 | 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卷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熬开后,便可喝了。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暧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抓饭、几块羊肉、几块奶酪,就是一顿美餐了。 |
博乐茶 | 在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有“宁可三日缺面、不可一顿缺茶”的说法。这两个民族对喝茶很讲究,最喜好砖茶和米星茶。主要煮茶方法有:黑茶、奶茶、酥油茶。烧茶的器具也很讲究,不用铁制茶壶,而是用搪瓷或铜制茶壶。饮茶时还配有点心、糖果等。 |
麻黄草、甘草 | 博州有草地162.42万公顷,为发展麻黄草、甘草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博州将利用中低产田改造和开荒地,借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大力发展麻黄草和甘草种植。力争3-5年达到30万亩甘草和麻黄草的种植规模。这样即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益,大力发展畜牧业,又可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扩大麻黄草、甘草加工规模,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博尔塔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