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张家界 >> 永定区 >> 罗水乡

罗水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张家界大鲵

  “张家界大鲵”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指在特定地域、土壤、水质、气候、生产技术、工艺条件下的,经核准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   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张家界大鲵   二、保护的范围   保护的产地范围为:湖南省张家界市,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即永定区和武陵源区,慈利县和桑植县。   三、张家界大鲵的历史和现状   (一)历史渊源   张家界市历史悠久,原名大庸,是古代大庸国所在地。商周时期地属荆楚,春秋战国为楚之黔中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置郡县,在澧、沅流域建立了现今湖南境内第一个行政区黔中郡,为当时全国三十六郡之一,今张家界市两区两县均属其所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张家界市全境解放,大庸、桑植两县则于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属永顺专区管辖,后划归湘西苗族自治区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而慈利县一直到1988年都属常德专区管辖。1988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张家界地区成立了地级市大庸。因“大庸”之名远不及境内所辖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的知名度高,1994年4月4日,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2008年,张家界总人口达到163.95万,总面积为9563平方公里,市0设在永定区。   张家界人杰地灵,物化天宝,多民族悠久的历史、古朴的民俗和特异的风情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文化画卷。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苗族、白族同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这块聚天地之灵气,揽日月之精华的人间仙境,千百年来更是哺育出数以万计的精英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   张家界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境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野生动物有大鲵、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境内特产十分丰富,有大鲵产品、“三宝一绝”,葛根等。   大鲵在地球上的生长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亿五千万年以前,有“活化石”之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极高的学术科研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医用,食用等经济价值。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非法捕杀、0贩卖大鲵,加上野生大鲵资源再生能力差等原因,野生大鲵资源量急剧下降,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为此,湖南省人民0于1995年成立了湖南省张家界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1996年,国务院以国函[1996]113号文件确定建立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张家界野生大鲵资源及其栖息环境。   为了挽救大鲵这种神奇而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张家界当地的人民群众参考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料,又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人工养殖大鲵相关研究。大鲵在张家界民间饲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它是长江流域的一个品系,它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张家界独特的砂石岩林地貌、适宜的气候环境、丰富的饵料资源、优良的水质条件及悠久的养殖习惯,生产出了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口感独特、品质优良的张家界大鲵。   (二)现时状况和效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张家界市委、市0依托原产地大鲵资源、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饵料及优良水资源优势,实施 “以大鲵特色养殖富民强市”、“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大鲵资源保护”战略,将大鲵产业作为扶贫攻坚核心工程和全面建设张家界小康社会的重点产业来抓,成立了张家界大鲵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张家界大鲵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张家界的地型地貌、气候环境和水资源条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因地制宜布局张家界大鲵养殖区域,已在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和武陵源区的15个乡镇建立商品大鲵养殖中心,在张家界市经济开发区正在修建张家界大鲵综合利用基地。   目前,在张家界市辖区已有驯养繁殖许可企业20余家,其中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有2个大鲵经营利用许可证,1个大鲵展览经营利用许可证,公司委托代理驯养户320余户。全市储存大鲵资源15.3万余尾,年产大鲵幼苗10万余尾,年销售子二代大鲵4.9万尾,创产值2.5亿元。   随着近年来张家界大鲵养殖产业的发展,张家界大鲵已经逐步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大鲵产业也逐渐成为了张家界旅游产业的有力辅助产业之一,是张家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张家界大鲵资源具有稀缺性、独特性等特点,其产品正在成为张家界高端的旅游纪念品。张家界市委、市0依托张家界旅游资源,着力将大鲵打造为张家界新的名片。   (三)张家界大鲵知名度   在张家界20余家大鲵养殖企业中,张家界金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从事大鲵驯养繁殖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其大鲵养殖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商品大鲵养殖环境优美,培育出的张家界大鲵品质优良。为了进一步推广张家界大鲵,该公司借助中央一套《科技博览》、二套《财富故事会》《理财热线》、七套《每日农经》《致富经》和《聚焦三农》、十套《人与社会》《百科探秘》,日本朝日电视台等国内外多家媒体对张家界大鲵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反响巨大,掀起了一股大鲵保护和养殖的热潮,公司创始人王国兴先生也被央视媒体尊称为“中国娃娃鱼之父”。   四、张家界的质量特色   张家界大鲵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大鲵肉组织柔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性。   (一)感官特色   1、外形特征。张家界大鲵养殖技术完全模拟大鲵生活自然条件,遵循大鲵生活习性,并未驯化大鲵冬眠的习惯,在冬眠期间大鲵能够有效的利用掉身体内囤积的脂肪,因此张家界大鲵整体外观体型比较健壮,无肥胖感。   2、口感滋味特征。由于张家界大鲵肉脂肪含量较低,使其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无油腻感。   (二)理化特征   张家界大鲵鲜肉中:含水分≥75%,蛋白质≥10%,必须氨基酸≥3%,脂肪≤5%。   (三)与其它大鲵的区别   其他地方生产的大鲵或肉粗、或脂肪含量高,甚至诸般缺点兼而有之。   1、张家界大鲵肉与其他原产地大鲵肉中蛋白质含量比较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张家界大鲵肉与其他远产地大鲵肉相比较,其蛋白质含量略高,这与张家界良好的自然养殖条件和丰富的大鲵养殖饵料是密不可分的。   2、张家界大鲵与其他原产地大鲵肉与尾部油脂比例   健康的人体,其肌肉与脂肪组成比例十分合理,脂肪含量过高,也就是我们熟称的肥胖,会引起许多的疾病,危害人体的健康,脂肪含量过低,会造成人体低血脂,耐饥饿能力下降,同样影响人体健康。健康的大鲵和健康的人体一样,其肌肉和脂肪的组成比例必须在一个范围内,根据大鲵解剖学研究,大鲵的脂肪几乎全部堆积在大鲵的尾部,因此,可以根据大鲵尾部油脂的重量来评价大鲵脂肪的含量。在对大鲵进一步的健康学研究表明,健康大鲵肉与尾部油脂的黄金比例在14.5-15.5之间,在对各原产地大鲵抽样研究发现,张家界大鲵肉与油脂比例十分合理,明显优于其他原产地大鲵。   3、张家界大鲵与其他原产地大鲵生长速率比较   一般商品大鲵的养殖周期为三年,即从大鲵卵孵化开始计算,必须养殖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作为商品大鲵进入市场流通,如时间过短,大鲵的体型和体重会达不到作为商品大鲵出售的标准,当达到一个养殖周期后,由于养殖方法和养殖环境的不同,不同产地的大鲵在大小和重量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我们针对广大养殖户最关心的重量问题,对不同产地三年龄大鲵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表面张家界三年龄大鲵在体重上要略高于其他产地,表明张家界大鲵的生长速率较快。   4、张家界大鲵与其他原产地大鲵受精率和幼鲵成活率比较   精子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受精率的高低,而精子活力的高低又由雄性个体的性能力决定,是雄性个体是否健康以及强壮程度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大鲵养殖产业,培育健康的后代,是大鲵养殖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选择优秀的种鲵至关重要,在大鲵的繁育过程中,受精率和幼鲵成活率是反应种鲵质量的重要指标,优良的种鲵直接决定了养殖得到的商品大鲵的质量,通过比较不同产地大鲵的受精率和幼鲵成活率,我们发现,张家界大鲵繁育过程中受精率和幼鲵成活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张家界大鲵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湖南省张家界市现辖行政区域。

茅岩莓茶

  茅岩莓是生长在张家界原始森林中的野生植物,用它精制而成的茅岩莓茶,具有这方水土特有的清新与淳朴。   茅岩莓,又名土家甘露茶、土家神茶,也俗称长寿藤、灵芝草、眉茶、藤茶、苦甘露、婺源雪菊、茅岩莓茶   观音草、山甜茶、龙须茶等等 野生茅岩莓目前还不能人工迁植,经科学考证,该植物是经过第四世纪冰川灭绝性扫荡后,只生长在张家界海拔800~1300米云凝雾绕的张家界原始森林红砂岩中的一种珍稀物种,其环境不受任何污染。 其大部只幸存于我国张家界海拔800~1300米茅岩莓既有药品的疗效,又有食品的营养,是目前世界上黄酮成份含量最高、营养最丰富的野生植物。因盛传其植株即观音菩萨手中点一点祛病消灾,扫一扫延年益寿的神柳,因此当地土家族又名“土家甘露茶”。 据历史记载,1379年明朝洪武年间,覃垕为-明皇朝的-,在张家界永定区温塘镇茅岩河边揭竿而起,统领义军杀富济贫,抢州夺县,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地方军。朱元璋惟恐义军夺他江山,急调25万大军征剿,经过半年的激战,由于官兵人多势众,义军被围困在茅岩河一带。因义军缺乏粮草,伤兵众多,加上山中阴热潮湿,许多人伤口溃烂,多数患有哮喘病,致使军心涣散,战斗力几乎丧失。就在义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位百岁道翁从武陵云雾山中采来一背篓的茅岩莓与伤兵内服外用,治好了义军的哮喘、刀伤、腹泻、风寒、炎症等疾病,使义军重振雄风与官兵激战。当时覃垕自封为王,就在他的兵被困在张家界原始森林一带的七年中,伤兵们都因采用神茶治伤、消炎而得救。于是便有了神茶救兵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也为茅岩莓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今天张家界的很多故事都来自于明王朝大战土家覃垕王时的典故。从此当地的土家族人将茅岩莓奉为“神茶”,并常年饮用来防病治病。 千百年来,当地土家族山民相沿成俗,祖祖辈辈以此为茶,当地土家族人身体强健,古稀之年的健康老人众多(百岁老人之多,为全国地区之最),多少年来从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和癌症患者的出现,对此茶所含有的特殊香味及饮后能抗人体多种疾病和有益人体健康的神奇妙用,认为是神灵的恩赐,故名“灵芝茶”及“神茶”。 自1993年开始,职能部门张家界应用植物研究所向国内多家医学权威机构对其进行了成份和功效的鉴定;经功能试验证实,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茅岩莓运用了现代破壁工艺精制加工成茅岩莓等系列保健茶,其功效独特,用途广泛;国际奥委会-丹徙·大山曾高度评价茅岩莓的诞生将为人类健康提供纯天然绿色通道,更能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卓越的贡献。”   茅岩莓茶   地域范围   茅岩莓茶因产于茅岩河(澧水河上游青安坪乡至花岩电站河段称“茅岩河”)两岸,故称“茅岩莓茶”。“茅岩莓茶”产区产于张家界市永定区西北部的罗塔坪乡、青安坪乡、温塘镇、三家馆乡4个乡镇境内,产区版图面积382.2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人。产区位于北纬29°06′37〞-29°24′36〞,东经110°04′15〞-110°19′23〞;产区北与桑植县接界,西与永顺县接壤,南与本区漩水林场相邻,东与本区罗水乡、教字垭镇、尹家溪镇达界。主产区常年茅岩莓茶生产面积稳定在34公顷以上,总产量在15吨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茅岩莓茶又名长寿藤、神茶。经专家们品尝后,的确独特,回味甘甜,耐人寻味。经考证,该植物经受过第四世纪冰川灭绝性扫荡后幸存在武陵山脉,它只适应生长在张家界800-1500米的云雾山中的红砂岩中,属葡萄科,为藤本植物,在它适应的生长环境中,生命力极强,具有野兽家畜不吃、病毒蚊虫不生的特点,该植物落地即生根,掉籽即发芽,表面有一层纯天然的蛋白霜。故命名为茅岩莓。茅岩莓所含的黄酮能排除人体有害酸汰和酮体、清除血液里的血垢、调节血脂、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效果显著,能调节肾小管重吸收、改善睡眠、频尿等;茅岩莓所含的黄酮能杀菌抗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降脂降压、润喉止咳、调节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金黄葡萄球菌、甲、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有很强的杀灭能力。 2、内在品质量理化指标:茅岩莓是纯天然野生植物中的奇世珍宝

张家界椪柑

  张家界椪柑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50-160克,果皮橙红,皮薄光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果肉脆嫩,汁多味甜,化渣爽口,富含VC,风味独特,耐贮耐运。2007年11月荣获国家商标局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张家界椪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东经109°40′-111°20′,北纬28°52′-29°48′.行政区划包括永定区23个行政乡镇、268个行政村;武陵源区3个乡镇、9个行政村;慈利县8个主产乡镇、43个行政村;桑植县17个乡镇、106个行政村.   张家界市位于武陵山区,是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自然环境优越,所产水果品质佳,特别是椪柑,以果型端庄,油胞细腻,果面橙红外观美,肉质细嫩,甜酸可口,味浓化渣内质优的品质特点,注册了国家地理商标,商标注册登记第5488500号。张家界的椪柑获得大丰收,价格优惠,欢迎广大客商前来采购,政府承诺前来我地采购产品的客商拥有一个良好的产品市场交易环境。   地域范围    东经109°40′-111°20′,北纬28°52′-29°48′.行政区划包括永定区23个行政乡镇、268个行政村;武陵源区3个乡镇、9个行政村;慈利县8个主产乡镇、43个行政村;桑植县17个乡镇、106个行政村   

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就是土家姑娘用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棉纱为经,对五彩丝线或棉线(当今也有用毛线)为纬,完全用手工织成的手工艺术品。土家织锦的艺术品种,经过一两千年的演变,现在已发展到100多个,除原有的“西兰卡普”(即被面花)以外,又根据时代的变化织出了各种图案的壁挂、香袋、服饰、旅游袋、沙发套、坐垫、地毯、室内装饰等多种工艺美术品。聪明的土家姑娘,她们心灵手巧,表现山水,表现人物,表现树木花卉与飞禽走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土家织锦的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它就初露头角。《后汉书.西南蛮夷传》记载,“武陵蛮织绩木皮,染以草,衣裳斑斓……”清同治年间编修的《永定县志》也说:“土锦绩五颜经线为之,文彩斑斓可爱,使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筒巾’。”   土家织锦俗称“西兰卡普”。所谓“西兰”就是被面;所谓“卡普”,就是花,两句连接起来,就是一种“带花的被面”。这种传统的工艺品,过去都是自产自用,即土家人自种棉花自纺纱,自己织布绣花,在全国鲜为人知,更不用说扬名世界了。从50年代起到80年代初,它才慢慢走出湘西,走向中国和世界。1957年,有土家“美神”之称的叶玉翠老人同湖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李昌鄂先生合作,创作了一幅大型壁挂,名叫《开发山区》。这幅壁挂被我国外交部送往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展出,深获英国观众好评。叶玉翠老人后来又陆续创作了一批土家织锦作品,有许多被国家轻工业部、中国美术馆、南京织锦中心收藏、有的还被当作艺术珍品,送往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和菲律宾等国展出,为祖国争得了许多荣誉。1989年2月,美国前总统布什访华,国务院总理李鹏除送布什夫妇两辆“飞鸽”牌自行车外,还特地赠送了两个湘西土家织锦香袋。布什夫妇看了以后同声赞扬,说这是世界上少见的“稀世之珍”;武陵源出产的土家织锦,成了大批游人的-货,并有一部分为港、澳,台胞和外宾买去珍藏。土家织锦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重表现,重创造,妙在神似,它色彩鲜明,跳跃,对比强烈,线条对称,产品经久耐用,是游人使用与手掌两便的手工艺珍品。     叶水云   叶水云 女,湖南土家族,1968年10月生。湖南省凤凰县职业中专学校二级教师,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1996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5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叶水云的土家织锦作品采用精细材料,在工艺上吸取了多种传统挑织技法,精美异常,有数百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多年来设计并制作了《人类与和平》、《寿联中堂》、《苗家服饰》...... 详细>>>

张家界猕猴桃

  猕猴桃外国称中国鹅莓,民间称阳桃。本境分布极广,种类繁多。《本草纲日》云:“其形如梨,其色如桃,因猕猴喜食,故叫猕猴桃。”《本草拾遗》又记:“猕猴桃调中下气,主治骨节风、瘫痪不遂、长年白发……。”其叶、花、茎、根也各有所用,可谓全身是宝。桑植天源饮料厂生产的猕猴桃饮料系列,风味独特,是旅游必备之营养饮料。菊花芯柚产于永定区胡家河村。因其果脐部有明显的放射沟状凹纹,酷似菊花怒放而得名。肉瓣黄中透红,柔融多汁,嫩脆香甜,有“柚子王”之称。相传为胡氏祖先发现培植。宣统登基庆典,全国大办皇会,县城举行柚子大展,菊花芯一举夺魁,并跻身全国名柚之列。以后被列为贡果。张家界市内有售,请认准其特征,以防假冒。

张家界香菇

  生长于枯死的枫香、栲、抱、栎、野漆树上。本境大山之中多有野生香菇,今多为人工培植。其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在食用菌类名列前茅,被誉为蘑菇“皇后”。市内各市场均有售。

张家界板栗

  板栗素享“干果之王”、“铁杆庄稼”等美称,盛产于本境各山区。品种主要有大庸栗、油板栗、米板栗、毛板栗、旋栗(一种呈圆形的小栗)等。板栗果肉黄白,清香脆甜,营养丰富。板栗炖鸡、鸭,别有风味。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市内各市场有售。

龙虾花茶

  龙虾花茶,产于张家界永定区境内的一碗水、三岔、黄坡等茶场,生长在海拔四百五十米至一千米的山腰,是全国名茶之一。   龙虾花茶非常讲究原料和制作工艺,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完整芽叶,经过杀青、揉捻、整形、提毫、烘焙、拣剔六道工序精制而成。该茶造型独特,外形扁曲成龙虾状,银毫满枝,色泽翠绿。冲泡后,茶条彼起此伏,颇似龙虾戏水。其内质芬芳馥郁,茶液碧绿明净,滋味甘爽醇美,叶底嫩绿光洁。饮之芳香留舌,醒脑爽身。   龙虾花茶自一九八一年问世以来,已连续多年被评为湘西自治州、湖南省优质产品之一,获省名优产品 证书。一九八四年被评为湖南省茶叶优质产品第一名。一九八五年参加全国名茶展评,评选为全国十六个优质名茶之一,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名茶金杯奖。一九八八年五月,在湖南省评选“五名”活动中,荣获名茶金杯奖。一九八八年十月,在北京参加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评选,荣获国家银质奖。该品在包装上采用银灰色硬壳盒小包装,图案设计古朴大方,别具一格,在全国包装评选取会上,荣获优质包装奖。   龙虾花茶畅销国内外,深受顾客欢迎,已被张家界市内各宾馆推为高级宴会名茶。

土家包谷烧、石耳

  牋牋以包谷为原料, 按民间传统方法酿制而成。被称为张家界市市酒。湘西人逢年过节都饮包谷烧也。度数高,酒很纯。 牋牋又名岩耳,生长在武陵源景区砂岩绝壁上。有名的山珍。营养丰富,能延年益寿,能美容。是鸡、鸭、鱼、肉的上好佐料。( 张家界)

张家界核桃

  含油率达63—80%,果肉营养价值高,本境青安坪的米核桃,壳薄,手捏即碎,醇香味美,可谓核桃之王。

龟纹石雕、土家根雕

  牋牋全国独一无二的工艺土特产。此石独产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天子山上,是一种二亿年以前形成的自然奇石。石上有纹似龟纹,故名。大都加工成乌龟形状,可作石砚。深受游人喜爱。 以深山老林中奇形怪状的树根、树兜、树干等为原料艺术加工而成。韵味在似与不似之间。此乃文人雅士喜收藏之礼品也。( 张家界)

紫砂陶系列产品

  紫砂陶系列产品是一种将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成型,然后于高温中烧制成的土特产品之一。张家界砂陶工艺厂生产的紫砂陶系列产品有壶、杯、瓶、鼎、炉、盘、碟和文房四宝等。   

湘西糍粑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人大方。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光滑,美观。

炖腊猪蹄

  用炒罐炖腊猪蹄,为土家人的席上一珍。腊猪蹄富含胶原蛋白,可增加皮肤弹性,加莴笋清炖,滋润养颜。据说产妇食用能滋补催乳。炖腊猪蹄,干而不柴,香而不腻。     土家人在冬季腌制腊肉,家里宰杀肥猪后,把带皮的猪肉洗干净。用盐腌制1-2天,盐要多,把肉腌透,腌制后挂到屋檐下,接受冬季阳光的洗礼,晒 1个月到晒干晒透后,美味的腊肉就可以吃了。在腌制风干的过程中,猪蹄里的油脂会慢慢出来,最后猪蹄干干的,就剩下纯粹的皮和肉了。

腊血豆腐

  土家人人杀年猪以猪膛血、豆腐、肉丁及多种佐料拌和熏制而成,切片炒吃。在永定区,以前,只有过年前后才会有这样的美食,而现在,这道菜也算是土家人的家常菜了,也是到永定区玩的游客不可不偿的一道美食。

腊猪头

  腊猪头是取整个猪头熏炕腊,先用炭火烧皮拌干,萝卜或干豆、海带之类烧煮至离骨,再割耳、舌作下酒菜。团年前,必用火盆盛整个猪头奠酒供奉家神。永定区土家族都会有这一习惯。

罗水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罗水乡景点大全